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1篇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政府层面的原因。

1.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确的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很不好;其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婆这些祖辈,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的甚至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有限,而且大多数祖辈只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加之在农村,祖辈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在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更不能兼顾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社会层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边缘山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不想再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日子,他们想带领自己的孩子走出这片穷乡僻壤。因此,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打工,从而使子女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3.学校层面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但是在偏远的农村,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这一课程,更别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了。其次,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他们渴望在这里收获知识和关爱。而大多数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爱护,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4.政府层面

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程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再加上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大多数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子女长期“两地分居”;其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没有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忽略了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部门的放任不管,让留守儿童在其错误的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复杂综合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家庭和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1.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变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鼓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圆。农民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情况,为了给予子女衣食无忧的生活才来到城市打工的。长期与子女分开也让农民工不能全心全意在城市工作,只有改变现在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孩子长期“两地分居”的状况,促使更多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健康的成长。其次,对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行优惠的教育政策。政府应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特别建立和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使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权益。再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帮助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深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切身情况,建立以政府为主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的各项具体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最后,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既能减少进城务工人员,让子女和父母团圆,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2.注重家庭的亲情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该从家庭抓起。第一、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目前,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有的父母认为,改变家庭经济环境,为孩子提供物质帮助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则认为,只要孩子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可以最大限度的放纵孩子,不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还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干脆就放任孩子不管。其实,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父母在孩子的各种意识形成的初期离开孩子外出打工,孩子缺失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关爱,因此在思想、道德、情感、心理等多方面都存在偏差。所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得已必须出门打工,必须增加与子女的联系,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方面,也要着重关心子女的思想情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等方面;其次,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留守在家的子女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多与监护人联系,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第二、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看管或者寄宿在学校,祖辈由于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生活条件等原因不能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要么放任孩子不管,要么溺爱孩子,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甚至有的祖辈只关心孩子的衣食起居方面,而对孩子的学业、心理发展等方面一无所知。寄宿在学校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更是一步步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这个监护人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应该对孩子的学业、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负责做到真心关心孩子,补足孩子从父母这里缺失的爱。监护人还应及时与学校、父母联系,了解孩子的一切情况,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3.加强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重视

第一、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学校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学校一般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许多留守儿童有了心理问题也无处倾述。所以,学校应建立老师———学生之间的的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学生的关心,老师的关爱,最终促进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师。许多农村学校由于环境艰苦、薪资水平低等等因素,导师学校缺失大量的教师,甚至出现一师教多学科的情况。有的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没有年轻教师加入,导致学校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丧失兴趣。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学生也就不能学到该方面的知识。使得本来就已存在的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年轻有为的教师,传授学生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而且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能的话,成立专门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组,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前言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和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价值观偏离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环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因素。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利益关系多样化,一些领域出现道德沦陷,诚信缺失,欺骗欺诈多发生。封建迷信活动,,黄毒的社会丑相浮出水面。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农民同样能接触大量不良信息。有的人的价值观念会被不良信息侵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农民思想多元化,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农村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群体存在盲区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农村男女青壮年大都离开家乡去城市打工,人口流动越来越快。他们长期脱离组织管理,成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这样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题的差异变大,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参差不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统一展开。

(三)教育机制缺失,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完整的教育工作机制,教育工作零散,可有可无。从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缺乏甚至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人力物力的投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忽视。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薄弱,导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处在窘迫的境地。

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经济发展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处在落后的地位。经济落后就更加没有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投入,使得基础设施陈旧、匮乏。这不仅表现在村委会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学校教育的基础设施中也有所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大社会环境中,这条定律适用,在农村这个小环境中也同样适用。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快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意识方便的教育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农村教育者素质的欠缺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信息。由此可见,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者把握教育内容与方向,对受教育者所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决定作用。然而,一般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素质满足不了作为教育者的要求。农村经济落后,基础条件差,高素质的教育者不愿到农村工作落后地区农村现存的教育者年龄比较大,所接触的知识有限,满足不了受教育者的知识需求。教育者素质的缺失,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群众素质的欠缺

现在农村存在的大部分中年以及老年一般为接受教育甚少的人群,他们的素质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许多社会不良现象的认识不够透彻,判断力低下,立场不够坚定,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价值观念的偏离。思想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这些人群比较容易参加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等危害社会的活动,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难题。

(四)整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

这个问题不仅在农村有所体现,整个社会环境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用的观点依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思想观念改造的武器,其目的是将人们引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是让人精神丰富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搞好了,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政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间接的推动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政府跟人民的共同努力。扶持农村工业发展,让农民不只靠农业回报为经济来源,为农村青壮年提供当地就业的岗位,减少进城务工人员,减少人口流动,发展农村当地经济。政府引导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待遇,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吸引高素质的教育者。

(二)确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思想政治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团结广大农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经营、懂技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目标。培养塑造新型农民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农村的各种思潮。使目标深入人心,成为激励农民向前发展的向导,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同志带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四)建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当前对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不完善、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是一个致命伤。要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运行,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运行机制。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监督机制、激励惩罚机制等等。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制定教育的计划与措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走过场、走形式。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保障,才能有效的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农村干部以及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所以我们要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为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农村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62-0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立项项目《高校农村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SZ012)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扩招,加上企业改革深化,效益不好的企业越来越多,加上农民收入不高,出现贫困的家庭数量还十分庞大,这就导致我国的贫困农村大学生人数增加迅速。我国高校农村贫困生指来自农村的由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拮据,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者支付教育费非常困难的学生。教育费用包括:学杂费和生活费。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高校农村贫困生的问题,目前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对于如何资助他们,又该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很必要的,首先,要分析高校贫困生都存在哪些问题。

(一)重视经济补助,忽视思想教育

目前,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提到高校农村贫困生,大多数都看到了他们经济的困难,重视经济资助和为其创作勤工俭学的机会,但是,对于这些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的少,容易忽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在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的问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够,纪律观念淡薄和不热爱集体等不良现象。

(二)对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心不够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风气思想复杂,都对高校农村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他们的心理压力大,当成绩不理想时,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会感觉对不起家人的期望,心理出现焦虑,加上很少找人倾诉,大学校园里的业余文化活动,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参加,容易出现悲观、自闭的心理障碍问题。极端的容易抱怨社会,仇恨国家。可是,当前,在高校,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些,都导致了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三)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状况认识不足

在我国社会上,都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过高估计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思想道德水平。认为只要能够给予他们经济补助,就可以了,忽视了来自农村大学生在身上暴露出的心理问题、诚信不足、思想道德问题;高校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部分农村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动非常大。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认识不足,也导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二、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经过我国高等院校统一考试,选的农村大学生,能够在经济条件不好,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走到高校就读,说明这些农村大学生,不但聪明,而且适应能力极强,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要采取一些措施,关心教育他们。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目前,开展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首先了解贫困生的心理需求状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多渠道的获取贫困生的工作方法,,比如:和贫困生谈话、查询学生档案信息、调查问卷了解等方法,能够全面、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然后,才能开展有针对性,具体实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开展高校农村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高校教师必须充满爱心、耐心。

(二)进行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多方举措,因势利导

首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经济帮助的时效性,贫困生很多心理上的变化都和自身物资缺乏有关,高校可以通过发放助学贷款、奖学金等方式给予其经济帮助。在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上,注重育人功能,帮助贫困农村大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爱的思想品格。高校提供勤工俭学机会,为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经济上宽裕了,能够让贫困农村大学生重视自我改变的观念,通过社会的帮助,可以增强他们的时代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其次,利用节假日,高校活动日等时间为贫困大学生创造心理帮助机会。

高校的大学生因为经济上的贫困,往往利用节假日和学校活动时间,留在学校打工赚钱,进行家教等方法改善自己生活,但是,每逢这个时间,又是高校冷清的时候,普通大学生都回家了,贫困生孤单的生活在学校里,心理上必然发生一些不良的变化,孤独、社会不公平不合理感等都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时,高校要抓住时机,对于这些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共同准备年夜饭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培养他们不孤单,勇敢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再次,树榜样、学新风,激励高校农村贫困生。

对于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倡导新风的办法,激励他们向优秀的贫困生学习,增强他们自立自强的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鲜活的贫困生优秀事例,可以引起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共鸣。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就要学会用先进的优秀贫困生典型,来激励和帮助在校农村贫困大学生,树立奋发有为,自强自立,坚韧不屈的人生理念。树榜样、学新风,激励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坚强起来。

(三)加强诚信教育,注重培养“报答”教育

当前,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都是怀着感激的心理,感恩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和社会曾经给予的帮助,这就是“报答”教育,高校教师要及时利用贫困生这一心理,进行“报答”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会感恩,增强诚信的心态。为贫困生心智成熟,成才成人做好心理准备。让他们怀着满腔热情报恩社会,增强其自信心,健全其人格和心态。在诚信教育方面,要让贫困生感受诚信的重要,增强其主动践行的信心,通过一些诚信实例和诚信现象,进行深刻教育。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完善高校农村贫困生的人格健康

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在经济困难和不好的学习条件中成长起来,他们的心理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大学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多关心,多进行心理疏导,培养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对于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要多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会社会交往,解除心理障碍,完善他们的人格。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要让贫困生学会倾诉,学会用积极的心态与人相处,不逃避,要积极参与;另外,要创造机会,让贫困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参加社会公益宣传,都会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有帮助,让他们积极入世,学会社会的参与,完善他们的人格健康。

三、结语

针对高校农村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很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分析高校农村贫困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农村贫困生在思想上出现的政治教育不健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加强心理诚信教育、“报答”教育、推动以学生为本的健康教育,丰富发展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农村贫困生完善人格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条件。开展针对高校农村贫困生的研究,有利于高校农村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做好准备,为其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人格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必要,林蔚,刘声.中国高校300万高校贫困生在苦读[J].中国青年报,2002-2-21

[2]张棍灿,罗洪铁.成才不是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4篇

1问题

1.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收入的有限必然导致教育投入的缩水。尽管国家特别关注教育问题,并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但是,对于有些农村学生家长来说,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经济收入一直呈低水平,对其子女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经济支持度就低。

1.2“读书无用”思想泛滥

近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打破了过去上了大学就包分配、吃国库粮的格局,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统一包分配,而是实行“双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招录都是“逢进必考”。也就是说,举全家之力供养孩子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到好的工作,这种现实严重挫伤了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读书成才的积极性,使他们滋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

1.3 思想政治课中考分值比重小

随着中考体制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无论是在教师眼中还是在家长和学生眼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程度降低。例如,2011 年临沂市中考,总成绩860分,思想政治课50 分,还不到总成绩的6%,分值比重很小。

1.4 思想政治课教师力不从心

由于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有限的缘故,平时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间安排相对不足。不论是自习时间还是辅导时间,见到的往往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教师的身影。

同时,有些教师也给学生灌输学习思想政治无用的思想,致使思想政治课学习时间被占用现象时有发生。

1.5 学生歧视思想政治课现象严重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程受到学生的严重歧视,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即使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做数学题或者学习其他科目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思想政治课学习量很难保证。 转贴于

2对策

2.1 多种措施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2.1.1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农村农民经济扶持和帮助力度,为农村子女上学提供可靠经济基础和保障,缩小城乡差距。

2.1.2 农村农民积极进取,抓住国家的一切惠民政策,如种粮补贴、生猪养殖贴息贷款等好政策,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努力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为家庭增产创收。

2.1.3 积极响应国家的好政策,主动争取国家的各种贴息贷款,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从而使他们各自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2.2 强化教育,杜绝“读书无用”思想

读书是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即使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实行统一分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不管在哪行哪业的人都要有较全面的知识。成才不在于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3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观念

2.3.1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尽管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占有比较小的比重,但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一样重要。一方面,利用校内的资源,如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来扩大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争取和利用校外现有的资源,如去当地的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等部门,看看他们是如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维护国家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把课堂知识用来指导社会实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教师讲课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排忧、解惑,才会使学生感到政治课的实际用途。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5篇

翻转课堂;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138-03

近年来,“翻转课堂”这一来自西方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国内诸多专家学者所广泛讨论,无论是其以学生为本位的先进教学理念,还是利用新型教学资源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突破,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农村固化、僵化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反思当下,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盲目追求考试分数等固有的弊病,而农村的办学条件与教育资源又相对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中学的课程改革之路面临诸多阻碍。“翻转课堂”中所蕴含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对于深入思考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弊病,积极变革固化、僵化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以学生为本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实现身与心全方面、多层次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

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道德素质、品质的确立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伟大复兴。然而,在城乡二元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使得农村教育水平相较于城市差距较大,思想政治教育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呈现出多重矛盾和诸多问题。

(一)学校与教师落后的教育理念

高考、中考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及教师大多将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考试必考的科目进行教学,而忽视其本身的德育――即对学生身心成长与人格完善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功能的贯彻落实离不开教师高尚的品德修养与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缺乏先进、健康的教育理念,直接导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退化至知识点的识记与背诵,这不仅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更严重阻碍了学生此阶段身心的自由发展。

(二)教师老旧、固化的教育手段

目前,我国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课堂简单易行,最容易复制。教师机械式重复对学生灌输知识的单一性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习、成长特点,仅仅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创造性等能力的培养。此外,农村教学设备老旧,教学资源匮乏,在客观条件上极大地制约着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育内容

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课标是“立足于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与辩证统一。但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思想品德教育通常仅仅集中于班会、校会及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导致理论实践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找到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平衡点,往往使学生陷入学习“高大上”的空洞理论知识的误区,难以在实践中得以感悟与成长。而“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手段往往又忽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成长发展的心理特点,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

二、什么是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