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思想政治笔记

大学思想政治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思想政治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思想政治笔记

大学思想政治笔记范文第1篇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等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笔者作为一名思政课的专任教师,深切感受到在理工类大学生中存在的以实用主义解读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不少理工类大学生简单地认为思政课与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无关,与就业不挂钩,可用之处甚少,仅仅因为是必修课而不得不学,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工具化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其为入党、考研的辅助途径,所以只关心成绩,并不在意学习进程和学习所得;视思想政治教育为普通的知识传授课,学过便算,未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形而上学地将理论与实际生活处理成彼此隔膜的“两张皮”,认识不到其对自身、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民族的重要意义,因之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是死记硬背,呈现出上课记笔记,下课印笔记,考前背笔记,开卷抄笔记,考后扔笔记,累手不累心等怪象。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弥漫于大学校园中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氛围所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市场经济引致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导向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蔓延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理想、信仰的努力追求,大学不是“世外桃源”,来自客观社会环境的辐射与影响无法规避,导致今天的高校过度关注于专业发展与职业技能培训,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理工类院校与市场对接早,且更深入,兼之人文基础本就薄弱,所以知识的工具理性更易泛滥。在这种氛围中,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和未来发展的思考日趋现实,择业与就业成为压倒一切的重心,围绕这一主攻方向而热衷于各种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热衷于考证、考“碗”、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价值意义和深远影响极易被遮没,沦为无足轻重的课程。

2.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及人文艺术课程产生严重的疏离与隔膜所致高中求学阶段,由于实行文理分科教育,理科生能接触到的思想政治及人文艺术等社会科学知识甚少,即使学习,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被割裂成条块分割的知识点,以被动记忆的方式强行记住来应付考试,鲜有品味、欣赏、理解等引申性的教学环节存在,造成理科学生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误区,对社会科学所能形成的提升个人素质及精神境界功能的忽视。理工类院校的多数学生为理科生,知识结构和基础方面的缺憾使其欣赏经典名家缜密优美的思想体系、辩证严谨的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不足,对触及的宏大主题、关注视野的高远和揭示的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理解程度不够,在将理论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念方面的积极性,以及引入社会科学思维模式补正、纠偏,促成个体思维完善的敏锐性明显欠缺,从而轻率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作与己关系不大的陪衬课,并因之“需死记硬背”而“敬而远之”。

3.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如人意,对自身的存在意义和重要作用凸显不足,降低了其在理工类学生心中的威信和地位所致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工类院校中常被视之为汽车的第五个轮子,边缘化现象较为突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具体工作量计算、课程编排方面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心理极为失落,职业成就感不强,会严重挫伤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而且,理工类院校社会科学基础薄弱,社会科学研究氛围不够浓厚,于校内校外建立起来的、供思政课教师进行学术探讨、交流、培训以提升科研水平的平台严重不足,研究环境的制约让教师在科研方面常有孤军奋战,力不从心之感,事倍而功半,科研水平难以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理工类院校的领导者往往因袭自然科学的管理模式看待思想教育课程,具体教学环节要求整齐划一,课程改革强调进程短、见效快,不理解思想教育的渐进性及内化结果,对教师业绩考核重量不重质,不认可教师课下的大量潜隐性付出,片面追求课题项目、科研经费及等量化指标,这种管理模式只能导致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少有精力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积淀教学经验,对自身知识结构拾遗补缺,也缺乏深入了解学生思想需求的兴趣,惟有炮制些短平快的科研成果,进行边边角角、形式花哨的表面化改革来满足考核要求,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理工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会存在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科研创新不足而导致的教学内容陈旧空泛,刻板灌输教学方式依旧未被深入触及,忽视学生主体诉求等许多突出性问题。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理工类学生由于社会科学课程少,使其更希望思想政治教育课能为其释疑解惑,并且这种要求往往比文史类学生来得更为直接、实际,基本指向其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更渴望思想教育有别于其他的知识技能培训,能成为一个通俗易懂、丰富多样、较为感性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过程。这样一来,教与学双方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空泛与学生现实需要的矛盾,教学方式简单灌输与学生接受信息主体化、感性化、多样化的矛盾就十分突出,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降低了其对理工类学生本应产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学生无法充分感受到思想教育于己、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也就有了学生对课程的质疑、疏远与漠视。

二、改变理工类学生实用主义态度的积极措施

“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①所以,理工类学生中存在的实用主义虽形成原因复杂,但与其环境影响、学科特点不无关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要从根本上改善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态度,也必须立足于这一点从多方面着手。第一,理工类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办学理念,通过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有效抵制、冲淡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影响,以提升学生的学养素质,创设思政教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大学思想政治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读、研、写、演”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24-04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于现实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生追求趋于多元化,部分大学生团队意识薄弱,心理承受力较低,价值取向物质化,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矛盾冲突比较激烈;每年数百万毕业生走向社会,因为就业困难而产生的矛盾、失落心理凸显;互联网的渗透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的虚拟性、封闭性加大人们之间感情隔阂,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有些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乃至国家大局意识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相对滞后,往往只注重社会需要,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同,存在片面的社会或国家至上的价值定位,忽视大学生个性差异和思想实际,淡化大学生主体性和心理特征,无法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价值的实现,导致教育目的过于泛化,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方法、途径缺乏有效的变革,教育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保证监督措施不力。面对大学生层次多元化的复杂特点,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发展和成长规律入手,在心理上取得他们的认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采取变革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重教书轻育人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性、知识性较强,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规定的课程内容,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使得部分教师或学生都把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形式单一,缺少实践环节,活动载体太少,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讲课时只讲考试内容或在临考前复习点题,有的教师为了得到学生的好评价而降低考试要求。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前背笔记,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考试作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都是知识性和经验性的,与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距离,加之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师授课以讲授知识为主,考试也以基本知识的记忆为主,学生只有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即使加强学生的技术训练,也是为技术而技术。因此,学生走出校门后如果只有知识和有技术,没有思想,那么最终会成为技术的奴隶。

(三)课程教学教师与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各自为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思想,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以及认识问题与判断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以及相应的综合能力。因教育评价体系的弊端,有的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忽视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没有把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而是追求自身的高学历高职称。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爱岗敬业精神,很难成为学生的表率,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条块分割明显,教学以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为主,主要负责大学生的知识性和技术性教学;管理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第二课堂活动指导,从而形成两个阵地两张皮,各自为政。负责教学的教师容易忽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与学生交流不多。如果学生纪律差,旷课迟到,他们认为是管理人员没有把工作做好,而对学生学得如何,则以考试成绩为准,只教书不育人。负责管理的人员则手段比较落后,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打动学生的心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欠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盯住学生是否旷课迟到、是否参加集体活动、是否遵守校纪校规等方面,只要学生不出任何违纪问题即可,如果学生不去上课,则认为是教学的教师没有把课上好,学生不愿意去听。

二、“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思想政治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 思路 与对策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那么,这种教育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收到了实效呢?大学生是不是“真心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呢?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美誉度呢?如何改进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呢?对于上述问题,本文在相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作一初步分析探讨,旨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具体测定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如何,一直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从事这项具体工作的实际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培养的大问题。但过去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三进”工作,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设置的问题上。如今,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三贴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问题。

那么,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何测定和获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技术问题。简单地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的感受和收获与其希望收获和感受的比值,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满足大学生心理预期的程度。它是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感觉状态,是大学生对实际的教育效果与自己原来的期望进行对比的结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活动对自身目的性的关照及确立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旁者无法取代的基于特定价值关系的价值属性。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因素很多,除了课程和教学因素外,还有非教学因素,如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政治清明、职业稳定、个性、未来预期等。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课堂教学水平并不是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唯一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是许多因素的函数。如果将各种因素定义为:课程设置A、课堂教学B、教师风格C、考试方式D、教材E、社会环境F、经济发展G、政治状况H、个性I、未来预期J,等等,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M的函数表达式就为:

M=f(A、B、C、D、E、F、G、H、I、J……)

我们可以把A、B、C、D、E、F、G、H、I、J或者更多的变量,运用等价的概念转换成相同的福利水平,用希望的收获来表达,这样就可以给出一个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程度的公式。即,

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实际收获/希望预期

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实际得到的收获总是其希望得到收获的一部分(大喜过望的情况也会有,但极少)。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系数一般大于零,小于1。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系数越是接近1,表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是满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系数越是接近0,表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是不满意。显然,满意度是一个能够比较科学、全面、深入地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效果的科学指标体系。

为了能更全面、科学地反映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程度,我们选取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程度、欢迎程度、满意程度、美誉程度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可程度五个指标来分析获得群体满意度的结果。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公式所涉及的因素,2008年12月,我们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作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具体了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程度。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3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213份,回收率为96%,调查人数占园区学生总数的2%。计算结果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程度=83%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欢迎程度=85%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程度=52%(良好率)91%(满意率)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美誉程度=51%(良好率)86%(满意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可程度=68%(优秀率)

如果套用学生考试标准,即60―69分及格,70―79分中等,80―89分良好,90―100分优秀,那么,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满意度应该处于良好水平。

二、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应该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满意,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提供的“全部产品”和服务满足大学生期望的程度。当然,制约和影响这些产品、服务及大学生期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教学性因素,也有非教学性因素;有学校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由于非教学的社会性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应该专文进行论述,这里我们将主要对其中的教学性因素进行分析。故此,我们认为,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教学性因素主要有:

(一)课程体系边界不清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高中阶段雷同重复,学生已失去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新鲜感和求知欲。心理学上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理,就是需求度决定行为的态度。由于相关的内容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和学习过,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重复是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适应影响大学生的满意度。

多数学生普遍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本身缺乏严密的结构和规范,几门课程之间或内容重复,或课程体系庞杂。给学生的感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什么内容都讲到了,但什么内容都没有讲透彻深入。所以,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在正在失去自己的特色,变得越来越像专业课了。下表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意见和看法。

表1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方面的意见(多项选择) (单位:%)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空洞呆板,语言枯燥,大道理太多,对大学生缺乏亲和力。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策性强,所以,现有的教材都比较严肃。教材的理论性太强,教训人的语气多,引导人的话语少,读起来不可亲可近,拿起来一看就犯困,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下面的两个调查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具体意见。

表2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意见和满意度(单位:%)

表3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的满意程度?摇(单位:%)

(四)教学安排有违教育规律。

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受制于师资和场地等多方面因素,基本上是混班编排的大班上课,并且还多数安排在下午和晚间上课。少则70―80人,多则150多人,这样的大班型教学,师生互动、辩论演讲、答疑提问都很难进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的学生戏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最不应该上课的时段安排学生最不情愿上的课程。这样,难免陷入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气氛沉闷,理论教学离社会实际生活太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是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最主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也越来越激烈。社会的上述变化必然会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来,也会反映到高校政治理论课上来。这些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学生要求吸收各种新鲜知识的愿望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缺乏变化就成为一对现实矛盾。再加上部分老师讲课片面求“稳”,课堂内容缺乏新意。于是,讲台上老师捧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懒洋洋地打瞌睡或者看课外书的课堂生态,让一些学生“忍不住想逃”,怎能期望大学生会满意这样的课堂教学?下表调查结果很说明问题的所在。

表4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主要行为(单位:%)

表5 学生不愿意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单位:%)

表6 学生对不同类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程度(单位:%)

(六)学生的成绩考核方法陈旧,难辨良莠,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进头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考核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但考试能对一门课程的系统学习起到激励、约束和检验的作用。完善的考试形式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这样,考试的方式方法就应该有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其方式方法也就应该灵活多样。但现有的考试操作比较整齐划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年龄情况。其结果必然造成课上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试结束“丢”笔记,学生的真正收获不大。由于考试的方法单一,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很难反映出来,结果是好的不香、坏的不臭,学生成绩的高低关键是临时突击的效果怎么样。长此下去,学生怎么会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学习这门课程。

表7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的接受程度(单位:%)

(七)教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求职就业关联度不大,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生要交费上学,自然对自己的投入回报比较关心。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更是比较实际。对那些在未来的就业中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课程往往兴趣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这样的课程。学得好,专业技能不见得就高;学得不好,专业技能业不见得就低。很多学生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从来还没有听说哪个同学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好而在就业市场上找到比较好的工作的。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未来的就业中“不实用”,“没有分量”,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

(八)学科建设滞后,难以聚集最优秀的人才和队伍,这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名师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才会对学生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不愿意从事公共课教学,而愿意从事专业课教学。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留不住人才,更难聚集人才,总是处在失血的状态。这种状态反映到师资队伍和课堂教学上,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队伍中缺少大师和名师,课堂教学缺少更多的精彩课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自然会下降。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对策选择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是一项意义重大但又十分艰巨的任务。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大学生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实践”,才能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任务,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完成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责,使大学生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真正的接班人。说它任务艰巨,是因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尤其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担当者付出更多的辛劳和努力。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改革以来的成熟经验和有效做法,我们认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不断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体验。

为什么科学的政治理论和革命的政治内容,难以留住有些学生的心?原因是多方面的。毫无疑问,这和我们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枯燥,一成不变有关。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相关调查显示,高校领导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的仅占6.2%,而认为一般的则占到43.1%,不强的占到20%。大学生并非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所排斥的是那种死气沉沉的理论灌输。应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一定的灌输是必要的,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灌输本不应该是一厢情愿地把知识照本宣科,而应善用说理、启发、引导的方法,要注意学生的主观感受,满足他们的参与欲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靠理论压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要把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与课题讨论、专题辩论、参观调查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直观性。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是一种艰苦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应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其主体性的参与意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为学生设计科学探索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并力求做出自己的见解。要采取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各种形式,如专题研讨、案例教学、课堂辩论、互教互学等,尽可能创造师生双向交流的和谐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化被动为主动,并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充分发挥理论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从相关的问卷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学校要把拓展社会实践资源、建立实践基地、丰富实践内容、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措施。主要做法应包括以系、教研室为单位设计学期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依托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纳入课程成绩并将优秀报告汇编成册等。

此外,还要延伸课堂教学的范围,加大教师教育的长度。随着网络在高校学生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加强对网络的利用,建设网上课堂和网络教育体系,让它们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传导和先进思想教育渗透功能得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延伸。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应该说,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师资力量在学历、年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相关调查显示,只有15所院校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很好,占11.5%。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一般和一般以下的占到74.7%,未回答的占到14.6%。学校要制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到大学建制、学校人才引进的整体规划当中;要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现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变动很大,教师应尽快掌握新课程的基本要求,熟悉教材,了解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程形象的代言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只有教师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其次要强化敬业精神。如果一个人缺乏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境界,也就不会下功夫花气力去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一个知识和理论贫乏的教师,是难以说服教育学生,更谈不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再次要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一个优秀教师的能力体现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水平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以渊博的知识、认真的态度、优秀的口才、适度的自我表现令学生叹服,才能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和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减少抱怨率;最后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保持教师本人鲜明的人格魅力。一个具有较强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可以提高学生对其所授课程的兴趣,增强课程的感染力。“爱屋及乌”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学生通过对教师的欣赏,不断强化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认同。作为一名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较为宽厚的知识基础,善于旁征博引,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耐心的教学态度,有饱满的讲课热情,有自然大方的教态,善于运用形体语言,把理论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从而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搞好宏观指导,加大领导力度,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16号文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是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落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措施,重点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目前确实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的现象,往往是“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突出表现是:课程定位低,资金经费不落实;师资编制不足,课时往往受到削减,等等。处于这样一种不良好的舆论氛围中,无疑加大了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的难度。

大学思想政治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设计与思考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却常常生硬死板,本应生动活泼、关系学生发展的内容,常常因为教材的限制而成为理论说教。实现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运用,多媒体教材不但可以把生活中很多新鲜的相关材料呈现给学生,而且能够较好地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上的斗争,促进道德意志的形成。

一、现有多媒体课件的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而且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刺激同时作用比单一感官刺激作用获得的信息量要更大,印象更深刻。

1.多媒体方式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新颖的授课方式,为课堂知识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把抽象的教材知识通过图画、影像、声音等媒介转化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各种媒介语言,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声色光电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方式教学的缺陷。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优势也会转变为缺陷,在日常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亦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信息含量大、呈现内容多,操作必须很快才能赶上教学进度,授课过程中若没有给学生预留时间做笔记,则学生容易陷入是专心听讲还是抓紧时间记笔记的矛盾之中。同时会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听不懂、不理解,进而放弃学习。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班(学生多,教室大)授课,学生本来就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后,课堂互动就更加困难。老师坐在讲台后面操作电脑,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讲解课件内容上,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接收情况。加之大学课堂流动性很强,老师上完课就要赶着去别的教室上课,则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老师沟通交流,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熟悉老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多媒体课件的特征

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笔者认它具备以下特征:

1.科学性。

在教学内容(场景设计、材料选定、名词术语等)的选择上,要符合教育规律及被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既要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各学科教学体系的特殊规律,做到以学生为本、师生紧密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2.适用性。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受国外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最为强烈,自主性意识、竞争意识和个人主义意识表现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仅要涵盖专业知识,还要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构成提供相关例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的认同感。

3.技术规范性和美观性。

多媒体课件不管是制作还是应用,都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所以多媒体课件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规范要求。另外,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越来越重视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中,既不能是简单地照搬教材,又不能过于繁杂、花哨,干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感知。

三、思想政治理论多媒体课件设计与思考

1.重视师德,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教师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起到榜样教育作用,在道德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专业业务和教学基本功的学习训练,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提高个人素养。只要教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尽力做好每一节课的授课工作,不管是用传统方式授课还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现代化教学,都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同时,那些认为现代化教学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把多媒体教学当成电子板书,只是把教材内容照搬到屏幕上,把需要讲述的知识字幕化;以及那些工作态度不端正,课件从网上下载,生搬硬套,完全不考虑是否符合本校学生认知构成和心理需求,使课堂变得教条、呆板的“拿来主义”者,都应该好好反省,重塑师德。

2.遵循教学规律,明确教师主导者地位。

教育是一个过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把书本知识生动、形象、直观地传递给学生的手段,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桥梁。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为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服务的。老师不能完全生搬教材上的课件,再把课件搬给学生,成为教材的“搬运工”,使课件因过多的文字而失去应有的魅力。教师亦不是设计大师,过于注重画面的生动性、形象性;过于追求画面的精美,声音的美妙,色彩的炫丽;插入过多无用的音、影、图、画,会喧宾夺主,忽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使课堂演变为“音像厅”,教师沦为课件的解说者和播放者。

3.突出实效性,遵循应用适度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教师向学生传递、灌输社会所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政策、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学生主动学习、接受、相信、遵守和信仰国家的主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法律要求,积极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意志,外化为实际行为,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①。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多媒体课件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只有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构成,从学生的角度和身边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还要详略得体。过于华丽和信息含量过大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会浪费老师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和心理反感,不能为“粉饰”课堂而使用多媒体,更不能为“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盲目使用课件,特别是年轻的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合理的选择,实现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课件材料选择要真实切题,紧贴学生生活。

精准的案例材料选择是设计制作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件的重要前提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例证材料的选择要科学切题,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并且贴近学生生活。

课件知识选材要科学切题,即材料的收集选择要紧扣教学主题,案例能够准确反映课件所有体现的知识点或者重难点。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用漫画或者动画短片,精准地反映出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存在的不适和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其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和生活态度,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课件知识选材要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紧贴学生生活。案例材料的选择更多地还是要选择贴近生活,最好是近期发生的真人真事,让学生感觉没有较强说教,而且还可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课件材料选择中,可以利用反面教材广州“小悦悦事件”,正面教材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等,让学生做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恪守社会公德。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材料案例,日常生活中通过隐性教育使课堂知识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

多媒体课件不管多么声形并茂、绚烂多彩,也不可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上以手势、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言等表现取得的教学效果,缺少教师用教学理念和理论知识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参与和理解的教学,都会陷入教条、呆板、“填鸭”式教学的范畴。因此,教师需要认真掌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注释:

①周中之,王亚娟.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应用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7):61-64.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J].教学与研究,2006(8).

[2]雷宇,李勇.多媒体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9).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大学思想政治笔记范文第5篇

一、教育平台要全面深入虚拟世界

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随时随地上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虚拟世界”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现实世界”,前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后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大学生口味的转变,将课堂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转向网上虚拟世界,以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得到大学生的接受。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网上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微信等),发挥教育者主动性,加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具有快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可以缩短教育工作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灵隔阂。在实时交流互动中,教育者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找到大学生喜欢的话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大学生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迪他们的智慧,引导他们的政治思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仅如此,由于虚拟世界具有隐匿性特点,学生没有面对面交谈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发现他们存在的真实问题,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如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等),吸引学生去自己的网络空间进行学习和思考,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在这个舞台上表现自己。这里的“网络空间”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博客,不是各种网络信息的大杂烩,而是一个容教育性、思想性、观赏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网络工作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实现教学、教育、管理的有效结合。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发表自己对学生生活、学习等的建议,使这种交流的平台能够常见常新,以自己真实的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浏览完这些网络平台后有所收获。除了建立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经常浏览学生的博客,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在博客上表露出来的困惑和问题,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网络建立网上学生组织,如建立网络班级、网络团支部、网络党支部等,引导学生去参与进去。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化传输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对一”的弊端,实现“一对多”,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更加便利。以往辅导员或老师对学生传递信息时,往往花费很多的时间,而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载体,他们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等,有什么信息可以及时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手机上。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影响力将会大大的提高,教育效果也事半功倍。

二、教育内容要切实贴近时代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传输优秀正确思想,并应用于生活实际,只有当教育的内容能够真正与时代生活同步的时候,才能真正展现其吸引力。但是,与五花八门、热辣新鲜的网络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育内容空洞而抽象,重视理论而忽视时代内容和社会实际状况,和现实越来越脱节,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分析研究大学生感兴趣的鲜活话题。比如,通过追踪“微博热搜词”、“热门微博排行榜”等,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现大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热点问题加入到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然后通过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代生活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和对比中可以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及其对自身成长的现实意义。

三、教育方式要更加注重平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