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 发展 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 哲学 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 现代 科学 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 计算 机 网络 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 经济 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WWW.133229.cOM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 教育 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 工业 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 电子 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 历史 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 发展 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 哲学 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 科学 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2篇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沟通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的实践底蕴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险社会 伦理危机 现代性

自从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提出“风险社会”概念以来,风险社会理论受到普遍关注。这种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时代,许多风险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实生活中许多意想不到的危机也似乎在印证这种理论,比如印尼海啸、疯牛病、“9·11”恐怖袭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等等。这些具有世界影响的“突发事件”使人们感到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和危机的社会。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加,更使人意识到,如果不对风险加以防范,就可能导致全球危机甚至人类毁灭。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前的人们就没有注意到风险和危机问题,而是说随着科学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风险问题在当代日益突出。

一、现代性与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理论家大多从宏观的历史视野对风险社会进行历史定位。贝克自觉地把风险社会理论和现代性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自反性现代化理论(reflective modernization)。根据贝克的观点,现代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简单的或正统的现代化,它产生了现代社会;第二次现代化是自反性现代化,它产生了世界风险社会。第一次现代化大概从16、17世纪发端于西欧,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最终完成了工业化,建立了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贝克强调,“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是现代性的两个基本维度,所谓现代化,即是资本主义与工业化结合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出现先于工业主义的发展,而且由于资本增殖和扩张的需要,为工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原动力。工业生产和与之相关的持续不断的技术革命,创造了效率更高和更为廉价的生产过程。”第一次现代化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不仅使人类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创造了惊人的物质财富,而且导致了政治的民主化、民族国家空前繁荣强大。但是第一次现代化也带来了许多恶果:随着物质生产的持续扩张,自然成为人任意支配的原料基地,这导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受到资本家的剥削,产生严重的阶级对立,而整个社会趋向于管理的合理化、科层化,使人日益丧失了自主性。此外,资本主义的扩张还伴随着对弱小民族的征服和掠夺。可见,现代性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某些风险和威胁。只不过,第一阶段的现代化所产生的威胁还不是大众或政治关心的核心问题,由决策产生的风险只是“残留风险”,破坏性不大,并且被视为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而“合法化”。

进入20世纪中叶,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社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一项决策就可能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这说明人类进入到现代化的第二阶段。这时工业社会的危险才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政治争论的中心。因为风险可能导致的危害极大,而工业社会制度已不能根据自己的标准控制和消解自己产生的威胁。在贝克看来,这是工业社会发展的自反性的结果,由此他提出了自反性现代化概念,“‘自反性现代化’指创造性地(自我)毁灭整整一个时代——工业社会时代——的可能性。在这里毁灭的对象是西方现代化的胜利成果”。贝克特别强调,“自反性现代化”中的“自反”(reflective)不是指“反思”(reflection),而是首先指“自我对抗”(self-confrontation)。现代性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工业社会积累着自身的威胁和影响,另一方面,工业社会的自信使人们忽视了这些风险或将危险抽象化,最终损害现代社会的根基。也就是说,现代化的基础和现代化的后果产生了自我冲突。自反性现代化就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自我转变,就是现代性的激进化,就是对现代工业社会之前提的自我破解和自我否定。然而,这种转变不是革命,因为它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危机,相反,是由于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发生的自我转向。因此,其动因是内在的。由于削弱现代社会基础的恰恰是进一步的现代化过程,因此这种转变是无意的、非政治的,是“现代化的现代化”。当然,自反性现代化并不排斥反思,因为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和冲突在风险社会中已然成为反思的目标。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人们更加关注如何预防、控制、分配风险等问题。

风险社会带来的风险种类很多,既有生活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也有生态风险、技术风险(如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生物技术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等)。在风险社会理论看来,现代性总是涉及风险,但是,第一阶段现代化的风险和第二阶段现代化的风险有很大区别。吉登斯区分了外部风险(external risk)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manufactured risk)。外部风险来自外部,是由于传统或自然而导致的风险,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则是不断发展的知识所导致的风险,是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风险。在传统文化和工业社会中,人们主要担心外部风险。而在当代风险社会中,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占据主导地位。这些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并不只涉及自然,也涉及生活的其他领域,如婚姻和家庭制度。

如果说在第一阶段的现代社会中,风险还局限于民族国家之内,那么,在风险社会中,风险则成为全球性的风险,是具有全球性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风险。“从总体上考虑,风险社会指的是世界风险社会。就其轴心原则而言,它的挑战是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无法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界定的现代文明制造的危险。”在第一阶段的现代社会中,风险往往是利益生产的副产品,是可以在工业制度的标准下得到检测和控制的。而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则是不确定的,它们超越了人们的感知范围,甚至超出了人们的常规想象,既无法计算也难以通过公共措施加以防范。这一点特别体现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工业社会的制度性危机和全球性危机,而不只是环境问题。这种危机在工业社会概念范围内不会被发现,而只有在风险社会的视野中才能被认识。

风险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并且是一种坏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社会必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和越来越多的社会冲突。但是,在这种条件下,不确定性不再是一个秩序问题,而是一个缺少确定解决方案的风险问题。然而,风险的不确定性不是完全消极的,对于贝克来说,“风险及人为制造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文化和政治的动态变迁,从而削弱了国家的科层制度,对科学的统治提出挑战,并且重新设定了当代政治学的战线”。也就是说,他将风险社会作为现代性的一种新的可能,带有明显的未来导向。贝克认为,风险社会的来临会动摇旧社会秩序的根本预设,比如,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就有可能改变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他强调建构世界主义的民主政治,以应对全球风险社会的威胁。在这个意义上,风险也意味着机遇和挑战。正如吉登斯所说:“毫无疑问我们不能消极地对待风险。风险总是要规避的,但是积极的冒险精神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充满创新的社会中的最积极的因素。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意味着我们要面对更多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我们在支持科学创新或者其他种种的变革中,可能应该表现得更为积极些,而不能过于谨慎。毕竟,‘风险’一词(risk)的词根在古葡萄牙语中的意思是‘敢于’。”

二、风险社会与伦理危机

风险社会理论对风险的讨论也涉及伦理危机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风险重塑了工业社会基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家庭模式、性别身份、婚姻、亲子关系、职业等方面的改变。这种“去传统化”自然给传统的伦理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贝克看来,自反性现代化导致了一种个体化的社会潮流。这包括从基于身份的阶级的脱离,妇女从婚姻的供养关系中的脱离,工作的灵活化和工作场所的分散化等等,从而使个体成为生活的规划者和组织者。“整体趋势是生存的个体化形式和状况的出现,它迫使人们为了自身物质生存的目的而将自己作为生活规划和指导的核心。”在个体化的潮流中,阶级对立、阶级文化和阶级意识纷纷隐退,社会等级和阶级模式逐渐被颠覆,生活方式开始了多样化和个性化。在工业化时代,个体化和阶级化是同时发生的,个人被迫从属于某个阶级。但现在,个人自己成为了生活规划和行为的中心,传统的阶级社会分析模式似乎不再适用。

然而,个体化过程却不得不付出不安定感的高昂代价,人们会面对突然失业的威胁,生活收入的主要保障也日渐消失。妇女虽然脱离了传统家庭,在经济上依赖自己,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位置却极不稳定。也就是说,在自反性现代化社会中,不平等绝没有消失,它只是不再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地与个体化联系在一起:“它们仅仅是以社会风险的个体化形式被重新界定了。结果是社会问题逐渐以心理学的方式被感知:个人机能不全、负罪感、焦虑、冲突和紧张。矛盾的是,这里出现了一种个人和社会的新的即时性,一种风险和疾患的直接联系。社会危机表现为个人危机,它们不再(或者只以非常间接的方式)根据它们在社会领域中的根基来感知。”在风险社会中,制度和社会所带来的风险向个体化敞开,风险被认为是个人选择的后果,于是,社会系统的问题被转化为个人的失败。

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人们也面临着不安全感和伤害感。虽然在性关系、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男女趋于平等,但在劳动市场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不平等仍然持续着。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她们对不平等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实际上,男女的不平等具有社会结构方面的根源。工业社会依赖于男女的不平等。女人的家庭劳动是维系男人的雇佣劳动的重要因素。但这种不平等与现代性的原则相冲突。随着男女平等的进步,核心家庭的基础受到质疑。现在,男女角色混杂了,家庭劳动也可以成为雇佣劳动,劳动分工的基础崩溃了。由于两性在职业流动性、家务分工、避孕和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影响和风险,因此,共同生活的男女之间存在着诸多冲突。家庭本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凝聚力的基础,但在风险社会中,这种保障形式却开始瓦解。家庭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更多女性愿意外出工作,子女面临父母离异的更大风险,导致家庭生活变化的因素日益增加。并且,家庭和个人生命的联系也变得松懈,个体化过程和核心家庭的解体带来人的孤独。而流动性的增强也迫使个人缺乏稳定的社交关系——虽然交往范围在不断扩展、更加丰富,但交往却是短暂易逝的,甚至连性关系也可以变为短暂的交换关系。

总之,随着个体化过程的发展,工业社会中的集体意义正在枯竭。个人从工业社会的秩序中被释放到全球风险社会中,不得不在伦理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与危机。个人的威胁、机遇和矛盾必须由个人自己来感知、理解和解决,越来越少地求助于家族、社区或团体。家庭虽然存在,但核心家庭日益稀少。不平等虽然增加,但阶级不平等和阶级意识失去了社会的核心地位。自我也不再是明确的自我,身份认同陷入危机。这就造成了伦理的危机。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那样:“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依据对日常生活所提出的道德问题的压制来理解这种现象,但它拒绝任何答案。‘生存的孤立’并不是个体与他人的分离,而是与实践一种圆满惬意的存在经验所必需的道德源泉的分离。”

除了与家庭、工作等有关的社会风险之外,风险社会理论还强调技术和生态等物质方面的风险,以及由此导致的伦理难题和困境。17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一方面,科技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满足了人类的各种需要,在能源、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引起了持续的革命性变化;另一方面,科技活动本身带有试验性和不确定性,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后果。人类运用科技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不仅会使得环境的破坏越明显,大自然的报复越激烈,而且会对社会文化产生未曾预料的影响,对人们的伦理观念提出挑战。比如,科技的发展可能引入新的生命物质,改变生命信息、进程或智能,从而冲击传统的生命价值观。而由于人工流产、安乐死、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等技术的运用,我们都会发现各种根本性的伦理争论,如生命是否具有神圣性,人们是应当改变生命还是应当尊重自然秩序。在这些问题上,人们往往把对科技的反思寄希望于科技工作者,要求他们遵守职业规范,承担社会责任,对科技的风险性保持警惕和回应。

实际上,科技不仅在某些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它几乎主导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所谓的“科技文明”。科技文明表现为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不断扩张、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层的管理模式、生活的规范化以及效率至上等等。当代思想家们(如海德格尔、法兰克福学派)在反思现代社会时,大多强调科学技术对人的统治。他们认为,科技不是人们可以任意支配的工具,相反,科技塑造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偏好和价值观,甚至导致人类本性的变革。而且科技本身体现的是一种工具理性,它的发展刺激了工具理性的膨胀。在工具理性的统治中,人不仅对自然采取工具态度,对于人自身也是如此。这必将导致价值理性的失落以及人的非人化。科技文明的发展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巨大矛盾,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危机。人们会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中重新追问古老的伦理学问题:是否还有更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否还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伦理危机,从全球范围来看,风险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就是关于风险的分配。贝克曾强调,在风险社会中,正义问题正从利益的分配转向风险的分配。这一点特别体现在环境领域。环境正义问题日益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它不仅涉及国家内部的关系,也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乃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众多。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经济,它们不得不消耗和出口大量自然资源。而占当今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却消耗着世界80%的自然资源,同时还将一些高污染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来,从而导致发展中地区的环境不断恶化。风险是与全球政治经济不平等的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穷人比富人更深刻地感受着环境风险。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保护了发达国家的环境,却牺牲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正如贝克所说:“全球风险社会的无产阶级居住在临近烟囱的地方,居住在第三世界的工业中心的精炼厂和化工厂的旁边……危险的工业已经转移到低工资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不是巧合。在极端的贫困和极端的风险之间存在系统的‘吸引’。在风险分配的中转场里,‘不发达的偏远角落’里的车站最受欢迎。”

三、风险社会:的反思

对于风险社会及其伦理危机,需要从的立场进行反思和评价。现代性问题始终得到者的关注,他们积极参与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性)的讨论,建立了富有影响的现代性理论。在者看来,现代性是伴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形态。现代性和资本主义是一对孪生子。或者说,经济的现代性——建立在私有制之上的大规模的商品生产、交换、消费和资本积累——是整个现代性的基础。西方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因此,要理解风险社会,必须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人手。

资本主义的发展所推动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使人从传统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极大的个体自由。但现代社会又蕴含着不确定性。现代社会的变化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人们对于时空的体验,对于自我和他人、自我和社会的关系的体验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社会为人们敞开了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但也充满了危机。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是现代人的基本体验。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的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根据的观点,变迁和运动正是现代化的特征,现代化过程总是伴随风险,只是由于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在规模、程度、隐密性和不可预见性等方面要比传统工业社会时更大。贝克虽然正确地指出,现代化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工业化社会已被风险社会取代,但是他把工业社会和风险社会完全对立起来的做法,则显然有些夸大。因为,一方面,传统的工业社会也充满了风险,而非一个稳定的结构;另一方面,所谓风险社会中的风险,特别是生态环境的风险,仍然主要是由工业产生的。此外,贝克所说的个体化过程,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也都有精辟的论述。贝克认为自反性现代化阶段的个体化和工业现代化阶段的个体化存在本质区别,特别是认为自反性现代化的个体化潮流的突出特点是阶级对立和阶级意识的消失,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性依然客观存在,虽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意识形态的控制,阶级意识有所淡化,但不能就此得出阶级社会消失的结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可以说,个体化过程及其带来的个人生活的动荡不安,与传统的断裂和伦理的危机一道,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不是今天才需面对的问题,而是伴随着整个现代化过程的问题,只不过它们在今天有了新的表现形态和具体内容。

“风险社会”概念突显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风险性。但是,从的现代性理论来看,风险社会只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方面。人们也可以用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等概括晚期资本主义。所以,风险社会理论不能够全盘把握晚期资本主义的总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某些风险(比如,金融风险)似乎就不是突出问题。只是由于晚期资本主义所带来的风险超出了民族国家界线,风险才成为世界性的。风险社会理论不足以揭示风险的由来,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的扩张。可以说,风险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如果一个国家的干预手段可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国内资本主义所造成的风险,那么,由跨国资本主义所造成的风险则是一个国家难以控制的。对此,马克思准确地诊断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即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甚至还有强化的趋势,只不过不再表现为一国或一个区域内部的状况,而是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状况,表现为一国、一个地区或跨国企业内部的相对有组织性与资本在全球范围流动的无序性之间的矛盾。原来在一国或一个区域内表现的风险现在转化、放大为全球性的风险”。

西方者在分析现代性问题时,除了马克思之外也借助于其他理论资源,特别是马克斯·韦伯的思想。韦伯区分了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活世界日益世俗化,这导致了手段一目的合理性的增长,社会领域日益建立起工具化的秩序,而在价值领域则呈现出分化。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普遍接受了韦伯的合理性的观念,他们更多地用工具理性来表达目的合理性。他们认为,工具理性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先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生活模式和观念,而资本主义为工具理性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动力。他们接受了韦伯关于工具理性和科层化的持续扩张的观点,认为手段一目的合理性在当代成为一种控制形式。但他们不像韦伯那样屈从于这个合理化的世界,并不认为合理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在他们看来受工具理性支配的铁笼般的社会实际上是盲目的,体现了“合理化的非理性”。他们从人本主义立场来批判工具理性的统治导致的异化,倡导个性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解放。

风险社会理论也看到很多风险产生于科学技术及其工具理性的统治,造成了如贝克所说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状态。但他们对工具理性的批判缺乏深入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深层原因的分析。实际上,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是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具理性的扩张以及带来的负面效应,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不可分。一方面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利润、扩张自身,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理性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造成科学技术理性的泛滥。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无政府主义总是和合理化、技术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理性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合理和危机。它通过管理体制、科层体制、文化工业体制造成了一个在思想和行为模式上毫无选择余地的单向度社会,使得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具有了合理化的形态。在合理化中风险和危机被忽视,或者使人们产生可以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幻觉。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社会;非物质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非物质化”是指信息化或者数字化,社会的非物质化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英国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这样描述非物质化:“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工具,并给予它们以未加工的物质从未有过的功能和样式。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性的:正是通过物质,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社会生活开始告别原子时代的真实,世界已经开始因虚拟而飘忽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且遥远,在交流的过程中除了信息是真实的以外,其它都是物理化的虚拟真实。告别了原子式的真实以后,人们的生活将是数字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将是虚拟化的集成。

1 非物质社会的内涵

所谓的“非物质社会”就是指数字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工人比率大大增加。与原始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后者的产品价值包含原材料的价值和体力劳动的价值,而非物质社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以先进知识在消费产品和新型服务中体现的比例衡量。在这个社会中,大众媒介、远程通讯和电子技术服务和其他消费者信息的普及,标志着这个社会已经从―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很明显,整个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其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领域,还波及到哲学和认识领域。同时,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紧紧盯住物质的东西发展到关注非物质的东西,即:知识、信息、智识、体验、美感、智慧等概念,统统都指向非物质的东西。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称这个社会为“非物质社会”。

2 非物质设计的特征

当前的设计趋势正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发展,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发展,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发展。进入非物质社会后,电脑作为设计工具,虚拟的、数字化的设计成为与物质设计相对的另一类设计形态,即所谓的非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的出现,使设计的存在形式更加丰富,揭示了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的非物质特征。

2.1 形式的非物质化和功能的形式化

传统的设计是用优美的形式来表现实用和便利的功能。实用的功能和优美的形式是设计追求的目标,两者相得益彰。而非物质化对设计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功能和形式的关系。现代科技使许多产品的形式与其功能相分离,即这种形式不表现其功能,功能似乎超越了原来意义上的形式。其实,非物质化以后不是没有形式存在,而是形式与功能合二为一了。例如电子邮件,确实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形式:信封、信纸等,只剩下了信息传递本身。实际上,这也就是形式。只是形式也变成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形状、色彩、线条、质地等。当然,此时的设计品也不再传统,已经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功能了。所以非物质化对设计的最大影响是:形式的非物质化和功能的形式化。这使设计逐渐与物质相分离,而更向精神靠拢。

2.2 产品功能的超极化

非物质化社会中的实体将会变得越来越超越功能、多功能,或者没有实用功能,而非物质化的背后依旧是高科技的支持。设计脱离了人们原来的想象,发生了质的变化。产品的外在形式已经不是主要用于表现其功能特征,其功能本身已变成一种脱离产品外在特征的“超功能”。例如,声音可以代替键盘,感触器可以认出横穿而过的手掌,接收器可以识别手势等肢体语言。

3 非物质社会对于当代设计的影响

随着非物质社会的到来,设计已超越专业生产的领域,凡是生产活动都需要有设计;不仅物质生活需要设计,精神生活也需要进行设计。在这里,技术是重要的,但不是本质性的东西,只有“艺术性”和“精神性”才是最符合人们需要的。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在人与物、设计与制造、人与环境以及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3.1 情感化现代设计

“以人为本”不仅在设计上要体贴入微,考虑使用者的心理和习惯,还要体现出对使用者的精神关怀。人与产品之间存在着人机交融关系,人是有情感的社会群体,因此产品不能被视为单纯的物质形态。让产品成为情感依托是非物质社会产品设计追求的目标。从产品要满足功能需要到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可以说是设计的一大进步。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的功能里已经包含了情感的因素。也就是说,产品在满足消费者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产品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实用物品成为了具有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的东西。

3.2 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服务功能

非物质化社会将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社会,因此任何非物质化模式的设计都将是以消费者为对象的,这意味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将在新时期更加突出。色彩斑斓的iMdc计算机令人爱不释手,使得苹果公司起死回生;德国“新甲壳虫”汽车以可爱的造型吸引顾客,挽救了大众汽车公司的形象,成为汽车业变革的催化剂。正如成功策划了大众甲壳虫汽车的巴里・谢泼德说:“制造商意识到,顾客寻找的不只是产品的功能。他们要买的东西,必须能够体现主人的某个特点。”服务的主要层面正是从精神上调节人的身心,使人们能够切实地享受生活。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物质的实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势必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后工业的非物质文明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设计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设计的转变。

3.3 多学科参与合作的设计方式

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关注产品的使用者――人本身。“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使设计师把更多的目光从产品转移到产品的使用者上来,设计出更符合人性化、使用更便利的产品是设计师在新时代的重要目标,对人性的关注应该引起设计师们的重视。设计师在构思阶段就要把人作为设计的重要参数,同时也要求设计师考虑远比产品的造型多得多的问题,使设计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画图工作,还需要各种人才的合作和参与,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学、美学等。能够在产品设计中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不仅会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在使用中的便利和舒适,还会让消费者感受到设计师对消费者在精神上的体贴关怀,让他们在“就像是为我度身定做”的感慨中体会到设计师的体贴入微。因此,今天的设计已经成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设计师更为全面的综合知识,而非仅仅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创造力;视觉艺术;升华;艺术观念

艺术创造力的作用非常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相关艺术的发展,艺术家想要能够创造出更加优质的艺术作品,就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创新思维,从而才能创作出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

一、当代视觉艺术家是时代的思想者和情感体验者

作为一个合格的艺术家,必备的素质就是能够会“自己思考”,只有具有了独立的思维才能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在时代不断交替的洪流中存在的价值直接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足够的创造性,而艺术家的这种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有来自于时代对于其赋予的新的要求。艺术情感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良好的艺术情感体验是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只有将自身置于真正的情境当中,才能体验到完整的艺术,并且能够在当前社会利益的背后发现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从而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艺术家对于社会的认识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能否更加接近真正的艺术,并且也影响着其创造作品的质量。在当代的视觉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将创造力更好地运用到作品中,并且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中的许多艺术中去。拥有了创造力的艺术家就会从原来的画家变成了当代的“思想家”,甚至是“政治家”,有了自己的创造思维和能力,艺术家可以为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创造力赋予了艺术家更强的力量,使其能够冲破时代和自身的限制,并且在当前社会中创新思想的鼓励下实现更高质量的作品创作。很多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一些较为简约、含蓄的艺术手法也会被艺术家的创造性唤醒,并且会逐渐被新的艺术理念所取代。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能够使用更加具有创造性的手法来产生艺术,将作品从抽象转化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并且为艺术的发展插上了一对翅膀。当代艺术家拥有的艺术创造性使其比其他任何时刻的艺术家更能自由地创作,从而实现了视觉艺术的真正意义。

二、创新的艺术观念成为当代视觉艺术前进的思想动力

视觉艺术家和其他的艺术家有一定的区别,这些艺术家主要是通过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来宣扬一些理念,并且通过艺术作品产生的视觉来表达出艺术的内涵。很多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表达出自己对于社会的一些看法,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表达和承载作者思想的完美途径。在视觉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并且其中较为著名的时期都有较为标志性的艺术家树立出相对新颖的理念,从而影响到后世很多代的艺术创作。比如对于西方的艺术来说,在古希腊就有很多杰出的艺术家涌现,如波流克列斯、菲迪亚斯等人雕刻出许多流传至今的作品,在雕刻中他们的创造性做到了将艺术和数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了对艺术追求的最高准则,这也为之后的艺术家在发展自身的艺术创造性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到了十九世纪末期,西方印象派的艺术家受到了一些关于现代的一些艺术观念的影响,因此在表达艺术时尤其是关于对外界事物的表现上,从以往的传统手法转换到了现在的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并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从传统的写实转换成了现在的对艺术语言和灵魂的探索。之后的视觉艺术便开始分开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其中一个是将艺术的观念和艺术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手法不断弱化,从而使艺术渐渐形成一个更加纯粹的追求,以便于对艺术实现更高层次的探索,还有一种则与前者相反,这种艺术在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更加强调艺术自身作品的观念性,并且能够将作者蕴含于作品其中的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弱化艺术的表现手法而升华其情感的方式更加符合时代的审美。

三、当代视觉艺术是现代人实现自我价值和抚慰心灵的精神家园

当代的视觉艺术较之之前的视觉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1.当代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创作不再紧紧局限于自身,而是将眼光放开,并且将其聚焦于大千世界,同时对于艺术的表现手法也从以往的表现技法的重视转化成现在的对感情以及艺术创造的重视。2.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较之以往更加趋于多样化,当代艺术的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地将自身与一些高科技进行融合,这也是艺术创造力在推动当代视觉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体现,当代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较为流行的是“综合艺术”。3.当代视觉艺术对于艺术的追求更加注重于新艺术形式,而不仅仅是内容,并且将艺术的创造性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由于当代的视觉艺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因此使得该艺术与其他不同的艺术之间能够相互借鉴,吸取营养。新时代伴随着高科技的出现,很多新的手法也被运用到艺术的表现中,并且在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中关于艺术创造性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艺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色彩,也正是由于当代艺术家充分运用自身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吉品,刘秀丽.基于创造力内隐理论的艺术创造力结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李吉品,刘秀丽.艺术生创意自我效能、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4).

[3]李吉品,刘秀丽.艺术创造力评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