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课程;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12-03

Effec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b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LIU Xian-hua*,YAO Shu-qiao, QUAN Hong-yan, et al. * Clinic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Xiangya Second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41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b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empirical basi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froshes of a university participated in the natural instruction experiment, and two questionnaires about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were taken among 88 subjects who was selected by two-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Results Subjec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explicit curriculum,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and profession in health cognition, but it wasn't found in health behavior. There was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educational effect. Conclusion Explicit curriculu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but the effect is not synchronized between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Key words】 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Health education;Curriculum;Students

我国有15%~30%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3],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4-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新的课程观来看,学校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分为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与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通常把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6]。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上[7-9],近年来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11-13]。本研究联系我国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实际,通过教学实验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有效性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某师范学院2006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从5名任课教师所教教学班随机抽取1个班,再从此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最终有效被试为88人,其中男生47名,女生31名;文科、理科、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分别为28名、35名、15名、10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参照郑雪等[5]的研究编制,从体育锻炼、有病及时看医生、饮食营养、充足睡眠和休息、个人和环境卫生、丰富业余生活、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10个维度对健康认知与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各有10个封闭式问题,健康认知用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5个等级、健康行为用从“从不”到“总是”5个等级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定。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2个问卷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81,构想效度分别为0.73,0.77。

1.2.2 开课形式 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在大学一年级的第2学期开设,共8周15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情绪调控、挫折与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与性心理健康、网络心理与行为;教学方法是讲座。将被试学生分为组1和组2,分别在前、后半学期进行学习。开课前,用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对组1进行前测,课程结束后即进行后测;组2的前测在组1后测时进行,课程结束后进行后测。

1.3 数据处理 数据直接输入SPSS 13.0软件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由表1可见,2组被试的健康认知与行为前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见,“体育锻炼”后测比前测显著提高(P

2.2 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性别分析 见表3。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体育锻炼”、“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上的后测结果比前测有显著提高(P值

2.3 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专业间比较 见表4。

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的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试的健康行为前测结果在“体育锻炼”和“充足睡眠和休息”2个因子上专业差异显著(P值均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大学生对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认为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评价显著提高,或者对相关因素的认识更为理性,对健康的认识更为合理,健康行为也有增加趋势,具体表现在体育锻炼、饮食营养、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方面的行为明显增多,这与洪冬美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总是同步的,健康行为的改变多于或先于健康认知的改变,这并不否定健康认知对健康行为的制约作用,原因可能为:(1)健康认知首先会以一种能被个体接受的外部知识来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而外部知识“内化”为个体的内在认知则相对缓慢;(2)受个体“元认知”的影响,个体的新健康认知已然“内化”,尽管没有被个体“元认知”所察觉或监控,但却已引起健康行为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性别一致性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不同性别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上有所差别,女生对体育锻炼和对健康认识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有病看医生和体育锻炼的行为增多;男生对个人和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采取乐观人生态度的行为显著增多。但在整体上,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仍保持一致或差异在缩小(如体育锻炼行为)。(2)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专业一致性效应。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都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但健康行为前后测结果则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这说明专业的差异并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认知但影响他们的健康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消除专业差异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艺术专业学生的交友行为在教学之前与其他专业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之后却显著少于其他专业学生,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够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但对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同步,并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

4 参考文献

[1] 马建青,王东莉,金海燕.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十年探索.高等教育研究,1997(2):79-82.

[2] 刘克善,刘衔华.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2 994份问卷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46-148.

[3] 罗军,廖北文,刘衔华.师范院校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11(52):166-168.

[4] 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17-19.

[5] 郑雪,王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83-284.

[6] 陈俊珂,崔爱芹.论隐性课程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77-79.

[7] 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85-87.

[8] 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教育评论,2005(1):37-39.

[9] 韩丹,杨国宽.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高教论坛,2008(4):79-81.

[10]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07(9):22.

[11]卢宁,刘玎,蒲少华.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课程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预防医学情报,2008,24(2):88-90.

[1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高教论坛, 2009(2):92-94.

[13]陈丁和,陈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校园心理,2009(1):29-31.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德育教育认知德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生教育的类型,表现高校对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注重智育教育,同时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突出强调提高大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完善大学生的自我生存所需要的状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条件及其相关性的保障提供更完备的措施。高等学校中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是一种针对人的教育形式。主张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抒发人文关怀,此即其本质。它的培养过程包括人的塑造、人的转化、人的发展和人的完善。在当下这种德育教育为主导思想的教育模式下,认知行为训练凸显出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步入超现代化时代的高校教育理念已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认知行为训练的核心精神及其赋予的理念润物细无声般悄然渗透到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这种训练方法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常用手段用以强化人类心理健康,甚或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其所蕴含的理解和精神层面的相遇等理念,不但诠释了人文关怀的德育价值,亦对传统德育的灌鸭式知识输送方式提出了反思、进行了超越。因此,高校认知德育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形式,有望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领头军。

一、认知德育背景概论

中国化的德育教育从传统定式转变成现今颇具现代化的模式,需要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人文关怀、人文认知、认知教育、认知德育等新话题的提出,不断适应了中国德育教育的发展,并结合认知,使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层面起到无法比拟的作用。就其理论和实际背景来讲,认知德育的产生并长时间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是基于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现实手段,以认知行为训练为推手的方法论。

1.人学理论作为传统教育向认知德育的过渡,起到交互纽带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支:人学理论。其中对人的哲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分别提出什么是人的本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及人应如何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些议题,该理论以“人”为中心,主张“任何事物的出发点都应从实际的人开始”。那么,“人”即该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根本,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此开展认知德育教育更加符合哲学理论,更符合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更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认知德育面向的是广大学生,属“人”的范畴,通过对“人”的理念的共同把握,将学生的位置摆正,以人学为理论基础,逐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于人学理论与高校德育教育的不可分割性,认知德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渊源性。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人文关怀的理念即囊括了认知德育与哲学论的相系性,亦成就了高校德育新范式的更迭。应指出人学理论在当代各论中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理论论据,依然起着指导高校德育教育继续发展的指明作用。

2.人文关怀的倡导体现了传统德育向认知德育转变的大环境

多年以来,中国的教育理念大都基于填鸭式的初级教育,对于学生本身的诉求、自我认知理解、接受能力都未提入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多受限于知识的强制、封闭的教化过程,教师讲授的权威性与不可性持续了很多年,迫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个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行为规范。以至于忽略了学生本人对人和人性的解读,失去了本我的状态,这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糟糕的现实境遇,正逐步瓦解着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发现欲。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国际化接轨,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他们需求的教育模式已然需要改变,他们期望能够与教师同地位,平等、公平的交流。而此种诉求即成为了阻碍传统教育、德育教育的填塞式吸纳过程。

认知行为训练,更趋向于大学生自我的能动性,更倾向于教师在与其的平等沟通中,舒缓其紧张的神经,敞开心扉的与教师交流。在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普遍现象,致使高校德育教育在其功能和价值等方面被弱化,甚至异化。这就造成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充满魅力色彩的传统德育教育变成了普遍虚幻的存在于高校教育模式中的代名词,使其成为没有道德意义的冗长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人文关怀,即是把握住了德育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平衡。

二、认知德育的内涵及内容涵盖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认知德育之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顺化为一种理念,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模式,归属于在德育教育大环境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认知行为训练正向影响着德育理念,德育理念指导着认知行为的训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下的认知行为训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因此,通过科学的界定,对认知德育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大学生饱含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形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逐步解析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最深处,以期从根源上改变其认知行为,达到大学生心理的满意状态。

1.认知德育的涵义

就德育范畴而言,认知训练的存在已不是单纯的语言学意义上的行为训练,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训练。认知德育指的是以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为中心理念,基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真诚交流为出发点,以话语环境为媒介,通过沟通实践而达成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完善,以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世界为努力方向的一种教育认知手段。这种训练模式有其固有的特征:平等、尊重。

认知德育的涵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师生两方的关系属民主和等位的间性主体关系。双方需要共同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认真理解双方所表达内容,剖析深层次的精神状态。其次,在德育教育影响的大环境下,认知理德育亦设定了其终极目标,以视野和心灵相交合,构建无法比拟的美好精神世界。最后,认知德育的本质是认知训练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交流的一种范式,师生双方在德育理念下进行认知训练,在认知训练中完备德育教育。

2.认知的人文关怀内涵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变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亦从最初的简单、单纯,逐渐步入复杂、不可预测的状态,人文关怀渗透到大学生德育教育视野,为了能够培养出心理状态健康、健全的大学生,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关注学生个人合理发展的大目标,全面促进高校认知德育的发展,形成一种新形势的德育教育。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大学认知德育,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掘认知德育固有的人文内涵。

三、高校德育教育视野下的认知行为训练的构建

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认知德育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理念的延伸,它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手段,正逐渐完备,在彰显传统德育的价值内核基础上,充分发掘其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推手作用。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模式的发展,贯穿人文关怀理念,构建适合大学生心境发展的富有中国教育特色的认知德育,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德育教育理念的新走向。

1.人本化理念的提出

高校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实践为基础指导下开展的,其内涵下的认知德育不但要体现人文化关怀,更应适应人本化的改变。人是客观事物实现的主体,必须要融入人文化关怀的理念,努力做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鞭策,并从人本化的角度尊重他、理解他、帮助他。“以人为本”不仅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层面,而且要体现认知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管与修复上。传统理念对大学生人本化的认知缺失,忽略了大学生自我、自主的本意,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上的时效性匮乏。因此,就当代大学生认知德育的人本化理念提出,显得尤为重要,而必然形成。

2.伙伴化关系的维系

高校师生关系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教、授模式,注重学生的应试,而非学生的认知,这种极大压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没有了其发展的空间,亟须一种新的模式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开拓新的路径。在认知德育的背后,更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伙伴化关系,因此更能发挥其在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优势,游刃有余地维系着师生间多重的伙伴关系。德育教育正在演变成互补流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化。

3.认知训练的场域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之间交流必须有其特定的场景,其中必须包括舒适的外环境、安静的内环境及相关保障制度。这几个方面共生出另一个新的词汇“情境共同体”。认知德育在融入了人文关怀后,更体现了心系学生,重视学生自我体验的提法。因此,情境共同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更合乎学生本人的隐私保护权益,学生更愿意接收。这种互动固有的场域,是认知德育彰显其人文关怀的必然诉求。

4.人性化的训练模式

认知德育教育中,如何使用方法,使用什么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在德育的范畴内它所涉及的行为学、方法学手段都应满布人性化的元素概念,由于提出德育教育必须顺应人文关怀理念,必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务必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而人性化的认知训练符合人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生活交往习性,符合教育模式发展的规律。教师对学生及人性的尊重,有利于教育主体在愉悦、放松的情境下实现理解、沟通、交流与反馈。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差异、行为差异等视角出发,开展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教育的精髓,是中华儿女最应永志不忘的美德。从哲学及其人学理论的基本维度上讲,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治学终极目标,是高校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大学生不仅应是业务能力超群,更应是具有符合当代时展的健康心理的群体,认知德育以人文化关怀为主线,彰显着一种新兴的指导大学生心理的重要方式与方法,这也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传统德育逐渐淡化的教育趋势下,认知德育已经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认知德育的乐观性自我接受,对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的心理辅导模式的认可,建立这种教育模式的良好口碑,使之成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保障。因此,认知德育将是这个时代教育模式的呼唤,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必然之途。

参考文献:

\[1\]钱广荣.“加强和改进”的关键是要创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7-18.

\[2\]黎云羲.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7,22(8):160-161.

\[3\]郑红波,孙红艳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64-66.

\[4\]Wei-Chin Hwang,Jeffrey J.Wood,Keh-Ming Lin and Freda Cheung.Congnitive-Behaviroal Therapy With Chinese Americans:Research,Theory,and Clinical Practice\[J\].Cong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6,(13):293-303.

\[5\]王晋.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理论前沿,2008,(7):28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日新月异,以“方式多样、更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平台行业集中”著称的微博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思维活跃、渴求知识、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微博自然成了他们喜欢的事物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自身特点的影响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各种心理困扰,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纠正,将会影响其整个大学生活的顺利进行。鉴于微博互动性强,且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量大等特点,微博平台的创建为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当代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借鉴微博平台,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的开展心理辅导及咨询服务,使之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有益的作用。

一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动因调查

“微时代”的到来,对于热衷于渴求新知识、追求新事物的大学生,自然成为微博忠实的使用者和推崇者,微博已逐渐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大学生如此热衷于使用微博,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分析了解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动因,认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因为从众心理而使用微博的大约占所有调查对象中的三分之一。其中的原因是,周围同学都有微博,自己若没有怕落伍,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使用微博主要是出于从众心理而跟风。不过,从众行为有利有弊,积极方面,使用微搏后与身边朋友多了一项共同话题,而消极方面,则是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增加,自主学习的兴趣会减弱。

(二)展示心理

当前高校绝大部分的学生已为“90后”,“追求非主流,有个性,爱展示自我”是他们的特点。在微博这个自由的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粉丝量以及点击量会成为大学生用户在意的事情。在本次调查中,有近2/3的调查对象表示,因为使用微博,感觉自己受到关注,自己被别人重视了。其实,每—个大学生微博用户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并且希望通过微博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如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美照或自己取得的成绩等。

(三)认同心理

作为处在发展社会化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追求确定自己独立地位的重要时刻。来到大学后,远离了亲人与朋友,因此,来自家人以及原来所属生活圈、朋友圈的认可与支持程度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从而迫切需要新环境和新群体的情感方面的支持,微博中社交网络比现实社交网络更加多样,更加宽泛,其中相对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感。调查中,不少大学生表示通过微博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宣泄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通过微博及时自己的心情,如“大清早的,被一只白鹅吵醒,我快崩溃了”、“唉,心塞,有时太过寡断”之类的,用简单的“记事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微博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记录个人成长,宣泄个体情感的载体。一些因为性格内向,不太善长与人面对面交往的大学生,通过微博,则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自己的交际面,宣泄自己的情感,得到同辈朋友的安抚与慰藉,有利于助其更好的成长。通过借鉴和了解同辈朋友积极的为人处事方式,对其也是一种好的榜样作用。 (五)便捷心理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部分大学生已经相应的养成了喜欢速成的习惯,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的特点是: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简洁性和互动性。由于微博140个字的“束缚”,人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打理,可以轻松随意的记录自己的心情,自由的表达当下的感受,微博的转播和评论功能,让使用者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所发言论的反响,并且可以与网友随时互动,交流感受。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就表示简单便捷是自己使用微博的原因之一。

二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微博平台,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逐渐全面和日益深远。

(一)积极影响

1微博有助于大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和展示个性的愿望日渐强烈的阶段,推崇对于当今社会崇尚的代表着自信力、突破力和创新力等的个性,认为这种个性才能使其还原为“自己”,而且还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发展,而不愿意自己与他人完全“统一”。在这个阶段,要促成个性化的形成,行为个体享有足够的选择机会与权利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新兴媒体的微博,刚好能在这方面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因为,其实现了对人际媒体以及传统大众媒体的扬弃,依靠海量信息以及多样化的功能为参与者提供了繁多可选择的机会,而其能给予每个参与者“了解”与“说话”的权利以及自由,并让其成为表达意见的主体。

2微博有助于大学生发展人际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交往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强的当今社会,大学生更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比如,通过微博分享信息,共同探讨热门话题、公共事件、个人感受等,微博中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际发展环境和宽松的人际交往空间。由于微博用户相对真实的身份,给了大学生交流者一种真实且安全的感觉,也无需担心莫名招致匿名论坛上的一些冷嘲热讽,因而有利于帮助其表达内心丰富的感受、舒缓其紧张的心理、改善其人际关系。大学生在其微博上的交往对象更加广泛,可以是现实中的朋友,也可以是陌生人,只要兴趣爱好相同或者只要彼此乐意都可以发展为“好友”,交际圈较现实中更为扩大和具有多样性。

3 微博有助于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在变化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在大学生的价值观里,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出现多元价值观组合,或者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将直接导致大学生多元性的情感需要,以往那种单一的、崇拜权威的情感需要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低层次的与生理、物质相关的需要,以及高层次的与心理、精神等相联系的情感需要。不但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甚至载体的限制,因此,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宽松自由的交流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其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满足社会交往的情感需求,休闲娱乐的情感需求,学习 .求知的情感需求,以及朋辈认同的情感需求等。

4微博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微博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时刻都会进行信息更新。大学生们平时需要修读的课程较多,学习生活比较紧张,而微博以一种快捷的方式便于学生了解外界信息,大学生们只需在手机、电脑或其他媒介上刷新一下,便可即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微博了解到想要了解的各种事情,微博的诞生,不但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

5微博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意识

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短小,可即时,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自由表达任何想表达的微博内容。通过发微博后,粉丝的关注和评论可以让其获得满足感,而粉丝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发表言论的积极性。微博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寻找自我存在感和施展自己的个性,这其实也是满足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尊重需要。

(二)消极影响

“微博”作为新兴产物,大家受益良多。但是微博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干扰价值取向,影响道德认知;语言肆无忌惮,容易偏执,给他人造成人身攻击;沉溺其中,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引起社交障碍;微博平台的海量信息弱化了大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等学习能力。

三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微博突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简短的文字、多彩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等都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而且互动性强,因此,微博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心理疏导、心理安慰、心理调整、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平台。

(一)建立传播心理知识的微博平台

高校心理中心可建立专门的心理微博,且运用此微博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外补充,用以传播心理知识;传播正能量。自从教育部2012年要求全国各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成必修课以来,由于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很多学校开设的课时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则可以把部分知识通过微博在课外进行传授,借鉴微博的便捷性以及图文并茂,把心理知识到微博上,不亏为一种良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开设“微课堂”组织大学生博友们探讨各种心理健康话题,这样既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在平台中自由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心理知识,同时还能够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二)运用微博开展心理咨询

由于许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一定误解,有的难以接受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形式,借助微博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可以让大学生卸下思想包袱,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有利于咨询师了解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根源,对症进行辅导。通过在微博设置“心灵驿站,心理咨询”等栏目,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管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提出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借助网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在微博中开设一些心理方面的专栏,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互动,引导学生心理状态正向发展。此外,微博平台上的心理咨询是以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对其进行辅导,方便、快捷、隐秘性强,也有助于改变大学生以往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知,还能为学校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支持。

(三)运用微博进行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是当今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其成为高素质合格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心理危机,重在预防,通过微博,观察大学生的心理动态,若发现有危机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将事半功倍。任何事都不可能凭空产生,事发前会有些蛛丝马迹,只要微博管理者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就能很好地化危险为机遇。

(四)将心理中心官方微博与官方网站、微信、QQ进行有机结合

高校心理中心可以开设专门的微博、微信和QQ,并将其与中心的网站联动起来,多种渠道,将心理正能量传播给学生,如,这其中不同媒体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有其受限制的地方,如,微博会受到140个字的限制,虽然也有长微博,但因其转换为图片的格式,其观看效果不如一般的微博,因此,有些学生并不愿浏览,但QQ日志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可以在微博中转发日志的标题以及链接,感兴趣的同学就可以很舒服的观看了,微博上的信息可以同时转发到QQ说说以及微信中,中心网站的新闻、通知等也可以在微博上转发,对于习惯用微博而不太浏览网站的同学也可以迅速了解相关信息。微博、微信、QQ、官方网站等多管齐下,多渠道照顾有不同网络使用习惯的同学,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在高校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在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新型媒体传播工具微博和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人们的社交平台,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博和微信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已走进了“微时代”。大学生作为微博和微信使用的主力军,受到的影响就更加明显。微博和微信等媒体工具虽然增强了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面,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网络时代信息宽泛而驳杂,大学生还无法分辨好坏,这就造成一些低劣信息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各大高校的教育者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微博和微信等传播媒介充分利用起来,以此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研究

1.对“微媒体”有主观心理动机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注册微博账号,他们使用微博促进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断进步。微博和微信是当代大学生扩大人际关系网的一个大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增长见识的机会;与此同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2.对“微媒体”产生依赖心理

目前,从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情况来看,高校大学生几乎都有一部智能手机,作为微信和微博等信息传播的载体,这是学生获取网络信息以及和他人联系的主要载体。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过分地赖新媒体,且已非常严重。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刷微博、聊微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休息的时间,这种无节制地使用手机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利于其个人的发展。

3.对新媒介兴趣浓厚

微博和微信具有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新颖性和及时性等特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大多数学生。大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年龄,同时也敢于挑战和尝试,经常利用这些新媒介进行多种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而极大地推动了“微媒体”的发展。

4.在新媒介使用上花费的时间较长

初入大学后,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极大降低,空闲时间变得富裕起来。微博和微信等信息传播工具的瞬时性和便捷性受到众多大学生热烈的追捧,并迅速成为大学生空闲时间的主要娱乐方式。他们每天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通过这些媒介进行信息的分享和沟通,关注一些公众号和明星微博,上网的时间长且频率高。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1.正面影响

社会的进步推动大学生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他们都崇尚个性自由,极度渴望被关注,而微博和微信等恰恰满足了他们个性发展的需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发挥平台。在微博平台上,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在此他们可以找到有共同想法的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在微博上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在一些网友的鼓励下调节情绪,找回自我。此外,微博和微信有极强的互动性,能让大学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分享自己身边的新鲜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增多,他们有时间刷微博、查看朋友圈,并逐渐成了微博和微信的重度依赖者,导致降低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其次,网络信息比较庞杂,正面和负面信息充斥其中,而大学生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负面信息很容易对他们产生严重影响,致使他们认知出现偏差,不利于其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最后,一些学生只在网络上才能与人正常交流,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或很少和同学、朋友等进行交流,对身边事也表现得漠不关心,沉迷在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最终迷失自我,变得封闭、迷茫,出现心理问题。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

1.利用新媒介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微博和微信方便人们交流想法、实现信息共享,大学生可通过其自由地发表个人看法,也可以单纯地抒发个人情感。目前,从大学生对微博和微信的使用和心理动态分析,大多数人更喜欢这种网络沟通方式,并逐渐对网络环境产生依赖。

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心理教育者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利用新媒体积极地加强与大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以此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

目前,大多高校都有本校的官方微博,但是关注的学生少之又少。由于学校经常新闻类和通知类消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访问量较低。因此,学校可以发起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微话题,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并以此启发学生,并对学生积极地展开相应的心理辅导。

此外,在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还可通过微博和微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分析,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对其产生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在产生心理危机的时候,可以有效应对。另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可开一些心理健康公开课,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帮助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逐步提高心理素质。

2.利用好新媒体,展开微博心理咨询

在现实日常生活中,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与别人不同,往往不会主动去找心理医生咨询相关问题,因为他们羞于对陌生人讲述自己的“古怪”心理,还怕被当做异类。面对面的这种心理咨询方式让学生身心难受,不能轻易卸下心理包袱,也不能做到开诚布公地和心理医生进行正常谈话,还可能因此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大学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和微信等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这种方式避免了面对面可能出现的尴尬,减轻了学生紧张的情绪,促使他们甩开心理包袱,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描述给心理健康教师。在学生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教师与其沟通,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高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心理学专业的责任心强的教师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所思所想向健康方向发展,更好地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对于那些被证实且的确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同时又自愿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咨询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保密,并及时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3.监管学生形成良好的“微文化”

“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和微信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但是在信息监管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局限,导致一些虚假信息和恶劣言论的蓄意传播,甚至诈骗信息的出现。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情况,帮助他们增强鉴别不良言论的能力,倡导道德言论,督促学生举报微博负面信息,及时遏制这些言论的传播。这利于促使学生建立道德微博观,形成良好的“微文化”现象,并进行自我约束。大学生心理教育者还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定期地组织展开相关主题活动,最好找大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作为主题,通过展开一系列健康积极的“微文化”活动,尽教育者的全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行为意识,提高其自制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4.健全校园微博运行制度

高校应聘请专门的人负责微博,并建立相对应的制度,确保微博能正常运行,借助微博相关信息,有效展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出台能确保微博账号可以正常运行的管理方案,在管理、运行和信息等方面,对微博公众平台做出明确严格的规定,以确保高校的微博公众号可以正常、安全、高效运行。

四、“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措施

1.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追求个性化和去中心化的“微时代”,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这些工作者要及时更新心理教育理念,建立起“微时代”意识。首先,要具备防微杜渐意识。“微时代”传播的信息呈碎片化,人们可以在网上共享信息,这些海量信息不乏消极和虚假的成分。这些不良信息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当代高校大学生,不断冲击着他们的心理,并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及时发现这些流传的负面信息,并及时制订应对策略,将大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引导。其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微时代”背景下要尤其注重关怀和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微时代”是一个追求自由、彰显个性的时代,网络言论自由使大学生可以尽情地抒感,表达观点。然而,网络毕竟是虚幻的,再充实的网络虚拟情感也填补不了真实世界里的空虚和寂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使他们快速融入现实生活。

2.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务必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相契合,这就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其内容要结合“微时代”背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信息特点来制订。教学内容应以大学生在个人“微生活”中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要敏锐地捕捉“微言论”中的新鲜内涵,另一方面还要尝试融入其中,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来展现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价值。

处在“微时代”,呈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海量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并且伴随着不断更新和爆点话题的出现,这些都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做好“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师就必修关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介中传播的热点话题,并尝试将这些话题引进课堂,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对其展开讨论。教师通过运用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和原理解释这些现象,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以达到促进学生提高自我能力、健全心理素质的目标。

五、结语

综上,微博和微信等作为多数大学生心理沟通和日常交流的传播媒介,在传播心理健康和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均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同时,在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的传播作用和信息的分享功能,这些措施将会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邢丹丹.“微r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基于对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大学生的调查[J].物流技术,2016(35).

[2]沈培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

[3]樊博,王富,黄基鑫.“微时代”下运用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引导的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6).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团体辅导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1 将“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针对相对封闭的团体—班级的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授之以鱼,而且是授之以渔”。说“授之以鱼”,是因为班级氛围和同学关系的改善,可以直接改善大学生的支持系统,使之面对成长困惑时有外在的“缓冲带”和“支持系统”。说“授之以渔”,是因为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班级氛围中,大学生可以大胆尝试新行为、调整新认知,从而自我成长。

(2)扩大心理辅导的受众面。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很有效,但是相对而言受众面较窄。同班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相同的班级氛围、相似的发展挑战使其发展问题有相似性。例如:冷漠的班风对全体成员的负面影响、大一阶段的“适应”问题、大二阶段的“个人成长”问题、大三阶段的“发展选择”问题、大四阶段的“就业困惑”问题……

(3)完善建立健康教育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通常是“校—系—班”三级体系,前两级系统中的队伍素质和工作实效性正在逐年提高,而班级层面的基层工作虽重要却薄弱。专兼职心理老师直接深入班级,或有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辅导员,以全班同学作为辅导对象进行团体辅导。不仅可以给心理委员和班干部起到“示范”作用,而且直接帮助学生树立心理成长意识、促进和谐班风的形成、提高成员的互助效果。

(4)完善大学生的支持系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支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而班级是其大学四年最重要、最稳定又最难回避的环境。积极的班级氛围就像大学生的“心灵家园”,让成长的烦恼烟消云散。茫然时有人探讨,困难时有人扶持,愉悦时有人分享……而消极的班级氛围就像大学生的“污染源”,让原本艰难的成长之旅雪上加霜。漠不关心让人没有归宿感,恶性竞争让人惶恐不安……

2 将“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1)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的形式可行。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以“全班成员”作为工作对象,以“全班成员”的共同发展需求作为辅导目标,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的心理辅导。所以,团体辅导形式不变,只需要根据对象的特点调整相应的辅导目标和活动方案即可。

(2)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更便于组织。辅导对象为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使团体辅导更便于组织。一是更好安排团体辅导的时间;二是人员更固定,助于提高安全感;三是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干部的力量,使其成为团体辅导活动的得力助手和行为榜样。

3 将“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1 有利于心理辅导作用的长期发挥

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可谓“一期辅导、长期受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咨询、干预、团体辅导在辅导结束后,就需要当事人(下转第240页)(上接第221页)自己消化、自己成长。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可以通过全班整体性的氛围改变、心理素质提高和关系的改善,为个体的心理成长长期提供良好的环境。

3.2 理论分析

一是成员进人团体后会发觉其他人也具有相同的困扰,他的问题并不独特,这种观念的改变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二是在团体中,成员会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和感情支持。这种帮助和支持显然要比只有主持者一个人时太得多,有力得多。三是在团体中,成员不仅得到他人的帮助,同时也会尝试去帮助他人,这种助人的体验会使他对自己有一个薪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加自信心。四是团体是一个安全的多维人际互动环境,是一个模拟的社会,在其中成员可以放心地进行新行为演练而不必担心受到伤害,可以等新行为已经成功时再将其应用于社会中,这样就避免了直接在社会中锻炼新行为易受到的打击。

3.3 主观评价

3.3.1 学生主评价

主观评估表明,8次团体心理辅导后,成员在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开放程度、自我接纳、对人欣赏、接纳他人、关心他人、口头表达、拒绝技巧等方面的自我评价都有显著提高。

实验组成员在分享和书面作业中,对这次团体辅导活动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许多同学在作业中写道“总的感觉是舒畅”,“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好”,“家人反映我自信了”,“我敢大胆的发言了”,成员在团体辅导活动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互助行为常有发生,成员间联系很频繁。

3.3.2 班干部观察

通信0902班班长邓xx同学说:“通过这门团体辅导课,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无形中逐渐形成。这些‘形散神不散’活动的效果胜过了苦口婆心的说教与动员。大家彼此更关心,更踊跃地参加各类班级活动,我们组织班级活动容易多了。当然我们班干部通过团体辅导课程也领悟到,对同学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凝聚更多的人心,更多的熟悉、尊重、欣赏与支持会让大家的心更近。”

3.3.3 辅导员观察

辅导员李贝老师反馈:“我明显感觉没上这门课的班级还是老样子,上了这门课的班级现在大家‘玩成一片、学成一片、干成一片’,真让我高兴、真让我放心!”

4 将“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1)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是还没有做好开放与成长的准备,有的学生还没有心理成长的意识。导致有些学生的心理成长动机不强。他们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可能行为退缩、应付或封闭自我。

当然针对这类学生,更需要领导者通过持续的接纳、支持,充分的热身,从而对他们感染情绪、打消顾虑、融入集体,进而促进其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