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突显个性,让学生亲师信道
“要使学生喜欢数学,首先就要让学生喜欢你”这句话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我们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只有孩子们先接受了我们,才会接受我们的教育!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数学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数学数理思想,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与沿革,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二、重视探究,引导学生求异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高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教学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允许学生“插嘴”。一旦学生提问,起初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哪怕某些发问是可笑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比如,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5+5+5+5(2)3+3+3+2(3)2+2+2(4)6+6+6+9。(1)、(3)题学生很顺利地改写了,而对(2)、(4)题则表示否定。但通过仔细观察,有学生说:(2)还可以改写成3×3+2、3×4-1,(4)还可以写成6×3+9、6×4+3,虽然改写的是乘加、乘减算式,但却说明学生善于提出意见,体现了创新意识,像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给予热情的鼓励“你真会动脑筋!”、“你真聪明!”,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三、创设情境,以好奇激发兴趣
爱玩好动、爱听故事、爱做游戏、爱看动画是儿童的天性,这一认知特点,作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尽可能地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造数学情境“串联”数学知识,创设优美的动画“表演”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做到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当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时,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与底和高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猜一猜。这样,教师成功的创设了学生大胆猜想、并急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
四、联系生活,感受数学魅力
关键词:美术课;兴趣;因材施教;多元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125-2
应该说,既然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院校学生应该是对美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由于这是就业和父母选择的结果,这一部分学生是文理兼收的,其基础和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是很不相同的,一般来说进入技术学院后才开始学习美术课,还是有一定兴趣的,但是随着基础训练的枯燥和学习深入,很的学生渐渐对美术课失去兴趣,对今后的专业课学习非常不利。因此,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专门论述。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美术兴趣。如有的喜欢国画、有的喜欢剪纸、有的喜欢图案、有的喜欢素描等 ,这样就要进行集中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发挥其特长,以将其兴趣爱好。
在基础教学中还要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优差生。优秀的并非完美无缺,教师应指出美中不足之处 ,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其更上一层楼;对于较差的学生,不能视为一无是处,教师要找出作品中较成功之处给予肯定,给学生以信心,贯彻 “赏识教育”。如:我对学生的每一幅作业都给以认真地指点,并辅导形成一幅作品后要将其装裱完整。培养学生爱护自己作品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某些想法要给予肯定,因为青少年的想法是很具有创造力的。不能用我们的想法和理解去要求他们,如果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对美好 灵的再现。要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并把它表现出来 ,要抓住头脑中的每一个灵感思把它们创作成作品。我经常将好的作品张贴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并倍加珍惜 自己的劳动成果,美术兴趣得以保持。
二、美来源于生活,保持学生的美术兴趣
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美术兴趣活动要更快提高学生感受生活及对自然美的理解与表现能力,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同时全神贯注地去思考,并且学会有所取舍地去描绘对象 ,这就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进行速写训练,提高造型能力。教师要耐心启发和辅导,学生带着真情实感,沿着所观察、所发现的事物的轮廓、 起伏 、转折自然地无拘无束地描画下来。最初的训练,教师可以集中辅导学生如何对生活原材料 进行加工处理 。通过 取舍 ,把自然美变为艺术美 ,让学生随身携带速写本 ,把随时形成的艺术想法通过速写表达出来,并形成习惯 ;学生也可以自发找一些同伴一起参与,容易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面对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学生劲头十足 ,也必将产生较好的学习结果 。
三、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师在上课时介绍一些不同种类、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来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例如印象派绘画是哪个时期形成的,什么叫野兽派绘画等等。画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 ,由那些线条、色彩、形体、块面、空间透视、肌理等因素构成经典,以特定的艺术规则进行各具个性的完美组合,传递出一定精神信息,以激发起学生 的审美兴趣。让学生掌握一些欣赏作品的方法和角度 ,学生在课外培养观察的习惯 ,每每看到一些美术作品、优秀的工艺品等,就会产生一些感想。教 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课下讨论同类作品的优点 ,再集中辅导教学时分析学生讨论的结果 ,也可以选择一些典型形象在课堂欣赏课中作为补充。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强调功利性
职院学习的功利性是很强的,职业学院的学习主要是今后求职和职业的需要,所以在美术课的内容和技艺选择上也应该是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强调实用性、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和专业课的学习有益。因此,除了一些通用性的基础训练外,大量的练习内容、形式我们都可以和具体专业紧紧相扣,如学前教育学生主要是学习书法、绘画等纯绘画的练习,同时进行美术欣赏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设计专业则主要是培养其造型能力,以意象绘画为主,强调创意能力。
四、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正面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不同基础的职院生来说,多元、正面鼓励的评价是科学合理,允许学生学业有先后,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基础、不同先天素质 、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对学生的点点滴滴的给予进行鼓励,保护其可贵的学习积极性,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 ,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允许学生学业有不同的进程,对后进生进行专门的辅导。
五、小结
艺术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效的美术兴趣活动能增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磨练学生的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美术课堂教学[J].学园,2010,(12).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值机与行李运输 值机岗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5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服务能力逐步提升。高质量服务要求高标准的民航人才,我院在充分考虑民航业现状、民航各岗位人才要求的基础上,工学结合设置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机场地面服务中的值机员岗位,设置了《值机与行李运输》课程,本课程实操性很强,主要培养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所以,本课程适用于“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 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
行为导向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行动导向教学注重“解决问题”的训练。此法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思维导图法等。
二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值机与行李运输》课程中的应用
《值机与行李运输》课程主要分为值机、行李、离港系统操作三大部分,目前本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结合度不够,实操部分目标不明确,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如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课程的应用性更强,所以,课程参考民航行业标准和值机岗位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制订教学计划,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如下:
第一部分:值机部分(CHECK-IN)
模块1:工作任务(教学内容):认识值机、值机岗位知识要求、值机岗位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图片、视频展示法;(2)文本引导法;(3)头脑风暴法。
教学过程:采用小组讨论:(1)民航旅客运输全过程包括的内容;(2)值机岗位涉及的民航知识。
参考教材(资料):《值机与行李运输实务》、《航空公司:国内值机程序》。
模块2:国内国际值机工作流程。
模块2.1:工作任务(教学内容):上岗前准备工作。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
教学过程:业务用品和使用方法。
参考教材(资料):登机牌、行李牌样式及其他业务用品。
模块2.2: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办理乘机手续。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情景模拟、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识别身份证、护照、离港系统前端。
参考教材(资料):二代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护照。
模块2.3:工作任务(教学内容):结载。
教学方法:文本引导法、张贴版教学法。
教学过程:小组讨论:值机与配载及行李服务部门的关系。
参考教材(资料):《航空公司手册:国内、国际值机程序》;《航空公司手册:商务室操作规范》。
模块2.4: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候补、晚到旅客接收。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候补及晚到旅客的接收顺序。
参考教材(资料):《航空公司手册:国内、国际值机程序》、《航空公司手册:商务室操作规则》。
模块2.5:工作任务(教学内容):送机工作、航班起飞后的工作。
教学方法:文本引导法、案例教学。
参考教材(资料):《航空公司手册:商务室操作规范》。
模块3: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值机工作流程演练。
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角色扮演,模拟值机工作过程。
参考教材(资料):《航空公司手册:国内值机程序》。
第二部分:行李运输部分
模块1:工作任务(教学内容):行李运输基本知识、特殊行李运输、行李不正常运输。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图片展示、视频展示法、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1)视频观察,进行行李的分类、通过案例,掌握行李运费的计算;(2)掌握特殊行李的分类和运输规则;(3)了解行李的赔偿标准。
参考教材(资料):《值机与行李运输实务》、《国内行李运输规则》、行李运输规则。
模块2:工作任务(教学内容):行李的识别和收运。
教学方法:项目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情景模拟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行李的收运及不正常运输的处理。
参考教材(资料):《航空公司手册:国内值机程序》、航空公司行李运输规则。
第三部分:离港系统实训部分
工作任务(教学内容):进入离港系统、查询航班基本信息、接收旅客并托运行李。
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项目引导法、四阶段教学法。
教学过程:利用计算机实际操作。
关键词:电气控制;PLC技术;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059-02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动导向,即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就是指从事每种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而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构成的一整套教学方法的总称,其基本的技术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粘贴版教学法等。此外,还有四阶段教学法、反思教学法、谈话法、实验法等。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是高职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的有关知识,学会PLC的应用技术,能够应用PLC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有关控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工厂电气控制知识和PLC知识,其中前者的学习为后者的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在学习常用低压电器部分的章节时,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环节如下:①低压电器结构的讲解,这部分内容讲解时,我们常常采取实物展示、设备拆装等手段开展教学,譬如:在讲解接触器知识时,我们准备一些必要的图片,通过相关图片的讲解让学生先形成一个初步印象,再安排一个旧的接触器让同学们进行自由拆装,要求学生对于实物部件与图片内容进行对照,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这样的教学,避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加深了他们的印象。②电器工作原理的分析研究,在一个接触器的线圈两端加上电压,我们可以立刻听到“啪”的一声,接触器的衔铁被吸合,从而带动了触点的动作;然后再切断电源,又可以听到“啪”的一声,这时接触器的触点便复位了,在做相关操作的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接触器的动作过程和动作顺序,用自己的语言及时描述接触器的这一完整动作过程,这样工作原理就很显而易见了。③教授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等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为控制线路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因而要求学生及时掌握。
电气控制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学习,我们常常采取的教学方法包括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并能默画出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因为,往往一张电路原理图,是由很多基本的控制线路组合而成,同时,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巧。接着进行的是:①控制线路结构分析,这里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进行。譬如分析正转控制带自锁线路,我们先从点动控制线路开始,让学生分析不能连续运转的原因何在?通过线圈持续通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思考得出具体解决办法是在按钮上并联辅助触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后,又衍生出来的问题是控制线路不能停车现象,经过思考,同学们觉得只要加入停止按钮即可实现。接下来提示同学们思考电路的安全保护问题。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保护、失压保护等等,采用增加热继电器、熔断器等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培养开发学生设计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注意归纳基本控制线路,教给学生一般的设计思路,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这样可以避免使得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去记忆每个独立的控制线路。②控制线路原理分析,工作原理分析,注要就是防止死记硬背。譬如,分析正转控制线路的原理,采取的方法是按图接线,实物操作,根据接触器的动作过程,察看电动机的转动过程,从而掌握其工作原理。即: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触点动作主触头与辅助触头同时闭合电动机转动松开按钮接触器仍然吸合电动机持续运转,这时如果断开自锁触点一端引线,就可以看到点动现象,学生从而可以很好地体会点动与自锁两种状态之间的区别。按下停止按钮线圈断电主触头和自锁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根据看到的现象很容易就能写出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③培养提高设计能力,在讲解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时,采取的设计方案是:先画出两个正转控制线路。其次,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反转控制原理,即改变三相电源中任意两相相序,电动机可以实现反转。据此将一个电路中U相与W相的连线做对调,就可以完成正反转控制线路。接下来设问讨论,如果两个按钮同时按下可能出现怎样的现象,通过反问比对等方法确定采取加常闭触点的方法可以避免主电路出现短路现象,从而增强了电路的安全性,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控制线路部分的内容既能设计,又能理解掌握,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PLC知识部分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单元的具体特点采取适当可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指令部分时,我们更多的采用项目教学法、反思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方法,我们把整个的指令系统进行分类组合,整合成一个一个模块,譬如:基本逻辑指令、复杂逻辑指令、定时器指令、计数比较指令、运算指令、顺序控制指令、程序控制指令、特殊指令、时钟读写指令、中断指令等。在讲解每个模块时,我们以一个控制项目的实现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学习从一开始就有很明显的目的性,从而能够激发很高的学习热情。譬如在学习复杂逻辑指令时,我们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把实现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任务作为一个项目,按照项目导入、知识学习、项目实现、知识拓展到项目反思这样的思路开展教学工作,在项目导入部分,对于电气控制部分所学习过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先进行深一层次的分析,分析研究不同结构特点的电路状态,包括:带电气互锁的正反转、带机械互锁的正反转、双重连锁的正反转控制等电路样式,并对各电路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对于各电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PLC手段实现电路控制的设想,要求大家琢磨其实现方法,每位同学一下子就投入了思考,大家想出了一些不同的方案,但是因为有些PLC知识还没有学到,因而这时候同学们的设计方案大多是不符合PLC设计的有关规则的,接着教师在简单分析过后,指出各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而顺理成章地带领大家学习知识准备部分的内容,学习了这一部分,同学们的思绪变得更加开阔了,思维更加活跃,想法也更加丰富了,这时教师和大家一道研究探讨项目的实现环节,包括I/O分配、程序编制、硬件接线等内容。通过PLC仿真软件,在电脑上实现仿真模拟,让生硬的程序在电脑上动起来,使得控制过程显得非常逼真。至此,同学们的兴趣空前高涨,每位同学都体会到了很大的成就感,自信心十足,这时老师趁着火候接着带着大家进行知识拓展部分的学习,这部分的学习根据需要可以灵活采取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粘贴版教学法等,重要的是这时候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很非常高,因而学习效果很好。在项目结尾部分安排的反思环节,主要是为了给大家课后增加一些思考、复习和训练,有利于大家及时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和评价。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体会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广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其突出的优点表现为:①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②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的形成。③有利于学生综合协调能力的训炼和挫折承受能力的锻炼,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这些优点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我们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体会。
不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
第一,师资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握学生情况,严谨组织好教学,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的评估和检查,掌握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要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及时鼓励后进生,促使他们克服困难等等。
第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意识是行动导向教学成功开展的又一要求。学生要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参与问题的讨论,多思考,多实践,学生在学习中要勇于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展示自己。
第三,合适的外部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适合的模拟实训场所,充足的实训设备,方便的教室,可用来展示的媒体、实习器材等等。这样,可以方便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第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还要求配备合适配套的教材。合适的教材可以让学生在实施教学的准备环节和评价环节时,能够提前做好有关的安排,在实施阶段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自主的学习和寻找答案,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贯穿于教学整个环节、汇集教学多种要素、覆盖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思想,它创设了一种师生互动、教学互通的交流情景,通过整合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教学设施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元素,促使学生利用动手实践机会加强自主学习,构建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相匹配的职业情境的一种教学模式,为新时期高职教学改革开拓了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曦萌.“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沿革及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袁江.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测量与仪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针对高职教育教学中学生理论基础弱,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为了使高职学生成为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有必要在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既使高职与普通高校区别开来,又能使个高职学生学到相关知识并能学以致用。为配合高职院校学校实践性强的课程进行专业建设工作,我们按照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设方案,建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使其达到优质专业基础课程水平。
2.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思路
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以任务的兴趣点为引导,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实验项目之中,学生在任务兴趣点的驱使下进行具体实验项目探索体验,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锻炼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教学环节中,依据校内实验环境和实训条件、校外实习资源情况贯彻模拟电工电子实验实训项目(校内实验实训室)完成基础教学,承担真实的电工电子工程项目(工程现场)的实用教学,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随时更新教学项目内容和实践教学过程。
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3.1 课程的功能与定位
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突出能力目标,鉴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则对课程大要求既要体现嗯能力的培养,又要兼顾基本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本课程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电子测量与仪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数据处理与虚拟仪器,电路仿真软件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等相关后续课程所需的电路电子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实践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器件的选型,能够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设备,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实践项目,并能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为将来从电子测量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课程的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相关职业能力和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能力与专业素养,使学生达到国家相关职业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具备以下知识、技能与素质:
(1)能够进行实验任务和实践项目的器材、仪器需求分析;
(2)能够撰写实验项目的项目说明书;
(3)能设计中小电路应用系统方案;
(4)能够进行简单电路电子器件选型;
(5)能熟练操作电工电子常用器材和工具;
(6)能完成电工电子项目任务过程的各个环节,能熟练、规范地完成实践操作;
(7)能根据电工电子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分析后续课程相关电路。选取后续课程实践所需电路器件和仪器;
(8)能完成对电工电子器件、仪器的规范分类与管理。
3.3 课程教学总体设计和教学内容
根据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技能目标框架,获得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找到教学设计途径。依据职业岗位课程学习要求,按照后续职业课程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制定职业标准;将能力群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结合兴趣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引导学生进入任务角色;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编写适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3.4 教学内容的确定
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从高职学生工作预期和后续课程出发,通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置及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选出与本课程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与使用、常用电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进行分析和讨论,分解和细化核心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有任务陈述的课程教学内容。
3.5 教学模式设计
组织课程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开放等特征,提出趣味性任来吸引学生,从而建立其自信心。在此方面,首先可以演示案例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在课程设计上,有小的基础案例,也有来自行业的工业案例,以实验室环境教学为基础平台,工厂型实训基地为拓展平台,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在案例教学中,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按照案例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其次是客观教学内容上实施兴趣项目教学。第一学段重在兴趣点的建立,从任务的被动吸引到主动探索。通过大量收集资料、整理方案、小组讨论,制定实施计划,完成构思与设计,然后进行小组分工,开始进行方案实施。在循序渐进实施项目过程中,逐渐过渡到学生整理项目方案,由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对项目设计的规范和要求提出指导意见,但并不对项目的可行性给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个学段,项目小组必须细化方案,形成完整书面文本,进行项目汇报、答辩与成果展示,并进行成绩评定。
在项目教学期间,各项目小组根据项目方案进行汇报,由2名教师(校企双方组成)进行评定,根据学生在项目方案中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予以打分。从实践情况看,此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敢于构思和设计。
3.6 实训室建设
根据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现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训室建设情况和学校教学目的出发,正在完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中心、中型项目任务实训室,校企共同确定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对职业教育国内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对毕业生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分析各岗位的需求量及对应的技术特点和设备要求及环境要求,以此为根据确定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方案。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定位如下:
(1)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群校内实验室;
(2)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群校内实训室;
(3)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群校外实习基地;
(4)学生创业教育平台。
实训室配置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培养学生简单实验的验证和操作、基础实训的独立操作能力、校外实习的选件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资料查询能力和负责电路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设备及网络性能测试能力、物联网应用平台管理能力等。
这些实训设备可以满足日常的实训教学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课程设计和竞赛提供了保障。该实训室将全体向学生开放,从发发挥了实训室为全院学生服务的作用。
3.7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是,不仅有期末考核和期中考核,而且有过程评价和学生的自评。实训部分占总成绩的50%,以实验实训过程为考核的主体,贯穿整个学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采用多方位评价模式,分别用出勤、课堂提问、实验实训准备、实验实训过程及完成质量来综合评价学生期末成绩。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