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餐饮服务实训报告

餐饮服务实训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饮服务实训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餐饮服务实训报告

餐饮服务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是香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机构,现有柴湾、摩理臣山、沙田、青衣、黄克竞、李惠利、观塘、葵涌、屯门九所分校,开设课程分属应用科学,工商管理,幼儿教育,建造工程,设计、印务、纺织及制衣,电机及电子工程,酒店、服务及旅游学,资讯科技,机械、制造及工业工程等九个学科,主要为中三、中五、中七离校生提供职前教育,颁发国际认可的学历资格。为了适应香港酒店业的发展及其对专门人才的需要,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黄克竞分校和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均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多元化的酒店管理课程,全面培训学生酒店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巧。毕业生可投身于酒店行业,在累计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后,可晋升为督导或中层管理人员,甚至更高职位,例如前堂经理、副行政管家、顾客关系经理、订房部经理、餐厅经理、宴会营销及宴会服务经理等职位。其在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可供内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效仿或借鉴。

IVE 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主要经验

1.课程内容实用适用。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用单元和专业单元。通用单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开设资讯科技基础、办公自动、普通话、全人发展等科目单元;专业单元全面培养学生酒店业所需专业知识及操作技巧,分别开设餐饮服务操作、餐饮服务实务、餐饮服务运营实务、前堂系统及操作、房务操作等22个科目单元,具有很强适用性和实用性。

2.酒店业界广泛参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以“助学员缔造成功,助业界创建宏业”为愿景,按照“公正诚信,服务至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伙伴合作”的价值观念,主动加强与酒店业界合作,与酒店业界建立终身发展伙伴关系。酒店业界既为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与课程设置提供意见,并为学生参观访问、工作实习及就业提供机会,而且也积极赞助学院活动,为学院捐赠设备、提供奖学金等。例如香港南湾海景酒店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还为学生提供奖学金。酒店业、旅游业及服务业训练委员会通常每两年一次对酒店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办学方向甚至课程内容作出客观评估,形成人力资源调查报告并公之于众。该报告不仅可以为各办学机构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求学者选择专业和课程,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

3.专业实训环境实景。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本着实习实训设备与行业对接的原则,通过政府出资建设、企业捐赠设备,高标准建成了多元化的实景实习实训室。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实习实训设施已达到或超过酒店业界水平,一些设施与酒店业实现了同步接轨。如酒店前台实训采用的 OPEAR 或 FIDELIO 系统具有技术稳定、系统安全、功能完善、扩展性强大、全球客户认可等特点,是香港众多酒店前台普遍使用的管理软件,实现了学生实训设备与酒店对接,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对接。又如香港九龙湾中华厨艺学院实习场地的建设,模仿五星级酒店的设计,餐厅对外开放,教学场景与现实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实习过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可以立即上岗工作。

4.注重多元全面发展。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除了注重课程学习之外,更强调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与人格的健全完善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所开设的全人发展课程涵盖8大范畴,主要包括团队精神、解难有道、沟通无疑、学习得宜、自家社之结合、专业形象与职业道德、表现自信、事业发展及工作态度等内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旨在提升学生自信心,培育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为将来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5.聘用酒店业界精英。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一般不招聘应届毕业生,只招聘具有多年业界经验的在职人士。明确要求,初级讲师必须具有 3 年酒店业界经验,中级讲师必须具有 5 年酒店业界经验,高级讲师必须具有 10 年以上酒店业界经验。应聘者不仅要具有3 年以上业界经验,且必须通过酒店专业技能测试,方能被录用。IVE 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均是来自酒店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普遍拥有 3 年以上酒店工作经验,且具有酒店业协会会员资格。这些业界精英不仅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同时也带来了广泛的业界联系,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启示与借鉴

1.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建立专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健全和完善专业设置调研制度,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和教学系每年要对拟招生专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从而为学院招生计划编制、新增专业申报和学生就业提供指导。

2.教师聘用注重业界经验。创新教师招聘策略与机制,通过招聘、引进、特聘、兼职、客座等形式,择优、高薪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人士或高校知名教授来院兼职,充分发挥他们对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引领提升作用。

餐饮服务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一、学校出资建设,酒店自主经营

百川花园酒店是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出资兴建的四星级酒店,自2007年建成至今,酒店位于校园内,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共有四层,整体呈“品”字型结构。酒店拥有3个不同标准的会议室,可承接20-120人不等的各类会议培训;酒店共有8个包间用以承接宴会,大厅可容纳团体就餐,咖啡厅可提供品种自助餐和西餐等料理服务;酒店拥有各式客房近80套,除去标准房、大床房外,还有日式房、老年房、欧式风格房、中式房、残疾人房等,这些特色房都有相应的设施配套。

百川花园酒店内部常规部门设置与普通星级酒店并无差异,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酒店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是酒店员工,面向客人的一线服务人员全部是参与轮训的学生,同时酒店管理人员还要兼任学生实训的指导教师。酒店客房部、前厅、宴会部、咖啡厅和传菜间保留核心管理人员,进行常规工作的管理和督导,一线工作人员均为轮训的饭店系学生;在面点间和厨房同样是酒店的正式员工在担任日常工作,期间还有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此轮训和学习;酒店的收银员、厨师、安保、电工等专业技术工种的任职人员是聘用员工。

考虑到酒店的经济运营和功能定位,百川花园酒店的初始投资完全来自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并委托山东百川对外交流有限公司以企业法人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百川花园酒店承担着两项职能:其一,作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实训中心,除了要完成学校饭店系和烹饪系学生的实训任务外,还要完成相关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展示等;其二,独立进行对外经营,需要完成酒店运营的年度财务指标等硬性条件。

二、精简管理人员,学生轮流实训

为加强酒店经营和学生实训工作的有机结合,尤其是为了确保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百川花园酒店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先后多次调整管理方案,其实训工作思路如下。

(一)多形式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

针对每轮参训的学生,培训内容包括酒店介绍、应知应会、仪容仪表、日常行为规范、服务流程、酒店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安全常识、设备维护等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每期实训过程中采用座谈、调查、表彰等不同形式进行,充分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既能遵守酒店的制度,又能愉快融入酒店工作中。

(二)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水准

学生实训主要集中在餐饮部、房务部和前厅,依据酒店管理专业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趋势,学生实训岗位逐步扩展到营销、总办、人事、文秘、大堂副理等工作岗位。以餐饮部为例,酒店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方面非常具体,包括餐前准备、上菜服务、餐中服务、结账程序及餐后收尾工作等现场训练,以及托盘、斟酒、摆台、餐巾折花等实际操作,利用工作之余安排学生参与酒水培训、厨房设备、菜品知识学习。房务部和前厅部等都有针对实习学生的具体的实训内容和流程安排。

(三)规范实训流程,严明激励机制

按照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规定,实训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为配合学校安排和规范实训流程,酒店建立实训生在酒店实训期的考核档案,每批实训生到酒店安排分岗,按岗位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复印下发各部门,原件在人事部门存档,实习结束后各部门上交实训学生综合测评表至总办,由总办汇总整理并交至学校各系部。

百川花园酒店各相关部门在每个实训周期的第四周安排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同时邀请专业课教师和酒店中层人员担当评委,现场评出名次。根据部门技能特点和理论考试选出优秀实习生,酒店在每个实训周期最后一天召开总结大会,根据实训测评结果,通常每班评选10名优秀实习生。

三、经营和实训有机融合,造就学院派特色酒店

百川花园酒店将学生实训融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这一模式逐渐规范化和流程化,实现了酒店经营和学生实训的有机融合。对于酒店而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首先必须保证经济收益平衡,实际上百川花园酒店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就导致经营难度较大,仅是酒店的人力成本就会使其入不敷出,而结合学生实训的客观事实恰是弥补高昂人力成本的有效途径。酒店在校园内成功持续经营,并为学生实训提供了良好场所,尤其是逐渐规范的实训流程和考核方式,也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水平,符合当前旅游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酒店市场,百川花园酒店的学院派风格逐渐显现,高标准的服务质量正成为酒店的突出优势。百川花园酒店秉承“学校是旅游行业理论的前沿阵地,酒店是实践的前沿阵地”指导思想,借鉴行业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经验,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教育年度2011》课题组.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1)[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1-25.

[2]于玥.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服务实训室建设分析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144-145.

[3]王中利.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2(10):153-154.

[4]吴志[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伦,卢艳.基于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J].继续教育,2010(12):28-29.

[5]范恒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5-58.

[6]黄建伟.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文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9(2):87-91.

[7]王莹, 唐静.法国酒店管理的教学特色及其借鉴意义[J].内江科技,2008(9):76-77.

[8]周艳.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模式优化的探讨—奥地利MODUL旅游和酒店管理学院学习的启示[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10):62-63.

[9]徐敏.设计自我成才之路、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借鉴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校教学模式,也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08(31):71-73.

[10]狄保荣,王晨光,杨秀东,等.国际化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02-158.

餐饮服务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这次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食品药品监管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安排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食药监系统进一步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刚才,局长总结回顾了2012年工作,宣读了表彰决定,对今年工作作了部署安排,组长作了党风廉政工作报告,讲得都很好,希望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两快两带三先”新要求,深入推进“八项工程”,全力突破“三重一大”,沉着应对挑战,积极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完成GDP4016亿元、增长13.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7亿元、增长15.2%,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省领先,经济总量由全省第6位跃居第5位,跨入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前30强,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克坚攻难、开拓奋进的结果,其中也包含着全市食药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一年来,大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全面履职尽责,为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2153人次,检查单位10038家,较好地保障了食品药品安全。建成便民早餐示范店(点)100家、省级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单位10家、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2个。市食药监局在全省系统综合考评中位列第四,实现了争先进位目标,全市食药监系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9-2011年度文明行业”荣誉称号,余为明同志被人社部、国家食药监局表彰为全系统先进个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食药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依然是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较多,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偏远地区比较突出,假冒伪劣产品居高不下;安全监管力度比较薄弱,特别是县级以下监管能力和水平亟待加强,监管盲区盲点普遍存在;产业发展不够快,特别是医药产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监管职责分散交叉,习惯于被动监管、事后监管,监管效能效率低下。食品药品安全是群众关心关注度最高,与其自身利益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人代会已通过食品药品机构改革方案,强化职能,理顺职责。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市委、市政府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加强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被各级党委政府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各地、各级食药监部门要从执政为民、和谐发展的高度,切实提高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责无旁贷地把这项民生大事抓紧抓好。

二、主动作为,扎实有效推动2013年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

今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总的要求是:紧紧围绕创建“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地区”目标,以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加大风险防控、强化“四品一械”监管、夯实基层基础、深化示范创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科学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力争各项重点工作继续在全省争先进位,奋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是食药监部门的中心要务。要健全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责任体系,强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盲区、及时有效的责任网、监管网、保障网,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做到严管重罚、严抓细管,使各个方面都自觉承担责任、有效履行职能,形成完整的责任链和监管网。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每个环节。

(二)加大源头风险防控力度。防范于未然,开展源头治理是最大限度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有效途径。要健全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积极开展重点品种风险预警,提升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水平,严密防范群发性和严重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严密监控突发性、系统性安全风险。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和隐患排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全力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发生源头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确保食品药品问题不演化成系统性风险。

(三)强化“四品一械”安全监管。抓住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各项监管措施,全面履行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职责。要重点针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偏远地区和违法行为易发多发行业开展专项整治,继续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切实做到严管重罚,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着力解决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餐饮食品安全方面,要以学校食堂、旅游景区、建筑工地餐饮单位为重点,扎实推进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方面,要深入开展违法添加物、禁限用物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方面,要重点围绕虚假广告宣传、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等热点问题,开展多部门集中专项整治,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四)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层基础。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基层基础,不断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人员,保障必要工作经费,充分发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作用,使监管工作触角有效延伸到基层一线。要进一步推进城乡药品监督、供应“两网”建设,强化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消除监管盲区。要积极引入分级分类监管等先进方法,强化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监管,不断提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五)持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工程创建。在首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创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及时启动第二批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年内要完成主城区50家便民早餐示范店、10家示范餐厅的创建任务;分别创建1-2家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示范区,创建10家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省级以上药品安全示范县4个。对已创建成功的食品药品示范工程,严格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具有示范性,确保不出现回潮现象。要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对不达标不按规程经营的及时摘牌。以实施餐饮服务安全示范工程、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等为载体,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褒奖守法诚信企业,惩戒违法失信企业。

(六)促进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在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强化支持与服务,推动医药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做好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恩华原料药、九旭药业等“三重一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建设推进工作,使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根据我市医药产业特色,着力帮助引进一批上下游关联配套项目和知名企业,延伸产业链,培育知名品牌。充分利用我市打造商贸物流旅游等“中心”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和品牌连锁经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我市医药产业板块在全省的比重。

三、苦练内功,全力打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

餐饮服务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新职业 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管理类专业中开办较早的专业,承担着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众多旅游新业态和旅游新职业、新岗位,改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新职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状况

至2008年底,设置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全国共有916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666所,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212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38所;在校生人数为189231人,累计毕业生人数为137150人;其中四川有59所,毕业生11720人,在校生15675人,占高职旅游专业学生人数的50%以上。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

(二)职业范围定位于基层旅游岗位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范围定位基本上以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基层旅游岗位,课程体系也以这些基层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进行设计。

(三)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基于传统旅游基层岗位,如导游、旅行社、酒店、会展、接待等,过分强调职业性的特色,强调面向一线基层,太注重技能培养,课程设置基本对应于旅游行业的运行部门,缺乏前瞻性。

2.专业办学定位模糊,导致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混乱。据调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各类课程总计达300余种,除教育部指定的公共必修课外,仅有28%课程在内容、课时、课型方面一致。

3.课程设置带有很强的学科痕迹。

4.课程设置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旅游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大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改革依然局限于传统岗位、传统职业及其能力要求,没有体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旅游新职业与新岗位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二、旅游产业转型背景下的旅游新职业分析

(一)旅游产业转型趋势

从宏观角度,我国旅游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功能从改革开放以来单纯的经济功能向综合的社会功能转变;旅游产品结构存在多元化、休闲化转型趋势,即从事务性旅游到休闲性旅游,从单一观光旅游产品向以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为基础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旅游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规模扩张向集约型效益提升;旅游产业(或经济)结构从分散经济、规模经济走向系统经济、集群经济,形成产业积聚集群,构建旅游产业、休闲产业集群,使其不仅成为区域经济一部分,而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引擎。[1]

从微观(旅游者和旅游企业)角度,我国旅游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旅游方式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旅游、探险、运动休闲旅游转型,从团体旅游向个人、家庭旅游转型,从传统背包旅游向自驾旅游转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儿童旅游市场的发展,老年旅游、儿童修学旅游等快速发展;旅游企业营销方式从传统营销向网络营销、个性化营销转型,从旅游大众营销向定制营销转型。

旅游产业转型导致旅游新业态不断产生,新业态旅游方兴未艾。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看,旅游新业态发展的主体内容包括:“行”的方面,邮轮旅游、自驾旅游等业态迅速发育;“食”的方面,特色餐饮、个性化餐饮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住”的方面强调舒适方便,主题酒店、度假型酒店、高档精品酒店将进一步发展;“游”的方面强调体验生态、生态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滑雪旅游、温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商务会展、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项目内容将会更加丰富;“购”的方面强调创意,旅游购物方式、消费内容不断创新;“娱”的方面强调文化,旅游演艺等新型业态迅速发展。[2]

(二)旅游新职业分析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大量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产生了众多旅游新职业。具有借鉴意义的旅游产业转型及产生的旅游新职业如下表:

这些新职业对旅游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已严重滞后,与旅游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这将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人力资源面临较大的窘境。这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海南省将开展旅游咨询师等27类旅游新职业培训鉴定项目,以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对高水平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承担着培养新型旅游人才的重要责任,应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适应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型旅游人才。

三、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依据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旅游行业新职业与新岗位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旅游服务能力、旅游营销管理能力、旅游咨询与策划能力、旅游护理能力,适应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外向性专门人才。

(二)职业证书

1.基本职业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合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导游职业资格证书、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旅游咨询师、旅游导购师、旅游项目策划师、旅游市场营销师、旅游电子商务师、康体休闲管理师、旅游体验师等。

(三)主要就业面向

1.旅游营销方向: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体验、旅游导购、旅游产品(线路)设计与推广、旅游项目策划、旅行社计调、餐饮创意设计。

2.休闲旅游管理方向:度假休闲旅游管理、运动休闲旅游教练、自驾游管理。

3.旅游保险方向:旅游保险销售与理赔。

4.旅游咨询与策划方向:私人旅游顾问、旅游咨询。

5.旅游护理方向:旅游护理、修学旅游管理。

四、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构建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旅游产业转型下的旅游新职业与新岗位为依据,以服务类课程为先导,以管理类课程为基础,以旅游新职业课程为特色,以培养适应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人才为目标。

(二)课程体系模块化设置的主要内容

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将课程模块化,每个模块对应一种或几种能力的培养。为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可分为公共基础与素质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四个。

其中,专业基础课模块可以设置管理类、旅游基础知识类课程,包括:形体训练、商务礼仪、旅游概论、旅游地理、管理学、旅游英语、旅游景区景点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客源国与旅游目的地概况、旅游心理学、旅游财务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汉语言文学知识、旅游美学、旅游文化、酒店服务与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等。

专业方向课模块按就业面向的5个方向设置课程,以基于旅游新职业能力要求开发的新课程为主,学校可以根据所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有选择地开设专业方向课,学生也可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选修课程。如旅游护理方向可以开设急救护理、精神护理、老年护理、儿童护理、老年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专业方向课程;旅游营销方向可以开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营销、网页设计与制作、旅游营销策划、推销与谈判、旅游公共关系、旅行社计调、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课程。

(三)新课程开发

现有课程体系下的传统专业课程已不能满足旅游新职业的需要,构建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根据新职业及其能力要求,做好以下新兴课程开发:旅游网络营销或旅游电子商务、运动休闲管理、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自驾游管理、旅游保险销售与理赔、餐饮创意设计、旅游护理、旅游安全管理、个人旅游规划与管理、高尔夫球场管理、探险旅游管理等。

(四)做好传统课程的整合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制一般是三年,许多高职院校采取2+1(前2年在校学习,第3年顶岗实习)模式,在2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内,大概只能完成30门左右课程(每学期7门左右),而旅游管理专业又是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众多学科领域,要面面俱到开设涉及课程是不可能的,况且还要为开设新职业课程留出空间。解决学习时间有限与课程众多的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破学科体系,进行课程整合。比如,可以将《管理学》、《财务管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整合成《旅游管理学基础》[3],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酒水与酒吧服务与管理》等课程的有关内容整合成《酒店服务与管理》,将《旅游美学》、《旅游文化》等课程的有关内容整合成《旅游文化与旅游审美》等等。通过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化课程,可以大大减少重复授课,既节约课时,又扩大学生知识面,也为新职业课程的设置留出了空间。

(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导游讲解、酒店服务与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旅行社实务等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设计的,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导游讲解、旅行社、餐饮摆台、客房、酒吧、茶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实训室,校外基地主要以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为主。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了对应旅游新职业的新课程,对原有课程进行了整合,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作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1.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标准要在现有基础上按专业方向课模块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进行设计,校内实训基地要加强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旅游项目策划实训室、旅游急救护理实训室的建设;

2.校外基地要考虑增加保险公司、网络旅游企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休闲度假类旅游企业、旅游咨询企业、汽车俱乐部等;

3.创新顶岗实习模式。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要求进入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实体企业的旅游基层岗位顶岗,岗位相对稳定、起点低。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要在传统模式基础上,采取开放式、自由式、项目化等模式,形成以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为主的实习考核模式。如以某一个旅游项目为载体,完成项目调研、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估过程,以此过程的完整材料、效益和报告作为顶岗实习考核依据;学生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高端客户作私人旅游顾问,完成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安排、旅游讲解、客户维护等任务,以此过程的完整材料、效益和报告作为顶岗实习考核依据。

基金项目: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GZY11B15)。

[参考文献]

[1]刘少和.旅游转型研究综述及我国旅游转型发展的探讨.旅游论坛[J],2008.12.

[2]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9,11(6)

餐饮服务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承接服务外包旅游管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4

在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职培养模式的同时,我国高职教育大力探索、推行“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国内外现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总结“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以期对推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推动高职办学模式的突破性转变有所裨益。

一、中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一)国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及特征总结

综观世界各国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形式:

1.企业主导型。典型代表为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是一种职业教育完全“由学院承担”变为“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培养模式。

2.学院主导型。以新加坡“教学工厂”、澳大利亚“TAFE”等为代表,是一种以“学院办学为主,企业参与”的改革模式。

3.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发达国家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以推动合作教育的结果。

国外成功的高职教育大多体现出这么几个特征:一是能力本位主导教学;二是产学结合培养人才;三是结合本国或本地的条件与环境,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内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特征总结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被冠以行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双证书制,产学一体化等多种名称;其实施形式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暑期实践,生产性实训、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2+1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名称多、形式多,但都呈现出一种科学的观念:高职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必须面向企业、行业,要紧密地与企业、行业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纵观中外工学结合模式,可以用威尔逊―莱昂斯报告来总结其特点。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

(三)F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1.未能实现多方共赢

现实中困扰高职院校的是企业参予工学结合的积极并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认为这种方式对其提高效益并无裨益。追求盈利是企业的天职,但企业在培训、指导学生、管理学生等等方面花费人、财、物力,并且还要让出部分岗位、生产线让学生去锻炼;

更何况学生认为自己到企业只是去锻炼动手能力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能否为企业盈利并不是他的责任;更让校舍方、企业头痛的是校方和企业谈得来,但学生对工学结合单位、岗位、待遇等意见多多;有的企业甚至因此怕招惹麻烦,干脆不接受实习生,造成“工学结合”的难以为继。

在学生应到生产线上锻炼的观念指导下,学校在企业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时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这些都是“现实的无奈”。是否找到一条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利益捆绑到一起,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真正能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的新途径呢?

2.未能注重生产(服务)全过程动手能力和质量意识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有如此两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关意:一是只顾某一服务环节或某一制造工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没有针对生产、服务的全过程的锻炼,即“只顾点,未顾面”;另外只是满足于动手能力水平的提升,未能考虑到要训练学生能生产、提供合格产品与服务的动手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即“只顾数量,未考虑质量、效益”;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认为掌握某一工作岗位的能力就行了;而且还以为只是实习生,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效益如何,并不是他所关心的,甚至“实习生”的身份给了他推脱责任的好“借口”。

3.未能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最大的缺限在于未能考虑学生的意愿:学生在不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的情况下“入围”订单班、定向班,最后发现这种职业方向、岗位并不是自己愿意所在。另外,当前高职院校生源中农村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他们在报考时并不了解学校所开专业的性质、就业方向,既不明白所学专业将来做什么,也搞不清楚自己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更不知道应如何去锻炼能力,所以出现学生“被工学结合”的情况。

4.未注重学生的能力递进、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简单的、廉价的、机械的劳动力,也不只是单纯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俗地讲高职教育不是培养白领、金领、蓝领而是培养灰领阶层。但现行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恰恰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市场眼界和调研能力,由基层向中层甚至高层不断递进的能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5.未能有效突破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

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取“放羊”方式,交一份实习心得或调查报告或文章,只要安全返校就行;有的仍然沿袭试卷考试的方式;有的搞个调查表,让合作企业评价评价等等;工学结合的效果最终显示为培养质量,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些专业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服务,其服务质量还不能是只企业说了算,必须是消费者能满意,所以必须在考核、评价方式上要有所突破。

二、“承接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的创新分析

“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是“工学结合”形式的一种创新,倡导将教师、学生置身于生产、服务第一线进行生产劳动活动、顶岗劳动,是既包括技术的、管理的、服务的劳动,也包括体力的劳动;通过”边教、边学、边做、边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开始,过程如何,最终是什么样的;这种模式是以生产合格产品(顾客满意的服务)为目的,引入“第三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改变只顾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生产(服务)效益的思想,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

(一)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承接服务外包”这种形式显然就是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消费者(市觯,必须把自己生产和提供的产品、服务卖给顾客,然后才能取得收入。特别是高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些专业因为是“面对面的对客服务”,是“现做现卖”,顾客是体验者、检验者,顾客的满意就是质量标准、就是效益,学生已经不是“学生”,此时他就是“生产者”、是“老板”,服务卖出去就成功了,卖不出去就失败。学生成为企业盈利的创造者,让企业偿到了“甜头”,企业自然就会毫不吝啬地把岗位、生产线让给学生;这样,企业欢迎、学生愿意、学校放心的局面才会出现,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二)实现“生产(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的动手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的本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生产或提供合格产品、顾客满意的优质服务。

对高职学生而言,动手能力是其“真本事”,也是日后谋生的手段,如果不能生产合格产品或服务,那么,这种动手能力就不“值钱”。“承接服务外包”模式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生产合格产品的动手能力,锻炼出“值钱的动手能力”。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开始,过程如何,最终是什么样的,这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手能力”;同时,由于服务业具有“即时生产,即时消费”的特点,即使只是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造成消费不满意,就可能使整个服务(产品)被认定为“不合格”。只是掌握了工作过程中某一环节、某一岗位或者某一工艺的技能是不够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能力培养。“承接服务外包”模式强调的是生产合格产品、服务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工作全过程每个岗位的动手能力培养。

(三)彰显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培育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要求将某一企业的不同岗位、某一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全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分批轮换把学生输送到不同的企业(岗位),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让学生通过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实训后,能真正明白自己的特长、兴趣所在,了解、认识所学专业,为今后的就业增添资本、积累阅历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就业培养强大的竞争力。

(四)培养具有市场眼光、职业上升能力的行业“灰领”以至职业精英人才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把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而且需要学生能生产(提供)合格的服务,所以,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的眼光、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埋头苦干的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这是一种务实的观念;高职学生要成长为有一定职业上升空间的“灰领”阶层,只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注重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的培养。

(五)建立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评价体系

新型“质量评价―反馈”评价体系的建设,将“课堂”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延伸到了实训室、实训基地和企业岗位,真正实现岗位就是教室、游客满意度就是标准;适应高素质生产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前途,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学生的行业欢迎度、社会认可度必将出现显著提升。

四、“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

实施“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办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为保障顺利实施,应切实解决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构建新型校企合作理念。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工学结合”、“学生是廉价劳动力”以及在实习期间难以轮岗,更不用说让学生去接触本专业的不同方向或本行业的不同岗位等等情况。“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学生构建这样的舞台:旅行社、景区――讲解(导游)服务,酒店――客房服务(包括餐饮服务、前台服务等)以及旅行社、景区、酒店的旅游产品销售服务等岗位,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了解整个服务过程,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以顾客满意为评价标准,而且是以消费者接受是最终评判标准。因此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的眼光、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埋头苦干的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所以说这种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注重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

二是实现“弹性学期制”和“分批轮换”。“弹性学期制”就是根据“企旺校淡,企淡校旺”的原则,即根据旅游市场的季节性特点,在企业用人旺季时,多派学生进入岗位,在市场淡季时多数学生就在学校就读。“分批轮换”之意就是一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学生分成多批,同时进入行业的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后进行轮换(包括轮换企业和岗位),然后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学生成批次跟进,形成循环。

三是推行顶岗实训课程化。实行顶岗实训课程化,建设顶岗实训课程化课程,把顶岗实习纳入课程化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和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化设计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及成绩评定,切实解决顶岗实习的效果问题。

四是要实现考核方式要突破。实施“边教、边学、边做、边评”,引入“第三方评价”即在教师、企业考核的基础上引入顾客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考核方式;

总之,实施“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方向的认识,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2] 姜大源.职业教育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J].基础教育参考,2006(6).

[3] 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