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肝硬化;从医行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功能性肾衰竭、原发性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通过对我院69例肝硬化患者实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旨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37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16例,女21例;年龄27~68岁。其中代偿期58例,失代偿期79例;并发感染33例,上消化道出血32例,肝性脑病28例,电解质紊乱29例,功能性肾衰竭2例,原性性肝癌27例。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69例。

1.2 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由负责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按以下方法及内容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1.2.1 形式 ①入院时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目前生活方式状态、从医行为、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患者态度和信念,根据以上情况制定实施健康教育计划;②由负责护士分别进行入院教育(入院2 h内)、住院教育(住院时间)和出院教育;③针对肝硬化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择适宜的方法,向患者讲解肝硬化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将肝硬化并发症预防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编成文字、图画,每月出一期黑板报,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让患者通过阅读了解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利用晨会、午后、晚间护理及查房、做基础护理、输液、换药等时间,随机对患者的生活、治疗给予指导并针对相应问题予以讲解。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进行个别指导。

1.2.2 内容 ①向患者介绍入院须知、病区分布、相关管理制度、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②代偿期患者可参加一般工作,不宜过累;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其中供给热量每日在2000~3000 kcal,蛋白每1.5~2.5 g/(kg•d),脂肪一般每日

1.3 随访内容 对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动态观察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功能性肾衰竭、原发性肝癌)并将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随访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并发症观察组对照组

感染16(23.19)29(42.65)

上消化道出血15(21.74)27(39.70)

肝性脑病7(10.14)21(30.88)

电解质紊乱9(13.04)14(20.59)

功能性肾衰竭1(1.44)1(1.47)

原发性肝癌1(1.44)1(1.47)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1 感染发生率 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的68例肝硬化患者中继发感染的有29例,占总人数的42.65%,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69例肝硬化患者中继发感染的有16例,占总人数的23.1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上消化道出血 对照组的68例肝硬化患者中有27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占总人数的39.70%,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的69例肝硬化患者中有15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占总人数的21.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3 肝性脑病 对照组中有21例发生肝性脑病,占总人数的30.88%,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中有7例发生肝性脑病,占总人数的10.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4 电解质紊乱 对照组中有14例发生电解质紊乱,占总人数的20.59%,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有9例发生电解质紊乱,占总人数的13.0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5 功能性肾衰竭 对照组中有1例发生功能性肾衰竭,占总人数的1.47%,观察组中有1例发生功能性肾衰竭,占总人数的1.4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2.6 原发性肝癌 对照组中有1例发生原发性肝癌,占总人数的1.47%,观察组中有1例发生原发性肝癌,占总人数的1.4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6项并发症中,除功能性肾衰竭、原发性肝癌外,其余4项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进行健康教育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用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危险因素,降低性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统治,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其提供正确的饮食、服药、休息、预防并发症等指导,笔者体会,在健康教育中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让患者有提问的机会,耐心倾听并给予满意的解答;②教育方式尽可能有趣、生动或娱乐性;③对某一内容应采取不同形式重复教育多次;④分发给患者一定的参考资料,以及时复习;⑤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身心状况、文化水平、理解判断能力,选择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可降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护患关系。

参 考 文 献

[1]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0-458.

[2] 栾玉莹.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02,42(25):69.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范文第2篇

摘 要 目的: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率和依从性,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和致残率。方法:对52例高血压患者定期集中健康教育,发放宣传册,制定合理的生活秩序,问卷形式做答。结果:教育后的遵医率和高血压基础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P

关键词 社区 健康教育 效果 评价

Effect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Ding Peiy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the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010051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compliance rate and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hrough the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so as to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morbidity of hypertension.Methods:52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given regular health education,issuing brochures,formulate a reasonable order of life,do a questionnaire.Results:After education,the compliance rate 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basic knowledge of hypert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

Key words Community;Health education;Effect;Evaluation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生服药的疾病,它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以及致残率和致死率是有目共睹的,已经成为我国一大健康杀手,在我国大约有1.3亿人被诊断为高血压,并以每年300万例的速度在增加[1]。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不全的最危险因素[2]。而冠心病、脑卒中、肾功不全的危害远远超过高血压本身,这就要求高血压患者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防患于未然,做好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准备。高血压患者在预防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起了关键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收治高血压患者52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140/90mmHg,其中男36人,女16人。Ⅰ级高血压40人,Ⅱ级和临界Ⅱ级12人,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8岁。

方法:对52例高血压患者通过设立专科门诊,发放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定期采用集中讲座、多媒体授课,建立健康档案,以及定期家访的方法(讲解前发放自制《社区高血压个人防治评估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每周2次定期健康教育,每次1小时,用时1个月讲解完毕。半年后再次发放自制《社区高血压个人防治评估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教育前后的知晓率、遵医率和依从性。

评价标准:通过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半年后发放自制的《社区高血压个人防治评估调查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了104份,收回104份,收回率100%。①高血压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在《社区高血压个人防治评估调查表》中,高血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的测量方法,饮食习惯,定期测血压,情绪激动是高血压的危害,适量运动等内容;共10个题,每题10分,≥50分为合格,≤40分为不合格。②遵医率:在《社区高血压个人防治评估调查表》中,遵医率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律用药,定期复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共10个题,每题10分,≥50分为满意,≤40分为不满意。③依从性:在《社区高血压个人防治评估调查表》中,依从性的内容包括规律服药的执行能力,药物的不良反应,自测血压,运动的强度等;共10个题,每题1分,≥5分为依从性高,≤4分为依从性低。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有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结 果

健康教育后的遵医率和依从性,以及高血压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后高血压基础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21.15%上升为教育后的92.31%,遵医率由教育前的51.29%上升为教育后的96.15%,服药的依从性从教育前的55.77%上升为98.08%。见表1~3。

健康教育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乐观,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范文第3篇

剖宫产是一种处理待产孕妇高危妊娠的常用手段,随着近年来社会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增多,剖宫产的几率正在不断上升。剖宫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但是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对产妇及胎儿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1]。健康教育能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改变产妇不正确的观念及认知,同时纠正其不良行为。我院对4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进行剖宫产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所有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8±3.3)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7.9±2.1)周;产次1~3次,平均(1.4±0.8)次。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2±2.9)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0±2.0)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次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包括术后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控、室内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①护理:术后6h可给予产妇去枕平卧,待24h后可给予半卧位,帮助产妇进行翻身,并鼓励产妇尽早下地活动,同时根据其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恶露的排出,防止肠粘连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告知产妇与婴儿的休息时间应当同步,每日保证10h以上的睡眠,同时劳逸结合。②预防感染: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治感染,同时注意切口敷料应当保持干燥、清洁,同时注意及时更换会阴纸垫,保证外阴清洁,每日对会阴进行2次护理,并勤换内衣裤。在术后第2d即可拔除导尿管,并在4h内进行排尿,预防尿路感染。③饮食指导:产后饮食多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可多食用鲫鱼汤、鸡汤、猪蹄汤等,帮助乳汁分泌;同时忌豆类、奶类、糖等食物,避免发生腹胀。产妇胃肠功能恢复蠕动后,可从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不吃辛辣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④心理护理:产妇术后给予完善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促进病情的恢复[2]。由于术后无法进行生活自理,同时担心瘢痕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担忧新生儿的生长状况及母乳喂养等问题,会令产妇出现极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长时间卧床休息,难免出现腰背痛、失眠、焦虑等情况。此时护理人员应当热情的与产妇进行交流,并给予充分的安慰,另外需要告知陪护人员在与产妇交流时注意言行的把控,避免给产妇造成心理负担。在于产妇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给予产妇积极的心态传递,帮助产妇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让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增强信心,促进病情的恢复。⑤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在术后30min即可进行哺乳,每次哺乳前应当使用温水将擦拭,并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与挤奶手法,若乳汁一次性分泌过多,则将多余的奶水挤出,预防乳腺炎的发生[3]。让母婴同房24h,并定时对婴儿进行哺乳,同时向产妇讲解乳房的护理知识,婴儿的护理要点,母乳喂养的优势等。⑥形体恢复:在产后的10d起,产妇若一切恢复正常,可选择一些简单的健身操进行运动,促进形体的恢复。⑦出院指导:告知产妇出院后膳食营养应合理搭配,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并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禁止45d,避孕3年以上。

1.3评价指标

①采用VAS疼痛评分量[4]表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总疼痛率=中度+重度。②统计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③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产妇出院时的抑郁状况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

3结论

剖宫产是产科常用的一种助产手段,该方式不会损伤产道,产妇无需经历分娩的疼痛,排除了难产的可能。但剖宫产存在术中麻醉与大出血的危险,术后容易产生血栓,给产妇带来生命危险;此外产妇术后若伤口恢复不良,还容易导致化脓感染等问题。通常只要手术指针得当,手术及时,不会对产妇的生殖功能造成影响,也不会产生远期的不良危害。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具有很好地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关节的稳定和功能等优点,已经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并迅速推广,而健康教育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1]。随着THR的广泛应用,手术后康复训练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术前健康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研究。2009年7月~2012年6月对30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在借鉴以往术前护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医生护士共同参与设计制订术前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入选标准: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一般情况较好,不伴有其他恶性疾病;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手术,假体均为骨水泥固定;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积极配合术前健康教育。

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2年6月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男3例,女12例,年龄60~72岁,平均66.6岁,其中左髋病变6例,右髋病变9例。对照组男5例,女10例,年龄58~71岁,平均63.8岁,其中左髋病变5例,右髋病变10例。两组术前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同观察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按照所设计制定的术前健康教育计划给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髋关节置换手术作为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会给患者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应激反应。他们除面临手术的压力外,还要受到由适应陌生环境带来的压力,因而会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产生。为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当采用积极的态度,耐心地解释有关知识,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以保证植入的关节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②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宣教的主要内容包括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术前局部感染;禁烟,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合理饮食,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加速手术后的组织恢复、促进骨质愈合;床上排便训练,由于术后如厕不便,故术前3天指导患者使用便盆在床上进行大、小便训练,以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尿潴留和便秘。指导使用坐便器的正确方法,避免发生骶尾部皮肤损伤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术后宣教的主要内容包括讲解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重要性,传授肢体活动的正确方法;强调正确康复训练方法的重要性。③功能锻炼知识教育以及术前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一个系统过程,它贯穿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以及患者出院后3个阶段。术前功能锻炼知识培训主要是让患者及其家属系统了解各阶段功能锻炼的方法和程序,以便得到患者的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术前功能锻炼主要增强股四头肌肌力和进行有氧训练,以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和体力。术前功能锻炼方法为加强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股四头肌每次静力收缩10秒,休息10秒,每10次为1组,每天完成5~10组;同时进行踝关节屈伸肌的主动收缩运动,练习方法同股四头肌。教患者正确使用拐杖行走,为术后使用拐杖行走做好准备。术后功能锻炼,传授并演示进行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术后6小时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方法是用力将膝关节伸直的同时用力背曲踝关节,维持5~10秒后放松,每10次为1组,每天8组[3]。术后第3天,在医生允许下做髋关节屈曲练习,注意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屈曲角度<90°,每次20下,2~3次/日。术后3天,可进行患肢髋关节外展练习,方法是由指导者用一手托住足跟部,一手托起患肢的窝部,由内向外轻移患肢,患肢保持中立位,防止髋关节粘连,角度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功能锻炼,住院期间由护士指导并协助,出院后以家庭锻炼为主,家属监督。而未行术前健康教育组因术后切口疼痛不愿意配合行早期功能锻炼,未能达到术前预期的效果。

观察项目: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5、10、15天髋关节活动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此外对两组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用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术后5、10、15天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情况:见表1。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0.13±3.16天,观察组为24.78±5.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9,P<0.05)。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为90%,观察组为9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6,P<0.05)。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为基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干预组49例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还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表及血糖变化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对饮食治疗的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的改善,知识、态度、行为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分别为1.86、1.21、1.29及1.6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7.0±1.9)mmol/L vs(8.7±3.2)mmol/L,P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防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1]。在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中,饮食治疗是重要的部分。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除了需要专门营养师,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措施中的核心,它能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饮食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且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已在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在社区建档完全;自愿参加。符合标准的有94例,将所选患者以社区为基础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主要讲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饮食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糖尿病饮食的有关知识、利用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科学的烹调方式和科学的进食方式。

1.2.2 干预组 干预组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在干预期间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一对一的饮食治疗知识的辅导,并针对个体纠正饮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由社区医师组织2~3次小组讨论,就饮食治疗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进行交流。

1.3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症状、治疗的基本措施、并发症、低血糖处理以及饮食治疗的原则等。态度包括糖尿病可否控制和预防以及是否有信心控制血糖等。行为包括血糖、血压以及体重的监测、进食速度、吃油腻食物以及甜食的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及分析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录入,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

标准化效应指数[2]分析评价健康教育效果。计算方法:以净得分分析为基础(t检验),即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得分的差值减去对照组得分的差值,以判定干预的净得分或净效果是否为零。标准化效应指数不但能显示健康教育效果的改进程度,还可以用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一般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0.25时可认为教育有意义;当标准化效应指数为0.3时教育效果较小;为0.5时教育效果可视为中等;为0.8时,教育效果可视为较大[3];成功的健康教育,标准化效应指数大于1.17[4]。

标准化效应指数=净得分/联合标准差

净得分=得分增长值干预组-得分增长值对照组

联合标准差=(标准差干预组得分增长值+标准差对照组得分增长值)/2

2 结果

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对有关糖尿病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改善,知识(K)、态度(A)、行为(P)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知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最大,为1.86;其次为知、信、行总分(KAP),为1.67,见表2。表2 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标准化效应指数 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见表3。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以其“知、信、行”的过程,通过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来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水平,达到促进其改变不良行为,保持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目的[5]。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糖尿病防治以及饮食治疗的有关知识,提高认知能力,从而产生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信念,进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效地控制血糖。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的知识(K)、态度(A)、行为(P)得分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1.86、1.21、1.29和1.67,均大于1.17。说明本次饮食健康教育是成功的,患者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增加,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态度改变,进而改变了以往的不良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知、信、行的过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6]。由于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群体健康教育,一般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职业、病程及对知识理解程度等诸方面的差异,能否由掌握的知识改变态度进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差别也很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职业、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及社区医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就近、及时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已成为趋势。

综上所述,在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群体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知识,改变以往的消极态度,从而改变不良行为,达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210.

[2] 汪宏莉,霍卓平,余小鸣.应用标准化效应指数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508-1509.

[3] Michael T,Herbert JW,GR,et al.Effectiveness of Teenage Health Teaching Modules.[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91,61(1):26-30.

[4] David B,Ralph R,Elaine F,et al.Summary of Findings of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Evaluation:Health Promotion Effectiveness,Implementation,and Costs[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85,55(8):31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