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也是高校中十分重要的人文社科课程。医学院校如何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的育人功能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应该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现状
(一)重理轻文综合素质不高
医学院校大学生多为理科生,由于现行高考制度的特点决定其高中阶段阅读量少、重理轻文现象普遍。升入大学后,医学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人文科学知识面儿窄、思维不够活跃、交流沟通能力不足、语言逻辑性差、字迹潦草等问题,综合素质不高。
(二)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
在实施人文素质的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坚持认为医学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观念上的偏见。这种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培育的现象直接导致医学生普遍缺乏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怀,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的重要原因。
(三)重实用主义轻人文精神
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仅要求医生具有精湛的医术,更需要其具备以人为本的人文关心和关怀。但教育实践中,往往急功近利,并带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重“才”轻“人”,只重视片面的知识传授和狭窄的技能培养。这种教育训练出来的医学专家充其量是发育不全,单面的“技术人”、“ 功利人”。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成因分析
造成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陈旧的教育理念
从古至今,西方的教育理念基本上都是在重视人本身素质的提高和养成,强调完备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虽然这期间出现过认识上的偏差,但很快便加以调整。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却恰恰相反:过分偏重技能培养而舍弃人文素养的提升。据统计,我国多数院校人文课程仅占总课时的8.85%。而美国、德国则达到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并且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会贯穿始终,关联性差也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消极的社会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下医学生受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的现象,并且这种物质性、功利性在社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导致其精神信仰缺失,人文关爱减少。其次,医学院校中的课程设置又迎合了这种现象,过分注重专业教育,人文学科和专业教学相互脱节,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也是了医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被动的个人接受
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多半为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的不认可态度也与我国现行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消极的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导致目前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专业技能凌驾于人文素养之上。
三、思政课教学中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其理论水平
1.加快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彻底转变“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培养倾向。只有学校和教师把培养目标从单纯的“技术人才” 转向具有道德观念、职业信仰、专业基础等方向才会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并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要增强医学院校思政课堂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的文学功底、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不可或缺。只有教师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并以深厚的感情去讲授党的理论;同时以科研带动教学,旁征博引,真正展现理论的魅力,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3.组织教师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所处部门多为边缘部门,导致其进修机会不多,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自豪感不强,教学无后劲儿。这种消极的信息又会通过教师传导给学生,因此,医学院校只有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经费投入,采取如进修访学、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学术交流、课程培训等形式让教师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将这些体会融入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厚重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
1.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丰富教学形式。实践证明,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以及辩论会、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形式的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使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寓教于乐。
2.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程吸引力。思政课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制作精美的课件、图表,并选取与医学生专业背景相近的案例、音频、视频等作为媒介激发其求知欲。还可充分利用网络的延伸功能用QQ、邮件、微信等形式来回复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与课程相关的影视片和纪录片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增强课程吸引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
3.开展校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办学优势,医学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一些文科院校进行合作,优势互补。例如,校际间可相互选课、听课并承认学分。医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取本校未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充分利用外校的人文社科资源提升人文素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在政治理论课中培养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G201301019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苏碧芳, 毛良.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社科纵横,2010:(11).
[2]张玉梅.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1).
[3]达建.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J]. 医学与哲学,1999(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人学精神
“三观”教育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44-03
主张人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它以人类的解放为终极目标和发展方向。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贫苦大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我们不赞成西方某些学者仅仅将看作一种人道主义的观点,但是我们更不会反对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思考“人”的问题,原本就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立场鲜明的人学精神,也是它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原因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之所以开设的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要在其中加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让学生具有坚定的信仰并树立人学精神。因此,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效地贯彻和弘扬人学精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人学精神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学精神,不同于西方人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往往过于强调人的本质的抽象性,注重在抽象的层面探讨人的价值和意义。如费尔巴哈,他主张将“感性”看作人的最高本质,把人本主义建立在人的自然欲求和人的感性幸福基础上。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对人的关切不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它将自身看作一种关于人的实践、人的解放的科学。强调人,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多注重从大写的、抽象的人出发,而是强调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的统一,即人的类存在、社会存在与个体存在的统一。换句话说,主张从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本质和单个人的本质的统一来理解人的本质。所谓人的类本质,是指在和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来讲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地活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所谓人的社会本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上来理解人的本质。众所周知,马克思曾给人作了这样的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即是说,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与人之间在生产活动这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的基础上,才派生出其他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所谓单个人的本质,是指人不仅作为类和社会群体中的成员而存在,在现实中,人同时作为个体而存在。一个人之所以区别于另一个人,恰恰因为他是一个作为个体的存在而存在。马克思的人学,正是基于人的三种存在本质而展开的,故而它强调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
由此来看,所谓人学精神,不是单指现实生活中对单个人的人文关注,或对抽象的、大写的“人”的类本质的关注,或对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价值关注,而是对三者的共同的关注。具体而言,人学精神,是指在哲学研究和理论探讨中关注“人”这种主体性的存在及其意义,也是指在社会建设层面关注各个群体和集体的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同时也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紧密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利益的实现,关注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贯彻和弘扬人学精神,一方面是指要全面、正确地向学生讲授及其人学理论,让学生们学习到人学的真谛和人学精神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深厚的专业知识,结合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向学生传达对社会问题的人文解释力。再者,在教学中,要用人学理论作为统领,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形形的各种人学主张,从而建立客观、科学的人学观,进而建立具有人文精神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事实上,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恰恰是要让他们在良好的人文感召中感受的人学精神,感受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感受人学精神,似乎体现为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事实上,它并不是单纯的人道主义。人学精神的本质在于,要把人和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尺度。但这种价值尺度的衡量不是以西方所谓的符合人道与否作为基本判断标准,而是要在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发展,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并将其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发展旨趣。它体现了一种对人的三种价值相统一的整体关切。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人学精神的缺失
是科学,这一点是任何人无法无视的客观存在。不仅不是令人乏味的单纯的意识形态,恰恰相反,是科学,是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的科学理论。因此,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是一个涉及到如何更好地开展人学精神教育的重大现实问题。
总的来讲,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其中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身的专业领域不自信;一些教师教学业务不够精深,教学效果较低;一些教师只注重理论的灌输,不能有效结合社会实际;教学中过于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而忽视了其科学性;等等。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有一条重要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即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贯彻人学精神,不能将人学和人文批判精神用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方式,春风化雨般地教授给学生。可以说,一些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因为他们武断地将该课仅仅看作是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而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武断”的印象恰恰是由于我们的教师授课不当所造成的;一些教师之所以对自己的专业学科不自信,是因为他们不能真正把握和正视理论强大的思想生命力;一些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不能有效结合社会实际,是因为他们不能在社会现实批判中展示人学精神的强大批判力,不能从具有科学性特征的角度把握本身。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够摆脱一味的意识形态灌输,更多地在课堂讲解中弘扬和传递人学精神和人文关怀,那么,必然会有更多的学生消除他们对该课程的抵触感,并真诚地被的人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所吸引。由此,在极富批判力和社会解释力的理论课程面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会增添更多的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需要强调的是,规避仅仅将视作为意识形态,同时仅仅从科学性的角度看待和讲解,并不能在理论课程中有效地贯彻和弘扬人学精神。例如,对于部分教师来讲,他们埋头于理论的探究,在教学中过于学术化、学理化,但结果却导致教学缺乏人文色彩。不具教学的感染力。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尽管没有仅仅将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注意到要从科学性的角度理解和讲解,但却忽略了从的价值性的立场出发,没有将看作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的关于人的发展和利益实现的学说。如果不能将理解为一种强烈的有关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不能将作为一种主体性学说来理解和讲解,那么就无法深入地把握理论的思想精髓,更无从将理论在教学中演绎为关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关于人的课程。
反过来讲,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过低,不愿意埋头于理论的刻苦研究,必然也无法在教学中增强其教学吸引力。相比其他的专业课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不仅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而且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如果教师不能从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业务水平,那么其必然也就无法在其课程教学中通畅、完整地传达的基本学说和人文精神,学生自然也不会对其教学“感兴趣”。这样一来,别提从教学中深刻地感受人学精神,学生甚至会对整个课程表现出极度的不认可。事实上,相对于很多专业学科而青,比其具有更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理应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人文社会学科,如果教师可以提高专业理论修养,深入、有效地传递的基本价值主张和人学精神,学科完全可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之一。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缺乏人学精神,还集中地表现在一些教师只顾讲“大道理”,论证一些空洞的“大事件”,而不愿意将拉人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用的观点来分析现实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有关种种。这种在形式上大淡,在内容上却将之束之高阁的教学方式,必将使得失去其本有的社会批判力。我们说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因为存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旨在谈论和解决与人及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能充分地贯彻人学精神,不能将演绎为关于活生生的人及其生活的学说,那么,不仅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无法提高,而且其课程设置的意义也不复存在了。
三、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人学精神
第一,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凸显作为一种有关人的学说的理论体系,从人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探讨的核心价值关切。人学精神,不同于人类学、人口学,加强人学精神教育,不是要加强人类学、人口学的教育,而是指在教学中要凸显人学的基本价值主张和核心理论观点,在教学中凸显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历史作用、人的解放等相关理论主张,将人学理论贯彻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结合实际,就是在教学中,将基本的价值主张同现实问题相结合,在对现实问题的批判和解释中增强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的灌输,而应结合现实的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充分地运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示对人和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切,并进而让学生在感受人学和人文精神的过程中了解和走进。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凸显人学精神,不等于传播抽象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恰恰相反,是要在对比中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分析形形的人学思想,进而建立正确的人学观。
>>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网络教学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化”教学改革探析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因素探析 高校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关系协调探析 生命化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简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若干范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同伴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新闻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问题导向的把握 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教师博客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法探析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美丽中国之嘉华博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调查问卷[EB/OL].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实践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69-02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由于社会制度的开放、信息的自由流动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讲台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座位上一些学生却是心不在焉,毫不在意。“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结果就是:老师在讲着自己的课,而学生在做着自己的事,似乎两者处在不同的时空中。而老师的无奈和痛苦也许正是学生心理状态的缩影。为何两败俱伤,为何双方都找不到在传授和汲取知识时的愉悦感?简单说教和教条式的讲授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似乎在被动地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这种心理状态非常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并会使原本先入为主对政治课的逆反心理进一步强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流于形式,更抹掉了教师和学生的信念和信心,所以,找到突破口去改变这种状态至关重要。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有两大重要的主体,一方是教师,另一方就是学生,教师和学生在其中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的调动与否,则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下面就这两大主体进行相关的论述:
一、实践教学中教师的素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本身就是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本身的能力和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许没有不爱听课的学生,只有不会讲课的老师。教师的人格魅力、道德水平、学识、技能、经验、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的艺术和其本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知,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接受情况,也就是说教师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因此,开发、利用和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资源一定要从教师这一基本资源入手。只有建立了高素养的团队,才能培养高品质的学生。“名师出高徒”,老师一定要把学生领进门,不能让学生找不到门或者进不去门,这是师者应尽之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实现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理论人格的素养、优化的知识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基本指导是把实践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通过实践教学的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而这一模式的实现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立全新的教学思维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修养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师资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让教师身体力行,不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也要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用事实说话”,这样的教学才更有说服力。另外,也可以在教师群体中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劳有所得,使其找到被认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进而产生归属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要让学生热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首先热爱,不仅要爱这门课,更要爱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因为只有热爱这一职业的教师才能有敬业精神,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用自己去感染学生,使自身成为被学习的榜样。
二、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是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也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将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认知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封闭式教学状况,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要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社会的客体来塑造。”当我们把学生置放到一个主体性地位和平等地位的时候,学生会被激发出尘封的热情,而热情则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学生的主动参与会让实践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一种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的思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直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就是这一环节的关键。
在某种程度上讲,当代大学生虽然有着很强的主动性、探索性、怀疑性、自我选择性,但大多数人喜欢追随潮流、张扬个性,自我认知的意识缺乏,却对所谓的自由有着极度的渴望,即便他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潮流和自由。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效果不大,而且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实践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并在其中不断地审视自己,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多了不同的生命体验,还有就是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而这个“真知”正是课本上有的理论,学生不但有了成就感还会从心里去接受它。只有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认同,才能对其行为产生实效影响。
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他们反对也好同意也罢都是思考和思想碰撞的结果,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学生对这种教育的漠视,视而不见,根本不想走进其中。而实践教学却让他们身临其境,而不是“耳临其境”,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那种冷漠,才能将枯燥的理论和道德教条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和道德的情怀。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增强使命感的一种有力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后台走到前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所以,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学生参与形式都应当被运用和被创造出来。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业思想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多样化,高校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招统分”分配模式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市场化就业模式。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供需不匹配,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就业期望值、择业心理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思想的误区
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中存在问题,比如内容上“以不变应万变”,偏重于就业实务指导,没有认识到就业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思想教育;手段方法上老套落后,形式单一,与大学生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不相符,收效甚微。与此同时,大学生中出现五种典型的就业思想误区。第一,择业标准不正确。择业以地域为主而非以事业为重,以经济发达都市为工作唯一条件,不愿意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工作。第二,自我认识不足。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人格类型,缺乏自我分析能力,自己具备知识和能力层次模糊,不知道适合干什么或不适合干什么。第三,缺乏远见。只顾眼前利益,忽略职业的发展前景。第四,物质至上,求职择业以工资高低、福利多少的金钱至上为主要衡量标准。第五,等靠思想。坐等老师将就业岗位放在面前,想依靠亲戚朋友的关系网得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照顾,忽视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种种思想问题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有关。大学生只有摈弃这些不正确的思想,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对就业思想教育的影响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特殊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不断适应时展要求,调整更新课程设置。目前,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指《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5年,《实施方案》下发,2006年9月起在全国各高校实施。2006年我国的GDP增长10.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也逐步渗透到高校校园。“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是关于自己和关于人们的各种关系的观念和思想……关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个社会的意识”。[2]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专业成绩、工作能力等关系到就业的质量和层次。受到就业压力刺激,一方面,大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学习,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方面,大学生极端的个人利益观膨胀,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等高尚价值观形成对立,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明显。而且有的高校管理力度不够,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就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的就业、专业课学习关系不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就业思想教育成效微小。
三、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加强就业思想教育
200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指出:“要充分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就业思想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1.教学方法多样化
以生为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仅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还要交替使用如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视像教学、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要我学”自觉转变为“我要学”,将“填鸭式”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灵活的启发式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材施教
在《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教育大学生首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引导大学生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学会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上,要强化世情、国情、社情和就业形势的认知和教育,帮助学生校准就业定位,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
3.建立社会需求导向下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使大学生树立法制意识,指导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遵纪守法,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在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宣扬英雄人物形象,阐释英雄人物成功的重要品质,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提高个人素养,树立良好的历史观和正确的职业理想,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总之,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和就业思想的良性转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对于学生就业思想培养的重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Z].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 199.
[3] 张芬昀.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及实现路径[J].河西学院学报, 201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