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电一体化专题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国务院在《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中,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出“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使机电行业所需自动化控制技术集成应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原来复杂的机械装置和简单的电气控制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逐步向被由机械技术、电气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取代。
为获取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 岗位职业行动领域分析、 职业岗位群和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等信息,我们针对企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拟定具体的调研问题。调研过程中以上述问题为调研的基本诉求点,通过现场考察、走访座谈、调查问卷、专题研讨等方式,结合企业的调研对象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调研,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并给出结论和建议,为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促进机电专业一体化专业的建设。
二、调研对象与内容
企业调研主要范围为广州周边地区相关企业,包括广州造纸厂等15家具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企业,如表1所示。调研对象是这些企业的机电一体化一线技术员工、班组长、人事部门等。
本次调研共发出五种表格:包括面向专业技术岗位一线员工的实践专家调查表(56份),实践专家访谈记录表(37份),面向专业技术岗位班、组长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面向企业人事部门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以及企业座谈会议记录表(8份)。调研要了解以下内容:
1、机电一体化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情况;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数及从业人员(包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3、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4、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在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5、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思路;
6、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培养层次的定位。
三、调研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将向创新性、高效性、节能性、可靠性、智能化、模块化、系统化等方面发展。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各种技术相互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二)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与岗位职责要求
1、技能人才需求状况
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研显示:相关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职学历等,他们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高职和大专院校等学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从事维护、维修、安装、调试工作的平均年限是4-26年。从15家企业调查中获悉,从企业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以及未来3年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如表2所示。
机电一体化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在机电一体化企业中约占76.8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中应用主要两个方面: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 前者主要需要完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装配、安装、 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后者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同企业对技能要求的类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规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岗位职责素质、能力要求
通过走访调查行业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共确定了4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求如表3所示。
3、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针对现行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由不重要的0分到很重要的10分依次给分),取调查数据的平均分,得到表4。从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平均得分情况看,机械类和电气类课程较为重要,如机械识图、机械装配、电工技术等课程;而文化基础课和非专业课程较为不重要,如数学求解、英语阅读、计算机编程等课程。当然,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各门课程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有较大差异,例如:销售人员岗位对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和英语阅读等课程较为重要,而设备操作和装配岗位认为这些课程不重要。
四、调研结论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通过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行业、企业内生产类、维修类、技术支持类、服务类的相关技术岗位。结合近年来我校、我系多年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办学经验,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面向机电制造业、机电设备安装及维修公司、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等的各行业、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的维修与改造、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管理人员、机电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岗位,培养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通过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对应的岗位人才层次分类以及紧缺岗位人员数量需求,了解各企业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及所需专业资格证书等。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可定位为:机电一体化(机械)方向、机电一体化(电气)方向、机电设备管理方向,各方向设置中、高级技工层次,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规范的操作与团队协作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设计能力、制定元器件加工工艺能力、简单数控加工能力。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的定位如表5所示。
依托行企开展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为我们今后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通过企业调研活动,我们体会到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还有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地完成。但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组织实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相信一定会完成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为造就更多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与文献
[1]王京,苏月,张松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企业调研报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7):25~26.
Jan Leuridan博士背景链接:2010年11月3―4日,2010 LMS中国用户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来自航空航天、汽车、机械、铁路、家电、船舶等行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名新老用户及行业专家参会.会上,LMS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Jan Leuridan博士宣布了LMS在技术中的最新突破――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ing, MBSE)解决方案,这标志着,LMS在原有“试验方案提供商”到“混合仿真技术(测试/CAE)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MBSE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帮助用户积极应对工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未来的挑战.《计算机辅助工程》(以下简称《计辅》)作为支持媒体参加本次会议,并采访了Jan Leuridan博士.
《计辅》:LMS今年收购Emmeskay并出售Noesis,请您介绍一下这一系列举措的目的?Jan Leuridan:这是一次战略性收购,LMS可以借助Emmeskay的一流受控对象物理建模和控制系统开发技术及其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拓展LMS的解决方案,并使其完整化.一方面,收购Emmeskay将完善LMS Imagine.Lab AMESim平台,更好地支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仿真与开发;另一方面,将结合多物理场仿真和控制系统开发等技术进一步支持新提出的MBSE解决方案.一个系统有受控对象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只有将两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系统的完整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使用户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开发挑战.
出于战略开发的需要,LMS将Noesis售卖给日本Cybernet公司.在出售之前,Noesis是LMS相对独立的品牌,其产品OPTIMUS被集成在Virtual.Lab和Imagine.Lab中,也可以独立销售并用于LMS所未涉及领域的产品开发中;出售之后,LMS与Cybernet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继续在Virtual.Lab和Imagine.Lab中使用OPTIMUS现有和今后的新技术.
《计辅》:您刚才提到MBSE技术,也注意到您今年的主旨报告题目是“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ing: A New Breakthrough in Product Development”,请您具体介绍一下MBSE技术的含义.Jan Leuridan:目前机电产品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如汽车,既要求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又要求降低油耗和排放,而且其电控系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若基于传统流程(CAD设计仿真分析样机试验生产)进行产品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会增加很多,开发周期也会变长.因此,工程师必须在设计早期综合考虑产品的一维模型、三维模型、试验模型、控制模型等,即在概念阶段就更好地优化复杂产品的架构,使得大量的机械系统、电控系统设计问题能够在早期得到发现和解决.MBSE面向开放的多物理领域、多性能属性、系统级集成,将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仿真分析阶段进一步向上游前移,工程师可以着手于系统的宏观角度,在获得产品几何、状态、尺寸信息之前即可作出相关的设计决策.MBSE使产品开发从产品部件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开始着手,可以解决如何在设计早期集成控制系统等难题.
《计辅》:30年来,LMS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试验方案提供商”阶段,“混合仿真技术(测试/CAE)解决方案提供商”阶段,“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ing, MBSE)解决方案提供商”,请您谈一下这一转变,以及LMS未来的技术趋势.Jan Leuridan:LMS在80年代成立时是个专注于试验的公司,主要针对NVH方面的业务.事实上,在进行试验时,不仅需要提供试验设备,还需要为测得的数据提供分析工具.在20世纪90年代,客户有了新的需求,除要求LMS提供测试设备和分析工具外,还要求提供NVH和疲劳等方面的仿真工具,因此LMS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等方式推出仿真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预测NVH,疲劳和碰撞等方面的产品性能,这使LMS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同时提供试验设备和仿真分析解决方案的公司.随着目前产品设计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客户要求在设计开发的初期就能考虑产品的控制系统、燃油经济性、低排放等问题,因此,LMS提出MBSE解决方案,综合考虑多物理领域的耦合(机械、电气和液压等),支持机电一体化的集成开发.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转变,LMS在2007年收购Imagine公司,增强LMS多物理领域方面的建模能力、方法和工具,在2010年收购Emmeskay公司,加强LMS在控制系统开发方面的能力.因此,LMS可以比较完整地提供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LMS在推出MBSE解决方案的同时,仍继续加强原有的测试软件、设备以及三维仿真产品的开发,如:进一步推出耐久性测试设备;在Test.Lab中推出新功能,协助工程师解决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带来的新的NVH问题;在Virtual.Lab中开发了针对高频噪声和内场声学的分析功能,并支持更多的有限元求解器,如针对汽车碰撞的RADIOSS求解器等.测试解决方案、三维仿真产品以及MBSE解决方案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LMS的三大支点.
《计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Jan Leuridan:谢谢!
[WTHZ]中国科协第22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召开[WTBZ][HT][STBZ]
2010年11月17―19日,中国科协第22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工程CAE软件平台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50多位国内CAE领域的一线中青年科学家、行业专家及年轻学者应邀参加论坛,其中包括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张洪武、湖南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韩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何颖波、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陈文教授和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雄教授等《计算机辅助工程》(以下简称《计辅》)编委.《计辅》编辑于杰也应邀在论坛上作报告,介绍近年来《计辅》在宣传我国自主CAE软件开发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发展动向
1.配电自动化简介
配电自动化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
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电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配电自动化包含以下4个方面:
(1)馈线自动化
用于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
(2)变电站自动化
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对变电站进行监控、测量和运行操作的一种自动化系统。
(3)配电管理系统
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及通信等技术和相关设备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监视、管理和控制。它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神经中枢,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中心。
(4)需求侧管理
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包含负荷管理、用电管理及需方发电管理等。
上述4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相互独立运行,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利用以及这些信息经过处理作出的决策和控制相互影响。因而,信息的管理十分重要。
2.配电自动化发展新动向
2.1 配电网自动化功能框架形成,并且得到充实和完善
国际供电会议(CIGRED)特设工作小组在1995年5月提出的专题报告中,按照以下原则:
(1)把电网功能和用户功能区别开来;
(2)把在线功能和计划功能区别开来;
(3)把运行工作和维修工作区别开来。
将配电自动化功能划分为4组:电网运行、运行计划及其优化、维修管理、用户联系和控制。在上述主功能组的基础上,再分成若干功能,奠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功能框架。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功能间紧密的联系,通过交换信息,既数据共享,又保证控制和管理的一致性。
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数据管理本身并不是配电自动化的功能,但是所有的功能都包含在数据管理内,要实现庞大复杂的众多功能必须依靠数据管理来完成,这些功能所交换和共享的数据引起了功能间的联系。数据管理可确定所掌握的数据是需要相关管理的、连续不断更新的还是由若干系统共享的数据。数据管理建立了能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的新的机制和管理方法,是配电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2 配电网优化运行
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迫使电力企业以效益为目标,把工作中心转移到效率管理、降低成本和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上,这使供电企业必须不断地分析电网的运行性能、制定电网优化运行的方案。配电网的优化运行主要包括:无功补偿、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线损、设备运行和维护。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包括故障自动报警、快速故障定位、自动/人工遥控隔离故障,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
(2)降低事故隐患和影响,重点在于对设备状态和电网参数进行经常性监测,力求在故障发生前检测出潜在事故隐患。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使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进一步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馈线自动化的发展。非线性负载、电动机直接起动、不平衡负载、焊接设备以及家用电器设备增多,降低了电压质量。电压质量对现代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影响极大。为此,提出系统应对电压进行连续测量和质量分析,噪声越限告警。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无功补偿方式。
2.3 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是发展趋势
早期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采用发展独立的、单项自动化系统来解决问题,如直接的负荷控制、大用户的远程抄表等,由于配电自动化的功能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中大部分要求很难满足,且还无法克服在扩大应用规模时确认所需投资的合理性所遇到的困难。这种按"功能定向"的方法,已造成综合化水平非常低并带来若干反面影响,如功能重叠、数据的重复、灵活性很差和维修费用高等。
另外,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众多的设备和子系统,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本身及其所用技术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对任一家制造商而言,根本不可能包揽一切。
这就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全面解决的方案,走系统集成之路,使得各种应用之间可共享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大限度保护用户原有的投资。
在馈线自动化方面,现有馈线终端设备不仅具有常规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且还集成了自动重合闸、馈线故障检测和电能质量的一些参数的检测功能,甚至集成了断路器的监视功能,且有进一步与断路器、开关相结合,机电一体化,发展成为智能化开关的趋势。显著地降低了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综合成本,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故障定位和自动恢复送电可以明显地缩短停电时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数字式继电保护、馈线自动化和DMS系统为基础。对于故障定位,国外有人提出使用三种技术综合处理:故障距离计算法、线路故障指示器法以及不同线路区间故障概率统计法,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模糊逻辑处理。
2.4 电力线载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PL技术是针对能够加强本地、区域性以至全球范围的家庭和中小型公司的数据访问性能和响应性能,采用改进的因特网规约(IP)以及复杂的专用电子装置来沿低压配电电缆网络传输MHz级的数字高频信号,同时监视导致信息失真的脉冲信号以及其他形式的电干扰,从而实现了利用配电网络为家庭和中小公司提供数字电话、传真及因特网通信服务的手段。
该项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配电网络是现成的,因而应用DPL技术的投资远小于其他宽带通信系统;由于配电系统连至千家万户,通过该网络可为用户提供极方便的因特网服务;
该技术使得由调制的低压网络传送的因特网和数据访问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综合数字服务网络ISDN的速度提高了10倍,比与普通电话线连接的高速调制解调器快20倍;对电力公司来说,提供了开拓新市场的机会;但目前推广应用DPL技术存在一些因难:
将变电站转化为与因特网相连的网关,还需要在变电站中安装开关以及异端高速回馈光纤网络以承载变电站和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DPL这项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证实,而其他技术,如低能无线(low-power radio)、电缆调制解调器或不对称数字电话用户线(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等高速通信系统都已商业化或即将商业化,因而至少在最近两年内,DPL技术是一项相对比较贵的选择方案。
3.自动化发展堪忧
我国目前配网自动化市场还不成熟,一方面一次网架的不完善使得配网自动化缺乏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即使有条件上配网自动化项目的用户也是需求各异。目前,此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不多,主要有南瑞、许继电气、东方电子、四方华能等,但他们又对配网自动化的理解各异、产品特色各异。目前既没有总体的规划,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原则。
国内产品的质量水平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不能稳定可靠运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配用电自动化终端产品在型式检验和国家监督抽查中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工作温度达不到要求、抗电磁干扰能力差、安全性能差。一些小企业由于产品设计中考虑不周,使产品在工频、冲击耐压试验后设备损坏,在现场运行中将会引起配电线路故障、影响安全。一般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都能较好地重视工频和冲击耐压的安全要求。我国的自动抄表市场更是苦不堪言,到目前为止,投资者与用户已经有数十亿元资金投入了,综合起来有两类产品:集中抄表系统和IC表。产生了几百家专门制造IC卡表和集中抄表系统的企业。但真正使用很好的系统很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技术有一定的进展,但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市场起起伏伏、停滞不前。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挂网运行的国内各类自动抄表终端高达数百万台,但效果并不是很好,目前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关键词:创业文化;创业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文化;科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4-0137-08
收稿日期:2013-03-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型大学创业与科学能力集成发展研究”(71273232)阶段性成果;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型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作用机理及优化研究”(Y20122619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伟(1981-),男,河南平顶山人,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吕旭峰(1973-),男,河南三门峡人,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陈艾华(1981-),女,湖北孝感人,嘉兴学院商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什么是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文化?如何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文化?这些问题在现有研究文献中,或语焉不详,或言辞浮泛,这对解决当今大学所面临的文化建设问题毫无裨益。创业文化是创新创业时代大学文化的重要表征,是大学“走向创业”的重要元素,是“创业型大学”的重要内涵之一。创业文化是继科学文化和工程文化之后,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兴起的第三种文化,其根本立足点,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使大学能够灵活应对变革;力图开展学术创业,激励技术转化;鼓励毕业生创业,培养在校生的创业精神等。
在有关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中,案例研究,特别是以院校为主体的案例研究,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如Clark对欧洲大学的研究、埃茨科威滋对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Gjerding等对欧洲创新型联盟大学的研究、马金森和康西丹对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等等。本文所列举的四所世界一流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of Munich,TUM)和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 Muenchen Universitaet,LMU)。笔者认为,既然创业型大学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论范式,那么,作为其本质特征之一的创业文化,不但要有“文化内涵”,而且还要具有显著的以实践为导向的“效用表达”的特征,特别是应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的文化表征。笔者正是基于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总结、提炼了创业型大学创业文化的主要表征。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大学都是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前者的前身是工业革命时期建立的“赠地学院”,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理工类综合性大学;后者产生于殖民时期培养清教徒即牧师的学院,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文理科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慕尼黑大学(LMU)均是首批入选德国“卓越计划”的大学(入选该计划的大学共三所),它们常常位居德国最优秀大学之列,像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区别一样,此二者也有类似的学科差异。从实践的角度看,四所大学都处于“创业转型”时期,特别是慕尼黑工业大学明确提出了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目标。
一、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文化
有关大学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从宏观上看,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对文明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创新而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微观上看,大学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个以学术为核心的共同体中,人们所认同的观念和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在Clark的视域中,“整合的创业文化”被视为创业型大学的“创业型反应”的五大路径之一。从根本上说,创业文化特指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的总和。也有研究者把创业文化的内涵局限于整合创业资源、开办创业机构等方面,将科技成果商业化;而更广泛的创业文化的内涵不单单包括对商业机会的把握,而且还包括为了适应环境进行的文化调整。刘叶主要研究了中国语境下的创业型大学创业的路径选择,她把创业文化视为大学创业管理转型的五大核心要素之一,这是大学创业区别于商业组织创业的根本要素。宋东林等认为,创业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需求的实用文化,创业型大学,在内部,应注重创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融合,应注重社会对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在外部,创业型大学应与产业界、政府等机构建立紧密关系,对社会的现实需要及时作出回应,以达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目的。
二、创业文化的“文化”内涵
创业型大学注重创业文化的实用性,即强调创业文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功能,而这种功能恰恰能够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这有助于创业型大学吸纳各种创新资源,打通各种创新要素间的沟通渠道。
(一)内外共生的和谐文化
内外共生的和谐文化的内涵是,在激发校内科技人员潜能的同时,也为校内外各种思想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注重吸收校外智力资源、财政资源、人脉资源,使大学与社区、地方、全国及全球共同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内外共生的和谐文化能够使大学充分吸纳社会多元资源,消除大学与社会间的隔膜,体现校内外和谐发展的现代大学理念。就校内外的人员交流而言,在欧美,大学与政、产、学、研各界之间的人员交流十分频繁,如劳伦斯・萨默斯于2001年任职哈佛大学校长,之前他曾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后又进入政府和经济界工作。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i―lab”)的主任、商学院教授琼斯(GordonS.Jones)指导创办的企业、公司曾连续15年跻身财富500强,他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指导新秀创业的学术经验。
慕尼黑工业大学提出要构建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相关的所有校友、专业人士、当地居民、学人等政、产、学、研界的共同体。为此,该校建立了“TUMnetwork”,为各类人员提供学习、发展和交流的机会。“Kontak TUM”,即“校友之家”是跨学科、跨国界网络,是联结校友、学生、教师、职员、友好人士和赞助者的桥梁。“Kontak TUM”创办了内部刊物,同时,建立了网路在线交流平台,所有校友都可以凭借曾经的学生身份进入该交流网。建立创新创业联盟是创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知识联盟”计划中,其合作伙伴为学校的教授职位、研究项目、研究院、奖学金等提供赞助;合作伙伴可以定期获得慕尼黑工业大学有关创业活动的信息,可以与工作在教育领域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交换看法、意见,还可以参与决定“自己大学”发展的事务。在“卓越计划”第二阶段中,慕尼黑工业大学提出了“TUM全球”的理念,努力实现它的“国际存在”的目标。除了在新加坡、北京、孟买、圣保罗设置办事处外,慕尼黑工业大学还将在布鲁塞尔、开罗、波士顿和东京建立新的办事处,其目的不光是为了招聘和录取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学生,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强化与大学、企业、赞助团体间的联盟关系和扩展校友网络。其实,哈佛大学的“创新实验室”(“i-lab”)的主旨也是为了促进团队合作和创业活动,深化学生、教师、创业者和波士顿社区间的互动,为那些致力于创新者和创业者提供舞台。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开放课程(Open Course Ware,OCW)是内外共生的和谐文化的又一重要表现。开放课程由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开设,发展至今渐成气候,哈佛大学也参与其中。OCW这种开放式的教育资源允许教育者和学习者使用、修订、合成和配置学术资源,这就形成了一种资源共享、资源共创的互动式文化理念。
从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出发,大学的发展方式已经从过去的封闭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大学与社会问的协同发展的开放式,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物质、信息、人员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校、跨领域和跨国的合作日益多样化。因此,大学应该更多地考虑自身的社会价值,并在实现社会价值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动态发展。内外共生、和谐发展的文化,是大学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文化
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文化,是指大学活动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不仅要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各种服务,而且还要为他们提供优越的日常生活条件,这是挖掘科技人员潜能的重要手段。
在各项计划、活动、项目和平台的名称中,慕尼黑大学都冠之以“服务”的字眼,校方与各学院教职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各学院教职人员及时反映他们的要求,校方调整服务项目和服务重点。慕尼黑大学还使服务日益专业化,如帮助研究人员和年轻学者申请第三方资助的服务内容,包括资助信息、申请书的撰写、资金管理和法律事务等。慕尼黑大学创业中心(LMU EC)的“Community”活动的主旨是“提升创业文化”,定期提供网络交流平台和开展经验分享活动,同时,该中心还面向所有对创业有兴趣的人开通在线创业网,如今此创业网的用户不断增加,并扩展到慕尼黑大学之外。LMU EC的“Teaching”活动项目除了向校内各院系学生提供创业课程外,还向研究人员、普通教职员工和合作者提供高级培训。再以慕尼黑工业大学实施的“家庭关爱”措施为例,慕尼黑工业大学对热心科研工作、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女教师及其家庭给予特殊帮助:设立家庭保健结构性基金,为有小孩的女科学家提供家庭帮助,使她们能够协调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慕尼黑工业大学双职工中心(Dual Career Serv―ice)计划,支持夫妻双方都承担重要学术任务的家庭,为他们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灵活的托儿服务,还对他们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和兼职工作模式(part―time models)等。
在慕尼黑大学院校战略计划中,领导力与人员管理中心(Center for Leadership and People Man―agement,CLPM)实施面向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满足学术卓越的教师、青年科学家的成长需要,以保障优秀学者的专业发展。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卓越计划”第二阶段中,师资终身聘用制(TUMFaculty Tenure Track,FTT)计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性文化。FTT与我国国内部分大学的“人才特区”政策异曲同工,旨在打破教师职业常规,为具有国际经历、有才华的年轻学者开辟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这代表着师资聘用方面的范式转变。在六年内,年轻教师可以完成从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lessor)到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再到教授(full professor)的职位晋升。当然,慕尼黑工业大学为此设立了一个竞争性的评估系统,制定了严格的评估标准。到2020年,慕尼黑工业大学将力争设立100个新的教授职位,用于选拔优秀的年轻教师。为此,慕尼黑工业大学还准备采取措施吸收马普协会的年轻研究人员加盟,同时,还借助专业猎头技术搜寻合适的人员加盟。
以人为本服务文化,注重人的作用、满足人的需求、激发人的潜能,这体现了文化教育机构必须关注人本身发展的基本属性,强调人的发展是大学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对于扭转工具理性、效率至上、行政主导的中国大学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服务文化是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三)丰富的多样性文化
在欧美,多样性(diversity)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发展和组织管理理念,其基本目标是建立促进个人发挥最大效能的组织环境。多样性文化在大学中的表现是,大学成员不会因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性不代表社会主流而被排斥在外。大学成员的特征应包括种族、性别、文化、性取向、身体状况、社会经济地位、年龄、地区、语言、国别,等等。此外,许多欧美大学已经从20世纪中后期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开始,就由扩大入学者来源(如区域)转变成为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分别提供同等的学术、学业发展的机会。
笔者所列举的四所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把追求文化的多样性视为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它们均建立了多样性的学术环境,把“多元文化”与“学术卓越”结合在一起,用多元文化推动学术卓越发展。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特别关注青年学者的成长,特别是对“两性平等”计划的实施,已经使两校高级学术人员和中高级管理者中的女性比例得到显著提升。两性平等,就是使女性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科学研究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女教授的比例,从2006年的6.6%增加到2008年的11.5%;同期,女性“学术人员”的比例从24%增加到26%;女性“非学术人员”的比例从53%增加到55%。不难看出,女性的职称越高,她们的比例增加得就越高。慕尼黑大学设定的2013年的目标,是把新任命的女性人员的比例提高四分之一,其中,女教授候选人至少增加三分之一。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卓越计划”第二阶段中,创业型大学“院校概念”的内涵就是建立“TUM社区”(“TheTUM community”),即“致力于建立每个人都可以发挥他们最大潜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而“TUMFamily”理念则鼓励优秀的退休人员参与到“卓越计划”项目中来,继续发光、发热。
麻省理工学院认识到,许多人并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文化或种族之外的人们进行交流,进而提出“包容性社区”(“inclusive community”)和“包容性文化”(“culture of inclusion”)的概念,其目的是“充分激发教师、学生、普通职员、校友资源的参与激情”,其主旨是“讨论”(“Discuss”)、“分享”(“Share”)和“行动”(“Act”),并以此作为大学“创造未来”(“Inventing Our Future”)的重要立足点。“多样与包容”(“Diversity & Inclusion”)战略目标的提出,就是要充分挖掘潜藏在校内各色人员身上的领导才能,提高校内成员对文化多样性和“大学卓越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解,把该战略目标嵌入所有与之相关的政策和实践过程中优先发展。专司校方多样性事务的组织是“种族与多样性委员会”(“Committee on Race and Diversity”),其成员来自全校范围内的教师、职员和学生,并由校长委任,其职责主要是汇集各方面的声音,并反馈给校方,进而影响校方的决策。值得注意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还通过自我鉴定、年度报告、成效奖励、活动组织(如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少数族裔提升计划)和专题报告会等形式,推动、督促学校各院系开展多样性工作。与麻省理工学院相类似,哈佛大学的多样性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平衡少数族裔师生的比例。2005年,哈佛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即“教师发展与多样性办公室”(“Office of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Di―versity”,FD & D),这一机构只能研究有关政策并影响校方的决策,重点解决非裔美国人、拉美人、美洲原始居民和亚裔美国人在学术上的实际困难。FD&D的主管Judith D.Singer说:“通过设计吸引那些卓越学者并孕育其成长的策略,我们要把哈佛大学建设成为更受欢迎和更具多样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丰富的多样性文化也是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实质上也可以将其称为“包容性”的组织文化环境,即允许各种背景、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共存。当然,“包容性”是前提,能够使教职员工达成相互激励、互相促进,实现创新发展,才是大学的最终价值诉求。之所以要发展多样性文化,是创业创新行为多表现为“集体活动”,大学要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吐故纳新,特别是吸纳、激发各种优秀智力资源;除此之外,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使得大学所面临的形势及其所实施的变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只有营造多元激励的环境,才能使大学身处有利的位置。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主页上,校方宣布了推动学生群体多样性发展的动机:“作为MIT学生,他们必然要贡献于未来研究领域,并在全球社群中扮演领导者,所以,我们必须使学生超越自我的世界观,从别人的生活阅历中汲取营养,从而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三、创业文化的效用表达
创业文化的效用表达,旨在强调创业文化对促进大学自身发展的作用,体现创新创业的实践性。
(一)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
无论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还是开展社会服务,学术永远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创业精神、创业活动和创业趋向都不是抛弃学术的借口,也不是杜绝“知识生产模式”的活动。创业文化首先意味着学术上的“创业”,而非经济上的创业,即在新的社会需求下,不断确定新的学术方向,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创业文化也不是从根本上表现为“创业活动”,即不是通过知识资本化来获得经济回报的活动,而是创业活动与学术活动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创业型大学在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时,应占据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努力促进杰出(Outstanding)、前沿(Ad―vanced)、尖端(Cutting-edge)、高质量(high-quality)研究的实现。创业型大学在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时,应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充分挖掘学校内外部学术资源,面向生产、生活的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
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媒体实验室”是其倾力打造的跨学科的前沿性研究机构,研究小组吸收计算机、工程、设计、艺术、生物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向,但要解决实际问题;每年3000多万美元的资助来自Google、微软、时代华纳(Time Warner Inc)、三星(Samsung)、Hasbrow、LG等60多家知名大企业。怀特健康科技学院下属的“哈佛-MIT健康科技部”(“Harvard-MIT Di―vision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HST)是一个既跨校际又跨学科的联合教研体,与这种教研平台相同的还有哈佛大学的“创新实验室”(“i―lab”)、哈佛医学院的“哈佛催化剂”个案,等等,这种跨学科、跨领域、跨院系的,以解决问题为动机的合作项目在哈佛大学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需要注意的是,“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中的“学术”应该着重体现“教学的学术”,例如,美国大学的“学术”性表现出广泛地开展创业教育的特征。创业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是,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支撑和鼓励有关人员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活动,使得“创新一创业一创业教育”的整合特征更为明显。在麻省理工学院,以“Gordon工程领导力计划”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象征着大学向跨学科、实践性、产业化、创新性转变的趋势,也体现了大学服从国家需要的内在特质。
德国的两所大学,一是慕尼黑大学,它宣称自己为“领先的研究集中型大学”;一是慕尼黑工业大学,它宣称自己是欧洲顶尖的跨学科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两校最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是“卓越计划”资助的“卓越集群”(Clusters of Excellence)项目。以2012年6月15日公布的“卓越计划”第二阶段(2012―2017年)的资助情况为例,慕尼黑大学获得“卓越集群”资助项目,包括慕尼黑毫微系统计划(NIM)、整合蛋白质慕尼黑科学中心(CIPSM)、高级光子学慕尼黑研究中心(MAP)和系统神经慕尼黑集群(SyNergy)等,前三个项目为“卓越计划”第一阶段入选项目的延续,最后一个项目为新增项目,这几个项目均是跨学科或跨院校的研究项目。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整合性研究中心”(Integrative Re―search Centers,IRCs)的研究,超越了单一学科,重点研究了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物及其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等全球性重大问题。在“卓越计划”第二阶段中,除了具有第一阶段的高端跨学科研究平台,即具有TUM高等研究院(TUM―IAS)之外,还具有以下三个研究平台:(1)慕尼黑社会技术中心(Munich Center for Technol―ogy in Society,MCTS),该中心由社会学家、伦理专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媒体专业员、工程师、自然科学家等组成多个研究团队,主要探索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2)安娜多样性研究中心(Anna Boyksen 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主要探索人类多样性和社会多样性,重点关注经常被德国忽视的问题,比如,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如何从当今多样性的群体文化中受益等;(3)慕尼黑工学院(Munich School of Engineering,MSE),主攻清洁技术,该工学院各院系的科学家试图找到能源的持续使用方案。
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是创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学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跨学科研究,它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它注重应用,注重创业文化的学术卓越性。
(二)研究转化的价值文化
20世纪后期,知识经济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中地位凸显。研究转化的价值文化,是指大学不仅仅是产生知识、专利和学位的地方,而且还是把科研成果推向商业应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地方。研究转化的价值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转移,或者称为技术许可,即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把知识成果向产业界转移,或者直接把技术成果转让给企业;二是创办衍生企业,运用自身的知识成果创办企业,进而生产、盈利,也就是说,使自己研究的知识成果直接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创业活动中,采用第一种转化方式较为普遍。
从20世纪末开始,德国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它的研发活动中,产业界资助的比例已经超过美国,德国为14.2%、美国为5.6%,产业界的资助主要是对联合研发项目的资助;2008年,德国大学研究费用的15%是由产业界支出的,资助金额超过OECD国家资助金额的平均值6.5%。从2001年到2006年间,德国大学研究者创建了大约35000个新企业,这意味着在所有大学研究人员中,每年大约有5%的人参与了创业项目。传统上,慕尼黑工业大学与慕尼黑大学虽然有产学合作的活动,但研究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职能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发展,近年来,德国大学的转型也逐步重视这些方面的发展。
提供知识转移服务是价值文化的重要表现。慕尼黑工业大学十分注重与经济界、工业界的合作,与它们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获得第三方的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本校的技术创新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进入产业界。为支撑科学研究并促成其成果转化,慕尼黑工业大学成立了企业化运营实体,例如,它成立了(1)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UM-Tech GmbH),这在德国大学中是首创,其主要职责是技术转让、管理、咨询和筹款;(2)garchinger科技孵化中心,这是为初见成效的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顺利运营建立的大型企业孵化器,它为机电一体化、软件开发和通信等方面开展业务提供专门支持;(3)研究与技术转让促进中心(SFT),该中心为技术转让提供相关的学术支持,它的工作重点是产学合作课题的研究、专利研发和科研推广。
技术转让与企业孵化的创业活动在麻省理工学院表现得极为突出,也正是这一点使该校成为全球最受关注、最为人称道的创业型大学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活动开始较早,其形式多样、成效明显,活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教授咨询活动、与企业和政府签订研究合同、专利的许可与转让、创建新技术公司、创立风险投资公司。技术转让活动由校内的技术许可办公室(TLO)、产业联盟规划(ILP)和捐赠项目办公室(OSP)负责,活动主要包括选题立项、研究开发、成果推广、技术转让、产业化、后期服务、合同保障等方面。在创建衍生企业方面,麻省理工学院无疑是全球创业型大学的典范。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O’Shea等人,总结了该学院创业转型的作用:首先,强大的科学与工程资源是市场化的基础,这主要依靠其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其次,校内有关机构的专业化管理、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服务,为科研成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提供了保障,全校范围内的这种创业文化氛围激励了衍生公司的产生;最后,对创新创业的区域环境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麻省理工学院把自身创造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发展高科技,催生新产业,这对其扮演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角色起到了显著作用。据全美大学技术管理协会(AUTM)统计,麻省理工学院产生孵化公司的数量位居全美第一,1995―2001年间共孵化183家企业;同期,排在第二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第三位的斯坦福大学分别创建了122家和82家孵化公司。麻省理工学院马丁信托服务中心(Martin TrustCenter for MIT Entrepreneurship),2009年的报告《创业意向:MIT角色》(Entrepreneurial Im―pact:The Role of MIT)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麻省理工学院的在世校友创办公司存活25800家,雇佣员工约330万人,年度收入近两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1大经济实体。强大的技术转让和企业孵化能力,使麻省理工学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推动麻省波士顿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创业型大学发展过程中,协调价值文化与学术文化、市场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极为重要。欧美大学对直接进入市场的科研项目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为了避免市场利益、商业价值给学术研究造成的巨大冲击,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并不直接参与商业活动。在制度安排上,麻省理工学院特别规定,教师的主要精力应用于完成教学和研究任务,不得在校外商务机构中从事管理工作,如果确有必要,每周只可抽取一天时间参与其中。此外,该校技术许可办公室具有强大的技术转让和服务能力,拥有研究成果的教职工,只需把自己的发明信息和权利金提交给技术许可办公室,再由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负责,抽取权利金毛收入的15%作为服务费,为研究者提供服务。麻省理工学院正是较好地处理了学术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学校各种创业活动并没有成为学术研究的束缚,相反,二者却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研究转化的价值文化促进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业活动的融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了创业型大学创业文化的核心特征。在创业文化的这一价值文化的表达中,大学的传统学术活动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构筑了创业型大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业型大学的主流价值观。
四、创业文化的特点
创业文化是大学文化概念的应有内涵。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视域下,创业文化吸收并融合了科学文化、工程文化、人文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创业文化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文化工程,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我们必须将它放到更宽广的社会背景中加以审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创业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实践和应用紧密相连的,具有可认知性,是具体的,体现着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文化精神。从案例的实践性出发,笔者认为,内外共生的和谐文化、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文化和丰富的多样性文化是创业文化的基本特征,而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是创业文化的内涵,研究成果转化的价值文化是创业文化的核心特征。
从笔者对四所世界一流大学案例的述评中不难发现,创业文化中的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大学创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变革活力、能够兼容并包、面向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变革活力,是指大学要有旺盛的生命力,对社会需求要有敏锐的眼光,能够及时地转变大学的运行模式。能够兼容并包,是指要吸纳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海纳百川的气概,汇百家之力,成一校之功。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创业文化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都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而产生的。虽然,面向实践与解决实际问题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前者要求大学活动应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能只做好学问;后者指的是解决大学内部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人才培养方式的问题,教师实践性不足的问题,两性平等的问题,等等。二者在“面向需求”这一点上具有内在统一性,换句话说,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文化首先是一种注重实践、面向需求的“行为文化”;其次,各种活动还要满足“知识累积”(“cumula-tion of knowledge”)和“现实关注”(“current con-cern”)的需要。
五、总结与启示
笔者没有纠缠于大学文化的学理分析,而是对四所世界一流大学进行阐述,分析和总结了世界一流大学创业文化的五大特征。从案例讨论可以看出,创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实用文化、“草根”文化,是学理上的大学文化在实践视角下的效用表达。特别要指出的是,创业文化不是只专注“炮制”成果,也不把“服务”当作“创收”,而是在争取外部发展空间的同时,仍然立足于大学的传统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对此,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只不过是用全新的理念、手段加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