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商管理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治理结构 委托理论 信息真实性

一、盈余管理概念及产生原因分析

1、盈余管理概念

对于盈余管理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的定义也各不相同,Scott(1999)在其发表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具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一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者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会计盈余。Davison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给盈余管理下了一个比较具体而相对狭义的定义:在公认会计准则限制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目前对于盈余管理概念普遍认同的是,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而进行的蓄意行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和方法、安排交易的时间和方式、利用会计估计等方式来修改会计盈余信息,这些手段能够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在不同期间上的分布。

2、盈余管理产生原因分析

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与空间。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的业务通常都是复杂、多样以及不确定的。在处理业务和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对各种不同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判断并加以选择,只要处理方式符合《企业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并且不违反会计准则,甚至还可以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或估计去影响或改变财务报告。对于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很多未来经济事项,管理者必须作出判断。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预收或递延账款、坏账损失等等,管理者都有其操作空间。会计准则的这种灵活性和不完全性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企业管理层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以使报表中的盈余信息达到期望目的。

Scott在其《财务管理理论》一书中指出,方出于奖励动机、税收动机、契约动机、更换首席执行官、政治动机、新股动机都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从股份制公司制度建立以来,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制公司本身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即信息不对称以及造成的委托问题。由于委托方和方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双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相互博弈过程中,产生了通过签订薪酬契约的方式来促使管理层为了股东的利益服务,这些契约中薪酬奖励的条款往往和企业的经营业绩相挂钩,而衡量经营业绩是否达到或超出预期,又要靠财务数据说话。于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管理层为了提高薪酬或者谋求行政级别的晋升,当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时,他们出于自身利益会产生强烈的盈余管理要求。在没有有效制度安排的情况下,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时,人便有动机采取盈余管理行为。

为了降低委托成本,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将公司治理结构与经理人股票期权相结合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以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

二、公司治理结构

1、公司治理结构概念

如前一节所说,自股份制公司制度建立以来,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比个体企业或合伙制企业要复杂得多。所有者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必须建立起一套相应的规范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保障企业的效率和业绩,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便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Olive Hart(1995)认为,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条件是委托问题的存在。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状态下,必须设计相应的制度安排以解决委托问题,解决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减少成本。这种制度安排就是公司治理机制。

吴敬琏(2000)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之间构成一定的制衡关系。在这种结构中,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层经理人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层经理人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司治理结构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基本都认同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者为了监督、制约管理层的行为,降低委托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从而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构性制度安排。

2、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

《公司法》指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监事会。通过权利的制衡,使三大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保证公司顺利运行。

(1)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一种非常设的由全体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股东组成,对公司财产享有管理权,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治理结构的主体。企业一切重大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经营决策一般都得股东大会认可和批准方才有效。股东大会有权选举和更换董事和监事(职工代表除外),有权对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但是股东和股东大会一般不会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而是委托职业经理人代表他们去组织生产活动。

(2)董事会及经理层。由于两权分离,股东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需要股东及股东大会选出少数股东作为全体股东的代表,为了全体股东的利益来负责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这些代表就是公司的董事,这些董事就组成了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和领导机构。经理层属于公司执行机构,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常务董事等。经理层人员由董事会聘任,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因此,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经理层是公司的经营者,和董事会之间也是一种委托关系。

(3)监事会。监事会是公司的常设机构,负责监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对董事、经理等人员违反法律、章程的行为予以指正。为更好地履行监事会的职能,赋予其召集股东大会的请求权是合理的。

三、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从股份制公司制度建立以来,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制公司本身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即信息不对称以及造成的委托问题。由于委托、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由于方负责编制和提供会计信息,所以方比委托方掌握更多有关公司当前经营状况和未来盈利前景的信息,方可能通过其信息优势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即“逆向选择”问题。另一方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委托方不可能完全观察到方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人就有可能利用环境因素为自己的经营不善找借口或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来隐瞒自己的偷懒行为,甚至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取私利和损害股东的利益,即“道德风险”问题。为了降低委托成本,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将公司治理结构与经理人股票期权相结合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以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无论是管理人员在会计政策和交易安排选择的空间自由度,还是对重大事项拥有决策权,一个无效或者薄弱的治理机制必然会放大这种自由度和决策权范围,而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可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其决策的内容和执行的结果实施有效监督。

以董事会为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董事会具备独立性和有效性,这样一来董事会就可以对经理层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对公司财务报告过程中管理层行为的控制,可以有效制约经理人员的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防止产生“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并且缩小所有者和管理层双方的效用函数之间的差距。只要经理人员的行为违反了契约规定,董事会就会对其进行惩罚,甚至解聘。这样就加大了经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如果经理人员判断该项成本会大于实行盈余管理所带来的收益,那么其就会选择放弃盈余管理。

以监事会为例,监事会是和董事会并列的向股东大会负责的机构。《公司法》第126条规定,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检查公司的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对收入、费用、会计政策变更、关联方交易、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这六个方面,从而达到粉饰报表实现管理目标和业绩。而《公司法》赋予监事会的第一项职权便是检查公司财务,即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管理层很难对公司会计信息进行粉饰,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股东对经营业绩的了解,可以使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有效监督管理者行为,也有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权力分配、权力制衡和信息披露机制迫使管理层释放信息,以缓解委托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管理层的日常经营行为,防止管理层为了实现自我的效用函数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整体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这种改善也确实带来了盈余管理程度的降低,但降低的程度有限,其原因是公司治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愈演愈烈的现象,就必须从公司治理结构入手,从各个方面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蔡昌:盈余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 向凯、陈胜蓝:财务会计信息、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 王兵:治理机制、盈余质量与资源配置——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 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 张宗益:公司治理热点透视与实证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6] 陆宇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管理科学,2003(8).

[7] 张逸杰、王艳、唐元虎、蔡来兴: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和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6(3).

[8] 石水平、林斌:上市公司监事会特征及其经营绩效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4).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一、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制度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制度环境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中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并探讨制度环境中几个重要因素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1)市场化改革。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尤其东部沿海城市相对较发达,市场化进展很快;而另外一些城市非市场因素仍然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因此,制度环境对不同地区的公司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企业行为特点就会表现不同,市场环境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促使企业竞争加剧,管理者面临竞争压力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操纵利润。

(2)政府干预行为。政府作为控股股东会采取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获取收益,这种股权特点带来许多问题:董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非控股股东由于力量薄弱难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若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且股权不能流通,上市公司控制权不可能发生变动。公司经理人市场也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使众多治理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传统的治理机制处于此制度环境中无法起有效作用,更可能导致盈余管理现象的出现。

(3)法律制度环境。发达国家依靠法律法规的威慑作用处理公司治理问题,比我国的公司治理问题处理的相对较好,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就能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依托于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之严厉的执法部门和人员,将有效制约公司治理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法律制度环境水平影响着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

(4)会计制度变革。监管部门在最近几年中制定一系列制度和标准,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为抑制盈余管理营造一个良好大环境。特别是2006年对会计制度进行较大范围的修订,采取基本统一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标准并提高信息披露标准。新制度将能改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实行信息披露、准则规范、治理结构等也会减少发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市场竞争会给盈余管理造成重要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控制权市场、资本市场、产品竞争市场、经理人市场。

(1)控制权市场。激烈的控制权市场竞争使得公司有被吞并、收购、兼并的潜在危机,经理人员也存在被代替的可能。因机会主义行为或绩效欠佳而被取代的风险时刻存在,就会对公司管理人员形成直接有力的压力,上市公司在面对控制权市场的压力下,当经营者业绩达不到期望时,将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

(2)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要求企业公司管理层必须定期公开披露其财务情况,使会计盈余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着企业价值的定位。另外企业市场价值还与经理人个人利益联系密切,经理人会产生强烈动机采取操作盈余信息从而影响企业价值。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业绩越是良好,就会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企业就能募集到更多的权益性资本,也会减少成本,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空间和自由度,从而经理人越是有盈余管理的动机。

(3)产品市场。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企业产生生存的直接压力,使经理人重视企业的经营战略。较高的会计盈余披露会吸引其他潜在的生产者进入该行业或生产领域,使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导致失去较高盈利。若是垄断性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战略性生产行业,相对较高的会计盈余披露、公众的压力会促使政府加强监督与管制,避免政治关注和新竞争者进入,会促进经理人采取选择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使对外报告的净收益以非暴利的正常形象出现。

(4)经理人市场。会计盈余信息是经理人能力、价值评估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而这种评估的前提是存在着一个完善、健全的经理人市场。通过竞争机制能力强的经理人会得到很多工作机会且往往是高薪聘用,而能力欠强的经理人则往往会被替换,从而面临失业的威胁,因此经理人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盈余管理便成为其常用的手段。

(三)债权人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司债务对于企业管理层的约束来自债权人,特别是银行的监督和严厉的债务条款。债权人(尤其银行等大债权人)的专业化能有效改善公司治理的绩效,债权人治理在日德公司治理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银行在公司监控方面存在实质性的参与,为满足债权人的要求,避免违反一系列与债权人签定的苛刻条件,并因此陷入财务困境,企业管理者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操纵企业的经营业绩,蒙骗债权人。

(四)市场中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市场中介组织在市场运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使政府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它们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下面从审计市场、机构投资者等方面分析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审计市场。投资者主要根据财务报告获得企业重要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但是因为外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使经营者增加了扭曲财务报告信息的可能性。通过让外部人了解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审计减少经理层和公司股东间的信息不对称,审计质量的高低在盈余管理上会有所表现,因此盈余质量可以反映审计质量的高低,同时高质量的审计是可以鉴别出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

(2)机构投资者。投资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的动力。但很多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缺少必要的专业经验,所以不能有效的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因此机构投资者并不发挥积极主动的监督功能,而是注重短期利益的运作方式,会通过资本市场给经营者施加压力,当盈余无法达到机构预期时管理者极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操控盈余。

二、上市公司以外部治理机制规范盈余管理完善对策

(一)加快市场化改革,加强制度环境建设 改善制度环境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通过资本市场建立公司所在区域市场环境的披露机制,不仅可以使投资者把握市场环境,而且能促使该区域的政府主动改善制度环境,从而加快地区的市场化进程,逐步改善公司面临的制度环境。

(二)加强经理人市场与声誉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 所有盈余管理行为都与具体的管理者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经理人声誉机制,激励和制约经理人的行为,从而促使管理者当面对市场压力时,通过努力工作而不是盈余操控来提高公司的真实业绩。

(三)增强债权人治理,维护债权人利益 增强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其主动监督的功效,从制度层次上保证债权人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并建立偿债机制,切实做到维护债权人利益。

(四)加强审计市场管理,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 逐渐建设审计市场,使审计师充分显示外部监督者的功能,成立相对完善的审计职业规范体系,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改变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引进更多需要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能有效的发挥其外部监督者的作用。

三、结论

盈余管理受到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健全外部机制才能配合内部治理结构,从而发挥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大功能, 就是在上市公司的内部和外部通过制度化、结构化的安排达到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权力的有效配置,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娥平:《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与可转债绩效滑坡》,《管理科学》2011年第5期。

[2]杜瑞:《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11年第3期。

[3]卢闯:《市场化程度、盈余管理与银行贷款定价》,《科学决策》2010年第9期。

[4]雷强:《银行债权与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效应》,《金融论坛》2010年 第9期。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治理结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一、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的理论概述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概述

在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许多理论都对其研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古典管家理论、委托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公司治理结构实质上是要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问题。它是规范委托―各方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由这种制度安排形成的具有分权制衡关系的企业组织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

(二)盈余管理的理论概述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下,通过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和规划交易事项等手段调节或控制企业的会计盈余,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从而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就目前来看,盈余管理研究的理论渊源,主要是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委托理论。前者说明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后者则为盈余管理的可能提供了解释。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试图形成调节所有者、法人代表、经营者和职工集体之间关系的制衡和约束机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复杂性源自于中国上市公司建立的特殊性。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体制下发展而来,上市公司大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股一股独大,而且股权结构非常复杂,进而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虽然上市公司己经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但其中大部分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具体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权、责、利的制度安排和制衡关系。股东会作为所有者行使法人财产权和战略决策权;董事会受全体股东委托行使执行权和治理权;经理层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行使日常经营管理权;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行使监督权。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为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为委托关系,监事会对经理层实行监督。可见,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理人产生主要影响的是董事会和监事会。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一股独大”格局

在我国,一股独大问题较为严重,第一大股东有能力控制上市公司的经营与财务决策。而我国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又几乎全是非流通股股东。其中,非流通股可分为国家股和非国家股。非国家股除了少数的职工股外,绝大多数为法人股。在不完善的证券市场环境下,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暂时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股权的流通价值无法体现,国有股东和法人股东不得不寻求其他的方式来实现其股权的价值。为了获得配股资格、提高新股发行和配股的价格、免除摘牌或特别处理的威胁、达到盈利预测的目标、为其侵吞占用上市公司的资产做掩饰等多种多样的目的,国有股东和法人股东有强烈的盈余管理的动机。高比例的国家股、法人股股份使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国有股东或法人股东的控制,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在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管理人员会更多地考虑到流通股东的利益,而不愿意失去流通股股东的信任,进而在进行会计行为时开展过度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会减小。我国机构投资者在高业绩期望的驱动下,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有力的产权约束对上市公司实施有力监督,如加入公司的董事会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通过团结散户对上市公司管理阶层施加压力等。其在资本市场上已经达到的比例已使其成为我国股权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支主流力量。

(二)董事会内部人控制问题

在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国有股投资主体缺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董事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人控制一方面表现为董事会被公司经理层控制;另一方面表现为董事会被大股东控制。

董事会的主要功能本应是接受股东会的委托监督经理层的行为、提供企业运营的指导方针和决策,并对全体股东负责。但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中,董事会由经理层控制或大股东操纵,没有健全独立的董事会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失去了对经理人的监督约束功能,演变成内部人实现自身利益的合法机构,国有股作为第一大股东,其投资主体的缺位进一步加大了委托问题的解决难度。一方面,经理层作为公司经营运作的中心,直接管理着公司,控制着上市公司的信息系统尤其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因而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当现实情况与契约存在冲突时,经理层有选择会计政策调节盈余以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主观动机:另一方面,由于股权过分集中,某些上市公司的控股大股东完全支配着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等,使经理层的经营行为直接贯彻其意志。并通过关联交易或担保等方式将上市公司的资产掏空从而侵蚀公司利益、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经理层为了掩饰大股东的行为就要不断地进行盈余管理,使得会计信息泡沫成分很高甚至成为数字游戏。这种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信息的治理作用并进而使其可靠性和相关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如何使内部人控制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避免由内部人控制的失控所导致的对股东利益的损害是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所寻求的目标。

(三)监事会缺乏独立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监事会是对公司董事和经理人员进行监督的机构,法律不仅应赋予其必要的职权,还应赋予其行使职权的手段和措施。然而,遗憾的是监事开展监督活动的方法措施有时难以找到法律依据。在监事会发挥监督职能时,我国《公司法》(第126条)规定其可以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然而,《公司法》(第126条)规定股东会的召集是由董事会进行的,这样就出现了董事会很可能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同意召开股东会,监事会就无法实现其监督职能。另外,我国监事会的独立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监事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非职工股东出任监事,由于其对公司情况了解较少难以发挥作用,而职工代表大部分是由各部门负责人或工会的负责人兼任,这种状况下监事会是在董事会的控制之下,缺乏独立性,就不可能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行使监督权。可见,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和监事会独立性的缺乏,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职能,也就无法为治理盈余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四)缺乏对经理人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许多公司与经理人的劳动合同是采用完全合同的形式签订的,合同的谈判是一次完成的,经理人的业绩与报酬在事前就被一次性规定了。这种合同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能及时的按照经理人所作贡献来对其进行对等的激励。激励机制的不足使得经理人在决策时难以真正考虑公司的利益,要么较多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要么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对称,工作积极性不断降低,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或者另谋高就。同时,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投资主体缺位,加上目前政企并未完全分开,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一方面是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另一方面是产权上的超弱控制,使得来自股东的约束有限;监事会和董事会由于内部人控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外部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不健全也难以约束经理人。因此,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经理人的目标函数、调动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又没有恰当的监督机制约束经理人。这样,经理人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成本很低,这就使得经理人有了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理性依据,从而造成了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

综合上述,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鱼待完善,对以国有股权为主体的上市公司来说,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投资主体的缺位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非常严重。同时,公司中对经理人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些都使得公司内既无制衡的动因也无制衡的机制安排,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难以体现所有者的利益要求,容易导致盈余管理的发生。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盈余管理治理是一个难题。会计准则本身就具有不完全性、可选择性和可变更性,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特点,及时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尽量减少准则中不明确或含糊不清的规定,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和范围。另外盈余管理的治理不仅需要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加强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制衡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前文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更好的掌握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本部分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对策。

(一)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在董事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公司法》也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董事会制度,明确了董事会召集和议事程序等规定,但是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和独立性还远远达不到公司治理的实践要求。为了使董事会能够真正起到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功能,本文认为应该强化其有效性和独立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董事会规模不能太大

我国上市公司中较小规模的董事会对于盈余管理的控制要比较大规模的董事会好。董事会规模相对较小,监督效率相对就越高,因为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过程损耗也会增加,规模相对较小的董事会可能更容易应对飞速变化的竞争环境,治理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效率也越高。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促进董事会的有效运行

上市公司应该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使其充分代表广大股东利益。在我国扩大独立董事比例,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我们应该严格独立董事的入选条件,规范独立董事产生的途径和选聘机制,通过信息披露及程序性规定等使董事会更独立。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

3.完善股东选举董事制度,使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新《公司法》虽然明文规定了董事会可以有职工代表。但是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由于当前我国流通股股东长期出于弱势地位,信息严重不对称,根本就不能履行股东应有的监督职能,因此应该强制实行董事会中必须有经流通股股东提名代表的措施;降低少数股东的行权条件,完善投票权制度等,从而使得董事会更具有代表性,抑制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局部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

(二)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针对我国目前监事会规模较小的现状,必须先对监事会进行改革,适当增大监事会规模,如增加监事数量、设立监事会办公室、监事会秘书等,从组织上保证监事会正常履行其职能。要保证监事会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制于任何人,可以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并对发现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制止权利。进一步的说,在增大规模上,首先应该增加外部独立监事。因为当前监事会成员主要来自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虽然职工代表有助于监事会掌握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股东代表可以代表股东的利益,这样的设置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两种身份却都受制于控股股东。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监事会中的内部职工代表,也应当把与其相关的待遇及职位变动的管理独立出来,与其相关的处理应该在管理层与监事会协商后才能做出决定,以保证职工监事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从而对经理人产生监督作用,限制他们的盈余管理,提高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三)建立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盈余管理的相机治理机制

失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代表单方面主体的利益,必然会对其他利益方进行机会主义行为。只有在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条件下,才能调和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兼并市场管理,大力发展经理市场;同时要动态地看待企业的运营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管理当局的决策是不断发生的,进行盈余管理的时机和具体方法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对盈余管理的治理必须是灵活多变的,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

盈余管理是在一定的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必然要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成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形成盈余管理的具体因素。这样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制约盈余管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胡际莲.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行为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4(11).

[2]赵增耀.董事会的构成与其职能发抨[J].管理世界,2002(3).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判断,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的相关理论概述

1.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相关政策法规、会计原则允许范围内,运用职业判断等会计手段或规划交易等非会计手段,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与其相关辅助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   

我国盈余管理产生、存在有着客观原因及外在环境,首先,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给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带来了便利;其次,企业管理层可以利用会计准则的时滞性对会计事项做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和判断;最后,企业管理层证券市场的融资、防亏和保牌、炒作股票动机及确保职位和提升的动机,使得盈余管理得以长期存在。

2.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会计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报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规范和特殊协议规则,留给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加之会计固有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会计职业判断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性行为;会计职业判断体现了会计人员某些特定情况下对不确定因素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二、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比较

盈余管理实质是利用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通过有目的干预或影响财务报告,从而达到影响相关利益者利益和决策。其主要手段有会计方法的选择和调整,会计估计的运用与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规划与控制等。

1.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差异

    ① 主体不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尽管盈余管理由会计人员所为,但由管理当局决定;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为会计人员。

    ② 目的不同。盈余管理主要为管理层为获得自身利益,如报酬计划、债务契约、政治成本、躲避监管、税务筹措等;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以经济业务客观事实为依据,直实反映、客观中立。

    ③ 客体不同。盈余管理的客体为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交易事项的规划和时点的选择;而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在经济事项发生后进行,因此它只包括前类事项在内。

    ④ 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目的不同。盈余管理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研究目的用于揭示、解释盈余管理行为及涉及的一系列管理、经济问题;而会计职业判断研究重点则是探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规律、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减少误判。

2.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关系分析

会计准则不可能穷尽现实中的所有情形,加上新经济业务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无疑留给会计人员及管理层更多自由裁量权,相关经济事项的确认、记录和计量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职业判断的存在为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会计职业判断是一把双刃剑,滥用职业判断,必然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误导投资者合理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成为企业管理层操纵利润的工具,为盈余管理提供可能。

三、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职业判断空间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必要条件。在新会计准则基础下,会计职业判断主要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选择上对盈余管理产生较大影响。

1.会计估计的影响

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管理层通过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费用等实现盈余管理可能。①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预计残值估计,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提,加大了职业判断的空间,产生盈余管理的可能。②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确定。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要求会计人员合理确定,拓展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空间,实现盈余管理。③公允价值的确定。新会计准则下,利用公允价值与职业判断的相互作用,在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环节,合法操纵利润,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同一经济事项不同会计政策选择,给管理层职业判断、盈余管理的空间。①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使得会计人员可能利用这些选择更有利于企业管理层的利益的方法,但并非能够客观反应企业的真实情况,会计政策选择赋予管理层较大自主权,也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拓展了更大的空间。②所得税的核算方法。所得税核算方法的选择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让“合理避税”成为可能。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③成本核算方法。同一生产过程、多种产品间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给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更大的空间。

四、基于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看盈余管理的性质

会计作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和监控受托责任的活动,必然对生产经营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真实、客观反映,但在准则基础下,盈余管理实质上是利用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以职业判断实施利润操纵的行为,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五、从会计职业判断角度看完善盈余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完善、修订会计准则,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空间。3.建立道德评价标准,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

六、结束语

盈余管理是准则基础下经济市场下的必然产物,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达到盈余管理的行为往往都比较隐蔽、不便根除;对待盈余管理既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只能合理引导、规范。只有正视盈余管理,科学、理性对待盈余管理,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负面影响,正确引导企业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伟立.试论会计职业判断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J].会计之友,2009年

工商管理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时代正在到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方式,电子商务不但促进了商业的竞争,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管理中一个特殊的机构,电子商务对工商管理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就对工商管理如何应和电子商务的推进进行分析。

一、电子商务对工商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商务模式,这种商务模式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产权专用;另一方面,如何认定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最后,知识产权域名注册的新问题也引人关注。

(二)对经营范围核定和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经营范围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市场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变更登记;其二,通过电子商务登记的活动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其三,对于特殊交易,如黄赌毒等应该如何查处与制止。

(三)对组织结构规范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组织结构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一,组织决策的分支增多;其二,组织结构的管理层减少、操作层增多;其三,企业组织具有虚拟化的特点。

(四)对市场主体身份认定的影响

所谓的市场主体,通常指市场中提供商务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且具有“经济户口”,同时开展盈利活动。在性质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概念,与传统的市场仍紧密联系,基于此,进入新兴市场领域的组织或个人在身份认定上就会出现新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工商管理的处理策略

(一)加强信息的互联网化处理

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工商管理机构要想更好的发挥管理的效用,就必须实现信息的互联网化,因为在其它资源上的投资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技能上进行创新与投资则能够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出统治大局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信息的改进与处理,推动工商管理机构更好的发挥职能。

(二)结合电子商务服务调整政策

具体的政策调整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由国家工商局进行整体分析,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特别是关于存在冲突的重点问题,要加强互通与合作,创建统一的标准规范,避免自成体系的现象发生;其二,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符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以此来获得网站经营者的欢迎。

(三)加强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的创建

要想推动电子商务更好的发展,创建电子商务认证机构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创建的过程较为系统、繁杂,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巨大,并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在建立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全面的做好管理工作。另外创建认证机构要以国家工商管理部门作为核心,由于同国家的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

(四)结合工商管理职能发挥优势

各个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与配合,将各部门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共同实现对电子商务的管理与促进,同时还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加强对网站以及网上经营的管控,特别要加强对违反网上经营制度的行为的管理;其二,依靠技术手段、立法手段来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各部门对电子商务的服务、管理作用。

(五)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管理

在过去计算机网络还未普及的时期,工商管理机构也是要求构建社会监督、管理体制的,而在当前网络越来越普及的阶段,工商管理机构更应该高效的利用网络,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的工作目标,将工作呈现到广大群众面前,制定符合时展的社会监督制度,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管理。

(六)完善电子商务的管辖权与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