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化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印少的手段。当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影像学。然而,面对现代化的各种医学影像学设备的引进和发展,我国各级医院从事影像学技术力量十分薄弱、数量不足、层次较低,影响了各种现代化设备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和造就高级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便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对学生培养方面进行探讨。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现代化的影像诊断思想一改传统的平面式思考方式与静止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强调形态与功能的统一,静止与变化的协调,使立体辨思及析因意识等成为主导观念;体现着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系统性、横断性、精确性及综合性等特点;要求式们必需对影像多视角地认知、全方位地把握;要求我们有更加坚实、宽厚的知识结构。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应有一支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级人才。老一代放射诊断学的老师,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和努力,已成为本专业的专家和教授,但面对各种高新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仍感到力不从心,落后于形势,存在着继续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问题。目前从事医学影像专业的医师(教师),毕业于医学专业,对医学影像学的知识掌握甚少,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适应日常的医疗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攻读研究生或派送到国内外有技术特长的单位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逐步成长为医学影像人才和具有培养高级人才能力的教师。

另外,实验室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影像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验室里,施行各种科学实验、建立医学影像学模型、验证科学假说,通过各种科学实验研究的综合、归纳、判断和推理,变未知为已知,变知之较少为知之较多,从而充实提高教师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学术水平,逐步使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人才,为医学影像学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提供良好条件。

二、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培养

1993年,我校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在学生人学前,我们便组织教研室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参考国内兄弟院校开办本专业的经验,拟定出我校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一)培养目标

国家教委要求医学影像学(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工作的临床医师。1990年4月25日卫生部医政司第27号文件指出:将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医院放射科由医技科室改为临床科室。这意味着放射(影像)科室由原来只承担疾病诊断,转变为既诊断又治疗疾病的双重功能,这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一致的,这是形势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同样,我们所培养的新一代影像学医师,不应单纯满足于诊断疾病,而应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了解疾病的性质、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病变所处的阶段,如何选择与制定治疗方案(手术、介入与内科治疗等),病人的预后如何等等。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人才的培养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应该根据自己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既重视实践,又不轻视理论。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在不断更新换代,诊疗手段日益先进,医院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同时也对医学院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于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来说,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医疗单位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院2001年由鹤壁中专、鹤壁师范学校、鹤壁电大和鹤壁教育学院四所学校合并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2002年在原鹤壁卫生学校(1995年合并入鹤壁中专)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新专业,现该专业有在校学生350人。

根据大量的市场调研得知,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方面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较大,因此我们设置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确定了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以适应相应的职业岗位,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明确高职教育特色,促进可持续发展

当前,高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在教学与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适应医学发展需求、能顺利实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此,我院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实习医院和用人单位,广泛开展调研和毕业生追踪调查,邀请医学影像专家组成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对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讨论。

经过充分的论证,我们认识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也就是说既不能“吃”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能“蒸”中专教育的“发面馒头”,而应该按照高职教育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

明确培养目标,创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根据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势,我院分析了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特点,认识到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要以培养高等技术性医学影像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和医院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创建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医学影像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能适应现代医学影像设备技术操作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上。经过探索,我们将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人文为先,知识宽实,技能熟练,就业多向”。“人文为先”,是指面向就业岗位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增设人文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适应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知识宽实”,就是给学生搭建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平台,在专业课开设时,我们就考虑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与就业有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充分体现对准岗位开设课程。强化“技能训练”,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改变课程结构。从第一学期开始就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训练课比例,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实现课堂训练、业余训练、实习前集中训练、实习中技能操作应用训练相统一,全面提高实践技能操作。“就业多向”即在通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知识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按照就业岗位需求,寻求“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合模式,除通用放射专业外,还设置CT专业方向、MRI专业方向、超声专业方向、介入专业方向、放疗专业方向,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的。转贴于

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对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素质是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个思路,结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以专业建设为本位,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重点进行了以下三项改革:

改革教学内容,重建理论教学体系按照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突出医学影像技术操作能力,注重临床教学,加强技能实践,适应基层需要为原则,设置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三大模块课程体系,即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专业素质模块课程、岗位素质模块课程。根据专业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及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通过适当的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打破原有课程设计界限,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如精简了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医学病原学等非主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时数;将原来的X线机结构与维修和X线摄影技术学在增加相关新内容后,分别重组为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增设了医学影像新技术课程,如断层解剖学、介入放射学等;增开选修课,如放射治疗学、核医学、医学文献检索等。

改革实验实训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就必须改革过去实践教学大纲包含于理论教学大纲之中的粗化设置,建立一个目标明确、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个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经过三年来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我院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相对独立的“一个强化、四种训练、三个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个强化”是指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操作训练。“四种训练”是指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演练、医院课间见习带练、毕业临床实习综合应用能力实练。“三个衔接”是指技能训练在校期间与考取技能证书相衔接、毕业后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就业时与临床相衔接。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二是对于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诸如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人体断面解剖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专业课的教学,采取边讲、边练、边做、边学的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幻灯、录像,教学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增加直观效果和学生感性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有时候将病人带到实验室,让学生进行X线透视、摄片、消化道造影及B超检查等,既可进行实际操作,又可培养学生与病人之间的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适应医院工作的能力得到加强。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比较影像学;重要性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也从传统X线诊断逐渐发展成为当今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CT)、B型超声波、磁共振(MRI)以及核医学影像四大影像技术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综合学科。在该种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影响专业教学需求,比较影像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在临床教学中逐渐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该种背景,从比较影像学的相关理论入手,仔细对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二、比较影像学的相关理论

1.比较影像学概念。比较影像学是近些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影像诊断模式,其临床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医学影像学基础上,在临床应用的角度之下,将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各个学科以及医学影像技术学等多个学科结合在一起,使多种学科以医学影像学为中心组成一个有机的“生物链”进行综合教学的方法。

2.比较影像学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CT)、B型超声波、磁共振(MRI)以及核医学影像一起组成了当今医学四大影像手段,它们在功能性成像以及形态学检查方面的应用相对已经十分成熟,而且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目前各类新的医学功能分子影像层出不穷,如各类组合型一体化设备SPECT/CT、PET/CT、CAT等广泛应用,逐渐体现出了生物医学影像开始出现由分散逐渐走向融合的主流趋势。在该种背景下,比较影像学的出现及其发展开始成为了必然。

3.比较影像学教学法的必要性。在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在讲授某种影像学技术时,总是放大该种技术的优势而忽视其他技术的特长,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疑惑,或者造成学生的片面之感。因此,教师在讲授医学影像学课程时,需要注意对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向学生讲清各种诊治方法的不足和优势,这也是比较影像学教学法应用的必然和必要性。

4.比较影像学的应用模式。在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中,首先应该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真正明白和理解比较影像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然后以多组病例为切入点对具体的方法进行讲授,最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尽量多和学生一起应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

三、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1.满足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需求。在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对各个组织系统的成像原理、成像方法、正常和异常影像的表现等进行讲解,而对于其他影像学的表现很少涉及,显然学生很难从整体上对疾病的认识进行把握,同时对各种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手法也缺乏系统的认知。目前,随着各种成像设备的横空出世,比如三维后处理软件工作站等,使得影响图像质量和检查范围不断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需求。因此,在授课中加入其它医学影像学的表现,并对图像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能够显著提升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需求。

2.疾病的全面、多角度分析。应用比较影像学可以向学生更加全面以及多角度地对疾病进行了解,一般情况下在对某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时,适当地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展现,能够通过比较来找出该种疾病在不同影像表现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从而在各种影像表现所反映的解剖、病理、生化等信息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析为什么会出现该种影像,比较适合于学生在本质上对疾病的成因、发展和预后进行了解。可以说,每种医学影像学在疾病的诊断中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同,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下的图像特征,有利于从全面和多角度下对疾病进行分析。

3.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随着现代化医学影像学学科的发展,学生在实习时面对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非常多的,其往往在面对CT、MRI、普通X射线以及超声等各种影像学诊断手段时显得无从下手,即使当时掌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被遗忘,从而不得不回到岗位后再重新学习。而比较影像学将从根本上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良好思路,学生在比较影像学的教学手段之下,可以对各种不同医学影像手段进行横向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有效提升了临床教学的效果,从而建立起了影像专业整体框架,能够认识到影像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其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4.比较影像学的具体应用内容。一般情况喜爱,比较影像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各种医学影像学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1)影像设备的进步、更新和与之相联系的新技术的采用,这些进步给临床带来的益处;(2)显像剂的发展史及与之相联系的新技术的采用;(3)介入显像的发展史以及有针对性地解决的临床问题;(4)从各影像学各自的纵向发展史中找出共性和规律,以预测今后的发展。

其二是对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横向比较:(1)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原理、方法、适应疾病、诊断效能以及优缺点等;(2)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性;(3)同一患者各病程的影像学比较;(4)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性能及成本比较;(5)创伤性及其不良反应;(6)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在疾病决策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提出对某一疾病检查的优选方案。

四、结语

总之,医学影像学作为当今发展迅速的一门医学学科,分散和融合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这也是比较影像学教学方法应用的必然性,从而为未来培养出高素质医学影像综合人才的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芳,王志强,罗红缨,李涛,张盛甫,刘晨. 比较影像学结合CTM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01:71-73.

[2]王少雁,王辉,李佳宁,冯方,陈素芸,吴书其,傅宏亮. 比较影像学与PBL教学模式改革在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04:294-297.

[3]杨欣,孙鹏,李丹,潘宁,王薇,卢晓潇,郑春梅,曹霞. 比较影像学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05:20.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PACS-RIS教学系统;医学影像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09-02

随着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像医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疗机构对影像医学人才的需求亦进一步增加。如何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人才,成为高校教育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医学影像学内容抽象,涉及学科广泛,检查方法多,疾病表现多种多样,学生理解和记忆困难。因此,探索出适应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尤为重要了。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于2004年筹建了专用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PACS实验室,2011年改造升级成PACS-RIS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强化学生在校期间临床工作环境模拟与技能水平的训练,形成了PACS数字化影像教学模式。

一、构建PACS-RIS教学系统的意义

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和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主要应用在医院的影像科,它以计算机设备存储式硬盘为基础,保存医院影像资料,通过DICOM、网络等多种接口将影像设备连接起来,以高速网络传输并显示影像设备产生的数字化图像[1]。传统的影像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讲解基本病变的原理、概念,通过附加图片、图像、文字说明等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有效的学习。但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图像存在分辨率低、窗宽/窗位不可调、单个病例图像数量少、图像畸变和无图像后处理功能等缺点,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院医学影像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等方面工作,具备临床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使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具备良好的医学影像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在就业以后很快能适应临床工作,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构建了PACS-RIS教学系统,并在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PACS-RIS进行影像学教学的优势

1.缩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临床工作之间的差距。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都是学习教科书和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病例缺少系统的影像资料,学生很难具备系统知识,很多的知识依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而现在的二级以上医院一般都具有局域网或各种类型的PACS系统,影像学诊断都是通过PACS系统阅读分析图像、书写报告,这就造成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之间具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开始实习或毕业工作之后,很长时间不能适应临床工作方式,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学习[2,3]。PACS-RIS系统恰恰就是模拟临床工作模式,学生在实验课学习中就学习在系统中调取图像,可以进行图像的窗宽窗位的调节,可以进行病灶的测量和图像的后处理;学生能在电脑上模拟书写诊断报告,其程序和模式与临床工作一致,这样就可以体现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的目的,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通过模拟临床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他们开始实习或者毕业工作之后,很快就可以熟悉临床工作程序,尽快融入临床实际工作中,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的顺利转变。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理论课一般是教师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从某种疾病的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等方面去讲述,再附上疾病的几幅典型影像表现,内容都是这种疾病最典型、最普遍的东西,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很难对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共性的认识。实验课一般是教师提前准备典型病例的胶片,学生分组轮换使用观片灯读片。这样的实验课,一是教师要反复讲解费时;二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片量少;三是环境差,学生容易相互干扰,影响实验课的质量。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其在校期间阅读分析病例的数量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临床工作能力,要培养具有较高临床能力的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人才,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阅读大量、系统的医学影像学图像,这样他们才能积累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工作后很快适应临床工作。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课时的限制,课堂上学生只能看到为数不多的图像,课后为了避免胶片污损或丢失,一般都要求胶片入库,这样学生实际接触胶片的时间很少,很难把疾病的图像读懂读透。PACS-RIS系统的建立,所有的影像资料都储存于服务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多阅读图像,遇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带教教师,课后利用课余时间访问服务器,调阅图像反复阅读,更好的消化教师所授的知识,还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有关的解剖、病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某种疾病从临床表现到影像诊断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概念,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4,5]。

3.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由于某些疾病表现复杂,且存在“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现象,单纯使用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很难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这就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影像学检查互相验证,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率。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检查图像上表现各异,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幻片灯教学,先由教师逐一讲解,学生再轮换读片,分组讨论,由于课时和胶片数量的限制,学生实际读片数少,且由于读片环境影响,使很多人不能看清图像,不能认识和完全理解图片,造成学生一知半解或糊涂,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习质量不高,效率低下[6]。应用PACS-RIS系统之后,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病例发给学生,教师只需对典型病例稍加讲解,学生就可以在各自的终端电脑前进行阅片,还可以利用PACS系统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进行图像的处理,如调节窗宽/窗位、分辨率与对比度、缩放、旋转、测量、二维及三维重建等,学生可将图像调整至最佳状态,还可以分屏显示,亲自感受并书写诊断报告[7],并且输入一次检查号,该患者所做的所有影像学检查图像都可以显示出来。学生一方面可以比较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检查方法图像上的特点,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优劣,从而有助于学生了解比较影像学。如果对图像理解不充分,可以查阅高年资医师审核后的诊断报告,包括图像描述和诊断结果,与自己书写的报告相对比,不仅能够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熟悉诊断报告的书写规律,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8]。利用PACS-RIS系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疾病的异同点,也可以观察某种疾病的影像学动态变化,还可以了解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这样就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良好资源。在PACS-RIS系统建立之前,教师在讲课中所需要的图像资源都是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及时的积累所获得的,所以记录、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漫长而烦琐。而在应用PACS-RIS系统之后,教师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轻松检索到相关的病例资料,而且包括相关的病史、病理、各种影像检查的结果等。PACS-RIS系统图片存储量大、种类全且及时更新,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不但可以在PACS-RIS系统中直接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演示影像图像,还可以把典型的图像进行编辑,输出到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中,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制作成优美的多媒体课件,供学生拷贝,让他们随时随地学习。

总之,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影像专业的学生需要反复大量的阅读相关的病例图像,才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PACS-RIS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有助于构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梅.PACS系统及构建医院PACS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71.

[2]田芳,祝乐群,鲍虹,等.基于RIS/PACS的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85-86.

[3]张松,张镭,丁毅,等.PACS/RI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病案,2011,12(6):65-66.

[4]中宝忠,王可铮,赵东亮,等.PACS辅助教学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523-525.

[5]李浩,李睿,袁远.PACS系统在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4):697-698.

[6]龙金凤,蹇兆成,董鹏,等.基于PACS的PBL自主学习模式对影像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作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130-131.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治学精神:刻苦钻研、善于总结

刘玉清的为人、做事、治学,一贯以“认真”著称。无论是在校的求学阶段,还是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他总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后再查阅文献以提高认识。这种学习、实践、查证、总结的循环治学方法贯穿于刘玉清的一生,形成了他独特而又严谨的治学精神。

读片是放射科医生的基本工作,刘玉清强调:每一次的读片分析,都要认真、细致,稍有疑问就要追根究底,力求诊断意见清楚、全面,决不能有半点粗心和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对患者的全面诊断,还将影响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他认为,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影像诊断,不能仅局限于影像学征象的分析,还要客观地探讨其内在生理、病理学基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作出全面的诊断分析。因此,放射科医生除了掌握放射学的知识、技能外,还应不断学习、了解有关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知识,必要时可直接检查病人。刘玉清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放射科医生不是‘读片员’,也不是‘操作员’,而是医生!”他还总是引用一位国外学者所说的话:放射科医生不仅是患者的医生,也是医生的“医生”。

刘玉清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摸索中,注重分析实践材料和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这对丰富和发展其专业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57年至今,刘玉清、评论及学术演讲等28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17部,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获卫生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国家级2项,部级5项,医科院级1项)。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精神,以及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学术研究个性是分不开的。

医德风范:爱岗敬业、真诚相待

刘玉清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持之以恒。他长期担任过放射科主任职务,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数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他出席了北京群英会;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出席北京市劳模大会……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刘玉清认真仔细地完成读片和诊疗等基本任务,他始终保持对患者的热情与真诚,态度和蔼可亲。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诊、求教者络绎不绝,刘玉清对他们均一视同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真诚相待。当患者以各种“方式”要感谢他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经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服务。

刘玉清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为指导青年医师、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等竭尽心力,言传身教,从实践中培养、锻炼了青年医师们的各种临床能力,也促进了学科的人才建设。他对教学工作严格要求,特别重视对影像学发展新趋向的把握,亲自审核研究生和青年医师们研究课题的各项进展。对于课题实践的各个步骤,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错误,他都不会放过。刘玉清同时也以自己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着青年一代,这包含着他培养青年医师的良苦用心。1986年,刘玉清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学科建树:开拓进取、不断求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玉清倡导与病理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X线与手术切除肺、食管标本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并逐步形成制度,建立了对照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该合作一直坚持至今。这对深化多种胸肺、食管疾患病理基础的认识和提高X线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研资料,推进了科室学术建设,填补了当时国内此项空白。

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心脏X线诊断水平,刘玉清一方面将“X线-病理对照”转变为“X线-手术对照”;另一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意识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线各有其作用和限度,于是他逐步创建了以X线为基础的“X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线诊断方法。这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纠正了某些不当的临床印象,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这些以X线为主的全面分析方法,为创建心血管放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放射科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做好了铺垫。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刘玉清敏锐地注意到,这是放射学向影像学发展的新动向。1974年前后,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1977年,他发表文章较全面地向国内评价了CT及其临床应用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相结合,共同形成了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刘玉清于1985年率先向国内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介入诊疗已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同时,“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的应用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并与防治重大疾病以及我国相关器械、器具现状相结合,制定了15个攻关专题。刘玉清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题的评审、中期评估和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这一工作对推动和提高我国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X线诊断及其各种造影检查的成熟,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种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学。与此同时,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也促使我国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演进成为诊治兼备的学科体系。刘玉清自90年代初即倡导、推动这一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撰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刘玉清当时提出,应加强影像科室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主要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他强调,介入放射学应为医学影像科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影像诊断优势互补,这将更有利于其发展。他还提倡开展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即“各种技术综合分析,优选应用”。针对心血管疾病,他提出“三主轴”(超声、CT、磁共振)和“两翼”(X线平片及相应造影和核医学)的主要诊断进程,并应以患者诊治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应综合分析研究多种影像技术(新技术和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性能(优势及不足),从中优选出合理的检查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诊治效益。199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开展大型诊疗设备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由刘玉清负责医学影像组,他将他的这一思路落实其中,促进了影像学及相关专业的发展。

本世纪初,刘玉清组织放射学(含介入)、超声、核医学有代表性的专家,主持召开了“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着重探讨了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我国的战略对策,并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医学影像学展望及发展战略》,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刘玉清提出,现代医学影像学科作为一个科室必须诊治兼备,由影像诊断(含CT和MRI)、超声、核医学和介入治疗(含超声、核素治疗)等分支学科组成。同时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又应划分为神经、心胸、腹部和骨关节影像学等亚专业,各有分工,协调发展,以适应临床学科如大内科及其呼吸、心脏、消化等分支学科的对等发展。因此,医学影像住院医师必须进行诊、治兼顾的全面培训,高年医师则应有所侧重、各有专长。他积极呼吁、推动组建“大影像”概念的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科,进而探讨向“宏观(即生态环境、心理等)和“微观”(即分子、基因水平等)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绸缪为国:学科统筹、协调发展

1981年至1983年,刘玉清历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1987年至1992年,任该院、所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至1993年,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放射学会主任委员;1993年,被授予“中国医科院、协和医大名医”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院士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勤耕不辍,多年来对心胸放射-影像学医、研、教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为我国的医学影像学学科结构建设呕心沥血。

关于如何组建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刘玉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可采取“两步走”的策略:一是先组建“独联体式”的医学影像学部,开展联合性学术活动;二是逐步组建统一的医学影像学学科。

在看到我国临床应用研究与国外相比并无明显差距,但是医学基础和实验研究领域却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的状况后,刘玉清大力呼吁各个医疗单位和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创建、开展基础和实验研究基地,积极推进相应研究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各单位的专业、学术水平发展颇不平衡,设备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刘玉清极力提倡:向广大城乡基层居民提供有效且优质的影像学服务。尽管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但普通X线检查仍是影像诊断的基础,在某些方面如胃肠道、骨骼和胸肺疾病的检查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X线设备在我国乡镇单位已基本普及,因此,若能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针对影像学不同亚专业开展多中心的“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制定出适当的“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高昂的、重复的检查,必将提高诊断效果和效率,直接造福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乡镇居民。

国际交流:互动双赢、学术“外交”

1978年至1984年,刘玉清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1984年,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放射学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为日本医学放射学会名誉会员;1970年,担任阿尔巴尼亚国立第二医院放射学中心顾问。多年来,他致力于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使我国放射学跻身于世界放射学之林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国际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自1978以来,刘玉清先后40余次出访美、日、澳、德、法、印、新、韩、马等国,进行考察、学术交流、参加会议和讲学,增进了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