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辅导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英语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
1.健康的心理教育观和一定的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
第一, 英语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对心理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动机,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心理观,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可以开发,人人都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二,英语教师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尤其是教育心理学进行、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规律和理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学科教学的同时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心理辅导。
2.真诚接纳,关爱每一位学生
关爱是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和期望。关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是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妙方。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按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科学地培养学生,善待并体谅每一位学生,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善于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宽容,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心灵沟通的前提,英语教师平等地与学生相处才能赢得真正的尊敬;“宽容”是真诚的体现,是一种信任和激励,能充当人际关系的剂;“ 和谐”是由师生共同协调的舒展,愉悦的氛围。和谐的环境可以使师生彼此产生好感和积极情绪,彼此信任,接纳和理解,这是师生关系的最佳境界。“互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互动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4.自我调适良好,能经常保持一种稳定、积极的情绪
作为一位教师,应经常保持一种稳定、积极的情绪,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在良好的心境下授课,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速度快,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言语有表现力。在教师的和颜悦色,满腔热情之下,学生的紧张情绪得以缓和,对立情绪得以淡化,自卑情绪得以扭转,竞争情绪得以激发,师生关系融洽、协调,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形成积极、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随之提高。反之,在教师不良心境的渲染下,学生情绪紧张,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师生间易出现心理距离,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信息通道阻塞,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材料是关键
以高一英语为例,英语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多方面的素材都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在课堂上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利用教材,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旦学生形成了学习热情,它将产生持续、稳定、巨大的推动力,给学生的学习以有利的鼓舞,使他们坚持不懈、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English has developed into the language most widely spoken and used in the world.”“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 day, it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它提到了英语在国际上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结合国内升学和职称评定,研究生考试中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求职中英语好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远景目标教育,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2.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是人们对自己力量充分估计的一种体验。自信心可以说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缺乏自信心,自己不相信自己,精神上自我打倒,这样将失去主动精神,严重阻碍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
例如,学习Oprah Winfrey时,利用她从黑人穷人家的孩子奋斗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的事例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精神“Hard work and discipline are the road to improvement,and success lies somewhere along that road.”现代社会竞争加剧,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进取,相信自己并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潜力,当时机到时每一个人都可能成功。
在学习Unit8 Sports时,运用“Faster, Higher, Stronger”“They do their best.”引导学生理解奥运会所倡导的精神并学习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力。
3.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实施途径;现实困难;应对策略
当前,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关注,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成为中学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近些年才进入高校,但鲜有服务中学的,笔者曾尝试将朋辈心理辅导引入湖北省的一所省重点中学和一所市重点中学,并分别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跟踪服务和驻点指导,现将其中的感悟与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
朋辈(peer)是“朋友”和“同辈”的合称,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 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mamarchev, 1981)。朋辈心理咨询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由于专业咨询人员缺乏,美国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威兰德(vriend,1969)发表了她利用受训的高成就学生在咨询团体中帮助低成就学生的研究报告,成为朋辈心理辅导领域的首篇论文。之后,美国、加拿大许多高校、中学都开展了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和实践。
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在本质上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相比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其在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层次和深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具有其独特之处:
1.亲密性。朋辈心理辅导一般发生于亲人、熟人或朋友之间,而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专业心理咨询恰恰要求避免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多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人、同事建立咨询关系”。
2.自发性。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行为,通常情况下是自愿的,并且基本上不存在当事人要给朋辈心理辅导员物质报酬的问题。自发性、义务性是朋辈心理辅导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同式的职业性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3.简便直接。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助人者可能与当事人共同生活,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甚至可以对当事人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而且,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能节省时间及时给予当事人心理援助。
二、朋辈心理辅导引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1.推进朋辈心理辅导,有利于满足高中生多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迁以及中教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生在享受更多更好教育机会的同时,也承受了日益广泛和沉重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不同的层次,从一般的适应问题到严重的心理障碍直至精神疾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真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需要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处理的学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学生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应激状态下较短时间的心理紊乱,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由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来处理。
2.推进朋辈心理辅导,有利于完善高中生心理援助体系
开展朋辈辅导,有利于实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目标。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难点,一是如何及时地发现出现异常心理现象的个体,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监察和帮助。在高中,如果没有大批深入学生生活的朋辈辅导员,此类工作存在很大困难。
3.推进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弥补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
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发展至今,投入长期不足,历史欠账很多。如笔者所在j市的两所省级重点中学,通常的配置是每个年级配置一位心理专业教师。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甚至专业教师的绝对数量都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高中生对心理援助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低成本、高收益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于学生的力量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能够有效地缓解专业心理援助力量供应不足的压力。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高中的实施途径
1.构建朋辈心理辅导的多层工作体系
从上到下,逐层建立起“学校—年级—班级—宿舍”的多级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即学校一级由德育中心牵头成立学生心理协会;年级一级成立包括专任心理教师牵头的朋辈心理辅导中心;班级中强化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并增设心理委员;宿舍中设立心理信息员。并相应地逐层建立起与多层工作体系相配套的“德育主任—心理教师—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的人员体系和责任体系。
2.招募、培训和使用朋辈心理辅导员
首先,在学生中,尤其是要在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中广泛宣传,为招募工作作铺垫。朋辈辅导员原则上在学生自愿、班主任推荐、心理教师选拔的基础上产生,最终都归入年级一级朋辈互助队伍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具备以下特征:对心理学学习有浓厚兴趣;性格外向,为人热情开朗,亲和力较强,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思维清晰,善于倾听;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组织学生团体活动的经验。
招募后,心理专任教师要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传授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巧、高中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知识、开展朋辈咨询的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见习和实习,通过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值班与观摩,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培养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偶发事件的能力。
3.朋辈团体辅导与朋辈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
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下,根据求助对象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队,通过共同探讨、训练和引导,促进团队成员共同发展,解决求助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团体辅导主要以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游戏为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潜移默化性。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普遍关心或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是有效的,如怎样提高自信心、如何处理宿舍的人际关系、如何对待情感问题等,这些问题通过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往往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另外,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创设宽松的氛围,也有助于学生相互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
朋辈个体辅导的主要形式是针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可以实行轮流值班制度,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辅导和面谈等形式进行。通过个别辅导,及时帮助同辈明确问题,找出原因,缓解压力,化解矛盾冲突,矫正错误认识与不良行为,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避免恶化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有效地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4.注重建立基层的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机制
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是深入班级和宿舍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中坚力量,他们立足于本班,及时反馈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承担着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后期跟踪工作。在班集体中宣传普及高中生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向同学们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援助设施;关注班级学生心理状况,主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深入观察并及时反映本班学生心理动态,当发现有学生处在心理危机、应激状态或发现心理有明显异常的学生时,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或转介当事人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同时做好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与援助工作,便于及时发现情况,帮助其恢复心理功能和保持心态平衡;建立定期反馈制,每隔两周或一个月,班级心理委员要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朋辈心理辅导中心进行信息反馈。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的工作,不仅使得学生们的各种意见得到及时反馈,把某些可能的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而且也为朋辈心理互助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广泛开展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学校可依托朋辈团体开展各种心理互助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带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校园橱窗、黑板板报、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月,举办朋辈心理讲座、朋辈心理剧、朋辈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演讲征文、趣味心理游戏、心理电影赏析等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授心理调适技能,营造“关注心理、关爱自我”的良好校园氛围。
四、朋辈心理辅导在高中实施的现实问题及可能对策
朋辈心理辅导在笔者驻点指导的两所中学的实践中,在“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理念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在此思路下开展的朋辈心理辅导不仅帮助了一批学生,也锻炼了一批学生,先进的学生得到了有益的训练,后进或有困难的学生得到了应有和及时的帮助,尤其是在学业障碍、师生关系、同伴友谊、亲子沟通等问题上效果显著。朋辈心理辅导极大地缓解了心理教师的工作压力。
朋辈心理辅导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部分有需求学生的观望与疑虑
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对身边的同学是否愿意帮助自己、能否帮助自己、怎么帮助自己存有疑惑,因此,很多学生在第一时间还是愿意求助于专职的心理老师,而不是求助于身边的心理信息员、心理委员或其他朋辈辅导员。
解决对策:多鼓励。鼓励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信任身边的同学、朋辈,同时专职心理老师发挥应有的桥梁和过渡作用,比如在专职心理老师介入之后,最初的咨询与辅导可以与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起进行,从教师主导到朋辈辅导员主导,从共同进行到朋辈辅导员单独进行,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切实体会到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帮助。
2.部分朋辈心理辅导员不够胜任
当有困难的同学需要心理帮助时,给你提供心理支持的是“朋友与同辈”,但这些同龄人有的不够胜任,表现为未能有效地使用专业心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巧,未能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与同辈热情,与期望的朋辈心理辅导效果存在差距。
解决思路:多培训。没有人是天生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必须经过比较严格的培训和督导,能理解和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能遵照心理学的原则科学有效地开展助人工作。未经培训和督导的朋辈互助活动,不能称为朋辈心理辅导,其实际助人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科学的培训和督导,是推进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培训,要从时间上、从经费上、从实践训练上多投入,使朋辈心理辅导员真正地掌握应备的知识、应会的技能、应有的操守和应知的职责。
3.部分年级很难开展
这突出地体现在毕业年级,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多数关注的是各自的前途,朋辈心理辅导员很难招募,因为在这一关键时期,花一段时间帮助别人处理学业障碍、情感困惑等问题,在现实中不仅得不到家长们的支持,甚至都很难过自己的关。
解决思路:顺其自然。在未曾开展过朋辈心理辅导的高三年级开展这样的活动的确有难度,专职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应更多地关注高考生的心理波动与求助需求。同时,在高一、高二等业已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学生中,当他们升入高三时,由于工作的惯性,学业的压力并不会就此冲断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相信他们在高三年级也能够开展起朋辈心理辅导来。
朋辈心理辅导进中学,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样的实践会继续进行下去,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最终也都会在实践中得以解决。
在高中生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朋辈心理辅导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维护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新的有效手段,为探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出新道路。(感谢杨鑫辉教授在学术和实践中的帮助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alan carr. 郑雪译.积极心理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1.
[2]卡尔. r.罗杰斯著.杨广学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6~37.
[3]李旭新,冯尚飞.朋辈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辅导中的利用性研究[j].心理与健康教育,2000,3:38~39.
[4]murry.j.p.,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to-student and faculty advising program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72,13:562~566.
[5]chari campbell.,student success skills training:an adlerian approach to peer coaching. individual psychology,2003,59(3):327~333.
[6]timothy a.carey.the method of levels:offering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peer counseling progra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ality therapy,2001,1:13~16.
[7]james m. benshoff and pamela o.paisley.the structured peer consultation mo-del for school counselors.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6,74(3):314~322.
[8]ruth h.frise.multicultural peer counseling:counseling the multicultural stud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9,22:515~526.
[9]boulton, michael j.school peer counselling for bullying services as a source of social support: a study with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2005,33(4):485~494.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课改精神,安排教学内容。如在涉及古代山水或现代风景画欣赏教学中,可以让全班学生集体外出,在操场或校园内集合,教师启发学生用什么观察方法去发现风景,展示风景,然后分小组在学生熟悉的校园内抓取风景,观察风景。可以用速写的形式,也可用文字描述的形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具体的风景画的相关知识。在美术专业辅导中,除去大量的训练,还可灵活安排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料展示给学生,尝试用专业的角度去分析,用专业的眼光去鉴赏美术作品。还可对同一幅作品发表评论,如有不同意见,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或辩论,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还可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让学生上讲台示范,或发表主题评论,甚至放开思路或话题,延展到社会层面或相关的美学知识等,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感知、领悟美育的机会。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写美学论文、评论文章等,然后全班交流,集体讨论。对专业训练的同学则可以鼓励他们大胆交流,互相帮助,如让学生互评自己的作品并写下建议等。通过这些可以让学生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教学效果呈现阶段,要注意反馈,及时总结,不断改进。通过一段时间(至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学生应该渐渐熟悉这一安排,这时还可让学生广泛建议,听取他们的想法,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期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成效。曾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他很喜欢卡通动漫。我让他用近两个月的时间积累作品,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推出了他的作品,搞了一个专场的个人作品展。同班的同学都很震惊、羡慕,而这位同学也从别人的认同中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大大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美术专业的学习,考取了一所重点本科院校,而他所选的专业正是动漫专业。在他上大学后放假回家与我交流时感叹,正是那一次个人专场作品展改变了他的人生。
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有着严格的作画要求及对作品的评价标准,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也最为广泛。针对近几年全国美术专业高考素描多为人物头像写生的现象,我主要谈谈对素描人物头像写生的几点看法。
首先,要注重画前对模特的观察。有的考生往往坐下来即提笔开始画,对模特特征的基本判断都没有,肯定在接下来的造型阶段中失分。当你认真观察一个特定的人的头像时,你会发现有很多打动你的有趣的地方,头型、脸型、发式、五官的特征等。在你动手画之前,这些通过认真观察得来的印象会潜移默化在你的画中。要知道,“千人千面”,只有抓住了对象的特征,才能在画中做到胸有成竹。只要能表现出这些,作品就是成功的。在观察中还要注意角度,这点很重要。模特相对你是一个什么角度,正、侧、四分之三。因为角度一确定,相应的动态、透视也随之确立,这对于抓准形体尤为重要。
其次,严格作画的步骤。考试的时间一般为三个小时,只要把握得当,作画步骤控制得好,时间还是很充裕的。开始时的观察,不过三五分钟即可;接下来大概需花大半个小时来造型,这一步至关重要,后面的一切都需在此基础上完成;深入刻画最需时间,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调整只需要十来分钟到半小时即可。这只是时间的分配,在大的时间范围内,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到了该做下一步骤的内容时,一定要果断,否则,肯定感到时间太短,而不能完成考试。绝大多数同学对时间控制较好,这也是平时良好训练的结果。
另外,在作画过程中,牢牢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绘画,就是要解决画面整体效果与局部的细致刻画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学生在深入作画的过程中,往往忽略整体大效果,只是一直专注刻画,而其他地方跟不上,整体效果脱节。当然,一幅只有整体大效果的素描作品还远称不上完整,它也必须要有深入细致的刻画,以及强烈的虚实、强弱对比,才能产生丰富动人的艺术效果。所以,学生的平时训练就要注意循序渐进深入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整体大关系,随时停下来观察比较,一旦发现画过或不够,就要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关键词:辅导员;生命教育;角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42-02
一、绪论
大学生是社会给予了厚望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近年来大学生轻生事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令家庭感到悲痛,令社会感到痛心,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各高校及社会各级部门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加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及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点。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应认识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准确定位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角色,精准分析危机干预策略有利于维护并构建和谐、安全、稳定的大学校园环境。
二、具体案例
案例一:小华(化名)来自农村,曾就读于江西某大学。该生家庭比较特殊,父亲为三级残废,患有皮肤癌;母亲为家庭妇女,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因近亲结婚,小华两个哥哥均为弱智,无工作能力,且30多岁仍没有结婚。小华为家中唯一智力健全的人且学习成绩突出,父母对他的期望值很高,但农村的重男轻女意识使得两个哥哥对其偏见很大。该生在大二上学期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身亡。
案例二:小兰(化名)也来自农村,曾就读于江西某大学。小兰家庭较贫困,父母亲为农民,靠在外打零工谋生。该生家庭为组合家庭,父母在40多岁才有了小兰,对其十分偏爱,期望值非常高。正因为如此,小兰的同父异母兄长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该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大三上学期有一门课程没发挥好,同时在是否考研问题上小兰受父母亲的不同意见犹豫不决,其母亲支持继续读书,但父亲要求其参加工作以减轻家庭压力,加上较复杂的感情恋爱经历,小兰在大三时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身亡。
案例三:小强(化名),曾是江西某民办高校学生,大三时在宿舍自杀身亡。经了解,小强系“意外”死亡。该生在宿舍1.5米的床栏上体验上吊自杀(该生身高1.75米),并告知宿友若自己无法忍受且不能站起时会挥手示意,室友便可将自己救下,但室友一直没有收到小强发出的信号,待室友将小强放下时,小强已经气绝身亡了。事后警方调查得知,在小强电脑中全是日本有关体验自杀的文件资料,在这之前,小强已体验过割腕、喝药等自杀方式,并称“很享受”这种欲死却不成的感觉。
三、高校辅导员在生命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及策略分析
以上三个案例令人非常痛心,痛定思痛,笔者从案例中思考出了辅导员的角色及策略。综观三个案例,我们可发现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家庭关系、经济基础、学习压力、感情、职业规划压力及心理等因素引起的。因此,作为跟学生接触最频繁的高校辅导员,应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并分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首先,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案例一和案例二的主人公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不同的是案例二中的小兰一直名列前茅,但一次考试没有发挥好却成为她走上不归路的诱因之一。由此案例可得出辅导员千万不要忽视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因想不通、钻牛角尖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辅导员应建立学生学习动态档案,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情况,及时跟进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尽可能淡化成绩排名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及时开导因成绩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和要强心理,开导并帮助其找出导致成绩起伏的主要原因。
其次,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经纪人。就业或升学是大学生四年学习的最终归宿。同出师门的同学一旦发现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如其他人,则有可能会产生心理扭曲感,认为四年学习毫无价值,从而对人生失去向往,导致用自杀来逃避就业压力,用死亡来维护虚幻的自尊。案列二中的小兰因为对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再加上父母亲的意见不一而让她无法选择,并最终选择自杀来逃避选择。对此,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积极帮助学生认清优劣势,帮助他们规划好职业生涯。同时,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实习基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再次,辅导员是家庭问题的清障者。家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的自杀倾向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等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1]。小华与小兰家庭环境都很复杂,人口多、经济困难,这些共同特点也成为两者结束自己生命的关键诱因。为了清除家庭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辅导员应摸清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学生家庭档案,重点掌握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人口众多、父母关系不和谐、留守学生等家庭的孩子的情况。这部分学生可能会因缺少家庭良好环境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此,辅导员应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经常与他们沟通,尽可能打开他们的心扉,营造出和谐关爱的气氛。
此外,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与情感的呵护者。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难中之难。案例二中的小兰感情经历很复杂,她在高中时曾有一个男朋友,大学时又与另一个男生发展了恋爱关系,在遗书中她透露了两者的选择问题是她走上不归路的原因之一。案例三中的小强在对待生命过程中的心理扭曲、心理极度不健康是其“意外自杀”的真正原因。小强“研究”各种自杀方式,“享受”自杀不成带给自己的说明他的心理已扭曲变态。为了呵护学生的感情与心理,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便更好的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甄别心理问题与思想教育问题。在大学生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心理教育让进校新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具备抵抗和化解危机的能力[2]。开展严格的心理健康测评,建立详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特殊群体。对于心理变态的学生,辅导员应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依托权威的心理机构或精神疾病专科做出有效的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情感与心理的呵护者,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正确处理情感恋爱关系,积极完善人格,调节好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辅导员还应做好清除轻生事件不良影响的卫生员。笔者在自杀事件的善后处理中发现,逝者已矣,但事件却对其他同学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恐慌。因此,当轻生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应及时承担起清除不良影响的卫生员角色,做学生恐慌心理的安抚者,家长悲伤情感的慰藉者,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矛盾的沟通者[3],积极做好善后工作,抹除事件的不良影响。召开大学生生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身边的案例告知大学生珍爱生命。建立以学院、班主任、班干部、寝室长、心理委员为主的五级安全预警联动机制,在学生中设立“耳目”,一旦发现情绪或心理异常者,立即报告辅导员以及时排除障碍。
四、结语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集学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作,需要多部门的联动才能更好的完善。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的角色,根据角色定位更好的服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生命教育课题。
参考文献:
[1]杨惠琴,翟瑞.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7-120.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辅导员 管理作用 管理能力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49
大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还是不成熟的,他们的思想里出现很多新的问题和变化,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很困难的。离开父母亲人,大学生的行为相对不受束缚,免不了会做出不成熟的事情。所以高校管理员在高校教育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征
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因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工作岗位。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1.1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要求
对高校辅导员的人格要求表现为要求职业素养高、爱国爱党、自身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热爱同学等。辅导员不仅仅承担着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责任,作为唯一的在校监护人,辅导员更是有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责任。做到教育学生之前,辅导员自身的人格品质一定要过关,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要求辅导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真心的帮助同学、对工作充满激情。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辅导员要有出色的人格品质。
1.2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和频繁的管理者。负责管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因此,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要求较高。辅导员工作任务繁多,工作量大,琐碎,而且管理的学生较多,各种突况都有可能出现。所以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才能胜任,比如随机应变能力、过关的专业课知识、高效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等。
1.3 高校辅导员的道德要求
高校管理员为国家社会运输一批批优秀的建设者,建设者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高校管理员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教育和管理的责任。首先辅导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必须过关,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品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为国家培养品质良好、技术过硬的建设者。
2 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
2.1 高校辅导员是在校大学生唯一的监护人
大学生自从上大学离开家以后,辅导员便是唯一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一方面,辅导员要敦促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上大学不意味着完全自由,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辅导员也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教育、解决生活问题和塑造正确价值观的责任。
2.2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
一方面,学校的方针政策不仅要及时传递给学生、家长,而且自身要对方针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的状况要及时向学生家长和学校反映,要对家长和学校负责。不仅要在学习生活中照顾好学生,还要尽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辅导员还是学生的科任老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工作。
2.3 高校辅导员影响着高校管理水平
高校管理员是整个高校管理体系中最接近学生的工作者。所以学生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辅导员来实现。辅导员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在日常学生管理中,承担着学生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的培养。因此,辅导员工作质量水平高低,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还对整个高校的道德教育、管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3 提高高校辅导员管理水平的方法
3.1 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
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工作量大任务重、琐碎、时间紧,知识更新速度和管理教育理念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工作方式较不系统,不能保证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认真学习国家的相关政策,按照“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的思路,组织辅导员的学习,培养出专业能力强、思想道德素质高的辅导员。使辅导员更加专业化、年轻化、高水平化。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要充分挖掘其潜力,提高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水平。从年龄结构、素质提高到工作体系进行设计和提升,从而推进“职业化、专业化”进程,提高他们的职级待遇和政治待遇,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3.2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
绩效评估体系是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敦促辅导员提高自身能力,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教育部门也可以通过绩效评估调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位置。现有的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着不公平、信息不真实的问题,要尽快完善绩效评估体系,使其信息真实可靠,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帮助辅导员进行管理工作。
3.3 建立健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学生工作经费、物质条件等,在学校工作经费预算中专项列支并确保充足;提升学生工作和辅导员的地位,学校各部门对学生工作加大关注、支持力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学生工作中注重开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的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工作理念。
4 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是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保证。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在探索德育队伍整体优化的同时,要汲取一切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素质的积极因素,培养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政治品质和专业知识的高校辅导员;作为辅导员也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以身作则,积极热情的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国防.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2006,(4).
[2]万红霞.用责任心带动学生,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群文天地,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