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范文第1篇

1 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1 认识存在偏差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认识存在偏差,过于重视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教育,也开始专业技能教育,但是忽视或者淡化创业意识教育,学生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1.2 创业氛围不浓 

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由于工商管理论文专业在日常教学中没有重视创业意识教育,因此在高校中缺乏创业氛围。创业氛围的缺失使创业没有能够成为高校学生的一种追求,校园文化建设也没有突出创业元素,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1.3 师资建设滞后 

创业导向下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不是简单地假如创业方面的教学内容,需要学校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与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创业教育实施的直接推动者,基于创业视角的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1.4 创业实践乏力 

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除了理论指导外,更需要积极开展基于创业导向的实践活动。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活动,缺乏将创业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的思想意识,要将创业理论指导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内化理论并丰富创业理论。 

2 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改革的思考 

2.1 构建基于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不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出现同质化现象,创业教育缺乏特色。关键的原因在于创业教育没有与校情结合起来,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教育要进行重新定位,将创业教育置于校情背景下,充分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放大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创业教育逐渐从作为一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转变为一条关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2]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积极借鉴成功学校创业教育成功经验。这样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彰显学校特色。 

2.2 构建基于创业导向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高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从文化方面作用于师生的精神世界。创业教育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创业元素作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通过文化渗透的形式,向学生渗透创业知识,适时地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积极宣扬创业实践事迹,在学校营造浓郁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进一步激活全校师生创业的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2.3 启动“一师多能”师资建设工程 

教师队伍建设是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的关键,学校要启动基于“一师多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其基本思想是“外引内培”。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现状,有计划地引进具有创业素养的教师,通过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学校其他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夯实既有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导师定期开展讲座,深入开展基于创业视角的教学研究活动,打造出一支“多能型”师资队伍,推动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 

2.4 构建基于“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 

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离不开创业实践载体。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发挥校企合作在创业教育中的推动作用。基于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要改变当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高的现状,必须要构建基于“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通过校企不仅有助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还要在校企合作中,使企业获得利益,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发展的理论高度,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这样才能通过校企合作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 

3 结 语 

总之,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改革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要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加强思考,正视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不断进行改革,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学研用模式;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产学研用”模式是实现新型人才培养体制的有效模式。工商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这要求高校采用产学研用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产学研用概述

“产学研用”模式通过在生产活动中开展研究、以研究增强学习动力、把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再以实践需求指导研究的良性循环,将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复合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产学研用”是系统和合作工程,对于高校而言,“产学研用”模式是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企业与高校在研究环境和基础、企业资源和教学硬件和软件等投入方面的优势,实现产、学、研、用四者的无缝对接,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变革为以培养实践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为主的教育方式。产学研用中的“用”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学研用”模式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高校发挥学科优势,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搭建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合作平台;二是高校与企业构建联合研发机构,由合作企业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提供研发资金,与高校优势专业共同组建研发机构或团队,致力于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无法独立完成的技术和服务;三是通过技术研发成果来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四是学校要整合校内权威和重点学科的实力,搭建技术研发平台,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

二、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用”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用”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将产、学、研、用四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整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定位、培养方案设计、指导思想、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都不能满足产学研用模式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一)准确定位“产学研用”模式

高等学校一直承担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使命,这种独家培养的教育模式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因其创新能力不足而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校已意识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校内学生的“学”和教师的“研”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综合“产”(企业需求)和“用”(用户)两大要素,因此提出了“产学研用”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产、学、研、用四大要素进行两两组合,如“产、学”结合、“研、学”结合和“用、学”结合等,最终形成产学研用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平台。

(二)高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生的就业率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准。因此,在“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设计等教学文件应根据社会发展、企业技术需要、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发展状况不断更新和完善。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理论课程设置应增加创业教育、创新培养等必修课程,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核心课程要有课程设计环节,加大实验室资金和师资的投入,保证实验课程100%开出。同时增加创新教育的学分,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等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科创杯”、“挑战杯”等高层次比赛,不断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三)产学研用四要素的有机组合

1.“研、学”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维度应从工商管理的业务模块及流程进行分析,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结构,进而设置专业课程。将“研”“学”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所学内容,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研、学”结合体现在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专业课程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和竞赛、学术前沿讲座等方面。通过“研、学”结合,企业收获了能够进行成果转化的科研果实,学生收获了动手操作能力。

2.“产、学”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采用“产、学”结合的方式,设计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假期实践调研等实践环节,高校要构建能够实现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实习过程中,“双导师”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和监督,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能力。

3.“用、学”结合。“用、学”结合是以企业中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岗位的设置为出发点,将具体的职业活动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发挥企业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推动作用,使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并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具备获取专业岗位、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过程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用、学”结合可以体现为专业的各类实习、企业技能培训、职业认证考试、创新创业比赛等不同方式。通过“用、学”结合,真正培养出满足企业和岗位要求的人才。

(四)改革评价机制

在“产学研用”模式下,要通过深化改革评价机制,激发产学研用各类主体的内在驱动力。首先要求教师提高学术理论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提高主动开展产学研用结合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驱力和社会内驱力。其次,要以获取长远利益和发展为落脚点,从战略的眼光培养人才,企业和学校要加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地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一)师资队伍建设工商管理专业要探索适用于“产学研用”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法。首先要开展和加强师德教育,树立以“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深入应用研发和科技服务的实践,在为企业解决技术性难题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设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以进行科学研究和奖励。在公派出国交流和学习等方面向“产学研用”模式下的技术人才倾斜。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术诚信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二)加强过程管理

1.构建校企结合的管理体制。高校和企业分别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知名专家任重要职位,审批实践教学的总体方案和布置相关工作。在实践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企业和各系部配合编制实践教学指导书。从而保证学校内部、学校和企业之间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联系,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及时解决突发问题和事件,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2.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包括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制度、“双导师”指导制度、学生实习效果的考评制度、实践教学文件的编制制度、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相关制度等。这些制度要进一步细化到每个实践环节、每个实习过程和每个实验、实训项目,保证所有的实践环节都有科学、量化的评价指标。

3.搭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涉及的主体有三个:一是指导教师的评价体系,包括双导师中的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二是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三是实践教学督导员。首先,按照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依据指导教师的评价指标,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依据,直接影响教师的聘用和薪酬。其次,按照学生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可以采取考勤、日记和报告、答辩、业绩等成果进行成绩评定,按比例记入课程成绩。实践教学督导员进行实践教学全过程检查,不仅要检查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而且要重点检查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德秀.瞄准需求,突破障碍,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8-20.

[2]陈冬梅.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高教探索,2013(2):43-46.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范文第3篇

通过调查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不强,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工商管理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其二,工商管理类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加强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是众多提高就业率方案中一个可操作性极强且效果良好的办法。该职业技能培训可以缓解工商管理类毕业学生与社会企业供求双方脱轨的矛盾,通过对学生就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同时可以推动工商管理学科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工商管理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的现实意义

1.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基本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通过专业的培养和训练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掌握和提高的。从长期看可以通过校企沟通令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从短期看,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相关职业技能、应聘技能及职场适应技能的专业训练,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前做好学生择业就职的心理准备,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快地找到较适应的工作,同时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较快达到岗位相关要求,降低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失业率。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高校有大量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教师,有多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完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就业技能实训可以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新的尝试,改变学校只做理论研究和专业知识传播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质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教师的注意力不仅仅停留在教学、科研方面,更应该关注教研科研内容与社会的衔接,相关实用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从而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5.增加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实践,创造广泛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了解企业需求,达到校企联合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社会,满足企业要求,上岗就业,实现学校提高就业率、学生找到适合工作、企业找到合适员工的多重目的,进而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6.推行职业规划思想。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规划的学习及自我设计,令学生及早的通过自我认知,明确个人发展的方向,及早着手进入职场的准备。

二、就业技能培训的任务

1.通过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

2.通过外联调查明确社会上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需求及素质要求。

3.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演练,办公设备实际操作,办公公文实际撰写等实践活动,增强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求职技能。

4.通过外联搭建校企联合的桥梁,为毕业生创建更多的实习基地及实习岗位,进而建立毕业生输送渠道。

5.培养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就业技能培训的实施

1.第一阶段:调查阶段。此阶段是培训实施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正确实施是保证以下阶段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明确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就业困惑。

2.第二阶段:职业规划阶段。(1)认识自我。运用相关测评技术及测评软件,用科学的方法测试学生的性格和职业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性格测试、自我职业兴趣测试让学生认清自我,明确自身大致的择业方向和发展方向。学生测评后要完成《自我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个人性格、职业兴趣、今后的择业方向、拟求职的岗位,大体规划个人的近期目标。。(2)认识职场。采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适合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的名称、相关岗位、工作内容、任职要求等。明确企业看中、关注员工的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所占的权重。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岗位,通过调查、讨论,形成《目标职业调查报告》。比较自己目前所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目标素质、技能的差距,找出弥补差距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阶段。(1)就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介绍国家及地方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介绍就业信息的搜集、查询办法;教授解读就业信息中的内涵;主要大城市的就业渠道;就业当年人力资源需求多的行业、城市等。(2)简历制作。主要介绍简历的格式、内容以及送达方式。(3)面试。主要介绍面试前的准备、面试礼仪、面试应答等;通过高仿真模拟招聘,进行情景演练,提高学生应聘心理素质及语言应答技能。

4.第四阶段:职场基本技能实训阶段。(1)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要求学生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会运用电脑办公软件进行Word文档的排版、Excel文档的使用、PPT的制作。(2)基本公文写作。学习通知、请示、报告、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基本公文的写作。以学生亲自写作练习为主。(3)商务专项文件起草能力培训。主要包括标书的撰写(主要是商务标部分的写作)、商业策划书写作、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写作、商业合同的起草与签订。此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商务专项文件的格式、内容,并根据案例要求进行相关文件的起草练习。

5.第五阶段:培训考核阶段。(1)校外社会实践考核。要求学生参加校外招聘会,以报告的形式描述招聘会的参与过程,说明相关信息,总结自身应聘过程中的优缺点。(2)培训总结。要求学生撰写培训总结报告,分析自己在培训各个环节的所感所获,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诊断出自身的问题,明确解决方案。提出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培训。

6.第六阶段:个人咨询阶段。这个环节是始终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择业、就业等方面所持的困惑或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提出个体咨询,咨询过程中老师将单独为学社生进行解答或问题疏导。

四、培训效果总结

1.通过对受训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培训的效果。其中认为培训使自己增加了对自己的了解的学生占80%,认为通过培训更多地了解了行业和职业的占90%,增加面试信心的学生占91%,能够掌握现代办公设备运用的达到95%,学会基本公文写作的占65%,学会商务专项文件起草的占30%,希望增加模拟面试次数和时间的学生占80%,希望增加个人咨询的学生占70%,认为培训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仅占3%。当然,培训的实际效果还有待学生走向职场时,社会的真正考验。

2.在就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外联工作,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对创建实习基地奠定了基础。

3.通过就业技能培养工作的展开,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与社会实践的接合,对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机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范文第4篇

一、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性过强,实践能力不足。工商管理专业的存在历史较短,引进中国髙等院校的时间更是短暂,当前中国的丁商管理专业教脊仍然处于逐步完善和规范的阶段,对于丁商管理专的教学模式的改进仍在进行之中。在现阶段的T商管理专业教学之中,存在着-定的甫视理论、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风气,这种悄况可以说是丁.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不完善的表现。

相比于界先进水平,中国的工商管理水平仍显不足,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过程之中,理论的引进是最容场也是最明显的。而相比于容场引进的先进理论,对于先进管理模式的实践可以说是闲难甫贯、需要耗费大萤人力物力,在中国髙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之中很少能够实现。中国丁商管理专业教学之中存在的東视理论的倾向可以说是这种学习先进经验时理论先行的结果。

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能够发现,不少教师由于缺乏丁.商管理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之中只能够将教学甫点放置在书本内容和理论知识上,无法很好地讲解T商管理的实际悄况和现实问题。同时,不少的教师由于缺乏作热悄和职业态度也只满足十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就所需。这些悄况的结合直接导致教师上课过于理论化,讲课风格照本宜科极为单调,学牛也无法对所学的知识和工商管理专业本身产生足够的兴趣和职业热悄。

实践之中可以发现,许多从事丁商管理专业丁作的人士都认为.当前的丁商管理专业学牛所掌握的理论无法与现今实际情况很好地吻合。有些理论是直接照搬国外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没有根据当前中国丁商管理现状做出相成的调幣。有些理论是专卟领域的最新成果,代表了行的最髙水准,而中国相应的实践经验距离理论成果仍然有着不小差距。不管是哪种悄况,这些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距都体现了理论先行、实践短板的缺陷,而就部分丁商管理领域人士反应,长于理论、短于实践是当前的T商管理领域的科班毕牛的丼通点。这种悄况部分地是由于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部分地是由于当前髙校丁商管理专业的教脊模式缺陷和教学方法问题。

2.专、Ik细化,适应性不足。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由于规模的扩大和专业自身的规范化,工商管理专、丨k之内进行丫进-步的细分,分为战略管理专管理学理论、管理心理学等细化的门类,这既是专业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学科未来的必须趋势。但是在实践过程之中可以发现,不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反而由于专业的细分造成对自身定位和就业方向上的闲难。可以说,细分的门类为学生粘通于某-专业领域提供了条件,但是部分学牛却由于客观上精力和时间的限制以及主观上的认识错误造成丫大局观缺乏、专业领域的通盘掌握不够的问题,直接限制丫学生的就业选择,也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人才缺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针对中国工商管理专、Ik的髙等教旮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缺陷,以及理论长于实践的实际操作之中的短板,在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引入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起到改进和弥补的作用。

首先,在选用教学材料上,教师可以针对性地选用出版时间较近、实践案例较多的教材,或是针对现有的教树做出教学案例的补充C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卡富ft身的学识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和院系也应积极地为教师提供国外游学、出国进修等和行业先进水T?接触的机会以帮肋教师加强教学能力。

除此之外,院系还可以通过加强和领域内的专业人才的交流来提升丁商管理专、丨k学生的实践技能。可以以院系的身份邀请行业内公认的专业人来校讲座、与师牛交流,LL有着丁.商管理实际经验的专业人J?为学生介绍自Q的丁.作经验和行业内的通行规则,弥补髙校内师生实际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短板。

不仅如此,学校、院系和课任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已有的优势为学牛提供足够的实习机会,保证每名学牛都可以在中?、丨k前参与丁.商管理的实际丁作,为未来的求职、就业和工作提供必需的就业经历和经验C

三、结语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之中实践性的缺乏已经得到了行、Ik内有识之士的甫视,.当前的工商管理教学之中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可谓是T商管理领域的并识。根据已有经验和实际效果而言,加强丁.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是任甫而道远,有赖于广大丁商管理领域有识之士的丼同努力和积极配合。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1-101-02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企业管理、经营战略、市场营销及生产运作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各个商科院校对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比较深入,开展了多阶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等。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体系不清晰;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实践教学经费不足,专业实验室建设落后等。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

实践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它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实践教学就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体的过程,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二)实践教学的方法体系

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现场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毕业(设计)4个方面。(1)课堂实践教学是以课堂为教学场所,以深化理论教学、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所进行的专业技能基本训练。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情景模拟,即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开展某项经营活动。比如:模拟公司组建、商务谈判、产品推销、市场调查等,这种方法的生动性、趣味性较强。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实践教学模式;另一种是案例分析讨论,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情景进行讨论。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点评,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21现场实践教学是以实习基地为教学场所,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总结、发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所学理论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的教学方法。(3)课外实践活动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意识为主要目的的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4)毕业论文(设计)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是学生理解、深化、整合、应用所学理论的重要途径,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具体分布在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中管理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等课程都有实践环节要求。专业课中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投资分析等课程有实习、实践环节要求。管理专业开设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实践教学的条件体系

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首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选用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又有启发引导作用的适用型案例,这些案例的收集和整理需要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需要投入一定经费鼓励教师自行制作相关案例教学教材,以提高案例的针对性及教学效果。其次,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投入较大的经费,如软件的购买、设备的配置、实验室人员的培养等。以保证正常试验教学的顺利实施。第三。在现场实习环节中。学校需要建立较为稳固的实习基地。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而实习基地建设也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分批分期选送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调研学习或选送到大中型企业中挂职训练,以更新教师的知识,保持最优良的师资。同时选聘企业中实战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者作为学校的兼职老师。

(五)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中常见的评价方法有:过程式、成果式、取证式、综合式。过程式评估强调管理过程,有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对教学过程的每一项活动现场记录,保证每一项数据与材料的真实性,为考核激励提供依据。这种方式为多数高校所重视并应用,成果式评估是根据学生上交的课程设计作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成果来检验其运用所学课程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践教学当中最简单易行且效果较好的评价方法。为多数教师所采用。取证式评估指学生通过实验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这种证书既表明学生对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其实际应用能力,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践教学的考评中。评估方式即综合式评估,综合运用过程式和成果式或取证式评估,给出学生及教师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结果,这种评估方法比较客观、公正、合理,易于被被考核者接受。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考核方式,都需要对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评价,以保证质量评估体系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在评估中要注意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方法、手段、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实践能力及效果方面。二者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