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管理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断层带;高渗透环氧;化学灌浆;地质缺陷
0 前言
水库总库容4450万m3,拦河坝坝高105.26m,水库正常蓄水位944.5m。
1 工程地质
坝区基岩主要为灰黑色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与硅质岩夹页岩、淡灰色凝灰岩,属厚至巨厚层状夹薄层状构造,泥质、沉凝灰质结构,接触式胶结,物理力学性质不稳定,两岸岩层均倾向山内偏上游,断层及节理裂隙较发育。
对工程影响较大的断层主要有以下三条:
①F56 断层:产状为N80°~90°W,SW∠70°~75°,顺河床发育,穿坝轴线基础而过。断层破碎带宽11m 左右,影响带宽1~2m。
②F3 断层:产状为N38°~48°W,SW∠43°~62°,于坝轴线斜切河谷,左岸交切于F39 断层,断层破碎带宽3~4m、影响带宽1.5~3m。
③F39 断层:产状为N60°~70°W,SW∠70°~75°,断层破碎带宽2~4m、影响带宽1.5~2m。
处理断层带地质缺陷是大坝基础的关键,断层带地质缺陷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大型断层带地质缺陷处理采用的材料、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效果检查是断层带处理的主要施工关键环节。
2 断层带化学灌浆处理方案
2.1 材料
断层带化学灌浆采用高渗透环氧,高渗透环氧化灌浆材料主要牌号及物理性能见表1,具有粘度小、强度高、可操作时间长、渗透性能好等优点,可灌入渗透系数K=10-6cm/s的风化岩石、泥化夹层及软弱破碎岩土中,然后固结,使泥土岩性化,达到防渗补强加固之目的。
2.2 设备
断层带化学灌浆采用意大利大流量高压化学灌浆电动泵。其技术参数见表2。
2.3 断层带灌浆施工工艺
河床段坝基断层带化学灌浆,潜孔钻造孔,环氧树脂材料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施工时先施工上、下游排,再施工中间排,分Ⅰ、Ⅱ序施工。
(1)布孔:按设计要求在F39、F56、F3三个断层带平行于坝轴线布置上、中、下三排孔,排距为1.25m、孔距1.5m,梅花形布孔,每排分Ⅰ序、Ⅱ序孔。
(2)钻孔:钻孔采用履带式潜孔钻机,孔径Φ75mm。
(3)洗孔:水管放至孔底冲洗,待冲洗回水变清后停止,孔底沉积物厚度不应大于0.2m。
(4)压水试验:灌浆孔灌前进行简易压水,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不大于灌浆压力的80%。
(5)灌浆:灌浆方式采用自下而上逐段进行;灌浆段长采用Ⅰ序孔第一段2m、以下各段为4m;Ⅱ序孔第一段2m、以下各段为5m。浆液配制按浆材标示的比例分别称取质量比主剂:固化剂=25:1.6,混合物温度控制不超过40℃。灌浆压力Ⅰ序孔采用第一段0.6MPa、第二段0.8MPa、以下各段为1.0MPa,Ⅱ序孔采用第一段0.7MPa、第二段0.9MPa、以下各段为1.1MPa。
(6)灌浆结束标准: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02L/(min・m)后,继续灌注30min或达到凝胶时间。
Ⅰ序孔:当单位吸浆量≥50L/m,并进行一次或多次待凝、复灌在0.6MPa的稳定压力下,当注入率≤10L/h时,进行有压屏浆4h结束灌浆。或当单位吸浆量≥50L/m,未进行待凝复灌的孔段在0.6MPa的稳定压力下注入率≤0.6L/h时,进行有压屏浆4h结束灌浆。当在0.6MPa的稳定压力下,进浆量很小或几乎不进浆时,尽快通知设代进行灌浆参数调整。
Ⅱ序孔:当单位吸浆量≥50L/m,并进行一次或多次待凝、复灌在0.8MPa的稳定压力下,当注入率≤6L/h时,进行有压屏浆4h结束灌浆,或当单位吸浆量≥50L/m,未进行待凝复灌的孔段在0.8MPa的稳定压力下注入率≤0.6L/h时,进行有压屏浆4h结束灌浆。当在0.8MPa的稳定压力下,进浆量很小或几乎不进浆时,尽快通知设代进行灌浆参数调整。
当单位吸浆量≥50L/m后仍未达到结束标准时,进行待凝6~8h,复灌单位吸浆量≥5L/m后仍未达到结束标准的,进行再次待凝,如此循环,当单位吸浆量≥100L/m,即可结束。
灌浆结束后采用孔口塞进行闭浆待凝
(7)封孔:灌浆结束后待浆材固化后采用0.5:1的水泥进行灌注,孔口段小于3m时可采用干硬性丙乳砂浆人工封堵捣实。
(8)特殊情况处理:①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②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一机一孔同时进行灌浆;或塞住串浆孔,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再对串浆孔进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或灌浆。③灌浆过程中,浆液温度突然升高,且浆液粘度有很大增加,立即停止灌浆,更换新浆液继续灌注。④灌浆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尽快恢复灌浆,恢复灌浆后,注入率明显减小,用水泥浆液置换,待凝24h后扫孔复灌。⑤在钻进过程中遇到破碎地带,应钻进―灌浆―钻进,如此循环,遇有涌水可先灌注周边孔或采用水溶性聚氨酯灌注先进行防渗,然后进行环氧加固处理。
3 化学灌浆效果分析
坝基河床断层化学灌浆单位耗浆量统计见表3,坝基河床断层化学灌浆单位耗浆量分序统计见表4,坝基河床断层化学灌浆检查孔统计见表5。
采用高渗透环氧化学灌浆处理大坝基础断层带,材料符合处理的要求,设备是目前社会先进设备,从施工工艺及效果检查来看化学灌浆处理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效果良好。
方法 对21例临床拟诊颅内动脉瘤患者行CTA检查,并分别完成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遮盖容积重建(SVR)、表面遮盖重建(SSD)四种技术成像。结果 CTA详细显示颈内动脉瘤6例,前交通支动脉瘤5例,后交通支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M2段3例,各种病理情况的CTA后处理技术以SVR最佳。结论 颅内动脉瘤CTA重建技术以SVR为主的综合处理显示最好。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十六层螺旋CT;SVR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2-0170-02中图分类号:R 814.43文献标识码:A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壁先天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创伤,感染等因素而导致的动脉管局限性扩张,主要并发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传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具有创伤性且费用较高,多层螺旋CT作为一项新技术在颅内动脉诊断中具有自身优势,笔者通过观察21例颅内动脉瘤的成像特点,旨在探讨CTA不同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临床拟诊颅内动脉瘤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2岁。全部患者均行MSCT脑血管CTA检查,其中18例经DSA证实,3例手术病理证实。
2.方法 使用Toshiba Aquilon 16层螺旋CT,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颅顶,增强扫描参数:层厚1 mm,重建间隔为0.5―0.8 mm,螺距11, FOV 25 cm 120 kV 250 MAS, 对比剂用优维显300 mgl/ml,总量为90―120 me,以速率3―4 me/s肘静脉注射,延迟12―20 s进行扫描,将上述原始数据传至Vitrea 2.0后处理工作站,在工作站上对每个病理完成以下图像后处理重建:①多平面重建(MPR CPR);②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③遮盖容积重建(SVR);④表面遮盖重建(SSD)。
结果
21例颅内动脉瘤,包括颈内动脉瘤6例(其中为一例附壁血栓形成),前交通支动脉瘤5例,后交通支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3例。所有病例均强化良好,各种病理情况的CTA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良好。其中SVR最优,MPR显示瘤内血拴及血管壁斑块最佳,MIP对willis环显示好,因结构重迭而掩盖小病灶。见图1―6和表1。
讨论
十六层螺旋CT层较普通CT厚更薄(0.5 mm),扫描速度更快(0.40 s),时间分辨率明显提高,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各向同性,强大的计算机后处理功能使多层螺旋CTA成像质量大大提高。广义的三维重像包括 MPR/CPR MIP/minp SVR 3D-SSD。MIP SSD成像方法仅能利用扫描容积内约10%的原始数据,且由于在图像编辑过程中信息量损失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所获得的结果有较多的假像,从而降低了MIP和SSD图像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SVR是遮盖容积显示重建,主要特点是利用采集距阵中容积数据的全部体素,由灰阶梯度法根据根据每个像素光源方向和强度进行遮盖,以8种颜色表达不同的像素值,针对每个像素值调整其透过度。可以不同时显示软组织及血管和骨胳,三维空间解剖关系清晰,色彩逼真,并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操作简便,适应范围广。是最接近常规血管造影的显示方法,其技术已经成熟,成像结果优于MIP SSD。赵德利等[1]应用10排多层MSCT对73例动脉瘤进行SVR成像,对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显示率为98%,对前后交通动脉显示率为80%,显示了SVR成像的优越性。本组病例SVR图像准确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瘤颈,并可多角度旋转观察,手术者在术前即可了解到病变的位置,形态与相邻结构的关系,从而对手术有指导作用,但SVR成像也有不足之处,即当动脉瘤内含有血栓时并不能明确显示动脉瘤大小。而MPR对瘤内血拴及管壁斑块及狭窄显示具有优越性[2],并且可发现动脉瘤以外的其他病变。一个SVR图像具有主体形态,密度层次,细微结构,空间关系等,集三维重建的综合成像技术为一体。本组几种后处理技术对动脉瘤均有较好显示,但是SVR技术优于其他技术。
国内外有关研究报告证实3D-CTA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确切地检查出瘤体直径
总之,多层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快捷准确的方法,多种重建技术综合利用,能互相补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一、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和现场实际应用管理脱节
部分计量规章制度游离于各专业管理体系之外,与现场管理脱节。以我院新建JKP-1装置为例,在新建装置过程,各主干专业都参与管理,但是没有将计量专业纳入项目管理,装置开车过程中厂际间公用工程计量仪表无法正常运转,改造后能够计量。但因前期进行设计安装时没有考虑计量设备的使用、依法检定工况要求,部分基础设施长时间投入生产运行中得不到维护,无法进行定时拆卸,逐渐丧失了计量控制作用。同时该装置有运行周期,现场设备安装后,在运行过程中,无法按照检定计划进行检定,造成计量设备超检定周期服役的情况。最后造成计量不准确,给实际生产带来误差,影响产品的质量。
2.基础资料管理松散
每件计量器具应具有相应的基础资料,以我院一台电子秤的基础资料管理为例:首先购置时需填写购置计划单,到货后,需要计量员与计划员共同验收,填写验收单,保存基础材料。使用过程中计量人员组织定期检定,闲置不用时,填写封存单。当重新使用时,需计量管理人员将电子秤重新检定合格后,填写启封单方可使用。电子秤失去使用功能时,需要执行报废手续,填写报废单。但目前研究院计量员根本控制不了计划采购的程序,无法执行计量购置计划、验收程序,这样电子秤的基础资料丢失,造成使用和检定无法进行。计量基础管理记录不及时填写,计量记录相对松散。
3.计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不到位
企业里的计量培训一般就是培训与压力表、温度计、变送器等检定相关的知识。而对于计量基础知识的培训,如计量法律法规、数据不确定度分析、计量标准建立等基础直至更深层次的计量知识涉及很少。基层计量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管理上,加上部分上级部门高层决策者认为计量是只投入不产出的工作,不能产生直接效益,对计量工作重视不够,因而在计量管理上培训欠缺。
二、加强计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计量管理,领导是关键
因素、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基础公司高层管理者要重视计量管理,首先强化计量管理要从“脑”上重视计量工作,加大对计量管理与装备的投入。其次,建立健全企业三级计量管理体系,明确公司、院、车间三级计量员职责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再次,加强计量管理人员梯队建设。
2.细化计量设备流转程序,闭环管理
一是建立计量管理台账和档案。二是对每台测量设备登记建档,做好设备购买计划单、验收单;验收合格后,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登记在计量台账上。三是做好检定计划,保证送检率、检定率达到100%。四是设备闲置时,封存处理,建立封存台账、封存记录单,重新投用时,办理启封单,转入在用台账。五是当计量设备损坏无法维修或者达到报废年限时,计量管理机构出具不合格单,执行报废手续。这样计量设备流转程序就达到了闭环管理。
3.现场计量设备的可控管理
测量设备需要受控管理。首先要建立台账,通过它对所有设备的使用情况清晰了解。其次是现场计量设备的管理。以我院计量设备管理为例,做到账、物、人一一对应,即以计量设备为核心,账物对应,物账对应,台账上每条计量设备记录都可以到现场找到,并且使用状态对应上;现场的测量设备跟台账一一对应。同时计量设备跟使用人员也一一对应,计量设备的使用人员保证自己的设备在有效状态下使用。管理者抽查或者计量设备到送检周期时,计量员能够及时准确找到该设备。再次是标识的管理,以台账为中心,以标识分级管理为目视化管理重点,做到了账、物、标识一一对应管理。
4.建立计量设备日常抽查和受检情况控制报表制度
计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计量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为了保证计量受检率达到100%,就需要计量员根据单位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填写月计量设备检定调整计划,院级主管部门制定院级计划,基层管理人员要根据检定计划送检计量设备,根据检定结果,给上级填写报表反馈送检单,从而达到计量送检受控。上级计量员应不定时抽查基层的计量设备是否处于稳定、有效的合格状态,抽查设备计量管理标识及内容是否与管理台账相符合、日常使用和维护有无记录等。
5.加强计量基础知识的培训
调研总计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发放基层工作人员18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162份,有效率90%;发放管理层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回收率为87.5%。我们运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分析结果:
(一)企业基层员工职业能力掌握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得知,酒店基层员工对“基础理论”、“酒店实务”和“实践经验”的掌握程度得分均值分别为4.01、3.92、4.00,表明他们对这三项能力的掌握处于较好阶段。酒店基层员工对“熟练操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掌握程度的得分均值最高,分别是4.22、4.16、4.27,表明他们对这三方面的掌握最熟练;其次,对“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礼仪规范”、“电脑操作能力”的掌握也较好;但是对“英语交流能力”的掌握较差,得分均值仅2.59。酒店基层员工对“适应能力”、“亲和力”等关键能力的掌握最好,得分均值为4.31和4.20,其次是“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均值都是3.94,掌握较差的是“创新能力”,得分均值为3.61。
(二)受领导赏识情况与职业能力掌握程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讨受领导赏识情况与酒店基层员工对职业能力(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关键能力)掌握程度之间的关系,本次调研运用SPSS19.0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将受领导赏识情况与酒店基层员工对各职业能力掌握度进行了配对分析,分析结果中显著性(双侧)的值小于0.005,即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分析结果中显著性(双侧)的值大于0.005,则说明两者无关。
(三)企业管理层对基层员工职业能力的要求情况
通过对企业管理层调查数据的分析,可看出企业管理层对基层员工职业能力(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关键能力)的实际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管理层更看重员工的酒店实务、实践经验;在技能操作方面,管理层更看重熟练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礼仪规范;在关键能力方面,管理层更看重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专业课程设置认同情况
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认同情况的调查分析,可知企业管理层普遍认为以下课程需要增加课时:酒店市场营销学、餐厅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礼仪。不太适应企业需求的课程为:调酒与酒吧管理、康乐服务。
二、专业对接产业实现改造升级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对接产业,校企合作不断深化。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更明确了专业对接产业实现专业改造升级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并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作了适当调整:
(一)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定位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
酒店从业人员现状和人才需求,我们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由“基层骨干、中层管理者”调整为“中基层管理者”,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就业追求“高平台”,工作勇于起步“低起点”。
(二)职业资格证范围不断扩大通过调查、分析
酒店的工作岗位和职务要求,为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和发展空间,我们增加了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资格,即在“三证”(餐厅服务员资格证、客房服务员资格证、前厅服务员资格证)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力资源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调酒师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证。
(三)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完善通过调研
酒店管理专业将逐步增加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礼仪规范等突出管理者素质的课程,目前已增加了康乐服务、宴会策划实务、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务、酒店市场营销、酒店公共关系学、三峡民俗文化等课程,不断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四)学生顶岗实习更加规范科学调研中了解到
近几年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不够严密、学生实习岗位过于单一等。调研中通过沟通和协商,现已将实习时间由6个月缩为4个月,学生管理实行学校、企业、家长、学生的四维管理模式,企业尽量满足实习期间轮换实习岗位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对企业行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和体验。
三、专业对接产业的进一步思考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专业与产业的结合度制定以产业需求对应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发展要顺应宜昌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文化旅游产业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将产业中最前沿、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建成品牌、做出特色;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宜昌市酒店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对应,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降低专业学生的可替代性;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职业岗位任职标准相对应,围绕职业人的成长规律,结合各酒店对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二)稳固校企合作机制
下面,我就这次集训的有关情况作一小结,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好的方面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管理处根据20__年后勤工作的要点,结合20__年对基层单位几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开办这个培训班,整个集训的组织工作紧张有序,从选教员、找资料、到选择办班地点都费了不少心血,管理处副处长作了培训前的动员,阐述了这次办班的目的和意义,管理处军需、财务、营房助理员亲自设课,并且抽调业务基础好的司务长当老师,大家能正确处理公学矛盾。
(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从内容上看,一是主题突出。这次集训以管理为主线,以解决基层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核心,由会计基础业务向日常管理方法伸延,由标准制度向法规制度扩充,尽可能让大家在短暂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业务知识。二是注重实用。就业务而言,不但要讲管理方法步骤和总体要求,而且还要讲操作要领和注重事项;从形式上看,台上台下相互交流,以老带新,能者为师,相互观摩凭证、账目、会计报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次集训班,还对凭证的编制、装订、原始凭证的初审、审核,帐薄的启用,档案资料的保管,财务交接的方法、要求,以及差旅费的审核报销作了统一要求。学习了生活费决算的编报,票据资金的管理,学习了粮秣,被装的核算,业务的处理以及营产营具保管和水电的使用。并进行了考试,主任总结讲评了20__年基层财务检查情况。整个集训过程,做到了"四个结合":即集中授课与分别讲解相结合,理论辅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现场观摩与平时检查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安全剖析相结合,确保了集训班的实际效果。
(三)组织周密,管理严格
这次集训,时间短,内容多,所以讲什么内容、讲多长时间、都能从计划表中找到,做到定人、定项、定时按计划完成。教员们认真备课、授课,副处长每天亲临课堂检查督促,确保了人员的到课率。学员们能认真听、仔细记,表现出了扎实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大家根据自身业务基础的不同,开展互帮互学/!/,始终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目标,分析形式,交流经验,达到了共同学习,整体提高的目的。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司务长对自己工作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工作能动性不强,工作职责不清,这直接影响到基层连队建设的质量。
二是司务长业务水平、管理能力还跟不上基层后勤建设的要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不强。
三、几点要求
集训仅仅是强化业务水平的一种方式,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带动直属分队后勤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由此,对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坚持依法理财。坚持以规章制度办事。
二要认识岗位的重要性。司务长工作,涉及到基层后勤建设的方方面面,关系到连队的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