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行业风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预算 管理 风险 控制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企业经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管理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如何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来提高运营效果、防范运营风险成为企业经营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企业的内控管理现状
我国企业管理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无法有效预见和控制经营风险。多数企业按要求建立了制度和流程,但实际可操作性差,执行力低,效果较差。
缺乏协调机制,权责不明确。很多企业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链条长、流程不清晰,人员变化快,数据不统一,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运营效率低,经营风险高。
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很多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主要由部分管理部门甚至是一般工作人员完成,判断标准不明确,管理措施存在局限性,导致风险失控。
监督机制不健全。许多企业内部稽查、评价制度不完善,导致监督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董事会机构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或者董事会就是半个经营班子,经理层的决策就是董事会的决策,缺乏牵制和监督。
二、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外部监管的规范,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内控管理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础上,于2010年4月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这就要求企业单位必须重视内控管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快内控建设。
(二)当前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衰退,将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带来企业管理理论新一轮的改革和深化。
三、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五个阶段。当前的风险管理框架理论,是在2004年在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RM)中提出的,把企业内部控制提升到企业风险管理阶段,管理内容扩展到相互关联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
从内部控制理论进程演变来看,内部控制内涵逐步扩展,内容不断丰富,管理思想从财务活动逐步扩展到整个经营过程,从经营活动扩展到战略目标管理,从内部环境分析扩展到外部风险应对,从过程控制扩展到事前管理(风险识别),将全员、全过程管理思想逐步深化。其管理内涵基本与当代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一致。
全面预算管理自上个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通过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进而对作业协同、战略贯彻、经营现状与价值增长等方面的最终决策提供支持,是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首先,全面预算与企业战略规划密切相关,预算目标一般由董事会制定,代表出资人的利益,是企业战略目标在短期内经营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一般涉及利润目标、规模目标、投资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资源分配目标等,是内控管理中价值创造、资产安全、风险可控等活动的终极目标。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目标是实现控制目标的基础。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投资等各个环节,与企业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要求企业必须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建立动态的风险识别和分析系统,制定风险控制目标和应对措施,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贯彻推行。预算编制对宏观形势、行业趋势、成本承受能力等活动研究的越透,预算的执行力、稳健度就越高,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其三,全面预算在目标既定的前提下,需要对目标进行再细化、对数据进行再明确、对任务进行再分解、对资源进行再分配,需要管理层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梳理优化,完善治理结构、权责分工、人力政策、内部监督等管理程序。制度健全、管理高效、信息通畅的内控环境能促进预算目标的落实和各项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也能发现内控管理的缺项和薄弱环节,从而推动风险点控制和内部环境的改善。
其四,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上报、质询、确定等一个沟通过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完成结果确认、与目标对比分析、确定纠偏方案等实施必要的控制,两者都需要以经营信息为桥梁,在各部门、各管理层之间实现传递,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基本就实现了风险点发现、防范措施制定、整改措施下达等风险控制的目的。
其五,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监控评价体系,需要进行信息归集和分析,需要开展业绩评价和薪酬考核,需要对管理过程审计监督。只有形成不同面、多方位的协同管控机制,才能将预算评价做到合理、可行,实现奖惩分明,确保经营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控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电力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区域电力市场,企业目前面临着空前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开发、占领电力市场,如何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获得发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是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基础型产业,保证其稳定、健康的运行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需加强风险意识,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不然企业处于失控状态下,终将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笔者立足电力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自身多年从业经验,对内部控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一.内部控制管理的定义
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管理是指受企业董事会与管理层人员的影响,为实现经营运行的效果、效率,提高财务报告与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合理保障,进行设计的管理过程。内控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部分,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稳定、控制风险的重要保障。通常而言,企业内控体系主要包含“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三个流程。事前防范主要指利用内控管理手段,对内部控制进行制度性规范。事中防范主要指企业在经营、运行时,利用内控手段,保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效应。事后监督主要指利用检查手段,发现内控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不断强化、完善内部控制。
二.电力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电力企业缺乏相应的市场风险意识。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垄断、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普遍具有“电力老大”、“行业龙头”等思想,电力企业普遍认为电力是国家的紧缺性、急需性资源,企业议价能力较差,电力企业的损益不影响企业的发展。主要由国家宏观政策控制,企业发展靠国家,企业效益依政策,企业管理存行政等思想,市场效益、风险、竞争意识不强。因此,针对电力企业而言,无论是管理高层或是企业普通职工,都存在实为电力生产,虚为企业管理的思想,只需按照计划生产,或者超额生产电力即可,其内部控制管理作用不强,管理不能使企业发电量增加。而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电力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同一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国家逐年提高对于“节能减放”的要求,该种落后思想观念,对电力企业发展、管理能力形成了巨大的制约和阻碍。
第二,重要性认识不足,内控制度不健全。一般来讲,单位的负责人是内控建设的重要责任人。现下,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关注点都放在了生产方面,忽略了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存在着多企业内控重视认识不足的现象。其内控制度也存在不健全的现象,由于公司产权链条相对较长,个别的分支机构以及子公司都是以上级公司内控管理制度为主,作为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没有将其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也没有考虑都制度能否适应的问题,还处于按照习惯处理问题的现状。
第三,内控制度执行力较差。对于制度建设而言,电力企业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内控制度多采取通用制度,未建立权威性内控体系,使得内控制度多流于形式,内控制度只是为应付检查而设立。从执行力而言,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未有机结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电力企业市场风险意识较差,加大了企业在经营、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若不能有效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将对企业发展、生存造成严重影响。
三.电力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
首先,加强风险防范,强化风险意识。处于新时代背景下,后金融危机将逐渐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电力企业风险将逐渐凸显。因此,我国电力企业需做到如下三点:其一,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做到提前谋划发展全局,主动掌握后金融危机的防范权;其二,管理层需重视内控管理,要认识到内控管理不只是一种“纸质”制度,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执行,直接关系着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与质量,将书面制度转化为工作效率;其三,企业职工需结合企业实际,增强内控管理认识,主动执行内控制度。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规划要求,切实通过内控规范促发展、避风险、化问题。总而言之,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企业的经济业务能够有序、健康的运行,要求企业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按照不同风险控制点,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预警与识别,通过评估与分析,强化内控控制与管理,构建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全面控制、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
第二,提高重要性,建立内控标准体系。将内部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全面的贯穿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极大程度的发挥好内部控制的管控、督导、评价作用。推进部室标准化建设,将各专业间内控进行无缝衔接。首先要明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职责;其次要明晰业务岗位间的职责,明确做什么行成工作标准,将工作内容有效的进行梳理,进而确定怎样做,严格按照内控的要求和依据,完成技术标准的确定。将工作的管理标准以及技术标准有效的加以整合,让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的内控都达到标准化体系。进而打造系统性和有效性的内控管理,通过强有力的标准化体系,完善企业内控体系构筑内控“金字塔”。
第三,构建动态管理、风险评估体系。电力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首先需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利用SWOT模型,分析区域、行业电力企业的优劣势,加强风险识别,针对性建设内控制度。另外,完善风险评估程序,建立财务状况风评模型,建立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的预警系统,加强外部的风险管理,提升事前风险的防范能力。我国2009年正式提出“依法严治”的总体要求,要求企业树立规范经营的意识,加强内控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强化风险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处理,高度重视创新业务风险管理和评估,强调重视潜在风险,确保在企业控制过程中融入企业风险管理,提升内控的执行力。同时,建立内控的基础防范,用基础规范完善、指导各类具体规范。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强化制度紧密度,使企业内控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在企业内控管理中,要强化控制内控主体,企业实行内控管理,企业全体职工即为主体,人员素质水平影响了内控实施效果。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统一董事会与管理层的责权利,实现相互约束、共同激励。动态掌握企业内务业务人员、会计人员的思想状况,若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必然尤其动气,领导层与部门负责人徐分析重点人员的岗位思想,发现可能违法犯罪的外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该类风险。
四.结语
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内控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要求电力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秩序。通过加强风险防范,强化风险意识,合理规范与完善供电企业的收缴统计,合理规范与完善供电企业的收缴统计等措施,实现电力企业稳健的运行与发展。(作者单位: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浑江发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林跃升.浅析电力企业内控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
[2]邓建明.分析财务管理在电力企业内控的有效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 ,2013,(17):265-265,267.
[关键词]次贷危机 银行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自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特别是对金融行业的发展造成的影响最为明显。虽然有些国家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金融危机影响,但是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结束。我国金融行业运行系统较为封闭,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并不明显,但是,我国银行业应该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随着美国高科技经济泡沫破裂和经济发展形势低迷,自2001年起,美联储为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从而大大增加了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推动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房贷需求的增加,并催生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迅速发展,其规模由2001年的1200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6年的6000亿没有美元,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银行等金融贷款机构向一些信用度较差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借款人提供的大量贷款。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身经营风险,也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因为银行等贷款机构通常把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进行出售,在持续低利率情绪下,金融市场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成为投资者投资首选,进一步促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以消费者次贷为基础资产,在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消费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收益、风险转移,以及资金供给的利益链条,极大提高金融工具杠杆比率,相应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同时造成次贷过度膨胀,信用泡沫由此产生。
当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次贷消费者还贷压力增加,房地产价格下降,造成次贷违约率急剧上升,进而使以此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金融产品价值急剧缩水,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全球性的股市动荡。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势较为良好,房地产行业涌入大批资金。由于住房抵押贷款具有低风险特性,所以许多商业银行在其信贷资产结构中,住房抵押贷款占有较高比重,但是随着许多城市房价虚高,国内商业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大量投放资金,银行风险开始显现。
但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银行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少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造成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许多业务人员在进行住房抵押贷款发放的时候风险意识淡薄,存在单纯追求业务量而忽视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贷状况进行调查,甚至为追求业绩而把风险管理放在次要位置的现象;其次,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缺乏,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以业务风险管理为主,而对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存在明显重视程度不够问题;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全员风险管理教育,而仅仅认为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业务,没有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银行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过程中。
2.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落后。在西方金融业较为发达国家,其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已经从注重内部解决和定性风险的传统模式,向精确衡量风险并运用到金融衍生工具向市场转移、定性和定量分析缝隙相结合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发展。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现代风险管理引入时间较短,受主管部门的限制和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行业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使得进行风险转移的各种金融工具缺乏交易的市场基础,总体造成我国银行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启示
尽管次贷危机的爆发和金融衍生工具有很大关系,但是辨证的看待金融衍生工具作用,对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和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金融创新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它既可以为金融行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会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新的风险。因此,不断创新是推动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银行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
1.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虽然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可以给银行带来新的利润,但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构成较为复杂,创新之后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和原有风险发生较大变化,其风险不再受到标的资产报酬率影响,而且一个金融衍生工具对发行者和投资者的风险也是不尽相同的,这让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过程中承担了新的风险。因此,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时候,必须了解新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并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加以防范。
2.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创新在分散投资风险、增加资产流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也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因为金融衍生工具能带来的较为可观的利润,因此许多商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都把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重要选择。但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的时候,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导致信息极度不对称,金融风险产生的空间较大,因此,凡是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和投资的银行必须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
四、总结
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在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基础上,合理运用和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创造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不断完善其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最终提高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效率,促使银行长久发展[4]。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积极创新的同时,必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方志 苏国强: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及其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45-49
一、摸清辖内银行业风险底数,抓住风险监管的重点和着力点
高度关注关联贷款风险,抓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做好风险提示。强化对辖内各机构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的监测,突出对贷款五级分类的落实。正确把握银行新办业务风险,调查了解存在的内控薄弱环节。采取约见谈话、机构回访,掌握被监管者的工作动态,督促被检查单位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切实防范风险。
二、加强对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
1、督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管理体制转变。促成*农村合作银行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建立“三会”机制,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引导明确市场定位,督促其按照章程制定的支农贷款比例,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督促严格执行农村合作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存贷款比例不得超过80%,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25%,同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不得超过20%等。
2、加强内控专项治理,促进完善内控机制。严格按照*银监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监管的通知》以及该联社制定的内控制度治理方案执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内控制度专项治理工作。跟踪检查20*年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调查核实20*年稽核整改意见落实情况。加强资产管理,完善新增不良贷款台帐,严密监测大额(前5户)贷款和单户超比例贷款,建立不良贷款余额前10户动态变化情况监测机制,进一步督促该联社对已核销呆帐贷款和“三违”贷款责任追究整治工作。
3、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以资本充足情况、流动性指标、不良贷款情况、内控制度建设等17项定量指标为监测、评价重点,按季进行全面、客观的风险监测与评价。以非现场监管发现的问题为目标导向,以内控管理薄弱、违规问题突出、风险隐患较大的机构为日常监管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深入调查。
三、继续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好窗口指导
定期召开监管通报会,披露监管信息。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鼓励金融创新,巩固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确保信贷有效投入稳健增长。提请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警示,配合打击“两非”和乱集资现象。围绕履行监管职责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手段,提升调研活动质量,努力向上级反馈辖内经济金融运行动态。
四、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1、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三守”教育为载体,狠抓内部管理。一是牢固“我要创建”思想观念,深化创建理念。二是以“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以规范工作底稿为切入点,促进监管质量提升。
关键词:内部控制;日常化管理;措施
一、内部控制日常化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1.深化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风险管控的客观需要
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背景下,金融业案件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流动性风险隐患等因素导致案件风险有抬头趋势。内部控制不仅是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其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而内部控制体系具有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需要金融机构在日常管理中,对于环境的变化和业务的创新,做到反应迅速、及时调整,从而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的科学发展。
2.加强内部管控是保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金融机构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市场性、公众性的特点。其高负债经营,债权人众多,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因此,金融机构要平稳地开展各项业务,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内部业务的稳健运行和资产安全,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3.监管当局对内部控制管理常态化的需要
当前,监管当局对于金融机构的内控管理也在不断地强化细化,并频出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政策。如: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发【2014】40号),要求金融机构应当指定专门部门作为内控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内控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均承担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职责,应根据分工协调配合,构建覆盖各级机构、各个产品、各个业务流程的监督检查体系;再如,银监会《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银监办发【2015】97号)中提出从制度顶层设计、重点环节防控、客户服务管理、危机处置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内部控制日常管理机制的目标
1.总体目标
(1)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金融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2)确保合法合规,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3)保证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4)保证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稳健运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5)确保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2.具体目标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突破当前以内控监督检查带动内控体系文件修订的管理方式。建立内控环境变化反映及时性、风险评估常态化、控制活动流程科学有效维护、信息在金融机构内、外部有效沟通,并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价检验内控有效性的动态化管理机制。通过合理、适用、严谨的内控流程设计,和对控制活动的严格执行和检查,保证金融机构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经营状态。
三、内控日常管理机制的构建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控管理的全面性首先体现为全过程性,构建相对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使其触角摄入企业经营的各项业务和各个操作环节,涵盖金融机构所有的部门和岗位。
2.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重大风险领域与管理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
3.前瞻性原则。体系整合立足于金融机构战略发展目标,借鉴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4.适应性原则。体系建设应与经营管理工作相适应,与现有的管理及业务体系相结合,将风险管理及内控的相关要求融入到管理过程中。
5.成本效益原则。体系整合的根本目的是提升金融机构整体管理效率与效益。因此,应在减少人力成本的前提下,保证两套体系建设及执行的有效性。
6.合规性原则。体系整合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监管机构和股东关于功能实现、发展战略、服务定位等的相关管理要求。
四、内控体系日常化管理机制的主要措施
1.以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为契机,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2012年6月,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架构。高级管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监事会对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通过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履行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应职责,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对此,金融机构要继续建立健全内控“三道防线”机制,各级机构、业务经营部门和员工是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承担业务发展任务的同时加强运营中的风险控制,严格规范操作规程;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作为第二道防线,统筹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检查、监督和评估第一道防线的工作,并研究完善风险管控,适时调整政策制度,按照规定路径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组织落实整改,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系统完善;稽核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第三道防线,负责优化监督检查方法,加大非现场工作力度,提升风险反应速度,检查和评估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促进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2.完善内部控制基本管理制度,实现内控文件的动态维护
目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往往积极投身于金融产品的开发和衍生品的创新,花大力气进行中间业务的市场开拓,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业务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但是由于反应时滞的存在,新业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则的动态调整不到位,没有实现风险预防的管理目标,从而形成内部控制的缺陷或发生风险事件。因此,应建立内控文件动态管理的日常机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定期对各类险进行重新评估,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合理确定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风险控制点,动态调整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3.做实自我检查环节,定期开展内控日常检查
金融机构要定期开展内控文件自我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以下方面:(1)现有的内控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本机构的所有业务流程;(2)内控体系文件的层架结构是否合理;(3)管理活动的风险点是否变化;(4)现有的控制流程设置是否权责分明,有效控制风险;(5)内控体系文件与制度是否一致等。同时,对检查出的问题,立即整改,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加强信息系统开发,以信息化固化内控成果
在信息化环境下,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可降低业务处理过程中源于人员疏漏或舞弊的风险。事实证明,业务或者管理流程凡是具有固化表单并且实现线上运行的,内控流程均执行良好,证据充分;管理流程未形成表单的,或者未实现线上运行的,流程实施随意性较大,证据充分性欠缺。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要求金融机构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应科学合理地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强对信息网络系统的控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并与信息系统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政策措施。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
5.宣贯风险管理文化,多维度开展专项培训
在金融机构内部要培育形成风险管理文化,必须做到充分关注以下三大要素:一是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二是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三是把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使企业员工自觉遵守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有关的各项规定,内嵌入心,外化于行。可以以“三道防线”的内控管理职能和重点为切入点,多维度开展内控管理专项培训,使“三道防线”的员工认清在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位置和角色,并协调一致,推动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转。
6.日常积累管理证据,树立金融机构良好形象
金融机构面对的客户范围广、交易量大,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注意积累并完善日常形成的管理活动证据,它不仅是外部监管法规的要求以及内部控制事后检查的重要证据,更是企业内部核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同时,完整的内控证据记录,也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在监管当局的评价和公众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毅.论金融机构自律的基础[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05).
[2]孙效敏,秦四海.金融机构接管制度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