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45-04

一、引言

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曾经长期集中在“儿童如何认识外部物理世界”的探讨上,如研究儿童关于客体、时间、空间、因果推理等概念的发生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如何认识心理世界”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儿童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从而开辟了“儿童心理理论”这一研究领域。〔1〕随着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心理理论逐渐成为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热门话题,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当前,不仅仅是发展心理学家,哲学、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都对研究儿童心理理论产生兴趣。

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需要儿童经历复杂的认知判断过程,拥有较为高级的认知能力。因为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儿童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己,而且必须发展对他人角色、性格和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最初表现就是从视觉等角度了解父母、同伴与自己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儿童心理理论是联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往的重要桥梁,对于儿童今后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极为重要。〔2〕

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是心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属于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领域,即具有领域特殊性,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理论论、模块论和拟化论等(Carruthers & Smith,1996; Flavell & Miller,1998; Gopnik & Wellman,1994; Moore,1996);〔3〕另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可以像一般的认知能力一样去解释,如执行功能、心理表征等(Carlson,Mandell&Williams,2004)。〔4〕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作为特定领域能力的儿童心理理论

一部分研究者将心理理论能力视为一种独立于其他发展领域的特定能力,认为其发展特征具有领域特殊性。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

1.理论的理论(Theory Theory)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我们关于心理的知识包含的不是实际的科学理论,而是某种日常的“框架”或“基础的”理论。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理理论向成人发展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大约2岁时,儿童获得某种“愿望心理学”理论,以愿望来解释行为;其次是大约3岁时,儿童获得“愿望―信念心理学”理论,开始有了信念和想法,但是仍然以愿望来解释行为,信念只是处于辅助地位;最后一个阶段是大约4岁时,儿童获得类似于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理论,由自身的想法和信念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在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经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方式类似于皮亚杰的平衡化作用机制,即经验引发不平衡并由此达成某种新的较高的平衡状态(形成新的心理理论)。

2.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 A.M.。他的许多研究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进行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三个特殊领域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三个机制分别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ToBM)和两个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ToMM)。其中ToBM发展于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早期;ToMM1在第一年后期起作用,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这些机制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3.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ies)

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对心理活动情境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心理理论知识。

4.拟化理论(Simulation Theory)

这一理论由Harris等研究者提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并不赞同理论论,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认识并不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具有某种内省性觉知,能够通过一种角色拟化过程来推论他人的心理状态,即儿童可以通过想象和在心理上拟化其他人所处的情境来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的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越来越准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人们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求助于理论,但心理拟化理论在社会认知和技能获得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不同理论的倡导者不乏支持自己观点及反对其他理论的依据,而不同的理论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虽然理论论仍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但是无论哪种理论都只是解释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我们在解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时需要选择各种观点的合理成分,以便对实际的情况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三、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心理理论

另一种观点将心理理论视为一种认知能力,并从执行功能和心理表征等方面对其发展机制进行研究。

1.执行功能和抑制性控制的研究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指那些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例如自我调节、认知的灵活性、反应抑制、计划等等。它主要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以及认知转换三个要素。其中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Hughes,1998)。〔5〕

由于学前期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而以抑制性控制为核心的执行功能近年来被认定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研究学前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的发展及其特征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抑制性控制是指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达到认知表征目标时,对无关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进行控制的能力。抑制性控制在决定多种心理过程如何协同工作以成功完成一项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执行功能的发展有助于解释个体的认知能力(智力、注意、记忆、阅读理解)和个体在多种皮亚杰式任务上的表现。此外,它也涉及儿童情绪、道德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根据执行功能研究者的观点,抑制性控制可能从两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即:影响心理理论的发生或者影响心理理论的表达。因此关于抑制性控制的理论又可以分为发生说(emergence account)和表达说(expression account)两种观点。

发生说认为,儿童在能够建构复杂的心理概念之前,首先要具有一定水平的执行功能。如果没有使自己从当前刺激中分离出来的能力的话,儿童是不能在这个当前刺激的表征水平上作出反应的。因此,根据发生说的观点,儿童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获得某些关键性概念,进而顺利完成心理理论任务。

而表达说则认为,儿童已经拥有某些关键性的概念,只是在心理理论任务中不能正确地将它们表达出来,因为他们不能抑制关于事件真实状态的认知。许多心理理论任务的完成需要儿童克服具有优势反应倾向或习惯性倾向的认知活动,避免说出事件的真实情况。而这些都需要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完成。根据表达说的观点,儿童在错误信念、外表与事实、欺骗等心理理论任务的标准测量中失败,可能不是因为纯粹缺乏某种概念,而是在将这些概念性知识成功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已有的心理理论才能正确地表达出来(魏勇刚,2004)。〔6〕

心理理论研究者之所以认为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相关,主要因为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两者的发展关键期相近。学前期既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期。(2)来自脑成像研究的证据。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最初源于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对前额叶损伤病人的分析;而前额叶也是控制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3)来自自闭症患者的证据。大量研究表明了自闭症与心理理论发展相关,而自闭症患者在诸如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等经典的执行功能任务中也表现出异常。(4)根据执行功能的表达说,成功完成心理理论任务可能需要得到发展得很好的抑制的协助(Carlson,1998;Russell,1994)。〔7〕

近几年来,研究者运用各种心理理论任务和抑制性控制任务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尚无定论。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解释,可以概括为四种观点(Perner & Lang,2002)〔8〕:(1)心理理论能力是执行功能的先决条件。(2)执行功能是心理理论能力的先决条件。(3)心理理论能力与执行功能有某些共同的心理成分,两者并行发展。(4)心理理论能力作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整合部分,后者包含前者。

2.抑制性控制的生理基础研究

抑制性控制的重要发展期是人生的前六年,而3~6岁是其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时期。来自生理和行为发展两方面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对脑损伤成人患者的研究表明,大脑前额叶(frontal lobes)是参与抑制过程和更普遍意义上的执行功能的重要生理基础。另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前额叶损伤导致抑制发展的停滞和缺损(Dennis,1991)。尽管在婴儿期前额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4~7岁之间它经历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发展冲刺期(Luria,1973;Thatcher,1992)。因此,抑制性控制发展的迟缓,很可能与前额叶皮质成熟较晚有关(Stuss,1992)。抑制性控制功能获得显著发展是在学前期。在这一时期,当一项任务要求儿童延迟作出某种反应时,他们开始能够按要求压制自己对某些事物不作出反应(Diamond & Taylor,1996;Gerstade,et al,1994)。

3.抑制性控制研究的几种范式

目前,用来评估学前期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游戏(hand game)范式。首先,让儿童重复实验者演示的两种手势(如握拳或平伸手掌),即“拳、拳―掌、掌”,然后要求儿童做与实验者相反的手势,即“拳、掌―掌、拳”。

白天黑夜任务(the day-night stroop task)范式。当呈现画有月亮的黑夜图片时,儿童得说“白天”,当呈现明亮的、阳光普照的图片时,儿童得说“黑夜”。

形状任务(shape stroop)范式。五种不同大小的卡片交叉放置,让儿童把其中的小卡片一一指出来。

卡片排列(card sorting)任务范式。让儿童先按一个维度(如形状)对一系列卡片进行排序,再按另一个不同的维度(如颜色)对同一批卡片进行排序。

耳语(whisper)任务范式。要求儿童自愿地低声说出10个卡通形象的名字(王江洋,2003)。〔9〕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心理理论发展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其发展机制的研究,研究者均认为学前期是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其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以落实,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心理科学,2000,(23):399-403.

〔2〕〔8〕PERNER J,LANG B,KLOO D.Theory of mind and self-control:More than a common problem of inhibition〔J〕.Child Development,2002,73:752-767.

〔3〕LILLARD AS. Ethnopsychologies: Cultural variations in thoeries of mind〔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3(1):3-32.

〔4〕CARLSON S M,MANDELL D J,WILLIAMS L.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Stability and prediction from ages 2 to 3〔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40(6):1105-1122.

〔5〕HUGHES C.Executive function in preschoolers: Links with theory of mind and verbal ability〔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16):233-253.

〔6〕魏永刚.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第2篇

儿童时期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起步阶段,是十分关键的。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还无法用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被忽略,让孩子总是处于沉闷和低落情绪中,会很难获得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学前期是孩子性格的成长期,一般来说,儿童性格在小学以后基本上是已经定型了,转变会很困难,幼儿时期性格隐藏的缺陷在青春期成长阶段会加倍表现出来,就是青春期类似逆反等心理。一般来说,儿童在幼儿时期很少会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但凡是这种心理的种子被种下,将会一直影响孩子的性格。儿童画是孩子情绪的表现,是大人了解孩子内心变化的一扇窗,可以了解到孩子内心潜在的状态。

学前儿童色彩认知与发展

1.1-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视觉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全,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儿童基本上在出生后三周到一个月,自我意识萌芽,开始逐渐脱离自闭期,但是还没有自我独立的意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不稳定,也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依赖意识比较强。

1-3岁的儿童绘画基本上都是一些弯弯扭扭的曲线,巴赫曼认为,当一个孩子转动、摇摆画笔或者画细线的时候,是在诠释自己的经历,此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区分一些相近的色彩,例如蓝色和绿色,但可以区分一些纯度比较高的色彩,认识色彩的次序依次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

2.4-6岁

4-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求知欲强,渐渐地也会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情感,研究调查发现,这个阶段的儿童最偏好粉色,其次是红色,再是绿色,红色系的色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颜色,女孩子主要偏好于红色系列的色彩,男孩子的色彩偏好相对于女孩子来说稍微比较平均一点。这时候孩子们也逐渐有了性别之分。

学前儿童色彩心理表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研究表明,从12-18岁年龄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数与1-12岁年龄段有直接的关系,医院曾调查研究了600多个3-6岁的儿童,其中有30%儿童患有心理问题,而根据医院接诊情况学龄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较多,占看病总数的80%。

台湾儿童美术教育家林于铃说:”成人心中不快时,常会用语言倾诉,用文字抒发缓解压力,而孩子,没有用精确的语言文字释放情感的能力,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抗议,如果能掌握绘画,可以用绘画涂鸦的方式转移情绪,缓解焦虑。”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色彩可以反映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及时开始开导,及时的关注孩子的内心情绪,对关注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色彩倾向

据调查研究,学前儿童绘画选择的色彩都比较单一,有很多儿童绘画时会很偏爱某一种颜色,当这种颜色有点过于压抑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关注儿童的状态。在绘画时,使用的暖色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心理越健康,反之,冷色使用的越多,说明孩子的情绪比较压抑。

2.反复叠加

孩子在成长时,对情绪的控制没有那么稳定,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情绪焦躁,没有耐心就会用很多颜色反复叠加,对情绪的控制水平低的儿童在绘画时趋向于多种颜色,比如说,在画海洋世界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在画海洋的时候会用同一种或者几个相近的颜色,把它涂成渐变的海洋,有的儿童会采用多种颜色,例如,黄色、红色、翠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前儿童情绪比较强烈,容易焦躁。

影响儿童绘画色彩的因素

1.自身因素

儿童在选择色彩受到绘画当时的心理情绪或者身体不适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就有可能是自身性格因素,在调查的幼儿园中,曾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紫色 ,草坪,花朵,树叶等等都喜欢画成紫色,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紫色的人创造力和感受力都很优秀,他们崇尚高贵、华丽、浪漫,但感情较为脆弱,大部分缺乏冲劲和勇气,容易沉溺在自恋的状态中,最后调查发现,这位小朋友的母亲很喜欢紫色,家里的布置装修基本偏向于紫色,孩子绘画了很多紫色的东西,表达了对母亲、家庭的依恋,大人要懂得从儿童偏好的色彩中观察他们的内心变化,更要从绘画内容、色调等全方面解读,千万不要凭某一条理论就给孩子下结论。

2.外部因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习惯,孩子也越来越倾向于外界的评价,这些评价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儿童成长时期,他人是无法代替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影响,据上海未成年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吵架的家庭中的孩子所患的心理问题的比例比离婚家庭子女所患心理问题的比例高出10%左右,很多患有抑郁症、焦躁,性格不自信,人际交往有障碍,严重的会患有精神分裂症,婚姻恐惧等等。

在生活中,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更多的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小结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厌学;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51-0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第一生产力,然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奠基的小学生时代,不少小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的累积效应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 厌恶性反应定势”,一接触学习情境就可能无意识地表现出焦虑、压抑、烦躁甚至恶心等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不能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且严重的厌学行为往往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更有甚者会形成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使学生走向辍学与犯罪的道路。

为何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会如此严重呢?本人随机抽取了10篇维普资讯网上以“小学生厌学原因”为主题的论文,10篇中10篇都是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角度进行调查、分析、思考、研究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和对策,其中将大部分篇目花在社会、家庭上。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厌学的关键在“学”,如果不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出发,分析课堂、教材、教法上的种种是否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相吻合,那探讨小学生厌学将失去其本真意义。

一、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根据我国法定入学年龄,大致是指6周岁到12周岁的儿童,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以长时间关注同一事物,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

2.儿童注意的范围较狭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实验表明,6-12岁儿童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孩子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3.小学生玩性比较重,热爱游戏,游戏性是他们认知事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将事物游戏化是儿童的一大特点。

4.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向的时期,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比如在小学初年级的识字阶段,学习简单的词汇,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但到了中高年级,能够不通过图片获得一些较抽象的词语,但往往还是会和具象的东西产生一定联想。

5.小学生模仿性比较强。儿童自一出生起,就开始进行模仿,进入小学阶段,是儿童世界观、学习观、发展观的阶段,这时家长、教师的一举一动,莫不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内部探索

如果不细致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就难以理解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儿童产生厌学心理,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学校的、有社会的,还有因自身认识条件造成学习困难的等等。这么多原因中,一定存在着主导原因。

(一)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儿童天性的冲突

在2003年,上海市曾做过一次关于学生学习负担情况的调查,在当时对学生背包进行检查时,6岁孩童的书包里却装着10来本书册,其中学校发下来的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及牛津英语;有音乐、美术课本;还有综合类活动、科技活动、艺术类资料各一本。此外,学校老师又要求家长购买与课本配套的辅导材料。

由此可见,在儿童正是注意力不甚集中,玩性、游戏性最重的阶段,我们的教育却强制要求学生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繁重的学习负担,引起学生的反感、厌倦,也就自然而然了。尊重儿童的天性,古人早就有认识,清代著名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就这样认为:“大概十五以内,每日间宜取四五时读书,馀可听其散步。”而如今的教育,长时间的学习时间、众多的科目、大量的练习题,强制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嬉戏”就远离了儿童,儿童也就失去了其为儿童的天性。更遑论,如上调查显示,6岁的孩童就要学习如此多内容的,他们如何能同时关注并注意到如此多学科?

诗人不一定会写小说,小说家也不一定能写好诗。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也提到,同样的一个班级的孩子出去游玩,有的学生就会被美丽的大自然所迷住,蓝天、白云、花朵会引起他们的欢呼,而有的孩子就会追问天为什么是蓝的,云朵为什么是白的,花儿为什么是这么红的。可见每个人自小都有自己的天赋倾向。现在的教育却要求李白写《红楼梦》,曹雪芹写《蜀道难》。小小年纪,语数外美术、艺术、科技等等全部要学好,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儿童在某一个方面有所长处,在某些方面是有所不足。而现在要求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求他们全面发展,一旦在某些方面有偏差,都会遭到家长老师的指责,那就导致两方面后果,一有可能儿童可能会顺从家长,将比较多的时间花在成绩比较差的科目,而比较擅长、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科目不能不被限制,导致学生原有天赋发展的科目被压抑;另一方面可能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强制他们学习,会导致他们对整个学习的厌烦,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教育中,学习成绩差的、厌学的,大多数为喜欢调皮捣蛋的。这些学生成绩差,并非他们才智不足,而是儿童天性与现实教育相冲突的结果。

(二)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标准的冲突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诗性的世界,儿童的文化是一种诗性的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进行自由的转换,模糊现实和幻想世界的界限。比如看完《西游记》,很多儿童就认为有一个天庭,人学了“法术”就可以上天入地,他们不会怀疑这些不是真实的,手上拿着一根棍子,就认为“它”就是金箍棒。但在教育中,总是以理性的知识,来改造儿童的认知观,使得儿童的真实观和成人的真实观不断发生碰撞,导致他们认为课堂无趣,学习不好玩,没有吸引力,从而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以现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为例,要认识一个生字,首先必须花较长的时间认识二十六个字母,学会拼音,然后认识这个字,解释它的意思,有时一词多义,还要在黑板上写下它的各种意思,让学生一一去学、去记。如此枯燥复杂的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孩童,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但实际上,如果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比如教“从”字,是两个人一前一后,再进行表演,以一个学生跟随另一个学生。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遗憾的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已经充斥了整个社会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集体无意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康桥就曾提到,有一次他在观摩一次大型教研活动的观摩课时,发现整堂课:“老师苦心孤诣地构建了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老师、学生的解读深入透彻,其深度让我感觉是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的研究相接近,人文的教育已经升华到思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样宏大的命题……这还是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吗?……为了课堂的即时精彩,已经越来越脱离小学语文的‘小’,进入了‘大’的境界。”这样脱离了儿童心灵的解读,脱离了儿童认知背景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吸引住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还将导致学生认为学习难、不会学、到学不会,再到不想学。

(三)模仿性的学习和不遵循儿童天性的教法上的冲突

皮亚杰认为处于6-11岁的儿童,尽管他们能形成事物的内在心理特征,还能对这些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但是儿童只能对具体事物形成的内在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也就是说,尽管他们能推导出一些理论,能明白一点道理,但是这些理论必须是通过具体事物才能得出。因此,他们更习惯于模仿,依据老师家长的所作所为,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以小学时期的写字教育为例,当今小学语文总常见的写字教育就是抄写,认为字能写好,只要不停的进行强化即可,一个字不会写,写十遍二十遍,自然就会写了、也自然写得好了。但实际上,总所周知,在当今中国,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博士生字写得很差的比比皆是,这可以看出小学写字教育的失败。这种写字理论失败在认为只要进行无限量的强化,自然就可以达到效果,皮亚杰就认为,认识的发展要发生同化效应,首先在于呈现给个体的信息要有一个心理图式,心理图式和个体信息相符合的时候,个体信息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即学生要写好字,首先得有一个比较好的模本,让学生遵循好的模本,以此为标准来模仿,才能写好字。而现在的写字教育就是让学

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少数人才能顺利过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写字范式,写出一笔漂亮的字来,大多数还是淹死在河里。因为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写字范式,一直练不好字,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字也就这样,怎么练都不会练好的。在传统语文教育里,其实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学生练字,先“描红”、“临摹”,到了一定水平了,才让学生自由写,而现在从一开始就放任自流。

三、结语

教育观上的失误,诱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一想到上学,就会联想到无休止的练习、作业和考试,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已经不是内在的精神需要,不是渴望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提高,而是认为一种负担、压力、恐惧,如此的教育观,和儿童学习观中的好玩、有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大相径庭,导致学生的厌学,不言而喻!

因此,我认为,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在外而在内,不是家庭、社会、学校,而在整个教育观上的失误,教育观上的失误导致对“学”上的处置不当,“学”上的处置不当,导致学生成绩的不理想,成绩的不理想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害怕恐惧,学生的学习的害怕恐惧加剧了学生成绩的不理想,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导致严重的厌学心理。

参考文献:

[1]司继伟.青少年心理学[M].中国轻工出版社,2010(1).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儿童心理发展

一、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已有分析表明,音乐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即使是动物、植物优美的音乐环境中,其生长也更好。对儿童来说,音乐活动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方法。音乐教学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娱乐性,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符合他们的爱美、爱动、爱玩、爱唱等特点,容易被他们接受。能够引导儿童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所以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熏陶(长期受到好的影响)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本领。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本领的发展,都是从低级阶段逐渐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个整个过程。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模糊地感知事物的整体,不可以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发现它们之间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不稳定、不长期,容易被其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分散了注意力,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不可以对事物进行精细加工。

2.儿童心理特点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自我意识与音乐兴趣的关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拥有良好地音乐兴趣,音乐的学习就会变得更有趣,音乐的学习也就更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整个过程和本性心理两相当多,本性心理主要包括了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而兴趣属于个体本性心理的倾向性。本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系统,所以,有分析者认为,自我意识是本性的核心成分。

(2)想象、思维与音乐题材的关系。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建新形象的整个过程,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小学生思维发展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高年级学生再造想象中创造性成分越来越高,以及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渐渐能接受部分简单的,无具体形象的非标题音乐的题材,并能简单的根据本身的想象来描绘音乐。但低年级的学生偏向于有具体音乐形象的标题音乐。

三、音乐教学中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1.在音乐教育中发展本性、增强自信

不一样的学生本领是有差别的,有的学习综合能力比力好,有的运动本领比力好,有的音乐本领比力好。在许多学校中,学习以外的科目都得不到充实的重视,就像体育、音乐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其他本领的发展,无法使学生本性全部健康地发展。所以,在音乐教育中,老师可以开展各类比赛活动,变更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充实发挥学生的音乐天赋。

2.在音乐教学中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差别性,学生发展的速度是不屈衡的。学生心理发展各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每个阶段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机能成熟的早晚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音乐的教学中,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使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老师要做到:关心体贴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注重反馈;赐与学生诚挚的激发勉励;根据不一样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这样,才气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在音乐学习中教育学生的创造性

任何一种艺术表演形式,都有关到创造性的活动。曲谱是作曲家根据本身的思想情绪、想象思维,主观意念用各种音乐标记详尽地写在纸上的曲谱,而使之成为音响,流动的情感艺术。经过对歌曲的学习,咱们似乎可以体验到作曲家当时的思想情感,可以领悟到作曲家当时的灵感所在。所以,在学校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融入作家作曲的意境中,刺激引发学生进行不一样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性朗读。经过对歌曲旋律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和声、曲式及调式等要素的研究,根据作曲家的立意,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充足展开想象,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创造得到充实发挥和熬炼。

4.在乐器训练中教育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十分好的协作精神

教学生学习合作,教育学生十分好的人际关系,是现在学校一定完成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器乐进课堂这一教学载体,有意识的开展器乐演奏训练,在训练中,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熬炼,受到教育,教育学生的意志和良好人际关系,协作精神。

器乐的训练方便于培养耐心,熬炼学生坚强的毅力。器乐学习,不光要求音高、节奏等方面的正确无误,对乐谱上所标的各种标记术语准确表现;更要在音乐风格及感情、意境等方面表达细致,丝丝入扣。为了达到要求,必要不停克服种种困难,战胜生理上的疲乏和心理上的烦躁,从而让毅力得到熬炼和培养。乐器齐奏时要求学生心灵相通,节奏统一,动作整齐,这样才会奏出悦耳的乐曲。乐器合奏、轮奏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让他们认识到:为有齐心协力才气奏出悦耳的曲调,为有团结一致才气达到共同的目标。

四、总结

不一样岁数阶段的学生具有不一样的审美特性。小学时注重感性,中学注重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参与,大学注重较深层次的文化、美学。那么,音乐的教学一定具有层次性,可以根据不一样的心理原因和审美特点创建合适的音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第5篇

早在几十年前,朱智贤教授(1979,1982)在其《儿童心理学》这部经典教材及其他著作中就指出:“我国儿童心理学是正在发展中的科学。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的总任务是:在儿童实际工作者和儿童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建立一个既能吸收、融合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又能有效地为我国各项儿童事业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儿童心理学。”在这段关于学科任务的纲领性论断中,突出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强调了儿童心理学为中国社会现实服务的应用性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我国的儿童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事业不断繁荣,然而,离真正完成朱老所确定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特别忧心的是,当今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一些不妥的观念和做法,可能会让这个学科偏离正确的道路。比如,学术研究日益“书斋化”而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研究问题日益“书本化”而少有生活气息;一些学者以“国际化”或“与国际接轨”的名义而无视中国的实际和本土轨道;在研究方法上过分追求“量化”而使研究近似数字游戏;很多研究貌似“精细化”而实则是“碎片化”。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朱老所确立的学科任务或目标,我们认为当前尤其应该强调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必须面向中国的社会现实需求,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加强应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

2发展心理学现实转向的国际学科背景

儿童心理学自诞生至今已经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其间在研究对象上实现了由单纯的儿童研究向毕生发展研究的转换,从而演变成为今天的发展心理学。当前国际上发展心理学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二是应用发展心理学的崛起。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趋势日益明显。在儿童心理学诞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基本上囿于各个心理学流派的框架从各自方向分别向着学术高峰攀登,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皮亚杰学派等等,都曾各领几十年。从上个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研究者才开始意识到并试图整合不同学派的范式,这一时期突出的理论成果就是各个“新”学派的出现,如新精神分析、新皮亚杰学派等,然而,这种整合基本上还是心理学内部的整合。

最近这二三十年,整合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学本身,开始了真正的跨学科整合,比如结合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研究心理发展的生理机制,将最早在物理学和生态学领域使用的动态系统方法整合到对儿童动作的研究中。对心理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推动了“发展科学”的形成,这是以心理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由诸多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可以这样说,在一百多年的学科历史中,心理的发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儿童心理学时期(1882年到20世纪中期)、发展心理学时期(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发展科学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毫无疑问,发展心理学是发展科学的核心学科,但只把发展研究定义为“(发展)心理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学术发展趋势。所以,强调“发展科学”是当前的潮流。目前,各种以“发展科学”为题的刊物和大部头著作纷纷出现。

例如,国际上已经有多种著名的“发展科学”刊物,如1998年在美国创办的《发展科学》(DevelopmentalScience),2007年创办的《欧洲发展科学杂志》(EuropeanJournalofDevelopmentalScience),还有1978年由“国际行为发展学会”创办的《国际行为发展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BehavioralDevelopment)也是发展科学方面的权威期刊。此外,以“发展科学”为题的著作更是不计其数。“发展科学”的研究特别强调跨学科整合,这种整合本质上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整合: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研究问题,不同范式、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被整合使用;或者,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以各自的方法和方法论就共同关心的心理发展问题协同攻关。随着跨学科整合的深入,发展心理学已经从纯粹的心理学分支,演变成了庞大的“发展科学”,但无论方法上如何整合,都始终围绕着心理发展有关的问题开展研究,强调以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是方法整合的目的,决定着整合的方向。出于整合的需要,当前很多发展心理学研究机构都突出强调了“跨学科性质”,或者重新组建跨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机构。如在美国,以北卡莱罗那大学为核心,集中杜克大学、北卡莱罗那州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者,组建了强大的“发展科学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有100余名来自各种学科背景的发展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的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