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篇

我国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教育改革发展中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局面,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及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探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概述

2.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教育不能直接讲授道德概念,灌输行为,而应促进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主要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1]。其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清晰而全面的思考方式并理性看待道德的争论及其寻找解决的办法。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2.1.1儿童的道德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科尔伯格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在吸收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于博士论文中创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虽未证明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但是却证实了道德判断和行为之间的某种联系:即道德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样,道德判断作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将会启示人们注重对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认同和培养。2.1.2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要经过“三水平六阶段”科尔伯格等人设计诸如“海因茨与治癌药”的道德两难故事,让学生做出对错、该或不该的回答,根据学生的答案,把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区分为“三水平,六阶段”。这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不变的。三种水平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两种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既是对前一阶段的发展,又是对前一阶段伦理困境回应的深化,直至儿童从契约、法律法规考虑到人类的正义。此外,受皮亚杰的影响,科尔伯格认为每一阶段道德的发展与当前阶段认知发展是有关系的。儿童当前对两难故事的推理必须建立在逻辑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如果当前阶段认知不成熟的话,逻辑思维不能达到相应层次,道德判断就如空中楼阁。因此,归纳其“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核心即为: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只是因为个体认知发展成熟的早晚会存在质的差异,但是基本顺序是不变的,不存在跨越低级阶段直接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趋势。2.1.3儿童道德发展与社交环境有关科尔伯格通过美国儿童的调查和跨文化研究发现:生活条件较为恶劣,接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往往相对滞后。如生活在孤儿院的青少年还不能达到第三个阶段,而同龄的生活在集体农庄的青少年则达到了第四、五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国家,儿童道德发展也存在差距,社交环境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2.1.4“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科尔伯格在德育方法上提出“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这些方法具有鲜明的民主特色。“道德讨论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思考,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道德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2]。道德讨论法可以使学生在棘手的道德两难讨论中不断深化道德认识,最终将认识内化为行动。“公正团体法”注重团体的民主管理和团体的道德氛围。在创设的公平、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社会角色。通过投票等形式决定团体重大事项,让学生有角色担当能力和群体归属感。

3当前我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3.1强调教育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有所忽视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要采取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这虽然弥补了师资和教学资源匮乏等不足,但是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教育自由,使因材施教这一原则难以真正得到落实。加之我国受伦理型文化的影响较大,教学内容上更多关注的是集体概念,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对个体的关注度相对较少,难以挖掘和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发展程度不一,采取统一模式,很难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2显性教育突出,隐性教育相对弱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显性的理论课和隐性教育实现。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却导致了两种教育的不均衡。显性课程普遍重视,隐性教育却明显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无论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还是高校的学分制改革,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以及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隐性教育的落实比较困难。此外,家庭氛围、校园文化、教师个人的榜样示范及社会风气等隐性教育效果也较为有限,因此整体上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加强隐性课程开发。

3.3学生道德知行不一,脱节现象明显

我国在校生的思想品德虽有所提升,但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严重脱节。拿我国的高校为例:我国既有魏华伟等优秀大学生,他们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有道德偏差严重的问题大学生存在。如:名牌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舍友,药家鑫架车撞人刺死伤者逃逸等。学生的知行不一致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态。

4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性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我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具体表现为:研究角度相似:不论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还是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研究均可以从心理学和道德哲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一方面,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学会运用一定的心理咨询技能和方法研究解释学生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用道德哲学相关的知识去正确看待学生的思想状况,并给予学生相关的思想干预。教育方法的共同性:科尔伯格的德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共同性。科尔伯格根据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德育方法: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在道德讨论法中科尔伯格认为:“一个阶段的道德认知成熟之后,才能顺利地达到下一阶段的道德水平,道德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3]。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循序渐进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公正团体法中个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注重团体道德氛围的营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的自我教育法、实践锻炼法等基本方法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4.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一)计算机素养的培养

人们普遍认识到,在教育目标中,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学校开设了大量的计算机素养课。在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独特的东西来看待的,游离在学校各科日常教学课程之外。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整合将计算机看作是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意味着在已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以便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标。因而,要用计算机来系统地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强调计算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学习计算机;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思想政治学习的效果,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三)全方位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传递工具的改变,整个信息传递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信息技术将改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将使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信息技术将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从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将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机器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克服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形式,因而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成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尺度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在学校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也叫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解决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大多以演示为主;第二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思想政治学习阶段,也叫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阶段,这个阶段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而且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整合阶段,也叫IITC(Inter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是更强调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合问题,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较为理想的思想政治学习环境及教学、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而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将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新媒体和新技术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和依据。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阅读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高效率检索式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的出现使知识的联结由线性的变成网状的,由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文字、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

四、信息技术将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极大的限制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它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教育观念的不断涌现的状况。

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因在形式上具有代替教师讲课,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写板书,以电子教材代替印刷教材,实现网上学习,实现CAI学习等效果,因此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也成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尺度。但仅仅用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必将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走向歧途。以计算机和网络化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中,有机地结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平台的建立,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行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政治学习生活化以及终身教育的愿望的实现提供了保证。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使自主学习成为必然。

总之,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的应用,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同时,也正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革,它将会大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面貌。

参考文献:

[1]王雪.网络与教育[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质性研究方法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名词透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质性研究方法随着心理学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在质性研究中散发着人文关怀的光辉,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使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人文关怀是教育对象的主观需要

“90后”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思维活跃,追求独立,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平等参与意识渗入“90后”的心灵深处。充分了解和研究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引导是必要的。

二、质性研究方法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质性研究方法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自身存在,是活生生的常人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它超越了传统的定性研究的局限性,散发着人文关怀的气息。

第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研究结果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而达成的共识。”[3]质性研究常常以研究对象为中心来展开,这是调查研究过程中价值观的重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可以是互动、共创和分享的过程,教育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评判者,教育对象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认识客体,二者应构成和谐、宽容和极具亲和力的研究氛围。

第二,访谈过程中的倾听也体现出人文关怀。“受访者通常有自己的理由和需求,他们只有在自己内心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后,才会愿意就访谈者认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交谈。因此,访谈者要耐心的倾听,不仅要注意受访者所说的具体话语,而且要思考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动机、愿望和需求。”[4]这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说教为主的方式截然不同,其中隐含着价值观的重大转变,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应当借鉴的方法。

第三,质的研究对伦理道德问题非常关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指出在访谈过程中应注意自愿和隐蔽原则、尊重个人隐私与保密原则、公正合理原则和公平回报原则。研究者需要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研究者需要公正地对待被研究者和研究的结果,恰当地处理敏感性资料。此外,质的研究主张研究者需要与被研究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地回报对方所给予的帮助。

三、质性研究方法中的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从权威性向平民化过度

质性研究过程中的“平民性”原则也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要权威化,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法要去权威化。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平等原则,体现双主体原则。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者要淡化自己在知识、阅历上的优越感,教育对象同样有说话的权利,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倾听对方意见的义务。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这也对受教育者的自觉提出了要求。

(二)深入教育对象生活环境探究深层次原因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探究,要求教育者深入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在教育者面前展现出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最真实的思想状况,有助于教育者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所在。两者在深入交流和探讨中不断调整,进而形成正确的、成熟的观点。只有通过这种交流互动,才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三)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隐性教育有显性教育不可比拟的优点:隐性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存在“自身免疫效应”:当与人自身原有的思想体系相异的外界思想进入时,原有思想会形成“保护层”以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这种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与它受到的抵触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当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越大,它所受到的抵触也会越强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就必须从显性教育为主向显隐结合教育转变,营造一种“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到有人在教育他”[5]的润物无声的意境,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陈向明.质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12.

[3] 陈向明.质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16.

[4] 陈向明.质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

[5] 孙昌勇.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36):70.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性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孔子作为古代教育圣人,对人性善恶虽提及甚少,但他以“仁”、“礼”观念为中心,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的品质、人格和道德修养等问题,这种以“仁”和“礼”

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出这些的本质在于爱人,在于从人的本质出发去教育人,完善人。

孟子把孔子的“仁”转化为人的内在本质,提出“性善论”观点,并以此作为人的道德属性,以此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中庸》中的“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的思想是为其性善论的直接体现,孟子的“四心说”,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仁义之心”进一步奠定了儒家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荀子从人的情感欲望出发,提出“性恶论”, 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主张性恶, 认识到人的行为不仅受自然性制约, 更受理性的支配、控制和引导。但其提出教育的方法还是要遵从儒家道德规范。

董仲舒吸收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观点并加以发展形成新的人性论,即“性有善有恶论”、“性三品论”,从而奠定了自己的道德育人理论基础。

总之,儒家从人的本质出发去探讨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古代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我国后来历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二、西方人性论

柏拉图是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集大成者。柏拉图认为善是出于知,而恶则是出于无知,一个人如果有了善的知识,他就会从善而不会作恶。柏拉图的人性思想对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有两点重要启示:一是他把道德看成是现实中的人们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内在需要,是一种高尚的内在的精神性需要;二是他认识到了人性的可塑性,认为人性是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来塑造、提高和完善的。

亚里士多德发觉人性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他指出,人性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依据这些层次进行教育,能够增加教育的实效性。他认为从个人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依靠内在发展的自我认识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人的特殊形式,将其固有的人性、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精神分析引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揭示了人本身的三个不同层次,暗示了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自我把人从本我上升到超我的层次,即上升到具有高尚道德的理性自我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动机决定的,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要求道德教育要遵循需要的层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西方人性论从不同层面对人性进行分析,以期实现适合于其国家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三、人性论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性的教育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综合教育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人性论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但中国古代儒家的教育理论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根据,即人性,它的全部学问在于教人和做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传播统治集团的政治理论和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接受并建立起相应的政治信念,整个思想教育系统的本质还是人性的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人性的比较和同化,我们应立足于人性起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人性的变化相吻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性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十分复杂和深奥难测的,从远古人的诞生到现在,人的发展更加丰富化和复杂化,人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如何实现对人的改造,使之成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人。诚然,从“人性”问题入手,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的目标和原则、方法,定位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定位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和造就人上。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教育是一个依靠内在发展的自我认识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人的特殊形式,将其固有的人性、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对策的人性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对策,就是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从出发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只能从人的思想实际出发,分析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从而运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该从“人性”出发,将教育对象的人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透彻的了解和分析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人格特点,各个层次的人性,寻找适合每个层次人性的教育方法,从而找到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的角度和途径。从而摒弃传统的灌输教育,强迫命令的教育方式,使其顺应人性的发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社会转型期,在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性”为出发点,以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其建立一种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王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 刘春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审视[J]. 西化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 王海明.人性论[M]. 商务印书馆,2006.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双主体”;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企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31-03

我国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在根本上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高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的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推进高职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工具性技能培养过程中更深刻地关注学生“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终身的职业生涯成长,以及如何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等。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和逐步落实,我国高职教育发生重大改革,在原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2010年高职校长论坛上,学者们明确提出校企“双主体”模式,即高职教育实施的主体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在实践中“2+1”、“校中厂”、“厂中校”等办学模式也越来越得到深化。

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这一新形势,研究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对策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必然课题。

一、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渊源及其内涵

1.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渊源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源于“产学合作”模式,它秉承了“产学合作”、“充分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机制,并走得更远——学校和企业共为教育实施主体。这一模式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具有学徒制性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在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合作教育”模式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其他国家中展现为不同形式,如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在我国则表现为“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模式。近几年,我国企业渗透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状况,终于改变其参与者身份,成为高职教育的真正主体,发展成为校企“双主体”模式。企业和高校在高职教育中同为主体,让学生能够通过与社会主义市场直接贯通的企业,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对话,提高学生的成才质量和就业能力。

2.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不断深化发展形势下演化而来的一种更深刻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由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转变为与高职院校具有同等地位的人才培养主体,两个育人主体在校内、校外两个育人环境的交融中,共同承担应用型、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

这一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企业和市场的需要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期望有效利用和拓展职业教育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全面改革教学体系,使教学与真实工作相结合。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辅之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企业学习,以顶岗实习为主,使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担任实际工作,获取大量经验性知识,并能体验纷繁复杂的工作情境,从而提高职业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加深职业认知和科学化职业生涯规划。

二、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包含以下五大构成要素:教育的内容、实施教育的主体、承载教育的客体、沟通教育的载体和影响教育的环境。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各个要素都带来了深刻影响和改变。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生变化

单一学校为主体的高职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但并未被突显和具体化,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了宏观层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而随着企业加入高职教育行列,成为主体之一,具体的行业企业规范、职业纪律法律等要求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内容,并被大大加强和突显。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生变化

单一学校为主体的高职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仅由学校教师单方面来承担;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共同承担。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在教育和管理上的职责、工作内容和空间时间均各有不同和侧重,两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和相互配合的程度和好坏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双方指导上的不一致容易引发学生的困惑和无所适从;管理上的时空空白会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和不受约束;内容和职责上的混乱不清、分工不明会带来相互推卸责任等。

3.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生变化

单一学校为主体的高职教育模式下,受教育的客体仅是“学生”这一唯一身份;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受教育的客体身份不仅是学校的“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员工”。客体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交替接受学校的集中教育管理和企业相对分散的教育管理,身份时有重叠和分割,致使受教育客体在交替变化的角色中,容易出现思想和心理的混乱,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复杂性被进一步加深。

4.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生变化

单一学校为主体的高职教育模式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载体为课堂、书本、教师、校园文化等;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则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除了原有学校教育载体,必须积极探索企业思政教育的载体和跨越校企空间和时间距离的有效技术载体,如企业文化载体、管理载体、传媒载体、网络载体等。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和企业精神的核心所在,通过企业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而跨越时空的技术载体如网络,在校企“双主体”模式下具有连接学校和企业、传递教育内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5.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单一学校为主体的高职教育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相对封闭和单一的校园环境中,而校企“双主体”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时空地域跨度上的改变,企业环境不容置疑地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境之一,而这一环境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有时叠加在学校教育上,带来双重正向效应,有时则完全背离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企业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中存在着“重生产、效益,轻教育、思想”的问题。赢利是企业的基本目的,趋利性是市场的本质所在。企业如何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直接与企业的市场发掘、产品更新、生产组织和营销策划等相关,而更深层次的、间接影响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则往往

容易被忽视。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市场的逐利性容易引发人的贪婪和对金钱的崇拜,给学生带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破坏性冲击,而企业在面对人场实习的学生时,如果放任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必要的正确引导,将给学生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目光的企业。

(2)企业管理中存在着“重制度、人治,轻人文、德治”的问题。企业在管理中刚性化特点突出,惩罚性手段强硬,员工一旦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和错误,或罚薪降级,或解聘下岗。这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管理的严格和制度化,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企业管理的无情和冷漠,对员工缺乏人文关怀,这些情况会对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和冲击。在用人方面,受企业领导的喜好和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存在“领导说了算”的“人治”问题,他“走上层路线”的不正之风有了滋长的土壤,依法治厂、以德治厂不能落到实处。一些企业甚至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强迫员工加班,却不给予应有的补偿,侵犯员工的基本权益。这些都容易导致学生对未来工作失去兴趣、对社会产生失望情绪、对法制和道德失去信赖。

(3)企业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一些企业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凝聚力,不能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载体,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产生教化、激励和约束等积极作用。一些企业缺乏优秀的政工人员,不关心员工真正的思想问题或实际困难,思想政治学习流于形式,难以收到实效。还有的企业中存在的社会负面问题和个别低素质人员的言行,也会对实习学生产生思想上的消极影响。

三、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设立企业准人制度和门槛

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企业运作科学合法、企业文化积极向上、企业员工敬业团结等优良的教育资源基础上,而目前有不少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有一些企业职工素质低下,甚至存在一些企业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置人性、法制于不顾,给职业教育带来极坏影响。面对这样一个良莠不齐的企业“世界”,“随便”将学生“放置于”企业中,不仅不能使学生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得到锻炼,更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因此,“国家应对接纳实习生的企业设定准入门槛和资质要求”,设立准人制度,从制度上进行规范,让企业真正承担起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良性影响。.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

构建校企联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和教育工作队伍,促进该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方面,在高校设立由党政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统筹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在企业进一步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积极发挥企业工会和党团组织的各自优势,逐步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强高校和企业的交流沟通与融会,积极创建“高校教职员工、企业人员、学生党员干部”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形成校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

3.加强高校与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相互配合,形成优势互补态势

学校和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突破的瓶颈——社会实践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通过弹奏竖琴而成为竖琴手,通过运用一种技艺而掌握它。德性也与此相同。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情而成为正直的人,通过做事勇敢而成为勇敢的人”,任何思想和德性只有在现实的行为中才具有生命力,单纯学校里的理论学习和认知,缺少行为的介入,难以转化成为学生真正的德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优势,缺少实践机会和条件;企业充满行动和践行的机遇和事件,却缺少理论的指引和梳理,因此,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企业的介入可以改变学校理论学习的僵化和空洞,让学生德性的培养落到实处。学生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成果与企业实际工作和社会现实形势相结合,得到更深刻的领会和掌握;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中的自我直接体验与深刻感悟,在高校教师、企业指导“师傅”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在行动中逐渐纠正或摒弃存在的错误思想与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境界。

4.发挥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职业人”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信念的教育。传统的学校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感和传达人文精神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潜在教育作用,但却难以给予他们“职业”的文化和逻辑。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工作、生活等鲜明的行业性、职业性等特征,对培养学生职业生涯中的诚实守信、团队合作、敬业奉献、责任意识等职业素质具有积极和直接的作用,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产生经常性的深刻影响,逐渐改变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职业操守和信念,从而帮助学生改变思维模式,从“学生”成长为“职业人”。

5.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首先,重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出发,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和企业“身份”的理解与认同,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对现代企业文化和理念的融入,突显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其次,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是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它能够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灌输状态,促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学生德性的内化,使教学能够切实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行为,有效避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空洞的思想政治说教。再次,建立校企多元化考评体系。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内容,将考评贯穿于学生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全程,并让更多主体参与到考评中来,使全面、真实评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赵昕,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3):25-26.

[2]时晓玲,等,职校生实习缘何“两头难”[N],中国教育报,2011-09-23(1).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