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课标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它包括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学术追踪(即学术视野)、高中历史教育学理论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等。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同时,由于模块间的内容有交叉,所以对这些重要的交叉内容,要有一个横向的整体掌握。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灵活把握处理每一节历史课,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生硬的符号形式存在,而是以思想、精神的方式出现,从而真正地展示出所授历史知识的无限生命力和价值,把历史知识“活化”,引导高中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与此同时,培养高中生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人格品质,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促进高中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同时,历史教学一方面要从多角度对重要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又要作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即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高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近几十年来,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也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已被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所采纳,高中历史教师应密切关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动态、新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四,应具备扎实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高中历史新课标倡导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
第五,应具备良好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即熟悉所授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物质相当丰富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独居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生长、学习无疑都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熟悉授课的对象——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这样,你的教学才会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关注你的学生,关注你的学生的学习,关注你的学生的发展。
2提升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高中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它包括课标意识、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2.1增强课标意识
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确立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目标和内容的;增强课标意识,就要认真思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学习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的建议并结合学校和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去。
2.2转变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国家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制度,课程管理也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权威性,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而只是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也不应仅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也应当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历史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通过编写校本历史教材,成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从而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
2.3转变教师观
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发生以下变化:
2.3.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高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
2.3.2由高中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2.3.3由强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高中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2.4转变教学观
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发生以下的转变。
2.4.1必须从偏面的历史知识传播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
2.4.2必须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特别是高中历史的学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2.4.3必须从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阅读自学,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2.4.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2.4.5必须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重视学生差异性发展。
2.5转变学生观
新课程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和素质教育的高度,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不再将学生当作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权威下的“奴仆”,而是将学生视作教学的主动探索者、参与者、与教师平等的合作者,将他们视作学校教育教学关注的中心和重要的教学资源。他们是独立存在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终究将独立生活的人。以生为本,就需要我们尊重他们的正常需要,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
3提高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于育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提高反思能力、课程能力和科研能力。
3.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作出理性思考,并以指导以后的教学,反思性教学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贴近教师的专业生活,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教学反思应从多角度去审视,以下四个角度应是重点关注的。1.历史教师自身所提供的视角。包括自己在上课时的教学体会及经验,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录像、录音的重温及自己去听其他历史教师上课的感受等。2.自己所教学生所提供的角度。对自己教授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作业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感受、体会和教学效果。3.同事所提供的视角。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方式,加强与本校历史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教师、领导和本地区历史教研员及其他学校同行的交流,请他们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中肯意见。4.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角度。阅读一些发表的高中历史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和历史教育大家的点评,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以高中历史新课标作为度量的标准。
3.2提高历史教学教研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产生了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这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要有新教法、新学法、新评价。这六个“新”中有很多问题等待着高中历史教师去探讨、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中“教师即研究者”也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师也应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者。机遇与挑战并存,高中历史教师只有积极投入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才能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它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它一般要经过选题、论证、实施、结题、推广等五个阶段。
3.3提高课程能力
高中历史的课程资源除了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外,还包括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会、历史遗存、互联网等七种课程资源,其内容也大大拓展,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历史课程资源又关系着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而高中历史新课标也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它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3.3.1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1)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利用好高中历史教师、高中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并将其引入历史教学。(2)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利用好历史教材、图书资料。音像资料和互联网。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在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目标、师生实际、客观条件和各类资源特点,合理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施、反思、研究,以提高历史资源利用能力。
3.3.2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一、基于信息技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问题
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历史教学同样也有两面性。如果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则可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不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可能使学生无法掌握课标知识,造成教学失败。
1.信息技术无法与教学内容完整融合。
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课程与课改前的历史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就造就了教学本质的差异。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对学生与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教学标准,使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更具有难度。单纯地使用信息技术或者单纯地选择传统教学方式,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2.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多媒体。
现今,高中历史老师普遍缺乏教学设计创新以及正确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忽视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作用,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对于信息技术过多的依赖严重影响了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虽然可以用多种方式将知识内容呈现出来,但是,因为其过于直观的方式,使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获得答案,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发展。
二、基于信息技术下高中历史教学对策分析
信息技术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引发深思,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设备相匹配,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水平。
1.深入体现教学内容。
为实现学生历史水平的有效提升,就必须加深教学内容,并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信息技术的优势相互结合,互相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一年级必修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教授时,教师应该把握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在进行授课时明确重点难点是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深入,使用多媒体像学生展示宗法制以及分封制的相关图片、图表、使学生使用看图解史的方法进行历史概念的理解。在学生理解后,教师根据课标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同时兼顾一些重大政治及重要历史任务,在讲述完成后,使用多媒体进行夏禹、商纣、周武王等历史人物的相关图片、视频展示,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方式使多媒体成为教学中辅助师的角色,恰当地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直观感受,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2.完善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中,应该适当运用多媒体,长期使用电子教案的历史教师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方式,避免学生长期接触电子教学,面对传统板书时无所适从。在进行授课时,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备案,准备电子教案的同时准备传统板书,二者相结合,不仅有助于W生更容易理解历史知识内容,更容易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这种新旧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3.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衔接教育
当前,衔接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每当暑假来临之际,“小升初”、“初升高”的语、数、英、理、化、生等各种类型的衔接班报名都异常火爆。然而有关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则鲜有人问津,可以说初高中历史衔接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这种缺失给高一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完成初高中历史教育的顺利过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奠定良好基础。
一、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衔接意识,提升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视程度。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很多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淡薄,以为初高中衔接是语数英这样的主科与理化生学科的事,与历史学科没什么关系,进而毫不关心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甚至出现了初中历史教师从未看过高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教师也从未了解初中历史讲了什么的奇怪现象。当前,初高中历史衔接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很多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需尽快转变观念,认识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增强衔接意识,重视并落实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2.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课标与课本是初高中衔接的根本依据。历史教师应深入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同一历史内容叙述上的异同,明确各自教学目标、内容的侧重点与内在的联系;进而比较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体系的差异,分析各自的特点和联系性,对初高中课程内容、分层次要求、实施程序进行合理调整设计的研究;在深入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的基础上,做出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对照表,明确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联系和变化,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
3.抓住过渡关键期,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高一学年的上学期作为学生告别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平稳过渡,顺利适应高中阶段新的学习生活,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期。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首先,可在高中开学之初开展有关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活动与抽样访谈活动,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和现状以及对高中历史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所反馈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初高中衔接计划并实施。其次,开学第一堂历史课是初高中历史衔接的关键节点,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上好这一堂课。笔者就习惯于利用开学第一堂历史课讲授《高中历史导言课》,利用这一堂课跟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历史的主干知识,了解高中历史的知识框架,熟悉初高中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开好头。再者,历史教师应在高一学年上学期循序渐进,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初中历史课程按时序线索编排,条理清晰,内容较为简单,因而课堂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的基础上,按照专题编排,结构较为复杂,内容较为深入,课堂应以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以主。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徒增初高中历史的裂缝。在给高一新生授课之初,历史教师应仍以讲授法为主,慢慢增设问题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增加问题探究环节,逐渐实现教学方式的自然过渡。最后,关于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专门上暑假历史衔接班的问题。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笔者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暑假衔接班。更何况初高中历史衔接的任务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是较为轻松的,更没必要牺牲学生的假期来做这项工作。毕竟假期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
4.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教学中注重初高中历史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期在高一上学期,并不意味着能在这一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就无需再关注衔接问题。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的知识与高中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出发开展教学,对于学生懂得什么,不懂得什么,哪些地方需要略讲,哪些地方需要详讲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收发自如。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针对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编排造成知识跳跃性大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通史思维,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理清其来龙去脉。
二、学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体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衔接工作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能否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顺利过渡。为了发挥主体性,保证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效果,进入高中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红英老师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浓厚的故事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学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难。但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难度骤然增加的高中历史,往往知难而退,失去对历史的兴趣。进入高中的学生应如何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呢?新课程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材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切口”,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以兴趣引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此外,琳琅满目的历史课外读物也是激发并保持历史兴趣的重要法宝。学生可在老师的推荐指引下积极开展历史课外阅读,多读一些内容与难度适宜的历史课外读物。
2.转变学习方法。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形象思维活动。因而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们习惯于机械背诵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需要逐渐放弃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掌握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参与式的学习,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锻炼解读史料,在史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课后不要一味地追求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应着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初中历史在人们长期的印象中居于副科地位,再加上其最重要的考核———毕业会考的难度也不大。因而初中生投入历史的时间与精力少之由少。不少学生甚至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背背提纲,做做练习。高中历史比初中难得多,不端正学习态度,多花些时间精力,更加刻苦努力是很难学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要坚持预习。没有预习,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知所云。课堂上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要指望上课睡觉而课后课后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历史成绩。课后要及时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还要努力地挤出时间广泛涉猎有益的历史课外读物以保持学习热情,开阔视野,提升历史素养。尤为关键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恒心与毅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总而言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关键点。我们应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英.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J].中华少年,2012,10(19).
[2]林义元.历史课外阅读———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J].中学课程资源,2017,1,(1).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教学
“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笔者认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更加科学地揭示了高中历史课程的特征和作用,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历史学习的深刻性和扩展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揭示了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目标。因此新课标倡导的基本教育理念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一、传统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目的以单一知识灌输为主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单向输出过程,注重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识让学生全部学会,因此教学就以教材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钻研教材,教好教材,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相对封闭,缺少讨论发散
教学过程是封闭性的,全凭一张嘴巴和一块黑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教学容量受限制,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鲜活性无从体现,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动性很少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上得不到培养,整个教学过程死气沉沉,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累;课本内容大多也是知识的汇集,很少有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的选文和问题,基本上也没有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某一问题的深刻理解而出现的资料;课后作业的设计也是相当单一和固定化,很多都是带有明显暗示性或提示性的问题,作业的答案就在课本中,答案是唯一性的,学生只要翻书就会写作业,学生成了单纯的“搬运工”,只要把课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转移到作业本上,就算是对这个知识学会了。
(三) 评价方式单一,无法促进学生进行反思
教学评价的手段只有考试,无论大考,小考,还是期中考,期末考,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尺。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遇到问题后只会翻书,等待老师抄写正确答案,不会动脑思考,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更是力不从心。
二、“新课标”下历史课程新特点
(一) 课程结构由“模块”加“专题”构成
2003年以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出现了焕然一新的课程结构,即“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II)、历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二) 教材内容由通史向按照历史发展时序,古今贯通、中外混编的专题转变
传统教材内容是由通史构成: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和世界通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高一年级学习的是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年级学习的是世界近现代史,高三年级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新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打破了传统的教材内容按通史编排的体系。在每一个模块中都采用专题的形式,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古今贯通、中外混编的编写体例。构建了高中历史新的教学体系。
(三)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和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大纳相比,主要的不同就是课程目标的不同。在新课标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这里的“过程与方法”直接体现了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特点。
三、新课标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一)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学家们根据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历史剧表演等,把过去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面前,让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历史,这样就把时空拉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便被激发出来。
(二) 更新观念终身学习,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灵魂,要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观念更新和角色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这个必要,教师应转变以往的那种自己是知识的权威者、是学生的知识宝库的陈旧观念,而应努力使自己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当今,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学生的知识信息不一定比教师少,甚至于超过教师。
(三) 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集中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双边活动”成为“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构建师生的“学习共同体”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转变教学模式,不仅是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求,更是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之后,付诸行动的重要体现。
(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注意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切实消除“师道尊严”的“紧箍咒”,努力建构起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育改革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根据新课标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上,常常是欢声笑语、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然而新的理念、新的机遇伴随着新的挑战,扑面而来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又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何去何从,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和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理论的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
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现实环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主要障碍。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融合新课程理念,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二、适应新课标。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历史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新课标对教学的新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认为,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就应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新课程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
三、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目前,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有哪些?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新课程要求教学实施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
四、重视过程与情感目标。但不能忽视“知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