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危机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概念股;危机;影响
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正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其影响十分深远。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绿诺科技、中国高速频道东南融通等50余只中国概念股因财务造假和不符合交易规则等原因被停牌或退市。美国中概股危机持续蔓延,并波及境外其他资本市场。2012年6月21日,港交所上市企业恒大地产遭到香橼恶意做空。2012年7月,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又被爆中概股明星企业亚洲竹业涉嫌财务造假。显然,中概股危机不仅对中概股自身造成影响,即改变中国企业重新部署境外上市的节奏及方向,而且也可能令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争取上市资源的格局有所变化,国内资本市场亟需管理创新应对新变化。
一、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现“骨牌效应”
在中概股危机导致股价持续暴跌的作用下,自2010年以来,共有二十多家赴美上市中国企业的创始人和股权持有人提出了私有化方案,其中同济堂、盛大互动娱乐、泰富电气以及中消安集团等10家已完成私有化进程。这股私有化风潮并不仅仅是只发生在美国市场,在香港和新加坡,也有不少公司正在或者已经完成私有化交易,其中还不乏阿里巴巴和小肥羊等“行业指标性”企业。进入2012年,私有化浪潮进一步蔓延,仅1-10月,就有分众传媒、尚华医药、亚信联创、三林环球、永业国际等近20家企业宣布私有化退市。
公司私有化退市的益处在于:第一,摆脱公共企业监管束缚,着手实施公司战略调整。如盛大、小肥羊、阿里巴巴这类领先企业的退市;第二,摆脱股价持续低迷困境,直接增加股东财富价值;第三,摆脱上市融资功能退化,借道私有化寻求再次上市;第四,摆脱高昂的上市成本压力,提供管理层合理报酬激励。私有化后通常采用更优的管理层薪酬安排,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委托成本。
当然,上市企业退市也同样存在不小的风险,首先,大股东为了从中小股东手中“合理”回购股份,对回购资金需求量大;其次,私有化过程中可能面临集体诉讼风险;再次,私有化退市还要面对复杂的退市程序;最后,中国企业境外私有化后境内再上市面临较大的障碍,除了面临上市审批等不确定性问题外,还涉及到上市公司红筹架构拆除、实际控制人变更、税务返还等现实问题。
二、中国优秀企业对美国资本市场热情减退
从中短期看,部分中概股诚信问题动摇了投资者对整体中概股的信心,不仅令已上市中概股股价持续暴跌,还令优质企业境外上市面临估值下调与IPO放缓的“价量齐跌”颓境。据美国三大交易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7月9日到2012年7月10日为期一年的统计周期内,i美股编制的中概30(ICS30)在上述统计周期内累计跌幅为46.63%,而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6.90%。由于股价持续下跌,已有39家中国概念股公司触及美国市场的退市标准,9家接近退市标准,正面临巨大的退市风险。未来一段时间,中概股受到市场热捧、上市高估值等现象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将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在美国上市融资问题。2011年8月至今,只有土豆网、唯品会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IPO,这两家企业上市首日均遭遇破发,跌幅超过10%。
从长期看,中国概念股需要一个品质重建的过程,海外市场对中概股的信心才会逐渐修复。未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正是苦练内功的最佳时机,企业应该倾力定位盈利模式、调整发展计划、培养企业诚信品质,随着几家真正高质量、且具相当规模的中国公司再次登陆美国市场,才会重新唤起美国投资人对中国企业的信心。
以上这些变化对于美国资本市场并非是好消息。美国实施Sarbanes-Oxley法案后,纽交所及纳斯达克对海外公司的吸引力大为下降。2000年后美国年均IPO仅为156宗,比九十年代减少七成,两大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从1997年的8000家减少至2010年的5000家。这两年纽交所IPO融资落后于香港、伦敦等地,该交易所不得不承认,新上市公司争相前来上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概股股价暴跌后,美国两大主板市场争取这一庞大上市资源可能会更加困难,甚至会因私有化、退市等造成流失现象。
三、香港资本市场加快对中国优秀企业的引进
从企业的层面看,当中国概念股对境外资本市场开始犹豫,想选择其他市场上市或退市后再上市时,港交所就成为一个首选的目标。第一,中概股在美国的遭遇,部分受到当地媒体夸大事实及投资者出现羊群心理的负面影响,相比美国,香港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了解程度要深得多,两地监管机构亦保持着密切接触及合作关系,市场对中概股的定价将更趋合理;第二,美国提高借壳上市门坎后,一些财务较稳健且经营较成熟的企业将更倾向于在港交所IPO上市;第三,香港IPO需要经过预先审核,但如果符合基本要求,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复杂及困难。在此之前,也不乏中概股退市移师香港上市的成功案例。如2010年,西部水泥从伦敦交易所退市的同时,成功登陆港交所。2008年旺旺从新加坡退市后在香港挂牌上市。未来将会有更多境外私有化退市的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从港交所的层面看,香港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境外融资平台,面对来自境内外国际金融中心的激烈竞争,港交所时刻都未松懈对优秀企业的引进。2012年5月份,由港交所和山东省金融办举办的赴港上市推介会上,港交所相关人士就表示,美国资本市场很多中概股都想撤市,其中也包括山东企业,“我们希望它们能到香港来”。近期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亦表示,今后香港资本市场仍会继续担当好内地企业的“首选海外集资中心”角色。香港争取优质企业也的确具有紧迫性。2012年上半年,香港IPO募资3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4%,下半年任务相当艰巨。因此,香港会考虑利用此次境外中概股的境遇,加强对内地企业的营销,同时加快人民币上市等创新活动,以进一步增强IPO的竞争力。
四、国内资本市场亟需管理创新应对新变化
随着国内中小板的发展壮大、创业板的推出,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大幅提升,海外受挫中概股对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亦抱有极大热情。尽管有严格的审批制、对赌协议解除、可能涉及公司股权架构、甚至减持股份时的税收等系列难题,但还有什么比体现行业地位、反映公司基本面,让公司发挥“协同效应”的股价更为重要呢?目前一些私有化的中概股就表达了回归A股的愿望。2012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天桥就在积极为国际板的推出鼓与呼,表示盛大将抢国际板“头啖汤”。阿里巴巴、分众传媒等亦不排除回归A股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欢迎这些中概股在退市后,回到A股或者选择在香港上市。无论在港股市场、还是纳斯达克,只要同类公司,在A股上市的估值都会高出海外估值甚多,据统计,目前共有77家公司同时拥有A/H股,而其中仅有13家A股价格低于H股,溢价率非常明显。而在纳斯达克选择退市的公司基本上估值都长期低于10倍,但如果在创业板上市,其估值都会达到20倍以上,因此回归A股对于这些曾在海外折翼的公司来讲,吸引力应该是非常大的。
虽然目前尚无境外中概股回归A股的成功先例,但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这些公司悉数回归A股,是否会与国际板形成合力,对中国A股的流动性形成冲击?如阿里巴巴在最新一轮融资中,总资产估值达到430亿美元,约合为2709亿元人民币;而分众传媒接到私有化要约的估值也达到3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0亿。中国的资本外逃现象严重,国际板上市时间表还没有公布,这些公司再回归A股市场,A股市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些都需要监管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优秀中概股“回家”建立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袁敏.中国概念股危机分析及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12(2).
2.孙峥,刘浩.中国概念股:资本市场的泡沫与修正[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6).
3.罗兰.外国机构猎杀“中国股”牟取暴利被指背后有黑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7-17.
4.应坚.境外上市民企股价暴跌的背后及影响[J].资本市场,2011(8).
5.焦兴旺.实施整体解决方案 遏制中概股做空潮[N].中国证券报,2012-6-18.
6.王峰娟,代英昌.为何在美中国概念股频遭做空[J].财务与会计,2011(9).
7.张怡.德交所现中概股诚信危机 亚洲竹业涉嫌财务造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7-5.
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2012-2014年,北京旅游将重点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即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惠民便民志愿者服务体系、旅游知识普及与旅游责任教育体系、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好客环境体系、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的监管与评价指数体系、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规范及标准体系。
其实,北京旅游重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与北京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密不可分。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来京游客选择自助游。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表示,建设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是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据了解,目前北京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总量供应不足、公共投入不足和分配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完善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
开发自助旅游环境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北京A级景区将实现无线宽带覆盖。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已于去年开通“智慧旅游”服务,包括智能手机定位导游、蓝牙下载导游词、实时查看景区天气和人流等服务,极大方便自助游游客。不过,这要求北京的景区和公共场所能够提供无线网络,尤其是重点景区。
除了无线宽带,北京A级景区还将完善五种文字景区全景牌。其中,北京重点旅游景区将配装中、英、日、韩、俄五种文字全景牌和其他各类标识牌632面、旅游区交通标志牌436面。此外,市旅游委鼓励景区配置自助导游机,开发旅游景区自助导游软件系统,完善自助旅游环境与服务。
数字化提高旅游便捷性
据了解,北京旅游三年内将推进四个数字化建设,即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旅行社、数字乡村。业内人士表示,数字化旅游可让游客感到最直接的便利性。以数字景区为例,游客省去了排队买票的麻烦,可直接通过网络支付买票;购票成功后,手机将收到一条二维码彩信或数字验证码短信,即电子门票;游客经过安装在景区的识读设备,对电子门票进行扫描验证即可进入景区。截至去年,北京已有40余家景区列入电子门票预订系统。
【关键词】梯度;方向导数;高等数学
梯度概念是高等数学下册中的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一头雾水。事实上梯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进行本次课的课堂设计时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引入,将复杂,枯燥的纯数学问题简单化,生活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1 实际问题引入
现如今,在全世界日趋泛滥,它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发展,因此禁毒缉毒变得尤为重要,当前贩运的方式趋于多样化,隐蔽化,而利用警犬来搜索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破获案件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某处藏有,一条警犬执行任务,搜索,提问:警犬会沿着一条怎样的路径来进行搜索才能最快的找到呢?
观看视频短片,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在学生讨论几分钟后,加以分析:由于会在大气中散发一种特有的气味,警犬肯定是哪的气味越浓就往哪走,而所谓的“气味越浓的方向”用数学的语言该如何描述呢?这时学生的思考便有了方向,接着继续引导:如果已知气味浓度这一函数满足的关系式,那么气味越浓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气味浓度这一函数变化最快的方向,什么能刻画函数的变化率呢?到此应该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回答出来了:方向导数反映的是函数的变化率。因此要找函数变化最快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要找函数在一点处沿哪个方向的方向导数取得最值。由此层层递进,步步引导,得到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函数在一点处沿哪个方向的方向导数取得最值。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方向导数的计算公式入手:
从这个关系式中不难发现,当θ=0时,也就是el方向与这个向量G的方向相同时,方向导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就等于向量G的模,因此我们看到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向量,它的方向是方向导数取得最大值的方向,而它的大小为方向导数的最大值,这个向量就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梯度。
2 梯度的概念
[1]假设一个二元函数在平面区域D内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对于每一点P(x,y)∈D,都可定出一个向量fx(x,y)+fy(x,y),称此向量为函数z=f(x,y)在点P(x,y)的梯度。为了理解梯度这个概念,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分析。
2.1 方向导数和梯度的关系
通过表格一目了然,梯度是这样一个向量,它的方向与取得最大方向导数的方向是一致的,它的模等于方向导数的最大值。这也就回答了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函数在一点处到底沿着哪个方向的方向导数可以取得最值呢?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函数在已知点处梯度的方向或反方向就是方向导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向。
为了更好的理解梯度这个向量,下面从几何的角度加以解释。
2.2 几何解释
预备知识:[1]等值线:一个二元函数z=f(x,y)表示一个曲面,这曲面被平面z=c(c为常数)所截得的曲线L的方程为z=f(x,y)
z=c,这条曲线L在xOy面上的投影是一条平面曲线L*,它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为f(x,y)=c。对于曲线L*上的一切点,已给函数的函数值都是c,所以我们称平面曲线L*为函数z=f(x,y)的等值线。
下面通过等值线来认识梯度这个向量。
对等值线f(x,y)=c两边分别对x求导,由隐函数的求导法则,可得fx+fy=0,由此得到:k法=,即点p处的一个法向量为(fx(x,y),fy(x,y))=gradf(x,y),单位化即得gradf= 。
这个关系式就非常清晰的描述了方向导数,梯度,等值线这三者的关系,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梯度这个向量的方向和大小,函数在一点的梯度方向与等值线在这一点的一个法线方向相同,它从数值较低的等值线指向数值较高的等值线,梯度的模就是沿着法线方向的方向导数。
现在有了以上这些理论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借助于梯度来解决警犬搜索的路线这一问题了。
3 梯度的应用
问题重述:地面上某处藏有,以该处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在大气中散发着特有的气味,设气味浓度在地表xOy平面上的分布为f(x,y)=e- (x2+2y2),一条警犬在点(x0,y0)(x0≠0)处嗅到气味后,沿着气味最浓的方向搜索,求警犬搜索的路线。
问题分析:设搜索路线为y=y(x),首先警犬在每一点都要沿着切线的方向行走,切向量可以用(dx,dy)来表示,而另一方面,警犬它要沿着气味最浓的方向搜索,因此运动曲线上每一点都是朝梯度方向的,也就是说在任一点(x,y)处的切向量与气味浓度这个函数在该点的梯度方向保持一致,所以这两个向量应该是平行的,下面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
最终我们解得搜索路线是一条抛物线,所以警犬沿着这条抛物线行走将最快的搜索到。虽然警犬并不懂得梯度,但是它会凭着嗅觉的反馈信号,沿着这样的路线来搜索。
实际上梯度理论应用非常广泛,在气象学中,军事地形学中[2],建筑学中等等,都渗透着梯度理论,课后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找到梯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结束语
利用提出问题,借助视频图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联系起来,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达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黏膜 超微结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cluding chalice cell, plasma cell neuroendocrine cell and mast cell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and elucidate their possible effect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IBS. Methods Of 10 normal controls, 10 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BS (IBSC) and 10 diarrhea predominant IBS(IBSD), biopsies were taken from the terminal ileum and ascending colon.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we observed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cluding chalice cell, plasma cell, neuroendocrine cell and mast cell of the intestinal mucosa. Results In both colonic mucosa and small intestinal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IBS, mucocysts and fused mucocyst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the chalice cells, of which the secretion was abundant. The neuroendocrine cells and mast cells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mucosa of colon and small intestine, which were accompanied with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4 IBSD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cute infectious diarrhea, more plasma cells with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were found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Conclusion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chalice cell, plasma cell, neuroendocrine cell and mast cell may have a potential effect on neuroimmunologic mechanism and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of IBS.
KEY WORDS: irritable bowel disease; intestinal mucosa; ultrastructure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disease, IBS)由于症状的特殊性和治疗上的困难,经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多的麻烦。迄今为止,对于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几年研究认为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内脏感觉过敏、胃肠动力紊乱及肠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1]。本研究观察了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便探讨它们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的选择和分组 严格按照罗马Ⅱ标准[2](本组病例取材于2006年6月至2006年9月,与最新公布的罗马Ⅲ标准比较,也符合其标准[3]),分IBS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又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腹泻型IBS 10例:年龄19-68岁,平均48.5岁,男4例,女6例,病程1-10年,其中4例发病前有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史;便秘型IBS 10例:年龄18-65岁,平均46.3岁,男4例,女6例,病程1-10年;对照组10例部分为结肠息肉或息肉内镜下治疗后复查的患者,另一部分系便后滴血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内痔出血者:年龄17-71岁,平均50.2岁,男6例,女4例。这些患者无任何腹部不适,无便秘或腹泻症状。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均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对象如实告知实验目的,并经患者同意。
1.2 标本采集 对所选病例分别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进入回肠末端,用活检钳分别钳取回肠末端及升结肠黏膜各2块,对照组标本同样取自于回肠末端和升结肠。标本不小于0.2cm×0.2cm×0.2cm。
1.3 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样品取出后切成1mm3的小方块,立即置于25g/L戊二醛固定液中4℃ 2h以上(固定液内含有0.1mol/L磷酸缓冲液、40g/L的多聚甲醛),0.1mol/L磷酸缓冲液浸洗30min,10g/L四氧化锇固定液4℃后固定2h(固定液内含有0.1mol/L磷酸缓冲液),0.1mol/L磷酸缓冲液浸洗1min,乙醇梯度脱水:300mL/L乙醇10min,500mL/L乙醇10min,700mL/L乙醇10min;700mL/L乙醇醋酸双氧铀快染2h或过夜;900mL/L乙醇10min×2;无水乙醇10min×3;环氧丙烷置换10min;环氧树脂Epon812浸透、包埋,聚合后做半薄切片1μm,美兰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定位,瑞典LKBV型超薄切片机进行超薄切片70nm,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后,日本日立H600投射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2 结果
2.1 IBS患者肠黏膜杯状细胞和浆细胞的改变 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与正常组比较,两型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上皮均可见到杯状细胞内黏液泡和融合的黏液分泌泡明显增多,呈分泌旺盛状态(图1A)。4例发病前有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史的腹泻型IBS,肠黏膜中浆细胞较多,浆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发达并有扩张,线粒体增多,便秘型患者未见明显的浆细胞及结构改变(图1B)。
2.2 IBS患者肠黏膜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改变 正常对照组小肠和结肠黏膜上皮中较少观察到神经内分泌细胞,细胞质中内分泌颗粒少,无明显的空泡改变(图2A)。两型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神经内分泌细胞,呈锥形、上大下小、细胞核在上端、细胞质在下端、细胞质中充满高密度的内分泌颗粒,有的呈空泡状(图2B)。
2.3 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的改变 正常人小肠和结肠黏膜基质中较少观察到肥大细胞,胞质中颗粒密度较低,无空泡(图3A)。两型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基质中肥大细胞胞质中充满高密度的颗粒和一些空泡,呈现活跃的脱颗粒状态(图3B)。
图1 IBS患者肠黏膜杯状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A)和IBSD患者浆细胞的改变(B)(略)
Fig.1 Chalice cells in patients with IBS (A) and plasma cell in IBSD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cute infectious diarrhea (B) (×4000)
图2 正常人肠黏膜的神经内分泌细胞(A)和IBS患者肠黏膜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B)(略)
Fig.2 Neuroendocrine cell in normal people (A) and neuroendocrine cell in patients with IBS (B) (×4000)
图3 正常人肠黏膜中的肥大细胞(A)和IBS患者肠黏膜中的肥大细胞(B)(略)
Fig.3 Mast cell in normal people (A) and mast cell in patients with IBS (B)
3 讨论
近几年对于IBS患者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有不少报道。国外的研究认为IBS患者直肠黏膜神经内分泌细胞、T淋巴细胞表达增加[4]。Kostiukovich等[5]报道,在激惹性结肠征患者的直肠,初期内分泌细胞增加,慢性期减少。国内邹多武等[6]报道了IBS患者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量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种改变与IBS患者的肠道高敏感性有关。虞功清[7]报道了IBS患者结肠黏膜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肥大细胞的变化。同时,认为与IBS患者的发病机制有关。但是,他们没有观察IBS亚型的差异。另外,小肠黏膜是否有这种改变国内外报道较少。我们观察了便秘型和腹泻型IBS患者小肠黏膜和结肠黏膜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因结肠镜取材范围有限,小肠标本多取于盲肠以上20-35cm左右的回肠末端黏膜。
因活检钳取材容易破坏表面黏膜结构,我们的实验未观察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绒毛及隐窝结构。但是,虞功清等[7]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IBS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膜完整、细胞间隙紧密,但有上皮细胞微绒毛分布不规整、密度低而不均、长短方向不一等变化。
我们研究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无论腹泻型还是便秘型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上皮均可见到杯状细胞内黏液泡和融合的黏液分泌泡明显增多,呈分泌旺盛状态。这种现象提示肠黏膜腺细胞功能处于活跃状态。肠道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具有很强的细胞保护功能,可明显减轻多种损伤因子介导的肠黏膜损害,肠道杯状细胞在受到炎性介质的刺激下,分泌明显增加[8]。本实验结果提示两型IBS患者肠黏膜可能存在某些不明原因的炎性损伤。
4例有感染性腹泻病史的腹泻型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中浆细胞多见,浆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发达并有扩张,线粒体增多。提示部分腹泻型患者胃肠免疫系统呈激活状态,感染后的免疫持续可能为主要原因。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肠道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即使病原体被清除及黏膜炎症消退后,仍然出现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即IBS症状[9]。其发病机制有多种观点,其中肠道感染损伤肠黏膜上皮屏障导致肠功能紊乱的观点居多,部分IBS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如细菌性痢疾,并有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9]。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的报道相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肠道感染持续的免疫激活,损伤肠黏膜上皮屏障可能是IBS发生的原因之一。
我们研究发现两型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有较多神经内分泌细胞,呈锥形,上大下小,细胞核在上端近基底部或近腔面,细胞质在下端,细胞质中充满高密度的内分泌颗粒,有的呈空泡状;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电镜下见肥大细胞呈活跃的脱颗粒状态,并见较多脱颗粒后的空泡,显示肥大细胞功能活跃及分泌活性物质增多,与国内外报道一致[57]。肠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肠嗜铬细胞可分泌5羟色胺(5HT),5HT的增加可通过脑肠轴的调节,最终可能影响胃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1]。另外,肠内分泌细胞还可分泌胆囊收缩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P物质和内源性阿片肽等胃肠激素。胃肠激素除了对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有一定的影响外,对胃肠道的免疫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10]。肥大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肠道炎性细胞,肠道肥大细胞表面具有胃肠激素受体,某些胃肠激素可剌激肥大细胞增殖及分泌前列腺素、组胺、5HT、肝素和白三烯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痛作用, 可能与IBS患者胃肠道痛觉敏感性增高有关[10]。
本研究发现IBS患者肠黏膜中杯状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显示它们均处于高度功能活跃和分泌旺盛状态。提示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可能在IBS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怡宁,罗金燕,兰莉,等. 替加色罗对结肠炎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结肠内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关系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28(5):506510.
[2]Thompson WG, Longstreth GF, Drossman DA,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J]. Gut, 1999, 45(suppl):Ⅱ43Ⅱ47.
[3]Longstreth G, Thonpson WG, Chey WD,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eases [J].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5):14801491.
[4]Somek RC, Menkins D, Hhornley JP, et al. Increased rectal mucosal enteroendocrine cells, T lymphocytes and increased gut permeability following acute campylobacter enteritis and in postdysenteric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Gut, 2000, 47(6):804811.
[5]Kostiukovich SV, Anichkov NM, Ivanov VF, et al. Endocrine cells of rectal epithelium in health, in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rritable colon syndrome in the treatment with prednisolone and salofalk and in the absence of treatment [J]. Arkh Patol, 2004, 66(4):2327.
[6]邹多武,董文珠,李兆申,等. 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内脏高敏感性与肥大细胞的关系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4(2):143147.
[7]虞功清,郑筱雯,邹伟民,等.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J]. 电子显微学报, 2005, 24(5):2326.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规范
20世纪以前,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序的、自由放任的状态之中,会计准则还属于一种非正式规则。20世纪初,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会计职业界首先感到了会计管制的必要性,人们开始要求使用统一的会计规范。1906年,针对当时铁路行业对重置会计的滥用,美国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Act),授权州际商业委员会为铁道业制定一套统一的会计制度,铁路业成为最早受到会计管制的行业。1917年,美国公众会计师协会(AAPA,现已改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现代会计的第一份权威性指南《统一会计》(TheUniformAccounting),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会计规范对会计行为实行管制时代的到来。
一、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1929爆发了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市场大跌价。几周之内,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约260亿美元失去了,大体相当美国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支出的费用。通商,贸易流通中的交换手段被冻结,制造业的残骸到处都是,农民找不到产品的销售市场。成千上万的多年储蓄化为乌有。
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松散的会计实务和对创造性会计的滥用被指责为市场崩溃和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为了响应纽约证交所的要求在大萧条中逐渐恢复公众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公允性的信心,国会成立了SEC,它有权规定财务报告编制中会计处理方法,并确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这一机构先于确定GAAP的主体成员之前就开始运作,可以看到政府对规范会计准则的急切心情。随后,SEC着手组织会计职业界制定GAAP,投票决定了依靠民间机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够通过对其施加压力来影响会计准则。
二、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M.ZubaidurRahman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东亚金融危机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区域内国家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质量较差、会计信息使用者忽视了引发金融危机的诸种要素,严重降低了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会计在金融危机预警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的建议:如风险集中与会计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与会计披露、或有负债问题与会计披露等。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告成立,倡导在全球推出统一的会计标准,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13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三、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危机蔓延之初,会计准则一度成为千夫所指。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允价值条款。经济危机期间,欧美政治家、银行家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按市价计算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危机的恶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报告表示,公允价值条款不可废止,但应修改完善。随即,IASB计划推出与银行资产减记有关的减损支出披露准则,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减损模型下计算得出的公司资产价值有何不同。同时,IASB还拟于2009年开展对减损准则的全面修订,并有望在2009年内推出。
四、经济危机下对会计规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观看待会计规范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准则会对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产生影响,这些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全无偏的准则是不实际的,会计准则的改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适时地调整准则可以在危机中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当然,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决经济危机。正如80年代银行危机出现时,许多人认为这是70年代的会计准则15号公告的后遗症,它并未消除危机,只是延迟了危机。
(二)需要在危机中发现会计规范的缺陷
准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被认为比历史成本更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缺陷暴露无疑。金融业的利润在经济形势好时,由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经济形势不好时,资产的市场定价往往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数据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这误导了投资者,使他们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
(三)需要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而在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的立场很可能屈从于政治需要。为了防止在危机中出现“救火式”的准则,需要构建一个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简称CF)并作为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体现公众利益。从理论上讲通过CF的研究,逐步确立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化思想,并使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更加集中,这样也避免了在每次经济危机中,会计准则都成为危机“替罪羊”的尴尬局面,帮助会计准则赢得广泛的信任和权威。
参考文献
[1]亚洲金融危机的会计原因[J].
[2]黄平,简剑辉.经济危机与会计披露监管演进分析[J].财经论丛.
[3]王棣华,花婷婷.事件推动会计准则的完善[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