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近些年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取得了迅速的进步,同时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焦点也不断地涌现出来。然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研究仍有空白之处需要填补。下面笔者对这些焦点问题的研究结论做简要的述评,探索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理论成果概述
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一般通过专著和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体现出来。笔者对利用网络和西南大学数字图书馆检索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学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专著较多一些,代表性的著作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项久雨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蓝天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唐志龙、罗剑明共同编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论》。相对而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的专著少有问世。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上。笔者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以1980年到2016年为检索时限,分别在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笔者通过合并,得到20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密切相关的文献,其中硕博论文7篇,核心期刊5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观点概述
通过梳理发现这些学术论文和期刊研究的中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内涵界定、实现途径、困境与对策、实现的层次几个方面。另外也有涉及实现规律、实现的条件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界定
学界目前对其内涵界定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观点即认为: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属性通过实践活动去满足特定的价值主体(大学生)的需要。同时特定的价值主体(大学生)又在自身需要被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升自我,提出新的要求。
如张亚丹就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通过教育活动对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的引导、满足和提升,促进价值主体的需要与价值客体属性和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良性循环”[1]。还有张捍东认为“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价值主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属性和功能来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被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的效益关系”[2]。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实践中收到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的原因何在。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了众多不同的结果。归结起来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本身的不利因素;如王东辉从后现代主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否定[3]。
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因素。李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做了概念界定,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不利于其潜在价值向显在价值升华的因素总和。并且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划分为社会障碍、学校障碍、家庭障碍;物质因素障碍、精神因素障碍;经济障碍、政治障碍、文化障碍[4]。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的研究是比较集中的,其中比较有权威性的是项久雨的观点。他从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具体途径三个层次做了分析总结。并且认为实践是根本途径;“灌输”和“接受”是基本途径;课堂教育,管理教育等具体教育方式则被归类为具体途径[5]。研究者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也更多的是从这三个层次出发。这些研究既包括具有一般意义的实现途径也包括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或障碍的研究。例如张捍东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包括课堂教育、文化环境浸染、因特网教育、管理教育等[2]。中山大学的冯诗琦、龙维从关注接受主体需要的满足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6]。
也有部分研究者另辟蹊径从优化内部和外部条件来论述实现途径。付有能、陈燕浩从优化宏观环境和建设微观环境的角度出发[7],陈草从资源合理利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8]。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有无层次、如何划分的问题上,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山东大学的刘贤峰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功能划分为社会价值、集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三个层次。因此他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就应当是个体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9]。张亚丹从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过程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理解、认同和运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所包含的三个层次。并认为理解是最低层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础;认同内化的标志;运用是外化的表现形式[1]。
三、现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总体来看,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是十分关注的,对其理论研究从无到有,并在不断深入。但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还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创新性
根据笔者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实现途径”上,且内容大同小异。更有研究者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一些研究成果直接套用在“大学生实现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上”,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进行详细分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其他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没有实质的区别,不能够体现大学生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以及即将迈向社会进一步社会化的身心需要。这些都表现了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缺乏创新。
(二)系统研究不足
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少有专著出现,并且现有的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论述其中一个焦点问题,或是在兼论另一个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某一方面研究,甚至各个研究成果之间是有冲突的,不能在总体上把握也没有准确把握各个焦点问题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缺乏系统的整体的研究。
四、未来研究展望
(一)观照大学生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中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同于其他价值主体的特殊性。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深刻而又快速的变革,特别是随着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就业时的双向选择等,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呈现出了复杂化的变化。首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在增强,在面对问题时看重的是自我的判断与选择,而忽视权威的指导。其次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倾向上已由集体利益向个人利益转移,越来越多地重视个人发展,逐渐轻视社会责任、集体责任。在价值评判的标准上,更多地以个人价值为标准评判是非对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和适应生活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应当更多地关照当前大学生群体的这一独特社会属性。
(二)注重评价反馈的研究
[关键词]心理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差异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36-0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我们必须在工作中找到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在新时期只有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才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W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传统的依靠个人的感情经验支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暴露出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吸收了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进步。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的教育活动,是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教育的一种活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充分认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遵循人的思想活动的规律,因此具有进步性和优越性。
1.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环境下的一种可行性办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伟大工作。作为一种教育人的工作,我们必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社会的日益进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规范,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工作者、被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实际上,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人们的认识、人类情感、人类意志、人类的态度等心理维度因素中,在浅层次上,则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人们经历挫折后某种心理上产生的一种不平衡感。
2.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是一种新的积极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是一门规范的新兴学科,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它更加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上和人类的生理机制科学方面来研究具体的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树立学生正确思想的科学,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内容,我们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当前在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针对性不强
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在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即“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
(二)专业人员缺乏
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量”和“质”两个方面都不足。从量上来看,学校配备的思想政治教师的数量,低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师的质量上来看,很多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素质较低,业务能力也较差。一些学校配备的心理学工作者都是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非专业人士来替代的,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当前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采用心理学的困境之一。
(三)课程建设滞后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化,存在过争议。“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是否能通过上课来解决”这样的争论远远没有止息,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心理学来取得原有的教学目标,正在以多种形式进入大学生的课堂,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尝试。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解决措施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杜绝“一刀切”现象的出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融入到大学生中去,与大学生做朋友,多交流多沟通,尽可能的去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遇到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个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古代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即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就要做到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和各自特点。同样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只有做到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选择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士
在过去,高校的人才引进往往忽视了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导致高校心理学专业的人才缺失,缺乏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更好的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成效,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引进,必须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增添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学教师。配备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少走弯路,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
3.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化进程
高校需要调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心理学课程体系。我们需要进行这种积极的尝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心理学来取得原有的教学目标,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以多种形式走进大学生的课堂中去。
三、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途径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教育者都是个体的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在同样的条件下,他们关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存在着差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心理差异。
(一)运用个体气质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气质是指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气质特点,这些特点有规则地相互联系着,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别。气质类型有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每一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和表现都不一样,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的表现和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面对多血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善于利用他们灵活性高、对什么都感兴趣的特点,快速引导他们对所讲述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面对黏液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反应比较慢,但是情绪稳定、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特点,采取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不能急于一时,而要慢慢引导他们接受所传授的知识内容。面对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具有强烈的热情、情绪易激动、性急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尽快的染起他们的热情,避免他们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面对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具有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问题困难时优柔寡断,面对危险时极度恐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照顾他们的感受,采取缓和的教育方法。
(二)运用个体性格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人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使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在个体的反应机制中保存、巩固下来的,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每一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每个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依据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三)运用个体能力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能力是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个体能力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水平和结构差异。个体能力的差异一般表现在四个维度中,第一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第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第四能力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在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到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由于大学生中存在年龄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发育快慢的不同等,导致大学生的能力不同,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兼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根据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水平,采取对应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刚.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2):44-49.
[2]陈勇,陈蕾,陈F.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9-14.
一、微时代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在微时代下,微媒体在网络系统中塑造的微支付、微阅读、微生活等个人生活体验,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首先,在微时代下,各种信息更为快捷,传播渠道更为多元,使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其次,在微时代下,微电影、微阅读等一系列的视频、文字、图片的综合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形式,调动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
(二)大学生交流方式的改变。在传统媒介时代,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书信、电话等。在微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相对传统媒介,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微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大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首先,在微时代下,微阅读、微课程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慕课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实现跨国际、跨专业的学习。其次,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更多地依赖于网络搜索功能解决。
二、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在微时代下,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参与平台,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平台、丰富了方法、充实了资源。
(一)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微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台。首先,微媒形式多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宣传平台。其次,微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反馈平台。
(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微媒体的应用形式层出不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方法。首先,微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传播渠道。在微信等微媒体技术支撑下,的相关著作、论述和实践素材,都可以得到广泛传播。其次,微媒体社交网络平台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全面地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微媒体作为一个拥有海量信息的资源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实的资源。首先,微媒体传播方式的开放性使它实现了资源共享,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其次,微媒体对动态信息的及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三、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微时代由于其独特的技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正由于微媒体的运用方法方式难以掌握和监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
(一)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难度。微媒体消解了“传播中心”,不再具有传统媒体“把关人”的重要角色。其结果是,信息资源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多元化价值观念、各类西方社会思潮、在微时代环境下被无限放大和蔓延,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思想,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难度。
(二)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灌输法”。在微时代下,微技术图文并茂、声情融汇、快速传播、交流便捷,创造了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情景,感染和激发着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使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可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
(三)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微时代打破了信息从上到下的单向流动,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得到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资料,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被弱化。此外,微时代平等性和自由性赋予了大学生更强的自主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中的权威地位将日益被消解。
四、微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微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趋利避害,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整合教育队伍,优化教育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于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入微时代思维,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思维等各方面的大变革,提高对微时代的认识,加强对微媒体的研究,拓展微媒体的应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基于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 作用 问题解决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作用。表现如下:
1 快捷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大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换思想、意见和看法的过程。教育者在与大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来自大学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教育者与大学生及时地、经常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获得更多的来自大学生所反馈的思想、意见、看法的信息,从而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比如教育者在与大学生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沟通时,在一次次的平等沟通与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对这一问题是如何看待的,这样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由这一问题引起的其它想法。通过这样的沟通与交流,教育者在努力与大学生及时地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意见交换的交流后,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教育反馈信息。
2 及时消除思想隔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一个就是能够消除思想隔阂、调解利益矛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消除思想隔阂、调解利益矛盾的功能,就是教育者与大学生在沟通过程中消除彼此思想上存在的隔阂,调解实际利益矛盾的功能。教育者与大学生在思想和思维上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彼此的心理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不同,沟通时的物理背景对各自的影响不同等,造成双方理解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存在差异,不利于沟通双方对沟通信息的意义理解,容易造成思想上的隔阂。沟通可使双方了解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就思想上存在的分歧和差异进行交流和沟通,最终消除因思维方式和水平的差异,以及沟通背景的影响而导致的思想上的隔阂。
3 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大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意见、情感的交流和交换过程。一般情况下,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沟通都是就某一个或某些具体问题而展开的。教育者按照思想教育的目标要求主动发起沟通活动,并通过不断地沟通与交流,了解大学生对这些具体问题有何意见和看法,然后根据大学生所反馈出的意见和看法来重新制定或调整沟通的计划,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符合事物本身存在和发展规律的观点去看待和思考这些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的看法。这实现了教育者发起沟通时的预期目标。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在取得了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信息通道不够通畅、形式运用比较单一和传统、不同程度的意义理解障碍、沟通状况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和期望等问题。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不够畅通
信息通道不畅通,会影响信息到达对方和信息反馈的速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分为非组织的情感联系的信息通道和有组织的直传式信息沟通网络。其中非组织的信息通道还比较畅通,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隔阂较小,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完成彼此间意见和看法的交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不够畅通,主要表现在有组织信息通道上。比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院领导、学校领导之间的信息传递不时出现障碍,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和学院领导的沟通不及时,院领导与学校领导与大学生之间直接的沟通机会太少,较为普遍地存在院领导和校领导经常缺位,等等,造成在不少高校中,大学生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传达到学校领导层,得不到教育主体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由此引发大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造成校方与大学生的矛盾不断升级。
2 沟通过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意义理解的障碍
沟通过程中的意义理解障碍,是指“由于地位、能力、过长的交流和易引起分歧、混淆、威胁等意义的信息带来的语言和语义上的偏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存在意义理解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第一,沟通双方思想意识的差异造成了理解障碍。教育者与大学生在认知或思维上存在差距,大学生跟不上教育者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或者教育者不能融入大学生的思维氛围,使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思想意识出现脱节,引起彼此意义理解上的障碍。第二,沟通双方不同的角色心理造成了相互理解认同障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平等的沟通,但教育者和大学生固有的角色关系,容易使教育者不经意间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思想信息交流时,不注意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学生不理解认同教育者的局面。而学生基于这种固定角色关系的影响,会对教育者产生畏惧心理,拒绝与之沟通,从而加剧了彼此间的不认同,造成意义理解障碍。第三,沟通双方人际关系的疏远造成逆反和抵触心理。这主要是由生态距离和心理因素造成的,表现在教育者与大学生交谈时距离过远,双方显得生疏,感情不易沟通。交流的信息自然要少得多,这使得大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疏远,引起大学生对沟通活动产生了逆反和抵触心理。
3 大多数学校的沟通状态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和期望
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信息通道不畅通、沟通形式偏重传统和单一、沟通过程中存在意义理解的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沟通无法进行或进行得不顺畅,这样的沟通状况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沟通的需要和期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迫切地要求沟通,而教育主体和部门以各种借口推开或推诿。当大学生个人或者群体遇到问题,主动找到教育主体,希望就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时,教育主体通常以没有时间、具体问题去找具体部门解决等为借口把事情推开;或由这个教育主体推给另一个教育主体,这个教育部门推给另一个教育部门,教育主体之间、教育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这样推开或推诿的结果就是学生迫切进行沟通的需要和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和实现。二是沟通中的双向平等互动不尽人意,教育主体是信息解释的权威,学生的被动地位难以得到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应该是平等的双向互动,但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这样的平等性不能很好地被运用和体现出来。教育主体所处的教育者的角色,决定了教育主体是信息解释的权威。大多数时候是教育主体来解释沟通信息,并带有权威性和不可质疑性,大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取接受,大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得到改变。三是学生传递的信息常常不能及时得到教育部门和领导的反馈。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将沟通信息传递给教育部门和领导后,不能及时得到教育部门和 领导对于所发送信息的意见和看法的反馈。比如学生以短信的方式向教育部门和领导发送沟通信息后,不是收不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回复就是回复得很滞后:很多教育者甚至对学生的电子邮件不回复等。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解决途径
1 坚持及时沟通的时效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时效观是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要及时进行、快速开展的观点。及时沟通的时效观要求沟通者抓住需要沟通的信息,因势利导,及时沟通。这是由信息的时效性决定的。信息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信息的时效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并且,一定的信息过了一定的时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这就要求沟通双方能及时地向对方传递信息,以便双方都能做出正确决策。建立及时沟通的时效观就要求教育者认真对待学生的沟通要求,及时组织沟通平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沟通。当学生有沟通的需要和期望时,教育者应抓住大学生所发出的沟通信息,选择适当的沟通形式,通过合理的沟通渠道,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消除障碍,化解矛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在沟通重要的价值观指导下,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坚持双方地位和人格平等的观念中,在讲求沟通时效理念作用下。必将得到积极、有效的开展,并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关键词:“场”视角;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 文化场; 情感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83-04
“场”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任何运动着的物质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任何物质周围都充满着场。大学生周围也存在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非实物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受这个“场”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个“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是指以大学组织为特定场域,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连续性所形成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是高校里客观存在的精神现象的特殊形态,会对大学生产生难以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内涵,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部规律、内部规律和主体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规律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制约,又能对外部环境产生能动的辐射作用。作为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组织,大学需要通过努力竞争来获取稀缺的社会资源,并在学校内部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才能生存和发展,大学不再单纯是只强调理性的知识组织,还应承认它是需要适应环境的社会组织。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Durkheim)曾经指出,在社会场中,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等都是构成社会场的场态物质,他们不仅在同一社会场中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且又各自以其特殊的运动方式形成更次一级场。[1]思想政治教育场是社会场的次级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次级场,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发生着和外界环境信息、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通过教育者和大学生的言行改造周围环境。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基本发展趋势由大学生群体内部因素与各种教育因素的矛盾运动所决定,当“场”所辐射的各种教育因子与大学生接受系统相契合时,思想政治教育场就达到一种相对的均衡状态,教育过程运行顺利,达到阶段教育目标;当不契合时,就会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需要对各种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整个趋势为契合――不契合――调整――再契合的迂回曲折发展。
第三,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最根本、最活跃、最具能量的场态物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教育与自我教育总是同时并存、辩证统一的,个体思想品德要经历过反复多次的内化外化,才能达到社会要求。[2]个体间的思想品德、心理状况又由于交流互动、心理联动、合作调控的影响,共同对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舆论的形成发生作用,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及特征
事物的外部功能特征取决于其内部的结构,要彻底了解事物外部功能特性的规律,必须先研究分析事物内部的构成。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应该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与特征,并不断地对其活性因素加以强化,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场”的各种教育元素的辐射影响,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冷、硬”的尴尬境地,弥合了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说教痕迹与“位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场是一个复合的系统,主要由“心理――情感场”、“文化――信息场”、“环境――制度场”等子场组成。“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核心场的辐射力、吸附力和征服力。
1.心理――情感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经过内在的情感、信念和意志等心理要素辩证运动、螺旋发展而形成的。如果我们以大学生为原点,心理――情感场是距离最近的子场,是指以情感为导向的能够形成主体、客体相互感应从而激发大学生心理潜力的特定氛围或动态平衡状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或者说被关注的客体与大学生的主观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合点,客体或教育内容就会表现出一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并与主体的投射力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心理场”。在“心理场”的形成过程中,这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又会在大学生心中激感能量,造成情感触动或情感性心理张力,驱使着新产生的“心理场”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方向是由主体情感的指向性所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中的“心理――情感场”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多层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表面层次的,也有内在层次的。二是主体性。大学是一个充分自由自主的机构,每个个体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大学生“心理――情感场”的主体性特性,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多地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意向相吻合。三是持续性。当形成“心理――情感场”的所有事物和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消失的时候,“心理――情感场”本身并不会马上消失,仍然会对原本处于场中的事物产生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类似于运动物体的惯性。四是联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情感状态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从而产生心理、情感的连锁反应。大学生群体容易产生心理波及,出现互相联动的心理状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合理地利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波动,创造条件,合理引导,使大学生在互激状态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动,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个性动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形成“表扬一小批,带动一大批”的联动效果。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抓两头带中间,抓中间促两头”的原因所在。
2.信息――文化场
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精神世界开展的实践性活动,天然与信息和文化紧密相连。高校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汇聚地,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改变了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态,而在信息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中,信息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来说,信息就是一种文化,信息是人类认识和交往过程中符号或文化的传递。信息的占有、整理、交流与传授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形式和主要途径。文化和信息从静态来说,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显性“产品”,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产品”,但从动态来认识,则是一种“力”,即“文化力”和“信息流”。这两种“力”相互交织,综合形成一种既有纵向历史延续又有横向现实联系,既有整体性、综合性又有引导性、渗透性的“信息――文化场”,从而随时随地对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但使人们发生由精神到行为的整体演变,而且会使人与人的广泛互动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3]就大学生而言,“文化――信息”子场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传递性。传递性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文化场”的首要特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蝴蝶效应”。一个坏的微小的内控机制或矛盾,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个好的典型,如果加以及时的宣传,也会产生正向的轰动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发展。二是叠加性。互联网已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平台。“虚拟世界”的介入,使“信息――文化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往往相互重叠,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信息――文化场”的叠加性特征要求我们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合力”,又要尊重信息源和文化多元化的存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民主诱导、信息辐射、双向互动的吸引大学生的过程,反对把大学生当成被动的客体而单纯地“灌输”,要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密切结合。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精心设定主导的信息源,建设好主流文化,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战,又要注重艺术,尊重大学生关于信息和文化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吸收的规律,创造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培养大学生接受动机,启发他们产生自觉的接受需要,并善于抓住接受动机转移的时机,采集、加工、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3.环境――制度场
环境因素是促成人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人必须接受为自己准备好的环境,并受它的影响和制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是指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既包括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意识创设的自觉环境,也包括无意识的自发环境。[4]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助于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其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环境美为中介来提升其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是一种既具可行性又具可操作性的方法。
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秩序框架。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其客观存在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5]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制度场”,是指以制度为核心的,通过感染、暗示、模仿、舆论、从众心理等方式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外在动力系统。可以认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环境、制度环境中,受其影响、支配、制约的各种各样的存在要素之间的关联状态。就大学生而言,“环境――制度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弥漫性。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环境要素十分广泛,从横向看,它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又包括社会环境因素,既包括物质性环境因素,又包括精神性环境因素,既包括政治环境因素,又包括经济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从纵向看,它既包括历史的因素,也包括现实的因素,既包括社会的大环境,也包括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小环境;从环境作用的性质看,既包括积极环境因素,又包括消极环境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环境的影响是立体的、弥漫式的,其中既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正向影响因子,也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负向影响因子,这种“吸引力”或“拉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有赖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二是暗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度场”中,大学生首先受学习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其次受积淀在民众心理深处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新闻媒体的熏陶和影响,再次受制度和周围人们特别是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的影响。不仅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和规章制度会给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较强的暗示性,而且学校整体形象也会给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较强的暗示性。一般而言,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良好的、和谐的自然环境与外界交往环境,这样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导致人心涣散,校园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三是可塑性。可塑性是思想政治场的共有特征,但在“环境――制度”子场中更为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的环境中进行的,生活在环境优雅、设备完善、人文底蕴深厚、校风学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有利于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需求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动地利用环境、改造环境,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筛选和优化,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和约束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同时,从制度的规范性而言,“环境――制度”子场具有矢量性,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导向。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方式与功能效应
某种意义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整体动力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类吸引因子或活性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其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全方位和隐蔽渗透,其功能则主要包括凝聚作用和约束作用。
1.作用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场与物理场有所不同,物理场中相互作用的对象既没思想也没感情,无所谓主动与从动,但思想政治教育场的相互作用的对象带有复杂的感彩,存在主动和从动之分,并且较大程度上受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作用方式看,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空间上的多方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里,各子场的相互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原动力,各个核心子场都可能决定一个宏观的结构及相对应的微观状态,整体的场效应就来自各子场耦合后所体现的综合效应,各子场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平等的参与和协作。由此而产生的组织形式不是集中控制的多层指令系统,而是分散控制的多层参与系统。[6]同时,各子场所产生的合力不是单个分力的线性相加,而是各个分力的矢量和。也就是说,这种力是通过立体的方式向包围着的对象发射能量,只有各种力作用方向相同,合力才大。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所产生的吸引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耦合”程度,可分为正向的、负向的和零向的,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则相应表现为积极顺从、消极反抗和无动于衷。二是时间上的全过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持续时间越长,他们所产生的与这个场一致的倾向性就越明显。这一点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证实。[7]其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场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无时不在、连绵不断的。由于可叠加的特性,各子场能同时起作用,形成一种特有的整体效应。三是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场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经常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螺旋上升、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使大学生思想发生质的飞跃,要想产生质的飞跃,只有通过长时间量的积累和巩固。三是途径上的广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原理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微波炉。微波烹调的原理是,微波作为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照射在有机介质表面时除部分被反射外,大部分穿透到介质内部,并在内部逐渐被介质吸收而转变为热能,其穿透的深度取决于介质的电容率和电磁波的频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中,也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可以感知的“信息波”或“暗能量”,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又携带着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认知标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而大学生受到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的辐射后,尽管自己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也会自发地根据需要作出选择。可见,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渗透。
2.功能效应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这种“场”的影响。这种“场”可以处于自发的状态,也可在人的精心安排和设计下使本身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持久地对大学生发挥功能,主要包括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一是约束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中,高校内各种组织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以及传统文化、行为准则等因素会使大学生个体产生心理共鸣和强烈的心理暗示,[8]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使行为取向与大众趋于一致。如果大学生个体行为背离了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持有的共同价值观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会产生一种纠偏和矫正功能,从而具有约束性的导向作用。二是凝聚功能。在有关凝聚力的研究上,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常常直接研究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感情,强调凝聚力的情感成分。[9]笔者认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本质是群体对其大学生吸引力的大小及大学生间相互吸引、相互依存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缩短心理距离是提高凝聚力的关键。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大学生积极合作、协调一致的行为状态将明显增强,消极反抗的行为状态将显著减少,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就会象磁铁一样紧紧地把大学生团结起来,使心理距离大为缩短,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三是激励功能。激励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某种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会引发和增强个体自身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始终维持一定的兴奋状态,使人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发挥出最大的活力。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激励过程的核心要素,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与源泉。高校一旦形成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就会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应地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和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可以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启发他们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矛盾,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的、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参与公平竞争,满足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法]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37.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9-231.
[3]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129.
[4]岳金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11.
[5]熊志翔.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8-59.
[6]邵宪文.场:组织行为理论的一个新视角[J].学术交流,2002(5):38.
[7]莫飞平.德育场力及其整合与优化机制探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