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公民教育 作用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224

公民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知识、行为和习惯成长的关键时刻,在这一阶段开展公民教育对培养现代公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公民教育。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涵义和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认知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为基本内容,以培育公民思想政治素质为培养目标的课程。[1]本文所指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我国普通高中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部分。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课程为载体,以公民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为性质,具有思想性、德智共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2]思想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性,指的是对中学生进行观点教育;德智共生性指的是既要丰富学生在人文与社会学习中的知识,又要促进学生品德、道德素质的发展;实践性指的是要注意从学生和社会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学生的实践来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1.2 我国公民教育的涵义和内容

在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有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3]也有学者觉得,所谓公民教育就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的教育。[4]这些定义从内涵上予以限定,但是没有涉及到概念的外延部分。檀传宝教授认为公民教育的界定应该包括:“造就公民的教育”、“对公民的教育”、“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5]这种界定涵义的方法包括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对象和手段。

虽然我国学者对我国公民教育涵义的界定各有不同,但在公民教育的内容分析上大致相同。他们所提出的公民教育的内容基本上都包括国家与民族教育、权利与责任教育、道德与文明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6]这四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冯建军教授在论述公民教育目标的当代建构时,提出了关于公民教育内容的新的分类。他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德行、公民参与能力四个层次,结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采用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方式来设计。[7]在形式上,公民教育内容应该涵盖公民知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能力教育。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我国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视野发生了转变,从认识自己开始较为系统地认识自身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并且有一定探求欲望和能力。同时,高中生面临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公民教育的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系统的公民教育,有利于现代公民品格的塑造,实现公民的个体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2.1 建构公民知识框架

公民知识教育指的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生活模块围绕公民的政治生活展开,介绍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当代国际社会等。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是公民身份的基本元素,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公民在政治生活接触到的其他概念有助于建构学生的学科体系,为学生今后参与政治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经济模块介绍了经济生活中的常用概念、经济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

2.2 提升公民参与能力

公民参与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关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8]高中思想政治课基本上采用展现生活情境――探究生活之理――回归生活情境的教材呈现模式,根据每个知识点的特性,从生活中的相似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讨论情境中所蕴含的矛盾和道理,既有独立思考,也有合作讨论,每单元配以对应的综合探究。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能体会知识理论的建构过程,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政治模块侧重于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哲学模块旨在用基本理论指导生活实践,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2.3 培养公民态度情感

公民的态度情感主要指爱国情感、公民情感和公民意识,公民情感是公民在实现和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如尊严感、权利感、参与感、义务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心和良心等;公民意识又包括社会主体意识,即意识到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还有民主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环保意识等。[9]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求逐步树立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来说,经济生活模块在情感态度上注重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取精神;政治生活模块的情感态度目标在于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文化生活模块旨在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我国公民教育中的局限性

3.1 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平等

当代公民教育已经逐渐摆脱传统义务观的影响,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倾入了更多的关注,但轻视个人权利的情况依然存在。具体来说,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中,仍然强调个人对组织、对国家的服从,强调个人对集体、社会的义务。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我国的公民教育更侧重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公民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例如服兵役、纳税等,但是对于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权利和监督权等较少展开教育。有学者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调查该市11所中小学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状况。根据其调查结果,中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比较薄弱,知情权利意识和申诉意识都需要提高。[10]这些都反映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权利教育与义务教育上存在不平等。

3.2 缺乏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展开,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公民教育的主要核心是培养参与国家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在此基础上纵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可以发现该课程虽然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内容上能够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但在能力培养上很难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例如,经济生活模块介绍了公司组织结构的作用和公司制的优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离已有的生活经验较远,难以通过实践来获得更深的理解。此外,可以利用的实践资源较少,主要是课堂模拟、观看多媒体资料、参观展览等途径,缺少具体的实践体验,所以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

认识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时,要防止一味地把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化”的倾向,认为该课程是一门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也要防止将这门课程简单地看作一门学科,认为这门课程仅仅是知识的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我国公民教育中承担着建构公民知识框架、提升公民能力、培养公民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如何看待它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弥补它的局限性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公民的培养,影响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

[2]谢树平,李宏亮等.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6.

[3]熊庆年.大学法人化趋势与我们的对策[J].江苏高教,2002,(4).

[4]李艳霞.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0,(10).

[5]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5).

[6]王东.关于公民教育基础问题及基本内涵的思考[J].中州学刊,2006,(7).

[7]冯建军.公民教育目标的当代建构[J].教育学报,2011,(6).

[8][9]蓝维,高峰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7:421,420.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第2篇

一、高效课堂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动”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甚至标新立异。

2.精心设计,让学生“想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动的“欲望”。 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有些问题答案并不是绝对的,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有与老师相反的观点。鼓励学生竞争,让学生体验“动”的喜悦。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好胜心强,希望自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能使学生经过竞争,分出胜负,学生自然会积极地动起来,因为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胜利者,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

3.创设愉悦情境,让学生体会“动”的快乐。快乐是人积极行动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创设的情景能使学生体验到快乐,何愁学生动不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学生认识“动”的意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思想政治课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意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小组的建设和运行作重要的是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认为,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在思想品德课主要有三大环节:“导学案的使用――课堂小组的合作――评价和检测

1.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素质教育下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要打造“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的特色导学案 ;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制作,跳出教材看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不同模块之间进行教材整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不同模块中, 相关联的侧重点不同的同一知识整合学习。

2.课堂小组的合作

小组形式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小组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建设项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合作学习的策略得当,那么教室中的分组学习会对学习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不同小组中承担不同角色,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潜在的天赋与隐性的才能。分组学习也可以解放教师,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学术支持。分组学习使学生变得更加善于合作,会让他们减少个人主义,提升自信与学习动力。预先对全班学生解释任务目标和小组期待。分配小组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准确了解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然后再给他们提供具体目标。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个小组,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科学划分,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每个 小组就是一节带动力的 “车厢”,让每个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和精彩的点评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立体交叉的驱动力。选好学习小组长定位:助手、代言人、一组之魂、学、学习英雄。小组长就是“分动力机”在整个小组中,组长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培训学习小组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指导组织、管理的才能;适当给学生加“营养餐”。 要对组长加强培训。并且培训要经常化。级部、班主任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指导。老师要少一些斥责,多一些正面引导,保证课堂的“安全”,对于组长的培训无需很正式的进行,只要平时有侧重的关照一下就能起的很好的作用。小组长组织学习过程:结合探究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探究题目的见解,并明确自己的疑问。一个优秀的组长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他能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分层讨论和展示,实现整体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在3个不同的层次中一对一地讨论,第二步集体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把班级管理得“看上去很美”,并不是一件好事。风平浪静的表象下可能涌动着一股暗流,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而班级管理要在有序与无序中追求一种平衡,保持一种适度的混乱。

3.评价和检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于鼓舞孩子,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喜欢受到表扬,受表扬后会产生一种精神振奋的心理作用,会激励人积极向上,发挥潜能。笔者以为,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错,教师都必须有所回应,并加以简单的点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激励性评价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干。

4.反思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很多高中生都这样认为,既折服于政治课深刻的道理,又无奈于政治晦涩难懂。因此,大部分高中生出现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高等现象。究其原因,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缺乏吸引力,总给学生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所以我们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真正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高中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作为高中基础性学科的思想政治课,我们已经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无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都有了崭新的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师,因此,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活”起来。为此,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见解,以供大家参考与指正。

一、巧用名诗名句,让高中思想政治课道理通俗易懂

古诗是高中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名诗名句通常寓意深远,给学生启迪,令学生深思。把名诗名句巧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晦涩难懂的思想政治道理。比如在学习“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这一章节时,我就选择了引用高中生熟悉的关于发展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并设问这句诗蕴含了哪些认识道理,然后引导高中生阅读分析教科书,再找学生回答,小组讨论,最后总结本节知识点。这样不仅使高中生对本节知识点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探究分析能力,做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效结合,使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晦涩难懂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不仅名诗能够巧用,名句也可以随手拈来,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民族精神之艰苦奋斗时,我先让高中生搜集古今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然后上课时让他们发言,小组比武,各小组列举了很多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如“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通过小组比武,高中生深刻领悟到了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高中生更要发扬光大。

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巧用名句名言,不仅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构建活动课,让高中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指出,学习是高中生的个体行为,高中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我们就要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高中生,让高中生有足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构建活动课,则能够有效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

如在讲“改革开放”时,我采用让高中生“现身说法”的形式。课下先让他们调查祖辈和父辈的生活经历,请祖辈和父辈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让学生自由发言,他们兴致极高,各抒己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谈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此时得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结论,也显得水到渠成了,这样通过构建活动课,让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高中生容易理解,更具有说服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哲学知识理论,如果从正面讲解,高中生就会很难理解和接受,但如果通过小组“辩论会”的形式,通过小组辩论让高中生得出结论,教学实效会更好。因为在小组辩论中,高中生能够充分发表他们的见解和观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我就采用小组辩论会的教学方式。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丰富了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通过构建课堂活动课,使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思想政治课自然受欢迎了。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代化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第4篇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和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研究话题。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

1.1学生缺乏自主性学习态度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文科生考试中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往往是迫于高考需要,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学生的整体认同。通过随机对100名高三文科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你为什么要学习思想政治课?”这个问题,75%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是因为思想政治学科关系到高考,5%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该课程来培养自己的人生观;15%的学生认为平时学习比较紧张,没有多余的时间通过电视和网络关注时事,思想政治课可以让自己或多或少地了解到社会实事,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剩下5%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目的跟高考和生活都有些关系。为此,我们可以知道,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都是被动的,缺乏自主学习态度和兴趣,对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认识,不明白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应该是自己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

1.2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够

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在高中学习基本普及,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取黑板、粉笔及教材等传统教学手段,教师把控整个课堂,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些对于信息接触面广泛的高中学生来说,此类教学方式显然得不到认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没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情境、探究式及启发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寥寥无几,学习情绪非常低落,整堂课下来提问的学生屈指可数[1]。学生完全不愿意去思考、不会问问题,也没有兴趣提问,学生课堂参与度极低,师生之间无法产生有效互动。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认同问题上,不认同的学生占比为60%,30%的学生一般认同,10%的学生很不认同,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普遍得不到认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1.3学生学习动机、认知水平及情感未得到重视

学习动机是指引和维持学生学习行为,并使其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该动机分为内部和外部,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内部动机是由该课程本身价值引起的,学生主动学习是因为个人兴趣,与考试成绩无关;而外部动力则是完全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通过上文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外部动机远远强于内部动机,其内心并不是真正喜欢并接受该课程的学习,此动机使得学生学习参与性很低。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才能对其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知识产生较深的认识和理解。然而由于个体差异性特点,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加上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与外界接触少,人生阅历非常浅,使得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很难掌握,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依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政治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国情操未能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培养,这些因素的综合干预,都严重制约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主动参与性的发挥[2]。

2.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性对策

2.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重视目标的完成与落实。据有关数据调查,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目标完成了解情况非常差,仅占到5%,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关注学生目标是否达成,使其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都达到教学设计要求。其次,有效调整思想政治课内容。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中广泛搜集资源,形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增强课程趣味性,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难、易有别,对于较难的经济常识应重点讲解,以便学生充分掌握和了解政治课程,增强学习自信心。最后,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成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将案例法、情境法、活动法及探究法等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政治课堂学习中来。

2.2重视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情感需要

情感认同是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最高境界。高中生作为有思想和情感的独立个体,情感认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参与性起着巨大的调节和催化作用,思想政策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情感需要不仅要满足其对知识的获取,而且要满足其思想情感和政治情感的理性需求[3]。所以日常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情感教育法感化学生,引发学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一但教师本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其思想政治课也会自然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荀子;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启发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想必人皆可诵,然而先秦集儒学于大成的荀子却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这也就指出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教育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更要发挥全面育人的时代作用。在仍然以高考为权重的今天,我们高中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大都还是以智育为主,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培养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双重使命,并且要不断地求索、践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出其在德育与智育方面的实效呢?荀子的《非相》篇对我不无启发。

一、事不揣长、平等待生

德育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的发挥,离不开政治教师的身体力行。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高中学生,处于叛逆阶段,自我意识较强且敏感,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怀与平等对待。然而,平心而论,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有意或无意的对学生加以区别对待。曾经,我听到一个学生的抱怨:“整个一学期,××老师没提问过我一次,真没劲”。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是相当在意的,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举动也可能带给学生以伤害。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细心,谨言慎行。

荀子在《非相》中强调:“事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既是说评价他人不用揣摩他的高矮,不用评估他的大小,不用权衡他的轻重,只要看他的志向就可以了。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平等相待,不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对待学生的学习疑问,无论难易、无论水平高低,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耐心解惑。比如,即使是任课教师,即使班容量较大,我们也要尽快熟悉每一名学生,尽快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础水平,做好每一节课的学生表现记录,继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制宜,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满足,得到提升,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找到自信,找到快乐,既提高了自身的知识素质,又感悟了为人之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二、以微知明,深度教学

成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辩证思维的素质,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日常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多还仅仅在停留知识的传习上,提升解题能力上,而情感、价值观、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这就使得思想政治课尴尬的沦为讲书本、背条目、说套话,应付考试的枯燥科目,这样的课堂只能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致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放松课”、睡觉课”。这样的政治课堂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更难有实效。

在《非相》中,荀子认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即当教师有四个条件,一般的传习学问,不在其列。这启发我们,要想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业已存在的枯燥乏味的成见,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深度教学,即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做足智力体操,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感悟到在政治课堂既紧张又确有所“得”。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兴趣点,讲求教学知识的紧凑性,课堂问题的启发性,合理设计教学进程,能够预见和掌控教学的速度与进度。今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思考发现知识的源与流,思考发现知识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精微之理且能加以阐发,并能进一步的运用知识对现象做出合理评价和科学的预见。

三、譬称以明,德育有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有智育的目标,更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任。今天的95后学生是被娇惯的一代,他们大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盲目自大、叛逆轻狂;他们渴望成功,却又不想吃苦;喜欢受表扬,却禁不起挫折……。面的这样的实际情况,政治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德育目标,绝非易事。有时,如果我们没能做好充分准备,就会使课堂教学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反而令学生更加的抵触、更加逆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荀子在《非相》中说:“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说的是,谈话的方法在于:严肃庄重地面对他,端正诚恳地对待他,坚定刚强地扶持他,用比喻的方法来启发他,用分析的方法来开导他,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使自己的谈论显得宝贵、珍重而神奇。由此,给我们以启发:其一,实施德育过程中,我们政治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生硬灌输,致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是应该和颜悦色、诚恳以待。师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跨越认识的障碍,通过沟通、交流方法,共同达到德育的目标。其二,为使思想政治课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实效,我们不妨从身边小事入手,从细微之处入手,放弃改变“假、大、空”纯粹理论教授,走进学生,与学生分享体验。春风化雨,用比喻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启发、开导他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看似呆板、枯燥,其实大有可为。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该提高对思想政治课使命感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不断开拓、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在坚持德育为首的前提下,要努力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通过尝试运用有效方法,深入浅出,寓理于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思想在知识的积淀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荀子.非相》译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75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