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医学的内容

基础医学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医学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医学的内容

基础医学的内容范文第1篇

【摘 要】中职英语基础模块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巩固与拓展,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实践性。文章依托课程中第11课课题“Eating Out”的内容,从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出发,设计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基本技能和提升学生的职业人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CBI教学设计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 教学设计

一、CBI教学设计依据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将内容和语言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不再完全按照语言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而是围绕学生所要学习的主题内容展开,从而确保既能够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又使学生掌握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

本课是上海市华师大版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英语1》 Lesson 11 “Eating out”的第一课时(Task 1―5)。本课主要是关于外出吃饭的主题,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熟悉餐饮业服务员招呼客人和点菜的常用语。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Lead-in & Reading and Speaking两部分。该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为本单元读和说的环节,重在词汇和句型的应用,这些内容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做了语言的必要准备。

三、学情

笔者所任教班级为商务英语专业16级新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词汇量,能够主动配合教师,愿意开口。不过由于掌握的知识所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是非常薄弱的,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很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因此,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把活动由简到难分步骤有序进行,因材施教,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各项任务的热情,才能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

本节课知识和能力目标如下。

①学生能掌握招呼客人和点菜的词汇和句型。如“menu, order, rare, medium, well-done, steak”“Would you like the table by the window? Are you ready to order?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to drink? How would you like it cooked? What’s the special today?”等。

②通过学习一段饭店服务生招呼客人的短对话,学生能够将所学句型运用到特定场合。

③通过学习一段招呼客人点菜的长对话,学生小组合作在学习对话时能够正确地筛选出重要句型,并运用句型和模仿所学对话,扮演服务生的角色,完成并分享一次餐厅招待和点菜任务。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学生能掌握餐厅服务员招呼客人和点菜的词汇和句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重点单词句型,完成并分享一次餐厅招待和点菜任务。

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对待客户需要有礼貌、有耐心,始终做到顾客利益至上(polite; patient; considerate)。同时通过课堂上布置小组互助任务,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实践、锐意进取和创新的职业素养。

五、教学过程

(一)Step One:Lead-in “How to Order”(视频导入,引出“在外吃饭”话题)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of “How to Order”, ask students: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restaurant?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设计意图】创设“在餐馆吃饭”的情境,渲染氛围,自然引入“Eating Out”主题,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Step Two:Preparation for Task

1.餐饮业服务员迎客的常用语,图片导入句型。

(1)Ask students: What would the waiter or waitress say to you in a restaurant?

(2)If students want to know what the waiter would say to the customer, ask them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pictures.

Finally read aloud the sentences until students can make proper and quick language reaction to the picture.

【O计意图】首先配合图片导出餐饮服务员迎客用的常用语;然后反复操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对图片做出正确的语言反应;最后教师请每组共同完成短对话任务。

2.学生能理解对话内容,能够说出服务员招呼客人和点菜的常用英语语句。

(1)Elicit the new word “menu” from the real menu.

(2)Ask students to search for the pictures of western food and drinks before class and say them in class.

Look at the pictures of the western food and drinks in the conversation and students read aloud.

Play the video of the conversation among restaurant waiter and guests (John & Mary).After listen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aloud the conversation by playing 3 different rol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sentence patterns about what a waiter and a customer will say in a restaurant.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上展示他们所知道的西餐食品,并选出本环节的赢家,以此激发大家的参与度。另外,利用部分图片呈现话中出现的以及常见的西餐食品和饮料的新词:steak, dry white wine, red wine, spicy, wing etc.在掌握菜单词汇的基础上开始播放对话录音,一是通过组与组进行角色扮演、操练对话的形式训练学生关键句型的熟悉程度与口语能力;二是通过匹配练习,辨别出饭店服务生招呼客人和提供客人点菜服务的英语关键句型。

(三)Step Three:Completing the Task(搭建信息沟,操练重点句型,完成口语训练任务)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an information gap in the card to check whether they can identify the information by themselves.

Student A and B take turns to be the waiter/waitress and the guest. If you are the guest, order the meal according to the menu. If you are the waiter, take the order and mark them.

Help them to use the important sentence patterns to make a conversation about ordering a meal and taking the order.

【设计意图】搭建information gap,学生根据菜单信息,运用本课重点句型来完成餐厅接待服务和点菜任务。模拟真实对话,提前给予对话语言框架,降低活动难度,建立学生信心,在练习目标语言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Step Four:Summary(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同时努力达成情感目标)

通过教师提问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词汇和常用句型,再次加深印象,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提供学生一些暗示:餐馆服务生在和顾客交流时的用语里最常出现的词有would, please等。学生自觉地意识到对待客户需要有礼貌,有耐心,始终做到顾客利益至上(polite, patient, considerate)。

六、总结

教师在整堂课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同时,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

【参考文献】

[1]D. Briton, M. A. Snow&M. B. Wesche. Content―based second 1anguage instruction. Boston: Hein1e & Hein1e Publishers, 1989.

基础医学的内容范文第2篇

专业基础课大学新生第一堂课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青年学生高考后进入期待已久的大学。这是每个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转折时期,因为大学是一个帮助青年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从学校向社会转型的平台。在大学三四年的学习中,大学生怎样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专业基础课程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才能更好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

大学的课程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与基础课(如英语、政治、数学)之间的意思很相近,但它主要是指与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与专业紧密相关,但也没有专业课讲得那么深入,它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它与专业相关,理论性较强,分析层次也多,而且一般都是在大一或大二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因其专业性与基础性的双重属性,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是基础课课程教学以及专业课课程教学的连接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以及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增加的新知识。其中,基本知识是培养学生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的根本,要求准确和真正吃透,而在基本技能方面则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动手实践的基本能力,是以后专业实践的基础,要求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包括基本运用和综合运用,就是运用已经学过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以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的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基础;新增知识就是跟踪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或增加与本课程相关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对学科发展的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学习深造的根基,只有在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之后,才能从更高的层面去实践创新。如何搞好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笔者作为高校大学新生的导师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提出讲好第一堂专业基础课是至关重要的。

二、讲好专业基础课的关键――第一堂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序幕;一部乐章,要演奏好序曲。所以上好第一堂课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也称为优先效应),抓住“第一堂课”,给学生留下良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它包括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和学生对课程的第一印象。大学新生对新教师和新课程总是充满期待和好奇,第一堂课一般都会聚精会神的听课。专业教师根据这个心理特点,从自身的仪表、言谈举止,充分展现自己的学识和修养,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本课程的角度,充分结合实际,讲清楚该专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学生切身利益的影响,使学生形成对课程地位、性质的第一印象,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课程和专业的兴趣和重视。第一印象的好坏,将对本课程日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不容易改变的。

第一堂课上好了,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感,创造了一种自由交流的气氛,以后的课程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开展了。教师的第一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教师的第一堂课成功了。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表明,第一堂课是讲好专业基础课的关键,大学新生可以因为第一印象喜欢教师进而对其课程感兴趣,也可以因为第一印象喜欢某一门课程进而对教师感兴趣。无论是哪种情况,无疑对教学都是一种促进作用,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第一堂专业基础课讲授内容

在上专业基础课的第一堂课时,不应急于向学生讲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因为我们授课的对象是大学新生,他们一直习惯于中学老师“手拉手”领着教、“要我学”的学习模式,而对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等认识不够,较模糊,甚至迷茫。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堂专业基础课的讲授内容。

1.开场白拉近师生距离

与大学新生初次见面,笔者从人际交往中基本的礼节入手,进行开场白:“祝贺大家大学梦想终于实现了;欢迎来到我们这所高等学府继续学习,更是欢迎来到我们院系学习专业知识;为了让大家的大学梦编织得更美好,我愿为大家服务!”接下来笔者进行自我介绍。

2.讲解学习方式的变化

大学里学习内容比中学多很多,每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同,大学四年共需要学习的课程达40门以上。每门课程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老师上课的节奏比中学快很多,要求大家课前要快速多量预习,根据章节内容,用笔划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上课时再和老师讲授的重点内容对比。经过几次对比,调整自己对重点内容的把握方向,从而在众多的知识里挑出重点的知识点,再串成一条学习主线,系统地掌握某一章节的内容。这样的训练,大家获得的不仅是章节的重点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会有极大的提高。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为大家日后走上科研或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大学里主要是引导式学习――“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着走”,提倡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学会自己合理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采用中学时期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生动活泼地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大学的学习目标是多元化的,不像中学的学习目标单一(为了高考而学习)。它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目标,其中初级目标可以制定为每天学习好,生活好,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能有一种自我成就感;中级目标制定为学习一门技能,有一个专长,如获取各种证件(英语四六级证、会计证、计算机证等),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考研继续深造学习;高级目标是要规划好以后做什么样的人,人生做成什么样的事,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些学习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贯穿于大学的每一学期的学习中。

我们每位大学新生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自己的目标,向不同的方向努力。为了多元化目标的实现,这要求大家学会做学习计划(每学期的计划、每学年的计划、大学四年的规划),端正学习态度,脚踏实地去实施,在大学舞台上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为今后走上社会做好必须的准备。

在大学学习阶段,除了储备一定量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大家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要学会怎样去查阅资料,利用查阅的资料怎样将所学的知识展开。

4.介绍课程学习前的相关内容

(1)讲清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在第一堂课中,教师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本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是让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有个初步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本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在学习生活中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如电子商务概论这门专业基础课,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最底层,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在生活中“坐在家里不用出门,就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已屡见不鲜,大家或多或少已用了电子商务概论的实践知识。如管理学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还是考研必考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提醒可能要考研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务必认真。引用生活的案例或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

(2)介绍本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

在第一堂课中,给学生介绍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三方面的信息:本门课程的总学时,理论学时多少,实验学时多少;每章节用多少学时学习,进而能初步判断出全课程的重点章节;每次课前要学生快速预习多少内容。教学进度计划可以让以后的教和学的日常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学习本专业基础课程的纪律要求

首先,课堂上不希望听到手机的响声,从教师自身做起,上课前手机关机或调整到静音状态。其次,要尊重课堂,不迟到,不早退,不要在课堂上睡觉,因为课堂上有教和学的互动。最后,每章节的课程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因为作业是检验大家学习成果的,又是让老师了解大家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作业应反映大家的真实学习情况,才有利于教和学的效果,有利于大学学习目标的实现。这些纪律要求,其实质是培养我们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四、结束语

与大学新生初次见面,用第一堂课与他们用实例交流谈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笔者认为有必要且值得。有了好的印象,就有好的开始;有了目标,同时有好的规矩,后面的教与学都将会变得很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毕保祥,龚平娟,杨幼松.专业基础课内容与知识点信息处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53-156.

基础医学的内容范文第3篇

一、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现状

可以看出,学校整体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已超过了5500人,但基础医学的报考人数却逐年减少,2012年已低到68人。目前我校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428人,基础医学专业仅110人。极大的影响了基础医学的科学研究与整体建设。经过调剂后,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有所提高(见附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医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紧缺问题。调剂到基础医学的硕士研究生一大部分是非临床专业的学生,非临床专业生源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多趋势(见图1、图2)。2014年以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居多,这类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了解较少,培养起来较困难。另一方面,调剂过来的学生,大多是成绩稍差的学生,从记忆力、理解力以及外语水平等方面都有体现,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发展速度。

二、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困境解析

李芳芳[2]等认为基础医学招生困难的原因包括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学生认为基础医学不是医学,就业压力大,社会认同感低于临床医学。社会环境方面表现在国家及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而夏春波[3]等认为基础医学硕士生招生困难主要与学生的专业兴趣、毕业后的工作待遇、就业空间和社会认可有关以及学校引导不足和招生宣传力度不够相关。

(一)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报考生源少的原因。从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上与临床医学进行比较,并没有显着优势,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缺乏信心。从数量上看,从事临床医学的人数量较多,因此发表文章及中标课题的数量不比基础医学少。从质量上看,目前医学研究强调成果转化,强调科学研究对疾病的作用,临床医学更方便与疾病进行联系,更有利于高水平课题的运行。从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上看,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线人员,基础医学的研究生生源底子差,外语水平较低,缺乏留校机会,因此能力和动力都不如临床医学。

(二)基础医学报考生源少,但仍有部分学生接受调剂的原因。很多学生认为西医综合覆盖面太广,包含内容太多,因此放弃报考基础医学,但有机会调剂到基础医学还是愿意接受的。部分学生认为基础医学的招生困难,生源不满会接受调剂,因此先报别的专业,考不上再调到基础医学。还有的学生,没有考上报考的专业,又没有找到工作,没有其他选择,于是抱着先上研究生再说的想法,同意调剂到基础医学。

(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中,非临床专业来源较多的原因。在非临床专业来源的硕士研究生中,以护理专业和管理专业最多,经座谈了解,护理专业来源的研究生认为攻读基础医学可以改变其社会地位,而且不用值夜班。管理专业来源的研究生大部分因为管理就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想学点技术让自己有一技之长。

三、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对策

(一)在学校层次加强制定适合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学校及社会应该加强对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的关心与帮助,工作上给予更大发展空间,生活上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制定人生规划,明确奋斗目标,提升教师学生的优越性和幸福感。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西医综合替换成生物综合、预防综合、护理综合及西医综合四选一的形式。以加大可报考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加大本推免的力度,并给与政策倾斜。选择学习成绩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这样既保证了生源,有提高了生源质量。为了吸引优秀本科生参加基础医学的本推免,承诺其硕士毕业时可免试留校或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吸引大量的本科优秀学生选择基础医学。就业问题是研究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决定攻读什么研究生的关键性问题,就业渠道的大小,就业水平的高低,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医学的招生情况。加强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建立就业关系网络,通过以往已经就业的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随访学生工作情况。关心用人单位需求现状,推荐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保证推荐学生的质量,并定期进行随访,使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放心选择、安心录用。

(二)在学科层次调整适合基础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在培养模式上要强调灵活性,分类、分层次培养;在课程学习上要强调差异性和综合性,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学习[4]。导师兼任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同时培养基础科研型和临床诊断型研究生。例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5]。实验室与医

药公司合作,组建产学共建机构。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利民科技园区的建立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在这一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 (三)在本科生层面加强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力度。基础医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宣传自己的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将科学研究蕴藏在教学任务之中,达到融会贯通,教研相长的目的。举办学术讲座,邀请优秀的本科生代表参加,并要求他们就所学到的内容为班级同学作学术报告。使本科生形成只有优秀的学生方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印象,从而树立了科学研究的崇高形象。加大知名专家科研事迹在本科学生中的宣传,树立科研专家的“高大上”形象,将科研专家塑造成本科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崇拜的榜样。从二年级的本科生中选取优秀的学生编入到各科研小组中,一方面可以解决科学研究助手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给学生接触科研,爱上科研的机会。毕业时结合本推免的政策,根据在科研小组中的各方表现,给予推免加分。创办“暑期学校”,吸引校内外的本科生到基础医学研究小组进行参观学习,加大联系。通过“暑期学校”的创办,可以使外校的本科生加深对我校基础医学的了解,对各科研小组研究方向的认识。通过“暑期学校”,可以为外校本科生与我校研究生导师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方便外校本科生掌握报考我校研究生的相关信息与政策。

基础医学的内容范文第4篇

 

基础医学从解剖学中脱胎,通过不断发展,衍生出病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并促进了药理学与法医学的发展。在各类医学科目中,具有主干的地位和纽带的作用。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因此,文章即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中,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析。

 

1.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渗透的核心教学思想

 

基础医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医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培养一名高级临床医师,必须把基础医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为临床医学解决问题。一个临床医师没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就不能在医疗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开拓,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医学同临床医学的联系。如在讲述生物化学氨基酸分解代谢内容时,介绍了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脱羧生产γ-氨基丁酸(GABA),GABA是一种大脑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谷氨酸脱羧酶的辅助因子是VitaB6,由此说明VitaB6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又进一步解释,指出在应用VitaB6治妊娠呕吐时,有可能造成新生儿抽搐症,这是由于孕妇长期服用VitaB6造成胎儿对VitaB6的需要量增加,出生后出现“戒断现象”,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惊吓表现,而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VitaD缺乏症。这样学生对VitaB6的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为以后的临床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都必须认识到学科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加强交流。

 

2.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不足

 

2.1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专业的划分也逐渐细化。基础医学,在当前已经被细分为生物学、胚胎学、解剖学、寄生虫学等诸多学科。不仅使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而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两者,也随着科目的不断细化,而逐渐分离。教学实践表明,这种细化划分的方式,虽然能在某一科目领域,深化教学效果。但在总体上,不利于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这方面讲,这种教学法,略显得不偿失。

 

同时,由于科目的过细划分,导致课程内容在不同科目的教学中,出现大量重复现象。不仅浪费了较多学习时间与精力,同时还因内容简略,导致学生难以透彻理解。

 

2.2缺乏具有临床经验的理论课教师

 

综合性大学中,通常开设有各类医学专业。但这些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培养目标不同。临床医学,其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医生,这是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等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在临床和基础医学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研究。而最为理想的情况,就是选用在职医生,作为基础医学教师进行授课。然而,受到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导致当前各院校,还不具备这种条件。从而造成讲授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虽然在医学院毕业,但多数不具有在职医生的身份。如此一来,无法更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联系。并且,还影响和限制了科研和教学的思路。

 

2.3缺少创新的教学方式

 

临床上所面对的患者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变化较快,医生平日里所掌握和储备的医学知识,未必能完全覆盖临床上各种变数。因此,在实际治疗当中,还会对医生的应变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等,提出诸多挑战。传统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完全凸显,所以依旧没摆脱灌输式教学的影子,无法充分提高和挖掘学生的应变能力。

 

3.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渗透式”教学法

 

3.1加强与新的医学知识相互联系

 

每门基础课程都能解释一些临床知识。我们从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医学生物化学的特点是在讲透一般生化基本理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与医学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过去的生物化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解释的临床医学知识并不多。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的迅速发展,有许多医学难题在分子水平上得以阐明。比如,发现了控制肥胖的ob基因;发现了调节肿瘤细胞生长的癌基因、抑癌基因;找出了许多基因突变导致某些酶或蛋白质功能丧失而扰乱了物质代谢等等。实际上,在生化教材中与临床医学联系的例子很多,有些还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例如: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脂肪代谢紊乱与高脂血症、酶学在整个医学领域的应用等,因此联系临床医学贯穿于整个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引用医学实例要恰当,不要“喧宾夺主”。内容要精选,不要生搬硬套,要以基本理论知识服务临床为目的。

 

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并通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讲授的一门学科。

 

3.3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主导。将相关知识通过问题引出,并加以串联。首先提出问题,而后针对问题,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建立假设。由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最后在针对问题予以解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处理方法的记忆程度。同时,还提升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将来的临床治疗中,面对各种疾病时,都有着较强的处理和应变能力。

 

结束语

 

基础医学对临床医学专业具有指导作用,是每个医生所必须掌握的,也是继续深造、终生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的基础。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应完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加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联系,选择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础医学的内容范文第5篇

引言

基础与临床相脱节是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材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应用的无缝对接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按照基础医学教学的整体布置,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与附属医院相关专业的全方位合作,组织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査房,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适应一流医学院培养一流医生的要求。

1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脱节现状分析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取向使他们失去了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的驱动力和主动性。临床教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因为他们的学科本身更贴近于培养医生的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讲授上一些漏洞和偏差容易被掩盖,所以在教学中的偏离与失误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导致学生接触临床晚,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易出现髙分低能的现象。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知识的教学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紧迫要求。

具体来看,在传统医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单一学科教料书的内容都是围着本学科的知识打转,对医学教育整体教学内容缺乏全局性考虑。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而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在临床学科的教科书中,新的临床诊治内容也是有增无减,但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只是作一些轻描淡写。学生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全部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能真正接触到与之相关临床教学内容,这就从客观上阻碍了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2基础医学与临床结合教学重要性分析

由于基础和临床老师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看问题的侧重点会不同。因此,对于同样的案例,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的侧重点可能会不同,但由于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整体,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基础教学中,如果能将临床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有些知识点早点融入,尤其是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早点开始,对医学生的培养会更有针对性。

目前很多大夫在看病时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症状学的内容没学好。如果症状学的基础扎实,大夫在分析诊断疾病时的思路就比较宽,思考的范围就比较大,就不容易漏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就会很精确。

临床医生需要有一个规范化的临床思维培养过程,这种临床思维的培养不能从住院医生才开始培养,而应当从基础阶段就开始。临床思维过程,就是综合分析的过程。

—个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的,如头疼头晕不全部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还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衰引起的,也可能是哮喘引起的。对于一种疾病也要把具体的发病部位讨论清楚,如心衰有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的不同,要引导学生如何去鉴别,找到各种具体发病部位的证据,要找到临床诊断上的支持点和不支持点。左心衰竭有哪些证据?右心衰竭有哪些证据?我们现有的证据是否支持左心衰竭?是否支持右心衰竭?然后得出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还是全心衰。如果做出肯定的判断,则一定要有肯定的理由,做出否定判断也一定要有否定的理由。只有这样细致的分析,今后遇到问题才能知道如何分析。

3对策与建议

当前基础医学在教学过程中与临床医学脱节是多方的原因造成的,包括两者的教学理念的不同,教学模式的差异等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差异性,并把两者的教学尽可能地融入到一起,以此打破传统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节的教学模式。

为了尽可能的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融入到一起,在进行基础医学教学时应让基础教学教师到临床科室病房进行临床实践,让基础医学教师参与到临床治疗和病例讨论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异同性,这样能够帮助基础医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加强自身的临床知识量,并把这些知识融入到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并教授给学生。同样的,也可以安排临床教师参与到基础教学过程中,参与基础医学教学的备课听课,教学调研活动,以此增加他们的基础医学知识量,这样临床教学过程中就能够补充一些临床疾病的相关理论依据,让教学更有说服力。

在基础教学阶段开设相关的临床医学的知识讲座,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相关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在临床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对各门临床课程适当压缩部分与基础相重复的内容和课时数,由基础教师开设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知识讲座。开设综合性基础知识讲座,主要采取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为中心,以问题(疾病)为牵引,综合相关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对某一器官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免疫机制、病理改变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性讲解,从而强化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出发,组织一系列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进展性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好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