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理选修课程;选修模块;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0-0133-03
一、地理选修课程实施情况概述
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导下,地理学科的新课改对高中地理课程影响巨大,其改革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对地理课程的模块化设置、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教材编著等都提出了一些相当完备的标准要求和建议。其中,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成为了其中的一大亮点:即现行的高中地理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加上七个平行的选修模块组成。
地理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地理学科传统学科分类与当前地理科学迅速进步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学校积极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发展有自身特色的地理教学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情况却不甚理想。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当前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教学的实施现状,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根据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同时也需要慎重改进。
二、地理选修课程在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模块较多,开设情况差异较大。据朱娜在2008年对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调查[1]得知,当前学校开设最多的选修模块分别是:选修6环境保护(69%)、选修5自然灾害防治(55%)、选修3旅游地理(44%)。2009年曾玮、常华锋和温安武在《新课程高中地理选修显示模块实施调查与建议》[2]一文中对选修模块的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其中选修6环境保护(78.46%)、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60.77%)、选修3旅游地理(40.77%)、选修4城乡规划(6.92%)、选修1宇宙与地球(6.92%)、选修2海洋地理(6.15%)、选修7地理信息系统(2.31%)。
通过对课改区考试制度的了解,基本上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都是服务于高考中的选做题。我们知道开设地理选修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
要[3],而目前这种开课方式还完全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的选课行为直接与地理高考的选做题挂钩[4],从而失去了开设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根本意义。
此外,课程难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每个省市的高考命题一般都会考虑本省学校地理开课的情况,例如,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内容相对专业,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且需较高的硬件设备和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多数学校均未开设此课程。而选修2海洋地理对于内陆地区的高中来说,开展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而选修1宇宙与地球模块由于专业性较强,且难度较高,所以开课率也非常低。
2.考试评价标准不一,考试内容混乱。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特别是在教学一线,考核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曾玮,夏志芳的调查[5]显示:对于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评价方式,其中75.38%的学校采用闭卷笔试,12.31%的学校以主题或课题研究报告,3.08%的学校不做评价,9.23%的学校以平时的听课表现进行评价。
在全国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的层面上,仅从评价考核标准来看,各个省份之间的差异巨大,且具体情况非常复杂。以2010年天津高考方案为例,天津地理学科考试仍以文综形式出现,但其本质已经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它取消了跨学科命制的综合试题,将政、史、地三科相关试题进行独立编排。地理由11个选择题和两个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占44分,非选择题占56分。而选修模块的考查以必做题的形式出现,选修3旅游地理和选修4城乡规划两部分在内容上占20%,而在2011年又将选修模块调整为选修3旅游地理和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其他省份的设置情况也多有不同,首先是纳入高考的考查方式不同,在新课改区内,很多省市的选修模块试题均以超量供题、限量答题的选做题形式出现,但也有如天津文综、浙江文综、北京文综、安徽文综等设置在必做题中。此外,纳入的选修模块内容也不相同,但是大多都是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这三个模块作为考试内容纳入到文综考试试题范围,如山东、辽宁、宁夏等省均是如此。这一复杂局面虽然是各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模式,但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当前的教学考核标准在实践操作中并不统一。
3.教师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教育理念、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地理选修课程的开展效果[6]。但由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专业性较强,且在必修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仅需要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对多媒体教学和GIS软件操作较为熟练,因此某些选修模块的教学对于一些教师来说难度较大。
此外,选修课程实施目标的南辕北辙、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关系认知误区的根源在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在高考中考查比例小于必修课程的地理选修课程被认为是“副科”,忽视了其在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本质上还是一种以考试成绩为最终衡量标准的应试教育思维方式,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4.课堂教学模式呆板,课程内容缺乏衔接。与传统的地理课程相比,地理选修课程的引入就是为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从本质上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以简单的知识罗列、选编习题等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自学内容,不仅没有教学模式的创新,更由于选修课程的课时量极其有限,进一步使选修课程边缘化,课堂教学更加陷入了“可为可不为”的状态。
此外,由于地理选修模块较多,课程内容有较大的差别,内容上的较大差异使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存在着台阶[7],最明显的就在于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台阶和难度的台阶。而且由于教师对于选修和必修模块教学重视程度不一样,从而对选修和必修模块的教学采取各自为战的策略和方针,忽视了地理学科内部存在的必然知识联系和脉络,造成人为地割裂了地理知识网络,使学生无法形成整体、完善的地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三、地理选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改进对策
1.整合优化模块,降低教学学习难度。虽然7个选修模块均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但是综合考虑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以及基层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可操作性,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层次学校、教师还有学生的评价,可以考虑整合模块,优化或整合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3城乡规划、选修1宇宙与地球三个模块。
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虽是当前地理科学的前沿知识,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课程理念,但由于我国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量学校仍不具备开设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条件,而且一项无法具体实施的标准必然会降低整个课程标准的权威性。而选修3城乡规划与地理必修2内容交叉过多,且选修1宇宙与地球模块内容知识专业性强、难度大。加之在考试评价的实践中,考试无法对全部选修模块进行命题,历年高考也多以开课最多的几个选修模块进行命题,现行的七个模块的实际教学意义并不一致。所以要对以上三个模块进行有效的整合优化,适当地删减某些模块,对有些难度较大的模块要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学习和教学难度,从而使之更贴近教学实践。
2.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师生的重视程度。由于地理选修课程模块较多,难度差别较大,而且涉及了很多的新知识、新内容,在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不少教师知识准备不足,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加之新教材不够熟悉,造成对选修课程的教学能力十分欠缺,而且几乎没有哪位教师能够胜任全部七个模块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部分教师对于选修课程模块缺乏正确、合理的认识,学习研究的主动性不足,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对选修课程模块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此,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持续有效的培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组织形式多样的观摩、评课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投身到课改的实践中来,从内外部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此外,还要不断投入人力和资金,加强教学的软硬件建设,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促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使地理选修课程的教学提高到一个良性发展的水平。
3.改革评价制度,优化考试方案。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评价制度的核心,高考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针对各省高考说明中有关地理选修课程的部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江苏为例,选修模块的考试大纲近年来进行了不断地优化和细化,如把海洋地理17个标准优化细化成28项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旅游地理从12个标准优化细化为17个项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而山东2011年高考中对考试说明的调整大多都是删减考点,如:“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等,其他省份也都在原有课程标准基础上对考试内容进行了删减、整合,尽量删减记忆性的知识内容,从而希望以此来减轻教学及考试的负担。
此外,从试题的命制来看,几乎所有省区都未能在高考试卷中加入所有的选修模块的内容,与当初提出要“为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提供考试内容不同的考卷”的设想相去甚远[8]。这主要是由于现有考试制度和模式根本无法将所有的选修试题印制在同一张试卷上,这种设置虽在立意上有较好的初衷,但现实中却成为了相当棘手且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倘若结合上文所说缩减优化选修模块,使之缩减为四门,学生可任选两门进行作答,其实践中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4.优化教学方案,注重选修必修模块之间的衔接。地理课程的七个选修模块之间虽是完全平行的关系,但是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之间天然存在联系,如选修1、2、5三个模块强调地球科学和自然地理,都关系到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原理、规律和过程,与地理必修1联系非常紧密,选修3、4、6三个模块则与人文地理有直接联系,所以这三个选修模块与地理必修2和必修3联系较为紧密。
正确认识选修和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好衔接问题的前提,而明确选修与必修课程在教材内容上的知识衔接点是教学衔接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所谓知识衔接点,是指那些选修与必修课程都有所涉及,但在内容上存在拓展和深入关系的知识点[9]。所以应该根据特定选修模块的具体课程内容以及选修课程的结构来找出其与必修课程之间存在的知识衔接点,才能依照各个衔接点的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衔接方法进行有效联系和拓展。
其次,注重地理思想的应用。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一条核心思想,这个核心思想将选修和必修模块知识和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进而希望可以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与环境、资源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注重地理核心思想的主体作用,通过相同的主题思想来联系不同的模块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除了在教学核心思想和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整合之外,还应当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提升其在学习技能和方法上的衔接能力和整合能力,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帮助其提升对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力。
四、结论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从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出发,通过不断努力探索积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弥补传统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的不足。地理学科中设置选修课程模块的出发点就在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一课程教学目标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而地理选修课程的设置基本原则也不会改变。
经过近十年来的探索,地理选修课程从无到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课程标准的不断优化升级,加之教师学生对其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地理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标准都会有更大程度地优化和提高,地理选修课程也一定会更加符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娜.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教学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曾玮,常华锋,温安武.新课程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实施调查与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
[3]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孔夏萌.高中选修课的开设现状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
[5]曾玮,夏志芳.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有效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6]董俊娟.非“应试引导”下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教学尝试[J].基础教育参考,2009,(9).
[7]潘洪建,李志厚,周福盛.高中选修实施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3).
【关键词】地理课堂;情境教学;问题;对策
一、问题分析
1.情境多集中在开课部分
当前,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引入部分。这种单纯以创设单一情境作为教材内容的引入,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激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情境应分阶段设计,逐步地扩展、深入、充实,让情境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等活动。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多种情境,不断地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
2.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
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的丰富,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往往是貌合神离,结果使情境的引入只得了皮毛而失了神韵,表面看是热热闹闹,其实是华而不实,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过于重视形式,很容易造成忽视地理学科特点,使地理课变成了手工课、电脑课或拼盘课等现象。
3.只把情境教学使用在公开课中
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很少或根本就不使用情境教学法,可是在公开课时却创设多种情境。上课时学生对于一些像多媒体画面、音乐、语言等简单的情境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比较复杂的教学形式,根本不能很快适应,不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摸不到具体实施的方法,不能按要求完成老师的任务,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4.使多媒体情境的使用走入误区
多媒体技术能将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画面的展示、切换、组合、停顿、重复、叠加等方式得以突破;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精美画面还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情操,达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制作的画面过多忽视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在整个教学过程过多的演示多媒体,教师成了操作员和讲解员,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还有把多媒体课件弄成公开课、观摩课的“点缀”,忽视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二、对策研究
第一,引入地理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课堂中引入地理故事既能把许多课本知识具体化、情境化,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还能增强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几乎无人不知,“火烧赤壁”的故事可用来讲季风气候,“隆中对”可理解为区位分析。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如果我们能借来巧用,原本平淡、枯燥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鲜活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面,将小课堂延伸到大社会。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能更深地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关心自己周围的生活,更多地习惯于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了,地理素养增强了,地理课堂也变得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第二,营造认知冲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教者善问,善学着善疑”。教学中提出好的问题,有助于形成乐思的气氛,引导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学,思考着学,从而在学习中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和积累地理思维的方法。
第三,丰富文本素材创设情境,增进学生的学科兴趣。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去创设情境?怎样去挖掘学生的潜能?
新的教材观告诉我们,要活化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地理知识中蕴含的这些情感和美感,以地理知识的博与巧,去创设情境,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激起新欲望。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从宏观上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行业特色型人才对其自身发展越来越重要,但不同类型高校应侧重于培养不同类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准确进行自身定位并有所侧重,形成分层次培养、各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格局是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及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形势,针对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等进行了分析探究。
一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
肇庆学院作为地方本科普通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它有别于研究开发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基础知识与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兼顾平衡,能较好地运用所学习到的科学知识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等实践领域,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1]。学校自从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一直将“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并积极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与经验。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初现
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实践教学地位。2012 年,学校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区域性”和“应用性”,更新教育观念,涉及的办学方向,特别是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性,以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经过此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实践教学操作路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比重大幅提高,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空间进一步拓宽,实践教学地位得以凸显。
2 建成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2012 年,肇庆学院与怀集县委、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以“县校对接”“校校对接”的方式在怀集县建成了我校第一个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学校每年会安排高年级优秀师范生到这些学校进行长达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技能,也为学校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2014年,学校又与封开县合作建立了第二个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
3 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随着高等教育向职业化方向转型,肇庆学院在充分调研及论证的基础上,成立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中心充分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及二级学院的学科优势,综合协调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的各类问题,开展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心通过多渠道积极开展师资培训,逐步完成外包专业课程植入,做好对学生的延伸服务等措施,将企业案例移植进入校园、课堂,建立了企业家、工程师与高校教师的交流机制,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接受企业项目经理的实操培训,也给老师提供了一个企业实训锻炼的平台。
4 校企多模式联合培养IT 类应用型人才。肇庆学院的计算机学院/ 软件学院充分利用自身教学资源优势,与多家企业联合培养IT 类应用型人才。其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学四年级学生在第七学期开展为期2 周的专业实训;另一种是大学四年级学生在第七学期开展为期17(9+8)周的专业实训与毕业实习。上述两种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IT 企业无缝对接的平台,对于提升该学院声誉及社会知名度、学生就业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就业跟踪调查报告表明,该学院学生在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入职后的平均工资、起薪点等多个指标上均位居本校各专业前列,这充分说明了该学院这些年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显成效。
(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不断优化
为进一步提高肇庆学院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创业、升学所需的实验知识和素质,学校于去年已制订了《肇庆学院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意见从改革的基本原则、基本建设模式、基本要求、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阐述,引导各院系在实验课程设置方面向宽口径、厚基础的方向发展,时刻考虑社会的需要,进行社会调查科学预测,确定所开实验课程,注重实用性,即考虑到将来的工作实际,在教学环节上努力采用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实践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
学校修订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整体统一的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而又相对独立的、全过程、阶梯式的“1+3+4+3”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制定并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实践教学经费分配办法、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要求与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非师范类本科生实习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实践教学工作良性开展。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学分制的改革,将学分制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为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实践教学工作中去,提高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改革的兴趣和热情,学校已逐步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包括设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
二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由于肇庆学院的本科办学时间较短,学科积淀较薄弱,与其他地方高校一样,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理解不够全面深入,缺乏必要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专业传统结构失衡,没有针对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予以合理的界定。因此,在发展应用性技术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自我定位盲目偏高,仍沿用“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双师型”师资队伍规模与水平有待提高,招生方式以及办学形式与市场经济匹配有待加强等[2-4]。
(一)以学科体系构建专业课程
地方院校多是按照学科的逻辑结构来组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势必造成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面向实践应用的落后局面;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远低于理论学时,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联系[5],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亟需提高。
(二)应用型本科教学特色不够鲜明
地方高校虽有围绕应用型人才办学模式修订培养方案,推进学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办学特色进一步显现。但是,如何将这些特色提升和系统化尚未达成全校性共识,缺乏强有力的推进措施,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平台建设还不系统和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特色并未完全形成。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不相适应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与之相应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肇庆学院青年教师大多来自高校,没有一线实践经验,对学生未来要面对的实际工作岗位不太了解,且学校普遍重视教师的学历教育,而忽视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如果一个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较少,应用实践能力不强,则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能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对学生的培养停留于理论性的一般教导。
(四)实践教学改革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在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学校经费有限、重视程度不及理论教学等原因,实践教学方面尚有很多事务工作需要推进和完善。具体表现在:实训场地有限,缺乏较规范完善的课外实践教学基地;某些实验室设备陈旧,实验室器材数量不足;制定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激励、约束机制等。
(五)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即通过利用企业的资源来弥补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贏”模式。然而,一些企业与研究机构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工作业务流程的考虑,对校企合作并不十分热心,有的企业不太乐意接收学校的实习生。目前,许多非师范实习单位都是通过校友和教师的私人关系联系落实,但这样的实习活动往往存在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导致学生的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被大大缩减,这种现象值得思考,实习组织形式急需改进和加强。
三 地方高校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立足地方,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要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养成[6]。具体而言,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找准自身定位
不同层次的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使命各自相同,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分析社会需求,正确估价自身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来实现自身正确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7]。具体而言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立足于地方,强调学校与地域社会的紧密联系,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师资状况等因素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找准人才培养的定位,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科学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实事求是,既不能盲目跟在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后面追求“精英教育”,也不能“错位经营”而走职业院校技能训练之路,要牢牢把握好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区别。
(二)以应用能力为本位,设计培养方案和选择课程内容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知识基础较宽,应用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因此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以应用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专业课程体系[8]。具体表现在: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以适应终身教育为目标,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着重突出其实用性和职业针对性,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从而切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实践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认真设计每门实践教学课程、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案和内容,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将大学四年希望培养的整体目标具体分配到不同的学年和学期中去,形成阶段性目标,每一阶段目标又要具体分解到这一阶段的不同实践教学环节上去,从而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环环相扣、逐步升级。
(四)加快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研讨教学法”“调研法”等[9]。同时,因实习、实验、调查、课程设计等学习模式通常需要有教师指导,但考虑到大部分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即由高年级优秀学生协助教师进行指导,从而既可以突出教学相长,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组建好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例如,可优先引进或录用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或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重点实验室访问学习;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来学校做兼职教师;让学校教师走进行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积累专业实践经验等,想方设法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
(六)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经验表明,大力发展产学研的教育模式能极大促进本科院校提高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院校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科研单位与政府机构,开展产学研紧密联系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保持学校与企业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应切实调查了解企业的要求,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大量沟通,积极开展一些有利于合作企业发展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让企业体会到与高校进行合作的益处,从而愿意为高校提供更加良好的实训环境。
(七)加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
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应是现代应用型人才高素质的体现,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实践动手技能,还包含胜任某一职业所需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等素质要求。因此,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全面且可持续发展目标来塑造。在知识能力培养上,要加厚基础、拓宽口径,培养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在素质教育和人格塑造上,要贯穿人文和科学精神教育[10]。
除上述策略外,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从政策层面引导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完善评估体系、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等。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类型高校、区域环境和经济背景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不同的模式,地方高校如何科学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总之,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面向区域发展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找准自身的定位,将自身的优势与本地经济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增强学校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质量、水平和效益取胜,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6):57-58.
[2]王智祥,杨文兵,柏伟.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几个突出问题的再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09-111.
[3]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4]孙秋柏.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74-78.
[5]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69.
[6]刘秀玲.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三个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135-137.
[7]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5):58-60.
[8]姜秀丽,杨锐锋.试析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170-172.
关键词:生活实际 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习能力欠缺
一、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中地理学习缺乏完整的正确性的认识
对于老师们而言,应该善于发现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们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推动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当前的高中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对高中地理的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地理学科有着极强的综合性与地域性,学生们应该善于抓住地理学科的特性,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地理学科,不利于地理思维的培养。应该在老师的指引下,改变传统的错误认识,积极认真地学习高中地理,不断培养与提升地理思维。
2.思维的逻辑性不强,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目前的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思维能力的欠缺还表现为逻辑性不强,这也不利于高中地理思维的培养。地理这门学科有着纵向与横向的跨度,学生们应该认清这一跨度,不断地锻炼自身在地理学习中的逻辑性,提升地理思维。另一方面就是高中生们的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学生们是能够吸收和运用的,然而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之后,学生们就会一头雾水,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地理思维能力不强的表现。
二、如何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不断提升高中生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1.将地理学习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高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这对于地理思维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老师们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来促进学生们的地理学习,不断地调动学生们的地力思维能力。学生们之所以会认为高中地理的学习枯燥无味,主要是因为他们面对的都是枯燥的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因此才会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只有将生活实际与学习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地理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到地势的时候,只是空洞地讲各种地势,学生们是没有兴趣的,应该结合当地具体的地势来解释书中的知识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们的地理学习。
2.利用生活实际营造课堂氛围,实行“探究式教学”
对于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状况却并不乐观,学生们普遍认为地理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并且地理学习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巨大障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教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推动学生们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就是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并不首先抛出要讲授的知识,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去探究新知识,推动地理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以我们在课堂上讲到经纬线那一章节为例,在讲经纬线的时候,课堂开始前,可以问学生们中国在哪儿。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然而却没有学生们能够回答上来,这时就可以说:全世界这么多的国家,我们怎么确定中国的地理位置呢?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如何才能确定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然后再抛出将要讲到的内容,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讨论、探究。这样不仅掌握了新的知识点,同时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们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们构建起知识网络结构
对于高中生而言,除了调动学生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采用新型教学方式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们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中地理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又相互独立,因此学生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引与教导之下形成自身的地理知识网络结构。只有具备了清晰的网络知识体系,才能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得心应手。地理知识点相对于数学等学科而言是较为零碎的,因此建立起自身的知识网络结构就十分有必要,以免在碰到问题的时候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同时知识网络结构的构建还应该根据自身具体的情况。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教材评价;编写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5-0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G·J的《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