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
3.政策
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
[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
[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的现代化;城市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4-28(5)
新型城镇化是链接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环节。中央城镇化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并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现代观念、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公益理念、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市民。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这里所称的人的现代化,是指置于现代化系统中的人的现代化,因此首先有必要对现代化这一重要范畴加以界定。现代化,即如人们所言,它是受人们的价值观念指导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到文化各个层面的人类文化的进步运动,也是一个包括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大子系统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导向工业革命,提供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动力,同时使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格载体的社会主体即人所组成的社会结构发生相应的分化与整合,从而促进作为经济和社会集中体现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民主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大众参与。相应地,人们在文化方面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念、从教育水平到知识心理结构,也会在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1]这样的理解,超越了过去人们对现代化的狭隘认识,即现代化不只是纯经济、纯物质层面的,它内含着人的现代。现代化的一切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lex・Inkelex)就曾提出,人的现代化是指“他是一个见闻广阔的、积极参与的公民,他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他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乐意接受新经验以及新的观念,也就是说他是相当开放的,在认识上是灵活的”。同时,英格尔斯通过对6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总结出“现代人”的12个特征:现代人应具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愿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尊重并愿意考虑各种不同意见;积极获取并关心新的知识与信息;守时惜时,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无论在公共生活还是在私人生活都趋向于计划性;基于对理性的依赖而对周围人给予依赖;重视专门技术和公正的分配;有较高的受教育和职业期望;具有普遍主义的倾向,不应特殊的个人特征而给予不同的对待;对生活采取分析的态度,倾向于更积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2]
国际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则列举了现代青年和现代劳动者的特征:
青年对长者不那么顺从,对消费不那么计较,对享受不那么耽溺;劳动者敢于负责,懂得自己工作怎样与别人配合,能承担更多的任务,能迅速适应变化的情况,以及敏感地与周围人协调一致;乐于探索工作的意义,敢于怀疑权威,持有独立见解,以社会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工作,办事灵活,行动敏捷;以自己与众不同而自豪。[3]
中国学者参考国外现代化问题专家的意见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标准:(1)具有高度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2)具有高度的法治精神;(3)具有开放的头脑;(4)具有合作精神和竞争观念;(5)具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6)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4]在此基础,我们也可将人的现代基本素质特征及其构成进一步概括为:其一,有现代化的理想与进取精神。其二,有社会公德和现代人格。其三,具有现代法律意识和理性精神;其四,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时空观念。而如果把这些特征加以高度概括,现代化的意识、现代化的素质和现代化的能力实际上就可成为衡量人的现代化的几条客观标准。[5]
新型城镇化要更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目标。现有格局下,考察新型城镇化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需要从人口的现代观念、市民的休闲生活、教育条件、公共服务、社会参与、城市治理现代化等层面积极推动,以夯实人口城镇化的基础,并最终逐步实现人口的现代化水平。
1 淮安人口结构与城镇化的人口结构
2004年淮安市辖4区4县,包括92个镇和24个乡,总面积1.01万km2,总人口524.06万。自2000年以来淮安的城市化进程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2004年末淮安全市城镇人口达到 190.47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6.35%,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表1为淮安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可以看出,淮安市46.24%的非农业人口居住在仅占城镇个数1.12%的中心城市淮安,30.84%的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占城镇个数93.26%的83个人口少于2万人的小城镇中,只有22.92%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居住在仅占城镇个数5.62%的5个小城市中。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发育不全,无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0~20万人的城镇虽有2个,但人口也刚刚超过10万人,5~10万人的城镇只有2个,2~5万人的城镇只有1个,1万人以下的城镇多达80个。由此分析,淮安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可以归纳出下列特征:城市化水平不高;城镇人口分布表现为“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6]
2 淮安城镇人口的生活方式
理论上,对生活方式概念的界定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体系。[7]我们对生活方式的分析边界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生活方式的内容去界定。对广义的生活方式的分析应该涵盖政治生活、宗教生活、物质消费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等广阔领域;狭义的生活方式主要把分析的边界限定在日常生活领域: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家庭生活方式;本文主要从狭义的方面分析淮安城镇人口的生活方式,即对淮安市城镇人口休闲、消费、日常生活等基本的生活方式进行分析。
在休闲生活方式上,淮安市城镇居民已经逐步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特别是进城打工者终日为生计奔波,谈不上闲暇时间;即便是在茶余饭后,也大多聚在一起家长里短,或靠打牌、饮酒来消磨时间。近年来,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在增多,闲暇时间的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活动方式日益文明化。读报、看电视、上网、旅行等已经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每个月用于娱乐和其它文化消费的比例在明显增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推广,城镇居民在闲暇生活方式的内容选择上还会逐渐向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
城市家庭消费模式中的不同开支反映着城市消费结构。在我国消费环境的影响下,城市消费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些高收人家庭的消费比例中,花销在住房、车驾、奢侈品、娱乐上的费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比例中,花销在旅游、居住、交通、通讯上的费用开始增加;而低收人家庭的消费比例中食品、衣着、文教、医疗占据消费的绝大部分。
食品的基本消费支出为1514.249元,占人均实际消费支出的62.89%。食品类的基本消费需求占该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居各类之首,这反映了食品类消费的弹性较其它类小,其基本消费需求与实际消费的差距与其它类相比最小。从供应保障的角度来说,是最需要关注的类别。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类的基本消费需求比重分居二、三位,分别为59.75%和50.19%。一方面,这与近年来医疗、教育费用持续上涨有关,老百姓不得不用更多的钱来支付基本的医疗、教育等费用。
交通和通讯的基本消费需求比重最小,25.04%,说明交通和通讯类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没有地理优势,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等因素,导致淮安对外的交往和联系相对较少。说明居民对该类别的消费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衣着3类的消费数据显示,全省数据都低于淮安的,说明淮安在这3个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8]总体而言,淮安市城镇居民已由温饱型的农产品消费过渡到了小康型的工业品消费,并正在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演进,理性与享受型消费正在形成。居民消费结构将从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非物质消费为主;生存资料消费比重将进一步降低,享受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上升,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和质量要求意识大大提高。
3 淮安城镇人口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缺陷
3.1 缺少创新,发展视野局限
传统的民族文化宣扬恪守古训,以古人是非为是非,求稳怕变。这种心态严重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人那种因袭传统、害怕变革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接受崭新的思想观念,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因循守旧、变通意识差仍然是中国人思维的一大局限。[9]淮安作为苏中落后的地级市,同样面临着创新不足,思维固化的局限。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要靠自身的经济积累,最终达到一个相对发达的发展水平几乎是难以实现的。淮安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时期,与周边地区交流不足,与苏南苏中合作不够,致使淮安各方面一直处于江苏各市的落后水平。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淮安人需要转变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方式,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从思想观念上适应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现代社会竞争更趋激烈,变化和更新更加迅速。如果说继承与模仿是传统社会的特征,并借以延续社会,那么,创造与变革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以此推动社会飞速前进。
3.2 转变对待知识和开放的态度
与先进地区相比,淮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困难、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还未得到完全落实。教育规划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不足、财政性保障水平不高。二是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三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未能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教育发展理念、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四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增强。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五是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科学研究重大成果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改进,等等。与落后的教育相对,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城镇居民急功近利,忽视在培养人才上的物质投入。许多居民对知识、科技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源于直观的感受,而非对科技、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中的深刻认识。
3.3 固步自封,流动渠道不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地接触到都市文明和大众传播媒介,城镇居民的成就动机和进取精神被大大调动起来。然而,知足常乐、小富即安、依赖等待、不思进取等思想观念并没有完全清除。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城乡居民的思维方式,改变知足常乐和故步自封的态度,增强成就动机与进取精神,作为城镇化主体的人方能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不断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步伐。
目前,淮安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高达110万人左右, 而且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初中学历以下劳动力占总数的比重高达85.77%,同时, 劳动力仍以本地就业为主。实践证明,资金、劳动力的流通是促进欠发达地区逐步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有力手段。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涌进广东的民工达650万以上,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这些外出的民工回乡后带回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振兴欠发达地区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淮安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3.4 缺乏效率,时间意识淡薄
淮安作为苏北地区的中小城市,城市规模小,工业服务业欠发达。总体来说生活在城镇居民的生活节奏明显慢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同时亦无法与苏锡常等二线城市相比。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导致居民的时效意识不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俨然成了大都市人的观念,小城市的居民不受此规则的规范。目前城镇居民的闲暇生活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但是还有的人乐于打牌、下棋、搓麻将、拉家常、聊天、闲逛,大好时光白白流逝、消磨掉。费时间,不讲效率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中的人的现代化,在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必须增强居民的时效观念。
4 新型城镇化的“人的现代化”战略路径
4.1 发展现代化教育事业
21世纪是科技人才竞争的世纪,无论哪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观念都应由偏重资本推动转移到依赖科技和创新上来。在这个大环境下,淮安市必须继续以“科教兴市”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教育实施的体系大略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类。[10]从淮安市城镇化的需要来分析,第一,我们应通过各种宣传、培训等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与了解,将终身学习的基本观念根植于每位乡村居民心中,培养家庭成员终身学习的态度与习惯。第二,在学校教育中,应以终身教育作为指导原则,改进学校教育的目标、课程、教材、教法及评价标准,以奠定终身学习的必需知识,并掌握终身学习必需的方法和技巧。鼓励成人重回学校就读,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民众开放。第三,建立、健全专门性成人教育机构,为成人提供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非正规教育机构及大众传媒加入终身教育的行列。
4.2 开展农村教育活动
根据我国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要重点加强以下教育活动。第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识,重点要传授一些适宜当地农村推广的种植、养殖及一些三产服务性技能;还要深入开展“扫盲”活动,特别要提高中老年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封建迷信等在农村没有生存土壤。第二,加强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严厉遏制农村、聚众赌博现象。第三,采取适合乡村居民的文化程度、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的方式和手段,以教育、经济手段为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手段,双管齐下,开展普法宣传,增强村民法律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保意识。第四,要发动相关部门及有关志愿者,开展对乡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卫生水平,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
4.3 优化经济、政治环境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稳固和完善社会的经济结构,并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当前乡村城镇化,需要通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使人民生活的富裕化。而优化经济环境的过程中人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提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促进政治环境民主化。传统乡村居民由于封建意识影响较深,缺乏现代公民意识和政治热情,政治知识严重匮乏,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很低。而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角度分析,乡村居民的政治参与可以培养乡村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锻炼其政治能力,提高其政治素质,使其成为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合格公民。在城镇化进程中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必须努力创设条件,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体之一的广大乡村居民通过民主投票选举、依法诉讼、妇女参政等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并通过村民自治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4.4 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治理要求由原来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模式,过渡到具有较强参与性、
依靠开放的民主程序的模式。[11]国家与地方政府、私营部门和市民各担其责,共同努力。城市治理必须调动各级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才能实现成熟的城市社会所要实现的目标。城市治理还要求市民和企业都参与进来,作为负责的伙伴,互相协作,共同改善生活环境。目前我国公众在参与城市治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说参与的深度不够,参与的范围不广,公众参与的机制不健全,公众本身的参与意识很淡薄等。[12]
城市治理的现代化理论特别强调公众的参与。在未来的城市治理中,城市政府应该有意识的下放城市治理的权限,让更多的有意愿的公众成为城市的治理者。其次为了方便公众的参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城市治理的经验,设置相应的参与治理的机构。例如地方社区组织。结合中国的国情,“地方社区组织”以社区为依托。与居民委员会结合参与城市规划。居民委员可以作为“地方社区组织”的强大的支撑点,因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健全、最具活力的基层社区组织,居民委员会的权力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保障。如果这一构想能实现的话,此种由下而上的城市管理手段比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将更奏效。最后,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与其说公众参与是一项技术,还不如说是一种信念和制度。如想顺利推动公众参与,那么最重要的是培养参与意识。一方需要将城市规划公开、透明、允许并鼓励公众讨论、评判;另一方面需要普及城市治理的知识,使公众能够用基本知识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作为城镇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一切以人为本,城镇化的最终结果将是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也是21世纪中叶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开敏.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口现代化)[C].北京:中国人口学会,1994.
[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36.
[3] 王秀银.人口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4,(2).
[4] 王秀银.对人口现代化理论的几点思考[J].人口研究,2002,(2).
[5]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框架的确立及其意义、依据与相关范畴界定[J].天府新论,2005,(2).
[6] 尚正永,张永凯.淮安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1).
[7] 纪韶,李舒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北京市为例 [J] .广东社会科学,2010,(2).
[8] 孙爱军.淮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5).
[9] 官卫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10] 华芳英.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摘要]近年来,饮食小摊贩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大问题,而其又尤受高校学生群体欢迎。因此,文章以北京市北航、央财、清华、北林、首师、农大等高校101家饮食小摊贩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观察法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饮食小摊贩数量与时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进而以城市管理角度自上而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饮食小摊贩;高校;城市管理;访谈法;观察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151
[作者简介]赵仕杰(1992—),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近年来,饮食小摊贩问题成为城市治理的重大问题。良性解决高校附近区域小摊贩问题,是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规范公共秩序,推进城市管理的必然选择; 汤慧.高校周边“流动摊贩”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湖南大学周边流动摊贩为例[J].中外建筑,2012(10):36-38.而在保障弱势小摊贩群体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规划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保障社会公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于本研究问题,国内学者从政策研究、治理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等方面出发进行了一定的深入研究。然而,研究中尚有一些不足:首先,对于历史借鉴程度有待提高。其次,定量分析有待加强。再次,关于摊贩管理特定区域的专门性研究有待深入。最后,对于摊贩管理背后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以城市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北京市高校附近区域的饮食小摊贩进行研究,以求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1 变量收集与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对北航、北林、央财、首师、农大、清华、北语等高校附近区域饮食小摊贩进行观察。主要观察以下问题并进行研究:第一,随着时间变化,摊贩数量的变化情况,这是本研究的首要问题,据此问题进行简单定量分析;第二,在特定时间段内,购买饮食小摊贩人数的数量及购买额;第三,特定事件(如城管、公安执法等)的影响。
(2)访谈法: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开放式访谈的方法,对北航、北林、央财、首师、农大、清华等高校附近区域饮食小摊贩进行访谈,主要对饮食小摊贩访谈以下问题并进行研究:第一,从哪里来北京,来京几年;第二,每月收入多少;第三,家庭情况与子女教育情况;第四,受特定因素(城管、公安)影响状况;第五,固定出摊时间;第六,是否有其他工作。
(3)定量分析法:在观察法和访谈法基础上,对北京市高校附近区域的饮食小摊贩出摊数量与时间关系进行简单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4)文献法:本研究对摊贩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其中有益成分进行吸收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2 研究分析
2.1数据收集情况
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市北航、央财、首师、清华、北林、农大等高校101家饮食小摊贩的出摊时间与数量变动情况,并对收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符合样本标准要求。
2.2研究变量
本研究设置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饮食小摊贩(下文中均以摊贩指代)人数;中间变量为区域流动人口数量;控制变量为地域(北京市高校周边200米内以高校学生群体为主要目标人群的固定区域)、样本规模(脚踏车)和时间长度。
2.3研究分析
在访谈法和观察法基础上,对数据收集情况在spss中进行分析,制作出时间与摊贩数量关系的序列图,并对变量间关系进行探究。
从图1、图2可看出,摊贩数量随时间总的变化规律为在17:30-22:00间,摊贩数量与时间呈正相关,在21:00-22:00时达到峰值,在22:00以后,摊贩数量随着时间发展呈现负相关。
从图2可看出,北航、央财、清华附近区域饮食小摊贩数量较多,而北林、农大、首师附近区域饮食小摊贩数量相对较少,摊贩数量出现明显的地域分野情况。
因此,可得出在17:30-22:00,摊贩数量与时间发展呈正相关,在21:00-22:00时达到峰值,在22:00以后,摊贩数量随着时间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在SPSS中进行相关性检验,显著性远高于相关标准,因此时间与摊贩数量之间相关性得到证明。
2.4现象、原因及社会问题探究
2.4.1原因分析
(1)摊贩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与区域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基本一致。在17:30之后,区域流动人口增加,市场潜力扩大,因此摊贩开始出摊。在21:00-22:00期间,随着学生下课、自习结束,区域流动人口剧增,摊贩出摊数量达到峰值。在22:00之后,随着学生回宿舍休息,区域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摊贩数量也随之减少。
(2)城管与公安监管导致出摊时间与部分高校摊贩数量限制。诸多摊贩告知笔者曾有被罚款或拘留经历。如北林小南门外某摊贩最多一年被公安拘留6次,罚款从500元到1000元不等;北航大运村外某摊贩告知笔者,公安在大运村每个月有4个拘留名额,当名额不够时就会抓摊贩凑数。北语原有10余家小摊贩,在严格监管下只剩下两家,因此未将北语列入调查高校。并且,城管与公安的监管使得摊贩在规定时间外出摊要冒巨大的经济风险。北航大运村外摊贩在白天因为管制问题在其他地方售卖;北林小南门外摊贩因管制问题许多白天迁移到他处;在晚上21:00-22:00后,管制放松,摊贩在高校附近集聚。
(3)有些摊贩在白天有其他工作,因此晚上收摊时间较早或出摊时间较晚。北航某摊贩告知笔者,除卖小吃摊之外,其在上午10:00~中午2:00还有送外卖的工作。另有北航某摊贩告知笔者,其上午11:00-中午1:00在其他地域售卖炒饭,因此晚上收摊较早。
(4)摊贩收入较低导致摆摊时间长。笔者调查得知,因生计所迫,即使在寒冷的冬日。绝大部分摊贩也坚持摆摊售卖。记得一日下大雪后笔者24:00下自习回北航大运村宿舍,寒冷冬夜仍有5家小摊贩在售卖。据调查了解,大部分摊贩月收入在6千元左右,除去租房、生活开支,还要补贴家用,利润十分有限。有的摊贩收入在7000~8000元,但需要辛苦劳动,且收入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5)出摊时间较长的原因还有子女因素。据笔者调查得知,北航大运村外近30家小摊贩有19家摊贩子女在老家上初中及以上教育,其余摊贩子女要么在读小学及以下,要么已经毕业。摊贩需要将大量劳动所得补贴家用,以供子女教育所需。北航大运村外某摊贩告知笔者,她的女儿今年本应初三,跑步成绩已经准入北京队,只因为户籍问题,不得已只能回老家郑州。北林某摊贩告知笔者,夫妻二人均在京,两个孩子在老家上小学,由爷爷奶奶看护,每月寄去生活费。
2.4.2社会问题探究
(1)夫妻分居问题。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01家小摊贩中,有37家小摊贩男方在京打拼,女方在家带孩子陪老人。共同生活是家庭得以维系的感情基础,夫妻长期分居不利于家庭和睦,影响子女教育,甚至会产生诸如、行婚等深层次的社会伦理问题。
(2)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问题。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01家小摊贩中,有52家小摊贩为男女俱在京,爷爷奶奶在老家带着孩子,每个月寄生活费。另有毕业的孩子及在京读小学的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独自在家生活,这造成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使得成长中的孩子缺乏足够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各种坏习惯,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空巢老人问题是社会伦理道德缺失的重要体现,无人陪伴老人衰老使得老人自杀等不良社会现象出现。
(3)异地中考门槛。流动人口子女所属地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治理的热点问题。可以说异地中考门槛是形成留守儿童问题与夫妻分居问题的重要原因,推进子女所属地教育,破除异地中考门槛,是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应有之义。
(4)城管与摊贩矛盾。愈演愈烈的城管与摊贩矛盾已经成为摊贩管理研究的热门话题。参与调查的摊贩告知笔者,政府对摊贩实行严格管控,而缺乏软性治理。作为自收自支的城管部门,城管团队的财政开支完全依赖于罚款所得,形成越罚摊贩违约越少,越少摊贩可罚罚钱越多的怪圈。北林某摊贩告知笔者,曾经在城管追逐中,从机动车道路穿行过去,横亘在两辆机动车中间,这在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同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同时更加激化城管与摊贩的群体矛盾。
3 城市管理视角下摊贩管理政策建议
(1)政策设计更多地体现包容色彩,逐渐改善现存重治理轻包容造成的摊贩管理社会基础薄弱现状。将公众参与、人性化执法、透明执法等包容性因素引入摊贩管理过程中,以摊贩为本位,推进摊贩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
(2)吸收借鉴历史中摊贩治理的成功经验。首先,以协商对话形式而不是管制形式以求摊贩管理良好开端,与摊贩开展合作;其次,逐渐努力形成摊贩纳税,政府给予其合理经营空间的理性管理情况,重视摊贩生存发展权利。
(3)加强对城管队伍的监管。先有暴力执法,后有暴力抗法,城管队伍素质的缺失导致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的怪圈不断循环,一方面激化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影响摊贩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应重视培育富有人文主义精神与公民本位精神的城管人员,以推进摊贩良性治理。
(4)在有条件的区域集中建设夜市等适宜摊贩入驻的场所,实现渐进式摊贩合法化。目前,摊贩管理的政策执行成本远远大于政策收益,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过渐进式摊贩合法化,逐渐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摊贩管理效益最大化。
(5)从根本上说,摊贩管理的根本问题在于政府公共管理有所缺失。应重视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进行协同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以北京为例,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流动摊贩近三十万人,推进这三十万人的良性治理,关键在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流动摊贩实现“住有所居,贩有其地,儿有学上,亲有人养”的理想状态。
4 问题与讨论
在对北京市高校附近区域饮食小摊贩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此进行讨论,以求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1)缺乏对饮食小摊贩群体支持的政策规划。现如今政府对摊贩实行“强政策、强措施”的政策规划,政策执行以暴力执法为主,很少顾及摊贩的合法权益,为了城市卫生及财政开支忽视摊贩诉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推进政府管理包容性建设,关注摊贩诉求,以摊贩回应作为政策执行的价值取向是摊贩管理的应有之义。
(2)北京市不同高校之间饮食小商贩存在小范围流动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政府管控的加强,诸如北航大运村、清华东门。央财东区等区域聚集现象强,而北林小南门摊贩有减少倾向,在调查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在结果中加以修正。进一步研究中应注意到各高校间的聚集现象并进行详细分析。
(3)饮食小摊贩社会问题的背后是流动人口治理的困境。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从流动人口治理的大框架下着手分析摊贩管理群体的特征,将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以促进摊贩管理的针对性开展。
5 研究结论
至此,本文以北京市高校附近区域饮食小摊贩为调查对象,对饮食小摊贩数量与出摊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验证了摊贩数量随时间总的变化规律为在17:30-22:00间,摊贩数量随着时间顺时发展呈正相关,在21:00-22:00时达到峰值,在22:00以后,摊贩数量随着时间发展呈现负相关的研究假设,同时构建了简易研究框架并进行证明。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饮食小摊贩存在现象的原因及背后深刻的社会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有利于摊贩管理的发展。但是,本文研究尚显稚嫩,诸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形势下,如何推进摊贩治理的包容性、科学化论述尚有不足,后续研究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求对摊贩管理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汤慧.高校周边“流动摊贩”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湖南大学周边流动摊贩为例[J].中外建筑,2012(10):36-38.
[2]黄文芳.试论摊贩管理中的治理与包容[J].环境卫生工程,2008(10):47-57.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水利建设 评价
[中图分类号] F42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75-01
一、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
水利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治水理念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技术手段现代化、管理服务现代化四个方面。现阶段,我国在水利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总整体上来看,与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尚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
1.各地区水利现代化程度不同
受水资源、人口、耕地、经济、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利现代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我国在城市供水、城市污水处理、河道外计划取水中取得了巨大建设成效。但是与此同时,各地区在水利安全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管理等方面的实现程度不高,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仍以粗放式为主,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从我国各省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实现程度上来看,北京、天津已经基本实现了水利现代化,山东、重庆等地区进入了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新疆、四川、福建等地区仍处于水利现代化初级阶段。
2.全国水利现代化水平稳步上升
当前,在我国四大经济分区中,水利现代化水平从高到底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前三个经济分区基本均处于水利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而西部地区则处于水利现代化起步阶段。我国水利现代化水平发展较快的地区大部分为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仍然处于水利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水利安全保障水平不高,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而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都处于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后期,使其呈现出缓慢提升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水利现代化水平将呈现出平稳上升态势。
3.全国水利现代化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随着我国水利发展战略的转型,我国水利发展自2000年后步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水利现代化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十五”初期的0.43,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提升到0.53;城乡供水普及率已达到80%,预计2020年,城乡生活供水普及率将达到95%以上,并且全面落实集中供水机制;按照当前我国对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到2015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比将下降为34%,2030年将下降为35%。
二、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展望
1.分区域实现水利现代化
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地区气候、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有序推进水利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应采取分区发展策略,遵循东部巩固提高、中部稳定发展、西部加快发展的原则,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水利建设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预计于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在我国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稳步推进水利建设发展,预计于2020年中部部分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2030年全部实现水利现代化;在我国西部地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建设标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水资源管理,在东部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后,着力发展中西部地区水利现代化。预计于2030年,中西部部分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2050年全部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2.明确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
我国应当从流域、省区、城市三个层面入手,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在流域层面,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妥善处理好上下游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对流域的防洪抗旱、生态安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利用等各项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在明确行政区域管理责权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应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落实流域综合管理奠定基础;在省区层面,加快建设区域水利保障工程体系,大力推行农村水利标准化,创新现代水利发展机制,不断提高科学治水、依法治水能力,着力构建符合区域特色的水景观和水文化;在城市层面,创造舒适宜居的城市水环境,尤其要重视防洪排涝建设,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水利管理信息化,为城市供水以及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完善水利统计制度
为了推动我国水利现代化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水利统计制度,确保水利现代化评价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目前,在许多重要的水利指标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计算口径,如水利信息化指数、水利科技贡献率等,同时一部分指标没有纳入到统计范围内,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所以,我国必须根据水利工作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水利统计指标,完善指标评价体系,加强对水利统计数据的监督检查,确保技术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下,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我国对水资源综合管理、污染防治、流域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势必会加快我国水利现代化进程,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水利建设的差距,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浩.谢新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3(3).
[2]叶健.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进程评估与展望[J].水利发展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