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知识管理理论。斯克姆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应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的管理。野中郁次郎将知识的特性(隐性和显性)与知识创新主体结合,提出了SECI组织知识创新螺旋模型。该模型将知识创造过程划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四个模式,反映了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特征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社会化是隐性知识之间通过共享手段转化成新的隐性知识;知识外在化是通过言语和行为等手段将隐形知识表现出来,形成显性知识;知识组合化是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显性知识;知识内在化是通过学习等手段将显性知识变成自己的隐性知识。第二种是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体现知识线性价值链,其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表示、共享、应用、创新以及存储等几个环节。
2.系统设计思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应该符合如下要求:
(1)符合“省级管理部门-试点县区-试点学校-试点班级”四级知识主体的要求。
(2)符合项目信息采集、项目活动计划、项目过程监控、项目成果总结四个环节的知识管理需求。
(3)符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获取、表示、存储和共享的特点。其中,从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角度来设计,针对知识获取,拟收集项目基础数据、教师和学生能力状态数据,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通知、方案、活动人员名单或总结报告等数据文档,再进行归类整理,提供搜索,形成可用的、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和知识;针对知识存储,规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规范,利用数据库对适用性知识进行存储,便于相互交流借鉴;针对知识共享,遴选推荐优秀案例或总结报告,推送至前台门户网站,将存储的知识分享给项目参加人员,并构建邮件系统和异步交流论坛,促进项目参加人员分享显性和隐性知识。
二、总体架构设计
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分为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两大部分,其中,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基本数据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活动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学生发展状态监测、站内通知邮件、在线论坛、前台门户管理七个模块。前台门户网站对外宣传试点项目的通知公告、文件、活动、成效等。根据试点项目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要求,系统采取省级、县区、试点学校、实验教师四级管理模式,操作用户相应分为省级部门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县区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学校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实验教师和项目专家等四大类。用户登录之后,可以访问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面向公众用户开放。
三、功能模块设计
1.基础管理。该模块用于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和设置,分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帮助等子模块。系统管理员利用模块管理,可以对后台系统的菜单模块进行添加、删除和禁用,指定模块标示和ASPX页面,动态维护后台系统的菜单结构。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系统权限的分配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组管理、用户权限分配。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部门层级多,用户人员广。有鉴于此,该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来实现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RBAC的基本思想是:定义一组用户集和角色集,在特定的环境里,权限被赋予角色,而角色被指定给一个用户,此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2.项目信息管理。该模块对参加试点项目的部门和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试点县区管理、试点学校管理、实验班级管理、实验教师管理、项目专家管理等子模块。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所辖区域内的项目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导出和打印,以图表方式查阅统计结果,及时掌握试点学校、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的数量与结构。其中,数据图表采用JavascriptCharts实现。
3.项目活动管理。该模块用于对各级部门、各类项目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的整个周期进行管理,便于上级部门监控下级部门的项目工作状态,以及收集下级部门开展项目的佐证性材料,实现项目知识的获取与存储。
(1)活动计划管理,包括上报活动计划、审核活动计划、查阅活动计划统计。每级部门均可上报本级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表需要填写活动内容、起止时间、参加对象人员、活动地点、活动类型、活动负责人及联系信息等。其中,活动类型包括考察学习类、会议研讨类、培训训练类、展示观摩类、实验研究类、评比竞赛类、检查评估类等。下级单位的上报活动计划为待审状态,经上级单位审核后,即进入已审核待实施状态。
(2)活动实施管理,包括实施活动、填写活动报名表、审核学员报名。活动计划经过上级单位审核后,可以向下级单位活动通知,将活动添加到活动实施表,后的活动进入“正在实施”状态,纳入进程监督和考核验收的范围,活动承担部门需要定期上报活动完成的比率。上级部门可以通过所属地市、试验县区、活动实施状态等字段,筛选监控活动实施情况和完成率,可以对完成率进行排序比对。活动参加人员名单是项目活动的重要佐证材料。经授予权限,实验人员和非实验人员可以填报活动回执进行报名。活动承担部门能够对报名名单进行审核,并导出活动人员名单用于会务工作。
(3)活动总结与存档,包括填报活动总结、审阅和浏览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求参加教师撰写教师个人总结,活动承担部门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作为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存档。活动总结的主要属性有:活动效果评级(1~5级)、审阅状态(不存档、存档)、分享范围(不共享、本级部门内共享、后台共享、前台共享)、上传附件(活动的文档资料、视频、图片等)。
4.教师能力状态监测。该模块包括掌握进度监测和能力档案监测,用于对教师参加项目所需能力的掌握进度进行监测,对教师参加项目的教案、获奖、参加活动情况及总结报告等各种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利用一个基于系统设定的、包含二级项目的评价量规,由教师本人及上级管理部门进行评价,具体分为个人自评、学校评价、县区评价、自治区级评价等四级评价。评价量规中的每个评分项目由未知、知道、理解、掌握、精通五级(用1~5分表示)构成。定期评价教师能力状态,及时更新教师得分。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按教师、学校、县区三个层面,对教师掌握能力情况的得分进行查询和统计。
5.学生发展状态监测。该模块用于对实验学校学生的中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状态进行监测,包括上报监测数据、学生发展状态分析等子模块。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国家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国家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也不断进步,这对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得到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容易发现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反过来影响了我国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建筑施工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笔者在研究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全面论述,并对建筑施工质量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笔者自身工作的进步,也可以为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和施工质量的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整个建筑施工的发展和建筑施工质量的保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不仅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作用,而且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体系建设和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所以,笔者将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不同部分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进行论述。
图纸会审
任何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之前有必须完成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施工的图纸也是建筑开展施工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指导。要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在施工建设之前对认真绘制图纸,并且对施工的图纸进行科学的会审。在会审施工图纸的时候要认真检查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质量安全标准等。在会审中将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和解决,而且要注意分析施工图纸中的各项设计在具体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将这些难点和问题在会审阶段提出来并尽量做好相应的解决预案,以便在问题真正出现的时候可以及时有效解决,避免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在会审施工图纸的时候要尽量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全面的协商,切实了解不同主体对于施工图纸的设计和要求,尽量在会审之后达成一致,将会审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作为施工的重要技术资料和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
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的质量水平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要保证施工过程有科学合理的指导,就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首先,对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科学的安排,确保整个施工的顺利是符合建设要求和标准的,也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进步符合预期的安排,以便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工。认真做好建筑施工的各项资源的配置和合理安排,确保施工所需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保障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根据建筑施工的科学顺序对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安排,根据科学的先后顺序安排工程的建设,先对低下的工程进行建设,再对地上的工程进行建设,先建设主体的项目,再建设围护的项目,先做好结构的施工,在做装修的工程,这样不仅符合科学的施工建设顺利,而且也可以使得工程建设的一些资源得到节约。第三,对施工的机械进行科学的选择,既要根据施工的各项技术要求进行选择,又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条件进行选择,不要选择那些与实际施工地点的情况不符合的施工机械,另外,还要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施工机械,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能保证施工进度的按时进行。第四,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安排工作,根据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施工阶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还要根据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技术水平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这样既能保证施工人员可以科学合理的采用施工技术,也可以保证工程的建筑工程的建设顺利进行。第五,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施工进度安排,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安排施工的进度,认真遵循施工不同阶段之间的衔接顺序,以确保施工的进度符合科学性,也能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
技术交底
不同的建筑工程有着不同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要求等,所以在技术交底的时候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技术交底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来进行,仔细将工程涉及到的施工技术方法、安全措施、质量标准等内容向相关人员进行交代,以便相关人员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认真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符合相关的标准,确保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
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施工不同阶段的影响,无论是施工的设计阶段还是竣工阶段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要求,对工程的施工进行检查,确保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在工程中得到合理应用。首先,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单位要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把好关,坚持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进行施工,不能因为赶进度而减少施工的环节和施工的日程,更不能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也不能偷工减料,确保整个质量把关的环节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次,在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的头上,这样才能保证在施工的不同阶段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督,这样也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避免出现无人负责的现象。最后,避免将工程施工的检查流于形式,要注重具体可行的措施,因为对施工的工程进行检查只是手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目的只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要做出具体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和寿命,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投资和回报,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进步,但是,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下面,笔者将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经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措施进行论述。
工程质量的变化情况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处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问题时要兼顾到很多方面的内容。首先,如果发现施工的工程出现了一定的裂缝,那么就要及时寻找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建筑出现了一定的表面质量问题,那么就要仔细研究问题的性质,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全面的预估,在恶果发生之前做好相应的改善和挽救措施,避免更大损失的出现。如果出现了较大的质量事故,那么就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必要的警戒,避免人员进入现场受到伤害。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进行检验,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认真的监视,避免建筑工程的结构出现安全事故。
质量问题处理事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质量问题,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首先,面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要处理得彻底,不能将问题遗留,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其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针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部分,还要对质量问题的周围部分进行检查和管理,以便将存在隐患的问题发现然后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消除同一个质量问题对周围产生的负面作用。第三,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根据不同的质量问题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然后再研究切实可行的问题处理对策,根据处理对策方案处理问题,在处理的时候也要避免过于急切而忽视了细节,总之,在处理质量问题的时候要先制定相应的方案,然后循序渐进的实施处理工作,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后,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检验,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对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这些都需要经过检验之后才能得到结果的,而且对于质量问题的解决效果进行检验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要注重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的结果进行检验。
质量问题处理所需的资料
要处理好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就要认真准备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的资料。首先,要准备好建筑的质量事故相关的施工图纸。其次,准备好相应的施工相关材料,比如材料施工记录和其他检验报告等。第三,质量问题分析报告,事故情况、出现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的描述、事故观测记录、事故发展变化规律、事故性质,区分属于结构问题,还是一般性缺陷,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的,是否需及时处理,还是采取防护性措施。第四,事故原因:如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结构裂缝是施工振动,还是随载力不足。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作为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作用。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在文中针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现状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论述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的对策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文良;;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关键词:管理会计 知识经济 价值链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协助指导与控制,制定激励目标,计量与评价绩效,对强化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21世纪,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愈演愈烈,管理会计又面对怎样的挑战呢?
一、要求管理会计的目标发生变化
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一个主要的职责就是把握知识经济的特征,提供多样化的信息。由于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管理过程的“长期战略”信息、提供“服务”、“交货时间”等信息;而这一切都需要传统管理会计目标发生转变,由原来以“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增值”为中心,继而转变为以“核心能力”的培植为中心。 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增值
二、要求现有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革新
1.合理计量智力资本
20世纪80年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8%,有形资产为62%;90年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62%,有形资产为38%;21世纪,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85%,有形资产为15%。
传统会计模式注重有形资产的计量,而知识经济下,知识等无形资产的贡献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实物资产,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智力资本,同时也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就必须对智力资本进行计量和报告,知识经济下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人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有准确的计量了人力资本和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才能正确计算企业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决策。
2.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要求随之改进
在管理会计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作革命性的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 “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随着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领域的渗透,将会引发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和人工成本的显著降低,当前的管理会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如制造费用的分配,一直以来,对其主要是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而随着高新技术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因此,如果制造费用的分配仍以工时为标准,必然会使产品成本信息失真,企业据此做出的短期经营决策和业绩评价,就可能出现较大失误。
3 .要求存货管理模式的改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支付、网络采购等活动都可在网上进行,传统存货模式受到挑战,“零存货”的概念有可能成为现实。存货乃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它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果,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应该务求“及时适量”生产,预防产生存货堆积的现象,以至于逼近零存货。传统管理会计中对存货的处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三、要求改变对现行投资方案的评价
目前的投资方案评价,主要是考虑企业的财务效益。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益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投资主要以智力投资为主,随着企业投资的取向从物力投资向智力投资的转变,管理会计决策方案的评价标准也将从单纯的以财务效益为重点转向财务效益和综合信息并重的评价标准体系。投资的评价和选优,应以方案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为出发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的大小将主要由其具有的知识含量或技术含量决定,因而经营决策的重点应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适当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使企业产品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
四、要求管理会计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非货币信息将充斥于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要求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及其他各个责任中心从中选择对本企业有用的信息,即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非货币性和货币性信息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时非财务信息的影响甚至超过财务信息。例如,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进人才的未来效益、引进高级制造技术的长远利益等,都关系到企业全方位的效益。
五、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着眼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而不是仅仅关注企业的生命周期
现行的管理会计仅考虑生产者所承受的成本,而不反映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所承受的成本,不仅包括购买价,还可能包括与安装、运行、支持、维护、丢弃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应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引起企业产品的设计者的足够重视。
六、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注重价值链分析
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价值链是开发、生产、营销和向顾客交付产品与劳务所形成的一系列作业的价值。价值链分析要求管理者注重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这条价值链及其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从而管理成本。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链,是企业具有生命价值的基础,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增加价值。在识别了价值链中每一阶段所增加的价值及相关活动所涉及的成本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和发展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有效管理价值链对于增加顾客价值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强调顾客价值,要求企业经营者以顾客为中心分析价值链中不同作业的性质。
正如著名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指出,“与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相联系的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1世纪管理会计将“以人为本”,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构建其基本的框架。这也是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思维[J].财务与会计,2004年第二期
[2]甘永生:21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模式[J].会计之友2002,12:4-6
一、两部法律在立法目的、管辖权和行为与惩罚相适应方面的衔接
1、在立法的目的方面。这两者在立法的目的方面具有一致性,只不过是运用的手段不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综合治理手段相对于《刑法》的惩罚手段来说发挥了极大的补充和协助作用,和《刑法》实现了有机的衔接。
2、在管辖权的体制方面。这两部法律在属地管辖方面的规定基本一致。只不过《刑法》所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的混合管辖权体制,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却只采用了属地管辖的原则。
3、在行为和惩罚的相适应方面。《刑法》坚持的是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也体现着治安管理处罚和治安管理行为相适应的原则。这两部法律在惩罚的轻重和违法犯罪行为的轻重必须要相适应的原则上基本是一致的。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在行为和处罚规定方面的衔接和协调
1、在法律调整范围上的衔接。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在相关规定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这两个法律在扰乱公共秩序和妨害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调整范围的有机衔接。在上述的一些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都作了规定。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7条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规定和第65条有违善良风俗的规定以及第29条计算机违法的规定等,都和《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完成了调整领域上的对接。
2、在法律构成要件上的衔接。违反治安管理所调整的大部分行为,从构成要件上来看,和犯罪行为的表述比较类似,只不过是有量或者程度上的差别。比如盗窃在达到一定数额和伤害到一定等级时就认为是犯罪,不然就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以,对于同一行为是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适用《刑法》,常常是因为行为的危害程度不同罢了。和犯罪行为相比较,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只不过是情节轻微、尚不足以构成犯罪的,只是属于一般的违法行为,一般是接受治安管理处罚。另外,在违法犯罪的主体上,这两个法律在规定自然人主体以外,都是规定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可以说,构成要件的进一步统一不仅使立法体系更加统一,也使得执法和司法更加规范,更加便于操作。
3、在处罚体制构建上的衔接协调。我国的刑罚体系由主刑与附加刑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借鉴了刑罚模式,建立了全新的治安处罚体系。把治安处罚种类分成主罚与附加罚两种。治安处罚体系中的罚款和刑罚体系中的罚金刑在适用上趋于接近。这两者既能够单独适用,也能够附加适用(并罚);此外,对于人身罚,在处罚程度上,这两部法律都实现了进一步的统一,体现了治安处罚的科学性。
三、《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尚需进一步协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尚需改进的方面。
1、基本原则问题。《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这对于保障人权和防止刑罚权的违法行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处罚权的行使方式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有很多学者据此也认为该法律坚持了违法行为法定原则,但是本人认为,该法没有和《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相对应的法定原则宣示,这的确一个遗憾。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6条规定,对于“屡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可是,什么是“强制性教育措施”呢?法律指向并不不明确,这都和“违法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的缺位有很大的关系。
2、责任免除阻却事由问题。《刑法》第16条、第20条、第21条分别规定了不可抗力和正当防卫以及紧急避险;但是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却没有涉及这些问题。不可抗力和正当防卫以及紧急避险等早已在法律中定型为免责行为,中外法律都有相关规定。所以笔者建议,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以及不可抗力等行为,在立法上应该规定其责任排除。
(二)《刑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几个方面。
因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在《刑法》实施很久之后`才得以出台,所以《治安管理处罚法》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在很多方面的内容上对《刑法》未来的修改有借鉴意义。
1、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总体立法指导思想,很值得《刑法》借鉴。《刑法》的修改制定工作是在我国第3次大规模的“严打”运动前后完成,有很大的的重刑化倾向,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规定的死刑较多,在未来的刑法修改当中,应当注意刑罚的轻缓化。
2、在基本原则上,《刑法》尚存在有欠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这一条原则在《刑法》上却没有相应体现。既然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以人为本,对于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应当从教育其悔过自新为出发点,所以,笔者建议在修改《刑法》的基本原则方面,应当考虑增加“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3、在属地管辖权方面《刑法》存在的欠缺。《刑法》第6条第2款明确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里并没有“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的规定,根据语言逻辑习惯,如果是在港澳台的船舶和飞机内的犯罪也应当适用本法,但实际上无法如此规定,所以在法律条文上应该对此有明确的阐述。在这一点上,《治安管理处罚法》非常值得借鉴,该法的第4条第2款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总而言之,《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在立法上比较重视彼此之间的有机衔接,也较好地体现着法制统一的原则,它不但能促进于该法的顺利实施,防止由于相互冲突而出现尴尬局面,并且也给以后的其他立法活动树立了榜样,意义非同凡响。当然,这两部本处于同一位阶的法律在很多方面的协调还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以真正实现立法的有效统一,从而保证执法和司法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郑州市政法干部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新京.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竞合问题研究. 人民检察. 2007(05)
[2]吴情树.《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研究——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分析. 三明学院学报. 2008(01)
[3]孙振雷.的刑法基础.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改革
1 汇率制度选择的相关理论基础
1.1 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由罗伯特.蒙代尔第一次提出,该理论是关于货币区的认定、范围、成立的条件以及加入通货区的成本和收益等内容的一整套理论的统称。在最优货币区内,各成员国货币间保持汇率固定,而对于区域外的国家和地区则采取浮动汇率制。最优货币区内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则意味着放弃汇率变动这一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手段,因此蒙代尔等经济学家认为在最优货币区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的高度开放和产品的多样性等是调节国际失衡的重要手段,同样的,这些因素也是加入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标准。
1.2 经济结构理论
经济结构理论认为汇率制度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一国对于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该国自身的经济结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赫勒将影响一国汇率制度的经济特点划分为5类,包括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和贸易格局。赫勒认为如果一国经济规模较小且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则应选择固定汇率制或盯住汇率制,反之则应该选择更具有灵活性的浮动汇率制。在这之后,波瓦森提出除去上述5个因素以外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还包括外汇储备水平、外币定值债务。一般而言,一国的外汇储备水平越高,外币定值债务越多,就越适宜选择固定汇率制度。除此之外,依附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于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该国在对外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与他国的联系,国家要根据对外经济、政治关系的集中程度来选择所钉住的参照货币。
1.3 政策搭配理论
政策搭配理论认为不同的汇率制度会带来不同的宏观经济效果,因此要根据所预期的宏观经济效果来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政策搭配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认为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通常无效而财政政策十分有效。反之,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较为微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格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悖论,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必须放弃另一个目标。
1.4 原罪论
原罪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全,导致不能用本国货币来进行国际借贷,甚至在本国市场上本币也不能用于借贷,这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发生货币错配,二是发生期限错配。国内企业要想发展业务就得进行借贷,企业借贷有借本币和借外币两种方式,但借外债很容易导致货币错配,在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一旦本币贬值,企业的借款成本就大大增加,企业很有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然而,企业通过借本币来发展业务也会因为利率的上升导致借款成本增加从而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利率或汇率的轻微变动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或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对于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是经常存在的,因此为了防止不利因素的存在,从长期来看,汇率的波动就会比较困难。
1.5 害怕浮动论
有些国家虽然宣称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这些国家往往规定了很小的汇率浮动区间,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实际上恐惧浮动汇率制。害怕浮动主要表现在声称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实际上货币没有真正的浮动,并且汇率的轻微波动很有可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所导致的结果,这些国家实行的汇率制度和缺乏公信力的盯住汇率制十分相似,此外,这些国家具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且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具有高度变动性的特征。
1.6 中间汇率制度论
中间汇率制度是介于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之间的一种汇率制度,对中间汇率制度的理解可以从三元悖论出发,资本的完全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制度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在资本的完全流动成为一个既定的前提下就需要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制度之间做出选择。但是中间汇率制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选择采取其所盯住的国家的货币政策从而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在某些条件下又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来保持住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间汇率制度给与了汇率一定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投机性风险。但是后来又出现了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认为中间汇率制度是不可行的,只有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能长期实行。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必须在这两种极端的汇率制度之间选择其一。
以上这些理论基础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调节国际收支不仅仅要靠汇率水平的变动,更多的是要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的高度开放和产品的多样性来实现,这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中国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中要将以上三点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其次,中国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不仅考虑到了要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还注重与其他经济政策搭配,这说明了中国对汇率制度的选择也遵循了经济结构理论和政策搭配理论。总之,以上理论基础对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中国在之一进程中不能仅仅根据前人的理论来做出选择,更重要的要在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举措。
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2.1 1994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994年央行再次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这次汇率制度改革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形成了统一的汇率,结束了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以1993年年底外汇市场汇率1美元合8.72元人民币作为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市场汇率,汇率形成以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前一营业日外汇市场的加权平均汇率,公布对美元、港元、日元三种货币的中间价,并参照国际市场外汇行市套算公布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二是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上下的0.3%的幅度内浮动。三是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规定了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限额,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过程中出现的买超或卖超的外汇,必须在外汇市场上抛补。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以此来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94年的汇率制度改革让人民币汇率的确定进一步走向市场化,并且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为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善,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稳定的发展时期。汇率制度改革大大促进了出口,对外贸易由逆差转为了顺差,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1994年以后中国的净出口国迅速增长,1993年中国的外贸逆差为122亿美元,而1994年外贸顺差为54亿美元,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跨越。
图1 1992-2000年我国净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2.2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良好发展,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所确定的汇率制度也表现出一些弊端,因此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施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措施, 2005年的这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改变原有单一盯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而采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人民币升值2%。此次汇率改革措施宣布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水平从1美元兑换8.2765人民币调整到1美元兑换8.1100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1%。
(3)银行间外汇市场以前一天的收盘价作为当日的中间价,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
然而在7月21日晚的公告中,中国银行并未公布一篮子货币中的币种及其权重,也没有公布目标区。因此在货币篮子中到底有哪些币种、每个币种所占的权重的是多少便成为了近年来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猜测和讨论的焦点。虽然各个专家学者所持态度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货币篮子中的货币主要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并且许多人认为在这些货币中美元所占权重最高。
虽然央行此次没有公布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及其权重,但此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另一次重要的跨越,就其实际效果而言,可以牧椒矫行评价,分别是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积极作用和人民币升值的积极作用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扩大汇率制度弹性,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调整强化了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在存在人民币升压力的背景下,扩大汇率弹性的改革可以抑制泡沫经济和通货膨胀风险,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升值压力和缓解贸易摩擦。更为重要的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提供空间。
其次,从人民币升值的角度所带来的好处来分析。从进口的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成本,因而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另外,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再者,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非贸易品对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因而有利于服务产业等非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发展。
2.3 2010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005年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都是在2005年所确定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上进行调整,但2005年后的汇率制度对于外汇市场汇率水平的确定方式比之前要更为市场化,汇率波动区间要比之前要更大一些。在2007年之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由2007年5月确定的0.5%回到0.3%。在2010年7月,货币当局重启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此次改革主要包括两大特点,一方面是增加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弹性,货币当局表示会在将来充分利用2007年5月确定的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5%这一规定,这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强调了在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时要更加紧密的参考货币篮子,即根据我国的对外贸易特点,选择几种与我国贸易往来较为紧密的国家的货币设定不同的权重后构成一篮子货币,采用这种方式能更好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这一举措更是大大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陈宇.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D].硕士,吉林大学 ,2008.
[2] 宋玮.论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D].硕士,吉林大学,2011.
[3] 顾美远.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D].硕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4] 徐青.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货币政策效率的相关性研究[D].硕士,苏州大学,2013.
[5] 赵磊.关于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D].硕士,天津财经大学,2013.
[6] 郭紫嫣.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D].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7] 于留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研究[D].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丹丹(1992― ),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