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和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愈发先进合理,使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迫使其不得不走向信息化管理,否则将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管理的创新使信息技术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及理论的不断创新,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了更加雄厚的资本,两者相辅相成,进而给企业不断扩大收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从而让企业能更长久的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四、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变革的影响

1.企业管理变革的实质

企业管理变革是企业的管理者不断的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更加有效的资源组合范式,使调整后的人、财、物、信息这四大资源之间的协作关系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们的整合作用,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综合效益的目的。

2.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的关系

五、企业管理变革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1.从长远角度看

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收益并且能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壮大,这同样也是企业信息化运行的目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不仅仅是来自企业目前对信息化的需求,而是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它。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只从顾及了眼前的需求,而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并能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

2.从运作角度看企业管理者需要足够的数据进行决策支持,而这些就是企业信息化的任务了。但是经营数据是来自各个不同业务流程,因此,企业信息化必须满足企业运作层面的需求。在企业战略层面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价值链以及运作各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特别是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可以解决企业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从而使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更加准确、高效。

3.从技术角度看

企业的发展终究离不开管理的支持,所以管理理念是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然而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是贯彻或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的工具。因此,一个高质量的信息系统是管理者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的前提条件。

六、总结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管理创新;企业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33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050- 0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1 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必要性

从价值链和管理效率的角度分析,管理创新的经济学意义是非常突出的,它将企业管理的经济价值“一分为二”。一是“效率保健论”的天下:是企业均使用的常规管理方法。决定管理效率的是管理者的平均工作时间和制度落实程度,管理效率保持一定水平。二是“创新增值论”的天下:相对稀缺性的、形成暂时垄断的“创新效率理论”,根据创新管理内容的稀缺程度、管理创新的实施程度,管理创新方式的适应性,决定管理效率提高的多少。

2 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同步递进

2.1 管理创新对企业的影响

既然科技进步对管理创新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那么,管理创新一定要有技术相支持,什么样的技术对企业管理创新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呢?首先就是信息化。面对国内国外激烈竞争的挑战,许多企业首先想到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水平、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最基本条件,世界上的跨国公司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信息化体现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其卓著的经营业绩的。

管理创新所面对的企业现有的管理格局,著名企业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菱形企业管理结构,包括主要增值环节,辅助增值环节,它们共同目标是为企业的利润增值。

2.2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和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手段: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

涉及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

支持层: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

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等。企业信息化的对象也是企业的管理格局,我们完全有理由说,那些没有把握好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的企业,没有按照和谐的原则进行企业管理创新与企业信息化,更没有使管理创新和信息化达到和谐递进。

2.3 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管理创新和企业的信息化,都必须含有对管理流程的改革,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过程,也就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过程,反之,企业进行信息化的同时,也就等同于企业在进行管理方面的创新”。下面的一些论述,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样的观点:

(1)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对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它有利于企业在了解了客户的需求之后,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提高客户关系的管理能力和销售预测的准确率。

(2)企业信息化能进一步整合企业的各项资源或生产要素,使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达到最佳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3)企业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基于数据的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战略决策准确性,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能促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3 结 论

改革是动力,管理是根本,创新是灵魂,为达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管理创新与企业信息化的和谐递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企业只有管理创新与信息化的和谐递进,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战胜学术界中给出五种竞争力量,在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新的奇迹与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军,陈红陵,等.关于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 河南石油,2003,17(5B):72-74.

[2]张立.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5B):52-53.

[3]潘定欢.企业管理创新的十大趋势[J].企业文化,2005(12).

[4]张洪满.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有色金属工业,2005(3).

[5]毛彦妮.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江苏商论,2004(7).

[6]简胜前.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5).

[7][美]唐・泰普斯科特,等.范式的转变(企业的信息革命)[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刘俊成,等.企业创新理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创新;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勘企业对信息化要求是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地勘企业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强地勘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更好地促进地勘企业的发展。在地勘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通过把现代化技术渗透到企业管理中去,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提升地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地勘企业的发展[1]。

1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在地勘企业的发展,信息化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地勘企业的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人们之间的沟通效率,提升信息交流,促进地勘企业的发展。地勘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对正在建设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管理。另外在地勘企业发展中,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对单位历年完成的项目进行汇总,为后期项目提供基础资料,更好的保证地勘项目的顺利进行。最后,地勘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及时下达工作任务,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地勘企业的发展[2]。

2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以往的信息管理大多运用较为传统的手段,出现问题较为频繁,出错率较高,在企业信息管理这一环节内,对于这类问题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了这些问题,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正确解决。在企业成功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后,利用与符合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在操作流程方面,企业进行严格把控,能够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加大管理力度,管理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提高科学性和规范性,让其在面对各种疑难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采取正确措施解决。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对于生产控制系统进行相应改造与创新,这对于企业工艺水平提升有积极影响,也可以促进技术变革。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合理利用,还可以使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更加稳定,能够使企业各个部分、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都有所创新[3]。

3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在地勘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地勘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建设费用和实施费用都是持续性,才能更好地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但是在现阶段,在地勘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地勘企业由于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不足,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2)思想技术有待更新在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中,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传统,工作方法相对落后,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仍采用电话、传真、打印等传统办公方式,传递相关文件、通知任务事项等,这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且,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影响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且企业内部缺乏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也不利于企业的管理。

(3)企业存在分权管理现象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企业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很多企业内部分权管理的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的各项权利相对比较分散,无法发挥出集中的效果,严重影响着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导致企业内部在自身掌管利益的情况下形成小利益集团[4]。

4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创新策略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外部环境资源与计算机化的整合。企业需要加强内部资源整合,从外部资源中获取帮助,营造科学合理的信息环境,保护业务发展环境。国家应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体系,按照具体标准维护企业管理。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融合,并结合其内部环境,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管理模式,实现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后者。二是提高管理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和管理人才。人才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特别是一些高素质和高科技高管之间的竞争,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高度重视领导力发展,例如,邀请专家和学者提供适当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改善领导文化,提高技术和职业道德。新的人才管理方法优化了商业模式,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保持灵活性并适应创新管理。例如,灵活的管理模式使员工更贴近企业,创造创新和谐的业务发展模式,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专业创新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在全球进行可持续发展。

最后,计算机化与企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相结合。为了真正实现管理和信息的有机结合,企业员工需要了解信息技术,了解学习的哪些方面可以逐步改善企业的管理。企业人员不仅要掌握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功能,还要选择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有针对性的技术工具,以便管理和信息技术以有机的方式相结合。此外,企业更需要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并实现密集和复杂的管理[5]。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范文第4篇

1 企业管理与倌息化的匹配关系评价

信息化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的发展是相辅相依,互为促进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大董经验也告诉我们,如果不考虑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管理水平的匹配,企业信息化建设往往遭遇失败。企业要想避免信息化建设的失败,就要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以前正确评价企业目前的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水平,然后将二者的水平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的匹配关系,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促进二者的平衡发展。

其中企业管理与信息化的水平用各自的成熟度来评价。

    1.1评价因素集

l.l.l企业管理成熟度评价因素集(见表1)

本文根据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将企业管理分为企业内部管理与企业外部管理两大类。由于信息化的传统功能即是对生产管理(包括物料管理、采购管理)的优化,理论比较成熟,所以本文选择业务流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决策四个方面评价企业内部管理的成熟度。企业外部管理的成熟度主要由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优化企业与外部系统协同合作的方面来评价。

企业管理成熟度评价W素解释如下。

(1) 业务流程管理成熟度

U.M:业务流程规范度,有无规范的岗位和部门职责描述,有无规范的制度设计;

U„2:信息存储、交流、使用标准化度,不同流程之间的合作制度、交流机制明确度;

(2) 财务管理成熟度

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实时程度;预算控制制度的健全度;ura::企业决策层认为由财务部门提供的决策信息的丰富或及时程度。

(3) 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

u131:HR部门人员是否整日忙于繁琐的工作,工作效率的高低程度;

人事信息的完整度;un3:在企业信息化前是否会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是否重视信息人才的培养;

U,34:员工对信息化的积极性,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4) 管理决策成熟度

uwl:决策层是否能及时、准确地获得企业内外部信息,决策时间是否偏长;

u„2:事实证明决策质量的高低。

(5) 供应链管理成熟度

ita:企业保持供应链畅通以及运行成本较低的能力。

(6) 客户管理成熟度

企业忠诚客户所占比重;

Um:客户服务的速度和质最让客户满意度如何。

1.1.2信息化成熟度评价因素集(见表2)。

信息化成熟度评价因素解释如下。

因为含义清晰,所以本文对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因素不再作详细解释。

(1)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u'12l:信息化对改变过去先算账后比较预算的做法,并降低人为因素影响的程度;

u122:信息化对每一个作业财务进行反映和监控的程度;

ul23:管理者能够实时获得生产经营的关键信息,为及时决策提供保障的程度;

uIM:信息化是否使得财务流程变成了刚性约束,使得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的程度。

(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U131:信息化对推动人力资源运作的重点从事务管理向企业战略伙伴方向发展的作用;

u132:信息化使得企业对知识员工重视度提高的作用;u133:信息化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能够清晰、明确、及时解决的作用;

ul34:企业招聘、培训、沟通、评估的网络化程度;

UB5:信息化使得员工培训、企业监督和管理职员成本降低的程度;

U136:信息化对提高人事管理透明度,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的作用。

(3) 管理决策信息化水平

u14l:信息化对信息整理加工、反馈验证,并提取出对企业决策有较强参考性、指导性的信息的能力;

ul42:信息化持续收集、跟踪、传递市场经济信息的能力,能否及时对决策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信息跟踪反馈;

u143:信息化使得企业信息费用减少、管理层有效地把握决策时间的作用。

(4) 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水平

u2,1:信息化使得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成为贯通的链条,构筑企业间或跨行业价值链的能力;

u212:信息化开辟了解消费者和市场需要的新途径,开发高效率的营销渠道的能力。

(5)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水平u221:信息化对客户进行具体甄别和群组分类的能力,是否能针对客户特性进行分析,并使各类产品的定价和市场分配等销售策略的制定与执行避免了盲目性;

um:信息化对销售和客服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

ua3:信息化是否开辟了与客户沟通的多形式渠道,能对在线门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及信任度。

1.2评价方法及步驟1.2.1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分配集W

权重分配集记作:W,,=(wgi,w^2,…,Wijq),Wip(0姿是因素Uij的权重。本文根据下级评价因素对其所属上一级评价因素的体现度,将下级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分为以下五档:——非常重要;4重要;3——较重要;般;1——不重要,并据此设计了调查问卷(略),选取了高校教授.企业领导、信息专业人员在内的九位专家,通过对专家的问卷调查与反馈,运用德尔菲法得出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如下:Wo=(woo1,wQo2)=(0.712,0.288);

W,=(wo,i,Won,w013,w0l4)=(0.267,0.206,0.333,0.194),Wf(wq21,wie2)=(0.443,0.557);

Wi,=(wi„,W112)=(0.542,0.458),W12=(w12,,wi22,w123)=(0.231,0. 397,0.372),

W13=(wi3i,w,32,wi33,wm)=(0.204,0.121,0.345,0.330),w14=(w,4i,wM2)=(0.448,0.552);

W2i=Wiei=0.443,W22=(wZ!i,W222)=(0.428,0.572)。

W0=(w001)=(0.566,0.434);

W,=(w011,w012,w013,w0|4)=(0.290,0.298,0.235,0.Ml),W2=(Wjj,,)=(0.375,0.625);

Wn=(wm,w"2,w113)=(0.315,0.370,0.315),

Wi2=(wi2i,wi22,wm>wi2<)=(0.267,0.333,0.210,0.190),W13=(wl31,wl32,wl34,w133,w136)=(0.143,0.095,0.190,0.238,0.143,0.191),

W14=(w141,w142,w143)=(0.357,0.215,0.428);

W2,=(w21l,w2l2>=(0.631,0.369),W22=(w2ll,wm,wm)=(0.308,0.382,0.310)。

1.2.2模糊综合评价

针对本文匹配关系的评价,为每个评价因素设定了髙、较高、中、低四个评价等级,即高,较高,中,低计算因素ui;对每个&的隶属度并建立1,2,3,4。隶属度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投票百分比法。然后运用MG,©)对W和R进行合成运算,即AeVtVRij,三级运算后得评价结果的行矩阵,对评价结果等级进行賦值:高、较高、中、低的陚值分别为1,0.75,0.50,0.25,这样就得到一个列矩阵H=[l0.750.50.25|\8。乘此列矩阵,即A=B„*H,得到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A'61。

(1) 企业管理成熟度评价评价步骤如下:

步骤IBn-Wu’Rn,,B14=WI4,R14,R22=

步骤2:Ri=[BuBj2BoBiJ^Rf步骤

步骤IBfWo-Ro;

步骤

通过以上步骤计算出企业管理成熟度的评价结果。

(2) 信息化成熟度评价评价步骤同上,得A"。

1.2.3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匹配度检测

将企业管理成熟度的最后评价结果计作A',信息化成熟度的最后评价结果计作A”,将最后的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低——0-0.25,中——0.25-0.5,较高~~0.5~0.75,高——0.75-1。两者的匹配度分为三种情况:

(1) A<与AM属于同一等级,说明二者处于匹配状态,有利于二者同时向更髙的级别发展。

(2) A'等级高于A",说明信息化水平滞后于企业管理水平,一些先进的流程模式和管理模式往往由于缺少信息化工具的支撑和保障而不能完全发挥其效益,企业工作效率较低B。此阶段企业有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3) A'等级低于A",说明企业管理水平滞后于信息化水平,现有企业管理的水平不能够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条件和基础。此阶段企业不能盲目进行信息化建设,首要任务是找到企业管理的短板,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避免贸然推进信息化,使企业陷入“IT技术黑洞”。

2 实证研究:ZT化学股份有》公和ERP项目实施

2.1企业及其信息化简介

ZT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大型氯碱企业之一,公司于95年开始实施用财务电算化,2000年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公司又陆续投资500多万元进行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组建公司网站,对外进行宣传,对内升级局域网,经过三年的不断推动,采购、销售、库存、结算、财务、统计、工资、固定资产、报表系统中的主要业务,大部分已通过网络系统完成。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内容的增加和改进,ZT管理层认识到公司现有的信息化水平不足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于2003年投资建设ERP管理系统平台,至2006年公司ERP建设的中短期目标皆以实现。

2.2 ERP实施前后ZT化学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匹配关系评价运用上文所建立的模型对CT实施ERP前后企业管理与信息化的关系迸行评价。

本文通过对ZT中髙层管理人员共7人进行问卷调查,请其对中泰化学实施ERP前后企业管理与信息化的水平进行评价,得原始评价数据,如表3、表4所示。

依照评价步骤计算得:

A-=0.592’A”=0.409。

依照评价步骤计算得:

A'=0.736,A"=0.687。

从上述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实施ERP之前,ZT的信息化水平较差,但其企业管理水平属中等,信息化水平滞后于企业管理水平,此时ZT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有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公司工作效率;在实施ERP后,ZT的信息化和企业管理都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信息化的正确实施不仅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并且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二者良好的匹配状态,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治理设计

标准体系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保证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的基础。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做好标准体系建设这项工作,对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组成

标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在信息化建设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信息标准体系可以表述为在跨行业的范围内,以实现企业信息化为目标,将涉及的所有标准按其作用的范围、相互关系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相互协调补充、密切配合的全面成套标准。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应该涵盖标准以及标准制定、运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即,包括标准体系、标准运行机制和标准管理机制。标准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管理体系是指制定和贯彻标准应遵循的标准化管理方针、原则、组织制度和标准体制。标准运行机制是指制定和贯彻标准过程中运行的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

二、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设计

标准的属性体系包括每个属性及其取值范围的明确定义,如所有者、级别、适用对象范围、层次等。标准属性及其取值范围都可以根据业务或标准管理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流程进行更新和增加,以保证能够灵活适应标准体系的发展需求。通过对企业架构的服务领域的分析,建立起以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为划分基础的企业信息化标准分类体系。业务架构可以分为业务架构指导原则、企业流程框架标准、业务流程标准、关键业务指标(KPI)标准、业务模型标准、业务角色和位置标准。应用架构可以分为应用架构指导原则、应用功能标准、非功能需求标准、用户组标准等。对于每一类企业信息化标准,首先考虑使用/引用国家、行业标准,当国家、行业标准不适用时,再参考国家、行业标准进行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标准关联关系定义是标准关联体系的基础,而关联关系的管理是关联体系作用发挥的保障。只有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标准制定时进行标准间关联关系的识别与确立,在标准更新时实现标准间关联关系的更新与维护,才能体现出标准关联体系的应用价值。根据UML关系模型,归纳制定了替代、使用、扩展三种关联关系。标准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早期的急用先上的单个标准的建设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各行业已普遍认识到必须加快建立一整套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例如:国土、测绘、环境、交通、林业等行业已经建立起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对指导和规范各相关领域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信息化标准治理体系设计

信息化标准治理必须全面、方便有效的执行,那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标准形式,重新建立标准的管理形式。构想将标准文本内容拆分各个模块,将各个模块进行数字编号。编号、模块和适应物料(机型)等参数作为基本单元,将这些基本单元建立数据库。最后将所有的基本单元整理成整个标准数据库,由操作平台调用数据库数据进行应用,构成新的标准管理形式。这种全新的形式命名为“标准数字化管理”。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既解决了标准繁杂难寻的问题,又解决了标准内容错漏的问题,还解决了标准执行问题。基于企业架构方法论,融合国际通用的TOGAF架构治理理论,构建以组织角色、治理流程、标准度量和治理工具的标准治理框架。标准治理组织分为信息化标准管理委员会、信息化标准办公室、项目组三个层次。具体的角色包括CIO、业务/IT标准负责人、标准管理协调人等。治理流程由遵循流程、例外流程、标准制定流程和标准沟通流程组成,遵循流程促进信息化标准的执行,例外流程用来处理信息化标准无法被遵循的情况,标准制定流程处理创建和更新信息化标准,沟通流程促进标准在整个组织的宣贯和沟通,四个流程互相联系,互为输入和输出。标准度量主要分为两类: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实体度量和治理度量,如标准制定次数、标准制定通过率、标准遵循次数等。通过IT工具支持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的可持续管理和治理体系的长效管理,包括流程管理、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管理、企业信息化标准度量指标等。

四、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标准的目标是为信息化建设服务,最终服务于业务活动,用来约束、管理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标准不仅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还需要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完整治理体系,保证企业信息化标准能够正确地、可持续地建立和实施。在制订信息技术标准过程中,坚持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总体与局部相结合,规划与实施相结合,体系与应用相结合,制标与采标相结合,管理与流程相结合,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有序进行。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充分体现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体系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全力推进标准体系运行、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逐步推进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工作秩序和作业行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