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金融 服务意识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三部分。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改革,农村金融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是,在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业依然存在着许多亟需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一、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服务和产品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业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表现出贷款投向单一。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农业发展银行最初的政策性业务涵盖范围甚广,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副产品收购、农业技术改造等多项贷款。自1998年以来,我国加强了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粮棉油加工企业贷款和开发性贷款先后从农业发展银行中划出,重点放在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截至2007年,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结构中,粮棉油收购贷款总额占比99%,其他贷款不足1%。
(二)员工业务水平低
从总体来看,农村金融机构员工主动服务的意识欠缺,为数不少的员工认为所谓的服务就是“办业务”,没有达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的服务标准,员工安于现状,精神面貌不佳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部分员工服务意识极差,对客户缺乏应有的热情,与客户发生正面冲突的报道也经常可见,极大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三)服务效率低
虽然各银行内部也在积极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但没有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之随着近年来金融业的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种类增多,业务更为复杂,每个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也更加漫长。金融服务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员工的操作技能不熟练,技术不过硬而导致的。
(四)金融信息宣传工作不到位
金融信息工作是制定货币政策并了解落实情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验交流,加强各级银行联系,确保行业内部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但是,基层金融服务机构常常忽视了金融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缺乏高素质的信息队伍,信息收集与传播不及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信息工作制度,信息工作缺乏制度保证;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信息实用性不强,不能反应基层实情等等。
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建议
(一)全方位支持“三农”发展
一是积极改善农村贷款管理,引导贷款投放,并在适当范围内将再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增加跨年度贷款权限和产业调整贷款权限。二是农村信用社要保证完成基本业务前提下,加大对农业产业支柱的支持力度,为农粮生产提供资金保证。三是农业银行要加大对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或项目要加以重点支持。
(二)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金融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对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尚未建立明确的行业服务准则和统一、规范的服务礼仪标准,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人员招聘科学化
若想保证农村金融服务人员选聘的科学性,就要保证评价技术的先进性,要将品德素质测评加入到原有的测评中去,不仅要考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要充分考虑品德素质。
2、培训规范化
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强调金融服务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强调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培训过程中要按照培训大纲进行,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核;培训及考核形式上,要采用标准化的操作手段、工具、程序,以先进的服务技术武装服务人员队伍,保证培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在思想培训方面,要注重提高服务人员的政治意识、道德水平、思想能力等等,使其能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管理严格化
要想在公众心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首先要保证金融机构每个服务人员要保持自身良好的形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将其自身素质及服务效果与职务升降、奖金福利等相挂钩,对于有损于金融行业整体形象的个别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从每个工作人员着手,坚决执行每一项政策法规。
(三)提高服务效率
1、全面提高网点业务办理效率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可以适当采用弹性工作制,允许基层机构在完成固定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灵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以满足群众的需要。对于特别繁忙的网点,可以适当增加网点人员配备,在保证每个人应有工作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在一些办理业务客户特别多,临柜服务压力过大的业务办理高峰阶段,争取做到网点柜面100%的开工率,这样可以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有效提高服务效率。
2、有效增加自助设备的使用
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当积极发展离柜业务,更多引导客户通过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办理部分业务。具体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网络银行、电话银行、银行自助设备的便捷性与安全性进行积极宣传,扩大自助设备、电子银行的影响力,同时应当对如何防止网络诈骗等技巧进行宣传,使群众能够安心使用。二是通过加强对自助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24小时实时监控,进一步减少故障发生率,使自助设备的完好率控制在98%以上。三是按照网点服务区域布局,适当增加自助设备的投放数量,并将自助设备投放重点分布在商业贸易区、居民社区等地方。此外,应当将自助服务范围逐渐扩展到水、电、有线电视非代收业务上,减少临柜业务压力。
3、合理配置银行资源
银行应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业务操作流程加以规划,采取业务分类处理的方法,针对不同业务而开辟不同营业柜台,实现网点柜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多种措施而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四)完善监督机制
基层金融服务机构应当成立专门的服务监督组,对各网点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抽调监控录像,对存在服务问题的单位、个体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适当的经济与行政处罚。各地区应当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办法,开设统一投诉电话并长期公示,为客户投诉提供途径。此外,各地方报纸、电视台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督宣传,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五)抓好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在以往的农村金融服务中,常常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金融服务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使服务双方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必须要以现代化信息系统为基础,建设一个能够整合相关服务信息并及时的信息服务平台。这个信息服务平台不仅要包括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还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手段,充分发挥报纸、书刊、网络、电视等媒体的信息传递作用。
在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畅通信息,确保快速收集、传递和有关信息。二是做好动态信息的交流,及时对各种金融政策、金融服务信息、客户需求等进行公布。三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通过信息平台将先进事迹进行及时推广。四是要本着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提高信息平台服务效能。五是加强对服务信息公布的监控。
参考文献:
①徐驰良,王蕴慧.增强金融服务意识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金融,2005(2)
②徐芳芳.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缺陷及完善.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③何广文,欧阳海洪.把握农村金融需求特点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国金融. 2003(11)
关键词:农民工 返乡 创业 融资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32-02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整体处于低谷时期,我国的出口型经济受到影响,沿海大量外向型中小企业订单减少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被迫提前、集中返乡,出现了大批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现象。在我国经济由出口拉动的外向型向内需经济转型的初期,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就业问题,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转型的成败。
1 中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中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对中部地区的返乡农民工调查显示,中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企业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从产业构成看,农民工返乡后在很多行业进行创业就业,如特色种植养殖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从总体上看,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在一、二、三产业的总体分布情况: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到28.3%,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占30.7%,第三产业占32.1%,其他8.9%。经营形式中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其次是合伙企业,部分采用股份制和承包形式,主要属于商品农业的开发行业。
回乡农民工大多选择在离家不远的小城镇创业和居住。选择在乡村创业的占46%,其他54%的创业者则集中在(集)镇。已经获得城镇户口的占13.5%,来取得城镇户口的人中,约三分之一希望取得城镇户口。总体来看,回乡创业者还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回乡创业者虽然回到城镇创业,但是仍然没有实现举家迁移,也没有取得城镇居民身份。
1.2 中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分析
首先,出口受阻导致大批沿海外贸型企业停产、倒闭,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东南沿海不少劳动密集型、外向型加工企业在出口减少和自身经营周期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因订单不足、出口受阻等原因,出现停产、关闭、破产等情况,导致部分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或歇岗、失业。中部地区诸如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等劳务输出大省,外出务工人员成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在东南沿海与家乡之间迁徙,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使得他们的就业问题变得严峻起来。
其次,沿海发达省份许多企业尤其是建筑和服务行业,对劳动者都有许多技术和年龄方面的严格要求,由于很多农民工因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年龄偏大而造成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也迫使他们失业返乡。
最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地方一系列“扩内需,促增长”的出台,吸引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如国家的粮食收购和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地方的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等措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 中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问题分析
针对中部地区的调查显示,当前返乡农民工创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有:融资难、用地难和政府服务不到位。近八成返乡农民工在创办企业时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70%的受调查者认为资金筹集困难。创业初期主要务工积攒的有限资金购买设备和租地建厂,开业后流动资金比较缺乏。部分企业的产品有市场,但因融资困难,无力扩大规模,甚至部分企业在开业不久后就因筹集不到更多的资金而濒临破产。如何解决返乡农民工融资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客观分析融资困难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而农民工的自身因素是造成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
2.1 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市场,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在创办企业时缺乏相关的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不利于信贷人员对企业市场前景的预测。一方面,由于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和生活,当地金融机构对其不太了解;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对金融信息关注不多,不了解国家出台的关于返乡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农民工创业贷款等金融政策,错过贷款机会。同时,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金融机构了解和获取农民工的信用、收入等具体情况比较困难,很难对其展开信用评级。因此,农民工很难符合金融机构的授信评级要求。其次是条件不具备。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达不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从而难以获取贷款。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竞争激烈,稳定性差,淘汰率高。再加上企业资信状况不佳,大部分未建立正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家族化粗放式经营管理普遍,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六成以上的企业信用等级都是3B或3B以下,财务报表不规范使得银行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盈利前景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2.2 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总体资金紧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资金总体表现为供不应求。而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向大中城市及重点优势产业集中,对县域企业的金融支持逐渐弱化。农村信用社由于底子薄,资金不足,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资金需求,目前的金融体制使农民工无法像城市创业者那样便捷的完成创业融资。其次是金融机构的减少。目前,县域金融机构的吞并,乡镇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减少,造成农民工创业融资的来源减少,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支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大型地方性银行中,除农业银行有乡镇机构和涉农贷款余额外.均无乡镇金融服务,无法完成对农民工的资金支持。最后是部分银行重利避险,对农民工创业信心不足。农民工融资困难,根本原因是银行对农民工创业没有信心。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大多是种植、养殖业,与市场供求不能有效对接,是“二级市场”,弄不好就“打水漂”了。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基本上对农民工不发放信用贷款,仅仅发放抵押担保贷款。而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足够的实物资产用来抵押贷款,加之担保条件也很难合格,因此银行信心不足。
一般来讲,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不仅要拥有比较成熟的项目,更需要有一个能高点起步的服务平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的落后,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制约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
3 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3.1 设立地方农民创业基金
通过财政专项拨款和企业出资设立农民工创业基金,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基金的投放和披露工作。创业基金重
点用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创业农民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对提出申请并满足条件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基金支持,更能培养一种感恩回报的风气,扩大基金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3.2 鼓励合伙创业
通过合伙创业,企业自身的资金总量和资产规模得到增加.竞争实力得到提升.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信用评价等级,扩大贷款融资平台。返乡农民工合伙创业还能分散创业风险,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有创业意识的农民工加入到创业大军中,此外,还有利于彼此的经验交流共同为企业出谋划策,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得到有效整合,使得企业更能做强做大。
3.3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
这是运用保险分散的原理,在农民工和金融机构之间引入保险公司这一“桥梁”,由投保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当投保人的债务不能偿还时,由保险公司就支付的保险金代为偿还。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不仅能提高农民工的贷款成功率,同时也保证了银行的利益,实现了借款返乡农民工、农村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共赢。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属于典型的保障类金融产品,保费低廉尤其适合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农民工。
3.4 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创业能力
由于返乡农民工多是第一次创业,经验不足,政府要加大免费创业培训的投入。将农民工培训资金列入政府预算。在创业培训的内容上,要将技能培训与培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结合起来。举办重点行业的创业培训,加强创业辅导和指导,邀请创业明星、企业家、专家学者向返乡创业者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以及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在政府主导原则下,引入多方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农业协会、农村经济组织及农村龙头企业的积极作用。通过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科学的创业浪潮中。
3.5 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要保证农民工的创业成功,必须要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乃至整个金融服务体系不断进行创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一个积极有效的创业环境。一是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力度,放宽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对象和地区范围,加大对农民工创业贷款的支持。二是创新金融产品,针对农民工创业的特点,有效满足贷款需要。积极发展小额信贷,位农民工提供额度不大但期限长、利息低、覆盖面广的贷款。三是放宽贷款抵押物的范围.允许返乡创业农民工房屋产权、机械设备和注册商标、发明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品。四是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积极发展服务于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五是加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担保的作用,建立“农民工回乡创业担保基金”;通过担保风险的补偿和担保机构的激励,提高商业性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的积极性,为农民工回乡创业获取贷款提供方便。
4 结论
通过对上述政策的综合运用,有效解决中部地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融资问题。此外,还要解决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用地难和政府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切实保障中部地区返乡农民工中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率先创业。在起到示范作用的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能促进中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吸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广大中部地区的农村社会繁荣和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蕾.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和策略选择[J].当代财经,2001,03
[2]陈宏辉,贾生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1.09
[3]李勇霞、晓霞,程智军.等.走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窘境――关于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的调查报告[J].财政研究.2004,03
[4]贾丽君.关注金融危机中的返乡农民工[J]。中国合作经济。2009。(1)
[5]吕世杰.农业金融服务创新――小额农业信贷风险防范新理念[J].中国证券期货.2009,(1)
(一)总体战略
生产业是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高度依赖于人才和知识,而对能矿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大低于制造业,并能为制造业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促进制造业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效率与竞争力。加快发展生产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就是大力发展生产业,加快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以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的生产业的发展改造传统工业,支撑现代工业,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有效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生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二)发展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类似的阶段。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十一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到2%,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党的“十七”报告提出,要在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根据上述目标和要求,结合国际经验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基本趋势,未来我国生产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到2020年,我国生产业占服务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25%。
二、战略重点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认为以下行业应是我国未来投资战略的重点:
(一)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科学技术是生产要素体系中的主导因素,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决定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最为活跃,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一阶段,但我国目前科研和技术服务现状却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许多科研成果走不出实验室,而制造业和企业需要大量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又一时得不到满足,导致我国的制造业和经济竞争力难以提升,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其经济增长中有60%已上来自于技术进步,而我国经济增长中仅15%左右依赖技术进步。当今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制造企业都在加大对技术的投入,有些甚至逐渐放弃其原有的部分制造业环节,集中资源和优势于研发、技术环节。如著名的IBM放弃了Pc硬件制造环节,将这部分业务转让出售给联想公司生产,而IBM自己却集中精力投入科研、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及技术维护。
现实国情和世界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研和技术服务等现代生产业,以迅速赶上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步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明确了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并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这意味着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年投入总量将超过18000亿元。从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看,基本上维持在17%左右,按这一比例推算,到2020年时这一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未来投资的重点是不断改善科研条件和科研手段,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研究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通过加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和信贷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研发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性。
(二)金融业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民经济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强有力支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谁掌握了金融控制权,谁就掌握了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权,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金融体系掌握着国际资源的价格及其在全球的配置。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影响力弱、覆盖面不够以及较大的脆弱性和风险等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尤其是外资在金融领域的过度进入对未来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并不是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而是金融体系的健全、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提高。而在未来投资战略选择上,应重点加大中小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信息化设施等建设的扶持力度,开放金融投资市场,支持和鼓励民间资金投资金融服务业。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尽管是相对传统的生产业,但在我国仍然是需要大力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生产业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重点是加大铁路、中西部地区公路干道、农村公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快交通建设和投资市场对民间资本的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建立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的财政补贴和政府投资倾斜力度。
(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信息经济时代的代表性支柱产业,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基础。尽管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在产业起步上抓住了难得的机遇、落后并不太多,发展相当快。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674.2亿元,仅次于批发和零售业而在第三产业14个行业中居第二位。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
我国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历史机遇,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未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的重点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突破口,抓住契机,集中力量支持关键软件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能力,加大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的力度,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型信息化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未来投资重点应是继续强化信息传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一代移动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产业基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投资力度。
(五)商务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会计与审计服务、市场调研、广告与营销策划、评估咨询、会展服务等,专业技术性强,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商务服务业是增长快、就业广、生产率高的行业之一,体现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特征: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强积聚性与辐射性。从现代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看,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三个环节中,生产制造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而研发、销售及服务环节的附加值占整个产业的绝大部分。目前我国贴牌代工的加工制造产品,其总价值中加工制造环节的价值只有大约一成左右。在香港,专业服务的平均附加价值占到产业产值的66%,一般工业附加价值占产业比重却只是30%左右。我国目前的商务服务业从整体和分行业来讲都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在许多领域无法与外资机构进行竞争,难以对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力。但是,近年来我国商务服务业发展很快,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按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我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482.7亿元,超过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而在第三产业中居第三位。
对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会展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相对较高外,其他行业主要是以人力和知识资本的投入为主,因而未来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培育市场主体尤其是本土民营企业,通过对内开放市场、通过消除政策歧视、政府采购、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措施,扶持国内商务服务企业成长、壮大;通过培育市场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行业标准和市场监管制度,以及加快市场信用建设,以提高商务服务的产品质量、扩大商务服务的市场需求。
三、加快发展生产业的投资保障措施
(一)转变对生产业的认识观念
生产业具有知识智力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性,并且作为当今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促进其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长久以来,消费需求以物质需求满足为主,在政策设计和思想观念上都对制造业生产部门非常重视,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重视不够,甚至认为服务业以及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会挤占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因此长期以来有对服务业的歧视政策。近些年虽然对服务业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更多地关注于消费业和部分传统的生产业,如餐饮娱乐、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商贸服务等,认为这些服务业能极大的增加就业,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而且见效快,有利于短期的GDP增长。从而造成对这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的投资忽视、发展滞后,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对经济的巨大作用。为此,必须从适应全球产业分工和促进制造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现代生产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发展生产业。
(二)大力发展民营生产业
一是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歧视,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平等的市场经营权,积极吸引民营企业投资生产业,实现生产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对交通、电信、金融等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进生产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通过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引入竞争机制,以降低生产的供给成本,扩大市场供给,满足经济对生产业的需求;三是在不影响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条件下,以促进生产业的技术引进、管理创新为目标,鼓励生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提升与外商投资的合资合作水平;四是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海外并购,加强战略联盟,提升与国外高端生产供应商的合作水平。
(三)协调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键
从发展时顺看,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生产业的发展,而生产业的发展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应从政策上鼓励制造业企业之间及与生产企业间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对生产环节和业务重新进行分工、组合,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逐步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利用外包、模块化生产等方式主动承接生产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环节进行外包以促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四)优化生产布局
从国际上看,生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硅谷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我国北京和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群、上海陆家嘴金融业集群等。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对生产业布局进行区域规划,制定相应的区域性政策,以加强对生产业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依托制造业集聚区、高等院校集聚区等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通过对生产业集聚区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引导生产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业的区域性集聚式发展。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生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政策,对生产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安排财政预算资金,重点支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建立促进生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生产业的投入。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加强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生产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生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倾斜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建立科技创业基金的退出机制。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保护自主创新。
(六)优化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