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行业财务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影响国际金融监管
不同的国家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不是说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就一定适合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金融业相当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它的监管要求是要达到非常高的标准。虽然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针对本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但是可以学习和借鉴那些好的金融监管模式,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完善自己当前财务监管制度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得到进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1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局势分析
全球金融监管最原始的发展是一些权威专家对金融监管的总体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在他们的眼里,全球金融监管是一个需要将理论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起来的共同研究,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背景下更加全面地了解到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成功的金融监管实践例子,从中获取适应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好的方针策略。现在监管的重心已经变成了对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管了,成本收益权衡也逐渐得到关注,在监管过程中逐渐融入了激励相容的理念,使得全球金融监管的模式越来越完善。
2当前我国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
2.1财务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现代很多金融企业当中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带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来处理事情,在他们的思想里,还在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没有结合时代的特征,不断地对管理方式进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各种管理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员工的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逐渐壮大,内部设立的部门数量也比之前多很多,管理方式的不恰当会导致各个部门陷入混乱的局面。
2.2财务管理缺少具体有效的法律管理制度
金融行业是一个经常与资金打交道的一个行业,有关于金融的法律也存在很多。但是很多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都比较泛,缺乏明文条例对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约束,对财务管理起不到既定的作用,而且许多传统的法规内容与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特征不相适应。企业当中的的财务管理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相应的利与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抉择,而法律对这方面真实性的管理没有太大的约束,这当中就存在了许多漏洞。
2.3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现代金融企业当中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不足在两个方面具体呈现出来:一个方面是职业责任感的缺失让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对工作十分的散漫,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工作,枯燥无味,没有一点热情掺杂在其中,几乎是机械化的对待。即使工作中出现一些小的问题,也直接忽视过去,不放在心上。传统守旧的工作方式,朝九晚五的生活把他们的职业操守都给消磨光了。财务管理人员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如果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另一个方面是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后期应有的专业培训,财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时时了解金融方面的变化,以便对紧急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而我国企业对人才培训的投资比重缺非常小,导致了当前财务管理发展缓慢的局面。
3国际金融监管给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带来的影响
3.1加强对财务管理模式的监管
财务管理方式的多种多样,加大了对财务管理监督的难度。加深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金融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应该是企业所有部门当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因此,合理的财务管理监管技术的应用是对财务管理的改革的催化剂。明确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让经营目标与监管目标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是当前发展的重点。金融企业当中的财务管理经常会出现监管不善的问题,这是有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所引起的。如果企业将经营目标与监管目标合二为一,只需要针对这两者进行一个全方面地思考,可以大大减少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负担,从而有效率地实现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当目标得到统一,金融企业发展的方向也随之变得更加明朗,银行等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会受到阻碍,对具体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分析,进行合理的监管。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激励相容的措施早就普及了,给他们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变革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3.2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
根据21世纪的新特征,针对近几年来财务管理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一些不合法的解决行为,来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大家变着法的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有时候甚至学会去钻空。即使明明知道企业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是由于法律的局限性,并不能把对它做出任何处罚。所以,法律体制应该要不断地更新,及时对新出现的问题修订出相应的惩罚制度,对一些好的行为做出鼓励。财务管理说白了就是与资金打交道,在这个方面如果没有进行严加监管,很容易出现问题。企业中财务人员对业务的处理方式可以任意选择,但是这样状况就使得企业的利润不能直观地被比较,从而对国家的一税收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建立一套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有具体的法律体制作为财务管理人员的参照标准,更能使金融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定。
3.3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目前,在所有行业当中最有经济价值的职业之一就是财务管理师。可是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财务管理师的人数非常之少。竞争激烈的金融业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金融市场有崭露头角的希望。财务管理方面涉及到的大多数都是专业术语,很多外行的人都不清楚财务报表的使用。而这恰恰给了财务管理人员一个空档,容易做出一些违背职业道德事情。所以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管一定要加大力度。实行纵向、横向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学习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
企业现在应该大力培训财务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特点,分析局势,及时抓住机遇,发展企业的金融业务。
3.4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模式
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管部门之间的交流,使得信息共享性更强,有利于决策的进行。各大监管部门的分权独立使得国家对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的分析不能很全面。每个企业对财务管理方面监管所抓的重点都不尽相同,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取长补短,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完善。在英国、美国、欧盟等过国家设立了一个专门负国际金融监管又同时负责国内监管机构的独立监督委员,这样能够加强对国内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监管的信息掌握,同时更好了解国际金融监管的重点,能够更快地按照我国的国情来做出相应的策略分析。如果在中国对财务管理方面能够借鉴这种监管模式,财务管理的成功改革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从而推动企业稳定的发展。4结束语
综上所述,放下身段,努力学习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优点,汲取其中的精华,从而对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我国财管人员的技能水平。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技术水平却并不是非常发达,导致在发展的路上走了不少的弯路。因此,利用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影响,保持积极的方面,消除不好的影响,不断地对已有的体制进行更新和补充。相信未来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技术水平会得到很大的一个提升。参考文献:
[1]单竞.浅析国际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作用.经营管理者,2014(23).
[2]南小英.浅议全球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陕西教育(高教),2015(11).
[3]塔娜.浅谈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中国集体经济,2016(06).
(上接第250页)3.2注重用户体验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体系,有着独特的服务系统,以及便捷的流程,进而发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致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失去大量用户资源的情况。商业银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状,就一定要注重用户体验,要站在用户的一方进行产品设计,开展业务和优化相关手续过程。第一,必须打破传统模式的壁垒,全面整理用户信息,推出用户需要的金融产品;第二,精简各环节手续,简化申请用卡和贷款的审批流程,给用户提供更快捷的服务;第三,大力发展和使用网站,社交平台,电邮等网络资源,宣传本行的业务,实现与用户的全面沟通交流,满足用户需求。
3.3挖掘和培养综合性人才
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在进军网络过程中需要大量既懂金融又懂计算机的综合型人才。两者的竞争可以说是专业的综合性人才竞争。如今银行的工作人员仅仅是单纯懂经济或计算机的人才,严重缺少既精通计算机又懂得银行业务流程的人才。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在人才使用中招聘一些综合性的人才,同时还要组织员工培训,给自己打造出一支具有综合性能力的人才队伍。使他们既能引导用户,发展又能保留用户,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商业银行具有竞争力。
3.4全面提升科研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
现今时代,商业银行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科研技术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企业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对于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商业银行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发展信息科研技术,实现数据的充分整合,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保证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增强稳定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上文对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的具体介绍,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其各自的优点,并且能够了解银行在面临互联网金融冲击时,应该如何处理自身的发展问题,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的再次发展。期待商业银行能够在挑战中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现代金融,2013(04).
(一)银行的不良贷款,较优的资本充足率,是中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所在
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来,由于部分行业的盲目建设,防范新的不良贷款难度加大;部分银行损失类贷款增加,潜亏问题仍很严重,不良贷款的行业和地区集中度依然较高;风险准备金缺口依然较大;资本充足率仍然偏低;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资产充足率过低是我国银行的又一个“软肋”。由于近年来银行贷款超常规增长,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目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严重制约其抗风险和扩张的能力。资本金不足削弱了银行消化贷款损失的能力和偿付能力,而且有可能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显而易见,高不良贷款比率,低资本充足率使得中国的银行系统异常脆弱,并且现有的银行业体制性问题所形成的高信贷风险还在不断的产生新的不良资产。
(二)金融监管理念落后,已经不尽适应金融实践的要求
金融监管的实质是法制管理,但是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靠由上而下的行动管理,法律手段比较缺乏,依法监管意识淡薄。监管体制仍未到顷,如银监会成立以来,与央行的职责分工并不是很明晰,影响其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金融虫改革和创新是把“双刃剑”,使我国金融业面临新的风险 金融改革和创新在给我国金融业带来金融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将使其在面临传统风险的同时面临新的风险。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过程中,随着金融自由化、信用证券化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各种信用形式得以充分运用,金融市场价格呈现高度易变性,金融业面临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目前,我国金融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任何金融改革和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创新的积极效应将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较大风险。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真正建立,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如果对金融创新管理不善,业务监督不力,有把金融改革和创新活动纳入法制和规范的框架中,也会使商业银行在传统风险的基础上面临新的更大工业风险。
(四)金融领域内信用缺失现象仍十分严重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赖以健康以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然而我国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到2002年底,实现了人民银行中心数据库与专业银行中心数据库接口,人民银行县支行与专业银行县支行接口还有待时月。由于不能实现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网,所以,要了解某企业的信用状况,还需实地考察,电话查询,没有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应有作用。
二、我国在金融海啸冲击下的马亚动因素分析
(一)国际金融市场充满变数,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影响我国企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
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加,国际金融格局失衡的局面加剧,发展中国家多因金融危机而元气大伤,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损失惨重,银行倒闭,呆账膨胀,股市低迷,国债骤增,银行亏空,而本处于优势的欧美发达国家今金融市场较为稳定。外汇储备充足,财政赤字较低,股市牛气冲天,资金源源而入,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新的不稳定。
(二)金融霸权主义的干扰是日趋明显,影响我国经济和金融政策的独立性
当前,在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利益的追求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实现美国的金融霸权主义已被美国列为与生存同等重要的核心国家利益范围。从国际经济金融发展最新进程来看,近些年来,金融霸权和金融殖民主义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金融,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形式,也是发展中国家纷纷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资本非法流动带来的冲击不可轻视
金融全球化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有无法避免资本非法流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全球化带来的资本非法流动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正日益暴露。给我国金融风险所带来的威胁是不争的事实。
三、新形势下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的制度保障。
财务管理是企业资本经营,资产管理和实业投资的重要管理行为。它是以企业资金管理伟中心,从价值规律的观念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协调进行,并且对各种管理工作的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反映。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从内部控制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就成为企业防范风险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建立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校心控制力
1、深化改革。建立适应投资控股管理集团需要的财务管理控制中心运行机制
良好内部控制环境能保证经营方针和计划的贯彻与执行,能够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为适应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和防范管理风险的需要,企业着力加强对参股控股公司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维护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企业在充分借鉴兄弟企业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的经营特点,建立了符合本企业投资控股管理集团需要的财务管理控制中心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集团总公司对控股公司的预算管理,资金调度,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一系列重大经济业务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加强和完善对控股公司的财务管理。监督与控制,规范控股公司的理财行为,健全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强集团公司对控股公司在资金筹集和分配方面的指导与协调作用,维护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加强对控股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建立集团公司定期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工作制度等。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核心控制力。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机制,构筑内部控制三道防线
一方面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机制使公司具备了风险自动预警功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监督,并通过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与预期不相符的变化进行反映,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和手段,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效率和投资风险方面等预警指标的分析研究,财务部门在日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中,强化对这些指标的严格防范和控制。
(三)加强金融监管,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1、要在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不断加强金融监管
推进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世界潮流,也是我国金融业应对加入wTO的重要举措。金融自由化的过程是一个
逐步消除金融管理制度而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调节金融交易的过程。但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难以达到最优的。因此,从某种意义讲,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一方面是使金融交易更多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完成,另一方面则通过动态地调整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以确保金融交易有效率地平稳地进行。
2、应当将控制银行业风险作为整个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 现在,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中,银行业是重中之重,加强和改善银行业监管亦成为金融监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这是因为银行业的稳定是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银行支付体系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银行支付体系的覆盖范围已经从企业扩大到个人,形成了一个更加复杂和精致但同时也是更加脆弱的庞大系统。由于诸多因素,我国的银行业内部积累了巨大的风险,而分业经营模式的逐渐突破,使银行与证券,保险等业务的交叉渗透使得其他行业风险向银行业传递的可能性和危险_陛大大增强,所积累下来的大量不良资产破坏性亦大大增加。
(四)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组织保证
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的要求,是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组织保障,也是企业管理和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
2、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控制度,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实业投资,投融资和金融服务等各项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为此,企业加强了内部控制的建设,构建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平台。
3、加快改革创新,建立财务管理控制中心运行机制,是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创新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运行机制,防范风险隐患,是企业管理者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关键技能和企业走向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4、加强监管,保证信用资金安全高效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对开行资金的使用必须做到:一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在贷款规模上,与自身发展相匹配。二是慎重决策,把握好投资商机,一定要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对公司发展有保证作用的“支撑”项目,选择有利于主业形成,做大做强的“当家”项目选择有市场,有竞争力,有效益的“强项”项目。三是在运作中切实避免各种风险。防范认识偏差可能带来的风险;防范资金与项耳进度不相匹配可能带来融资成本加大的风险;防范市场风险,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防范行业、企业潜在风险。
关键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13302
财务管理专业不仅在我国财经类院校普遍开设,综合性院校也很常见。然而,目前从就业情况看,一方面是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从事的是基础的会计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所急需的财务管理人员却严重缺乏,反映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上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应用能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择业受限等问题。文章从当今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出发,对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层次定位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细化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1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用环境分析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猛发展,主要表现为资本流动的全球化、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既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涌入,一方面企业筹资、投资有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处于极大的金融风险中。这些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理财观念、风险意识、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投资结构进一步完善。但目前有效的资本约束还未形成,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工作者熟悉、掌握相关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运作规律,并具有较强的发展适应能力。
再者,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知识资本、网络财务和网络安全风险等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新的重要课题。
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一部分企业自身规模和行业地位的提升,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较之前更加普遍和深入,这也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不少是从海外引进,特别缺乏内地本土的培养。由于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必须经过市场的历练和经验的沉淀方能造就,不少企业开始进行财务管理人才的储备,使得人才市场上财务管理人才需求扩大。
2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解决的问题
本科教育是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其所输送人才的规格和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
2.1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层次定位
(1)“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专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五个层次。自20世纪80年代,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国内高校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而也纷纷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近年随着高考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趋向于“应用型”教育。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应用能力与学术能力是相相辅相成,“应用型”不是削弱理论教育培养的成分,不是只重视应用技术的学习。它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研究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而是培养介于技能型和研究型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较为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知识,具有财务管理职业敏感性和专业判断力,而且要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所需的技能、本专业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与中职、高职、研究生财务管理培养的关系。
本科教育的“应用”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所强调的“应用”。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生产、建设、服务一线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的人才,即具有初步执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的是操作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的对接,它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与中职、高职的“应用型”人才相比较,更强调掌握较为宽泛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更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不仅能胜任某种职业岗位,而且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技能,体现了全面性、基础性、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与本科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的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3)非“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据了解,目前企业的财会类人员职位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财务,第二个层次是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活动,第三个层次是参与企业的对外投资以及资本运作等其他方面的高层次财务管理工作。虽然目前高级财务管理人才非常短缺,但从地域上来看,目前内地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大部分来自香港和海外,很少有内地自己培养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主要原因是内地市场没有那么多适合新人锻炼的岗位。国内很多企业本身的发展并不十分充分,在人员的要求上也不需要资本运作等非常高级的财务管理人员,所以并没有一个很好的企业平台给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提升能力的机会。
脱离企业平台实践经验的积累,本科教育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只能是空谈。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要、自身办学条件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合理设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层次的培养教育应致力于基本财务观念和财务管理技术的训练,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从事基础性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专门财务管理人才,而非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2.2与会计学专业的关系
我国会计学专业的设置远远先于财务管理专业,这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向企业划拨资金,企业的投资也由国家计划和控制,这使得企业面对的投资、融资等资金管理问题很少,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好企业资金的核算和内部资金管理。这个时期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基本上附属于会计学专业。企业真正有自主经营权,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财务管理是对财务主体的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等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财务管理开始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社会需要大量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这才逐渐从会计学专业里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学科。可见,财务管理专业来源于会计学专业。我国不少高校受师资力量限制,财务管理专业基本上设置于会计学系部,导致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偏会计”现象,财务管理专业缺乏清晰、合理的定位。
我国理论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对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关系问题的认识,归结起来——主要有4种观点:一是大财务观,主张理财包括会计;二是大会计观,主张会计包括理财;三是财会管理观,主张理财和会计相互融合;四是理财与会计独立观,认为理财与会计虽有紧密联,但界限相当分明。
现在从理论上看,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从实践中看,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是两种不同的工作。
2.3专业特色
目前不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普遍定位于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上看,毕业生可从事的具体行业的界定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的所有单位,定位不够清晰明确,过于宽泛。
不同的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行业文化特质。专业人才一般都成长于一定的行业文化中。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要结合国家及地方经济的行业结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地方各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之间要寻找共性和差异,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使得专业建设逐渐切入行业,浸染行业特色,在专业设置、课程计划等方面具备较强的行业针对性,让学生一入学就以特定的行业作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学习并熟悉该行业的历史发展和地区分布,感受并习惯不同的行业文化,以此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性。
3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以及本科人才实践性的要求,在国家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和要求下进行一定的调整,突显应用型实践能力强、职业能力强的优势特征。
3.1知识目标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体系,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较为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相关法规和惯例,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2能力目标
要受到财务管理方法和技巧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理论研究进步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
3.3素质目标
从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学生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适应商业环境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殷俊明,马丽丽.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财会教育,2011,(7).
关键词:财务管理;战略计划;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战略”一般是指整体和全局的谋划与决策。企业管理战略一般是指企业从长远、全局出发,通过对企业新产品开发、财务、市场开拓、销售、生产、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协调和控制,为企业总体发展制定的对策,并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整体目标。企业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一项职能,是围绕企业管理目标来实现的,它是对企业全局尤其是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对策。
一、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认识不足。尽管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具体实践中,财务管理的地位并未提升到相应的层次来。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管理是作为国家财政的附庸存在,财务管理内容单一、层次较低。一直以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准确,认为筹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等应该都是涉及企业长远发展的大事,不能单由财务部门来决定,因此财务管理就变成了以具体经济核算、日常资金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
2、企业决策者不进行调研仅凭经验做决策。许多企业的决策者,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大都是企业最初的创业者。他们凭着自身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开拓了一席之地,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果还任凭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言谈,而没有相应的群体决策参谋组织和监督组织,往往容易造成投资失误、资金周转困难、举债补洞,从而破产倒闭。
3、企业决策过程无序化。科学的决策程序应该包括搜集信息、制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作出决策四个阶段。但现在很多国内企业的经营者往往是凭自己的直觉、经验或是一时的喜好来决定企业是否扩大规模、企业发展方向、融资方式等,甚至财务人员安置决策,也是凭关系、感情来决定,从而又造成了整体财务管理班子人员素质低下。
财务管理战略制定缺乏科学性,在执行过程中必然出现问题,应该采取学习型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
二、制定财务战略的途径
(一)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财务战略管理环境分析是指对制定财务战略时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因为企业财务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只有和外部环境相适应,企业才能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同时,还要和内部环境相配合。只有知内知外,寻求机会,明确风险,找出优势和劣势,才能制定出切合企业实际的财务战略。
1、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及其运行状态。包括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要素。法律环境包括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执法机构等要素。安定的政治法律环境是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的重要保障。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涉及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如企业法、公司法、税法、证券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规范各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公平竞争、处理企业间的经济纠纷、及时正确地提供有关经济信息等诸方面提供了有利支持。
2、经济环境。经济是决定财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的发展给财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反过来财务也影响经济的发展。只有正确认识经济环境,才能做出最佳的财务战略决策。
3、金融环境。金融环境是企业财务活动最直接的外部环境,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金融业务的范围和质量、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等对企业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战略必须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和要求,促使企业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
4、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相关的各类科技要素及其发展,包括财务信息产生及披露技术、内部控制技术、资本市场交易技术等。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要预见这种技术带来的变化,以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
5、行业环境。企业的经营状况受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的影响。行业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行业规模结构分析、行业技术状况分析和行业内的竞争结构分析。只有对其所在的行业性质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好投资组合,避免过高的风险,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6、市场环境。市场规模大小、市场增长率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对财务战略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市场规模大小表明了一种产品从市场获得收入去补偿投入的成本的可能性。而较高的行业增长率意味着较好的前景和机会,行业增长率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方向。
此外,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企业内部环境因企业不同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同,一般要分析公司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公司财务经营能力(如资产负债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损益分析等),通过对整体环境的分析可以掌握经济走向,为企业总体战略和财务战略决策做指导。
(二)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企业总体财务管理战略是依据企业管理战略的不同形式制定的,我们从资金筹集和使用特征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快速扩张型财务管理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管理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管理战略。
1、快速扩张型财务管理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战略。企业需要在保存大部分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以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求的不足。融资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负债,主要是因为负债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杠杆效应,而且可以防止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采取这种财务管理战略的企业一般处于高速成长期,所处的行业或所拥有的产品或服务有相当广阔的前景,并且有足够的未来现金流来保持企业的偿债能力。
2、稳健发展型财务管理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稳步扩大为目的的一种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配置,并加强内部财务控制,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收益,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大的基本资金来源。为防止过度的利息包袱,企业一般对利用负债来筹资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采取这一种财务管理战略的企业一般处于成熟期,在行业中的地位已经相对稳定,而且所处行业或所拥有的产品或服务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潜力和技术突破。
3、防御收缩型财务管理战略。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地减少现金流出和增加现金流入,并通过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在行业市场中的地位。这种企业一般处于衰退期,所处的行业或所拥有的产品或服务已进入夕阳阶段,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大大降低。
(三)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之后,财务战略管理过程并未结束,企业自上而下,要加强沟通、协调,制定未来几年的财务管理计划,并配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企业全体员工支持理解是财务战略得以实施的保障。其中,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战略实施中尤其重要。
现代财务管理是建立在全方位的信息基础上,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由于高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而发生着变化。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必需的财务与会计知识,同样也需要有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甚至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识,只有具有了开阔的视野,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应付自如。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长期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独立性,听命于少数权贵人物而损害公司的事情不在少数。现在,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立足于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的思考精神。只有这样,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做好企业决策人的参谋,财务管理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阎达五,陆正飞.论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会计研究,2000.9.
随着世界金融市场日益繁荣,在金融业呈现市场化、全球化、虚拟化并加快创新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现代商业银行开始不断通过管理创新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其关键就在于拥有现代化的、健全的、完善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之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挑战,这是产生于来自银行外部的宏观环境变动包括经济条件的迅速提升、政策环境的不断宽松以及金融市场逐步壮大。财务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管理重点,是衡量银行经营水平及质量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环境的巨大变迁,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在时展之中也出现了诸多阻碍与挑战,从内部影响并变革着财务管理体系。因此,深入探寻、讨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应对并承接挑战,对我国商业银行壮大核心业务,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与绩效有重要意义,并能从实践上指导财务管理的变革思想与路径。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现状
结合如今商业银行发展实际,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激烈的挑战时,在管理上有很多缺陷。我国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上尚还处在只注重反映基本数据、在事后进行分析的阶段,虽正在向注重事前的控制、对企业进行综合预算和业绩考核的阶段转变,在理论和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手段、体制、内容和方法上都还远远不能使银行应对激烈的竞争。大部分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渐的意识到过去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不能和自身规模的快速发展相匹配,最近一段时间商业银行监管部门了“信贷管理指引”条例,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更加认识到先进的财务管理的巨大作用。我国大部分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财管上问题在于:会计核算始终是财务管理的主体,事后的数据是财务分析的全部内容。在管理实践中虽然有重视财务管理的口号,但在真正地决策操作中财管难以发挥参谋作用。商业银行中管理比较先进的,财务管理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受整个银行大系统的制约,缺乏必要的信息信息的细分不到位,所以在财务管理上仍然是粗放和落后的,只是进行非常简单的对比分析,仍然采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采用审批、控制方式来管理费用,没有用科学、完善和非常系统的方式来恰当的管理对产品线、业务线的费用使用情况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范围应该是管理中耗用的费用,而不是全部的成本,在对费用的管理上所采用的力度仍就不够,财务管理还是限于 “大出纳”,分配在财务管理上的资源管理依然占20%,对交易进行处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依然占80%,对财务管理的投入水平依然很低,财管人员的知识水平依然不高。银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会越来越需要高级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重要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现在的财务管理有很多的不足,能成功的克服目前财务管理的不足,研究出正确的战略方向,是当务之急。
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面临新挑战
外部环境的不断变革以及全球化的银行业务拓展与创新,迫使中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挑战。综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财务管理变革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一)海外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竞争危胁便是来自国外诸多实力雄厚、规模巨大的金融机构直接入驻国内市场。我国商业银行相对自身发展阶段较为落后,且金融业务内部在市场份额和智力资源争夺之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我国金融业不能继续开拓创新,强化自身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水平,就很有可能在这场全球化的市场争夺中败下阵来,并且失去翻身立足的机遇。
(二)金融市场的政策监管力变强 证监委对于上市银行的监管政策有所加强,相关行业监管与机构审查措施增设了更多的环节,以严格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这为商业银行规避经营风险提供了保证,尽可能地禁止银行违规操作;另一方面,银行业务增长所带来的资产上涨时,需要重视风险资产所需要的资本支出,不能仅仅关注业务盈利能力,保持银行业务扩张与资本投入之间的平衡发展。
(三)成熟客户对业务集成的挑战 由于金融市场在我国逐步发展兴盛并走向成熟,目前金融市场已造就一大批拥有专业理财经验、前瞻性投资理念的成熟资深客户,而这些特殊群体对于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与个性化产品拥有较高需求,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关注成熟资深客户的全面信息,对于客户群体进一步细分以确定盈利与贡献,银行不断创造性开发个性化专属金融产品等等。而这些都是需要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作为充分保障。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依旧存在陈旧与不足之处。可以说,成熟资深客户对于银行的相关业务集成造成挑战,本质上也是对银行整体财务管理能力的挑战。
(四)资本运作浪潮的挑战 外来竞争性金融机构纷纷入驻中国市场,加速了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国内金融企业为寻求更大规模开始努力进行资本运作。例如,许多上市企业不断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效益,想方设法来使成本变低,多方寻找合作企业;基本每个商业银行又与上市公司的努力合作,壮大资本规模。对资本进行运作最终是要实现规模的扩张和自身的盈利。在规范的金融市场,对资本充足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更注重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管理的关键是银行规模的扩张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最大限度谋求扩张,并且防范风险,优化资产与收益组合。因此,在资本运作的浪潮下,财务管理的内容与途径,需要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完善。
四、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改进策略
由于财务管理活动是银行业务发展的灵魂与核心,我国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从体制根本探寻原因并进行调整改进。基于新时期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银行财务管理的改进方法:
(一)商业银行采取的财务管理模式与银行整体发展相匹配
一个企业采取的财务管理模式要和自己的发展战略相协调配合。企业在战略上的目标终究要表现在能够用数衡量的指标上,比如实现的全年收入、一年的利润、上交的税务资金等。因此,企业的财管模式和自身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是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保证企业在整体上实现战略目标,商业银行必须采取和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一致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募集筹措资金、资金投放方向、回收资金等具体的目标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上都要服从于银行整体的发展方向。商业银行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未来的全局的,是长远和决定性思考,它确立了商业银行在以后的经营和发展方向,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针,确立了商业银行想要实现目标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为整个银行经营列了纲领,银行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为实现战略而进行的。现在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当今的理财环境,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注重财管非常细小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更不可以拘泥于规划非常具体的财务行动,正确的作法是要吸收、借鉴与战略管理有关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要站在主动靠拢环境、充分有效的利用环境的视角,对财务管理像战略管理一样进行长远的的设计与思考。
(二)商业银行采取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与多变迫切需要新的财务模式。我国银行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银行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是说,银行的财务管理一定会受到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一定要考虑自身环境。商业在银行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一定要从商业银行的环境状况以及以后的变化方向出发,想方设法提升银行财管工作在环境方面上的适应、应变和利用能力,着重提升财管在这方面的作用,以战略的高度和眼光来认识和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在财务管理上的眼界,才能真正满足银行在战略上的要求。
(2)我国银行发展的现实情况要求采取正确的财管模式。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的时间不长,没有在财管工作上积累很多经验,尤其是在财管模式上的经验特别稀少。当今银行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银行之间的竞争日加激烈,这为银行采用和实施新的正确的财管模式提供了客现的需要,在现实中也有了可能性。
(3)我国银行在财管的目标上的改变。财管的目标始终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向盘,目标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行为模式,能够有效对财管活动的每个环节和过程实施控制,有效制约商业银行的财务行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越来越多,在管理上越来越细,银行有多个财务目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银行的分支行和每个事业部门在财务上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目标;执行项目的目地是不断提高项目的净现值;银行营销部门要能不断提升市场的份额;经营产品以及客户管理的目标是尽力提高利润贡献度。商业银行有多个财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经营业务的分散化,当然多个目标也会诱使银行内部的每个责任主体采取短期化和局部化的行动,影响了银行的整个经营战略的实现。这也就要求整个银行能够有一致的最终目标,让多个财务目标有一个统一的最终目标的指引才有了很大的意义。市场效率的高低是评价银行在价值实现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上的主要指标,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最主要是看财务效率。财务目标还必须重视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两面。要是没有了效率公平就无从谈起,但是忽略了公平应有的效率就难以实现。效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最大增加股东财富和使银行价值实现最大等问题的总根源。兼顾效率和公平成为现代银行在财管上的最终目标,是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我国银行的所有经营和管理活动都应为实现公平效率展开。
(四)财务管理集约化 一要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管理上的统一调度。资金的流向是开展财管工作的基础,资金的管理自然也就成为财管工作的核心。我国商业银行建立集约的财管模式的关键是实现运营资金的统一管理。财务资金的管理必须发挥总行的作用,才能实现商业银行在资金的管理中能够非常合理的筹措资金、调动多余和不足的资金、使资金流向正确方向、提升资金回收的可能性,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财管工作中能够有统一和有效的监督控制,提升我国银行的整体优势和在规模上的效益,使整个银行的资金能够非常安全和高效的流动。二要采取非常苛刻的评价预算的系统。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推进,市场的特点就是瞬息万变,因此对财务管理工作就提出了灵活、快捷和准确的要求。对于集约式的财管模式,最重要的一环是比较准确的财务上的预算。商业银行的总行要顾及多个方面的因素,把握全局,以整个银行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对下面的每个分行制定一整套能够覆盖各主要指标的财务预算体系和考核业绩的标准。
(五)建立强大的财务管理监控与预警系统 一是选择正确的财务经济指标,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经营过程里,选取那些能有效反映商业银行在财务运行上的特征和与经营密切相关的指标,这些指标是由现在的会计所能提供的。二是财务提高经济变量预处理的水平。我们选取的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观察值有直接观察的客观性,但也存在着误差。财务监测的依据基础是财务变量在循环波动中的不确定性,所以必须采用有效的数量分析方法,结合逻辑筛选所选的指标,筛选过后的经济变量才能成为特征变量。还需要提出的是,成功的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要有严格的理论做支持并且结合有效的实证分析,对有关的财务比率,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选择。选择财管指标时,要注重灵活性、有一定的超前性,还必须注重稳定,还要考虑到各财务比率之间的相关和可靠性。在主要的财务比率指标中,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资本的增值能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从而可以在财管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能反映非常全面的财务经济情况。
(六)注重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管理的科技含量 财管整个体系需要海量信息量,以前的会计体系根本无法满足信息量的要求。发挥财会核算的信息化、网络化就格外重要,财务管理有不同的要求,要结合财管要求,充分利用数据库继而产生信息代码库,能够让每笔业务都用一个代码组合替代,使电脑能够方便的按信息的类别进行统计,能够系统的核算业务系,管理中使用的系统具有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的能力,进而实现整理和输出,使会计信息系统的加工处理能力得到飞速的提高,逐渐满足在实际的财管工作中,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急切需求,是在建立选择先进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要考虑的方面。整个银行的信息化管理的设立,必须先从实施财管的信息化开始,抓住快速跨越式发展的信息技术给整个银行业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知识、方法、经验协调一致的融合在一起,构建集约式的财管模式,是实现银行信息化的关键一环,也是应对竞争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
(七)塑造尖端人才,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 财管工作的成败与否,仅有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文化水平高的人员,并赋予其一定的独立性。财管工作是先进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要有非常多的金融创新的支持,积极地采用信息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要有一支能精通先进技术的层次高、素质高、有综合素质的拔尖人才,更要有全面的熟悉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国内外宏微观经济形势的复合高水平人才。现在我国所有的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知识结构不健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还很欠缺。造就尖端的人才,提升财管工作人员的工作地位,加强其工作的独立性,是实行新的、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
五、结论
从银行业诞生至发展到今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银行业的发展水平能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银行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商业银行发展的成败。我国的商业银行应重视财务管理的创新,投入更多资源,努力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特点进行改造,并广泛的运用于银行管理的实践中。只有这样,财管才会更好的支持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汝军:《构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设想》,《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
[2]马炼:《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架构研究》,河海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3]韩旭:《构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应用系统》,《金融会计》2010年第9期。
[4]周姗:《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