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技术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手稿;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一般认识

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们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形成过程的重要依据。马克思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手稿,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概括,也是马克思对经济学问题的第一次探索,其本身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而是马克思用哲学的语言和辩证的思维来阐述经济问题的著作。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对科学技术最初的理解和判断,为他后来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为人的类本质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中,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始终是同对人的类本质问题探究联系在一起的。从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出发,马克思在肯定人是自然存在物的同时,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创造性地将人的类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社会性的劳动。马克思批判了那些将宗教、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类的活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明确指出只有工业的历史和它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才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而“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现实的历史关系”[1]85。作为人本质力量公开展示的工业,随着自然科学在其中的不断运用,自然科学不断技术化,科学技术将成为改造人的生活,实现人的解放的重要力量。从这一角度而言,科学技术也是人的本质的客观展现。尽管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财产所决定的工业生产中,科学技术是以异化的形式存在着,但它仍然是人的对象性活动或活动成果,并没有外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它不断改善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为人的全面解放创造条件。不难看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人的类本质的角度来看待科学技术的。在他看来,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应局限在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有用性”上,而应将科学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深入科学对于人的类本质的认识和人的类本质力量的展现具有的本体性意义。这与他之前的康德和之后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对科学技术批判的理论是根本不同的。正是基于对人的类本质的分析,马克思形成了他早期的科学技术思想。2.《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被固定资本客体化了的科学技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重新开始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成果,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并对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应用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其秘密在于资本家迫使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中,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作日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由于受工人的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影响和制约,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逐渐被淘汰,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成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方法。然而,提高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探索整个自然界,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有用属性。因此,以提高生产力为生产剩余价值主要方法的资本主义必然“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马克思高度评价了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伟大文明作用,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于自然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他指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成为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2]390这就是说,正是资本创造出的资产阶级社会和社会成员对自然界以及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但同时马克思也十分清楚地指出,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研究的目的在于使自然界服从人的需要,因而也成为这个“普遍有用体系的体现者”。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劳动是一个总体,是各种劳动的结合体。它的精神的统一处于自身之外,而它的物质的统一“则从属于机器的,固定资本的物的统一。这种固定资本像一个有灵性的怪物把科学思想客体化了”[2]464。在这里,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已经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的哲学思辨,深入到资本的生产过程,从固定资本的变化角度去揭示资本对于科学及其应用的支配性和决定性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衡量的,而固定资本中包括科学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像一个“有灵性的怪物”拥有支配一切的权力,资本的力量不仅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也影响和控制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中详细论述了资本、科学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他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3]94科学是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属于潜在的、间接的一般生产力。当被应用于物质生产过程,物化在机器以及其他物质生产资料中,科学就可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资本主义机器体系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再取决于工人掌握的直接技巧,而是取决于科学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唤起了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一切科学都被用来为资本服务,从而使资本主义财富的创造也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在这种条件下,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着眼点”[3]99。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通过对科学在生产上的直接应用获得了充分发展,而推动科学发展的真正动机并不是来自人们对自然的好奇或现实生产、生活的客观需要,而是来自资本增值,增加剩余价值的内在需要。科学一旦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被引入生产过程,就会成为具有资本特性的科学。3.《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作为推动社会变革力量的科学技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中的“历史路标”。[4]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经济学考察主要集中在《相对剩余价值》一章中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部分。马克思立足科学技术本身发展情况,从机器的技术史演进出发,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因素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革命性作用,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应用机器的目的、前提和后果。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般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直接后果是机器的产生和应用。“应用机器,不仅仅是使与单独个人的劳动的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发挥作用,而且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5]279-280在自然力并入生产过程,变为生产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的同时,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因素发挥重要作用。科学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应用机器的目的不在于缩短工人生产商品所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在于缩短工作日,而在于缩短工人为再生产其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表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机器扭曲为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而不再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因此,资本家不断改变劳动手段的真正动因在于获取巨大限度的利润。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两个一般性前提和一个基本原则。由于人类社会每一种新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可能性都是由先行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创造产生的,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也是在简单协作和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使用机器遵循的一个一般原则就是“进入商品的机器的价值,要少于它所代替的劳动的价值”[5]281。马克思结合当时一些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的具体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结果是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其后果包括刺激技术的不断改进、造成工人劳动时间延长、劳动强度提高、机器代替劳动甚至成为资本家对付工人的手段等多个方面。此外,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还对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的影响和控制下的科学技术具有双重作用,既可能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必然趋势。当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会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二、《资本论》中对科学技术的系统考察

《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分析主要是以生产方式的变化,即生产力的运动方式展开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过程中,科学技术进步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6]53在这里,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了人之后,充分说明人和科学发展在社会生产力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和科学的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马克思详细论述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中,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简单协作、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是三种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协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生产力,而且还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是一种集体力。在工场手工业初期,协作以简单的形态存在,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协作才达到了它更高的发展形式———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这一时期,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不同种的劳动工具和复杂的机械装置的生产,从而为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工具被连接起来,逐渐产生了机器。随着劳动资料从工具向机器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由此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多次论证“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698。在考察机器价值向产品转移规律时,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6]444在大工业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生产力中的所有要素都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推动劳动资料从工具转化为机器和机器体系,并使之得到不断改良和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劳动者的范围,妇女和儿童加入雇佣工人队伍,并在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增加现有物质的数量和新用途,开拓新的投资领域。此外,科学技术还教人们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创造新的资本材料。“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6]699第三,马克思从生产力运动方式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的分析,马克思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在马克思那里,科学技术是具有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力的中介作用,又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新生产关系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必定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是不可能解决的。因此,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加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瓦解。

三、马克思经济学视野中科学技术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意义

1.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的基本主线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科学技术问题贯穿于马克思经济思想发轫、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革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总体上看,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研究遵循着两条基本主线:一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逐步发展和完善为主线;二是以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线。前者重点研究了科学技术作为历史的有力杠杆所具有的革命性及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后者主要论述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意义。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生产劳动出发研究科学技术问题,将科学技术与人的类本质、生产劳动、现代工业、资本生产、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的关系纳入对科学技术研究视域中,在批判唯心主义,研究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过程上,深入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本质,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重要思想,并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通过大工业并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类本质的展示,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一旦与资本相结合,就成为具有资本形态规定性的科学技术,受资本本质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科学和直接劳动相分离,使科学技术成为与劳动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的独立力量。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加剧了资本对人本身具有的生产力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剥削和掠夺,不可避免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为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革命力量。正是通过生产力的中介作用,科学技术不断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变革和新生产关系产生。因此,马克思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就不能深刻认识科学与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联系。没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就不能科学揭示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更不能深入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与资本主义命运变化的关系。从科学技术本身来看,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更是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力量。自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自然界,也变革着人类社会。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使人类逐渐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并不断为人类的最终解放创造物质条件。因此,资本主义在积累、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是必需的,但也是暂时的。在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灭亡,人成为自然界和自身社会生存的主人,科学技术将再次回归其本质,成为人类谋求幸福和发展的重要工具。2.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对科学技术的多重理解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始终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在不同时期,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写作的思路和角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比如《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从固定资本变化的角度展开的,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技术也包括生产力”的思想也是基于分析科学技术对固定资本的控制和影响作用而形成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重要线索,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功能。《资本论》第一卷则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科学技术的革命性作用。马克思在不同经济学手稿从对科学技术不同角度的考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三种理解,这三种不同的理解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它越来越接近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马克思研究科学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加深资本对工人剥削、加剧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方面的作用。马克思对科学技术问题的分析也始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科学技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要素。正是科学与资本的结合,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只有准确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分析和批判的基本思想,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内涵。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多角度分析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概括起来,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作为人的类本质力量体现出来的科学技术;二是作为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成果,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三是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四是作为社会变革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的科学技术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是人对自然认识和实践关系的产物,是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必然导致社会生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3.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科学技术思想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发展规律的深入考察和分析,不仅为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人们研究和考察当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未来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科技革命等因素的推动下,相继进入了国家垄断阶段甚至国际垄断阶段。在这一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关系全球化问题交织融合,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的形式、内容、深度和范围都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并从中揭示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坚持从批判的角度,将科学技术置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我们深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马克思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重要论断,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中心地位,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支撑。

作者:李天芳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路标”———读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5):9-23.

科学技术研究范文第2篇

一九五八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头。一切事业“力争上游”,新鲜事物大量出现,这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农业战线上出现的千万新事物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出现了农民群众大搞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红专学校遍地开花,处处都有试验田和群众性的科学研究组织,构成了全民性的科学技术研究网。它是科学部门的有力助手,是我国科学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以当前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为争取农业高产创造条件;它又有助于使我国农民逐步地走上手脑并用、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这件事情,在一个拥有五亿多人口的广大农村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一定会取得想像不到的巨大成果。

积极参加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首先是广大农村青年。由于他们迫切要求学习,喜爱参加一些创造性活动,比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远大的理想;由于党要求他们在生产中发挥突击作用和先锋作用,他们就很自然地成为创造性的运用先进农业科学的积极分子。这一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农村青年的活动走向了劳动、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道路。这种“三结合”,将是今后农村青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广大青年的实践,突破了过去团的工作上关于技术学习的狭隘概念,开始吹起了向现代农业科学进军的号角;把学习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贯彻以“八字宪法”为中心的增产措施和学习基本操作技术三者结合起来。

目前有些团的干部怀疑农村青年这种活动的性质和作用,认为我们对青年的要求过高了;怀疑它究竟算不算科学研究,劳动群众能不能办科学等等。我们的答复是肯定的。科学并不神秘科学理论是劳动人民反复实践的总结,是把来自劳动人民中的大量丰富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概括,找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并正确地加以表述,反转来又利用它指导人们的劳动实践。这样不断反复的过程就是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被排斥于科学研究之外,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才会有这样广大的劳动人民,积极热情地从事科学研究。这不仅是科学,而且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必要条件。

科学技术活动研究些什么?

根据现有材料,农村青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为了根据本地条件,有效而准确地贯撤党的农业“八字宪法”进行的各种对比试验,如深翻、密植、施肥、灌溉、除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八字宪法”是高度概括了的农业科学理论,它是当前提高我国农业产量的普遍规律,它明白易懂,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普遍规律之中,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农作物,又各有其不同的具体规律,各地人民进行的各种对此试验,就是摸索和掌握这种具体规律的活动。第二,对于我国劳动人民几十年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理论,加以肯定和证实的试验,例如黄河以北的小麦播种期问题,农民的经验是“秋分种麦正当时”,有些青年就用不同时期的播种对比试验来证实它,利用它为大面积丰产服务。第三,探索和解决生产上未被解决的难题,例如小麦倒伏,棉花落铃,新的生产项目的育苗和管理等。所谓难题,就是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的客观规律。第四,在现有的科学成果之外,企图为更高速度发展我国农业探索出一些新途经,例如,各地青年们为了发现更高级的农作物新品种,进行着数十种数百种的杂交、嫁接试验,还有的在试验小麦一年三熟,培植长年生小麦品种,有的在培育有美丽颜色的棉花,有的在试验一年八次、十次养蚕法,有的试验牲畜的多产快长,有的试验一些珍贵农作物类地移植等等。这种活动最典型地说明了我国青年具有的创造性和不断革命精神。第五,为了学习、掌握和运用已有的现代农业科学而进行的研究活动,如

气象学、土壤学等。第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进行的改良农具和创造农业机械的研究活动。

上述这些、如果说不叫科学研究,又是什么呢?尽管有的人称农民为“土包子”、“黑脚杆子”、“大老粗”,而他们却已在实践中成了一支庞大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科学研究队伍。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伟太胜利。

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深远意义

下面分析一下在广大青年中展开的群众性的科学研究可能发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这种活动的普遍发展,有助于实现党的“高产、少种、多收”的农业生产方针,有助于促进农业技术革命。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革命,可以说主要是两方面,即改革耕作制度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前者由于“八字宪法”的贯撤执行,已经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是贯撤‘八字宪法”是在不断克服各种矛盾中前进的,在当前生产上还有大量的新矛盾没有解决,例如各种农作物究竟应当密植到什么程度?实行深翻、大水、大肥措施之后,农作物生长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于各种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还没有摸到一套适应这种变化了条件的规律,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如界单靠专业科学部门规定一套适应全国情况的技术规程,当然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试验活动。一旦广大群众参加到科学研究方面来,既能充分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提高生产,又能使科学技术上的普遍规律与各地农民的丰富经验相结合,使它与各种不同地区的条件相适应。关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也必须按照各种地区耕作的特点去进行,我国农业机械的制造,须按照精耕细作、“八字宪法”和耕作园田化的要求选样定型,因而必须在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原则下去进行。

列宁曾经对俄国的农业技术革命指示说:“给农民以农艺指导。”在我国目前应当特别注意为和生产队培养足够的农艺技术人材,青年团在这方面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几年来的经验证明,又多又快又好地培弄农艺家的有效方法,主要地仍然是组织青年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例如,目前有些原来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青年,经过几年的科学试验活动之后,不仅成了的技术骨干,而且要准备著书立说了。

其次,这种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起广大青年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以来,越来越显出对农村青年普及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庄稼活,不用学”,把庄稼叫做“撞稼”等等论调已经破产了。许多青年都深深感到:要取得一个大丰收,必须懂得一套复杂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中包括基本的农业科学理论知识,党所规定的具体增产措施和各种农业的基本操作技术。如果说我们过去对于在青年中普及科学知识还不够十分注意,从去年的一些青年卫星田找到教训以后,大家已开始注意到它的迫切性了。因为如果再不重视这一方面,就会形成引导青年单纯拼体力、赛指标,就会产生盲目性,以致挫伤青年的革命热情。

再次,广泛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可以使农业劳动者逐步地实现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相结合。在旧社会,农业的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被严格地分离开来,再加上我国农业长期是手工业生产方式,在人们思想上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农业生产是一种粗活苦活,只是打圪垃弄泥巴的事情,没有什么知识可学。有些青年只要读过些书再从事农业劳动,就觉得羞愧委屈,把从事农业劳动当作一种没有出路的事情。这种认识也是目前一部分知识青年不安心于农业生产的思想疑根。毫无源问,我们对于这种精神状态,必须加以改变。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必须改变物质基础,即必须改革旧的生产方法。因此一方面要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另一方面还要逐步地使农业生产科学化,使它变成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既是生产部门又是科学研究部门,从而使人们感觉到从事农业生产是一种很有意思、很有味道的事情;并通过这条道路,更好地把青年培养成为善于劳动、又有知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科学技术研究范文第3篇

【摘 要】利用多款仿真软件搭建了汽车专业课程仿真教学平台,分别构建了整车模型、发动机模型和其他子系统模型,将其应用到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加深了学生对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及发动机原理等专业课程的理解,提高了其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 汽车工程;教学改革;仿真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1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B470018)资助。

汽车工业是全球经济的支柱,近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对从事车辆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车辆工程专业是培养车辆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和性能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等课程是车辆工程的主要专业课程,目前主要采用先课堂讲授教材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实验的教学方法。由于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枯燥,受试验条件和经费的限制,众多学生进行汽车、发动机试验的时间较短,参与科研创新的时间更短,导致学生学习后仍然不能深入认识和理解汽车专业知识,特别是涉及到技术前沿的内容;即使有些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但与实践知识脱节,不能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创新意识不强。为了改善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减少投资昂贵的试验台架,将数值仿真技术引入到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利用多款仿真软件建立了汽车专业课程仿真教学平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对整车模型、发动机模型和零部件模型由整体到局部的构建,参数输入,模型调校和验证,最后进行性能仿真分析,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并且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建模优化、性能仿真分析,对车辆的详细构造,各系统参数及其对整车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有了深入地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改善了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

一、汽车专业课程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

汽车专业课程仿真教学平台首先包括整车性能仿真分析平台,该平台基于Cruise软件,可以进行车辆基本性能和复杂条件下的性能分析与评价,先进动力传动系统的分析评价研究等。它包括车辆组件、发动机模型、离合器组件、变速箱组件、主减速器组件、差速器组件、轮胎组件、驾驶室组件等。整车的输入参数包括发动机外特性参数、万有特性参数,变速箱档位速比参数、后桥主减速比参数、轮胎参数和整车参数。利用Cruise建好仿真模型后需要对其进行标定,即在模型中输入整车配置参数,计算得到仿真结果,如市区循环油耗和综合油耗等经济性指标、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和加速时间等动力性指标,然后将其与原车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完善模型参数,当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说明建立的模型是准确可靠的。建立整车模型的操作简单,所用的车辆元件均已模块化,可直接将元件拖入建模器窗口,再进行数据输入、数据总线连接、计算任务设定和数据的后处理分析;简单易学,非常适合本科阶段的学生学习,通过学生的建模可以使其了解掌握复杂的汽车结构、理论设计和汽车动力学模型,发动机万有特性、外特性曲线以及传统车辆、混合动力车辆和纯电动车辆的区别,通过调整不同的参数输入可以实时了解各参数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还可以进行加速性能、循环油耗和牵引力计算等各种性能计算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

汽车仿真教学平台其次包括发动机设计优化分析平台,该平台基于AWS软件,主要包括Boost、Hydsim、Glide、Tycon和Excite,可以分别进行发动机工作过程循环模拟、喷油系统模拟、活塞运动及机油消耗模拟、配气机构模拟和发动机结构振动模拟等。以发动机工作过程循环模拟为例,建立某型号增压中冷发动机的Boost模型,该模型可以模拟包括燃烧在内的发动机的整个工作循环过程,还可以在开发设计阶段预测分析发动机的稳态和瞬态性能。建立的模型中包括涡轮增压器、中冷器、容积腔、气缸、连接管道、测量点和系统边界。在模型中输入发动机的缸径、冲程等具体结构参数,定义喷油器孔径和孔数、喷孔流量系数和喷油规律。增压器模型采用了简化模型,放热模型采用AVL-MCC放热模型,传热模型采用Woschni 1978传热模型。从发动机系统模型可以清楚地了解发动机的气流运动过程:大气通过增压器增压后进入进气道,随后进入各缸进行燃烧,燃烧结束后进入排气道,再通过涡轮增压器排入大气。该模型具有友好的交互式图形界面系统,具有基本发动机循环模拟技术的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该软件的所有功能。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发动机,从菜单中选择出所需的单元拖到建模图层上,用管道将它们连接起来,发动机结构中的所有单元都连接好后,输入发动机气缸数据、中冷器数据、涡轮增压器数据和管道数据等,通过试验标定后,学生们就可以进行各种发动机设计方案的对比、进排气系统和气门尺寸等发动机部件的优化设计、增压系统的设计和消音器设计的模拟。

二、汽车专业课程仿真教学平台的应用

首先,汽车专业课程仿真教学平台应用于课堂理论教学。汽车与发动机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领域较多,如发动机的流动和燃烧过程涉及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和燃烧学等知识,十分复杂,学生课堂理解和掌握很困难。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仿真教学,一方面直观地再现了发动机的喷雾燃烧过程,另一方面比单纯的数学推导形象和具体了,学生记忆知识点更容易。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还使他们了解了行业内先进的专业仿真技术。其次,仿真教学平台应用于实验教学。汽车与发动机的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感性认识。但是受试验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学生们只能在有限的实验台上完成一些实验项目,不能开展大规模实验,而且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的内部状态不容易观测及测量。通过实际实验和仿真虚拟实验的结合,学生们清晰的认识了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及各个部件的构造、运动形式及原理,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同时实验教学辅助和加深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互相促进。再次,仿真教学平台应用于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是理论设计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综合能力。例如《汽车设计》的课程设计,要求保证汽车动力性的前提下设计的车辆燃油经济性最好,学生需要对整车、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和轮胎等进行综合设计与匹配。通过各种方案的仿真分析、具体图纸设计和方案最终完成,使学生了解了汽车设计的程序和基本方法,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自主进行的创造性设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针对汽车技术更新快、测试设备昂贵,学生参与实践和科研创新的时间短等问题,利用多款专业仿真软件构建了汽车课程仿真教学平台,将其应用到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学生利用该平台可自主对车辆、发动机和部件进行建模和性能仿真分析。通过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综合学习过程,一方面使其深入理解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和发动机原理等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其计算机应用水平,掌握了先进的车辆仿真计算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创新研究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综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存磊,殷承良,陈俐.发动机采用BOOST建模和与CRUISE联合仿真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0,32,(1):26-30.

[3]周龙保.内燃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科学技术研究范文第4篇

        一、信息技术学习的特征

        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计算机”、“电子游戏”是些新奇玩意儿。随着生理的发育,高中生的心理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所以当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的形式进入课堂的时候,教师应多多引导,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知识点或技能操作的注意,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对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会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应设置课堂提问时间,对问题进行记录并做回答。这样,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就在课堂问答中得到提高。学生的好奇、好动、好问的特点和好胜的心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家庭环境、社会交往等。要想充分利用好这些特征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良好的教学策略,设计优秀信息技术课堂

        现在农村的信息技术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那么充分利用好目前的设备,上好信息技术课则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设计技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针对学生好奇、好动、好问和好胜的心理,选用任务驱动

法进行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等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教学内容灵活地采取不同的驱动方式来驱动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本身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围绕生活所需的技能进行目标驱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种驱动教学方式可以称为“生活驱动”或“技能驱动”。在进行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收发、图片处理时可以采用此种驱动方式。

        2.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

        信息技术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事实上,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可能本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信息技术课堂表现不太好;而学习成绩不很好的学生表现可能很好。

       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呢?这便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如备课、课堂讲解、实际操作、个别指导、课堂作业、评价等。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备课;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明白所讲的内容,又要灵活处理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上机操作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另外课堂上的作业不要太死板,应灵活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熟悉教材,掌握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强,自己主宰学习。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课程标准。例如,对于教材中的软件操作知识,教师只要把软件的主要功能讲解清楚即可。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大胆地去做。布置课堂作业时应当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使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适时进行课堂评价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以指导后续教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信息技术课堂中同样需要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师可以制定学习定性评价表,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教师还可以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激情的前提下,必须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断变化的信息知识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每一堂信息技术课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为培养信息时代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研究范文第5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鉴于这一形势,我们在教学中引入微课,借助微资源短小精悍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其主动融入,在不断的实践探究中掌握技能,实现教学优化,以此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微课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边讲边做的模式,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一步步来。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局限性,没有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能实现整体的上升。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要积极引入微课,让学生在“情景化”的课堂中享受视觉冲击,主动融入,积极探究,实现能力提升。

一、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现代学生对信息技术有很浓厚的兴趣,对网络更是充满无数的好奇。教学时,我们要抓住这一点,借助微课设计导入,给学生制造一些“惊喜”,以此激发其想象,尽情发挥其才能,从而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作为课堂的主导,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清楚学生心理,抓住动机,投其所好,确保他们能融入教学,积极完成任务。大部分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是因为想操作,体验网络。而有的老师就喜欢“反其道而行”,剥夺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其坐在机房听理论,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偿失。为此,我就会结合教材,在课前制作微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到视觉上的冲击,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比如,在讲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技巧,反复操作会让其感到厌烦,我就利用微课展示自己做的微贺卡,上面不仅有温馨的文字,还有动态图和背景音乐,搭配起来,让人眼前一亮。学生看到后,立即沸腾起来了,跃跃欲试,我就假装问他们:“同学们,你们想做吗?”马上得到积极的回应,我就顺势导入,在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一起制作贺卡,送给亲朋好友。此外,在讲《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时,我采用了相同的方法,收效甚大,不仅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了技巧和流程,还激发了学生灵感,培养其创新能力。我们要善于运用微课,借助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让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学习。

二、结合实际,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攻克难点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信息技术不仅注重技巧掌握,更需要夯实基础。传统教学采用统一化模式,采取统一标准,忽略了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其学习压力加重,忽略基础,造成了班集体内分化严重,难以实现整体提升。鉴于以上问题,我就会利用微课的“点”状功能,即针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制作微视频,突出某一环节,开展分层教学,照顾到所有学生,满足不同程度的需求。这样,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无形中减轻学生负担,帮助其轻松学习,体会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比如,在练习打字时,考虑到这是很基础的技能,我就着重指导,想要帮学生夯实基础。但这是操作性的技能,如果我挨个讲,对学生不会有很多帮助。经过思索,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借助微课,将打字技能设计成一个通关游戏,设置四道关卡,让学生逐层练习,并且说明前十名通关者会得到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他们秉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态度,十万分投入地练习。每过一关,我就能听到学生窃喜的笑声,让人觉得很有趣。对于这样的训练,学生乐此不疲,丝毫不倦怠,很快就有了效果,不仅熟练度提升了,而且培养了竞争意识。此外,在分层教学中我会注重难点教学,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比如,在讲Flas制作时,我就在基础的层面上更进一步,借助微课,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其合作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积极接受知识,有效攻克难点,实现能力提升。

三、拓展课外,自主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发挥

21世纪是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模式,扩大教学格局,尝试着放手,把舞台交给学生,借助微课把课堂扩大,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比如,在讲Flas制作时,因为难度较大,课时有限,很多学生掌握得不扎实,对其中有些操作不是很熟悉。为此,我就将课堂上的重要环节制作成微课发给学生,让其在课余时间自由练习。与此同时,我还在网上找了一个简单易学的动画制作工具,自己制作了一个几分钟的视频给学生看,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主练习。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客观条件耽误学习,不论课内课外,只要热情在,就能好好学,熟练掌握技巧,促进个性释放。或者,我可以借助微课引导学生预习,通过小视频集中知识吸引学生,鼓励其在课前预习,针对不懂的内容自主探究,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课。此外,考虑到有些学生基础较好,我就适当地设计一些题目做成微视频让其自主探究,满足其学习需求。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挖掘自己,发展自己,促进其能力的提升,还能让其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收获课堂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