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 创新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 “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其核心目标。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此,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是如何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的。

一、注重优化教材内容

新教材内容中阅读材料所占的比重几乎达到30%以上,对其深入分析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1.对教材内容拓展和提高的阅读内容。对这一形式的阅读可进行大胆的课堂删减或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中有关土壤内容设计了四段阅读内容:成土母质的颗粒与化学成分、常见的沉积物、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地形与土壤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保留了“生物与土壤有机质”的阅读内容,对其他三部分阅读内容采取了课堂删减,只要求学生根据 自己的兴趣在课余时间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2.为丰富教学内容所出示的案例阅读。对教材所述原理起诠释、实证、应用的作用,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素材。教师应充分用好这些案例,突出其典型性和说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案例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结论 ,并对结论进行再论证,探究活动的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仅获得了地理知识 ,更懂得了方法。如地理第一章太阳活动内容中的阅读材料――磁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本内容的导入材料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这种太阳活动形式是一种对人类会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

二、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挑战自己、完美自己,迅速实现教师角色的新转变。

1.由重教师为中心的“教”向重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高在上的教师无法建立良好课堂氛围,高素质人才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者,离开合作探究将一事无成。教师应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总设计师,深人学生心灵、学习过程,与学生合作探究,建立朋友型、创新型的教学关系。

2.从统一规格教育向发展学生个性转变

新课标改变了过去整齐划一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比,实行教学目标多梯度、多层次,实现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评估的多样性,对教材的处理可以从学生心智出发进行增删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实现以知识为中心的地理教学转向发展学生个性的课堂教学。一句话,以学生自我发展为本,决定教学需求 。

3.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

过去地理教育用地理专家型的学习要求来要求所有学生,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地理学家 ,课程结构体系庞大,逻辑严密,推理性强 ,内容偏难,因而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谈“地”色变。新课标突出重视地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重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重爱国主义情感和地理素养的培养。这使得我们教学要面向全体,重在教会一切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事。

4.由传统教书匠向地理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此,地理教师除了踏踏实实地从事地理教学实践外,必须对地理课程设置,地理教辅资料的编写,校本教材的开发,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等诸多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由一个教书匠、传声筒发展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型 教育专家。

三、大胆创新,探索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探索新教法,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根据多年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学习新课标,建构新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德国近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如果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在课改的大潮中,我们每位地理教师都需要有全新的理性思考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地理新课标,在与课标的愉悦对话中去领悟教学智慧,把握新课标的精神,获得行动研究的启示,大胆走向新课程 ,切实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价值观形成等的倾向,处理好地理“双基”的定位,让每一个学生爱学、好学、乐学地理。

2.切实实践新课标,弘扬个性,活跃地理课堂教学

首先,不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上台”,“高高兴兴进课堂 ,满意地走出课堂”;其次,避免“唱独角戏”、“满堂灌”,重视与学生合作学习,形成民主平等、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再次,常教常新,大胆创新 ,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方法,力求准确、 新颖、可行 。

3.搞活第二课堂

(I)参观、考察、调查。如结合本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新化梅山龙宫,大熊山植被垂直变化,紫鹊界梯田等。(2)办地理手抄报 、摄影展。各班建地理手抄报兴趣小组 ,在教师指导下自行编辑、发表;办地理摄影展,交流心得体会。(3)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写《从地理区位论分析娄底春园步行街的建设启示》,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4)课外写作。指导学生制作课外知识卡片,撰写地理小论文,如参加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地球小博士”科普论文竞赛。(5)举办地理知识竞赛。

4.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加强集体备课,重视听课评课,教师间互相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开展教研课题研究。如《多媒体教学与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课题,可人人参与。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写教学经验,写自己对某一地理问题的看法,写教研专题总结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士军.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高中地理[J].现代教学.2008年12期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范文第2篇

纵观新课改,虽然新课程的理念已渐渐深入教育教学之中,但当我们深度审视新课改理念的实施情况时,还是看到了诸多问题:

一、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思维缺乏含金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多数学校都可以实施多媒体教学,搞活课堂气氛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已不再是难题,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教师只是从表象层面理解所谓的课堂互动就是一堂热闹的地理课,有问有答其乐融融但并未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教师“教”的主体并未改变

课改前,课堂低效主要表现在教材的统一性和教学理念的单一性,课改后,课堂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教材处理不当。当教师拿到新教材后首先想到的仍然是“教教材”,完成预设任务,而并未深入思考如何用“教材教”。由于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来说加入很多活动和问题研究,这就使得教师时常感到课时紧张,课堂效率低下,其实课时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教材处理不当。

(三)成绩评价体系仍未改变

虽然新课改后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但是大多数学校还只是一种形式,教师仍是通过高强度的课堂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并未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对于广大教师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以一个全面客观的视角看待这次课改。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不要让学生为分数而奋斗,决不能让分数成为学生的镣铐!”同样,我也希望地理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高效有序的地理课堂。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既充满知识与技能,又充满智慧与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实现我心目中理想的地理课堂教学,浅谈几点看法: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教学模式

(一)深入了解学生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充满了变数和不可预见性,所以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深切真实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学方式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情况,进而对课堂目标、教学过程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主演”。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大胆的把课堂学习的自归还给学生,逐步减少对学生的过多控制,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发展能力。

(二)注重课堂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富有思维含量,要明确问题的指向性。要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设问。问题设置的针对性要强,要针对重难点处、新旧知识衔接处、教学概念易混处等方面。问题的设置要突出其价值性,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见解。问题设置要注意把握频度和难易程度,要给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三)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所以就要合理分配教师主导时间和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活动时间。教师的讲授要突出重难点和易错点,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练习与展示。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与成长。

(四)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使学生懂得学习不仅需要自身努力,还需要同学的帮助与老师的指导。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也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外界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化繁为简。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效果。

(六)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新课改理念就是要摒弃这种低效低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初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学应以人为本,紧随着时代步伐,在各个科目努力探索以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首先应该深刻理解新课标的概念,以便于基础工作的展开。地理是一门基础的科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初中生刚接触到这门课程,教师应当在重视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同时,教导学生学以致用。

一、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内容,也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思想更加开放,带领学生探索地理科学。地理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地图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张地图蕴含着很大的信息量,教师在讲解地图时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给学生介绍各地的概况、历史等,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如果教师简单地把课本上的内容复述给学生,学生的记忆只会停留在课堂上,当教师采用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后,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讲环境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列举身边出现的问题,进而与学生讨论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在讲自然灾害的问题时,可以谈一谈近几年我国出现的自然灾害,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一环节过后,学生会对自然灾害的起因更加感兴趣。

三、化抽象为具体

在地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陌生的概念,对于初中生而言不容易理解,例如地球的构造、地质地貌、河流的流向等,此时,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可以借助自己做的模型来介绍,学生观察过模型后会对抽象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课后,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己做模型加深理解。另外,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放映视频或动画,也能起到加深学生理解的效果。

教育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门艺术,在新课标改革的时代下,教师应学会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课堂上的效率,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每节课的内容,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范文第4篇

由于目前在中考中取消了地理@门课程,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家长们关注的是孩子的升学情况,使初中地理教学处于不被重视的情况。地理教师工作缺乏动力,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好,同时师资质量不高,教学氛围不浓,这就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加之目前农村初中存在一些兼职教师,从事地理教学工作,这些学校每学期都在更换教师,严重影响了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

1.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学校对地理教育不够重视,挤压地理课时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学校连最起码的期中考试都被取消,或者干脆不开设地理课程。师范本、专科院校培养的地理专业人才远远不够。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师的工作成绩得不到认可,一些专职地理教师出现改行和分流现象。一些地理教师在中考不考地理的客观实际下,不能及时调整这种不利环境因素,不能利用当前教学改革的有利条件,去钻研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注重平时教学,不能及时洞察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针对目前初中地理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当积极改善学校地理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2.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应以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方面、能力方面及情感方面的能力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地理不参加中考,这就使部分学生、家长、学校不再重视地理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就变得可有可无,这给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和地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很大的实际困难。 在这种形势下,初中地理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解决目前教学和新课标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如何充分应用多种教学模式,不断充分发挥课堂四十分钟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结合教学法。新课标要求创新、知识拓展、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在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与探究中,地理课中如果能恰当地利用“结合法”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地理知识与本地区地理环境相结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但这种升华认知初中学生显得比较困难,但学生一般对本地区地理环境都有所了解,为了拓展学生认知面,加深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引入新课时,先为学 生创设地理情境,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导入地理新课的学习之中。与课本知识结合学习新课;在综合复习知识的学习中,注重课文地理知识与本地区地理环境相结合,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找到综合性地理知识的特点。其次,自然环 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

2.2 图表教学法。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地理素质提高较慢。主要是因为一是世界地理知识较难掌握,二是因为地理教学忽视了图表的作用。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是地理的望远镜,是其他任何工具都无法取代的。在初中地理 教材中,不仅有各种类型的地图,还有各种各样的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等。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图表,加强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地理、想学地理以至会学地理的愿望,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经过尝试,以图表为突破口,学生运用图表的 技能不仅有了很大提高,还充分调动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和 丰富的地理情感,优化了地理教学效果。

2.3 探究性教学法。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知识获得和运用的方式不是直接接触实际,而是接触教材这样的“书面材料”,缺少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学生在亲自操作中体会到该“如何做”,自己走进实验室核实一下,并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要比在地理 教科书中查找答案更有意义。这种体验活动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宗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会在其中得到提高。

浅谈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自主学习;学生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常地进入到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实现自我的梦想。因此,在高中阶段,怎样能够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少走弯路,并找到学习的乐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引起注意的重要方面。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我们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已经难以再很好地与时下的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为了更好地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优异的指导和环境支持,在教学中,我们要集思广益,力争创造一流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最有利的帮扶。

众所周知,地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地位不可忽视,由于地理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学好地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之后,面临着教师主宰地位的“撤销”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得我们的传统教学面临着难以为继的艰难命运,而对于教师而言,出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考虑,在教学中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己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唯有如此,在新课改的氛围下,我们的地理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下去,学生才能真正习得和领悟到自主学习的真谛。加强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教学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学生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的有效措施。

刘勇曾在《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自主学习》一文中指出:“所谓的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自主性学习要求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去质疑去调查,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比较中肯,在新课改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这与我们在新课改下所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相契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既是立足当下的教育大事,同时也是一项着眼未来的教育“工程”。新课改下,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教育教学大事。因此,在新课改下,努力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社会未来的建设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针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构建和养成,作为教师而言,我们应当怎样为其助力呢?依笔者之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着力提升教师个人道德素质和知识涵养,提升教师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 努力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这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负责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惯常使用的教学手法是满堂灌的单向教学,这种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长期坚持的教学范式为教师所普遍的接受,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中,这种教学手段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社会发展前景的拓宽,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为迫切。那么,在这样的情境下,如果我们还一味地坚持按照传统的教学途径来开展教学工作,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毫无益处可言的。

因此,适时地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使其与当下的教学环境相契合,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使得我们的教学手法更好地贴合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付出的努力就会比较地宽泛。比如说,需要进一步改善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手法,与学生之间更加积极地展开互动与交流,想方设法提升个人讲课的趣味性,促进个人教学效率地提升,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努力提升的地方,当然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给学生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不断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新课改的实施,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始终处于学习被动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宰,对学生的学习负有直接的指挥权,而在当下,这种教学模式如果继续沿用的话,将难以达到锻炼学生各项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新课改下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努力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