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现状
21世纪,我国高师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师范教育培养和培训规模的扩大,基本缓解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的问题。然而,数量上的可喜变化,并不能掩盖体系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学历的达标并不意味着质量的合格;由于我国地区间教育发展的极不均衡,各地对师资的学历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现有高师教育层次结构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环节依然十分薄弱;此外,外部环境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客观上对师范教育的资源提出了优化配置的要求,职前与在职培训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具有双专业的特征,综合性大学在基础学科方面无疑具备较雄厚的势力,学科优势比较明显。因此,它们要求参与教师的培养,无论在动机还是条件上都具有合理性。而且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实行高师教育的开放型培养体制代表着一种走向。有人将封闭型和开放型培养体制的优缺点作了一番分析,认为:开放型体制尽管有其自身的缺点,如综合性大学承担教育课程的师资条件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教师证书发放过滥、教师间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
问题二:在目前培养的总体规模基本满足需求,特别是部分地区对达到基本学历要求的需求降低的情势下,我国师范教育培养体系在层次结构上是否需要作大的调整?如何调整?层次结构的调整必然伴随质量问题的产生,这不仅是对于调整后新产生的高师教育机构而言,对于已有的普通高师教育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问题三: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还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目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上,数量上还严重不足,质量上更令人心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是目前及今后我国高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最薄弱、因而也最亟待加强的环节。然而,我国现行高师教育体制还远不能适应这一结构上变化的要求,如此势必涉及到高师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问题。
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要解决上述问题,体制变革应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从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四者间关系角度统筹兼顾,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层次、类别结构,重新组织师范教育资源,实行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高师教育培养体制。
1.实施高师教育开放型培养体制
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特别是今后我国基础教育学历层次的进一步提高,适当开放师范教育的培养,如允许综合性大学来培养教师是可行的。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高师教育的培养任务仍比较重,特别是在有些地区,小学教师正向专科学历甚至本科学历过渡,初中教师向本科学历过渡,个别地区高中甚至初中出现了研宄生学历的新教师的迹象。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更加激化了高层次学历人才的供需矛盾,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来培养中小学教师,无疑有助于缓解供需不足的矛盾,并避免因升格或创办新的机构而增加投入量;其次,利用一些专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良好的学科条件和办学优势培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与创办单独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相比,此方式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根据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各方面合格的专业课师资,投入经济,效果明显。
2.关于高师教育培养体系结构的调整
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在考虑中师、大专的“合并”与“升格”问题。由中师升格为师专,由师专升格为本科,不仅需调用大量的资源,而且涉及到整个高师教育层次结构的重新调整。因此,此举不宜操之过急和莽撞行动,否则很可能造成资源重组的不合理和新的资源浪费。合理的行动策略是:不同地区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人口预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确定专科院校调整的布局、规模和实施方案。方案既要考虑到近期需要,更要兼顾长远。应从全局上来统筹资源的合理配置。
3.关于高师教育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一体化改革
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改革要求,针对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在职隔离、体制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试图构建一个体系完善、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
实行职前在职一体化就要打破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建立协调统一的领导关系。对同一地区、不同院校实行一体化的管理,一体化的根本在于机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并非简单的合并,必须经过内部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重组,使之整合为一体,同时能够既发挥培养功能,又更有效地提供培训服务;合并后的机构还具有雄厚的研宄实力,成为教育研宄、教育改革实验的中心,并保持学术上的领先性;调整后的机构在培养和培训内容上,强调针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求,设计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内容,对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个体,根据需要加强培养和提供培训,先整合后分流,建设一体化的教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5),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
[2]叶澜转变观念、开拓发展空间一论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研宄,1995年第5期
关键词 职业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技术教育;人才类型;教育类型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1-0023-05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出版了一套有关工程教育研究的丛书,共九部,其中第七部为H.W.French所著的《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职业带”的概念。本文通过对英文原始文献的阅读理解、“职业带”理论及相关参考文献的分析研究,对“职业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根据该理论建立了“职业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示意图模型,其目的是使该理论能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所帮助。
一、“职业带”理论分析
(一)“职业带”理论模型概述
“职业带”理论是将工程领域的技术职业范围表示为一个连续带,如“图1”[1]所示。第一个三角形左侧短边表示手动和机器操作的技能与技巧;另一个三角形代表科学知识和工程原理。由一条直线表示的一个特定职业可以由斜线切成两部分,斜线是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代表特定职业的直线被斜线分割的比例表示手工技能与技术知识在不同职业中所占的比例。
图1中处于职业带最左端的直线AB表示机器操作员的工作,这表明他的工作基本是手工操作的,涉及的技术知识可以忽略不计。处于职业带最右端的直线CD表示以理论方法从事工程研究分析人员的情况,他们涉及高度的理论知识,不要求太多的实际操作能力。工程领域中各种类型的人才分布在职业带的不同区域和位置。例如,技术工人主要是通过已掌握的手工技能作出贡献,其由直线E-G表示,他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用G-F表示;可见他们的理论知识通常是有限的,本身的经验经常与特殊的工艺技能密切相关。可以看出,如将能工巧匠都分布在图上,就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域。这表示技术工人在其区域内,手工技能与需要的理论知识之间的比重也存在差异。如新合格的技工可能会处于左端边缘;有经验的技工更大程度与积累的知识相关,则可能处于技术工人区域的右端边缘。
像“技术工人”区域一样,图1中表示“大学水平的工程师覆盖的区域,显示出所需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比例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处于工程师区域左端和在右端边缘线之间的差异。这源于两个原因,首先,工程师有不同的类型;其次,对于实际需要的教育培训程度也不一致。
对于技术人员(技术员或技术师)区域及其边界,是介于技工活动的上限和大学水平工程师活动下限之间的工程活动范围。技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手工业行会,实际还要早一些,而工程学位水平的学制也已存在一个多世纪了,有些国家还要更早些。中间人员或称技术人员相对来说概念较新,五十多年来只有少数国家承认这种工作水平是工程领域的一个独立部分,大多数国家在更短的时间里才承认了这一点。事实上有些国家还没有对这种水平人员着手制定教育和训练法规,说明不同国家对技术教育是否是独立的教育类型还存在争议。
(二)“职业带”理论与人才分类
职业带是一个既连续又分区域的职业分布理论模型,对分布带上各种类型的职业进行定位并显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两个方面的能力结构要求,愈靠左边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愈高,对理论知识要求愈低;愈靠右边对理论知识要求愈高,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愈低。而对居于这两类人才之间的技术型人才,则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相对而言,对技术型人才中技术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比理论知识要求略高,而对技术师的理论知识要求明显高于实践操作技能。
严格地说,仅仅通过职业带理论模型来表述复杂的社会人才结构和类型分布有不够精准的方面,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日益呈现明显的综合性、各类人才在职业带上的重叠区域不断变宽,专业内涵不断深化,特别是技术类岗位对专业技术复合程度的要求愈来越高,技术人员区域在职业带上的分布持续向高端前移的现象,更会不断显露出不能完全反映时代特征而需要研究的问题。关于社会人才结构分类、人才培养的分类以及教育的分类问题,一直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但从事教育的学校类型的差别应该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类型的差异来反映,而人才培养的类型又应该根据社会分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来决定这一逻辑关系是始终存在的。
关于人才分类,虽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人力资源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根据不同层次或工作范围,又可分为三类: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2]。《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以及“职业带”理论虽然也存在需要丰富和完善的内容,但它毕竟对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种类型人才的命名、分类,工作职责的定义、学历要求、资格认定与注册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特别是在对30多个国家进行调查研究并广泛收集资料的情况下,对容易混淆,在“职业带”中上下重叠的技术型人才的职业分类界限、主要职责、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工作内容以及教育状况,进行了说明和分别介绍。所以说“职业带”理论毕竟是迄今为止能够得到广泛认同和比较完整的人才结构和分类理论,特别是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的比例关系研究人才分类,便于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相联系,从而建立起反映应用型人才结构类型与职业内涵以及教育类型的对应关系。
二、“职业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各种类型的教育都是科学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密切相关。“职业带”理论能体现人才结构伴随着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变化过程。《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发表后,在中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学者对“职业带”理论进行研究,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三种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教育培训、发展变化及其不同特性,并不断对其进行充实和完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反映人才结构发展变化与教育层次变化在“职业带”上对应关系的“职业带”示意图,这虽然是对“职业带”理论的充实和进一步完善,但与图1比较,却难达意原,本文在参考文献[2]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根据原始的“职业带”理论示意图模型,建立了“职业带”上不同历史时期人才结构与教育层次发展变化关系示意图,见图2。
众所周知,古代的工匠技术是一种经验技术,这种经验技术的传播不是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实现,直到大工业出现前都主要采用学徒制方式培养工匠型人才,“职业带”上的人才结构以单一的技能型为主。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3]。在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开始应用于工业领域,产生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工程师。技术工人虽然重点还是掌握熟练技能,但要学会看懂图纸,操作机器,因此,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职业带”上开始显现工程师类和技术工人类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工程师负责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以及其他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技术工人负责产品制造。当时对工程师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要求并不很高,所以这两类人才在“职业带”上是直接相交并形成共有的区域。
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出现的新兴技术已经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形成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工程师,但也有中等工程教育承担了对技术人员(本文指技术员或技术师)的培养。20世纪,技术人员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这是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技术领域的新型人才。“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把第二级学校改为专业技术学校,培养完全精通本行业务的专家。1928 年,苏联进一步明确中等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4],发达国家陆续将工程师在技术领域的工作交给技术员这种新型人才担任,于是他们常被称为工程师的助手。这时的技术教育尚处于中等教育层次。美国在1946年开始用高等教育的2年制专科培养技术员,理论知识在技术领域受到重视。理论技术的形成并不像经验技术那样主要来自生产实践,而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知识在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发展了现代高新技术,工程师与技术工人这两种类型人才在“职业带”上的交叉消失,逐渐分离并在中间出现了空隙,技术型人才就填补了这一空隙并与其他两类人才分别形成交叉。
不少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办技术员学制,1965 年,美国以本科四年制高等教育培养技术师,这属于高级技术型人才。在60年代,很多国家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根据《教育研究》1984年11期《世界职业教育学制研究》一文的统计数字,在世界117个国家与地区中,设置培养技术员类人才学校的有116个”[5]。说明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区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用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已经很普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术人员跨国(境)流动日益频繁,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工程技术教育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定也趋向国际化。于是成立了“国际工程联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IEA),并举行两年一次的“ 国际工程会议”。“国际工程联盟 ”包括的六个国际协议中:华盛顿协定(Washington Accord,WA)、悉尼协定(Sydney Accord,SA)、都柏林协定(Dublin Accord,DA)等三个协定主要是对工程技术教育及工程技术人员培养质量进行认定,“WA要求完成4年或4年以上大学的系统学习,而SA和DA则分别是3年和2年的高中后教育,即相当于我国大学专科[现ISCED(2011)的5级]的教育要求。WA主要从事的是工程教育,旨在培育未来的专业工程师。……而SA、DA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6]。这说明在20世纪下半期,技术型人才在“职业带”上虽然仍与其他两类人才分别形成交叉,但区域却进一步扩大,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历从中等教育的高级[ISCED(2011)的3级]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的本科[现ISCED(2011)的6级]层次。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信息时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掌握高新技术的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容易正确理解工程师的意图并传达给技术工人,同时,其又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能够正确理解生产工艺、发现问题并向工程师反馈。所以技术越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高,他们必须接收系统的、高层次的且不同于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内容的技术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21世纪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学历有了更高的要求。 2007 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工程会议上,许多国家已计划未来将要求准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PE)的第一个学位自学士提升至硕士[现ISCED(2011)的7级] ,专业工程师须具备硕士学位正成为国际趋势[7]。英国和爱尔兰已将从事专业工程师职业的学历提高到硕士研究生层次;美国证照机构也要求将硕士级教育视为专业工程师的第一个学位;而SA对工程技术师的要求也在近几年要求提升至四年以上水平,即学士学位作为工程技术师的第一学位要求;我国也已在上海电机学院等院校试点开办技术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工程领域工作(含工程应用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已为数不少。再看技能型人才的变化,现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智力技能型人才,因为原先在手工和机械操作时期,许多由普通技术工人就能胜任的设备操作和维修工作,由于在自动化运行中提出了较高的智能要求,使他们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些应用高技术的设备,特别是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维护,也陆续改由大学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甚至本科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担任。因此,“职业带”上在技术人员区域不断扩大并持续高移的同时,其他两类人员在“职业带”上的分布及其对应的教育层次继续高移,这些都反映了现代科技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客观要求。
三、“职业带”理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技术型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核心。技术型人才处于社会人才体系的较高层次,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又是社会经济运行和技术方案的具体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技术型人才的忽视,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层次结构、基本制度、国际化程度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014年5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但要实现这些决定和规划,不论是在理论层面或是实践操作层面,都是教育系统和人才管理系统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社会人才既分层次又分类型,层次区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深度,类型区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将培养人才的分类和教育的分类等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统一考虑;我国教育体系又是世界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人才的分类和教育的分类等还应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教育培养的人才又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应与社会人才体系形成对应关系。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高技能岗位大量产生,技能型人才在职业带上的区域也进一步扩大并出现层次上的分化,对于普通技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仍可由中等层次职业教育培养,而“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应上升到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包含两类:一类是多工种的不同技能复合;另一类是技能与智能的复合,这类人才也可归入技术型人才,因为他们符合技术型人才兼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特点。所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就成为了职业带上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区域,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就成为职业带上技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区域,而且这一区域在职业带上会继续向右延伸。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承担职业和技术教育的高等学校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其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转型为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型前后培养的人才在职业带上都是处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中工程型与技术型的交叉结合部分,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同属“ISCED(2011)6级‘学士或同等学位’”[8];若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由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型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转型前后培养的人才在职业带上也是同处于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交叉结合部分,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同属“ISCED(2011)5级‘短期高等教育’”[9];因此人才培养的层次都不发生变化,但是人才培养的类型却都要发生变化。因工程型、技术型、高技能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有区别的,转型后必须重新按新的人才培养类型要求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和课程内容。所以对于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学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和转型的本科院校以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等,首先都应找准自己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准确设计自己的发展路向。
我国是宏观控制能力比较强的国家,但人才管理中对人才的类型和层次结构研究和制度建设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专业人员是根据专业技术职务确定各种待遇和薪酬,而目前却还没有处于社会人才体系重要位置的技术型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只是把技术员作为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最低层次,缺乏“技术员”“技术师”“高级技术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上升通道;而又把“技师”和“高级技师”不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对待,列入技术工人系列,走的是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型人才升职通道。因此“技术型人才”的独立地位和重要作用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影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巨大障碍。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探索中逐步发展,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高度重视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等职业和技术教育的发展,把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构建了职业与技术教育发展体系。同时,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以保障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2、重视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突出学生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都十分重视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工作,在探索、改革和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指向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重视专业设置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科技高技能人才,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强调未来的劳动者必须有对全人类负责的高度的责任心和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
3、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设置急需的专业
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下移到职业技术教育层次,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新特点”,如智能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操作、可挖硅集成、电子商务的应用等,在今天的职业教育中已广泛接触。充分认识到,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a力的速度加快,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职业岗位,急需设置新的专业。
4、教学方式和手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当代的高等职业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精心设计实验室和实训内容。这些实验室不仅能满足教学需要,而且还与教授的研究课题、项目密切相关,突出了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设置既适应了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要求,又保证了培养学生各项技能目标的实现。高校要与产业界的合作非常广泛,非常多的大中型企业同大学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方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主要如下:
1、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调整相关专业和学科以适应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招生规模等方面,高职院校应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自行决定,学校通过市场所传达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学科设置,调整招生规模,从而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所设专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等资源浪费现象。
2、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必须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
在培养目标上,必须使办学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与部门和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以及生产状况紧密联系,使之成为主要从事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在教学内容上,因为高职教育的起点和归属是应用,所以实践教学应在高职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高等职业教育要拓宽其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于为国家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这样一个大思路上。在战略上要有总体规划,通过对社会需求的认真分析规划好专业结构,在高等职业教育上走出一条新路。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
4、注重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办出特色高职教育的重要条件。应大力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通过合作,使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设置、课程的开发,企业还可以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础,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合作中为自己选拔合适的人才,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为自身发展服务。产学研结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保证。
5、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
①邀请外国著名教育专家来我国访问。介绍外国职业教育发展概况和外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讲授外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评估制度,帮助和指导我国高职院校的老师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验。
②选派、组织专业课教师赴国外有关院校实地考察。采取与有关教师座谈、跟班上课等形式,考察、学习外国职业教育如何实施教学方法,如何对教师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估,推广国外职业教育经验。
[关键词]课程 知识 技能 技术 能力 做人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职高专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根据十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及笔者对课程的研究,本文试图说明有关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的课程观点。
一、研究课程本质,扩大课改思路
课程是培养需求的人才规格和要求而设计的方案,是有目标内容的、系统科学的教育方案。课程是方案、是中介、是载体、是桥梁。它扩大了课改空间和思路,阐明了课程本质,也阐明了课程功能(培养目标的手段,教学工作的依据)。高职课程的属性或要求,从以下4个“逻辑种差”说明。
1.教育目标。专业课程计划指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主要指做人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科目是做人的目标和能力的目标的具体化。
2.教育内容。专业课程计划指培养专业人才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技术业务范围,复盖职业工作要求。具体科目是应用知识和技能、技术的具体化。
3.课程系统。课程系统是根据目标或项目确定内容与时空联系的排列组合。这种系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实用系统。专业课程计划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的科目内容的时空排列组合,其中包括科目类别、排列顺序、时间安排、分配比例。具体科目是以中心任务或项目来展开的知技内容的时空排列组合。
4.课程科学。课程科学体现在内容要符合客观世界物质的自然、社会、经济的规律;过程要符合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对象要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学生认知思维和形成技能的规律。
概括以上内容,课程的本质是反映客观世界规律性和职业技术教育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二、研究课程性质,促进课程开发
课程性质由客观规律和教育实际决定的。研究高职课程性质,有利于课程分析和课程综合,有利于课程开发。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有如下的性质。
1.综合性。职业劳动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按学科系统来进行,是按实际工作过程的内容展开,是综合的。贴近职业岗位群(相近职业类型)的高职教育内容也应考虑这个实际工作过程的内容,涉及知识和技能,也不应完全按学科系统进行。
2.技术性。笔者认为,普通教育的高校和职业教育的高职高专不是两个层次,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校,是不可比的。普通教育的高校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也应有本科教育,它们应向各自的优势方向发展。高职事业应从职业教育方面来考虑“高等教育标准和教学内容”。高职课程在计划上、内容上和实施中,都要反映其性质——技术实用性 (简称技术性)。
3.多样性。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途径,大众化带来生源的差异性。生源在知识、技能、能力、素质方面的差异,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教育内容的高职课程,因教育对象间的差异而具有了层次性或多样性(简称多样性)。
4.研发性。面对高职教育生源入学分数比普通高校低的现实,应“有教无类”,重视学习主体个性特点,多种形式挖掘个体潜能,调动个体积极因素,强调研究和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由此决定了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开发性质(简称研发性)。
三、研究课程要素,了解高职课程
高职的专业课程计划和具体科目,其课程的结构要素是:两个目标和两个内容,做人与能力是课程目标,应用知识与技能技术是课程的内容。
1.做人。第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形成良好行为的习惯和正确的态度,成为有道德的人。第二,是成为一个职业人,一个社会人,做一个有责任感、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对己能超越、否定、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2.能力。第一,要有专业应用知识为主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技术为主的实践能力,与他人交流、竞争、合作为主的社会能力。第二,要有适应社会而生存,发展自己的本领。
3应用知识。各类知识应根据教育培养的目标,按照可接受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各种类型与层次的课程。高职知识定位为务实、必须、够用。
4.技能、技术。技能是为某目的训练,形成相对稳定的活动方式。技能分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技术是物化的各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工具、材料、设备及其使用,是内化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工艺、方法、制度,是物化和内化的知识体系。
四、分析课程要素,把握高职课程
1.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将知识分为四类。第一类,客观世界是什么。这一类知识,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描述主客观世界现象的知识。第二类,客观世界内部是什么,客观世界内部有什么联.系。这一类知识,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阐明主客观世界规律、原理的知识。第三类,如何做事。这一类知识,具体指导建造客观世界,回答了怎么做事的问题,建造客观世界动态过程中的知识。第四类,如何做人。这一类知识,回答了怎么做人的问题,是对人对事对己心理过程中形成品德的知识。
第一类与第二类是显性知识;第三类与第四类知识存在于社会人群实践过程与思想中,是隐性的知识。如何掌握隐性知识,主要是在实践情境和环境中,动手动脑进行训练形成的动作行为习惯,在实践过程中掌握隐性知识。拓展的知识观,有利于正确导向高职课程设置。
2.系统的技术观——落实高职培养目标。系统的技术观认为,技术不仅仅是掌握能做某件事的技能,而且是掌握能做一系列事的技能。
3.科学的能力观——完成能力课程目标。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是识事、识人、识己、干事、对己、为人的一种本领,是个性社会化过程中,作为职业人、社会人而发展的、可表现与提高的本领。笔者认为,科学的能力观一般应以神经生理和心理现象为根据来划分。
第一类,认知能力。认知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认知能力是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注意心理状态,控制活动方向,协调自己行动,反复后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用智商(IQ)来测量。
第二类,情感能力。情感过程是人的常见心理过程。情感能力是人在认识世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对客观事物采取一定的态度,经过反复后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用情商(EQ)来测量。
第三类,实践能力。意志过程是人的重要心理过程。实践能力是人在建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保证实现主体实践活动的特殊心理功能,是自觉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提出目标克服困难,力求完成任务的过程,经过反复后形成的稳定个性心理特征。用实商 (FQ)来测量。
4.正确的人才观——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做人是构成课程结构的要素之一,不可缺少。仅有知识、技术、能力结构要素,不是一个好的培养方案,培养不了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的不算是真正人才。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按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育对象达到预期培养目标和标准(步入社会后,对社会做出贡献和取得成就)的就是人才。能称得上人才的,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其必要条件是两个标准:第一,必须成人;第二,必须成才。
五、高职课程观
概括以上看法,高职课程观有如下四点:
1.体系。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不是一个层次,与普教有区别,有它自己的职教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含义、课程性质、课程要素、课程结构等等。
2.依据。从培养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和行业的实际出发,深化、提高、扩展、延伸专业技术的应用体系,设置高职课程。
3.功能。高职课程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依据。高职课程因教育周期性,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4.变化。课程是动态的,可微调也可中调也可大调,是随着行业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一、如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从现阶段教育上看来,学校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的中澳性,导致小学生对这门课程也不重视。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也不够合理,每个星期一节课程根本就不够,教师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不能学到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的教师还占用信息技术课程,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大部分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因为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师资源方面明显的匮乏。教师是学生进行信息教育的核心,教师在信息及技术教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到知识多少的程度。
2.忽略学生兴趣的影响。正如我们所知小学生正处于对未知事物好奇的阶段,他们的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这对于信息技术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小学生因为性格、成长经历不一样,对信息技术掌握知识的层次也不一样。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不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往往会扼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1.深化对小学信息教育的认识。为响应国家现代化信息教育,目前大部分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并配置了相应的计算机设备,但是由于配备这些设置的成本很高,导致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相对较少,整个信息教学并没有信息化,教师交给学生的东西也不多,比如,基本的开机、关机,打字练习等简单操作,对于信息化教学并没有涉及到,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接触计算机设备,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对教学资源也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学校既然是响应国家号召,不仅仅是从教学设备上响应号召,要把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在落实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正确的做好引导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在传授小学生信息基础知识同时,并教学生在计算上实践,学会简单的操作运用,做好教学的落实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2.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实际教学中,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更新教学方法。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丰富自己学习经验的同时,总结积累好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优化改革有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方法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方法有一些缺陷,导致对信息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信息技术课程在评价方法上缺少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系统理论。而且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评价的内容,不注重教学结果,导致对评价方法存在偏差。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建立科学的评价理论体系。教师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应该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这样在教学中总结评价方案,有了一定的依据做理论支撑的同时,也健全了评价体系,对教学评价的深层次认识,方便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2.健全评价方法。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学过程的评价比教学结果的评价重要很多。新课改要求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进步,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应该多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从综合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教学评价。其次,教学评价需要评价的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需要优化评价方法,也要有深刻的评价内容。这样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并且运用于生活中,给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便利。小学生是学习的启蒙时期,信息技术的教育培养方式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全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姚远 单位:四川省射洪县金华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