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道德与政治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122-01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回避学生的迫切需求,必须要科学的审视新形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重新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首先,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校园文化带来的冲击。从清晨到入睡,周围人的一声一动都会对大学生自己产生潜在的道德影响;大学生自己的行为也不断受到校园环境的赞同、默许、鄙见或谴责,不断地从他人的评价中调整规范自己的言行。
其次,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不断从丰富而健康的校园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积累各种经验,以弥补课堂教学所未能辐射的领域。;
再者,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与其他人共同创造的,大学生对它的认同感较高;校园文化的兴起丰富了教育的方法,将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主动性、指导性、趣味性、创造性融为一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说服力、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约束力,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生机活力。
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方法
依据变化了的形势和不断发展的大学生思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好的方法获取实效。
1.把握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需求,是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起点。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是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与完善人格的大学生。而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是在现阶段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影响下,在其自身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作用下,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来体现的心理过程,这构成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心理特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其心理特征是动态多变的,很容易受一些社会偏激文化因素的影响。青年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渴求知识而又缺乏对自身、历史以及社会的辨证认识,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冲突和碰撞非常敏感,从而引起心理上的苦闷和困惑。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需求出发。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析。我主要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程标准
本课程选用教材是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其地位和作用是:
地位: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认知水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用: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基础课
2.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
3.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4.面向大一新生开设
5.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大学生生活结合最密切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综合运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为人才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具体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即掌握两方面知识,养成四种能力,提升两种素质。
1.知识目标
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理论、原则;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明是非能力,培养大学生“知行統一”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提升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大一新生有如下特点。
1.知识方面:有基本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基础,但深度、广度不够,尤其理工专业,多数学生欠缺。
2.能力方面:思维活跃,认知能力较强,但多数大学生“知行分离”,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有待提高。
3.态度方面:思想纯朴,学风良好。但对该课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本课程大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都学习过,日常生活中也有接触,缺乏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
(一)理论课程实施
1.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36学时,由四部分组成。
成长适应教育:此部分提供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的指导及核心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应学时2课时。
思想教育:此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学时18课时。
道德教育:此部分是前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学时6课时。
法治教育:此部分帮助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其法律素养。对应学时6课时。
2.教学重点
一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引扬中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是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具备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教学难点
知行统一,知情意行。理论体系再完备,如果无法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所以本课程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大学生从理论知识的习得转化为行为的自觉。重点是“一个树立、三个实现”,即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实现法律意识与守法行为相统一。
4、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由“要你怎么做”的被动思维模式变成“我应该怎么做”的主动思模式,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
(2)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准备案例,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像兼备,更形象、直观、信息量更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三个结合。一是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演讲、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锻炼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和思维、表达的能力;二是课堂授课与个别交流释疑相结合,除了课堂教学,还要通过在线交流、电话、面对面谈心等方式,为学生解惑答疑;三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授课之余指导学生的创业设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1)日常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通过课内外作业、课堂讨论、提问抢答、考勤等方式实施考核。
(2)期末考试。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内容上注重命题的科学性和教育性,通过对精选案例材料的分析,将考察重点放在对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察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形式上采用论述、材料分析、小论文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践课程实施
1.实践课程任务与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本质上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法律的社会传递与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法律的直接体验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作为本课程教学的一个方面或一种方式,其教学目的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2.
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
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部分,占本课程期末成绩的30%。没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或实践教学成绩不及格的,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
实践报告字数不少于
3000
字,另附相关佐证材料。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须写明小组成员的班级、学号、姓名和每个成员承担的任务。
3.
实践项目
精确与模糊互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在状态和类属上都具有界限的分明性,又具有界限的不分明性,表现在认识论中即精确与模糊的统一。模糊是绝对的、普遍的,而精确则是相对的,是模糊的特例和体现。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过分的精确反而模糊。这一认识规律在对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评估中体现尤为突出。例如: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基础工程建设,全省交通行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交通行业文明公约》、“诚信建设看窗口”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就不能讲某个单位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几的同志职业道德态度端正、职业表现行为良好了,还有百分之几的人没有什么起色。只有通过分析本单位干部职工与公民道德建设要求的接近程度,来评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而这个“接近程度”是难以精确的,一般呈模糊性。但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某些外化部分又是可以量化的,如某一阶段出现了多少好人好事,涌现出多少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事迹,等等。这些量级的差别,又能精确的反映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目前,在全省交通行业推行职工思想道德教育量化评估的实践中,要注意防止一种倾向,即只注意对比已经量化了的所谓“硬”指标,不注意研究无法量化所谓“软”指标,亦即只追求精确的部分,放弃或忽视模糊的部分。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确与模糊相补充的科学方法,充分体现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内在特征。
潜在与直接相依
交通系统各行业的经济指标和工作效益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创新的成绩显示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思想道德教育的投入产出则要缓慢、复杂的多。首先,思想道德教育者要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通过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基础、接受能力等诸因素的调查研究等等,选取能与受教育者产生心理振荡的施教方法,所投入的这一系列艰苦劳动是否有效,并不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意志而实现,仅仅用计时计劳的方法,以教育者的劳动投入量来评价思想道德教育效益还为时过早,这一阶段的劳动效益,有可能性,不具有必然性。要将这种潜在的效益转化为直接效益,尚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吸收内化、意识强化、行为升华等一系列的自身努力。经验证明: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潜在性和直接性是同时存在、交叉出现的。一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后,并非全部教育内容都可立即被每个受教育者所吸收,受教育者意识强化后所产生的事理也并非仅局限于教育内容本身,受教育者所吸收内化的内容既不是全部转化为外在表现,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地把所能外化的行为一次性地表现出来。有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可能即刻生效,如法律、法规和法纪的教育;有的教育可能使人终生受益,如理想信念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平时我们习惯于把有直接效益的教育内容称为“小道理”,把具有潜在效益的教育内容称为“大道理”,成功的思想道德教育者,都注意将“大道理”和“小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远”、“近”共图,“标”、“本”兼治。一方面坚持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灌输先进思想,不断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借直接性扩大潜在性;另一方面加强疏导,使干部职工以理析事,努力使潜在性变为直接性,将效益直接发挥出来,同时又反作用于潜在性,形成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直接性与潜在性的良性循环。
稳定与突变共存
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两类对象:一类是一贯表现好的同志,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他们确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一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之后,其效益在这类同志身上好比“核反应堆”,能持久稳定地放出能量。还有一类同志,思想道德教育效益在他们身上,平时表现得很微弱,看不出明显变化,有时还会发些牢骚怪话,甚至被列入重点教育对象的后进职工行列,可是在诸如见义勇为、抢险救灾等生死考验的紧急关头,有的同志却一鸣惊人地成了英雄,甚至牺牲后连一句豪言壮语都找不出来。分析上述两类同志的表现可以看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既有稳定性又有突变性;既有必然中的偶然,又有偶然中的必然;既存在有心栽花花不开的现象,又存在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可能。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自己的职责,要因人施教,关心每一个同志。既不能把先进思想视为某些行为积极者的“专利”,也不能因平时的小过小错而一眼把人看“死”。一方面要力求思想道德教育的经常性、系统性、连续性,把灌输先进思想溶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同志,既看平时行动,又察即时表现,因变施教。
无限与有限并举
一般说来,交通行业管理、建设养护、科技应用等工作的效益,在时间、空间上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性,劳动成果的量与劳动的投入量成正比例关系,并在直接的考核对象中相对固定地体现出来。可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往往超出原来设想的范围,影响、波及到教育对象周围的群众,具有无法估量的发散性。如教育挽救了一名后进职工,会使许多人受到启发和教育;一场英模报告,不仅能使直接的听众受益,还会通过各种媒介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广泛传播,引起连锁反映。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无限性。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思想道德教育又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是对任何人都有绝对的效益,因为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发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同样一次教育活动,有的同志感受如虎添翼,有的同志却无动于衷;有的同志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同志则能起长久作用;有的同志虽当时有所触动,但过后依然如故,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限性。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者要善于“借东风”,将相关科学,如传播学、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学等科学成果,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之中,不断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要学会“敲边鼓”,发动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配合做好职工的教育工作,调动亲友、老同事、老部下等相关因素,协助做好教育效益的“固化”工作,积极营造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把思想道德教育溶于日常熏陶,尽力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无限性。
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同在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生存问题;优化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许多新型的观念开始出现,外来文化与外来思想也开始涌入我国,这些因素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冲击,我国国民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有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始出现了变异,这对我国目前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一、思想道德素质解构
(一)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性
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的行为以及行为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对人行为以及行为效果具有完善作用。人与人之间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之间思想道德素质的差异。事物的功能有事物的结构进行决定,想要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结构来进行依托,如果要改变事物的这一功能那么也必然要从它的结构开始进行入手,人们为了证明素质的结构通常会对素质实行划分,素质可以被分为社会性素质、心理性素质与生理性素质,社会性素质可以被分为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又可以被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素质的划分依据仍旧是素质,并不是素质之间的结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以及道德素质都只是级别较低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不是思想道德素质中主要的构成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在实质上包括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以及大量的理论知识,思想道德目标由能力、知识与价值这三个方面组成,个体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思想教育目标都是结构性与整体性的存在,这一要素不可偏废,更不可以或缺。我们可以将能力、知识与价值这三个要素视为思想道德素质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对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内在结构最好的证明,实践上与事实相符合,理论上与逻辑相符合,能力、知识、价值这三者既能互相转化,又能紧密连接是最为重要的,它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各自功能与整体功能之间的转化,能力是素质的现实形式,知识是价值观念与能力的基础,价值观念是将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决定性环节和关键因素。提高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通过观察思想道德教育的程度、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改变程度就可以衡量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这也就直接体现了素质是一种概念,一种结构,因此,我国需要将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目的,这就要求教育活动需要通过素质的构成要素来进行展开,否则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或许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在以往进行的教育中提到的“提高能力、传授知识、培养素质”难道不是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吗?人从小开始就接受与思想道德素质相关的教育,可为什么思想道德低下的人越来越多?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越来越差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要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的要素,不只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自身的问题,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与这些相关的问题不应该被忽视,需要认真地进行对待。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能力与知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素质,本文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结构。那么组成结构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能力越强、知识越多那么素质的整体功能就越强,但是同样,能力和知识是可以被用来做坏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力越强,知识越多,那么素质也就越差。思想道德素质构成要素的价值观念是能力越强、知识越多、整体素质越高,可以这样讲,在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能力是操作体系,知识是工具系统与材料,价值观念是调控系统,那么素质便是其中的灵魂与核心。
(二)思想道德素质的构成要素
知识、能力、价值观念是社会性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知识是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成果,按照其内容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思维科学知识,按照其获取方式可分为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牵涉到各方面的知识,在这里不进行列举,但是思想道德素质构成需要的知识与思想道德素质形成需要的知识不同,后者要多出前者太多。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涉及工作的每一个层面,有些需要进行专门的思想教育教学,有些则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的理解与接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教学知识是他们所需求的基本知识。能力指的是人们通过对知识的运用来解决问题的本事,它需要以知识作为基础,不以知识作为基础的能力只能成为本能,知识无法对能力进行直接的体现,在素质结构中,价值观念是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决定因素与关键环节,能力需要价值观念来进行引导,如果没有价值观念,那么能力就只能被隐藏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的有无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因此,能力是人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也是综合素质的外在形式,它需要进行实践活动对自己进行表现,不同的价值领域内知识体系与价值观体系都不尽相同,因此,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个人的历史方向感、价值本位观念、社会规范意识、社会秩序信念、是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既包括了社会,又包括了个人,还包括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全面的概括。对价值主体与价值课题的理解与掌握是价值观念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价值的本位问题是什么是最重要的客体,价值的归宿问题是将什么人当做最后的主体。价值本位问题与价值归宿问题对于价值观念具有决定性作用,它们决定了此价值体系与彼价值体系的不同,成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
(三)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
知识、能力、价值观念这三大基本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知识在其中处于基础地位和作用,首先,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掌握知识多的人,思维会变得缜密,事情的处理速度也相对较快,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多,无知必然导致无能。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是人进行认识活动所必需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都需要知识来作为支撑,一个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观察程度,取决于他对相关理论或知识的把控,知识是人思维的核心,在解决问题是需要针对问题对知识进行重组,让问题顺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其次,知识也是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代表的是对物质价值的追求与理解,但是这种追求与理解是需要通过知识来作为前提的,如果人一无所知,那么他不可能对事物产生价值这一概念,人拥有的知识越丰富,他才能对事物产生合理的价值观念与估量。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力决定着人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与获取速度,能力越强可以拥有的知识就越多、越容易,能力也让知识的功能可以实现,如果没有能力,那么知识也就失去了效果。能力可以体现出素质,而素质也能够表现出能力,如果没有能力,那么素质自身也无法进行观察、把握与确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具有引导性,如此一来起到决定作用的就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对人能力与知识的运用具有导向效果,决定着人的行为,所以说价值观念才是思想道德素质中的核心要素。
二、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环境信息含量较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供大量内容随着信息革命的进行以及经济全球化,新媒体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媒体能够容纳许多信息,凡是存在于世界的内容都会有所涉及,这就给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大量内容。新媒体涉及许多方面,例如知识与信息的传递、教育实践与空间的组织安排、各种术语等,这些内容都在对教育结构进行这潜移默化的改变,在旧时运用的演讲会、板报、报告会等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形式都需要通过新媒体来进行改进。2.新媒体更加形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新方式新媒体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音视一体、传输速度快,受教育者容易对它产生兴趣,去主动的学习而并不像以往那样被动的学习,青少年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时,对其中的知识记忆深刻,受教育者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对想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自由的选择,在寻找与探索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了解,慢慢的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这是新媒体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新媒体让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地点发生了变更,学习不再是唯一接受教育的地点,将新媒体进行完美的利用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手段,新媒体技术具有如下功能:德育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德育信息储存的现代化、德育信息搜集的现代化、在教学中利用音频与视频等形式。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运用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开发新的路径,通过新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它的灵活性进行了增加,对青少年进行了培养。3.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空间直接交互性与多边平等性是新媒体的特征。它是开放的,以多变形式进行连接,无论使用者什么身份、贫富与否都拥有使用新媒体的权力,参与到他们想要探讨的话题中,对事物有了情感基础,那么各方的沟通变得容易了。青少年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承、学术流派,这可以增加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化。
(二)新媒体环境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青少年无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新媒体中,各种价值观都会有所体现,青少年没有足够的识别能力,一些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行为准则与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动摇。新媒体都样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由性和匿名性,各种观念不同的文化在新媒体中交汇,青少年在接受优良信息的同时也容易接触到黄色、赌博等不良信息,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青少年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这种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冲击。2.新媒体具有虚拟性,对青少年的现实交往能力进行弱化网络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的虚拟世界,网络社交、网络游戏全部包括其中,由于这些东西的虚拟化所以让很多原本真实的事情显得不真实了,新媒体真正做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是人们只顾着在网络上与自己的好友进行交谈而忽略了现实世界中与身边人的交流,长此以往,人与人的关系必然会变得冷漠与疏远,这就使得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得弱化,并且增加了他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从以前的人依赖人变成了现在的人依赖新媒体、依赖网络。过于依赖新媒体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缺失,青少年的性格会慢慢地变得自私、孤立与冷漠,对待现实生活也会显得漠不关心,甚至产生人格障碍。
三、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内在机制
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于人类的精神范畴,它的生成是以人类的身心发展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并与人类的身心发展互相适应,从幼儿时期到儿童、少年时期,再到青年时期,人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能力、需求、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这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幼儿期形成的是基础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性格,儿童期与幼儿期的内容相同,但侧重点不同,幼儿期侧重信任、诚实与同情心,儿童期侧重自信心、自尊心与是非心,注重礼貌、遵守规则是这两个时期共同的重点,少年期是人开始对社会进行认识的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了独立的能力,因此也会提出独立的要求,但是仍旧以道德观念作为主体。到了青年期就开始学会从政治角度提出自己对待事情的看法,他们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的理解更加深入,网络、广播、报纸、新闻这些蕴含信息的媒介都是他们探索人生与世界的方式,这一时期的他们需要哲学思想与政治理论的帮助,青年时期是人形成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时期,包括正确的“三观”,人成长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生成与完善的过程。
(二)结合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人思想素质生成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注重的就是对君子的培养,君子,指的是德行饱满之人,不仅对德有认知,也对德有实践,在处事上,“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在心态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人际关系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面对义与利的选择时,“君子重于义,小人重于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更是我们先人对我们的热切期盼,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小人得志,德不配位,所以要纠正中国现阶段的错误,改善思想道德问题,就应该从弘扬传统文化做起,以德立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志向,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精神面貌,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里面蕴含着无数的真理,现代的许多问题从其中仍旧可以寻找出答案,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纠正思想道德素质出现的问题。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工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从小接触什么样的东西,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将对国家的未来产生巨大的作用,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则尤为重要了。首先应该提出总体目标,将青少年自身的发展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相结合,建立成型的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其次,学校、社会、家庭应该构成一个体系与模式,在家庭注重行为养成与道德人格,在学校注重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初步的“三观”教育,在社会注重思想道德行为的实践,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取的知识与从家庭、社会获取的知识具有一致性;再次,组织、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协同发挥作用,建立与思想道德素质相关的教育机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与年龄相匹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亮停.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7):66-67.
[2]马洪坤.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内在机制探究[J].衡水学院学报,2009(5):35-36.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质;教学发展方向
基金项目: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BJSZ2015ZC235),主持人:林广梅。
为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现状进行全面、准确的调查,课题组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的高职学生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调查,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及趋势。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61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77%,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的编码、数据录入等过程形成调查数据,对数据净化处理后采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Cronbach α系数=0.707,数据表现比较可信,问卷调查质量整体较高,问卷调查信度较高,分析结果比较可信。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准确了解、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现实状况是有效进行课程建设的基础。基于本次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和问题比较分析,对课程的现状进行如下分析、归纳。
1.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满意情况
学生对课程非常满意的占40.4%;比较满意的占43.5%;一般的占14.1%;不满意的占1.9%。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的占83.9%,一般与不满意的占16%。总体上看,学生对课程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认为一般的与不满意的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这说明进一步进行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课的主要原因
学生认为是必修课必须上的占36.1%;认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占46%;认为被老师所讲授内容吸引的占11.2%;认为单纯应付考试的占6.2%,受纪律约束不得不上课的占0.5%。可见,学生对提高思想与被课程内容所吸引的占57.2%;学生认为必须上课、为了应付考试、受纪律约束的占42.8%。近一半的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受外在强制因素的影响,因此,课程进一步改革有待进行。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情况
学生认为课程对其非常有帮助的占33.4%;有帮助的占43.5%;帮助不大的占19.2%;没有帮助的占3.9%。可见,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课程对其有帮助作用,但是,23.1%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这说明这部分学生对此类教学模式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对未来的人生发展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因此,课程的发展方向应该照顾到这部分学生。
4.学生最希望任课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情况
学生最希望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纯粹理论讲授的占15.9%;主题讨论式教学的占37.2%;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占40.9%;其他的占6%。可见,学生最喜欢案例分析教学方式,其次,是主题讨论教学方式。纯理论讲授不受欢迎,但是,还有15.9%的学生希望采取此类教学方式,说明这部分学生理论功底急需提升。
5.视频导入式教学方法调动学习兴趣的效果情况
学生认为视频导入式教学方法调动学习兴趣效果很好的占40.1%;较好的占36.7%;一般的占19.3%;较差的占3.9%。可见,76.8%的学生认为视频导入效果好,可以继续使用,但是还有23.2%的学生认为视频导入对激发学习兴趣一般或没有效果,因此,精选视频案例引导学生兴趣非常重要。
6.任务驱动法对于提高学习能力情况
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法(即老师布置任务,分小组进行查找资料,讨论、制作任务,小组代表展示结果)对于提高学习能力很好的占34.7%;较好的占36.7%;一般的占25.2%;较差的占3.4%。可以看出71.4%的学生对任务驱动法能够提高学习能力认为较好,还有28.6%的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法一般或者较差,这部分学生对任务驱动较不适应,说明此种教学方法还有一定的改革空间。
7.喜欢上课时间上网查阅课程资料情况
学生对于上课时间上网查阅课程资料非常喜欢的占29.4%;喜欢的占29.9%;一般的占32.5%;不喜欢的占8.3%。可以看出,59.3%的学生喜欢上课上网查找资料,41.7%的学生认为上课查资料不太感兴趣,对此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工,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8.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的表现情况
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的占52.6%;玩手机的占30.5%;看其他的书或打磕睡的占13.6%;心不在焉,根本不听的占3.2%。可见,有47.3%的学生上课没有注意听讲,因此,根据学生的素质基础,改革势在必行。
9.学生喜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网络授课与讨论情况
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网络授课与讨论非常喜欢的占29.7%;喜欢的占37%;一般的占28.1%;不喜欢的占5.2%。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网络授课与讨论喜欢的占66.7%,一般与不喜欢的占33.3%,多数学生喜欢网络教学方式,还有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网络教学的重要性或者对计算机操作存在一定困难。
10.有的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玩手机或逃课的主要原因
学生认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的占37.8%;不喜欢老师教学方法的占18.8%;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的占20.8%;学生自身纪律性不强的占22.6%。可见,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自律性不强所致,对于课程与专业关系不大的案例在选择方面尽量与专业接近。对于56.6%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需要对内容整合与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11.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方面
学生认为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的热点、难点的占39.9%;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的占26.9%;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答疑、提交作业等)的占21.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占11.7%。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提高教学实效认可的方式最热衷于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
12.学生最喜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社会实践方式
学生最喜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社会实践方式是组织参观的占35.1%;社会调查的占25.8%;志愿者服务的占23.2%;课堂组织专题活动的占15.7%。学生对于校外活动实践方式比较感兴趣,可以根据条件组织学生到素质教育基地参观,到企业调研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等。
13.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侧重的方式
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侧重的方式是单纯的课堂学习的占20.8%;应侧重于社会实践的占32.6%;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占40.7%;说不清楚的占5.8%。可见,学生对于课程学习侧重的方式是课堂学习与实践结合或侧重社会实践的占73.3%。因此,课程改革中对于社会实践应该高度重视。
14.学生对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态度
学生对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态度很喜欢的占28.6%;喜欢的占42.1%;不喜欢的占20.3%;说不清楚的占8.9%。可见,70.7%的学生喜欢社会实践的学习方式。
15.学生最喜欢参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活动
学生认为实践活动为参观的占31.3%;校外实践的占39%;辩论演讲的占22.7%;听报告的占7%。可见,校外参观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因为此项占70.3%。
16.学生对期末考试采取的方式
学生对期末考试采取的方式为全部闭卷的占15.5%;全部开卷49%;开卷、闭卷结合的占31.3%。学生对开卷考试或者开闭卷结合比较感兴趣。
17.学生最喜欢的考试题型
学生最喜欢的考试题型为单项、多项选择题的占51.1%;简答题、论述题的占22.6%;材料(案例)分析题的占14.9%;判断题的占11%。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选择题、简答题比较感兴趣。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对政治课不够重视。一些学生学习的基本素质较低,自律性差与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影响学习效果。外阜学生虽然基础较好,但不太适应高职院校学习方法等原因导致对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1.中学时期对政治课不够重视的原因
新生入学前面临的高考压力,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政治课不是高考主干课,学生对此不够重视。走访发现,有些学生在中学生上政治课习惯于睡觉、玩手机,教师并不约束其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习惯。
2.认知能力较差的原因
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素质的下降,两年来北京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由300多分下滑到150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基础薄弱,一些基本理论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够理解,导致这部分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差而听不懂教师讲解的理论,失去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3.外阜学生对学习方法不太适应的原因
外阜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不太适应任务驱动法。他们面临残酷的高考竞争,为了迎接高考,他们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方法。学生听老师灌输比较适应,而不适应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面对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些外阜学生与其它同学的合作能力弱点凸显,如;沉默、被动、单打独斗等,这与任务驱动法所体现的“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相背离。
4.学生自律性欠缺与不良习惯导致的原因
一些高职学生不仅认识能力差,而且自律性欠缺,如学习松懈、违纪违规、得过且过、醉心玩乐、沉溺于网络游戏。一些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甚至对自己未来漠不关心。一些学生意志消沉,缺乏斗志,纪律松散,出现了学习积极性淡化的倾向,表现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一些学生不仅独立生活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而且合作观念较差。一些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我行我素。由于他们自律性差,上课精力不够集中,学习效果欠佳。
3 课程改革对策
经过对学生调查发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一步改革空间较大,针对以上的问题分析进行课程改革方向及对策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采取三种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课堂学习信息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学生喜爱的信息化手段,制作简化与精美的PPT、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精选音频、视频,尤其是与热点、学生所学专业有效结合的视频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如网上授课、答疑、辅助学习资料的传送、提交作业的运用。
三是通讯网络,如微信、QQ平台、飞信等综合运用贯穿主要理论内容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课程的热点、重点与难点问题制作微课,以生动形象的动画、音乐、图片解析热点、重点与难点问题,便于学生业余学习。
2.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训练
以课堂上任务驱动法与案例教学法为主,实践教学只是在课堂进行,效果受到一定限制。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希望任课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实践教学或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比较喜欢校外实践教学方式,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继续沿用,适当提高校外实践教学比例,可以采取参观素质实训基地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核心的“教、学、做” 融为一体,“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以便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已有教学模式是“113”模式,即一个依托,一个主体、三种实践的模式,以任务为引导、以典型案例为依托,以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为载体,贯穿主要理论内容。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95后的一代高职学生更加热衷于信息化方式接受知识、文化熏陶。因此,在113模式基础上,调整教学模式为“1133”模式。即一个引导、一个依托、三种实践和三种信息化手段运用的教学模式,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体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高职院校教学形式,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考核形式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和法治素质的评价,即对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评价。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4.编写课程导学作为配套材料提高的实效性
现在使用的教材为工程规划教材为全国大学生统一使用的教材。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的认知能力区别较大,高职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受到限制,编制配套的学习手册,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通过练习题、案例解析等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消化和吸收以提高实效性。
5.采取三种实践教学方式
经过调查发现,实践教学方式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方式备受学生青睐。由于校外实践的资金受到限制,实践教学采取三种方式。一是课堂实践,通过典型案例,利用任务教学方法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二是校园实践,通过校园调研、采访、模拟法庭等形式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三是校外实践,通过爱国主义基地参观、禁毒基地参观、法庭庭审参观等强化书本理论知识。
6.充分利用网络获取课程相关资料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95后大学生对信息化依赖程度较高。课题组进行了访谈调查,一部分学生没有电脑,业余时间去图书馆上网查阅,智能手机能够完成浏览在线平台资源、提交作业与答疑,师生交互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7.以模块形式对任务进行划分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资料
以模块形式对内容进行划划分,模块下设任务方式可以便于学生达到素质目标。五个模块分别为:人生与梦想――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人生真谛与价值 ――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道德与责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做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法治思维与法律权威――做一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每一个模块让学生明确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模块下设任务,以任务的形式完成模块的素质目标。
4 结论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现状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要求现状有了相对全面、相对准确的把握。通过调查表明,任务驱动法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的肯定,“113模式”得到验证的同时,发现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已不能满足95后高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由“113模式”改为“1133模式”即以任务为引导、以案例为依托,以种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与课堂实践)教学、三种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化、计算机网络信息化与通讯网络信息化)教学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了明确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由过去的任务划分课程内容改为以模块形式划分课程内容,模块下设任务方式可以便于学生达到素质目标。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成果的落实,有利于学生明确与实现素质目标,有利于有效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艾尔・巴比著, 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李亦园.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