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楷模效应 工作氛围 传播手段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39-0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企业员工的思想也因此活跃甚至复杂起来,如何将多向思维的企业员工的思想共识起来,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上来,凝聚到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实践中去,成为了当前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当承认,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序推进,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已经摸索出一些很有价值的经验,趟出了一条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之路,根据个人的工作体会,以下仅就四点体会予以简析。

一、坚持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坚持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 的理念贯穿于对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将原则的大局的教育和关心员工、温馨员工、取得员工思想和行为上的共识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注意力时刻盯在企业员工的身上,把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做到“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并在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将职工的希望与企业的l展要求整合到一起,帮助职工在内心深处树立起“企业光荣我光荣”的强烈责任意识,把做好工作化作职工最为强劲的价值追求。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瞄准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行。

二、坚持将理论引导转化为楷模效应

规范教育内容,把握明确方向,能够确保我们的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但是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毕竟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理论化,我们还需要在深度上与精度上下一番功夫,需要通过大力培树典型性人物来使我们所灌输的、所导向的政治理论形象化起来,使企业员工能学有楷模、做有榜样、干有目标。因此,需要通过深入的挖掘,来发现企业自身的各种典型性人物,然后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将我们所树立起来的典型推到全体职工的面前,使我们的每一名员工清醒认识到我们的企业在各方面的期盼,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的生活。但是我们在此方面一定要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克服工作的盲目性以及“人情意识”,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来开展典型人物的培树工作。也就是一定要确保我们所树立的典型是大家信得过的,能够得到大家公认的人物形象,如果不能在自我挖掘中发现成功的典型人物,那么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发挥自身的聪明与才智,用“借鸡生蛋”式的思维,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发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让广而周知的典型人物来引领本企业员工。

三、坚持以活动求活力的工作氛围

在开展对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与活动内容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活动求活力的工作氛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开辟生动活泼的局面,要让职工学得认真,听得明白,参与其中,体验得到,乐得其所。也即要以活动为载体,在教育的内容里一定需要包含这样的几种要素:一是能够解决企业职工的实际问题,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分析企业职工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然后针对这些来开展;二是需要符合企业本身的总体工作需求,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整合意识,在贴近职工生活的同时,要跟上企业的发展需求,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工作达到“有的放矢”的实际效果;三是适应国家发展的整体需要,有大局观念。我们所采用的教育形式需要以务实和高效为目标,既要达到丰富多样,还需要讲求应有的实效性。科学合理处理好以上这样的问题,就能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恒久开展起来。

四、坚持多渠道的传播手段

在科技发达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有利条件下,开展思想教育的手段和可采用的渠道也因此丰富起来,因此,我们需要以此为平台,借助这方面的有利条件。比如说,可以在坚持以往的集中性大课室教育的基础上,在做强板报宣传、刊物推广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借助微博、微信、QQ被广泛使用的便利条件,向企业职工随时发送信息、传达主张,还应当乘上“互联网+”这班快车,拓展企业自身的宣传阵地,在有力配合主旋律宣传中,向社会宣传企业本身的正效应方面,以此来增强企业职工自身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添与企业共同奋斗、创造辉煌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特殊儿童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落伍。

特殊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很多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独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充分了解。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与普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区别,这就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绝大部分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和其他院校,而且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殊教育师资水平,同时也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水平的提高。这一直是一个困扰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难题。

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特殊教育发展较缓,特殊教育对象差异巨大,特殊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薄弱,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导致特殊教育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举步维艰,整个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落伍。

2.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滞后。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受生理缺陷的制约,身心发展具有滞后性,理性思维尚未充分发展,文字理解能力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特殊教育者往往没能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及当前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等现实情况,制订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使特殊学生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力。由此,他们没有办法将成形的标准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其次,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般都是以某一个先进人物或英雄模范为榜样,说明和提倡一种道德要求。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例,一般来说都是真实的。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或某些因素,特殊学生对这些人、事往往有一种距离感、陌生感,激不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像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超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的要求过于理想化,则使学生难以做到,使他们觉得德育不真实、不可信。而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在德育内容中却没有体现。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外在的教育只有通过个体内在的自我认同,才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品德的发展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只有当教师讲解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被纳入到儿童的道德价值结构中时,才会被内化为儿童自己的道德准则。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观武断使德育效果事倍功半,使学生产生严重逆反心理,学会了夸夸其谈,形成双重人格。强制性是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特点,其主要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满堂灌”,以致形成教师在教育中的简单命令和严厉惩罚。一味要求学生听话、服从的教育,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学生十分反感,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3.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日常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他们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细致的、严谨的,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发展中的人”,而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则是鼓励和引导。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缺陷的特殊孩子,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是由封闭的观点支配的。它把特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系统,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外部世界丧失了复杂性联系,减弱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不断发展变革、关系日趋复杂、利益分配频繁调整的时代,如何有效开展特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政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脱节。

特殊儿童离开家庭、父母进入学校,开始在交往中获得友情,获得关爱,同时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社会性经验。但由于生理的缺陷,他们无法与一般人进行沟通,难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不懂得一些必要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学校往往限制他们在社会进行相对自由的交往,怕他们上当受骗或养成不良习惯。由于生活范围和交往范围狭窄,自身社会常识贫乏,学生往往相信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讲的一切,并按照这一切进行社会交往,结果使自身不良行为增多。

孩子有任何方面的缺陷,对父母而言都是震撼的,但是父母却是接触身心障碍儿童时间最多,最了解他们的人。因此,在帮助特殊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地位及重要性绝不亚于教师或相关专业人员,他们的角色与作用也不是他人所能取代的。许多特殊儿童都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早期教育,因此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他们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对他们的生活照料、学习指导及社会交往等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二、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特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素质。然而,有些特教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模糊认识,再加上社会上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评价普遍比较低,导致特教教师的自我评价消极,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认同感和热情。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和引导特殊学生。

其次,特教教师的人格和行为对于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特教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在学识方面当学生的教师,更要在道德、情操、品行、作风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做到育人先育己。他们的道德思想、所言所行对特殊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2.净化德育环境,营造健康的思政教育氛围。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承认,对残疾人存有偏见、对残疾人事业不予重视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有人把残疾人看作是“累赘”、“包袱”,认为残疾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看不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甚至有人把残疾人推向社会的边缘,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势在必行。让社会和人们充分认识到,特殊人群与我们一样具有尊严、权利和价值,同样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特殊人群正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认知和改造世界;特殊人群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并不是什么“福利”和“照顾”,这只是对他们客观要求的最基本的满足,是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当前任务是增进社会和特殊人群之间的理解,广泛开展人道主义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创造友爱和谐的社会环境,弘扬人道主义,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全社会深刻理解这一事业,真诚地关心、支持这一事业,使人们普遍重视特殊人群工作,进而尊重、理解、关心、帮助特殊人群,维护特殊人群的尊严和权利,激励特殊人群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建健康的思政教育氛围是有力推动和促进特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历来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使这一载体和平台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开展“氛围管理”,把校园文化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然“氛围管理”毕竟只是手段,必须始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文化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应当学会区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因此,实施“氛围管理”,在形成主导文化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倡导文化的多元化,为“氛围管理”培植一种健康、向上的环境,进一步保障特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展开。

3.将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提升特教质量。

由于沟通障碍,家长无法顺利与特殊孩子交流,难以走进孩子的心灵,思想政治教育更无从谈起。家庭作为特殊学生的一所永久学校,对特殊孩子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而许多家长却以沟通不便为理由把家庭教育责任推给学校。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大多数特殊孩子来说是个空白。而在特殊教育学校,大家都非常重视特殊学生的康复教育与技能培养,而忽视了特教素质教育中最基本、最薄弱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特殊学生接受文化教育层次的提高,他们在智力、情趣、道德修养、意志情绪、人际交往方面都对自己、家庭、学校、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渴望得到信任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培养。有鉴于此,学校对特殊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这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尝试,旨在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法制观念得到增强,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因为身处纷繁复杂和充满诱惑的社会中,特殊学生由于智力和听力的缺陷,往往更容易误入歧途。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设身处地地站在特殊学生的立场上感受和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求,充分理解和接纳他们,帮助他们学会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丽芳.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243.

[2]李黎红.切实关注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7,(9):1.

[3]卢海丹,刘杰.台湾特殊教育与大陆特殊教育的比较[J].财经界,2008,(2).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就是对本门科学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的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起指导作用。”[1]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应该得到完善。笔者认为,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就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应有之义。

一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目前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把大数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工具、新方法;二是大数据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狭义理解;后者是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广义理解。已有的研究更倾向于前者。笔者认为,大数据环境是基于大数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将大数据作为新载体、新工具和新方法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等的全面革新。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借助多样的统计分析技术,以大数据为载体来开展教育的精准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教育主客体交融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双向互动的。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和新媒体的兴起挑战了传统教育主体的地位,教育者逐渐由教育的主导者向教育对象的互助者和伙伴转变。二者由我讲你听的单向关系向双向互动关系转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趋于平等化。大数据和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主体和客体对立关系,使客体同样也具有主体性,能够针对主体发出的信息进行接收和反馈。

2教育内容数据化

“数据化”是“一种把现象转变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2]“大数据时代提供多样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3]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借助QQ、微信等媒介,收集教育对象的“一卡通”刷卡记录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数据化,通过云计算进行分析整合,全面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情感态度、行为规律、个性特征等,进而掌握和预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轨迹,作出个性化的、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决策。

3教育方法定量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指向人们的思想领域,思想具有动态性、不确定性、差异性的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定量研究难以进行。大数据的到来使这种状况得以改善。大数据已经成为观察和分析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显微镜。借助于大数据的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和情感变化这类非结构化的研究对象变地可量化,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量化研究与实践。

二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意义

1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深层次规律

首先,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大数据技术可以利用过去积累的海量数据,总结出数据规律,并通过算法模型和机器学习,自动地从过去经验中按照规律推测出未来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广泛挖掘影响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外部环境因素,也能精确细致地监控教育对象自身的因素变化,从而抓住时机、找准着力点,合理处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知行脱节、清理冲突等问题,帮助教育对象获得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认识,形成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其次,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揭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双向互动规律。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增强主观能动性的规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个体的自主性也得到了重视,挑战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受教育者的自身实际,熟练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全面了解受教育者的多样性、矛盾性和变化性,增强教育内容和过程的时代性,才能持续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二是揭示了受教育者必须要增强自觉积极性的规律。大数据以种类多样、免费共享等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有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和空间,可以自觉积极地“根据数据分析的结论,开展自主性学习,基于多样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网络教育资源,根据自身知识状况、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多样学习方式并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4]

2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和学科理论体系

首先,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入探讨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属性,可以在逻辑上辩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从而为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融合提供理论基础。系统精细地挖掘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构建系统精细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能够促进个性化学习、科学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的实现。除此之外,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模式建构、评估机制、话语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加全面地把握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其次,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是“由本学科特有的概念、范畴和术语以及有它们组织起来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所构成的知识体系”。[5]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认识的思想结晶,是学科的基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三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途径

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色,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计算统计学层面的完善和发展,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本质所决定的。依据“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规定,笔者认为,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需要注重三个方面:第一,要妥善处理好借鉴与移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借鉴多学科的学科,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大数据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借鉴而不是移植”的理念,立足自身的本质和规律,合理借鉴大数据技术的有益成分,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硬核。另外一方面,要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创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把握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的关系。“不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以及基本原则,顺势而变的是大数据时代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6]

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伦理自治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具体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是要以教育对象为本,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目标追求日趋多元化,同时,大数据以其丰富的信息获取通道也使人们得以接触广泛的信息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者失去了曾经的信息优势。面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以“双向互动”的新方式替代过去的单纯灌输,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形势需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调动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能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坚持伦理自治的原则。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隐私泄漏、过度预判等伦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数据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还应坚持伦理底线,加强数据立法,实现公开透明,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实现大数据服务于人的最终目的。

第三,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和大思政观念。首先,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思维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们思想上对大数据的认识和重视,这是一种思维态度;二是大数据思维范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7]为了应对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重视大数据,增强自身进行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另外还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运用精准研判、个性化教育等大数据思维来分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要强化大思政观念。大思政观念“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看法和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8]积极树立大思政观念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特征和教育对象成长特点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掌握并运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工作体系,形成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同心圆式大思政教育新格局”[8],才能从全局上实现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04.

[3]廖小琴,李洁.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34-37.

[4]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M].思想教育研究,2015(5):50.

[6]王莎,杨扬,杨航.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5(3):113.

[7]张驰.大数据思维范畴探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0.

[8]储德峰.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特征及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4.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

红色影视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凝聚作用,能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更加积极、向上的影响。

一、影视传播中红色教育资源的价值体现

要重视红色影视教育资源。一方面,红色影视文化资源具先进性。红色影视文化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将革命精神进行表现。它实质上是革命性、艺术性、思想性的有机统一,能够展现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的文化精髓,这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红色影视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多样性。在信息社会中,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以往的挑战和难度。特别是由于传统的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以艺术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影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在新时期的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非常有效的积极效果。

二、通过红色影视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是选择性。要想使红色影视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有所选择,它必须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比如《恰同学少年》是青年喜闻乐见的红色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因而能够成为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结合性。要把红色影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从这一点来看,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特别是要符合被教育者的需求,才能使红色影视教育资源开发更加科学。三是创新性。当代青年都具有一定的学习生活阅历,他们的分析能力很强,同时也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因而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必须结合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兼顾被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以红色影视作品的剧情作为基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时要积极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提高参与性,这将更有利于提升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四是贴近性。要把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作为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大学生思维活跃,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分析、判断和识别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围绕红色影视文化编写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也可以开展一次评比活动,这将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挖掘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如何在红色影视文化中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一是创新开发理念。由于红色影视文化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其无限增值性、社会历史性、不可替代性以及非物质性的重要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深刻的认识,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对于高校来说,要把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喜爱的红色影视作品,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教育功能。比如对《恰同学少年》中求学、立志、报国的青春激情和爱国情怀进行有效的宣传,这样能够更好地鞭策和激励大学生追求上进和热爱祖国。二是建立开发体系。必须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系统的开发体系,形成资源开发的强大合力和有效的运行机制,这需要各级宣传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共同研究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工作,制订工作规划,建立协调机制。比如应该联合出台《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规划(2015-2025年)》,对资源开发的目标、任务、措施等做出规划,这将有利于整合资源。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新时期的红色影视作品,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又要发挥相关教研人员以及学生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红色影视文化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综上所述,充分发挥红色影视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重大价值的认识,特别是在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选择性、结合性等原则,注重开发体系创新,使红色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健康化的轨道,为打造更多、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腾凯.影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5).

[2]薛金莲.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15(6).

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范文第5篇

狭义的心理疏导是指在医疗机构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实施个体或集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广义的心理疏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活动。高校中的心理疏导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解决学生们思想认识的方向问题,使他们能够按照主流文化的要求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某一目标前进。可见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明显的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阶级特性。

(一) 两者概念与根本任务的异同

心理疏导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消除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大学生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根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两者的概念与根本任务虽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旨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两者在层次与理论基础上的异同

心理疏导侧重于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即重在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即进行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等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心理层面和思想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思想为学科基础,吸收了社会科学的诸多成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心理疏导则以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本身无明显的阶级性。

(三)两者工作内容上的异同

心理疏导是指对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不良提供帮助,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和挖掘自身潜能,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实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由此可见,两者在内容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具体工作中,两者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四)两者工作方法上的异同

心理疏导遵循志愿原则,强调宣泄与疏导,注重倾听与感情沟通;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有时可以探察出学生潜意识当中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工作者主动出击,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调教育与灌输;注重说服与言传身教;主要采用一些经验性方法,解决学生意识领域中的问题。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心理疏导的意义

(一) 心理疏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心理基础

心理疏导是一种专业的人文关怀,弥补了忽视人的心理活动而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传统教育理念,有助于从受教育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 心理疏导有利于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忽视对大学生进行特殊心理特点的研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因人施教。心理疏导是针对具体人和具体问题选择具体的疏导方式,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另外,心理疏导通过创设一种感性的心理情境,采取谈话,征求意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抒绪的场所和机会,使大学生不再觉得思想政治教育是死板的理论、空洞的说教,从而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心理疏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对策

(一)创造理论上的导向机制和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

要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充分认识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应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心理咨询教师进修督导机制,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政治辅导员的主力军作用,通过日常生活的管理,把育人寓于各项管理活动之中。另外,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疏导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高校都应该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这应该成为高校一支新生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师队伍,成为思政课老师和学管干部的必要补充。

(二)实现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