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仓储管理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以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由于学制为五年,时间较长,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要求既不可能像三年制高职扎实,职业技能的要求又不像中职那样简单,它是以就业为导向、今后需求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既可以做高级技术人员也可做一线技术工人。
《仓储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很强的课程,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广,既带有基础性又带有专业性,而五年制高职生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看,与三年制高职的学生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这种情况,成立了课程改革小组,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对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
一、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内容包括仓库的规划,仓储作业,库存控制,仓储商务,仓储技术与设备等。出于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还比较差的情况,需加大操作实践性强的仓储作业、仓储商务和仓储技术与设备部分的实训课时,并结合案例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授课内容及课时分配见表1。
如表1所示,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的比例为1:1,仓储概述和仓储规划与设置的实训通过实地参观讲解达到教学目的,模块三到八的实训按照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根据仓储课程及五年制高职生的特点,先让学生手工填写各种单据,账册,模拟仓储作业流程,使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基本仓储作业训练,熟悉各个环节的操作原理及要求,为最后的自动化立库综合实训打下基础。模块九仓储商务管理的实训通过设置不同的仓储业务,模拟商务谈判,让学生自己拟定仓储合同。在最后的自动化立库综合实训中,布置不同的仓储任务,进行一次完整的、系统的自动化立库的仓储作业实训。
二、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
1.采用启发式教学
五年制高职学生表现出调皮活泼,上课容易走神这个问题,我们需引导他们去思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最后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学习商品出库的基本要求时,可预先安排几个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的情节模拟商品的出库,然后根据提货人员拿着涂改过的凭证提货,仓管员未检查凭证的情况下,把新入库的一批货物出库,最后导致诈骗等情节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商品出库的基本要求――“收有据,发有凭”,“先进先出”,“三不三核五检查”等。
2.案例教学
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喜欢听故事,因此我们在每一章节中穿插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或作为引子,或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或作为课堂讨论,学生3个人一组,采取竞赛或辩论的方式。
3.课堂教学和实训相结合――模块同步仿真教学法重点学习
高职院校学校的实训一般安排在学期末或学期初,这样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加之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很容易忘记学过的内容,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在物流公司的实地调研,结合我院的实训基地情况,提出了同步仿真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校内的仿真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首先进行模块的理论教学,一个模块的理论教学结束后,紧接着实训此模块的内容,最后又回到理论的角度总结实训,实现了同步仿真仓储活动的效果,不仅仅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同时改革实训小组的分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加到实训教学活动中来,模拟仓储活动中所涉及的主要角色,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整个仓储活动的流程及仓储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
三、多方位考核的考试制度
考试,是完成每门课程学习所必须经历的事情,通过考试,可以督促学生对近期所学的课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复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然而,考试方法是否适当,对学生的培养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好的考试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善学习风气,促进教学。
我们改进了以往平时成绩(作业,出勤)20%,卷面成绩50%,实训成绩30%的评定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增加了案例讨论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实训成绩增加了职业素养部分,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爱护仓储设施设备,保持仓库整洁的良好习惯,坚持正确的职业导向,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加大了实训成绩的比重,具体分值比例为:平时成绩(作业,出勤)20%,卷面成绩30%,实训成绩50%,强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依葫芦画瓢”完成一张笔试试卷和简单的仓储操作。
四、结语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帮助他们树立规范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兴趣、激情、自信,培养责任感以及舒展的个性和创造性。
五年制高职学生仓储管理实务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大量工作等着我们去做:在理论教学方面,我们要编写合适的教材,结合专业特色,更新知识点与后续课程相衔接,同时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配置设备,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训内容,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
参考文献:
[1]何锡涛.新老五年制高一职教育的比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
[2]乐盈.五年制旅游类高职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教育与职业,2004,(20):24-25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知识维度、技能维度、态度维度、情境维度等,从行为表现性的维度拓展到默会的、潜能的维度,从聚焦职业岗位本身扩展为职业群、甚至生活领域的相关能力[1]。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职业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课程设置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强调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2]。《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应着企业的仓储配送岗位,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仓储管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仓储配送作业流程、会使用各种仓储设施设备,对仓储配送作业进行操作,是一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仓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的数字化在线教育与线下的课题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微众,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借助在线教育职业与信息技术推动学科教学,以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3]。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17年笔者承担的《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获得校级在线精品共享课程建设的立项支持,对本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本课程参加2019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经过近年来课程改革与建设,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在线课程。文章基于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课程特点,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后通过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完成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和总结。
二、高职《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包含仓储商务活动、仓储规划与设计、入库作业、在库保管、出库作业、配送作业六个模块,知识点和技能点多,对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非常重要。目前本校该门课为56课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受课时限制,组织学生对部分技能点进行实践演练,更多的技能点需要学生课后进行实践和总结。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沟通实时性差,教师难于掌握学生课外实践演练情况,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混合式教学中,基于“超星学习通”建设课程平台,在平台上展示所有的课程资源,教师课前通过平台任务和引导问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进行课前在线测试,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确定教学难重点,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上只需要针对学生在课前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讲解即可,更具针对性;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和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完成课程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课后技能训练情况可以录制视频上传平台,教师更易掌握学生技能培训情况,实时点评,学生能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师生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实施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课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二)网络环境和教学平台支持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建设完成数字化校园,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比例达到100%,学校已经购买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为实施混合式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在线测试、随机提问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三、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的特点,确定以学生为中心,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一)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主要包括对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职业岗位能力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情分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授课对象为物流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课前对学生发送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能力、对于课程的认知、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认知。调查发现,通过前续学习,他们已经具备商品学和仓储管理基础知识,但是对于仓储配送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并不清楚;基于对高职物流管理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发现他们喜欢探究式学习、爱动手,愿意团队协作,不喜欢灌输式教学,愁死记,缺乏严谨细致的科学职业素养。
2.教学环境分析。要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必须需要有功能强大线上教学平台、教室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课程所使用的平台是超星学习通,通过平台可以展示课程资源、讨论交流、教学任务、学习通知、主题讨论、在线提交作业等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在线测试情况,并实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平台也能满足学生线上学习需求,并方便沟通交流。学习环境和实训环境在本专业的物流综合实训室,配备有电脑、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并建成仓储配送实训所需要的各类仓储设施設备、实训软件等,能满足课堂知识讲授和技能实践演练的需要。
3.职业岗位能力与教学目标分析。根据2019年7月30日教育部出版的《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仓储配送主管是物流管理专业主要的岗位群之一,培养目标为具有信念坚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从事仓储、运输配送等基层管理和物流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物流企业、企业物流部门仓储配送岗位进行调研,与企业行业专家进行座谈,共同确定仓储配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职业知识:熟悉仓储配送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仓储安全等知识;掌握商品的出入库作业流程;熟悉仓储在库管理、库存控制知识;熟悉仓储商品流通加工的项目、操作方法及流通加工业务的组織知识;熟悉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了解典型的配送模式和类型并掌握配送路线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3)职业技能:能开展仓储商务活动;能独立开展仓库的出入库作业;能开展货物在库管理以及仓库安全管理;能进行有效的库存控制;能根据配送订单要求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商品分拣和流通加工作业并为出库商品选择合理的配送模式,完成配送作业。
确定仓储配送岗位职业要求,即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仓储配送管理、操作知识,具有独立开展仓储商务、仓储日常管理及配送工作、仓储信息处理等专业技能;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具备知识、技能、素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4.教学内容分析。《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作为物流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选用国规教材《仓储管理实务》,依据国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仓储从业人员资质国家标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重构,设置了六个教学项目:仓储商务管理、仓储规划与设计、入库作业组织、在库管理组织、出库作业组织、配送作业组织。并对各个项目进行细化,设置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确定各个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技能训练关键点。
(二)教学设计
依据混合式教学理论,主要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五个方面开展。
1.教学策略设计。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均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加强行业指导、评价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入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强调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指导学生的课后企业实践,并全程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在课堂设计实现工学结合,达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目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Flash游戏、讲授、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理念。采用超星学习通APP、国家教学资源库、动画、游戏、思维导图(Mindmaster)、微信视频连线、3D仓储虚拟仿真软件等教学手段,并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到课堂答疑、技能实践评价、课后拓展教学中来,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最终实现课程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实现“知行合一”教学目标。
以课程中项目三入库作业中的任务二“货物入库验收”为例,首先确定线上学习和课题学习的关键点。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课前学习和在线测试,掌握基础知识。在课程设计时以货物入库验收流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任务;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设置任务情境,设计两类货物验收项目,分别是模拟货物验收,掌握货物验收关键知识和技能,并采用实训室货物,随机抽取货物进行实物验收,虚实结合,锤炼学生实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三个引导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提升知识理解深度;依据货物验收步骤,将任务分解,确定验收四步骤,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完成子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连连看、货物找茬”等Flash小游戏及绘制四维导图、企业导师参与指导评价等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强化职业核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推进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重难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资源设计。网络教学平台中所有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的基本文件、课程学习资源、课程拓展资源。通过实现各种资源形式的多样化,来提升学习的兴趣。资源形式如表1所示。
3.教学环境设计。线上的教学环境主要采用超星学习通APP,所有的课程资源,线上任务和在线测试,学生通过电脑或者下载APP利用手机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和在线测试,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平台实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解答;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实时点评反馈;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利用物流实训室,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组织学生进行重难点讨论、展示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并利用实训室的仓储配送设备、仓储配送管理软件对技能点进行实践演练,提升专业技能。
4.教学组织与活动设计。《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教学组织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演练、在线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讲解,实践演练完成专业技能点的训练,在线学习主要在课前课后完成,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学习,预习新知,巩固知识和技能点。因此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安排如图2所示。
(三)教学实施
依据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研究以课程中项目三“入库作业”中的任务二“货物入库验收”为例,实施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货物入库验收流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细化,课程任务分解,通过课前感知、课中演练、课后提升来实施混合式教学。
1.课前感知。教师将提前一周通过教学平台任务,上传教学资源,设置课前在线测试;学生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登录学习平台,学习微课、教学资源,完成在线测试;以小组为单位到企业体验验收,拍摄视频上传学习平台,教师在平台上建立讨论主题,学生分享课前体验入库验收个人感悟,形成对货物验收的感性认识;教师查阅学生课前测试情况、完成的任务视频和讨论情况,分析学生对货物入库验收的感知程度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难点。
2.课中演练。学校每节课为45分钟,一般是两节课连排。课中演练的环节如下。
(1)创设情境(8分钟):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要顺利完成此批货物的验收,必须要做哪些工作,一起对项目任务进行细化,确定子任务。
(2)任务解决(35分钟)。这部分主要是解决学习重难点。教师将入库验收任务分解成核对单据、确定验收比例、验收实物、异常处理四个子任务;设置“是不是所有货物入库前都要验收呢?货物验收需要验些什么呢?出现验收异常应该如何处理呢?”三个引导问题,并通过《验收流程拼图游戏》《货物验收比例连连看》《货物质量来找茬》等小游戏、知识点口诀归纳、企业专家连线、绘制货物验收思维导图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知识点的巩固,训练专业技能,实施过程通过由易到难,强化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学生通过游戏,自我反思,完善思维导图并展示。教师连线企业专家,讲解企业实际工作中异常处理的方式,并强调在验收过程中一定要严谨细致,做到诚实守信,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在整个讲授过程中,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并指导各小组完成各个子任务。最后由学生汇总分解任务,完善情境任务方案,上传平台,教师点评打分。
(3)仿真实训(15分钟)。这部分主要是利用虚拟仿真软件检验其最终验收方案的正确性。学生登录3D仓储虚拟仿真软件,体验货物入库验收操作,如果某一环节操作错误,系统将自动给出提示,直到修改正确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最终完成货物入库验收,通过虚拟仿真实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实践演练(20分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物流实训室设置多组具有不同异常情况的货物,并制定货物验收评分表。小组同学随机抽取一组货物完成验收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考察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异常处理是否妥当、现场是否做到7S,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同时,互拍视频上传教学平台,师生、校企专家同步评价。
(5)点评总结(12分钟)。学生针对方案设计、虚拟仿真、实践演练情况进行小结,教师对各小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点评总结。
(6)课后教学拓展与反馈。课后教师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编制课后测试题,学生完成课后测试,并参与合作企业、学校仓库、食堂入库验收工作,巩固提升专业技能。
(四)教学评价
课程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对整个线上线下学习的内容进行分解,设置评价指标和评价权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情況实时调整。考核环节采取学习平台打分、仿真软件自动评分以及小组、教师、企业专家共同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方式,保证评价的全面、公平与客观,以“货物入库验收”为例,教学评价设计如表2所示。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一)教学效果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之后,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课后座谈等方法,完成对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问卷显示:(1)98%以上的学生认可当前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认为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能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90%的同学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时分享学习情况,提高了自主能力,线上的预习新知让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课后拓展学习可以更好拓展知识面,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升明显。(3)85%学生认可当前的评价体系,不再唯期末考试作为最关键的成绩参考,可以督促同学们平时加大对于课程的投入时间,主动去思考、解决课程项目任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加强知识的积累,在实践环节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更明白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素养和职业素养。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课前、课中的学习和演练,学生在课后测试成绩提升明显,参与企业的实践演练操作规范,学生参与企业工作好评率更高。
(二)教学特色与创新
《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多种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使用,化解教学重难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勤思、明辨的学习习惯。
通过课前在线学习、体验工作过程、课上学习重难点、完成项目任务、开展实践演练,课后参与企业实际的仓储配送工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课岗融合,工学交替,培养学生思学结合、学行并重的行为模式,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五、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启示
【关键词】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第三方物流知识因此也成为各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内容,特别是针对实践类的课程更是如此。开设这类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充分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原理、操作,使学生掌握现代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趋势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务操作能力。为此,实践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现结合我校的第三方物流实训平台对该类课程进行规划设计。
本文以北京络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作为设计背景,模拟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物流运作全过程中的所有步骤。以期学生通过实践充分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的业务需求和特点及其核心运作和管理的目标——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其资源的调配与整合。
1.实训内容简介
模拟从物流信息系统初始化到整个物流业务活动结束的过程中,企业信息系统操作人员所进行的操作。主要包括下列几类岗位和系统模块,总计安排116 课时。
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需进行系统初始化工作,在系统中输入企业的基础资料,包括站点、人员、车辆、库房、设备等信息。
客户管理商务人员——物流企业的商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客户的开发、谈判、签约和信息维护,要实现信息化,需在系统中维护客户合同信息、货品信息、计费标准应等。
供应商管理——分供方管理人员在系统中录入并维护分供方的信息;比如,车辆人员等
订单管理——客服人员在第三方物流系统中将订单管理作为一个单独模块。主要负责运营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接受客户指令转化为作业计划单,接受客户查询,处理突发事件等。
仓储作业管理——仓储管理员在系统中为每单作业计划(包括出库、入库、移库、盘点等)指定储位、作业设备和人力,以便指令人力进行准确操作,并在操作完成后向系统反馈实际操作结果。
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运输和配送人员针对每笔运单指令,合理安排路由和运力,以求高效的完成运输和配送作业。同时信息管理员则应对运单进行签收、查询等,有时还需接受客户的查询。
商务结算——财务人员要审核服务合同中的价格条款,确认客户的计费标准,在运营中则需定期生成应收应付,统计作业量等。
综合实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实训练习。在实训基地中将实训岗位设为:客服(订单录入)、理货员、搬运工、保管员、分拣员、补货员、包装员、加工员、调度员、驾驶员等。
2.实训目标
该实训设计主要以国内外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JIT配送模式为核心模型,突出3PL企业面向其大型公司在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领域的服务模式。按照国际标准定义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可以通过角色的定制分配,模拟商务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统计报表、商务结算、全球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的执行过程,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从客户需求、商务解析、货物入库、在库、出库、配送作业操作、车辆调度处理等流程的实际演练,理解物流各个环节的操作原理和逻辑关系。通过每个业务环节的过程演示,以加深用户对物流管理流程、系统设计思想和企业业务模式的理解。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实训练习,学生可以理解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操作流程,熟练掌握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操作方法。通过实训演练,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员工和物流专业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各种资源和整个运输、仓储过程,实现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集成和统一管理。
3.实训系统功能
第三方物流系统是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实际的业务需求和特点,围绕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作的,其资源的调配与整合是该系统的核心运作和管理目标。通过第三方物流软件信息系统的应用,将物流网络与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实现信息流的高速与准确传递,保证企业快速反应与处理能力,利用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提供系统内在推动力并提供经营分析和考核数据,通过分析与监控工具结合管理方法为物流体系资源配备提出依据并保证体系良性运作。第三方物流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务结算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客户网上服务管理。综合实现并能够满足整个第三方物流各个执行环节的业务运作和管理决策的需要,各系统能独立使用,又能集成使用。
第三方物流系统的各个子模块:
4.第三方物流实训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本课程应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项目,包括订单处理、出入库作业、仓储管理、运输配送作业。让学生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般经营方式和服务内容。从订单的接收开始,以实物流程为主线,兼顾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处理,使系统使用者明晰的理清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流程。
5.实训技能岗位设置
6.课时和内容安排
总课时为116课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单个业务的模拟;第二阶段,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实训。
第一阶段: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各个业务模块进行模拟。了解系统的功能、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二阶段:将实训学生分组,并分配不同角色模拟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运作,如在实训基地中,实训岗位可设为:系统管理员、客服(订单录入)、理货员、搬运工、保管员、分拣员、补货员、包装员、加工员、运输配送调度员、驾驶员。
课时安排一览表:
7.考核、评价
根据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管理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1、项目规划过程。2、实施过程; 3、是否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对工作认真踏实, 一丝不苟; 采取的方法: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并选出完成任务最佳者, 并对能提出最佳方案者给予加分表扬。
8.实训总结
必要的实训总结,有利于改正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利于发现教学弊端,提升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主要应包括实训题目、实训过程描述、问题描述、解决方法描述等必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管红波.基于实践的物流实训课程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
[2]刘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3]丁红英.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1).
1.企业对物流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重庆地区物流企业最需要物流专业学生具备的是很强的个人综合素质,需求高达29.62%;其他方面:18.52%的企业要求学生具有信息系统处理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物流营销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运输、仓储、配送的管理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运输、仓储、配送的基本操作能力,只有3.7%的企业要求有英语运用能力。总的来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提高自我综合素质,这是以忠诚度和敬业精神的职业综合素质为基础的。
2.企业对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调查中得知,企业希望物流专业学生能够取得相关证书。其中33%的企业要求考取物流员资格证书,22%的企业要求考取中级物流师,14%的企业要求考取助理物流师证书,13%的企业要求考取高级物流师。另外,各企业对员工的其他相关证书也有所要求,且高达18%。所以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物流专业学生有必要考取包括叉车证、仓库保管员在内的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3.企业对学校的教学建议。
①人才培养方面:能根据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和要求进行定向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工作的区别;要提供实习生的简历、体检情况、思想品德情况等;需要学生学会尊重领导,听从指挥。③合作与交流的建议:要加强沟通,社会实践要系统化;勇于面对,加强与企业要求的对接;要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1.学生专业兴趣的引导———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观使学生对物流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物流综合管理、仓储管理、运输调度、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等重庆物流企业需求的岗位。学生通过亲临现场来感触工作环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信心。认知实习若要达到好的效果,则需要指导教师作好事前功夫。在参观前,指导老师需提前了解企业,与相关负责人明确参观的时间和路线,设计好参观时要求学生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在参观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一起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总结是提升认知实习质量的关键,若没有准确把控,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实践。
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好坏由很多因素综合“集成”,包括人际交往、处世耐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工作责任感等。这些技能在学校中往往学不到,或学到的东西与社会大环境脱节。在前期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重庆的物流企业排在第一位需求的,并非专业能力很强的学生而是个人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设置,要求物流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或空隙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可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就业。为达到“社会实践”育人的目的,系部可为学生拟出“社会实践”方向,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三下乡”、科技发明、挂职锻炼等,做好前期宣传和相关培训(实践安全知识、应急医疗救助、社会实践的选题、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等),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完成“社会实践”目标。
3.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校内实训。
要加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校外实践基地不够、师资又不充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建校内实训室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实训,提升专业技能。为满足物流企业对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可在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通过仿真、实际操作训练,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训前,指导教师应当提前一周将实训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训时,指导教师要讲解实训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的操作演示;实训中,指导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检查学生操作情况,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实训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出现的各种现象。
4.基于校企对接的设想。
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业务处理的特殊性,解决重庆市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问题的途径为:①通过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员工培训等互利互惠机制建设,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②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物流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采集物流运输信息;通过实时跟踪和信息分析,实现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业务筹划等企业物流运输业务的生产性实训。③在仓储配送业务实训室建设中,依托大型物流公司,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三、结语
物流专业是工贸技师学院通州校区的老牌专业,之所以建校7年来发展迟缓,是由于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因此选用了SWOT模型对其进行分析,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即根据专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应对外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提出相应对策(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1.1内部因素
优势早在7年之前就用发展的眼光投入物流专业的建设,超前的理念一直指导着专业的发展;7年的专业建设,通州校区总结了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选择了最实用有效的教材及课程设置;课堂管理工作认真细致,学生的学习氛围良好。劣势目前物流专业的招生能力在一个班左右,仅有的物流专业教师可以完成理论课程教学,然而2011年招收新生后,两个年级五门专业课,加上大量的物流实训课程,教师在时间分配上必然力不从心;又由于原有教学与计算机合并,教材及课程安排欠缺系统化专业化。
1.2外部因素
机会自上而下,学校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并且大力支持校区物流专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国家政策及相关部门对校区的专业化建设也提供了诸多支持;加之物流行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蓬勃发展,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多导致物流人才的紧缺。挑战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物流行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增高,对物流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北京市各大院校都在重视并加大物流专业发展投入力度;中职院校生源日趋紧张,对招生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建立物流专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结论:机会与挑战并存,优势与不足参半的现状给通州校区提出了想发展就必须进步的课题,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分析职业前景,找到物流专业的发展思路和有效对策及途径。
2物流专业发展对策
2.1结合物流专家意见,明确培养目标
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已经充分证明,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细分,要以培养学生擅长某一、两项专业技能为目的,而不是样样通样样松,具备某一方面物流技能的专业化人才更有竞争力[2]。此外,目前用人单位欣赏的是上岗就能胜任的学生(即“零距离”上岗),因此结合本校多年教学经验及已有仓储设备,可大力培养仓储配送方向的学生,包括商品保养、仓库管理、堆垛、码货、库存管理、分拣、配送、包装等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相关计算机、机械知识,建立其牢固的“仓储”专业知识体系。根据这个理念走访了物流专业教育培养专家,得出以下结论。(1)肖艳玲(东北石油大学物流教研室主任、上海大学物流专业博士研究生),认为大学物流专业主要是培养程序设计人员,而技工学校的物流专业应该立足于技能操作,一方面可以作为组长进行设备及系统的维护以及产品升级,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高精密产品等特殊物流的人才培养。(2)武晓钊(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信息物流系主任、高级职称)认为,技工学校物流专业应以为企业的物流部门输送技能工人为培养目标,加强实训操作,掌握叉车、堆垛、理货、检验等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难度,提高到电脑操作信息系统层面。(3)刘俐(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物流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认为,技工学校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比传授技能更加重要,让学生在规范自我中学习操作技能,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应该以大量的实训课程为支撑;可以在盘点库管、填单制单、仓库选址规划、包装速递等方向上培养学生做事严谨认真、注意细节程序。(4)耿主任(京城工业物流有限公司配送中心主任)认为,目前物流公司中的各个岗位分工定位比较明确,技工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车间及厂房内的物料搬运及仓储管理工作,主要以电脑操作与手工操作相结合完成,并且目前高级技师与高级工程师的比例为1∶6,企业急需有专业技能、经验丰富的高技能操作人员,因此技工学生在仓储配送领域的工作具有相当可观的可持续发展前景。综合专家的建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大型零售超市、物流集散中心以及企业物流中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配送业务、客户服务、 信息管理等岗位担任初、中级物流作业及基层管理人员[3],包括保管员、盘点员、分拣员、跟单员、内勤员、驻站员、速递员、调度员、票务员、超市收银员、行政管理人员、电子商务自由职业者等。
2.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培养模式
物流专业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技工学校作为适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务必要根据自身实力,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努力做到招生规模与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师资力量相匹配,保证教学质量,努力办出技工教育的特色,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先生在前段时期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认为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上一定要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根据多年办学经验及目前招生形势,拟定每学年招收1个班,每班40人。专业定位为仓储配送方向,拟定配备6名专业教师,完成在校80名学生理论及实训课程。对物流专业教师需要投入大量力度进行培训,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邀请专家教授前来讲解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知识,通过鲜活的视频实例,循循善诱的讲解;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参观物流企业学习工作经验,与同行和各学校的教育骨干交流;多读书撰写文章,提升自我业务水平。
2.3调整课程设置,改善教学实践环境
理论课共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基础专业课程,是任何一个物流专业学生都应学习的课程,如《现代物流概论》、《物流信息技术》;第二类是核心课程,是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现专业细分的课程。如物流管理专业仓储方向的《仓储管理》、《包装学》、《配送学》、《运输实务》、《供应链管理》;第三类是相关课程,是与这个细分专业相关的但不是很密切的课程,如《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礼仪素养》等。对于第一、第二类课程可以详细讲述并注重实践教学,对于第三类课程只需介绍性教学。为使教学课程更加优化,避免概念讲得多,实际方法讲得少;理论讲的多,动手操作少,第一年安排基础课程学习,并且进行计算机基础训练(Word\Excel\Power-Point);第二年安排专业课程学习,并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操作练习,并在第四学期开始物流实训室教学。全部理论教学和实操技能训练学时数比例基本掌握在1∶1;第三年安排实习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在理论教学上讲究广而浅,专业技能教学上要求熟而精,学生毕业后具备“一广三强”的特点,即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和应变能力强[4]。实训课为完成实训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拟建设4个专门的物流实训室,具体需要购置设备信息如下。(1)全自动演示实训室(中心实训室):包括立体仓库自动堆垛、输送带自动分拣、自动出库入库等功能。(2)半自动操作实训室(连锁、运输、配送实训室):包括手工分拣作业、电子标签分拣作业、超市/商场配送、接收、调度、干线运输监控等功能。(3)模拟操作实训室(信息技术实训室):包括国际货代报关填单制单、电子商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功能。(4)手动操作实训室(口岸、机械、装卸实训区):包括叉车、货架、集装箱的使用,完成全手动装卸货物出库入库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