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产权管理措施

知识产权管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产权管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产权管理措施

知识产权管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铸造行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053

0 引言

铸造行业近年已列入“高危企业”,企业承担风险大,“落实主体责任”压力重,安全生产管理主要瓶颈,就是如何掌控“动态管理”因素的变化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作业环境、加强安全管理,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

1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措施

(1)确定“隐患人”。同样事故二次以上者;不同事故三次者;重大事故一次者;警告二次以上者;违章操作三次者。

(2)建立安全行为细则。分二项、三序、二重点。即机械操作项与个人行为项;熔炼、浇铸和清理工序;变电所与电炉二个重点。建立个人行为安全准则;工序安全细则;变电所安全管理、电炉安全检测内容等安全运行措施。

(3)天天“念经、做操”,控制人的操作行为。组织员工念好经做好操。“念经”就是:熔化序、特注意;控制室、人不离;开炉前、先查看;水电表、必看好;前炉衬、班必查;液压站、试翻转;用冷炉、紧水管,起炉时、听异声;加料时、用磁吊;不明料、要扔掉;漏铁水、先断电;规定板、天天看。安全会、记录请;抓培训、不放松;新安法、有亮点;思维变、守红线;预防好、事故跑;念好经、安全保。做操就是“吊车指挥手势”:手心向下摆,吊钩向下落;手心向上扬,吊钩向上起;手心向上摆大臂,吊钩快速向上起……

2 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措施

经过“爆炸、火灾、毒气”危险辨识,确定隐患点:熔炼与浇型过程(爆炸隐患);醇基涂料与油漆、木型模具的管理(火灾隐患);粉尘、噪声(有毒有害)。

(1)熔炼与浇注过程(爆炸隐患)。中频电炉熔炼本身就构成了重大危险“隐患点”,生产环境中“水、火、电”为一体的工作运行原理的特点,决定了每道工序环节上的检查,不允许有点滴差错。1)无论炉体炉衬还是冷却水管线,热胀冷缩,如果处理控制不好,会经常出现设备故障,也会带来隐患和险情。如炉衬产生裂纹、炉领横裂纹;内水循环接口渗漏水滴,打火崩坏线路原件等;2)电炉运行系统水路汽化问题,往往被人忽视。只要设备设定水路分离器,就要控制、监管它。因水温过高而产生了汽化,汽化现象会导致炉体感应圈被熔化而发生险情;3)翻转系统如果不是机械传动系统,靠油压来完成的电炉易燃,最好采用“水基乙二醇”,阻燃、安全。

(2)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漏炉事故,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1)漏炉了,第一步快速切断炉体电源;迅速将炉中铁水出炉,一定保证炉内铁水高度低于漏点再去做排险处理等工作;2)漏炉了,铁水与水碰撞一起而且产生爆炸情况,先逃生再断电、断水,为了防止周围火灾发生,要快速切断周围电源,打开消防水带迅速,降温、灭火;3)漏炉了,翻转系统又失灵了怎么办?先快速切断电源,采用耐火泥杆从炉体外部堵漏点。

(3)醇基涂料与油漆、木型模具的管理(火灾隐患)。铸造企业所用易燃易爆化学品种类很多,火灾防患不容忽视。易燃物品周围10米之内严禁烟火,张贴禁火标志,加强火源管理,做好应急管理,尤为重要。

库内、现场引燃易爆品的存量大小决定了“危险隐患源”等级,库房每周上报一次进货量、库存量。做到严格管理,如:库房上锁,领用者签字、下班前剩余料返回库内,库房监督,双方确认。

3 控制作业环境措施

铸造作业环境粉尘大、噪声大(有毒有害),温度高,控制作业环境不当,容易产生矽肺、噪声性耳聋、中暑等职业病。

重点放在“预防为主”,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做好危害因素告知、职业病现状评价、员工体检,加强个体防护等工作,采用伸缩式打磨室、喷漆室等除尘措施,大大降低了打磨室的扬尘,漆雾的污染,效果良好。

4 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生产管理“检、落、检、罚”。强化“检、落、检、罚”不断地重复次数,“强制性”的全覆盖、零容忍贯穿着全过程作为开展工作的着力点、主攻方向,实现“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目标。

(2)突破铸造业安全生产管理难点。1)人的思想行为。人员流动突出、技术人才断档、一线员工文化底子薄;落后的生产工艺,原始的操作方法,根深地固的不良行为,给管理带来难点。

采用心灵上和自然引导的方法,企业与员工的安全管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因此从各自角度加强管理,杜绝、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2)从改变作业方式及技改投入上分析。陈旧的作业方式及“技改”投入不足,是产生安全隐患的根源。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企业家大胆创新,采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工人做一些危险大、重复性、简单的体力劳动,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障本质化安全生产。

(3)安全管理“细致入微”。从铸造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看出,突显了“烫爆砸、粉噪火”预防特点,从源头微细环节入手,无论什么类型“隐患”,都应遵循“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分析,得出安全的方法、措施。要坚持分类、分项、分级、分层、分组、分最小单元去做,用最精细思维方式,不放过微小隐患的预知内容,去获取100%安全的“零事故”目标。

(4)抓培训不放松。普遍存在着依赖性较强,一级压一级,遇事紧张一段时间,连讲代查再整改。过了“紧张期”反弹回原点,习惯性违章冒险操作时有发生。

抓培训不放松,注重“反复性”培训,分步骤、分级、有计划地对人的思想意识、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等进行培训,用新的刺激方法刺激员工大脑,接受安全生产知识。

掌控“动态管理”因素的变化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加强安全管理,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史禹.给力安全培训,打造本质安全型员工[Z].现代职业安全,2011(02).

知识产权管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市政工程 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 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项目部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项目施工班子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指定小组办公室,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2)项目部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了安全岗位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项目经理定期组织项目成员对岗位责任制进行学习、落实。制订安全轮流值班、检查制度,及时记录现场隐患,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3)项目部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确定现场管理要达到的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伤亡目标、安全经费投入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创建国家及省市安全文明工地目标等,使现场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个人。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专门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临时用电、冬雨季施工、大型起重机械设备,深基坑施工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或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办公室、娱乐室、宿舍等五小设施及用水、用电的总布局,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由项目经理审批后实施。(4)坚持工程项目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严格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是从源头进行安全控制的有效保障。市政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及制订措施的内容是否符合各专业工种、各施工部位,尤其应检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检查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完善,从第一责任人到其他责任人再到各班组的安全责任制是否分解落实,有没有一个安全管理监督网络。检查市政施工的安全器材劳动保护是否完善齐备,对悬崖陡坡、深坑的可能塌方或滑坡进行检查,并经常性的开展防火安全、季节性的雨季防洪、冬施防冻、炎热防暑、防台等检查。

二、做好开工后的基础工作

1.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加强现场安全的巡逻,建立安全监督网,完善现场安全措施,保证现场安全生产。具体分为:(1)进场教育。工人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了项目部有关人员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安全教育,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假、大、空”等条款内容。现场工人要随身佩戴上岗证。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是人身基本的需要之一。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人身伤亡,不仅使本人受到伤害、家庭蒙受不幸、企业带来损失,给社会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2)班前教育。严格按照班前活动制度坚持班前教育。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按照施工的不同阶段(路槽开挖、路基回填、排水施工、基层、面层施工),结合当日施工内容;天气等情况进行。由当日安全值班人员根据轮流值班制度监督各班组长落实,认真填写班组活动记录,保证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3)季节性教育。项目经理根据季节的变化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换季教育。针对雨天、暑期施工和冬季施工的特点分别进行教育,并将教育内容进行记录。

2.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首先是查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认识和贯彻程度,再查管理和制度,项目部安全管理的到位情况,制度的健全程度,主要是其落实情况。要查隐患和事故处理,要深入到施工现场,检查劳动环境和条件中的不安全因素,检查对发生的工伤事故是否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这就要求项目部的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检查尺度要严、要准。安排项目部的安全员定期进行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使检查人员熟悉掌握标准、规范,保证检查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检查完毕,在下达隐患通知单的同时,检查人员要对重要环节和提出的问题向整改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讲解,必要时给予项目部一定的建议措施。建议措施要有可行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使项目部在整改隐患、落实措施时做到有的放矢、不留死角,达到规范管理。

3.安全资料管理。安排安全员专门进行安全资料的管理,做了严格的规定:(1)及时性:安全员必须随着工程进度同步进行资料整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存档,及时收集,防止资料与施工脱节。(2)真实性:建立安全资料能够实现对现场潜在隐患的预测控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安全员必须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3)针对性:安全资料的基本作用是指导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的真正落实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安全资料失去针对性,根据它形成的一切安全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4.安全考核工作。项目部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考核小组,定期(每月一次)对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考核小组讨论后决定。考核内容侧重于本阶段项目成员对安全岗位责任的完成和分解目标的落实情况。考核小组针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按照安全责任制进行现场提问和对照。考核等级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对于考核优秀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奖励,不合格的予以教育、培训、纠正;连续出现两次(含两次)以上不合格者,执行末位淘汰,直至下岗。

5.隐患整改工作。对于检查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级,项目部都必须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项目经理按照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内容,按照隐患的种类分配到相应的班组。班组按要求整改后,及时向项目经理提交隐患整改报告书。项目经理接到整改报告后,要及时组织安排领导小组进行整改效果的验收。验收合格后,相应班组方可进入正常施工。否则,要按照隐患通知书的要求继续整改,直至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对于危及生命的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有权要求其立即停工整改,并派专人监督,直至消除隐患后复工。

三、做好项目安全文化建设

建设项目安全文化,可以增强全体成员对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的凝聚力,最终实现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目标。万全路道路及排水工程具体做法如下: (1)项目部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核心建立项目部的安全文化建设,以提高项目部对安全生产的凝聚力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施工工程的各项安全设施。(2)形成定期的安全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宣传其他项目部好的安全管理模式、方法,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探讨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探讨对安全考核中落后分子的帮助与教育,取长补短,增强项目部的交流,最终起到团结一心搞好安全生产的作用。(3)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两栏一报”(读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建立“安全违章曝光台”。杜绝违章、确保职工健康与安全是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违章曝光台”是遏止违章现象的有效办法。对检查出的违章现象,随时在曝光台上予以公布,以反面教材加深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大家共同营造了施工现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4)建立项目部的安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是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值班人员负责监督和督促施工班组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对现场的违章现象进行制止和纠正,在曝光台上予以通报;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

知识产权管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6-02

现今社会,高新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引领了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内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陆续制定了“863计划”以及“火炬计划”等,并就计划实施了相关产业政策,极大的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1]。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法律保护措施仍然不够完善,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文本针对该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法律保护相关策略。

一、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概述与保护现状

1.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概念

所谓高新技术,是指一种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技术,它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先进工艺技术为发展基础,采用最前沿科学技术进行技术研发、技术生产和技术服务。主要包括计算机、航天、信息技术、海洋科学以及生物等科学技术。而高新技术知识产权则是指上述这些前沿技术的知识产权。这些技术的知识产权与传统的知识产权一样,属于权利人自身的创造性劳动所得,具有被法律保护的权利,同时有权对其进行买卖和转让,一旦出现侵权问题,可以寻求司法救助。

2.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完善对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和保护措施,先后完善了专项立法和特别立法,多次修正了相关法律,就《专利法》以及《商标法》等进行了实施策略,并针对该项技术陆续实施了很多相关细则和实施条例。“十一五”之后更是不断完善了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机制,并将其作为了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之一,将其社会地位提升至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之一[2]。由此可见,国内对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重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亟待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强相关鼓励机制建设等。

二、就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相关策略研究

1.加强全民的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的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意识,必须国家层面首先加强宣传力度,使人民明确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具体的措施可以是将其纳入国家法律宣传措施中,并开展国内外大小型的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力求提升知识产权的社会地位,提高其影响力。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重视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宣传和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员工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必要情况下可以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引导员工保护知识产权。

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相关保护体系

为提高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效能,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和体系完善。首先,完善《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因为该法律对专利的实质要件进行了设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新技术专利保护范围,致使很多高新技术难以纳入到专利保护制度范围中,对于这种法规今后应该不断予以完善,制度符合国情的高新技术单行法。在法律完善过程中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来扩大保护范围。其次,将数字技术纳入《著作权法》等法律的保护范围,同时增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力度[3],以此弥补其他法律的保护缺陷。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建立过程组成了系列的法律保护体系。整体体系的建立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保护措施经验,融合我国国情,进行制度和体系创新。其中,统一的《商业秘密法》的建立势在必行。

3.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层和团队

一个项目,一项建设要想顺利进行就必须以优秀的管理和团队作为发展基础,为了提高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层,并建立独立的优秀团队。目前高新技术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独立的、专业的管理领导层可以引导专业团队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可以有针对性的快速解决侵权等事件,这样便于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层和团队建设过程中要确保实权的落实,并就企业的实际规模进行合理的团队创建。

三、总结

目前,国内的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够完善,为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发展水平,建立其良性发展环境,就必须积极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格采取合理的、科学化的战略措施进行保护。只有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意识调整、体系建立、团队建设等方面论述了该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力求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促进其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佳,冯晓健.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探析[J]. 人民论坛,2013(5):100-101.

知识产权管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滥用;保护;平衡;价值;构建[中图分类号]TP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151-0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所谓“知识经济”领域的竞争,而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的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知识产权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权利,逐渐成为企业乃至国家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已成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知识产权滥用的法理辨析

发达国家普遍强调保护知识产权是因为其所拥有的专利数、商标等远远多于发展中国家。许多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法律领域的缺陷,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的保护领域毫无顾忌地扩展,在他们看来,保护知识产权并不是旨在推动科技进步,而是保护其商业利益和商业模式,由此产生了“知识产权滥用”这个问题。

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定义目前各国的法律并无具体规定,我国在理论上和实务中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甚至有学者认为细究起来,知识产权滥用却是一个不甚准确的,存在着很大模糊性的说法。但是,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滥用是指权利人超出了知识产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正当行使有关权利,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公益或者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

在理论上,我国学者一般都认为,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法理基础是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权利滥用是指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超出权利本身的正当界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权利滥用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原本享有合法的权利,行使该权利是正当、合法的行为,但在行使权利时,行为人有意超越权利的目的和社会所容许的界限,从而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权利造成损害,因此应当为法律禁止。禁止权利滥用,本质上是法律对私权行使的一种限制,体现了法律追求“矫正正义”和“分配正义”的目标。从对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一般理论和历史起因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之所以在成文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其所拥有的正价值,即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通过对权利之限制实现对权利之保护,从而维护真正的公平正义。因此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对权利的一种限制,但其最终极的目的仍是为了捍卫和实现权利。权利不得滥用原则要求权利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人行使权利既要恪守法律规定的界限,又要兼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权利人行使权利,应于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我们在强调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自身所具有的正价值的同时,毋庸讳言,也不能忽视其本身所潜在的危机,即其所存在的负价值。禁止权利滥用作为一项原则性的规定,有其模糊概括的一面,这就为行为主体利用其抗拒具体法律规范的规定提供了可乘之机,易造成主体利用这一原则性规定对具体法律规范进行规避,同时也可能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及可能造成对权利的过度限制。由此便引发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正负价值之间的冲突。

2知识产权滥用的具体表现

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知识产权拥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这关系到企业、个人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假如被扭曲,势必会演变为利益博弈。

从法律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权利人,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专有权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依法提讼作为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手段和实施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部分,这本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跨国公司频繁的知识产权争议中也存在着超出知识产权正当行使界限的情况,目的在于对竞争对手进行不合理的打压,甚至不正当地将其排挤出市场,这就存在涉嫌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

2.1滥用优势地位实施限制竞争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1)无正当理由拒绝许可。即知识产权人利用自己对知识产权所拥有的专有权,拒绝授予其竞争对手合理的使用许可,从而排除他人的竞争,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独占地位的行为。

(2)强制搭售。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捆绑成一种产品进行销售,以至于购买者为得到其所想要的产品就必须购买其他不需要的产品。

(3)价格歧视。即歧视性定价,企业在提供或接受产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与成本无关的价格上的差别待遇。

(4)限制交易。一些涉外技术转让合同总存在商业限制条款,对技术改进、出口市场范围附加不合理限制。

(5)掠夺性定价。即低价倾销,凭借其市场支配地位持续地以低于成本的非正常价格销售商品,以达到了其挤垮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的目的。

(6)过高定价。即企业在正常竞争条件下所不可能获得的远远超出公平标准的价格,也就是以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为前提的垄断性高价。

2.2滥用权利救济手段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1)滥用诉讼权利。由于知识产权诉讼时间长,两三年不结案是很正常的事情,知识产权人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滥用诉讼权利,把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拖入漫长的诉讼泥潭,一是在外界造成对方侵权的假象,二是使对方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应诉,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对方的竞争力。具体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滥用权。基于各种非正当目的,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滥用权,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行为也提讼。二是滥用诉讼保全措施的行为。通过恶意提讼保全措施,对竞争对手的财产或一些重要物品进行保全,以达到干扰其正常经营的目的。三是滥用申请中止诉讼权。大多数被告应诉侵权之后,无论是否实际侵权,首先会申请确认对方专利无效导致中止诉讼。这种申请中止诉讼的行为看来是保护自己权利的一种方式,但事实上使被告任意中止诉讼,拖延了诉讼。

(2)滥用侵权警告函。知识产权人以各种方式借口知识产权争议向其自身或竞争对手的交易相对人或潜在交易相对人,散发竞争对手侵害其专利权消息的行为。比如以发警告函、律师函、广告启事等方式,散发竞争对手侵害其权利的消息,给相关的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了很大影响。

(3)滥用诉前禁令、诉讼保全措施等临时措施。诉前禁令或诉中禁令以及相关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措施,作为具有较强威慑力的措施,往往成为权利人的首选。知识产权人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的诉前临时措施扣押有关产品,造成竞争对手的损失。

3完善我国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的构想2008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战略重点中“(四)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指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界定知识产权的界限,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因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3.1在立法上,应尽快完善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法律制度通过修订知识产权法律、制定《反垄断法》的操作指南,加强对相关法律适用的解释等,完善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法律制度。正如《纲要》所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时修订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专门法律及有关法规。适时做好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地理标志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接配套,增强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完善反不正当竞争、对外贸易、科技、国防等方面法律法规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

3.2在制度建设上,应尽快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主要是指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各个领域专利申请情况了如指掌,从而在这个基础上研究知识产权的发展策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部门通过对优势产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研究,掌握行业技术发展形势,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侵权争端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等情况向企业决策层和政府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以防侵权或被侵权风险对企业产生威胁。同时,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一整套专利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的机制,及时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壁垒,化解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有利于国家和企业合理地分配资源,有的放矢地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内、国际专利。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建立将在维护我国经济与科技安全,推动自主创新,扶持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竞争,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3在执法上,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

借鉴国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做法,实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分离。将知识产权局系统、商标局系统、版权局系统等行政管理部门中的行政执法职能分离出去,专门从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工作。同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提高知识产权执法队伍素质,合理配置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另外,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中为公众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的部分职能从原来机构中分离出来,整合成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型的机构,向公众普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知识,为公众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从而提高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效率,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所言:知识产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赋予能够激励创新的垄断权的同时,又限制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自由利用,从而限制了自由竞争。因此,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绝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应该是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合理协调的机制,以实现知识产权制度收益的最大化。参考文献:

[1]王宪林,等.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胡朝阳.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费安玲.论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理念[J].知识产权,2008(5).

[4]金武卫.关于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立法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9).

[5]王亮.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公法与私法的价值契合[J].商业经济,2010(4).

知识产权管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策略

浙江省是一个中小企业大省,目前全省中小企业有260多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占全国总数的8%左右。浙江省中小企业的产值贡献率、就业贡献率分别占全省的80%、90%以上;制造业税收贡献率和外贸出口贡献率分别达到85%和82%。

其在扩大就业、提供社会服务、推动科技发展、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浙江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重要支柱。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关键武器,中小企业具有资金少、筹资能力弱、经营规模小等弱势。如何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知识产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把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中小企业克服其弱势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以便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

一、浙江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现状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涉及到中小企业如何采取措施进行自主创新、打造自身品牌、如何推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如何有效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等一系列经营举措。根据课题组对浙江135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现状的调查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浙江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重视依然不够,将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纳入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管理范畴的企业并不多。

(一)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少

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的多少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竞争实力的大小,而浙江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相当少。以商标为例,浙江不管是注册商标总量还是国际商标注册量都是全国第一,根据浙江省工商局2010年的《浙江省商标品牌发展报告》显示,截止目前,浙江累计注册商标41.64万件,占全国注册商标总量的十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②]而浙江各类中小企业就有260多万家,平均1家企业才拥有0.16个注册商标,何况很多大企业一个企业就拥有几千个商标,如吉利集团,一个企业就拥有1800件国际注册商标。一些知名企业如娃哈哈为了保护企业权益,全类注册自己的商标。可见,尽管浙江注册商标排名全国第一,但浙江中小企业对注册商标的拥有量是非常少的。就中小企业对专利的拥有量而言,根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2009年浙江省共取得授权专利79945件,其中发明专利4818件,仅占专利总数的6%,实用新型专利25295件,占专利总数的31.6%,外观设计专利49832件,占专利总数的62.3%,在这些专利中,企业作为专利权主体的只有20474件,占全部专利的25.6%,而且大部分为大企业所拥有。这组数据说明,浙江中小企业专利拥有量少,而且技术含量不高,94%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程度低

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是指权利人将其依法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实现商品化、规模化生产或规模化应用,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管知识产权成果的技术含量有多高,也不管其自身价值有多大,必须将其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得以体现。但是当前浙江省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总体情况还很不乐观,其产业化水平明显偏低,产业化环境亟待改善。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专利转化率只有25%,专利推广率在10%~15%上下浮动,根据浙江省科协公布的《2009年浙江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年,浙江省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用于生产的项目数,人均仅为0.9件,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用于生产项目数为13.4%,低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③]与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的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成果转化率低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大大挫伤开发者的积极性。

(三)知识产权纠纷呈急剧上升趋势,中小企业未能积极应对

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统计,从2003年开始至2008年,浙江知识产权案大致是以每年25%的速度在增加。而2009年急剧增长,全省共新收和审结的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分别为2838件和2598件,与2008年相比,其对应增长的比率为73.68%和53.36%。[④]案件主要是假冒商标或盗版方面,其被告本身大都是小打小闹型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价格也低。同时,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到200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464件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008年受理一审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07件,比2007年的119件增加了74%。其中大部分都是浙江民企与国际知名公司之间的纠纷,特别是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公司。在这些涉外案件中,7件涉外案件,只有1件浙江民企是原告,其他都是作为被告的。而且这些企业一旦遇到纠纷大多不能积极应对,国外公司胜诉率在95%以上,2008年甚至达到99.07%。[⑤]侵权与被侵权现象的增加,严重影响到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和良性运转。

二、浙江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相对比较薄弱,通过市场融资的途径有限,目前直接融资的途径主要有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但由于国家证监会对中小企业上市资格有严格的规定,发行债券成本又很高,直接融资难度相当大。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也往往因无相应的财产做抵押担保而难以如愿。因此,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获得足够的资金,往往只能凭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来从事经营活动,这无疑限制了不少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即使研究出了新技术,也往往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将技术成果推向市场,实现技术开发的投资回报。有些小企业甚至在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时也会考虑自己的资金状况,因为申请专利或商标保护都要交申请费,一项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后,逐年要交高额的专利维护费,尤其是在国外申请专利或商标的费用更高,一般中小企业很难下决心申请专利或商标的国际保护,这样使本来属于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成为了别人的成果,使自己反过来成为了侵权主体。而一旦遇到侵权纠纷,由于维权成本高,大多中小企业常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使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得以丧失。因此,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少、转化程度低的现实原因。

(二)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快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将智力创造性成果和经营性标志等知识产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利用其为企业获利,但是知识产权一般要通过实施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知识产权的实施有多种方式,可以是企业自己将知识产权商品化,如将商标注册后用于自己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商品上,或将获得专利的技术投入生产。在企业自己没有条件实施时,企业可以出售的方式直接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收取转让费,也可以通过签订许可合同的形式将其许可给别人使用,从中收取使用费或者通过交叉许可的形式换取别人的专利技术,或者以知识产权做抵押向银行或其他单位筹集资金,或者以知识产品入股参与其他企业的经营等。如何使自己的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每个企业在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后重点要考虑的经营策略,当经营不当时,知识产权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相反还会把企业拖垮,如一个企业申请了几项专利,自己没条件实施,又不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或以其他方式实施,企业不仅要缴纳一大笔申请费,还要每年缴纳逐年递增的专利维持费,这样企业申请专利就失去了申请的初衷。因此,中小企业申请知识产权后,必须立即研究实施方案,使知识产权真正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筹码。至于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来实施,得依企业自身的条件才能确定。

(三)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预防和积极处理知识产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