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用文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以前只围绕着一本教材讲授传统的应用文文种。教师在讲授行政公文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等六大文种的基础上,穿插一些事务文书如:简报、计划、总结等文种,而其他类型的文种则不再涉及,这样就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专业特色。学生并不满足于这些文种的学习,认为对所学专业没有帮助,因此对应用文写作课的学习兴趣不大。鉴于此,应用文写作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与学生专业密切联系的文种,对学生进入职场有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财经、文秘、商贸、法律等不同的专业,重新设置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掌握了行政公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文种加以重点讲授。如针对财经专业的学生,应讲授经济文书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合同、招标书、投标书等文种;针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应该讲授会议文书如会议通知、会议发言稿、会议纪要、会议议程、开幕词、闭幕词等;针对商贸专业的学生要重点讲授商业文书如商标、商业广告、商品说明书等。只有这样因材施教,学生才会感觉到应用文对他们真的有用,不仅掌握了应用文的基础文种,更重要的还掌握了与自己专业相关联的文种,对于提升职业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利用网络优势,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方式就是任课教师带着一本教科书,凭借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满堂灌。课堂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率不高。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应用文写作要求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师要给学生创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教师利用超文本和超链接的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凭借网络技术制作电子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形成背景介绍、例文分析、知识链接、作业练习、佳作赏析、病文改错等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与讲课文种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名人演讲视频、新闻采访录像、名师应用文写作讲课片段放在课程网站上。学生通过上网点击课程网站主页,进入应用文写作的网络课堂,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下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当下社会的热点和校园生活中的现象给学生创建新鲜的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感觉应用文离他们的生活很近,这样他们才有写作的兴趣。同时教师提前把下一次要讲的文种内容结合写作背景材料,以任务单的形式到应用文网络平台的教学主页上。在任务单里教师要体现新文种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料进行自学。学生能够按照教师创设的写作情境材料,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求职信的写作,可以让学生从网上搜集求职信的相关资料,了解求职信和简历的写法及差异,最后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写出一份格式规范、个性特征鲜明的求职信。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是教学任务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学生根据老师交给的任务单要学会利用网上的相关资料,围绕教师设置的情景进行写作。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引导者,要依据教学任务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学生能独立掌握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予指导。由于网络自身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学生还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室授课的弊端。教师可以通过在线答疑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应用文中的难点和疑点也能通过qq留言、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比如通知和通告、转发通知和批转通知、请示和请批函等相似文种的辨析,通过师生在网上的讨论举例,使学生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网上的学习讨论不但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上网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三、增加教学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学实训这一环节。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形式就是文种写作练习。这种单一的形式不但压制了他们活泼的天性,而且影响了他们学习应用文的积极性,甚至对这门课产生抵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实施课堂实训,让学生在实训中动起来。学校开展应用文作教学实训成果展。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应用文写作的网络平台可以举办学生应用文写作竞赛,网上征集稿件、模拟行政公文往来、学生网上设计行政公文的完整格式等课外实训活动。在涉及到“演讲稿”这个文种实训时,教师确定演讲主题的范围,学生自己写演讲稿,在班级开展演讲比赛。学生做评委,并把整个演讲比赛的过程摄录下来,放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网络平台上,让其他师生上网点击观看并评议,通过网络投票选出演讲比赛的冠亚军。又如在涉及到“求职信”实训时,可以进行情境剧模拟招聘会表演。为学生毕业进入职场面试时,提供实战经验。一部分学生扮演求职者,一部分学生扮演招聘方用人单位。通过双方的表演,学生会加强对求职信等相关内容的理解,还会了解用人单位面试时注意的一些事项。形式多样的实训活动不但符合现代青年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学生寓教于乐,而且还有效地提升了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
四、更新作业批改方式,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从前的应用文写作课,教师课下的任务很重———逐份批改学生的作业。每一份作业都要认真批改,第一找错别字,第二看语法错误,第三看写作格式是否规范,第四看内容是否全面,最后写评语。下次课再发给学生,进行讲评。但实际上,这种批改作业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课下不看教师批改过的作业,课上也不认真听老师讲评作业。到期末,学生的作业还是屡写屡错,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几乎没有提高。现在,教师利用网络改变作业批改形式,由教师批改作业变为利用网络师生互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每组选一位同学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且监督组员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把小组作业发送到教师邮箱里。教师收到学生的作业后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形式进行作业评阅。教师先在邮箱里浏览所有学生的作业,然后把有代表性错误的学生作业上传到应用文qq群共享里,让同学一起修改,教师再做总结,最后展示修改好的作业。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过程对其他修改作业的同学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知道作业错误,还要知道错误的原因及改正方法。这也是检验学生自学效果的一种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以练习促进学习,以师生评改作业代替教师讲课。教师把写得较好的学生作业放在应用文网络平台里的优秀作业展示窗里,使其作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写作参考的范文,从而增强了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的自信心,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进而共同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五、改变考试形式,注重过程性考核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李艳爽(1978-),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北京 10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2014年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20-02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接近社会生活,内容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但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僵化、沉闷的状态中,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充分发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作用,积极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把脉应用文写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应用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高效地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刻不容缓。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开设应用文课程已经将近15年的时间,15年来,应用文写作课程同样面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共性问题。近两年来,任课教师从教师、学生、学科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调整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12月初,为了了解当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和改革成效,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和想法,对联合大学商务学院2013级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专升本177名学生就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使用以及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深切体会,分析探讨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性质模糊,教学环境封闭
首先,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应用文,什么是应用文课程,什么是应用文课程的立科之本存在争论,由此造成教师认识模糊,理念不清。其次,应用文课程独立性较强,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凑和连贯,因此很多教学工作多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开展,眼界狭小,不能主动和专业课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再次,应用文课程究竟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也存在很大争论,多年来,应用文写作长期以来在公共课与专业课的罅隙中尴尬生存和发展;应用文课程教学安排随心所欲,专业课学时紧张情况下就会压缩或取消应用文课程的开设。
2.教材实用性不强,缺乏经典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当前教材质量良莠不齐,落后于教学要求。笔者几年的教学中,不断为学生选择更出色的教材,但即便精心选择,仍然有72%学生对教材的总体感觉一般。教材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内容往往过分偏重理论描述,而忽视了写作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编辑模式僵硬呆板,也缺乏质量较高、贴近学生生活的范文和针对性强的练习。调查显示,认为范文时效性不强的学生占47%,44%的学生认为教师给出的范文更有针对性。同时,很多现有应用写作教材不仅选编范文少,而且只选了范文,却没有编写针对“写”的阅读指导或评析;有的教材虽对入编范文作了评析,但一般也只流于简单空泛的评语式评判,而很少从文章主旨、思路、结构、组材、语言和表达等方面做出具体深入的解读。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研究不足
大多数教师缺乏社会实践。许多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党政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有些应用文文种根本没有接触过,应用文写作中经常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不熟悉,讲课时显得捉襟见肘,只能敷衍了事。许多写作教师主要研究和讲述写作理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如同空中楼阁,对于如何引领学生了解应用文、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培养应用文写作的思维习惯成为纸上谈兵,不能较好地将自己的写作经验转化为学生的写作经验,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写作原理和技巧,平淡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4.学生写作基础较差,思想认识偏颇
首先,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应用文写作基础较差、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有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一般,23%的学生认为不太好。其次,对应用文写作重视和了解程度不够。在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前,71%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有点了解,19%的学生了解很少,这就影响学生深刻认识应用文的社会价值和学习效果。再次,从学校环境来讲,外语四六级的考试压力,以及高数等课程的全校统考,学生将精力放在外语、高数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应用文写作课程自然沦落成为凑学分的课程。调查显示,关于学校的写作风气,只有5%的学生认为好,而有60%的学生认为一般或较差。另外,在现代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写作因此变得宽松和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觉得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指导可有可无,在需要提交作业时可以在强大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巧不能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依然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二、解决应用文写作课程问题的对策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内容相对枯燥的课程,而“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课程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理念,调整思路,通过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讨,改变应用写作课程的先天劣势,促进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良性发展。
1.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突破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教学观念,让“枯燥”的应用写作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培养写作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传统阅读法。现代信息理论认为:“读”是信息的输入、储存与积累,“写”是信息的输出、释放与应用;没有信息的输入、储存与积累,信息的输出、释放与应用便无法进行。所以,“读”是“写”的前提与基础,“读”得越多,对于“写”便越有益。针对应用文写作教学重写作轻阅读的状况,回归中国传统的写作习得方式,加强阅读。例如,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进入大学开始,论文就在学生的各类作业、科技大赛中显现。但是,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而临时抱佛脚,对论文的内容实质以及论文的写作特性并不掌握。所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论文资料,并介绍高水平的期刊杂志或网站,不给学生作业压力,只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论文进行简单标注和勾画。学生通过阅读论文理解其深层文意和思路,领悟写作技法,包括结构、材料、语言的安排和选择等。从阅读开始的写作,为学生首先打开了一扇充满智慧和希望的大门,这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减少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学生从阅读中提高思维能力、文字能力,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自然也越来越浓厚。
(2)情境教学法。调查显示60%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不同文体,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学生在实际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将会遇到或可能会遇到的需要运用应用文体来表达的较典型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文的“仿真”训练,以促使学生由“机械写作”向“本能写作”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和预测,设置一定情境,将实例穿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实战中写作应用文。例如:设计“就业招聘会文种写作”情境模块。学生分别扮演公司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学生分组情况在开学初已经固定,每组根据抽签确定身份。应聘人员完成简历、求职信的写作;而招聘人员则要查找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定小组讨论流程。两组人员进行15分钟的现场模拟,教师和部分学生参观照相,招聘人员最后对应聘人员进行分析评价,教师最后对全体成员进行点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态度认真,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也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每一模块中,学生可以邀请教师参加小组演练、讨论和写作,教师则要与学生共同点评各小组完成的作品,让学生参与到教与评的过程中。情境教学变生硬呆板的文体知识讲授为生动具体的角色发言,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在情境活动中分担角色,体验生活,和老师亲密交流,从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愉悦和享受,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3)实践教学法。91%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写作练习量和模拟实训内容适量和适当。这样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调查还显示72%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实践教学法。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它源于生活,也要融入生活。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更要取材于实际,为现实服务。实践教学法就是让应用文写作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中,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通过对具体可感的实物的认知和体悟,让学生写出实用性、真实性强的文章,这样将大大增强应用文写作的张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主题班会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老师事先让各组学生完成主题班会策划方案以及主持词、演讲稿等文件,然后遴选较好的方案和稿件并付诸实施。在主题班会中各组进行会议记录,在活动结束之后,完成会议纪要和活动总结,学生在整个班会从筹划到开展到后期总结的过程中紧张而又高效地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对这样寓教于乐的写作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写作质量也明显提高。
在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团队合作贯穿课程的始终,既能减轻学生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5%的学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更希望老师也参与其中。当然,也有11%的学生认为团队写作工作量不均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设计更为合理的团队合作计划和考核标准,更要求同学们在课程中秉持良好的品德,诚实、自信、勤奋、勇于承担责任。
2.加强精品教材的编写和修订
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编写理论与实践并重、贴近学生特点的精品教材。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应用文的理论深度和科学性。清楚地认识到写作教材不是简单的写作要求和技巧的展现,而是要在教材中建构写作的思维模式、逻辑框架,科学地引导学生有效、高效地写作。
教材的编写要适应当前社会变化和学生实际。虽然应用文文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办公信息化和网络化日益普遍,应用文文体也相应出现一些变化。应用文教材也要及时反映这些变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接近现实社会,能够学习到洋溢着时代特色的语言,接触到最新鲜的事实,掌握新的文种及新的写作方法。范文的选择是应用文写作教材质量的决定因素,要精心选择规范、实用、新颖的范文,从文章主旨、思路、结构、选材、语言和表达等方面作出具体深入的阐释。在体例的编排设计上合理地调整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训的比例,对写作理论的阐述和文体知识的介绍部分应适当的进行缩减;写作实训部分则应加大比重,其设计既要切合实际,又要生动有趣。
3.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师,在备课中调整教学内容,掌握大量资料,与时俱进至关重要。首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慎重而大胆地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与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显然不能一样,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然后再具体准备每一堂课。其次,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还应不断求新求变,剔除实用性不强和使用频率不高的文种,增加适应大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实用文体。再者,大多数教材都缺少足够的实训题,教师应开动脑筋甚至打通人脉,从实际应用领域中找到具有典型性的正反例子,供学生模仿或者借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尽快树立学科意识,加强学术研究,承担应用文写作学科发展的责任。教师要注重提高实际写作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有意识地增强政治、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补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聘请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文职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些专家既为学生们带来了企事业单位最新最有用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也用自身鲜活而真实的实践经验弥补了专职教师的局限和不足,令学生受益终身。
在学校学科建设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的发展大潮中,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生存在专业课与公共课的罅隙中的课程不断遭到诟病。但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用文以其自身独特的属性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面对当前的形势,开设课程的学校和任课教师,有责任正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先天不足,积极投身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中,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打破僵化、沉闷的教学传统,真正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清.应用文写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13,(2).
[2]彭海河.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仍需以“读”为先导[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9).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
随着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的确立,各高职院校纷纷进行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加强实践、实训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也开始改革,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几点参考意见,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能力本位教育的内涵
能力本位教育,即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产生于二战以后的美国和加拿大。其模式为由学校组织教学人员,以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中心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最后考核学生能够达到这些能力的要求,其最大特点在于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令被教育者具备从事某行业所需的能力展开。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能力本位教育,并于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文写作,是传承和发展我国历史的需要,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需求。学者刘半农曾经说过,应用文的教授要让学生“人人都能做通人应做之文,及其职业上所必作之文”。可见,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必备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文章。当前,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方法,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应用文写作程式化和规范化特征较为突出,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技能实际应用的锻炼,导致课堂气氛单调沉闷,教学过程僵化,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也累,更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导致经管专业的学生不会写企划文书、涉外经济文书,文秘专业的学生不会写公文,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会写医疗卫生文书等。
同时,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不少范文难以契合学生所学专业,而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重视也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应用文写作满足于模仿范文,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方法的枯燥与教学模式的单一也很难对学生有吸引力。
3 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3.1 理论与实践并重
应用文写作理论是在长期的写作时间中慢慢升华出来的,是被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的知识,反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规律。如果摒除理论,片面的强调实践,必然会陷入盲目;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成功表达的能力。只有经过写作实践,才能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传统概念化、结构化,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教师只有树立学科意识,主动参与教材编写,在编写中重点反映出本学科的实际需求,让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结合,才能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满足学生的需求。
3.2 突出应用文写作的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写作课程,掌握常用的应用文写作技能,培养学生基本写作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应用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一份周全详实的计划是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的前提,一份优秀的简历的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才会使学生产生最基本的学习动力。
3.3 情境教学,改善教学实践
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如可组织学生就课文中的某张杰展开教学座谈会,一方面能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听取学生意见。另一方面可让学生书写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3.4 建立模拟实训室
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职业岗位工作流程模拟岗位业务,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如在学习文件处理时,可在讲完程序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担任从草拟、核稿、签发、校对、签署等各个阶段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一整套工作程序,将抽象的基础理论变为具体的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工作流程。写作模拟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
关键词: 司法应用文 实践教学 情境模拟 归纳出新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用文是人们经常接触和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密切,应用文使用频率之高和实用价值之大更为明显。作为以培养司法行政系统实用型人才的司法类职业学院,应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应用文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现代职业素养。本文就目前司法类职业学院应用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谈谈教学管理的应对方略。
一、存在问题
在走访多所司法类职业学院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院普遍存在轻视应用文教学的现象。尽管教材有目的地进
行了编排,但由于对应用文教学实用性的误解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厌学,使得目前的应用文教学并未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在教学管理层面,一是教务部门无具体的应用文教学方案,不能通盘考虑。对于各年级、各时期、各章节,究竟要学哪些知识点,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也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对不同时期应当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缺少一个明确的概念。二是对司法应用文实践性教学力度不够,存在重知识传授、少司法实践体验的盲点。学生长期囿于校园,到司法一线实习的机会偏少,缺乏司法应用文写作的情境。三是现行教材中安排的应用文学习实用性不强,且内容比较枯燥,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和吸引力。就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来说,所选教材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苏州大学出版社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材,应用文教学内容仅安排在相当于附录的教材之后,且文种单调,缺少针对性的职业特点。四是不少教师胸无成竹,最多只是依照现成的教材择其一二而教之,主观臆断性较强;个别教师的教学手段、方式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不适应时代和学生的要求。
在学生层面,一是目前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不强,碰到文学性不强、内容枯燥乏味的应用文学习,更是心生厌恶。二是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在将来就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侥幸心理,总认为到了单位一切会迎刃而解的。于是在学习中应付了事,或者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缺乏学习激情,缺少写作新意。
二、应对方略
司法类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司法行政机关及其他用人单位输送熟练掌握法律基本原理、具备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业务能力的司法职业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司法类职业学院的教学活动应当围绕新形势下的司法行政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司法行政系统的岗位特点,决定了从业人员在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尤其是基本的司法应用文的写作功底。为应对新形势的挑战,适应未来就业的需要,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更为实用的人才,笔者认为应当打破传统教学管理中唯教材为命根的陈规陋习,结合司法实际,重视高职阶段司法应用文校本教材的开发,明确目标,科学安排,统筹考虑,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
1.目标为先,统筹安排。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效果。”是的,在教学实践中,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可测的目标控制,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此,作为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就应视应用文教学为不可或缺,做好具体安排。在安排好师资的前提之下,组织精兵强将,立足司法行政岗位实际,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目前的应用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的应用文,二是专业性的应用文。基础性的应用文其实就是我们所指的通用文书,它包括书信类应用文及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专业性的应用文就是我们所讲的司法应用文,即司法机关依法制作的在其司法活动中承担和发挥司法职能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文书,如刑事执行文书、狱(所)政管理文书等。在整个应用文的教学方案中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让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常用应用文体的特点和格式,从最基本的请假条、申请书、书信等学起。第二步是从形式到内容,对学生的写作方式、写作行为等进行指导、规范,着眼未来就业需要,端正应用文学习态度。在此阶段让学生能模仿范文进行写作,会写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通用应用文。第三步是以专业应用文为重点,进一步学习各种司法类应用文体的特点和格式,推陈出新,进行自主性创作,并能结合司法实际,学以致用。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句话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掌握时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应用文具有固定的格式和规范的语言,程序性较强。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按“基本格式+写作要求+例文讲析+写作训练”这种程式化的教法进行知识传授,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学习应用文只需掌握一套固定程序即可,以至对学习不重视,难以激发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话,在教学之前先给学生一个情境,也就是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新鲜又困惑而产生求知欲望,引发兴趣而主动求取知识。例如,在起始阶段的应用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份入党申请书,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但他们在不懂申请书的写法之前,肯定很苦恼。写申请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交给学生党支部。学生为了这一目的,肯定会不遗余力,到处找资料,先行学习行文规范。在学生完成好申请书的制作后,我们不让学生急于上交,而是运用课堂进行梳理,看自己写的是否符合要求。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有目的学习,就能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主动求知,学习效率一定会大为提高。
其实,对应用文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课本。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在需要、困惑中意识到应用文的重要。学生要请假,必须让他写一个规范的请假条;学生要参加社团,必须要有一个规范的申请书及行动纲领。如此等等,让应用文学习无处不在,无处不用。
3.以情入境,激发兴趣。布卢姆在《掌握学习》(1968)中认为,实施“掌握学习”必须把握3个变量,一是先决认知行为,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二是先决情感特点,指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动机和态度;三是教学质量,指学校和教师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直接控制因素。这3个变量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习效果。其中先决情感特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动因和学习兴趣等诸多心理因素。明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应当从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及要求入手,向学生大肆渲染应用文在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进行实战指导。例如,可以利用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司法一线,在具体的工作中认清应用文在不同岗位上的不同作用;到监所去,他会发现狱(所)政管理文书的重要性,因为对罪犯的奖惩及管理都需要有规范的文字材料即司法应用文进行司法执行和备案。这样,心底里就开始重视应用文的学习了,学习的动机有了,态度自然会端正,学习的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
课堂教学也可有目的地创设情境,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司法实践的过程进行再现,让学生在情境再现中模拟写作,这样也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4.归纳概括,熟能生巧。司法类应用文的规范性很强,具有固定的格式,讲究文字平实、准确,内容依法、清晰。这一特点其实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些基本套路。只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进行归纳,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所谓归纳概括,就是通过对个别同类事物的具体分析、概括,找出其共性特征,从而认识规律,得出结论。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越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如教计划和总结时,可以让学生从两者的区别入手,懂得计划的是后来事,总结的是以往事,在归纳概括中了解两种文体的写作注意点,这样,写起来才会符合要求。
在归纳概括应用文的规律后,要重视常规性训练,因为熟才能生巧。学年初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对本学年的应用文学习进行详细规划,制定可行的实训措施。常规训练中,除加强一般的课堂训练外,还要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如有事请假,要写规范的请假条;学期前后要写学习计划和总结。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模拟训练,诸如模拟法庭、罪犯减刑假释或者加刑等司法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模拟过程中动手制作实用文书,在不断的写作实战中提高驾驶应用文的能力。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课程设计 学情分析
当前,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重视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技能的培养,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怎样设计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呢,下面结合铁道交通运营专业教学实际谈谈对该门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的定位、作用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公共基础课。通过应用写作理论的学习和实际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常用应用文写作和阅读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团队精神与严谨务实的学风与作风,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承上启下,其前导课程为中小学语文课,后续课程有《实用口才》,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既能强化前导课程中的语文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又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起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求职面试等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铁道交通运营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共24学时,开设1学期。根据铁道交通运营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对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掌握“必需、够用”的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应用写作的基本格式与写作要求,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
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熟练写出符合规范的日常应用文书。
3.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细致、严谨、务实的良好学风;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训练,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组织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
我院立足江苏,面向全华东地区,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文写作》课程组深入行业企业,调查实用文体的使用情况,分析就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根据行业、岗位特点和我院实际情况,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2.设计思路
课程采用了“学习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情境化、课程教学导向化、课程考核过程化、知识技能一体化”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能力和知识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整合,融入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以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为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融“教、学、做、评”为一体。
(二)设计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原则
以“实用”作为内容选取的原则。原教材内容文种较多,计划课时不足以完成所有文种教学任务,根据专业设置、社会需求、毕业求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文种使用频率,精选文种,重视在职场中使用频率高的文种,删减在实际工作中意义不大、很少用到的文种重组教材,以提高常用应用文种的写作和阅读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和阅读需要。同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内容上淡化理论知识,补充与专业、职业相关的典型案例,安排实用的模拟训练,拓展教材。
2.主要内容安排
(1)教学内容模块化,内容呈现有序化。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和实训活动,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模块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内又设置系列学习任务,然后设立学习情境,完成模块内文种的学习。每个模块,用以满足不同应用情境所产生的对应用写作的现实需要组合成块,直接指向学生在校期间及步入职场后将要面临的应用写作任务。第一模块为日常生活文种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启事、条据等文种的特征和写法,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在校期间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个人事务。第二模块以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系列文书写作为模块,先设定参与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境,学生随机分组组合,以“调查研究”为手段,以“写作调查报告”为中心安排整个活动。在活动中练习写作“活动计划”、“调查提纲”、“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访谈提纲、座谈会话题设计”)”、“调查报告”、“活动总结”、“讲话稿”、“会议记录”等文种,同时组织“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经验交流。这样在一个项目中既完成6—7个写作任务和“口语表达练习”,又使学生对此模块的写作流程有了明确的认识。
(2)内容安排从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克服畏难心理。
在课程安排上,应用文写作一般只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课时不多,但课堂容量较多,应用文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学生陌生的领域,从内容、形式、行文,都迥异于学生原有的写作习惯。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感到陌生、茫然,不知该怎么去学习。任何一种写作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既要在心理上取得认同感,又要遵循由熟悉到陌生、由简到难的原则,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程的第一个训练项目为日常生活文种训练,从学生认为很容易或以为简单的应用文种入手,消除学生畏难心理,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