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思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新媒体;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方法也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对教学方式、教师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冲击着传统教学方式。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1.1传统思想教育教学方法概述方法好似黑夜里为行人照明的灯笼。传统的思想教育教学的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学生则是非常被动的接受,这种方法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制,导致教育效果的弱化,使教育大打折扣。
1.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受教育者的真实状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重形式、轻实效、耗费时间长,声势大,却收不到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的抵触心理。
1.3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新时代的发展下,随着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发生变化,教育者的转变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很多隐形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过多的把时间放在课本理论的讲解和文件的学习上,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有利教育相结合。特别是愈来愈多的信息以因特网和多媒体为载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内容出现老化,无法与新媒体等技术接轨,“05方案”的施行更是推动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转变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与时俱进,更新发展。
2开放性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研究
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将学生的思维彻底解放,挖掘他们的主动创造力,提高积极参与感,使他们从内心开始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开放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人的开放,开放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加强互动。其次,信息的开放,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优势,整合网上的教育资源,关注实时动态。
2.1开放性教学方法的意义及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开放性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开放性教学理念,受教育者也有开放性的学习思维,教学地点不仅仅限于课堂,内容也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进步。开放性教学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轨、教学与学生主体脱节的现象。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开放性教学方法的特点表现为多样性、创新性、耦合性。
2.2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和要求在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传输知识的观念,采取互动式教学,师生之间平等讨论,自由表达不同的观点,发生思维的碰撞,提高同学的参与感。还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实物演示的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在理论和实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案例教学法也是实用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维,全方位地去看事情,开发创新性思维。
3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地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其开放性、虚拟性、快捷性、互动性的特点为社会所欢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注意新媒体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授课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的主要目标,主动适应新媒体的环境,抓住其特点,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1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新媒体的使用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约束,信息交流更加便宜,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自由度更高,有效加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下学生获得交流信息的方法、途径更加宽广、容易。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生动有效的信息向学生传授和中国化理论的实用性,使本来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2新媒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路径传统单一讲课方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变得愈来愈淡化,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在使用新媒体技术,QQ、微信成为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应用软件。针对这些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媒体技术,和高校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包括对一些社会热点的感受和观点,从而制定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教学内容,使个人思想和教学理论相结合,正确树立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最终使其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结束语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有助于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可以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与社会的实际相结合,贴近时代的进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佳.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若干重要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2]赵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2).
[3]郭冬梅.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
关键词 心理现象 客观规律 知觉理论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具有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为人的心理活动。人具有丰富的心理活动,任何外部的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将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因此人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那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指向于做人的工作的人类实践活动,就必须敏锐地抓住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善于利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其实主要就是人的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人的认知和意志过程包括有诸多心理现象,比如说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人的心理特征则可表现为性格、气质、能力、兴趣、动机、注意等。由此可见,其实人的心理过程是相当复杂的。那么我们可想而知,做人的工作,将会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今天,我们就着重从知觉出发,探究知觉规律,浅析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知觉,是人类心理现象之一。它是指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知觉伴随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认识外界事物及其认识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在获得对外界刺激的理解与接受的过程中,总会利用或视觉的,或听觉的,或嗅觉的,触觉的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而在单一地感知外界刺激之后,人会自觉地将感知结果通过人脑形成一个对刺激物完整的认识,从而记忆于人脑皮质层中,以便于日后对同一刺激的再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由知觉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知觉之所以产生,是在于对外界刺激的多种感觉的接受与解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影响知觉质量的环节就主要集中在在外界刺激、知觉器官、知觉接受者的解释这三个主要的地方。通过学习,我们还发现,其实知觉存在着基本的特征,一是它具有整体性,即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二是它具有选择性,它会因为知觉对象的相关特征及知觉主体的个人态度而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三是知觉具有理解性,即人在知觉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仅直接反映它的形象,还能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和说明客观事物;四是知觉具有恒常性,即是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时候,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对知觉的解读,除了从知觉自身的特征出发进行分析,我们还应该从知觉的过程来解读知觉的相关规律。由于知觉具有以上的基本特征,所以知觉的过程将会因为不同的因素而导致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说在知觉产生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外部特征将会对知觉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形色鲜明的物体容易第一时间被人感知到,而相对外表不明显的事物就很容易被忽略。此外,知觉主体也会因为自身的内在状态和客观活动范围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说人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以及活动目的、范围不同容易导致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
以上对知觉的相关解释,其实就是对知觉规律的总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理论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知觉理论。既然我们在以上对知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来,看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灵活巧妙地运用知觉理论来实现人的良好教育。由以上对于知觉理论的总结性分析,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将知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如果将其总结出来的话,那就是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我们应该遵照以下几条基本原则来实现结合。
一、尊重知觉的客观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个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程度的规律,要科学地分析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状况,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二、抓住知觉的基本特征,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特征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实效;
三、要善于从感知对象下功夫,对知觉对象进行深入解读与再塑造来开展新一轮的知觉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就应该要善于精心设计、塑造教育内容,以受教育者能够迅速理解并接受的教育内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从知觉主体角度出发,科学分析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进行精细化教育,改变传统的一锅端,一刀切的做法;
五、敏锐把握并科学解读知觉偏差,及时汲取经验教育,利用知觉的理解性和恒常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施行方法。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将知觉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作用巨大的。当然至于如何将其结合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不过其实也并不难,关键在于是否尊重知觉规律,是否善于结合具体情况,将知觉理论正确灵活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当中去。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8).
[2]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3]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M].高等教育研究,1996.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由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可以得知,传播者对受众所进行的有目的性的舆论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播的效果,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基于思想政治传播者有目的性的舆论引导。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身处于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开放的信息环境以及多元的价值环境中,这样的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及行为模式,冲击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无所适从、迷惑不解之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将议程设置理论引入大学思想政治的教育中,突出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精心安排教育内容,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合理运用传播技巧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大量、多元的信息中,吸引到某个经教师预设的问题或议题上来,给学生提供看待政治现象的有效方法及独特的视角,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议题或问题梳理并加工相关信息,从而形成自身对该问题的认识,引发学生积极、正确的思考并进行辩证的分析,实现自身知识和观念的内化,做到辨明曲直、去伪存真,对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有效应用议程设置理论
(一)精心设置议题
教师精心设置引人注目的议题是做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前提。教师应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与学生关心、需求相联系的问题作为最佳结合点,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走出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无从选择的困境。首先,教师可将大众媒介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设置为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并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今的大学生身处媒体开放的时代,即便是置身于校园之中,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天下之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者将大众传媒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设置为议题,能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并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例如,借助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起跑”、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等社会热点,使大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变化,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借助尼日利亚武装冲突及各地暴力恐怖活动袭击等热点事件,使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稳定的必要性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等。其次,选择与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设置议题。现在每个学生都希望在自己正式进入社会之前,能够了解一些必要的社会知识、学习一些有益的社会经验。所以,学生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是议题设置的重要内容。例如,就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设置 “成功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人际关系和专业特长哪个更重要?”等议题,使学生们能够在了解社会、思考人生的同时,确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再次,本着贴近生活的原则,挖掘大学校园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及其蕴含的深刻内涵,设置议题,引发大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二)把握准确地教育时机
把握准确地教育时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重要条件,在最佳的时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人们在对某一议题采取某种立场时,需要一定的认识基础。”传播学者研究发现,一则新闻从“媒介议程”出现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到转向“公众议程”并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这之间存在一个必然的时间差,研究结果表明,这段时间大致为2-6个月,而对于某些与公众息息相关的问题,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相关最强的时间跨度为4-6周。由此可见,不同问题的新闻报道可能需要不同长短的时间,以积累足够的声势,并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而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是在学生对某一个话题最为关注、且议论最多,最需要有人对话题进行答疑解惑时,即在“媒介议程”转向“公众议程”相关最强的时间跨度。在这一时间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对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等热点问题的探讨,可以安排在媒体普遍报道后,此时学生对此事件有一定认识和思考,在展开讨论的时候学生可以积极充分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想现状,适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观念。
激励理论是西方管理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通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高校课堂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管理者通过运用激励理论,分析学生需要,合理设置激励目标,激发学生内驱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将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一、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自己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的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在管理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等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激励理论。人们根据各心理学派对人类行为基本模式的不同解释,将激励理论分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认知派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下理论具有教育意义:
(一)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生理的需要。这是最低层次,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的最基本需求。第二,安全的需要。包括从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到个人安全,几乎能控制调动机体的一切力量来为其服务。第三,归属和爱的需要。它是指个人对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自尊的需要。它是指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牢固的地位,渴望得到他人较高的评价。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使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马斯洛从个体需要的角度进行论述,把重点放在了对个体需要的研究上,对当前的需要理论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抓学生个体的需要来考察思想和行为,也要对学校、学院及班级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二)双因素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使员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使员工感到不满的,大多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保健因素包括学校的管理措施、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等。当这些因素持续下降,直到不能被学生接受时,就会不满学校的管理。但是,当学生认为这些因素很容易接受,仅仅是消除了不满意的心理,同样不会产生积极态度。激励因素是指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是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如学生获得的成就、老师的赏识,等等。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更能激励人的信心。
二、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一)目标激励。
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为大学生设定的目标越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就越能激发其进取心和积极性。这就要根据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提出相应的奋斗目标。比如,大一学生刚来到新学校,与中学的管理方法差异较大,势必有心理负担,此时应该引导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习惯,以适应大学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方法以及新的人际关系。但针对大四的学生则有着新的教育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是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年,即将面临踏入社会或选择考研。可要求他们以考研或就业为目标,认真准备考研的课程,并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这在当前就业难的情形下尤为重要。
(二)榜样激励。
通过榜样的树立,激发学生追求上进的心理。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不断接近榜样,这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过程,对于较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学生都会产生激励效益。要达到榜样激励的目的,选择好榜样至关重要。不仅要注重以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科学家、爱国人士的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更应充分发挥学生典型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可信、可学,也可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身边的人物事迹。
(三)情感激励。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复杂情感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彼此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是情感激励的重要内容。适时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思想,谈心交心,以情感人,是激励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适宜地利用情感的感召力,把更多的人情味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会取得好的效果。
(四)精神与物质激励。
满足大学生精神和成就需要,首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优秀学生要宣传和表彰,并授予其光荣称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恰当的表彰可以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是成就感的一种实现;其次,在精神激励的同时要注重物质激励。物质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成就大小的标志。每个人都有物质需求,并以此来满足生活需要。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同样应给与恰当的物质奖励,如奖学金就是基本的、重要的物质激励手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言;符号权力;双语教学;存在方式
一、语言:一种符号权力
人不仅是实践的存在,同时也是语言的存在。只有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这一抽象概念的载体,人才能够实现与客体之间的信息变换,才能够在观念中把握世界,上升到自己的世界,而一旦离开了语言,所谓思想、观念、意识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正如马克思所说:“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在一定意义上,“语言是最切近与人之本质的,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人就是语言符号的动物。因此,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构成了一种权力――符号权力,“通过陈述某个被给予之物来构成它,通过影响世界的表象来影响世界”,具备了灌输意识形态和形塑思想观念的功能。它能够将现实世界的各种社会等级秩序、价值观和评价标准源源不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语言的使用者,为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披上一层自然的、合理的外衣,使人们产生对于现存社会秩序的认同,并形成一种确信不疑的信念,即把现存的社会秩序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存在,从而心甘情愿地主动融入到统治与支配他们的秩序之中,为支配他们的社会秩序的再生产贡献一份力量。可由此见,在语言背后隐藏着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隐藏着与一定社会秩序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接受一种语言,也就意味着接受语言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正如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言,语言以最精妙的方式向人们施加力量并不容人们抗拒,“这套与特定思维内容相关联的符号系统有武断的性质,你要用它,就得不折不扣地遵守它的条件……个人只有服服帖帖地接受集体的言语习惯,才能通集体的其他成员进行交际……获得某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某一套概念和价值”。
二、英语:西方意识形态的工具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的建构和维持,一刻也离不开英语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作为最为强势的语言符号权力,英语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源源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潜移默化地灌输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为推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再生产国际旧秩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英语的优势地位大大降低了西方语言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为输出英语语言文化产品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文化折扣,指的是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输出者和输入者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受众接受困难,降低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使得受众对于文化产品及其所含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大打折扣的现象。在这里,语言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充当了剂的作用。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无疑大大减少了西方文化产品传播的阻力,使之更易于被非英语国家所理解和接受。美国大片之所以风靡全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可见,英语教育的普及促进了英语文化产品的传播,不仅为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了极为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且也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隐藏在文化产品的面纱之下,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得以更加顺利地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传播和渗透。
而更重要的是,语言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其中承载了英语世界深刻的意识形态。英语的习得过程,其实也隐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渗透。众所周知,对于英语的学习而言,最为关键的并不是词汇和语法的掌握,而是进入到英语背后的文化之中,接受英语的思维逻辑,用英语进行思维。也就是说,为了真正掌握英语,学习者要努力使思维与英语接轨,寻求与英语和英语文化的一致性,必须认同英语的文化价值观并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世界。而汉语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一般被认为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前理解和绊脚石而要加以排除。因此,所谓英语对于弱势语种的不对等流动,实质上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对等流动,意味着是意识形态渗透和灌输。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不断排斥母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接受英语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的过程。
而且,学习者英语习得过程中对于英语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极容易在感性层面上演变为对于西方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崇拜和依赖心理,进而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视为圭臬,主动地认同西方主导之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也就是说,在认知层面上由“英语最美”,上升到“西方的制度更好”的高度。如此,便通过英语传播形成了对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误识”:虽然深受英语语言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和支配,却不仅对之视而不见,反而主动地予以认同和接受,为语言帝国主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在思想观念之中再生产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支配地位。
三、双语教学:突破“汉语一英语”二元格局的途径
英语符号权力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得在意识形态领域悄然形成了“汉语一英语”二元对立的格局:在汉语的思维方式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努力构建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在英语的思维方式中,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积极主动地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形成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认同。这种二元对立的格局不断侵蚀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要走出这一困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双语教学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所谓双语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开展教学活动,在英语思维方式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双语教学是在全球化时代,抵御英语语言符号权力渗透的一项有效措施。 首先,人的语言存在的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双语教学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其语言存在的属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生成的,因此必须置于现实的维度中进行分析。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发展缓慢且相对封闭静止,汉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的语言,教育对象处于汉语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使用汉语进行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教育对象是汉语的存在。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特别是在“语言帝国主义”的强势挤压之下,90后的大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涉入到英语文化的社会关系之中,处于英语符号权力的深刻影响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不仅仅是汉语的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英语的存在。这一点,从90后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便可见一斑。当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人”发生改变的时候,当教育对象已经具有英语的存在的属性的时候,如果对此视若无睹,仍旧只把教育对象视为汉语的存在而固守原来的教育方式,则无异于刻舟求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在教育方式上主动地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而双语教学则理所当然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转换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次,教育的对话性质决定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必须吸纳双语教学方式。
教育在本真意义上就是对话,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精神的相遇与灵魂的交流。而任何对话都是语言的对话,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对话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才能展开,才能实现视野融合。而当90后大学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具有了英语的存在的属性的时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寻求师生直接的精神相遇和灵魂交流,必须敏锐地把握学生的新变化,主动地在语言上贴近学生,在英语的思维领域与学生进行对话。实际上,当英语语言帝国主义利用语言优势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也完全可以利用英语作为工具来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在教育对象的英语思维中与之进行对话,潜移默化地灌输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意识形态的阵地,最终提升教育对象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