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见经济学现象

常见经济学现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见经济学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常见经济学现象

常见经济学现象范文第1篇

摘 要 2010年是物价飞涨的一年,同时引出了很多新名词,如:“房价飞”、“蒜你狠”、“豆你玩” 、“姜你军”、“糖高宗”、“棉花掌”等等,这折射出了一个物价失控的社会现象,同时,政府是否应该出手干预物价便顺理成章地抬到了讨论的台上。本文通过分析物价失控的原因,得出政府应该干预物价的结论。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价格干预

201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随着一系列的新名词像“房价飞”到“蒜你狠”到“豆你玩” 到“姜你军”到“糖高宗”再到“棉花掌”的出现,物价的无度飞涨已经严重影响了民生。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但是效果始终不如意。从中也引出了一个论题:“政府是否需要采取行政手段来干预物价”。

正如很多经济学者所说,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要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价格,如果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调控的话,是历史的倒退,而且还会造成更坏的后果。这个说法本质上的对的。但我认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应该进行干预。那么什么是特定情况呢?这种情况就是有一只非政府的有形的手在干预市场价格的时候,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应该出来干预,以保证民生,维护稳定。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从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说起。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的约束,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经济决策是分散的,作为决策主体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关系;信息是按照买者和卖者之间的横向渠道传递的。经济动力来自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分散的决策主体在谋求各自的利益中彼此展开竞争,决策的协调主要是在事后通过市场来进行。整个资源配置过程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

请大家注意,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生产什么,除了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还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需求水平,还需要特别强调,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经济的决策是分散的,作为决策主体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关系。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以上两点呢?因为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财富过度集中的现象,一旦出现财富过度集中,那么根据经济学的假设,人性是自私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那么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拥有超级多财富的人群就会去干预市场,这就出现了一只非政府的无形的手,这时候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经济决策就不是分散的,市场价格就不是由消费者的支付能力需求水平决定了,而是由一只非政府的有形的手――少数超大财富拥有者来决定了。这个时候,如果另外一只有形的手――政府,不出现,那么经济将会陷入困局,甚至出现社会动荡,朝代变更。

有一些经济学家曾一再强调政府不应该干预价格,还用了一个很形象很通俗易懂的故事来阐述了他们的观点,那么这里,我用同一个故事来进行另一个角度的阐述来看看政府是否应该干预价格。根据这些经济学家的讲述,我们来看看经济理论中的“两只手”的说法。一只名叫“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引喻“市场”;另一只名叫“看得见的手”,引喻“政府”。我们的一双手,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经济理论上的“两只手”,则一前一后出现于人类社会。根据史料的记载和推断,“看不见的手”较早出现,时间大约是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期间,诞生原因是生活资料的逐渐丰盛。生活资料的丰盛,带出了很多的新生事物。譬如酿酒业的出现和交换的产生,后者如交换在形式上的渐趋复杂,在程序与手法上的不断翻新,促使货币出现并不断地更新换代,于是有了日见其规模与效应的市场经济。

相比之下,无论是中国先秦时期或更早时候的城郭,抑或希腊式的城邦,总是在市场经济的繁盛之下,才逐步出现并最终形成的。城郭或城邦的不断兴盛,所要面临的往往是如何协调远比原始时期更多的人类纷争与社会改良。于是开始有了最初的众人议事方式和此后的少数代表多数议事的所谓传统,并最终以“政府”的形式确立下来,政府为了行事方便,又拟定了“政权”和维护此政权的“法治”,“政治”一词。

某种意义上,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可以理解为少数人阴谋控制多数人财富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想象的“损公肥私”,恰恰相反,有时候纯粹是为了政治本身的需要。譬如政治学理论中就有一个“常驻的匪帮”的比喻。当“常驻的匪帮”发现,只要控制了经济就能控制社会各个方面的时候,“看得见的手”对“看不见的手”的诸多干涉干预就是经常的、蛮不讲理的和全无章法的。而当这一切有可能毁灭经济的时候,这只手会适度地停下来,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自行调节,以期恢复元气――这绝对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种选择的目的与功利性,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终,经过无数次朝代的更迭之后,人们总算明白了倘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过度操纵市场,那么市场经济的发展总不免要因此而走样。而任由市场自行调节,没有相当的胆略,确切地说没有相当的政府管理运营经验是不行。所以我们会听到一种折衷的论调。这种折衷,作为尝试和过渡阶段是可以的,作为长期运行的一种思路则有失偏颇。你知道,马和驴杂交后产生的骡子,兼有马的和驴的部分优点,但毕竟是跑不如马,耐劳未必赛过驴的。

所以,上不承认这一人为的新物种――骡子是没有繁衍后代可能性的。同样地,一方面鼓吹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一方面用开得见的手对市场横加干涉,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更糟而不是更好。至少是没有可持续发展前提的。

用以上的故事来阐述市场经济,真是非常的形象,我也很赞同以上阐述,但是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的注意,就是“常驻的匪帮”。我们目前的经济形式下,这个“常驻的匪帮”却不是政府,因为如果是政府的话可能还好些,为什么?原因是如果这个“常驻的匪帮”是政府的话,在一切有可能毁灭经济的时候,这只手会适度地停下来,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自行调节,以期恢复元气。问题是现在这个“常驻的匪帮”不是政府,国家的经济毁灭了,这群“常驻的匪帮”就移民他国,现在中国萌发的移民潮,财富转移出国的现象就已经可以看出了一点端倪了。我们现在的“常驻的匪帮”是谁呢?就是一些超级富豪,权贵资本家,他们拥有了中国绝大部分的财富,根据一个非官方的统计,中国0.4%的家庭拥有了中国70%的财富,虽然这个统计没有官方证实,但是生活在中国的人民应该能感受到,中国目前确实是少部分拥有了大部分的财富。那么这少部分其实就是“常驻的匪帮”,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会用他们那只有形的手直接去干预经济,大量囤积货品,例如各种农产品,房子等,然后通过各种言论来引导市场出现通胀的预期,再直接制造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直接把价格推到了天上去,也就出现了我们上面所说的“房价飞”、“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棉花掌”等等。请大家注意了,特别是那些一直用市场经济来说事的经济学家们注意了,市场的真正需求除了消费者的硬性需求外,还有就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我们来判断“常驻的匪帮”这只“非政府的有形的手”是否干预市场了的最好判断标准不是消费者的硬性需求有多少,而是价格是否超过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从目前来看,我们排除那个带有水分的统计局统计报告(因为这份报告很可能已被“常驻的匪帮”控制),我们用切身的体会来感受一下目前市场的价格,是否已经被一只“非政府的有形的手”来控制了,如果有,那么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是否是时候需要出来干预了呢?为了更能说明现在非政府的有形的手在控制物价,我们以住房价格为例来解释下。由于我工作原因,接触了很多拥有国家70%的财富的0.4%的家庭。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操作房子的。首先,他们每个人都通过各种社会关系,钻了国家政策的空子买了很多房产,平均来说每个人都拥有几十套房子。为了能误导国家领导层,让国家领导层认为房子的价格还是市场主导的,也就是说目前的房价还是合理的,因为还有人在买(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只要还有成交,就证明目前的房价是符合市场价格的,他们认为如果房价不合理,自然就没有人能买了)。他们开始把房子从你的手卖到我的手上,然后再将房子从我的手卖到另外一个富豪手上,再从富豪手上有买回来,每次买卖价格都在往上升,特别是房子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越高,那么他们就把房子的单价调得越高,这就造成了一个假象,让政府认为这样的价格还是市场能接受的,其实房子倒来倒去还是在那群不缺房子的人的手里,那99.6%的没有房子的人民一直都没有房子。也就是说房子虽然有价有量,但是并不是市场真正的有效需求。那些拥有70%财富的0.4%的家庭尽管不是有意识地要成为那只干预市场的有形的手,但是由于财富的分配不均,他们已经客观上成为了那个“非政府常驻匪帮”,已经用那只有形的手在干预价格了。

如果说政府是“常驻的匪帮”之一,那么这个“常驻的匪帮”就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他所建立的国家的稳定,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这个国家的人民,有责任、有义务去保障他们广大人民的生活。当“非政府常驻的匪帮”用一只有形的手来干预市场的时候,“政府常驻的匪帮”是否就应该用另一只有形的手来进行干预,以维护市场,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呢?

还有经济学家列举了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如何不干预市场的例子,但是我想特别提醒下,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政府常驻匪帮”和“非政府常驻匪帮”是同一批人,他们的政府虽然没有干预价格,但是他们的“非政府常驻匪帮”――也就是资本家们却是在干预的,而且没有出问题的原因是,他们的政府本来就受那些资本家控制,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政权的稳定与否和那些“非政府常驻匪帮”――资本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些“非政府常驻匪帮”就会暂停,让国家修养生息。

而我们国家现在的政府和“非政府常驻匪帮”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非政府常驻匪帮”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会不理会民生,干预不会暂停,哪怕民生问题极度严重,甚至出现动乱的时候,他们也可能不会暂停。因此,政府这个“合法的常驻匪帮”非常有必要用他那只有形的手去干预另一只有形的手。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经济学还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当在特定的前提――一只非政府的有形的手出现的时候,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是应该出来干预的。只是干预需要有度,在非政府的有形的手消失的时候,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应该消失。

参考文献:

常见经济学现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概率统计 经济问题 市场分析

伴随数学分析方法不断的丰富,使得经济问题的研究方式亦逐渐多样化。概率统计在经济学中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为我国经济预测以及决策等提供数据证明,对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增加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笔者着重从回归分析法和随机抽样法的概率统计模型中探析相应的经济问题。

一、回归分析法

(一)回归分析法原理分析

回归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数学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多数日常市场经济现象都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法来解释。回归分析法运作的原理是通过回归多元方程分析经济问题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在当今高速发达的实际市场经济活动中,某一经济现象的产生以及变化都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绝不只受一种因素的影响,那么经济现象与促使其形成的多种因素也就是一个因变量和几个解释变量间存在相互依存的主要和次要的关系。例如在城市房价上涨的现象上,其将受到房子供求关系、国家相关政策、物价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个实例中城市房价上涨与其上涨的各种因素之间就存在主次关系,像房屋的供求关系与国家宏观调控虽主次难分,或者像物价水平看似其的影响微不足道,但不容忽视其作用。因而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可通过回归分析法来处理。下面结合实例主要介绍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的应用。

(二)实际事例分析

本文将通过采用某市统计局公布的2000~2006年年货运量数据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如表1。

(1)从上述表1可知,该市年货运总量与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需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设因变量y与变量x1,x2….xn存在线性关系,则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表现形式为:

y=β0+β1X1+β2X2+β3X3+…+βnXn+μi (i=1,2,3…n) (1)

其中,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β0为待定系数,βi(i=1,2…n)称为偏回归系数,则方程(1)称为m元线性总体回归方程。

根据表1数据,我们将年货运总量设为因变量y,其他4个经营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设为解释变量x1,x2,x3,x4,分别代表“年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总投资额”、“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常用最小二乘估计法求解待定系数β0和偏回归系数β1,β2…βn。即回归方程式:

l11β1+l12β2+…+l1mβm=l1yl21β1+l22β2+…+l2mβm=l2y……lm1β1+lm2β2+…+lmmβm=lmy (2)

得出β0和βi(i=1,2,3,4)的值。最终结果如下:β0=4026.614;β1=17.40676;β2=0.125370;β4=0.022603代入方程(1),最后得出回归方程为:

Y=4026.614+17.40676x1+0.125370x2+0.018223x3+0.022603x4 (3)

二、随机抽样法

(一)随机抽样法的原理

随机抽样法是概率统计模型又一较为常用用于经济现象分析的方法。市场调查是企业通过收集以及分析有关市场经济的相关信息,为市场预测及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营销活动。在日常的市场调查中,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并利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对市场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市场经济是由很多的消费者组成,不而消费者存在很多的区别,如消费欲望、拥有的资源、存在的地理位置、购买态度和习惯等。所以在进行市场调研时,需细化市场。例如在调研现代社会的产品需求时,由于消费者年龄的差异,导致对产品追求完全不同。因此,分层抽样法在市场调研中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分层抽样法就是将总体的个抽样单位按总体的特征分划分不同的层,在来推断总体目标量。

(二)实际事例分析

为了调研某奶制品企业的需求量,抽样单位按照居民户进行,通过细化当地市场,结合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将市场划分为4层,在划分的4层当中,我们随机抽样10户,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

通过查阅相关政府机关统计资料,该地区奶制品年消费的标准差为1000元,根据调研要求误差控制在100元以内,置信水平在95%以上,则样本量为: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企业决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计算。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将居民户划分为3层,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数比为185,,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85的样本。该3个层中,由于不同经济收入的居民户数分别为445、945和535。因此3个层中抽取的居民分别为445/5、945/5、535/5,换算为户则分别为89户、189户、107户。

常见经济学现象范文第3篇

1.经济人假设

所谓经济人假设,就是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斯密将其规定为“每个人为改善自己的境遇而不断进行的恒常努力”。其实斯密并非只看到个人私利而不重视人类的道德伦理(可以参见其名著《道德情操论》)。他也是在反复思考了“经济人”和“道德人”后,才确认经济人是更加符合实际的假设,并且更有利于建立经济科学。

2.看不见的手假设

斯密认为个人追求个人私利的行为可以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因此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责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个人经济自由,而非干涉市场。

3.社会分工假设

斯密认为交换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促进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

4.研究对象

斯密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经济、政治以至各种上层建筑,而非仅仅是经济领域。

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继承

19世纪70年代起,经济学经历了一场边际革命,这实际上是一场方法论上的革命,而非范式的革命。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边际革命的影响,马歇尔(A.Marshall)于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其中运用边际分析研究需求和供给,其核心是均衡价格。由马歇尔奠定的这一流派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Economics)。新古典经济学部分地继承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两者相比,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变得狭窄了。首先,研究对象范围变小了,新古典经济学脱去了“政治”两个字,将研究对象局限为经济领域。另外,新古典经济学家们逐渐遗忘了斯密对社会分工的洞见。

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可以概括为两条。

1.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实际是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理性人假设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理性进行选择,在给定偏好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个人总是能够使效用达到最大化。

2.市场均衡假设

在给定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市场总是能达到均衡(瓦尔拉斯均衡),而此时的资源配置是最优的(帕累托最优)。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是以价格为核心,研究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三、凯恩斯革命——范式的革命

从斯密到马歇尔,经济学的范式发生了继承和延续,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是由凯恩斯(J.M.Keynes)来进行的。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人们开始怀疑市场的力量。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经济学家无法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这个背景下,凯恩斯进行了一场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范式,并成功地解释了大萧条。这一革命以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标志。

凯恩斯理论的范式可以概括为3点。

1.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而这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供给总是能创造需求(萨伊定律)。

2.工资刚性

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工资刚性,价格的变动是很迟钝的,不能适应需求不足的变化。而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工资和价格的变动都是迅速及时的。

3.市场无法自动出清

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市场就无法自动达到供需平衡,即无法自动出清,所以会出现大萧条。因此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市场。而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价格的迅速变化总是能使供需自动达到均衡,因此反对国家干预

市场。

由于大萧条的出现,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不再有效,而凯恩斯的范式有效地解释了大萧条。从而新的范式取代了旧的范式。凯恩斯的理论是从总量上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因此称为宏观经济学。他的追随者在他建立的范式上发展完善了宏观经济学,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Economics),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四、新古典综合派——新旧范式的结合

所谓新古典综合,就是指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两种不同范式的结合。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早在1937年,希克斯(J.R.Hicks)画出了最早的IS-LM曲线,其中运用了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被认为是新古典综合的开端。(注:参见赵汉平主编:《西方经济思想库》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1948年,萨缪尔森(P.A.Samuelson)的《经济学》出版,标志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1961年,《经济学》第三版中,萨缪尔森正式提出了“新古典综合”。他认为凯恩斯的理论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达到充分就业,而如果充分就业(均衡)实现了,那就恰恰满足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范式)。因此他将凯恩斯理论称为宏观经济学,将新古典经济学称为微观经济学,放在同一本教科书中。他本人也成为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SynthesisSchool)的代表人物。新古典综合的实质是为了更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而将经济学的新旧两种范式结合在一起,但是它并没能取消两者的矛盾,只是掩盖了矛盾。

五、一场更大规模的革命——第二次革命

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现象。凯恩斯理论的范式遭到了巨大的挫折。人们开始厌恶国家干预,重新向往自由市场。在这种背景上,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展开了。以弗里德曼(M.Friedman)为首的货币主义者首先对新古典综合派发起攻击。他们恢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藉以批评凯恩斯主义者的国家干预政策,提倡经济自由。理性预期学派(SchoolofRationalExpectations)的卢卡斯(R.Lucas)走得更远。他借助于理性预期的假设,并通过运用现代数学,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范式——有效需求不足、工资刚性以及市场的无法自动出清,从而恢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市场自动实现均衡。卢卡斯的结论是稳定的政策都能被预期到,而能被预期到的政策是无效的。之所以会出现种种市场失灵现象实际上是变化不定的政策造成的。这是一场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全面反动,被称为理性预期革命。在更广的范围内,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得以恢复和发展。西奥多·舒尔茨(T.Schultz)和加里·贝克尔(G.Becker)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布坎南(J.Buchanan)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都运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并且将研究对象从经济领域扩大到了非经济领域,包括政治、婚姻、家庭、犯罪等各种不同领域。在新古典经济学复兴的过程中,对范式的革新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些经济学家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企业的出现,也不能解释制度的变迁。于是他们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重新解释了产权。新的范式是将人们的交换行为设想为一系列谈判过程,而谈判是需要谈判者付出代价(即交易费用)的。因此理性的人就需要在交换(收益)和交易费用(成本)之间进行选择。产权实际上是交换的前提,而制度则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手段。在这个范式上,科斯(R.Coase)和诺斯(D.North)等经济学家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注: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理论真正起源于1937年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但其获得实质性发展是在80年代以后,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则主要是在60年代以后起步。)等等。

八十年代以来,由纳什(J.Nash)、泽尔腾(R.Selten)、海萨尼(J.Harsanyi)领导的博奕论开始应用于经济学。博奕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在后者的范式下隐含了两个基本假定。一个是假定市场参与者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充分竞争性的;另一个是假定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在现实中,市场参与者是有限的,在有限人数下,人们的行为常常是相互影响的。同样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也常常是不对称的。在假设参与者行为相互影响的范式上,博奕论的研究得以展开。而在不对称信息的范式上,以维克瑞(W.Vickery)和莫里斯(J.Mirrless)为代表人物的信息经济学(实质上是非对称信息博奕论)也得到了发展。(注:参见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我们看到,这是经济学上一次浩浩荡荡的运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重新接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范式,并且其自身也获得了发展和革新。同时在这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们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注:本文所提及的,在这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均已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是:弗里德曼(1976),舒尔茨(1979),布坎南(1986),科斯(1991),贝克尔(1992),诺斯(1993),纳什、泽尔腾、海萨尼(1994),卢卡斯(1995),维克瑞,莫里斯(1996)。)他们的理论汇合在一起,成为新的主流经济学。

六、杨小凯的工作——第二次综合

最后我将提及澳洲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他正在试图创建一门新的经济学,他自称为新兴的古典经济学(NewClassicalEconomics)。其中他引入了当年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的范式。在这个范式上,他通过运用现代数学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进行了重新描述,并且希望在此过程中,将宏、微观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奕论等各种理论体系整合在一起。(注:参见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这将是经济学范式上的一次大综合,其意义可能超过新古典综合。因为后者的综合只是将两种相互矛盾的范式简单地合在一起,并没能取消矛盾。而前者是通过一种新的范式来解释原先不同的范式,因此原先的矛盾在新范式里被取消了。当然新的范式仍将面临新的矛盾,仍可能被另一种更新的范式所替代。

七、结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范式演变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建立——继承——革命——综合——革命——综合的过程。不同的范式根据它们对客观经济现象解释的有效性而相互接替,或者说是根据它们接近被观察现象实质的程度而相互接替。

在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运动中,我们看到这不仅是一场对宏观经济经济学的革命,还是一次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全面复兴、发展和革新。同时,从研究范围的扩大(进入政治、家庭等非经济领域)以及杨小凯对社会分工的研究中,我们又看到经济学正在进一步向它的古典时期(亚当斯密时代)回归。

从古典——新古典——凯恩斯——新古典——古典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能体会到经济学范式演变中的辩证规律(正、反、合)?

【参考文献】

①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版。

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演讲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③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常见经济学现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象化;社会心理需求;虚拟价值;信息颗粒;绝对财富标志;相对财富标志人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4-0036-10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虚拟价值理论是广义虚拟经济这门学科的核心。随着广义虚拟经济这门学科的初步确立,各种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有些持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和也时有刊出。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毕竟真理越辩越明。需要重视的是,那些不同观点的文章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根本的理论观点上持有不同意见,一种则是因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些研究者,在概念、范畴的使用上也是五花八门,不甚准确,给人们带来一些理解上的混乱,而造成的一些误解。这两种情况都与对虚拟价值理论的理解和认知不无联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扭住虚拟价值理论这条红线,准确表达虚拟价值理论的深刻内涵。

一、重温马克思对人类思维陷入物本窠臼的呐喊

理解广义虚拟经济基本理论的要害,在于破除物本思维,这是在哲学上叫本体论或世界观的问题,非常重要。综观对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各种不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而解决经济理论上的认识问题,必须通过刨根问底,到哲学源头上寻找答案。广义虚拟经济的哲学源头,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的对象化理论。

马克思对人类活动图式的解读,是他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这个图式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在马克思早期的文献中,他喜欢用“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概念,即作为主体的人把自己的力量运用到客体上去,从而形成自己的对象,这就构成人的全部活动的基本公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在其重要哲学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说:“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成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段话可以视为马克思对人类思维陷入的物本窠臼的呐喊。他进而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可见,马克思不仅把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和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加以明确区分,而且对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庸俗化的物本思维进行了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是把人的活动(客观的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客体作为对象;马克思理论的旨趣在于解读主观意识之外的打上人的烙印的外部世界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他所理解的“外部世界”绝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冰冷的物质客体,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被人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客观存在。他的外部世界观是生成的、动态的、属人的。(用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林左鸣教授的话说,人的活动是容介了信息介质的――笔者注)因而也只有他的理论实现了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高度统一。这是他的理论超越前人的最大亮点所在。旧唯物主义常常使用的物质实体概念,恰恰是马克思所鄙弃的,物本思维也是马克思所鄙弃的。

我们今天来解读马克思的外部世界观,重要的在于破除僵化的物本思维。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对人的活动和外部世界的理解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他把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提升为主客体关系,更加着意于从能动的方面去理解人的类生活,理解人和人类社会。人的活动是客观的实践活动,但这个活动必须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去理解,这是他的核心思想所在。这个思想为走向生活对象化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对象化改造了人类及人类社会,他甚至认为“主体的本质力量”也不是生而具有、亘古不变的,是人的活动本身造就的。“人的所有感官都是全部世界史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的感官是动态的、生成的,是信息容介的,因而也是进化的。

以上思想就是前些年学术界曾热烈讨论的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今天,我们要研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广义虚拟经济,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或者叫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回归到对这个“人的活动图式”的主体性理解上来。如果不是在这一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就连费尔巴哈都难以超越,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学术成果的。广义虚拟经济的哲学思维方式并没有背离也没有超越马克思的人的活动的对象化理论,相反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超越物本思维试图对变化了的时代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总结。而不能建立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切所谓有关广虚理论真伪的争论,只能是各说各话。

二、对象化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马克思对人的活动图式的解读,对于理解他的经济学有特别的意义。从能动方面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将得出一个特别重要但未被重视的理论,那就是生活对象化的价值理论。马克思摒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走向了生活对象化的新价值论,可惜许多学者把他的价值论只作了古典化的理解。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活动的图式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类生活的对象化”。对象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特征。动物世界不借助对象进行交往,动物的活动不会成为它自己的对象,因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那样的社会性。只有人把自己的活动当成自己认识和观照的对象,并靠在活动中凝结成的对象进行交往。这个思想,在后人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从青年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中可以看出,对象化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从提法上讲,早期多使用“类生活的对象化”概念,后来常常使用“劳动对象化”的提法。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关键词在“对象化”,这才是马克思思想宝库里的珍珠。马克思无论在解释精神劳动对象化,亦或是生产劳动对象化,还是生活(人的活动)对象化,都没有离开对象化这条红线。实际上,“对象化”道破了“社会性”的天机。如果精神劳动不能对象 我们没有理由不接纳出身于“信息颗粒”的价值“新贵”。因此,虚拟的“信息态”的发现在经济学领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有用性的一种判断。虚拟价值就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我们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做出划分,在价值论的意义上就是为了更方便地把有用性加以分类――即实物价值、虚拟价值。但这并不是为了把价值整体割裂开来。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找不出纯粹地只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而不满足生理需求的价值,也找不出纯粹地只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不满足心理需求的价值。生理和心理本来就是统一在人这个身心统一体中的,不能加以绝对的割裂。在人的感觉上区分二元价值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使身和心得到受用的价值,都是有用的,对这种有用性的严格区分十分困难。在交换领域,虚拟价值和实用价值也不是分置的。但是,分类并非没有意义。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并不是把一个本来是整体的事物分开。分析的意义仅在于综合,这在认识论上很有意义。只有机械思维的人才会把整体割裂。所以,我认为“二元价值容介态”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理论抽象。实质上,价值是一不是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不是二元呈现的,是混沌状态的。容介一词用得好,它准确地把认识中被加以分类的价值概念又综合在一起了。本来是一,只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容介而已,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自然宇宙世界,信息态对物质态的进化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态是物质态进化的源泉(基因的发现就是明证)。在自然科学领域,信息态和物质态的容介理论很可能是进化论的又一个里程碑。在经济学的视野里,对虚拟价值的抽象具有特别的意义,甚至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种意义何在呢?虚拟价值进入交换领域,指的是社会心理需求度对商品价值的再造,这在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上有重大意义。由于虚拟价值的引入,人们求解价值源泉问题上的理论困境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虚拟价值在是社会生活本身造就的,是社会心理对价值的发现和再造。这种价值再造现象是脱离生产劳动的。现实生活中,不增加劳动或没有经过劳动而再度生成大量价值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社会心理需求的再造,就无法说明价值的来源。可以说,社会心理需求是虚拟价值的源泉。通常情况下,劳动在完成之后,商品价值交由社会来再造,从而完成价值生成的全过程。而在有些情况下,那些并未经过任何生产劳动而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也经由社会再造而价值倍增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论断,显然难以解释当今出现的新的价值现象。所以,引入虚拟价值,找到了价值的又一重要源泉,发现了价值的社会生活再造效应,特别是社会生活的主观方面的再造效应,一定程度上是解释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的新视野。虚拟价值并不是为了理论说明上的方便而假设的,而是在价值现象和价值规律中真实存在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的存在规律如下所述。

四、价值规律的社会心理向度

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科书中(笔者不喜欢传统经济学的提法,倾向于使用经典一词。这正如经典物理学并不是错误的,而是在一个有限域中是完美无缺的,在更大的域中它的解释力就会打折扣,经典经济学也是这样。因此它并不传统却很经典。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即是如此。――笔者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是价值规律的本质内涵。这里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市场供求关系两个变量。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公式是明确的:

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交换价值=供求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野中,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生活和社会心理需求度的波动。以下公式也是明确的:

社会心理需求=个体心理需求的集合

价值=对象化于其中的社会必要生活(指无差别的人类生活)

交换价值=社会心理需求度+社会必要生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承认社会心理需求度在价值规律中的作用,这应该是广义虚拟经济的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同时,既然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合理的抽象,无差别的人类生活同样可以成为合理的抽象。只是,作为价值内核的社会必要生活是难以测量的,而社会心理需求度的上下波动对交换价值的制约,本质上是就是对社会必要生活(即价值)的发现机制。广义虚拟经济用无差别的人类生活指称价值,与马克思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称价值时所运用的理论工具一样的。实际上,正是由于广义虚拟经济引入社会心理需求度对社会必要生活的发现机制,使价值得以重见天日了。商品是社会必要生活的凝结,作为人类的对象,它具有物化和非物化的形式,即实物态和信息态特征。人类生活中“信息颗粒”的价值化已经司空见惯。走向社会必要生活的价值论(即生活价值论),许多理论困惑就迎刃而解了。比如,我们不好理解货币泛滥现象,但在虚拟价值理论之下,由于社会心理需求度对普遍存在的商品中“信息颗粒”的发现,以及对“信息颗粒”的价值评估,全社会的价值倍增了。作为标记价值符号的货币出现供应增加,一定程度上并不是滥发而造成的货币泛滥,而是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的。这是新的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如果我们不去从价值规律上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只会停留在无休止的慨叹中束手无策,而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所以,广义虚拟经济在理论工具上并没有偏离更没有超越马克思的方法,只是在对象化理论指导下对价值规律的描述进行补弃,补充其应有的虚拟价值内涵,从而完成价值生成机制全过程的理论描述。同时应该指出的是,社会心理需求并不是建立在沙漠上的海市蜃楼,它本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本身的客观性依据和存在规律是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的。社会心理的波动规律,仍是人类认识面临的“必然王国”。也就是说,虚拟价值理论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和空间。

常见经济学现象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 政治 经济学的鼻祖。在他的名篇《国富论》中,他论证了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社会财富的根源;经济秩序是由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来安排的。在此基础上他倡导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这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后世带来深刻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亚当·斯密适应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 的时代要求,在《国富论》中论证和倡导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根据这种思想,资本主义经济要想发展,必须鼓励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这种思想在斯密之前的十七、十八世纪初就已经为一些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来了,斯密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在理论上充分论证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一自由放任,并据此原则建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成为古典经济学之父。

一、人的利己天性是社会财富的根源

斯密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本能要求,是人的天性,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在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利己要求支配之下,人类形成经济和政治秩序。他把这种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心理,规定为每个人为改善自己境遇而不断进行的恒常的努力,并且认为这种努力只在人类社会才存在,乃是人类的特质,并不见于其他动物。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的利己心。

”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这不断的努力,常常强大得足以战胜政府的浪费,足以挽救行政的大错误,使事情日趋改良。”①

,,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我们从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一刻放弃过这愿望。我们一生到死,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觉得完全满意,不求进步,不求改良。”①

在斯密看来,社会由个人构成,社会财富也由个人财富构成。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个人的要求也必然达成协调。虽然每个人的利己要求看上去是彼此冲突的,但是实际上却是彼此协调彼此促进的。这就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或者说,是人类在漫长岁月里自发形成的一种和谐的秩序。在他看来,利己心是促使人们进行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分工和交换是人类经济联系的纽带。人们由于天性中追求利益的倾向而进行生产和交换,在市场 规律 的调节下久而久之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并促成其它经济行为的生成。利己心是人类和谐经济秩序的原因所在,压抑利己心,势必会压抑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鼓励和倡导利己心,则会顺应 自然 ,促进财富增长,社会繁荣。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l"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l"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③

由此可见斯密的观点,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所追求的不是别的,而是私人的利益。尽管人与人的利益有着冲突的可能,但是由于人类自发而生的交换倾向和分工的产生,形成了和谐的经济秩序,就使人的自利心理转化为一种动力,在促进个人财富增进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进,并不会彼此冲突而致文明衰败。

由于他把这种利己心看成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因此,他认为对于出自人的本性的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一切活动,都不宜加以限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凡是符合这种利己心的就是自然的,反之就是违背自然的发展的。而违背自然规律的必然会失败。所以,他主张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认为这是自然的要求。

二、”看不见的手”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论述每一个原理时,几乎都要表露出他对经济自由思想的推崇。他认为人类社会经济世界的现状是千百万人自发行动的结果,是所有人遵照某种本能力量的命令,由利益心的趋引,策划的无数行为创造出来的。他把这种力量称为”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他所推崇的自发经济秩序,是市场规律在组织经济社会中起作用。正是上帝的这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安排了人类经济秩序,而非人力所为,人类的主观安排只会打乱和影响自然形成的经济秩序。所以斯密极力反对对经济的干预,倡导自由竞争。

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须竭力使社会的年收人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④

“看不见的手”这一说法并不是斯密的发明,它原来是一个宗教用语。英国皇家海军在1703年遭遇的一场特大暴风雨中,许多舰只沉没,乔治王子号军舰却幸免于难,舰长马丁在航海日志中写道:”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拯救了我们”。斯密继承大众熟悉的宗教语言,完全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会这个现象的明显特点。尽管这个”看不见的手”的比喻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出现几次,但是并不妨碍这个比喻一跃成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中最广为接受的词汇,它形象地表现了市场机制组织经济活动,形成经济自发秩序的过程,成为反对干预经济自由的有力口号。

斯密论证了经济干预只会造成利益减少的结果。

a口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

因此,如果从国外买进货物要比国家内制造便宜,政府阻碍这些货物的进口就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会把 工业 引向获利不多的部门,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它另辟蹊径,所获报酬反而会多些。斯密认为,所有旨在鼓励这一行业或抑制另一行业,鼓励农业抑制工业或鼓励工业抑制农业的国内措施是不明智的,政府采取鼓励措施,促使更多的资本投人某一工业部门,有可能超过正常情况下的资本 自然 流动;运用限制措施,可能使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用于该工业的一部分或全部资本撤出这一工业部门,这两种做法都是打错了算盘,无法实现增进社会利益的预期目标。斯密形象地以棋盘来形容,认为在人类 经济 社会的棋盘上,每一个单独的棋子都有它自己运动的原则,与政府想要指挥它的原则完全不同,如果二者不一致或正好相反,则棋下得就会很艰苦,而社会必然随时处于高度的混乱之中。

为了避免出现混乱,他提出,政府应当听任人们按照自己的运动原则行事,或者使立法机关制定的原则与之适应,而不要横加干涉。

但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并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他主张在国内政策中对自由竞争实行一些限制,因而提出了国家职能的问题。在《国富论》中,他指定了政府的三种职能,即保护国家、维护公正与秩序、提供公共工程。可见,斯密在极力宣扬其经济自由思想的同时,并没有一概地否定在特定领域里政府所具有特殊作用。作为经济学大师,他肯定意识到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经济运行时是有一定盲目性的,市场绝不是万能的。尤其是他认为在出现有损于自然经济秩序时,应由政府出面干涉或经营。虽然这侵犯了人民天然的自由和权利,但如果少数人的自由危害了社会安全,就要受而且应受一切政府 法律 的制裁,无论政府是最民主的政府或是最专制的政府,都应该设立防火墙来抵御这种损害。在他看来,政府职能在于确保整个经济的自由 发展 而不必拘泥,这样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就避免了流人极端。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适应时代要求,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 历史 作用。更为重要是,斯密在个人私欲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有吸引力的粘合点,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使他的理论不仅被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所热烈欢迎,还为后世开创了一个经济自由主义的传统,影响不止一两代人。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外的经济学家才说《国富论》标志着一场革命。

三、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后世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贯穿整本《国富论》的灵魂。在斯密的思想中,经济的发展,国民财富的增进都要以自由经济为基础。对于他同时代的人来说,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具有无穷魅力。因为斯密所讲的正是他们的心里话,他替他们拂开了遮在眼前的云款,正合了急于肃清所有对市场和劳动力供应的限制和禁锢的资本家的需求。当时,自由竞争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斯密恰恰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弥补了这种不足。斯密用自由主义 哲学 给自由竞争行为打上了必然性的烙印,使资产阶级认识到,作为人类行为中心的私利是激发他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动机,并且高兴地看到,追求利润在斯密这里被看成是并非自私的行为,而是有益社会的行为,潜在疑虑一去不复返,封建思想残余被扫除干净,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追求私利了。

在斯密之后直至今日,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仍然影响深远,并且成了截然相反的各种观点的源泉和出发点。大卫·李嘉图(1772一1823 )、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一1832 )、马尔萨斯(1766一1834)都把斯密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都从斯密的著作中吸取了部分观点。斯密经济学说中 科学 的、合理的成份也被马克思所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之一。当代一些流行的经济学说也源于此。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革命”,斯密被视为主观效用学派的先驱。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出现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把灾难归咎于经济学家过于信赖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主张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取代”看不见的手”。到了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弊端暴露出来,古典经济学获得新生,斯密的((国富论》又被许多经济自由主义者所颂扬。他们认为经济恶化的根源在于沉溺于凯恩斯的笨掘而无效的”看得见的手”的理论,甚至提出从凯恩斯回到斯密去的主张,重新把”看不见的手”看成是人类经济发展必然的自发秩序。不管怎样,斯密的《国富论》都是众多经济思想的发韧地。就象有人评价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