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第1篇

一理论价值

(一)音乐教育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

所谓主体原则,实际上就是主体转化原则,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教育对象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性,调动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原则。而以音乐艺术为媒介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恰好处处包含着浓厚的主体性色彩。音乐教育让受教育者在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下逐渐增强对道德感的认同趋向,对道德的“接受”从“需求”变成自觉接受的主观行为。这样就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说教的灌输性和强迫性,受教育者的愉悦感会产生一种自内而外的作用力,他们自身对音乐的喜爱和认同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

隐性教育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教育主体提及并运用,它是利用人们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组织管理、职业活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隐性教育方法的优点是教育对象在不受到任何外在压力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影响。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相融合,其内容和层次必须是多方面的。而音乐艺术的魅力正在于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人们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中。究其原因,音乐教育的过程是“音乐创作者的思想音乐作品(共鸣)欣赏者的领悟”,因而通过音乐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以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音乐载体(共鸣)接收者接受”,这个过程似春风化雨,既做到了润物,又做到了细而无声。

二实践价值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欣赏和演唱革命历史歌曲、民族歌曲,欣赏和演奏传统民族器乐曲,不仅可以传授音乐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欣赏《黄河大合唱》、《十送》、《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爱国歌曲,让学生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激情的旋律、生动的歌词等中受到感染。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音乐之中,这种底蕴丰厚的艺术形式,把理想信念教育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触动心灵深处积淀的民族情感,民族责任感则油然而生。

(二)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指人在正常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美好情感的体验,进而使他们树立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够唤起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是道德的升华。音乐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内心以强烈的震撼,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真正内涵。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音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教育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品格得到完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令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尊重人的自我发展和创造,更强调人与人的沟通与合作。因此,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教育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而音乐正是一门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整体的艺术,音乐艺术形式中不乏集体合作的项目,它是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等艺术形式,除了极少数乐器会有“独奏”之外,绝大部分的乐器独奏及个人独唱都需要伴奏,这就使得独奏与独唱者需要经常与其它乐器的演奏者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性的音乐活动,不但能够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与他人的协调统一,更能够使学生在组织的过程中锻炼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相互激励,更培养了团队精神。

(四)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艺术创作和科学发现都需要有积极探究的心理导向、创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创新进取的人格品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充满了对丰富表情的体现以及自由的联想,这一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思维的展开。音乐极具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引向高度激活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充满幻想和激情,从而令他们思维极为活跃,进而激起创造的灵感。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显现学生创新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培养创新能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音乐作品无论是体裁的创新、手法的创新还是演绎方式的创新都可以体现出二度创作的创新过程;其次,音乐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此外,音乐创作既可以提高学生创作的热情,还可以启迪学生的创作智慧,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三实现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加快音乐教育观念及内容的创新

音乐教育观念创新、变革的实质是用审视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扬弃与超越。音乐教育应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仅培养“音乐家”、“音乐机器”,更要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发展变化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音乐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音乐教育观念的创新最直接地体现在音乐教育内容的创新上。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极目标是与美育相联系的,从而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吸收西方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更要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不能让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土壤脱离,要提供一种源于本土又具有世界性的音乐教育,将音乐教育所依赖的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到新的音乐内容之中,以拓宽受教育者的文化视野,提高其审美素质,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加快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

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一种非专业的音乐教育。这种非专业的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突破课堂教学的束缚,以学校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这是一切教育的共性,音乐教育除坚持这一共性之外,还应尊重其本身的特殊性,应采用多课堂、多环境、多手段的教育模式,加强音乐教育的艺术实践;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优秀的网络流行歌曲,对内容低级庸俗的网络歌曲进行批判;组织开展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集体音乐活动,例如合唱、合奏等,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与文化素养。

(三)加强社会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都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必须面向全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音乐环境,但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在整个音乐教育事业中占主导地位,却仍然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无法满足全体公民学习的需求;难以解决启蒙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相比,社会音乐教育有其特殊的价值:直接面向全社会,多层次、多方面地满足国民学习音乐的不同需求;可充分发挥社会音乐教育的人才优势,解决学校音乐教育容量与社会音乐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可通过多种渠道办学,调动社会办学积极性,节约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了解本我及他人,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减少学生的心理疾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素质,更有助于保持校园稳定,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0.

[3]王育霖.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米兆虎.试论音乐艺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需要理论;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因而必须深入的分析并科学把握人们的思想及动机。与此同时,由于人的各种需要是诱发特定动机的最根本根源,而某些特点的动机又会内化为特定的思想,并继续对人的行为发挥出一定的支配作用。基于此,我们认为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人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唯有如此,才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而,现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持续加大对需要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基础――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因需要而生

在需要理论中,马克思明确指出,需要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内在规定性,同时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只不过在实际的生活中,基于人与人彼此的也就是他们的本性,才将把他们之间联系起来,包括分工以及两性关系等。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实际上即是人的本性,而需要作为人生存状态的一种直观的外在体现,也是人异于其他物种的一种具体反映。人对外界以及自我表现出来的多样化的不满足状态,包括这些不满足被不断实现的过程,实际上也即是人的本性活动全过程的体现[1]。

(二)需要的层次性及差异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规律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行为这一机制上,并且是三者的有机统一。需要一方面确定了人的行为的目标以及方向,另一方面也是维持具体行为的一种重要动力源泉。

(三)需要的满足和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人的需要越强烈,一般来说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也就更加具有内在的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具有人的社会性以及精神性实践活动,能够较好的促进人在社会化进程中思想方面以及道德需求方面的不断完善,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增强思想能力的需要,与此同时还能够起到磨砺人格意志的作用,尤其是可以大幅度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此基础上满足人的生存、享受以及发展需要。

二、价值实现――在需要理论指导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一)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当立足于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还应当立足于未来价值的延伸上,在此基础上寻求现实价值以及未来价值之间的一种最优化满足,以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达到工具性价值以及目的性价值之间的最优化优化,其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始终遵循客观的历史尺度,始终坚持人的尺度,确保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能够满足人性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两者间寻求一种良好的共生与平衡的落脚点。话句话来说,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当紧紧围绕着社会发展趋势和目标来进行,另一方面也应当以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良好效果。

(三)抽象价值和具体价值

如果要达到抽象价值和具体价值间二者之间的最优契合,其关键就在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具体化问题,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来实现集体价值的个人实现、怎样完成整体价值的局部实现、怎样完成长期价值的阶段实现、怎样完成高位价值的低位实现,在特定的时期内达到动态平衡。

三、结束语

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的了解和掌握需要理论,在其指导下不断分析和研究人的各种需要,促进人的需要层次的持续提高,才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的满足,进而提高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良好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并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本质;功能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1―0174―04

植根于社会与人的发展诉求之中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是对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现实回应,也为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能之路,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如概念、本质、功能、价值、目标、内容、方法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制的贯彻落实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其活动的方式、本质、功能和价值又必然会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本质、功能和价值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认识并积极适应这种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的方式应从单子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活动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

从人的活动的视角来看,由于人们有更好地生存并发展自己的需要,尤其是有德行修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刚好能满足人的这种需要,于是就成为人们发展自己,尤其是发展思想品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本身的一个业已形成的、特有的生存发展方式”“是人们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德育功能之所以能够展现和实现,根本在于人有德行修养的需求”。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社会主导的思想道德文化为共同的活动客体结成了“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交互式主体关系,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构建活动的动力系统、导向系统和调控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引导受教育者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由自发状态转变为自觉的思想品德构建活动。而且,当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完成后,教育者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知识和经验,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与意义也能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对教师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思想品德构建的活动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在与社会主导的思想道德文化相互作用中不断构建其精神世界和价值生活的过程,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外在的思想道德文化、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身思想品德发展并创造新的思想道德文化的过程。

因此,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再也不能以单子式主体开展活动,而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和自己的一种生存和活动方式,在按一定方式形成的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进行合作、沟通、交流、对话、竞赛等交往教育实践,关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并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单一的主体观都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主体一客体”的模式中,使本应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成一种“工艺性”的工作流程而产生机械化模式倾向。为什么以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欢迎,实效性不佳,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只知道“我打你通”式地单向灌输,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的本质应从工具性向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活动本质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意识形态的宣扬满足了阶级统治的需要而成为工具。在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具有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也就是说,统治阶级为了确保本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就要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一样,支配精神生产资料,也就是发展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出于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的需要,任何阶级社会都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我们并不能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具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的政治功能就认为它的本质只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满足人的需要,促进或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才是最根本的事情。这种以人为目的,为人的发展和完善服务的内在价值,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为阶级、为社会服务的一面,也应该看到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有其“建设人自身”的根本属性。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以及它对人实行精神引导,促进人的发展,才使其具有根本目的性。也就是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需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要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求它的属人性,既要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应该看到其目的性本质。

表面上看,工具性与目的性是对立的,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在实质上,两者是统一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具性是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的表现,目的性本身就包含有工具性的成分。两者的区分只不过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角度与层次不同而已,“相较而言,工具性是低层次的属性,目的性是其终极属性”。强调工具性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所表现的阶级实质,不会因为全球化、社会化的趋势而消失;而以人为本、建设人自身的目的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之使然,是其教育职能的深层应用,这不仅没有违背工具的效能,相反却使思想政治教育为阶级、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放置于目的性基础之上。工具性正因为有了目的性而有了发展的根基,目的性正因为有了工具性而有了社会的支撑。

综上所述,只有工具性(维护阶级统治需要)与目的性(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或忽视、淡化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本质上是疏离社会生活,只是满足政治需要、服务政治要求的工具的“传声筒”、“社会代言人”角色,转而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出发,贴

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站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高度,向受教育者宣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理论的宣讲者;同时也要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做他们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从“传声筒”角色向“宣讲者与引导者”角色的发展,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新要求。

三、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的功能和价值应从侧重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向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者,其活动的功能和价值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决定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定义,揭示了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和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

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作为人与社会中介的教育,其基本功能在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决定了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这两个功能和价值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教育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的个体和群体的素质;教育为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社会能提供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作为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这两种基本功能和价值,而且两者是统一的。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实现或维护统治阶级统治服务的同时,也对整个国家、社会的正常运转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与精神引导,是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这基本上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时呈现出来的“维系社会生存、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管理”等功能和价值。的确,从‘‘社会哲学的视野来看,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且在社会大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维持现存社会正常运转,支持社会良性运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其“服从和服务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和“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是独立的和不可替代的。

另一方面,正如前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与目的性时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社会的人、满足人的政治文化需要,固然有维护一个阶级政治统治的现实,但对人的发展与完善的推动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所在。“提升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是价值主体的需要――人的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总和,是两者质的规定性联系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的综合统一。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有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其目的性本质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引导个体思想和行为、激发个体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规范调控个体思想和行为等个体功能和个体价值。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只能是通过其个体功能来实现。“德育的个体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品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最一般的意义和最直接的、个体的、本体的功能就在于人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是要通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来推动社会进步。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和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教育实践上,人们却总是更加侧重其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相对忽视了个体功能和个体价值。这种认识和实践上的片面性,必然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事实上,尽管侧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是历史地形成的,但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只有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相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能持久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要求来讲,还是从借鉴历史经验来讲,或是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来讲,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社会哲学范式中走出来,更加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和个体价值,实现角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以人为本,通过引导、规范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激发受教育者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旨归。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实现其活动的方式从单子式主体向交互式主体发展,活动的本质从工具性向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发展,活动的功能和价值从侧重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向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发展,就是要与受教育者一起,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受教育者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均衡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鲁洁,等,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第4篇

张丽芬 孟祥丽 张文杰 李丽满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

摘要:儒家人本思想具有政治整合功能、经济发展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

体性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人本思想

一、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

儒家思想在汉朝时期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这源于儒家思想包

含着众多社会观点,对社会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儒家思想的社会

功能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着重体现为个体性功能。

(一)政治整合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整合功能指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或者个体,通过高素质人才或群体的影响力去传

播政治思想,进而提升全民整体素质水平。政治整合功能能够最

大范围最大限度传播政治思想、最大程度造就政治人才、最大力

度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功能中,政

治整合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孔子认为政客在政治运行中扮演者重

要角色,政客的思想与行为直接关系这国家兴亡与衰败。在社会

生活环境中存在诸多人际交往的关系,这些复杂而细微的关系直

接影响着社会道德规范化。儒家善于从整体把握社会关系,提倡

人与社会建立和谐和谐,推动社会政治健康发展。

(二)经济发展功能

经济发展功能指的是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受到启发,

在经济建设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的腾飞贡献自身的绵

薄之力。儒家不反对个人追求财富,只是在乎追求财富的手段,

儒家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财富的追求方式能从本质上区分

君子与小人。君子用符合道义的方式追求金钱,小人不择手段追

求财富,在关系到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君子愿舍利取义,贫困

中仍保持自身高尚的气节,而小人则会为一己之私投递叛国。儒

家认为对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但追求的程度要合乎“礼”的要

求,对过多财富欲望加以制止。针对国家的管理,儒家主张施行

仁政,爱民亲民,反对苛捐杂税。儒家思想认为,附属制度不应

成为酷吏施行不仁政策的依据,而应成为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工

具,在赋税制度的激励下培养人们对经济的理性认知,进而发挥

主观能动性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儒家人本思想的经济发展功

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从民族经典中汲取营

养,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三)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对个体精神世界有积极作用。儒

家思想是中华文明中耀眼的一颗明珠,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历史

的沉淀,其蕴含着丰富而充满哲理的思想。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思想也已经深深内化到每一个中国人的

心中,成为凝聚社会的一种向心力。

二、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

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

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

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主张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发挥学的价值

学而无用不可谓之学,儒家着为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孔子认

为,学诗旨在学习其中深刻哲理,从中领会侍奉父母道理、正确

处理君臣关系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修身治国

平天下的基础是个体生存需求的满足,个体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

本单位,只有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谈

及整个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进步。

(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健全个体人格

榜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在榜样的模范带头下人们会认识

到自身的缺陷,并以榜样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使自身满足社会

的要求,成为社会栋梁。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这就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需要,在看到

他人的不足时,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

真正为社会需要的人。

(三)教育内化,内外统一

孔子率先提出“自省”,意在要求人通过惯常自身的行为,

对自身有正确而客观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

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儒家

要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即使在没有舆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

格要求自己,使自身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人要

真诚对待他人,不能将个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人。人的道德修养是

在犯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养成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下定决定改正错误,才能以错误为垫脚石成就自身的道德素

养,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会对其人际圈产生良好的带头作用,人

际间道德的广泛传播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四)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建立和谐社会

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个人做到谦让不争。

孔子在学习过程中丝毫不讲自己摆在德高望重的位置,而是以谦

虚的态度向有知识的人学习。面对别人的建议和批评,孔子也是

虚怀若谷的坦然接受。从孔子的谦虚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

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自身的高尚品德,孔子所表现出的这种道德

品质正是儒家所人本思想的核心,我们要领会其中深刻的哲学含

义,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的学识程度与其处

理社会关系的能力有直接关系,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能通过自身良

好的道德修养处理社会关系,使自身的人际关系处在和谐状态。

结语

儒学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沉积,儒家

思想沉淀下意蕴丰厚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人本思想逐渐

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时代进

步中,儒家思想发展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究其根源儒家思

想的核心为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挖掘其内

在价值的首要前提是确立人本思想的首要地位。在对儒家人本思

想教育功能的研究中不仅要利用儒家的君子教育方法,也要与时

代相结合,积极融入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只有在多教

育方式的引导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林,王治中.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解读[J].杨凌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3).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作为我国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应该做到思想坚守、育人育德,为提高当前的青年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的主战场,依然存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诸多不足和缺陷之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新时期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以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更好的完善和加强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受方式多样化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包括了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电台、高职院校新闻网络等多方面内容,这使得高职院校内的新闻信息传播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同时也实现了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以及更加的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时效性,同时也追求有效性。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广泛运用多种方式传播新闻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有效性。

新闻信息通过高职院校的新闻网站在网络上可以迅速传播,而且网络上可以大量的传播信息,包括各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也实现了跨空间,甚至跨时间的进行,完全打破了限制,同时也突破了信息内容及含量的限制,这样就实现了新闻信息传播速度的极大提高。而且通过网络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可以广泛利用到多媒体技术,这使得信息的形式丰富多样化,真正实现图文并茂、声影同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能够传播新闻信息,使受众可以让多种感官接受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也使得原本相对严肃而又单调的宣传教育内容可以非常巧妙地融合于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信息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自主的浏览网络信息时,通过阅览生动活泼而且轻松愉快的信息,同时获得了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丰富了知识面,从而很好的实现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以学生作为受众的,因而具有相对而言较强的针对性。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新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以及反映的问题主要都是以围绕学生这一特定受众而展开,因为它与其他社会新闻媒体相比较更具备一种亲和力,容易让学生在思想上更易于接受,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更多的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又将时事热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深入报道,加以舆论引导,使学生更有兴趣进行关注,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形成影响的作用。并且高职院校新闻媒体通过开放的交流平台,转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直接强制性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

校园媒体传播特别是校园内部网站的互动式交流平台,能够吸引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教育改革要求下的主动式参与,在这样的交流互通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思想碰撞。可以说,高职院校校园新闻媒体在这个方面很大程度的促进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式的变革。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时,往往采用许多形式进行全方面的报道,实现图文并茂、声影同步,运用包括传统的文字报道,加之现代化的影音素材,令很多原本乏味的单一性文字表述,通过多媒体影音媒介,更为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功能的高效高质性。

(三)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如今,网络的发展极为迅猛,可以说几乎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都可以说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也注意到了网络的影响力,因而出现了校园网络平台,并快速的发展起来。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充分利用网络来协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新闻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包含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再加上网络上传播也非常的快捷迅速,并且易于保存,因而结合了以上特点的网络成了高职院校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好载体,成为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新宠,也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欢迎和青睐,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二、当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的不足

(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一个重要工具,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院校育人氛围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的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然而如今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往往只是反映当前学校的工作以及一些会议的报道和领导的讲话,而且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通过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尤其是校园广播,总是报道一些娱乐方面的新闻,往往成为了一个“八卦”站,这就忽视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也往往都忽视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只重视实际工作的宣传、事务与说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忽视了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当前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往往出现一种“只报道表面,不深挖实质”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因为没有很好的思想引导,从而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形成了一些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前网络的发展及其迅猛,网络上许多形形的信息对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产生极大的冲击。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大学生们思想活跃,反映灵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如今大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信息,而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最主要的途径。然而青年大学生那个在心理和思想上依然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欠缺社会经验,政治素质依然较低,这就比较容易受到一些报道的“误导”。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时不加以正确的思想引导,让学生自主消化,这容易产生学生在思想上的“误解”,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导向性定位。

(三)高职院校新闻媒体轻视自身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高职院校内部,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的任务。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最广大的受众都是在校的青年大学生,所以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往往都轻视,甚至忽视了自身的影响力,因而并没有很好的运用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加强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发挥校园媒体整体效能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就是广大的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因而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如果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那种高高在上、空洞说教的姿态,必然会导致广大受众,即广大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丧失。同时,由于以往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总是只报道好的方面,不报道校园内存在的一些不足,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助长一些不正当的分歧和行为,从而造成了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高职院校新闻媒体信任的缺失。媒体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受众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失去受众,谈何发展。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想要实现突破和不断发展,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方式,克服刻板教条的做法,坚持从广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坚守“学生本位”理念,广泛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以鲜活生动,形象有趣的新闻内容来吸引广大的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力争满足广大大学生多元化各层次的需求。

此外,高职院校校园新闻媒体在不断满足大学生群体的重点需求的同时,也应当不断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的优势,尤其是要发挥好校园网络平台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的快捷、海量等特点,更好的实现校园媒体的多元化功效,特别是思政教育领域的联动功效。

(二)强化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整体优化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要强化校园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我觉得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高职院校的新闻媒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和前提就是高职院校新闻媒体必须得到受众,即在校的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信任和信赖。如果高职院校新闻媒体成为了一公信力缺失的媒体,那么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无从谈起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杜绝“放大话、放空话”的作风,踏踏实实地报道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从而获得广大受众,也就是广大的青年大学生的普遍认可。

高职院校新闻媒体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除了要强化其自身在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力外,还必须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也是能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常关键的一点。环境因素是一种重要的熏陶力量,通过环境因素的渐进影响,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思政教育是以一种亟需大环境影响的教育类型,因此,校园环境的优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效果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校园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高职院校的新闻媒体当属于人文环境的重要范畴,其主要作用就是要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中的舆论环境。正能量的舆论环境对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推动力,良好的舆论环境有益与身处期中的高职大学生群体保持积极的精神面貌,形成向上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偏向性的选择健康、纯洁的传播信息,促使其端正行为,秉正思想。

(三)重视高职院校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大学);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