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规模报酬 成本函数的弹性 生产函数的弹性 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

1. 规模报酬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中在研究规模报酬时,通常分析的是当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幅度有多大。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分别意味着:

f(tx1,tx2)>tf(x1,x2)(t>1)

f(tx1,tx2)1)

f(tx1,tx2)=tf(x1,x2)(t>1)

这里关于规模报酬的设定与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品的递减规律并不矛盾,现实生活中各种要素的投入量存在着一个最佳配比,二者可能由于前者没有打破要素投入量的最佳配比而同时存在。

2. 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弹性与成本函数的弹性互为倒数,而成本函数与平均成本相关,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相关。我们可以以这两个弹性为桥梁,研究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之间的相关关系:

(1)平均成本与成本函数弹性的关系

同理可得平均成本递减和平均成本不变时的情况:

平均成本递增 EC/Q>1

平均成本不变 EC/Q=1

平均成本递减 EC/Q

(2)成本函数弹性和生产函数弹性的关系

Q=f(x1,x2) C(Q)=p1x1(Q)+p2x2(Q)

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的情况也同理可证

EQ/X>1 对莫报酬递增

EQ/X=1 规模报酬不变

EQ/X

(4) 对以上证明过程的总结:联合以上(1)(2)(3)的证明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平均成本递增 EC/Q>1 EQ/X

平均成本不变 EC/Q=1 EQ/X=1 规模报酬不变

平均成本递减 EC/Q1 规模报酬递增

3. 劣质品、正常商品、吉芬商品和普通商品的划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按照消费的收入弹性,可以将商品划分为劣等品、必需品和奢侈品;必需品和奢侈品统称为正常商品。按照消费的价格弹性,可以将商品划分为普通商品和吉芬商品。

为了理解上述划分的内在联系,可以从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入手。下面以价格上升为例,综合考虑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对商品进行分类:

按照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的价格弹性Ep衡量的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和,即总效应;而消费的收入弹性Ei衡量的仅仅是收入效应。

对于劣等品、正常商品、普通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划分存在着以下相关关系:

其中大的矩形表示所有的商品。可见正常商品与劣等品、普通商品与吉芬商品是对所有的商品的两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并且这两种划分方式之间存在着重叠。

参考文献:

[1] 《规模报酬变动的衡量指标》,周长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9期.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4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原工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74)研究成果。

1互联网技术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国际贸易学专业、工商管理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物流工程专业、信息技术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具有涉及专业多,受众面广的特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微观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着重在于经济学思维能力和视角的培养,而目前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很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校大学生的必备品,学校学生已经实现“人手一机”。大学生对于手机、电脑、平板等的使用已经非常熟练,同时他们接受信息和消化信息的能力也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如何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电子产品来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势在必行,《微观经济学》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2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可以从教学理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设计的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四方面入手。

2.1教学理念的改革

开展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去建设一个在线课程平台,也不是去建设一个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而是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既能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也能发挥在线教学的长处。混合式教学既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强调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开展问题探究的讨论交流,遵循“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启发及监督的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必然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及数字资源,《微观经济学》在“教”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学”。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讨论+讲授”的方法,从各个角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1)任务驱动法:课前,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学习通、雨课堂、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提前给学生发送课堂任务,包括(1)需要学生事先进行预习的内容;(2)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3)课程相关的视频及书籍。课后,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及时给学生课后习题和思考内容,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所讲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精准而详细的任务清单,逐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仅节省了学习的时间,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自主学习法:教师在学习平台给学生发送通知之后,提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根据教师的任务清单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充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可以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学情统计及学情分析,对于没有及时做到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会逐一进行提醒,及时监督和督促学生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3)讨论法:学生根据任务清单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难点和疑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疑问以留言的形式在教学平台,老师和其它学生都可以及时看到这些疑问,并且可以针对这些疑问在教学平台进行留言和讨论,对于大家讨论热烈的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再次进行班级讨论,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讨论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4)讲授法: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讲授,重点讲授课程的难点和疑点以及学生讨论热烈的问题,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师的学习内容,也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2.3教学过程设计的改革

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上课的过程,还包括课前的学生自主预习过程和课后的复习加深认知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教师提前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上传课程相关内容,并提前两天预习内容,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预习行为,并利用平台的学情统计对没有及时预习的学生再次发送通知,保证每位同学在上课前都做到充足的预习工作。教师上课前翻阅教学平台的学情报告及学生留言,根据学生反馈微调上课课件。

2)授课阶段:教师利用课堂,重点讲授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留出足够时间随堂习题,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针对学生课前在学习平台的留言答疑解惑;引入课程思政,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课后复习阶段:在学习通、qq群、钉钉群课堂所讲课件;学生课后复习及做作业过程中的疑问给予及时解答。

2.4《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利用混合式教学进行授课,课程考核方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占比为7:3。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提高了平时成绩的占比,《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半,比例为5:5。学生平时观看教学平台视频的时长、参与在线学习讨论的次数、参与在线教学平台测试的成绩等都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通过加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提高了学生对于过程性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共有教师4人,参与课程班级10个,学生325人。本学期开始前,课程组已经预先在学习通平台建立了《微观经济学》在线课程,同时上传了课程大纲、课程教学日历、课程章节内容、课程相关视频、课程参考资料等一系列相关资料。

本学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四位老师对10个班级325名学生全部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根据学习通平台提供的学情统计来看,学生的签课率为99%,作业平均完成率为96%,作业平均分为87分,章节测验完成率为95%,章节测验平均分为86分,章节视频的收看完成情况为:完成100%的有298人,80%-99%的有24人,60%-79%的有3人。此外,从学生参与线上话题讨论来看,学生积极参与话题的讨论,对于有疑问的知识点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了理解,对于老师发起的关于某个知识的讨论也非常积极和热烈,其中有3个话题回帖量高达892个,说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很强,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

从期末考试情况来看,100%的同学参加了考试,及格率为82%,平均成绩为79,而优秀率(90分以上)亦达到了42.2%。这说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良好。

4结论

《微观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课堂教学的充分实践,不仅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授课老师的教学效果。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而且是对传统现场课堂教学模式的全新突破。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范文第3篇

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内经》有“恶血”、“留血”、“脉不通”、“血凝泣”、“血实”、“菀陈”之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为经络之血因脏腑失调、气血逆乱、感外伤内等因素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或离经内留,其中与肝关系较为密切,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笔者现对《内经》中有关肝病、瘀血学说及其相关性的理解谈一些读经典的体会。

l 肝的生理特性决定了肝病易瘀

《内经》认为,肝“通于春气”,在五行属木,具“曲直”之性,以“敷和”、“将军之官”、“罢极之本”、“藏血”、“舍魂”、“主筋、其华在爪”等概括其藏象特点。长期以往,习惯将肝的生理特征以“体阴而用阳”加以概括。《素问·经调论》及《灵枢·本神》均强调了“肝藏血”的生理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进一步指出:“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以生血气。”叶天士曰:“络乃聚血之所。”肝藏血的内涵是指肝体赖血液之濡养,即肝有丰富的血液灌流,同时动态调节诸经血液的流量而保持其运动的“活”性。血属阴,故肝体属阴。肝调节诸经之血的作用来自于肝的疏泄功能,通过对气机的影响而作用之,因肝应春气、属木脏,性喜升发条达而为气机之枢,气属阳,故曰肝用在阳。体阴与用阳是对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但二者不能孤立划分,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阴阳的两个方面互为基础,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2 气血的病理特征反映出肝病易瘀

2.1 肝失疏泄与恶血内留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身之气血贵在运行而“动”,且以流利和畅为常,《素问·举痛论》形容为“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气血的运行虽由心气所主,但肝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辅助心主血脉的功能:一是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保证气血津液的运动性、方向性、升降性等活力;二是肝藏血,当人体在思考、运动、进食、“作强”时,肝脏的生生之气可将所藏之血调动,外运以分别供他脏之所需。要言之,肝脏体阴而用阳的特性在维系这一生理功能正常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态下,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助于肝体藏血、动态调节血液而不瘀滞;肝血的正常灌流滋养有助于肝气的条达而不郁。一旦破坏了(体)阴(用)阳的动态平衡,则会导致气血的病变。无论其病在气分或血分,在脏腑或经络,均能阻碍肝脏及其经络体的血液畅流,导致气血瘀滞。《灵枢·五邪》的肝病而“胁痛”,即肝木失却条达、气机郁结所致。《医学发明》进一步发挥:“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胁下,盖主血故也”。

2.2 肝气虚馁与气血蹇涩

肝体阴而用阳的病理变化是肝血常不足(虚),肝气常有余(郁),二者可单独出现,更多的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历代文献少有肝气虚之叙述,现行高校教材有关临床辨证“脏腑·肝藏”中无肝气虚证。殊不知,肝藏血,血以载气,有肝血虚必有肝气虚。“劳则气耗”,若劳倦伤气者首先耗损肝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肝者罢极之本”,“生病起于过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脾土生化不足,每致肝失所养;年老体衰或七情内伤,皆能导致肝气亏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谓男子七八,“肝气衰”,《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灵枢·营卫生会》中“壮者之气血盛……气道通;老者之气血衰……气道涩”指出了气血盛衰与血脉通畅、涩滞的联系。肝气虚馁,肝脏的活力必然下降,应春升发(直)之力下降,或/和肝之疏泄(曲)无权,阴血失却阳气之通达,血运无力、血气紊乱,而致使血液瘀滞。现代研究表明,肝气虚血瘀与衰老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肝病临床上的老年性肝硬化(“肝叶始薄”)与肝气虚馁亦密切相关。《灵枢》有“凝泣者,致气以温之”补肝气而和血之法。

2.3 火盛气逆与肝络受损

《素问·刺法论》中“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通常指肝藏血而主魂的生理活动,病理方面肝气有余则怒,怒亦易伤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灵枢·五邪》又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吐血”。

“气有余便为火”,若肝气失却条达之常,郁而化火,肝火内盛,热伤血络,则迫血妄行而出血。离经之血留滞于内则为瘀血,故出血则多伴有瘀。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急……善呕衄”、《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等均叙述了肝病气血失常所导致的多种血证。

2.4 寒客肝脉与气血凝泣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若寒客肝脉,则肝脉运行迟滞,亦可成为血瘀,如《素问·举痛论》曰:“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灵枢·百病始生》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论述了寒邪客于肝脉而导致气血瘀滞甚至水湿、气血同病而郁积。

2.5 肝病气郁与水血互结

《灵枢·水胀》有“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的论述,“腹筋起”实为络脉瘀血之外候,乃“臌胀”重症表现之一,属水血互结,以瘀为主;《灵枢·刺节真邪》所说“津液内溢,乃下流于睾,血道不通”,也是水病致瘀的一种证候,为臌胀重症的另一种表现,属水血(瘀)互结,以水为主;《素问·调经论》有“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孙络细小、遍布全身,若孙络之水外溢,则会产生局部湿滞和水肿,水阻经隧,络脉不通,遂留血成瘀,虽非肝病的特定表现,然与肝病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血之与水,同出一源,均为津液所化,全赖气的发动,故水病常可致瘀,血瘀亦常致水,终成水血互结,此与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有关,究其本乃责之于肝。

2.6 肝热阳亢与血菀气滞

《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之论,阐述了肝热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的演变(发展)过程,与现代肝病中的重症肝炎、肝性脑病相类似,其中热毒伤肝、气血瘀滞的病机有较为实用的临床价值。

3 疏肝养肝是活血化瘀治法的基础

《内经》提出“谨守病机……疏其气血”的治疗原则和“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除菀陈”等治法,为后世活血化瘀奠定了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其学术思想在《内经》得到了确立。“气滞则血滞”,肝郁气滞既久,血滞成瘀,故化瘀必先行气,“气行则血行”不仅是气血运行的生理现象,更是血瘀证治疗的突破口,亦为血瘀证的基本治法。欲行气者,务以疏肝为要。因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舒畅,主疏泄,为气机升降之枢,尤其在病理方面因肝失疏泄而气滞者更为常见。《血证论》谓“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临证指南医案》中“气分与血分之殊,在气分者,但行其气,不必病轻药重,攻动其血;在血分者,则必兼乎气治,所谓‘气行则血随之’是也。若证之实者,气滞血凝,通其气而散其血则愈;证之虚者,气馁不能充运,血衰不能滋荣,治当养气补血,而兼寓通于补。此乃概言其大纲耳”论述,其治不离乎肝。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范文第4篇

一、导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出现割裂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对微观和宏观部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学科体系的原因,有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学科体系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总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主流体系,但总体的学术流派林立,思想和研究观点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这就导致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学习中,并不了解和掌握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全面,导致学习中不能建立起有机体系,而容易造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形成割裂的局面。

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选择问题。当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划分和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的,同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将部分非主流经济学的流派思想也纳入了教材体系中。此外,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加入了国内学者的主观思想,同时也避免不了国内学者思想体系的束缚,导致当前的教材使用中,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教材看到历史上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演化历程和不同观点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编入使当前教材在学科体系的传播和影响上,作用大为下降。造成学生无法读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是教学环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认可教师往往会突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学科中的重点部分,而往往忽略两门课程的衔接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学时间和讲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无论是是先讲短期模型后讲长期模型,还是先讲长期模型后讲短期模型,都更多从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初,宏观经济学几点问题入手。忽略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讲授过程中,也回避了众多打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纽带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微观经济学介绍消费者、厂商、单一市场结构等微观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介绍政府和货币当局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统计指标等。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部分

首先,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的最为重要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的。而且,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确的限制。这说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强调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还强调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软环境。

其次,方法论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的基础。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众多主流经济学家通过不断发展演化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数学中边际、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虽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现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众多局限,但整体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经济学界上不可撼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板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联系的。

最后,存在着许多可以打通和关联的知识理论。造成现实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兴起。由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积极干预经济,导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包含着宏观思想,宏观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衔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消除两种之间割裂的感觉。使两者之间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西方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

一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梳理不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在经济学思想上的地位,以及不同理论的地位、作用和选入教材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了解到所学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微观理论的提出的基于既有宏观经济学思想的,而宏观经济学的演化中,微观基础也是其可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明确知识体系的方式可以避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孤立认识,杜绝了教学过程分割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密切联系。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一、前言

一直以来,各大高校财经等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核心课程之一就是微观经济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上大都是以理论为中心,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既广泛又空谈,极难理解。而且相关专业学生毕业走上岗位似乎也极难将微观经济学知识付诸实践,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该课程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成为了相关教师探讨和关注问题,经过实践发现实践教学还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探析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课程已经成为了各大院校经济类本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在我国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从各种渠道调查显示,目前微观经济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反馈却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如人意。因此对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重要的热点问题。

(一)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处处都有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中知识和日常实践状况联系紧密,运用微观经济知识更易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经济现象。因此必须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理论实际有机联系,学会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处理日常经济现象。

(二)强化西方经济学

对于各大院校所开设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要以西方的经济学作为基础,也是该专业学习的核心知识。因此要让微观经济学跟上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要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改革影响着整个经济学。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必要知识报效国家和社会,这也是经济学专业开办的最终目标。

(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

微观经济学在西方市场上运用了几百年,而且一直相对比较成功,积累合理做法与成功经验,通过做法与经验真实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而且根据微观经济学知识探索出的规律,提出了许多主张与制度的框架,成为了国际上经济活动、交往之中大家遵循的通行做法与国际惯例,这些都是值得学习与借鉴。但是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所反映却存在较大差距,必须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让大专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知识,对我国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有发展前景,都必须将理论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之中使用。也只有通过实践得出真正现实创作的理论才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感兴趣的知识。自然,微观经济学知识也应该如此,才具有它存在的真正价值。而且微观经济要实践难度较大,必须要体现做好教学实践计划。本文使用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上大体分为了三步模式:(1)夯实基础理论知识;(2)分析经典案例;(3)模拟企业实践运行。

(一)夯实基础理论

对于所有的教学辅助都有一个共同重要目的,那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对于任何实践的前提必须要有足够理论进行支撑,如果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胡整。比如,要安装一个万能充电器,但是不懂基本电路又如何能够安装呢。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实践大都是通过软件来进行模拟实验,就必然需要开发软件。

因此,学生必须要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软件开发。虽然教科书中有一些软件知识,但如果仅仅是机械的模仿就不能够起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开发软件不能全部模仿书上的内容,仅仅是一次知识移位。在开发软件上要着眼于现实社会中的大大小小实例,同时也不能完全脱离书本,必须做到现实生活与书本相结合,趁机加深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掌握。

事实上,许多经济现象大都能够体现出经济概念,在开始软件之时一定要将微观经济知识进一步深化,进而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加强记忆性与理解性。在这个方面也没有所有知识来个遍地开花,而是有选择性的挑选出有代表性概念和实践结合起来分析。而且要尽量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中现象联系起来,和现实市场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了解与记忆,也有效发挥了教师的辅助作用。

(二)分析经典的案例

现在很多院校开设微观经济邜课程中所使用教科书,大都是由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专家编著的,因此如果编写之时闭门造车,这样的教材实在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了使用性。因此在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之时,一定要补充一些西方真实微观经济知识,让他们对西方经济体系了解一些。在编写实践教学软件之时也要从教科书上需找一些国内外的经典教案,再结合一些微观知识对教案进行详尽的分析。下面就以一个较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有一个较为经典的案例,即是囚徒困境。在开发这个软件之时,就应该让一些学生参与到模拟案例之中,还原其真实情景。只要学生参与进来了,就一定能够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领悟案例过程。在还原整个情景之时,学生是两种角色都可以扮演,一是扮演囚徒,他们将自己视为囚徒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最终答案和结果肯定就不相同了;二是扮演警察角色,这个事实学生就要将自己视为审查人的警察,就要想方设法制造出“困境”。比如,在2004年美国某公司中国分公司就出现过“贿赂门”的事情,其实这种现象发生的较多,国外很多公司向要挤进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大都会面临着“囚徒困境”现象。

在实践教学课题之上,可以假设有两个跨国公司都在同时抢夺同样的项目,他们就必须要和相关公职人员交往,因此他们在办事之时就有两方面的选择:不行贿或者行贿。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一起模拟这种情景。从实践教学中去学生,不但是学生所渴望的,也是教师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了动脑、动手之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教学案例资料。

(三)模拟企业实践运行

在实践教学之中完成了上来两个步骤之后,接下来就要通过模拟公司来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训练。这一个步骤主要是通过运行软件,学生亲自动手来做完后面的难题。微观经济学中比较看重个量分析,区别于宏观上整体调控。因此如果是模拟企业就要重点在内部,如果是市场也是内部。比如以企业为例子,实践教学软件就要给出某公司一起背景资料,同时提出运行要求。接到运行要求之后,学生就要根据所学微观经济学知识与其他各个方面综合知识,按照要求进行运作与经营。首先,学生要按照企业要求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之后结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分析营销个案以及分配福利进行设计。而且在实践教学中,不仅仅是使用所学微观经济学,还要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使用,使用综合知识对市场行为、结构以及绩效关系做详尽分析,并且最终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在实践教学之中,只需要给出初始的资金、资本以及人力后,其他运行与经营就让学生独自去完成。在规定时间中,企业效益评判标准就是经营效果,最后要根据实施情况而出合理评价与建议。

事实上,微观经济学让学生掌握理论情况下,多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出微观经济学专业真正人才。本文就是结合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三步式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模拟企业进行实践,掌握实践中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