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大学生

一、当前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1.择业观存在偏差。(1)过于看重薪酬待遇。部分毕业生把薪酬、福利视为找工作的第一要务,增大了自己的就业难度,对社会需要和自身能力认识不足,职业价值观缺失,就业价值评价体系混乱,就业行为盲目。(2)过于看重社会关系。部分同学过于看重“社会关系”,导致个别同学对有家庭背景的同学有嫉妒现象,对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限制及没有“社会关系”产生抱怨,而不知现在虽人才机制尚不健全,但应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同时忽略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积极心态。相反,有家庭背景的同学则觉得毕业后靠“社会关系”很容易就可找到工作,于是学习不主动。(3)过于看重专业对口。很多同学认为毕业后一定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才觉得不白费这四年大学,还有同学因所学专业是冷门专业,担心以后找不到工作,心存抵触,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2.就业心理存在落差。(1)求职受挫引发心理困惑。因专业、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困惑包括:对踏入社会的思想准备不足,对社会充满不安感,面对竞争压力紧张、烦躁、情绪低落、失眠。在面试没有下文的情况下产生自信心大跌的现象等。(2)求职技巧欠缺,缺乏心理准备和自信心。大学生在求职时由于缺乏经验和信心,容易出现诸如对用人单位情况了解不足、求职时情绪过于紧张、语言表达不得体从而错失良机的现象;有些学生求职时盲目自大、好高骛远,择业时拈轻怕重、态度傲慢,很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有些学生却过分自卑、胆怯、局促不安,让用人单位失去信心。

3.职业道德存在缺失。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善的情况下,社会道德规范还有待提升,毕业生违约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与民企、外企之间的违约更为严重。如何规范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如何保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严格履行就业协议,是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

(二)高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1.对做好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就业率成为了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部分高校只是满足于将学生送出去,对送出什么样的学生缺乏思考,这就片面地造成了对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忽视。

2.对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部分高校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在低年级开设,在高年级除了一些形势政策与就业指导教育外,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这就造成了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使得毕业生对学习缺乏兴趣,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甚明显。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集中指导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益。现实生活中,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选择不同,需求也就不同;毕业生的家庭背景、个好不同,需要帮助的问题也会有差异。实际工作中应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避免简单化、一刀切。(1)对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的学生强化相关服务。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及人才市场的发展,使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社会回报率显著增长,所以大学生希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获取更高学位的愿望日益高涨,再加上企事业单位在用人时“惟学历论”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毕业生对更高学历的追求。近几年,全国考研、出国及公务员不断迭起,大批毕业生选择了考研、出国或公务员。急他们所急,先他们“之忧而忧”,将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最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举办相关的经验交流会及讲座,定期召开座谈会,指导学生做出理性的报考选择,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自身专业优势、正确选定专业用书和专业参考,帮助学生了解竞争态势及往年录取情况,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料,协助联系调剂单位,积极填写推荐信等。(2)对准备就业的学生加强择业指导。根据学生大三时所填写的“准毕业生信息表”进行分析汇总,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类是自身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同学,他们需要的不是给他推荐岗位,应是帮他们分析哪份工作对自己更有发展空间。第二类是缺乏一定自信心但对工作有一定要求的同学,这就要重点做思想工作,劝其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告知他们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性。第三类是性格较内向,不擅言谈、不擅与人沟通的;还有家住郊区,生活较贫困及单亲家庭,这些学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给予重点帮助、关注,包括推荐单位、联系单位、指导面试,直到落实单位。

2.探索建立一套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家长要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帮助子女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好就业准备。(2)社会要正确看待大学生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给予毕业生一定的包容。(3)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直接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也涉及专业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要实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化推进。

3.探索建立一套贯穿大一到大四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模式。在专业教学、假期实践的各个环节渗透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第一阶段:就业启蒙教育阶段(大一年级第一学期)。除了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三观”教育,帮助其实现角色转换外,更要帮助学生了解校史校情、专业课程设置,介绍本专业社会地位、历年就业情况、职业前景等,使学生得到就业启蒙,激发就业意识。第二阶段:就业定向教育阶段(大一年级第二学期)。通过开设《职业发展》课,请一些成功就业或创业的校友开设讲座,配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测试等手段,尽早让学生确立就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第三阶段:职业体验教育阶段(大二年级)。由于学生缺乏对就业的直观理解,职业规划不切实际。这一阶段可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同时开展多项与提升职业能力如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职业特点和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第四阶段:职业反思教育阶段(大三年级)。注重鼓励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鼓励其培养职业能力。做好考研、考级、考证、出国留学、考公务员等群体的引导工作,以满足学生各类成长的需求。鼓励大三学生多参加各种模拟人才招聘会,多到企业实习,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五阶段:择业与岗前教育阶段(大四年级)。对学生进行就业相关政策解读、制作简历、面试技巧、劳动法规、谈判签约等就业技能培训,进行岗前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技能提高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同时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对于特群毕业生,要给予重点关注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文锦枢.加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大众文艺

[2]章冬斌.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3]杨金荣.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4]杨东.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第2篇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及技术强国创新战略中的重要拼图和战略目标。把研究生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和趋势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截至201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硕士)人数达400-500万左右。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做了系统的分析,极大地改善了各大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氛围,对提高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起到了巨大作用,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十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条件、技术条件、智力条件上都有了充分的保障,开展工作可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同时,国际国内少数敌对势力遏制我国和平崛起的企图一刻也未曾消停。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青年学生的特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性格特征不够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当前一些不良风气可能造成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产生迷茫、困惑乃至失望、仇恨的心理状态,难以成为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

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往往认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是培养的核心,不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其实,研究生阶段更需要有效、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有些甚至忽略了不同教育层次的区别,不注意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照搬照抄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2 打造一支高水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许多高校在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有导师、院系和研究生院共同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专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可能存在一个“三不管”的真空地带。另一方面,打造一支高水平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要搞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育团队。

3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我国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政治态度主流化;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现实化。虽然对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应对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思想变化方面效果还不够理想。

4 研究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够强

我国研究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够强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多元化。当前在新旧思想观念碰撞下,研究生群体自主能力大大增强,主张自主与自立,采取兼容并包的思想认识和多重选择的人生态度。这就造成了一是个人的唯我倾向明显,集体意识弱化,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二是道德伦理趋向功利化和自由化,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一张看不见的网,缺乏“真诚”这一基本道德品质。往往对他人要求近乎苛刻,但对自己的举止言行却不太注意。

5 研究生思想教育中教育方式缺乏针对性

在新形势下,国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我们更应该探索出新形势、新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从近来的一些情况来看,不少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够精细、工作流于形势缺乏实效性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理论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思路

1 认真学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成功国家的经验

首先通过对国际上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成功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充分结合国际社会的新形势、新变化,结合有代表性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系统总结他国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以期获得有益于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

2 系统考察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得失

建国以来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之初至1966年,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为1967年至1977年,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停滞与混乱时期;第三阶段为1978年至1988年,可称之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顿与恢复阶段;第四阶段为1988年至今,是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时期。通过对这四个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工作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系统思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成功,应该如何与时代背景、政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3 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的第三步是对与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影响作用的宏观环境包括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不同阶层的价值取向、民族之间的沟通融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政治体制建设等大时代背景。宏观环境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搞好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刻把握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背景因素是关键。因此,对微观环境的把握可以说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博 高校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达1.95亿,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1]。年轻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亦成为了微博的重要用户群,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充分认识微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发挥其优势,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新挑战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开放、互动、自由、平等以及资源丰富性和观念多元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道德观念、思维方法、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和资源的日益广泛应用,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产生。网络的人机交往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方式,形形的吸引眼球的信息和动感刺激的游戏,以及网上与现实的角色冲突等,容易导致他们忽视和远离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人际关系淡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多重人格、网络成瘾等问题,甚至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很容易因网络的使用而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担负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预防和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网络的主体隐匿性,也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网上的言论能够更直接地体现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同时在网络交流中,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更容易把握大学生的真实心理[2]。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其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并未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认识和使用率的提升同步,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高工作水平,深化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保证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培养政治情感、引导政治行为、传播政治意识、和谐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在于引导政治方向、塑造个体人格、激发精神动力、调控品德行为等[3]。这两方面价值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年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巨大群体,他们在网络应用中的主体性高度提升,信息渠道更加广阔,社会文化思潮、价值观念越来越多样和差异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只有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效果得到相应的发展。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而且这种趋势会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形成更大的影响力。随着学生网上虚拟生活的大量增加,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适应了校园文化的这种需求,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的方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同时为校园文化提供一个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便于在网上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是要在高校网络中营造一种浓郁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满足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知识文化和精神需要,引导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伴随着E一mail、BBS、QQ和博客、微博这些网络工具的深入人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应用这些网络工具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三、利用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和教育者陆续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然而,如何使微博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得到充分重视,如何有效的解决并防止微博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其充分发挥微博优于其他网络媒介的特性,从而科学有效的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一步探讨。

1.正确认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通过微博,不断校园新闻、校园动态、活动信息、服务咨询等,为同学们提供信息服务。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与同学们实现课外的交流,走下严肃的讲堂,走进同学们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难题;也可以通过微博,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利用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实践

建立学校微博平台,使其成为校内信息交互工具,发挥微博服务学生、改善学校管理的功能。高校作为人才库,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校园微博平台。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得它在信息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教务处可以各种教学通知、教学文件;可以自习室开放楼层及教室的空余座位信息等等。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平台新书信息、学术交流和讲座、借阅提示、信息咨询、图书检阅等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就业部门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由于微博“背对脸”的交互方式,学生和教师可以选择性的跟随相关部门的信息。比如,大四的学生可能只关注就业信息和考研信息,而有些教授则更关注国家基金申报和科研项目进展之类的信息。除此之外,针对学校改革、规章制度建设等,学校还可以通过微博投票和话题会的方式进行舆论监测和民意调查,从而得出师生的真实想法并采纳师生合理的提议,从而可以为学校的建设做出更好的决策。

3.发挥微博作用的工作方法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微博,在微博的过程中加强对微博的认识和运用微博的能力,增强微博与思想政治学习相结合的思维意识,逐步形成一种完善的区域微博学习体系的文化氛围。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布置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开放性的可以由团队通过组织、讨论而共同完成的学习项目,使处于同一团队的学生对学习项目自主地进行任务分配!资源收集和写作性学习。随着学习的深人,教育者应当更加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与其在平等互助的前提上进行交流沟通,充分利用微博作为学习的工具、方法、经验和网络资源等。随着学生的逐渐成熟,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以建议的形式引导他们开始学会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这个阶段的教育者不是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教育者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学习。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育效果往往比简单灌输来的明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所以,高校完全可以模仿新浪,在自己的微博上推出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枯燥的说教化

为生动的体验,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高校可以在一些特别的节日(比如学雷锋日、世界献血日等)设计一些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微博活动,在学生参与的同时,适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认识和确认基础上的实践活动[4]。

总之,利用高校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需要系统地规划与管理,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微博作为一个年轻的媒体,还有很多潜能尚待开发,在未来,一定有更多的新功能可以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二者的契合点,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潘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45-01

一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极易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其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开展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广泛的社会现实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逐步认同,从而坚定信仰、增强自信、提升自我。

2.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是综合性的,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信息高速发展和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的社会现状时,理性地解决心存的疑虑和思想的混乱,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准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明确学习目标,提高综合素质。

3.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不足,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反馈。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帮助其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

1.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纳入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引入日常教学计划,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在教学时间和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向学生全方位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

在课外活动的设计上,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实际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摆正努力方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3.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作创新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在平时,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常化和专业化,整体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强、思考研究能力强、业务熟练相结合的专业队伍,从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思路,解决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

三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点

1.紧密结合形势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紧密结合形势不仅要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需求,还要把握时展的特征,真正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神圣职责担负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性的创新。

2.坚持基本原则

一方面,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切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建议和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活动不断进行规划和改进,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

3.构建科学体系

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和组织体系。一方面,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来帮助大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加强对党的理论思想、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上级机构领导,各级单位负责,具体小组实施,人力物力齐保障的组织体系,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

4.吸引广泛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第5篇

摘 要:新媒体发展促使高校辅导员工作产生新的变化,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使学生思想多元化倾向加剧,辅导员话语权受到冲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遭遇挑战。分析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措施,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辅导员 新媒体 学生工作

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而构成了宏大的网络体系, 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厚、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方式多元等优势。新媒体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大量包括文字、图像、语音、视频、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使辅导员能快速地在网上搜集到所需的教育资源,通过微博、人人网、QQ群等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也能够应用新媒体信息量丰厚、便当快捷的优势,经过新媒体的各种媒介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同时,新媒体发展的两面性又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问题和挑战。

一、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情况

在开展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能够主动学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提高了解、引导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能力。通过微博、人人网、微信、QQ等阵地和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与服务。

1、指导班级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辅导员老师能够指导班级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将学生吸引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来,与学生形成广泛、有效的互动,加强学生思想引领。通过班级微博发起线上话题讨论,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各类信息的分享,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时事热点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形成正确的观念,发起榜样典型选树、活动作品评奖等投票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广泛关注与支持。

2、通过新媒体开展见习实习学生远程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一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向学生通知,传达学校学院文件精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做好党员学生的教育督促;对在校期间就已经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指导与服务,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健康守护,避免其在见习实习期间出现问题发展严重化;还可以通过QQ召开网络班会,进行班级整体的教育引导。二是做好日常管理服务。辅导员能够运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收集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常规性工作的前期报送公示和后期结果公布,保证班级事务公开透明,评优评先公平公正,增强师生间的信任。三是开展学生考研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对国家就业政策、基层就业学生工作事迹的宣鳎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向学生及时推送招聘信息,指导学生进行考研报名、联系导师、复试等,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

3、通过新媒体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存在诸多不适应问题,通过在新生班级QQ群上开展工作,既节约时间,又能重树学生信心与信念,包括:安全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办事流程指导、学业指导、科研创新指导等。同时,通过与学生个人QQ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避免了学生面对面与老师谈话时的紧张与局促,形成轻松愉悦的谈话空间,使学生能够彻底打开心扉,畅谈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4、利用新媒体进行学生毕业后教育与发展跟踪。通过毕业班QQ群收集毕业生联系方式,整理共享,为毕业生班级学生的相互联系、信息共享提供帮助。与毕业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收集意见与建议,用于学生工作的改进。鼓励未就业学生勇于面对就业挫折,查找问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应对就业。鼓励二次考研的学生,积极备战。收集毕业生就业相关材料,促进学校学院就业工作。

二、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1、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存在不足。辅导员尚不能够全面有效的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不仅存在新媒体使用技术层面的欠缺,更主要的是不能有效掌握新媒体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研究探索,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弱。

2、辅导员的话语权受到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以正面教育和引导为主,具备权威性、感染性和可控性,辅导员为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特定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持续和集中教育,以期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但是,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丧失了对教育内容选择的优势,各种思想文化、社会思潮都可以推送到学生面前,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感兴趣的话题、信任的媒体人物等,这对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话语权产生极大地冲击。

3、新媒体时代学生思想多元化倾向加剧。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凸显,易于接受新兴事物,乐于运用新媒体平台自主学习娱乐,各种社会思潮、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文化通过新媒体相互交错,同时,大学生的真伪辨识能力又比较有限,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甚至误导,严重影响对学生传统的固有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学生思想多元化倾向不断加剧,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4、新媒体改变学生传统学习生活方式。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网络学习资源给学生带来了便捷,打破了原有的校际、专业学习界限,拓展了学生学习领域、范围,另一方面又使得许多学生24小时不断网,网络娱乐时间占据了学习生活时间,既影响学习,又影响休息,这给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的改进措施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新媒体时代要求辅导员必须正视网络对学生思想行为等产生的影响,充分认识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身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紧密结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有效的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创新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专业建设,创新授课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增强“两课”课堂吸引力,充分发挥课堂对学生思想、文化、价值的正面教育引领作用。二是加强第二课堂体系建设。要从思想引领人文关怀、科技创新能力锻炼、实践服务个性发展、文体活动素质拓展等方面入手,根据学生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以认识、普及、提高为主线,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与形式,提高育人水平和成效。要制定第二课堂管理考核等相关制度规定,保障第二课堂不流于形式、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

3、提高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一是加强新媒体运用方面的培训。学校应积极邀请相关专家对辅导员进行新媒体运用方面的知识传授、实例讲解、问题分析,外派辅导员参加新媒体相关会议、培训课程等,重点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新媒体使用技巧、网络舆情引导与控制、网络语言艺术、网络思政工作开展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增强辅导员对新媒体内容了解的即时性、对媒介形式掌握的熟练性以及对媒介传播过程的敏感性,切实提高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工作能力。二是鼓励开展新媒体运用方面的工作研讨。一方面通过辅导员课题立项、工作沙龙等形式促进辅导员进行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方面的研究,调查分析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探索如何使新媒体在学生思想引领方面发挥作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研讨促进辅导员对网络信息的正确研判。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信息,辅导员要提高对信息价值的研判能力,要学会筛选,善于透过表层信息,认识到不同媒介所持有的不同立场、所代表的不同利益群体,理解其背后所蕴藏的各种因素,把学生们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整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加强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在正确理解网络的前提下,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高校应开设系统的大学生新媒介素养课程,将其纳入大学生入学教育、思政课程体系,组织专家写教材,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信息辨别能力以及抵御不良信息侵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俞贤辉.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职业倦怠防范路径的选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56-57.

[2]刘君.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政治辅导员媒介素养的价值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8):123-126.

[3]索秋平.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79-81.

[4]麻丽.提升辅导员问题意识完善新媒体时期学生思政工作[J].高教论坛,2016(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