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方法论

思想政治方法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方法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政治方法论

思想政治方法论范文第1篇

    随着近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彰显,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指导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科学化发展。然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未能有效地体现“以学生为本”,大多思想政治教育课仍以灌输为主,其内容仅仅停留在知识化层面,教育过程偏简单形式化,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思想道德观点,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无论是通过对古代还是国外的道德教育了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引导学生坚持自我教育。

    (一)学思结合与克己自律

    学思结合是自己解决认知问题的一种修养方法。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通过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自己解决认知,提升理论修养。克己自律就是要通过行为修养方法达到自制的要求,“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都表明孔子提出自我约束的要求,让自己的言行符合良好道德的思想。

    (二)自省内求与慎独

    儒家思想中,自省内求,即自我反省,是在思想深处进行的自律修养。孔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并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他认为,自省是完善人格,追求道德至高境界的一种途径。慎独,是一种习惯的自律养成,指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小心谨慎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思想和道德准则来思考并付出行动。它们二者不仅是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应当追求的崇高境界,均为我国古代修养传统中的精华。

思想政治方法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与发展 管理方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性

1、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而言: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不但有效的推动了经济的大力建设,而且也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更新的快变,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全新问题、全新矛盾,在观念、方法、内容等领域还处于被接受状态。所以,面对全新的发展态势,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发挥其巨大能量,现如今,必须做好创新发展的改革,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途径。

2、对于我国的发展形势而言:随着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交流日渐紧密,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的传播,这样势必会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难免一些人会被这些消极的思想而腐蚀,这样很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这些思想上的波动和改变,严重的影响了思想政治建设和发展,所以,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形势,如何改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已是解决各种矛盾的当务之急。所以,面对当前的问题,势必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3、对于国际发展格局而言:随着国际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各国间的交流日渐紧密,导致西方文化对我国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加之“和平演变”的思想文化渗透,使资本主义的腐化思想严重的侵袭到我党的马列意识,使得一些干部和党员在思想上对马列主义的信念开始动摇。所以,面对西方文化的毒害,国际格局的变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是解决当前面临严峻挑战的必要手段,是巩固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精神的思想支柱。

二、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1、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不做到与实际接轨,这样就会出现认知的肤浅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化,使教育与群众脱节,难以达到时效性。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务必要将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尤其务必要联系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对网络技术及全球化的思潮影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渗透。这样才能在实际问题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工作要将群众紧密结合:群众是历史的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我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路线不仅是我党工作领导的根本,也是群众观点的方法论。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创新和发展,要以群众为基础,把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符合群众的思想,这样,才能让群众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中来,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中,增强对群众思想的积极引导,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群众的思想意识中。这样,我党才能依靠群众,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落实,并仅以创新寻求更好的发展。

3、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内外教育的相结合:教育分为外因教育和自我教育,外因教育通过学校、社会及家庭教育,这是所谓的外因,而自身教育是内因,在唯物辩证法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自身教育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基层、渗透到群众,以正面的教育来激励群众、引导群众。这样不但起到外因的作用,而且由于长时间的熏陶和耳濡目染,使得群众自身对思想政治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4、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的内部矛盾紧密结合:现如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这一系列的变革,使得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等,都处在嬗变之中。这样,不断的引发了人民的内部矛盾,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出现各种不同的阶级矛盾,有利益之争、思想不协调等等,这些问题与矛盾都需要及时的处理和协调。所以,针对这样的重点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机制等全面的创新与发展,是解决新时期各种新问题及新矛盾的有效方法。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是一项严峻而长远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需要结合人高尚的道德素质,健康的人格魅力,从而来促进全面发展。所以,我党要做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准备,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发展,从而有效的推进我党在新时期的伟大建设。

参考文献:

[1] 蔡雨君,任祥华,麻冀南.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 理论前沿, 2008,(07) .

[2] 杨钒. 注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创新[J]. 党政干部论坛, 2008,(02) .

[3] 姚爱萍.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4) .

思想政治方法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信指导思想,树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模式僵化、形式单一等问题,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新课程进行教法上的创新和改革,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体现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运用的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优秀的接班人。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起的客观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出勤率”低。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不利于课堂管理。有的学生课堂出勤的自觉性不高,长期不上课。

2.课堂纪律差。在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学生讲小话、睡觉、打游戏、看其他书籍等现象非常普遍,课堂也基本上是老师的独角戏,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3.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基本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方法,呈现出一些师生互动。但是,参与教学互动的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即使参与,也是应付了事,学习态度不认真。

4.“认同感”不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是增强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持消极态度,已经习惯以一种能逃则逃,能躲就躲的敷衍态度来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不受学生欢迎。

二、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改进教学方法的目标是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

1.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科学的方法培育人;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将理论学以致用,不仅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授课内容做适当调整,增强与学生专业学习的结合。三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联动。既发挥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四是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相渗透。既能考虑到多元文化的大背景,又能做到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消除学生的困惑怀疑,从而树立并巩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五是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相融合。

2.改革的根本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对生活的态度是教学方法问题的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感到有必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积极的引导,才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动机和力量并转化成行为,举手投足间真正尊重、理解、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自我突破。自我突破包括专业方面的突破和人格、个性方面的突破。单纯地传授知识或照本宣科地阐释理论的合理性,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不断努力丰富自身,以教师自身独特的学术魅力去感染学生。

三、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实践

通过对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的分析,笔者对如何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改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的一门课程提出如下几点具体的建议:

1.专题教学。第一,专题教学模式能够打破统编教材的章节体系,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围绕教学要点,提炼和确立专题课堂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中心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和重新编排,尤其是突出所学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真正实现“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第二,运用专题教学方法也改变过去某门课程由一位主讲教师全包全揽的教学系统,而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的专题,分别由在各个专题涉及领域里学有专长的教师负责实施,既发挥各专业教师的特长,又使学生受到不同学术背景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熏陶。

2.讨论式教学。课堂讨论是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辩论、文字和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这种生动活泼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热情。

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又称情景教学,是当代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也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迪,渐渐归纳并领悟出一个适合个人特点的有效的思维路线和思维逻辑,并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深化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化理论为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改革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蒋桂平,王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2(6):53-54.

[2]聂沉香.谈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47-48.

思想政治方法论范文第4篇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活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基本方式之一,其方法的改进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就是根据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的实际,通过运用测量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定性“评述”和定量“估价”的活动[1]。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创新的基本要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不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没有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指挥棒”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主要表现以下状况:第一,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作了唯一的指标,这导致无法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影响到评价的可信度,影响到下阶段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视受教育者是单纯的接受评价者。评价的主体是单纯依靠教育者、教育主管部门或专家;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严重。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缺乏对受教育者各类实践成果和情感因素的考虑。

(二)当前学科的综合化趋势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

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互交叉与综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更加深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科学方法不断向社会科学方法渗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这种整合发展的趋势,多兵团作战,多方法配合,以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化方法的系统运作、整体协调,形成教育评价地合力和综合优势,不断增强方法运用得有效性。

(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现实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这就需要在方法创新中综合运用这些相关学科所取得的新的研究成果。21世纪,自然科学飞速发展,概率论、模糊数学、离散数学等适合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新的数学门类科学得到发展,推动了评估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于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加以描述、测量、分析成为可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使人心服口服,就应该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来量化受教育者思想的各种关系,并据此做出分析和评价。

二、现代科学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下面又有不同的子系统。在创新方法时既要看到作为一个子系统的整体性,根据特殊的地位引入科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又要根据不同的要素,坚持层次性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所具有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差异性,不能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固化模式。这样才能在方法改进过程中,做到不同需求的满足,发挥组成要素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改革与稳定相统一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与教育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科学方法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实现科学方法向人文方法的移植,积极推进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因该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是整个高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小系统,受多重因素的制约,评价方法的改进应考虑到各因素的关系,不能孤立的进行。反之,即使方法再先进也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而给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所谓定性分析就是通过对受评对象的整体性质进行综合的鉴定和判断,得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向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大致的,对教育过程中具体要素评价存在局限性。定量分析是运用数据的形式,把教育效果表现为一些量的关系加以整理分析,从而从整体上以数量关系的形式做出判断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公正的得出某一阶段教育影响的程度和深度,这种分析比较直观,容易接受。这两种原则的有效结合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给具体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

所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就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时,综合分析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优、缺点,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决定的,是科学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定向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脱离定性的定量,也没有脱离定量的定性。定性评价是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定量评价的出发点和结果;定量评价是评价的辩证工具,是对定性评价的深化。第二,这种评价方法实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级方法要么在评价过程中按照固定的、严格的程序进行,强调“科学性”;要么过度强调评价者的主导地位,强调“人文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以科学人文精神为指导的,实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

所谓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原理,采用系统分析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有不同要素组成的系统,充分了解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规律,并对其做出价值判断的方法。

系统分析评价方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整体性。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检验和评价。第二,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部分构成,其整体的效果是由不同层次部分功能的发挥来实现的。在进行评价时坚持层次性的原则,分析每一环节、每一方面,考察每一部门、思想工作者自己的功能和职责。第三,动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作,人的思想在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因而在对这些要素评价时要坚持动态性原则。第四,最优化。系统是由诸多部分和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地整体性来自于各部分和要素的相互作用,系统地整体功能也是各部分要素有机结合、相互协调,达到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三)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

所谓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就是运用信息论的原理,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作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的过程,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把整个教育系统看作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任何组织之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内在稳定性,是由于它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2]我们采用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就是对信息传递过程的一种评价。首先是对收集到的教育信息进行评价,运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其次对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选择合适的传递途径。最后通过对各阶段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达到一个总的评价。

(四)信息控制的评价方法

思想政治方法论范文第5篇

1.课前预习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影响巨大,当然需要老师具指导督促,包括教材预习、学案前置使用等。

2.抓好典型题集典型题集包括学生的错题集锦和教师的典型例题,抓好这些题集建设是落实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教师的典型例题除了要从平时的资料中整理以外,还要研究各地的高考题,注重积累;学生的错题集锦,要求学生每次课后都要把本节课出错的题目及时整理好,并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学生的失误率会越来越少,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3.当堂达标“当堂达标”通俗说就是“堂堂清”,达标题目一定符合学生实际,教师必须提前“下水”。教师必须提前把需要授课的练习题认真做一遍,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堂时间的安排有针对性的删减部分题目,争取当堂课完成,要求学生及时反馈,要求教师及时讲解释疑。

二、教学“五环节”

即课堂教学“五环节”:“预习———诊断———释疑———反思———达标”

1.预习提前布置指导,以学案为抓手。学案的设计很重要,每堂课之前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认真设计学案,一般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知识梳理填空等,内容不要太多,以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为限。同时,教师要做好督促和检查工作,真正将预习落实到实处。

2.诊断根据检查学生预习展示反映出来的问题,判断筛选归类,找出学生的疑难、盲点、误区,然后有针对性的讲解,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能抓住重难点,一举两得。

3.释疑根据诊断情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点拨解疑。政治课堂需要活起来,不能一味地满堂灌,要多寻求课堂的教学方法,师为主导学为主体;在释疑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多设问,多引导,多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4.反思疑问解决后,随之就要求学生巩固、拓展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的构建,原来都是由教师出示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自然印象不深,甚至模棱两可。所以,我采取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出示知识结构图,然后我再简单点评,最终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这样,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也加深了。

5.达标依据教学目标,设置达标题目,当堂完成。题目的设计一定要有所筛选,不要直接把题目交给学生,要求学生一个不落的完成,那样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正确的做法应是根据教学内容,既保留又删除,保留部分典型例题,删减一部分不符合教学目标的题目,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达标任务。

三、“两习惯”培养

1.老师教的习惯:“认真备———细致教———勤反思———多研究”

(1)认真备即教师课前一定要提前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材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特别要多参考教辅材料以及网上查阅相关的教案设计,结合课堂内容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案。

(2)细致教即教师课上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课堂阵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注重目标的回扣,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学生反映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耐心细致的精讲点拨,一定要讲清讲透,对学生反映比较容易的内容,简要点拨即可。

(3)勤反思即教师一定要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反思取得的效果和出现的失误,并及时查缺补漏,进行二次备课,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长期坚持,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4)多研究即教师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储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储备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才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

2.学生学的习惯:“预习———听课———作业———复结———检测反馈(错题集锦)”

(1)预习;例如,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早读、晚读目标,以求让他们更好的预习,更是要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适合学生预习的新路子、新方法。

(2)听课专注听;勤思、多问、多参与,力争“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口到”“脑到”;必须当堂听懂、学会;要让自己的思路与老师接轨;做好听课笔记。

(3)作业它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课外题来分析思考,以进一步启发思路,开阔视野。同时,要重视把经典作业错题浓缩于错题集锦中。当然,作业更要适量,以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为限,尽量在课堂上当堂巩固完成。

(4)复结复结是前四个学习阶段的巩固和提高,也是改变即兴学习、随意学习不良习惯,养成有计划、有目标善于总结学习好习惯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边学习边复习,及时巩固。

(5)检测反馈(错题集锦)及时检测反馈,采用正确的补标措施,这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同时建立错题集锦是许多优秀学生的经验之谈。错题集锦建立以后,不要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