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培养管理

1背景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当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跨应用领域专业Ⅲ。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把整个信息科学技术推向“智能化”的高度,这正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智能科学与技术培养掌握坚实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具备作为工程师或领导者及公民的良好人文修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新技术和发展动向,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或工程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应稳妥发展与完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并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创新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具有系统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科研素质和较强创造能力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工程师。

2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分析

智能科学与技术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其必修课程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大类专业招生教学的院校,通识课程主要是数学、物理文化基础,强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教学的特色体现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一般分为数学基础和专业课程。计算机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数值计算等;专业课程一般包括程序设计基础、高等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

2.1学分

本科培养计划的学分中,国内外大学学分总数趋势是逐步减少,追求少而精。国内院校一般在130~190学分之间,如北京大学为150学分,清华大学为1 70学分,东南大学与浙江大学均为160学分,还有16学时为1学分的,也有18学时为1学分的。

中国台湾的大学一般在130学分左右。台湾交通大学最低毕业学分为12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须达76学分(共同必修58学分+资工组核心须达分+(资工组副核心课程学分+另2组核心课程学分)),专业选修本系课程须达12学分,其他选修课程须达12学分,通识课程须达28学分(含外语课程必修8学分)。台湾“中央大学”为136学分,台湾“清华大学”为136学分,其中必修和必选学分126,其他与导师商量决定。

美国的大学各校差异较大。美国的学分计算有4学期制、两长一短制及两学期制,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120学分,麻省理工大学为90学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186学分,斯坦福大学为180学分。

2.2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斯坦福大学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宽松的自由发展空间。新生入校后不分专业、不分学院。除了医学院和法学院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外,本科生可以在入学后的前一个学期适当时候随意选择专业,并且选择专业后允许更改,只要毕业时满足专业培养方案即可。

国内的浙江大学是较早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学校之一,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特殊培养3类,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学科分类集中培养。

台湾的大学专业也是按大类完成前期的基础课程,再分小专业完成各学程,包括基础课、核心课和进阶课。

教学分组是现在的主流课程架构,也是体现专业方向的主要形式,分组课程是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国内清华大学采用的是分组教学;台湾的大学基本上采用的是以教学方向分组的方式,台湾的大学教学分为课程与修业、学分学程。

2.3实验与实践教学

计算机类专业各大院校都强调课程实验与实验教学,而目前课程该如何进行教学?这不仅是实验问题,如何以工程教育专业论证为目标,怎样使教学目标达到毕业要求是关键。做中学是主流实验教学方式,尤其是美国的大学,大作业体现的是实验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都属于实践创新性教学模式。例如,斯坦福大学程序设计范式课程重点比较C、C++、Java的特点和难点,每1~2周有一次大作业,针对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实现,使学生加深理解各类编程语言的应用场合;麻省理工大学的课程计划是必须先修12学分的实验课程,再修3门或4门核心课程,最后选择3门方向学科和1门关于该方向的实验课、2门专业拓展课。

3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分析

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在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安排基础性、通用性、关键性的智能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感知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技术;知识处理(认识)技术,包括知识提炼、知识分类、知识表示技术等;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学习技术;决策技术,即知识演绎技术特别是不确定推理技术等;策略执行技术,即控制与调节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特别是面向专门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合作技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能人机交互与合作技术;智能信息网络技术。

国内最早创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第2批开始培养智能专业学生的院校。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专业必修课程(2分)包括:①专业数学/理论基础(15学分):算法分析与设计、集合论与图论、概率统计A、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数理逻辑;②硬件与系统基础(分):数字逻辑设计、微机原理和信号与系统;③智能基础(5学分):脑与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专业限选课程(15学分)包括信息论基础、计算方法B、数字逻辑设计实验、微机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习、机器感知和智能处理实验、智能多媒体信息系统实验。选修组合课程(29~32学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参考智能的2个专业方向推荐专业课组合,自行选择,至少选修20学分的智能专业课程。公共核心+专业方向+新技术及其他:①公共核心课程(分):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模式识别基础、生物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②专业方向课程(11~15学分):机器感知与智能机器人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学习方向、新技术及其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概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智能传感技术、移动通信与智能技术、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网络信息检索、智能系统平台专业实验等课程及30多门选修课程。

建议各学校可以根据学院教学特色与实际需求,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北京大学偏重“信息处理”,湖南大学偏重“智能系统”,但需要强调的一个前提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大计算机类,更需要大EECS专业的基础。编程、电路、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这五大核心基础就是大EECS;其次是专业,计算机以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网络、编译、数据库五大经典专业核心课为主,湖南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系统,因此信号与系统、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是最基本的专业核心课,然后再分不同的分支。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机器人学等;研究学位课程包括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主要体现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核心(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和应用(机器人学)。

4结语

(1)在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课程的时序图,即描述课程的进阶关系,从本科直到研究生,同时还可以实行一定的修课限制,如台湾交通大学计算机概论与程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式设计两科皆不及格者不得修数据结构与算法概论,若数据结构不及格不能修算法设计课程等。

(2)程序设计类课程用上机程序能力考试来设置合格条件,如台湾交通大学基础程式设计及格条件为通过“程式能力鉴定”,湖南大学则以CCF―CSP软件能力测试作为程序设计课程通过的考核标准。

(3)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如台湾“清华大学”的综合论文训练是由具有同等水平的项目训练成果或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项目以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成果经认定后代替的。

(4)精炼的课程教学。核心课程应该精且必须加强课程实验,只有对方法和理论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掌握这门课程,而动手完成实验才能真正融会贯通。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后,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 154-0001-03

“智库(Think Tank)”,一般认为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国内和国际政府决策为目标,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提供对策建议和决策方案等智力产品的研究机构。学术界对“智库”一词的起源也说法不一,随着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激增,“智库”涵盖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囊括当代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问题的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的统计,全世界目前共有近5000家各类型的智库。

明确提出,科技智库要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科技规律出发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走势,提出咨询建议,开展科学评估,进行预测预见,在国家宏观决策中发挥建设性作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为构建我国新型科技智库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智库拥有鲜明的科技特色,在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提升国家科技战略规划和施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技智库的核心功能是生产智慧产品,而生产的智慧产品传播出去才能体现价值,可以说,传播也是科技智库的核心功能,传播能力是科技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生命力。在国家战略中,科技智库的专家和思想成果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传播,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影响政策制定者与事件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科技智库的传播能力在占据国际话语主动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可主导政治话语的议程设置,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最终支撑服务于国际博弈。目前科技智库传播的传统途径包括组织论坛、印刷媒介、网络媒介、社交媒体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传播途径,如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等。

1 我国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现状

1.1 现代科技智库的建设

科技智库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汇聚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国家的重大科技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改进实现路径,为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新型科技智库的构建需要以创新能力为基石,以协同发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技智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各项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科技智库的建设和发展。由此导致全球范围内智库数量急剧增多,影响力也极大增强。全球科技智库前10强分别为:德国马普学会、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德国发展研究中心、美国兰德公司、美国巴特尔研究所、日本未来技术研究所、英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开发中心、英国科技政策研究所、美国基础研究所和美国科学、政策与成果联合会。

1.2 我国科技智库的发展

随着新中国建立,我国现代意义的科技智库也逐渐地发展起来,目前已形成了一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智库。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咨询机构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2011年9月以来,响应国家建设高质量智库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相继整合成立了信息情报研究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及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2013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对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其中包括“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2015年6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进入新的发展历史阶段。

1.3 科技智库传播能力现状

科技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智库生命力源于影响力,影响力取决于传播力。科技智库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去影响社会,需要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前提,社会影响力又取决于智库传播能力的强弱。在我国,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承担有多项国家级、地方级、横向委托等课题,发表多篇内部研究报告或内参报告并获得各级领导批示,一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国家的决策或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科技智库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现阶段,我国科技智库的发展和传播能力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智库研究人员的选择一般局限于学术型咨询人才队伍,应注意吸纳经历比较丰富、交叉学科背景、高度国际化、善于交往的人员,以提升研究队伍的综合研究能力和专项研究能力的。现有的科技智库“科”字特色不够鲜明突出,缺乏聚焦科技领域,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国视角和全球视野谋划,积极主动参与并推动完善国家科技咨询决策制度建设的科技智库。我国科技智库与媒体的关系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过于关注学术研究和价值而对科技传播重视层度不高。

2 发挥科技智库传播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的伟大“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科学传播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发现和科学成果,其灵魂是传播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召唤下,需要老一辈的科学家、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全国人民,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共同去实现强国、富国和大国崛起的“中国梦・科技梦”。发挥新型科技智库以服务党和国家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一关键时期,我国科技智库在规划的编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政策规划的编制工作,或者为政策规划的制定提供支撑。科技智库在深入研讨分析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未来五年重大突破领域和重点培育方向进行深入思考,凝练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国家及地方“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研究与制定。

智库是思想与决策的纽带,它连结“研究”与“政策”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研究结果和形成的理念传播给做出决策的“有效干预人群”。除此之外,智库也为公众提供思想和观点,对社会大众舆论起到引导作用。这些都离不开智库的传播能力。然而,作为理性、专业且科学的重要发声渠道,我国科技智库本身的传播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更好地发挥我国新型科技智库的作用,应使其逐步树立传播观念,做到“研究”和“传播”并重,借助媒体传播平台和渠道,实现智慧产品的及时有效传播。

3 如何推进我国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

提升传播能力是科技智库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传播能力是实现科技智库思想产品应用转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科技智库发挥出实质性影响力的必要条件,推进我国科技智库的传播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提升科技智库人才传播影响力

人才是提高科技智库竞争力的核心资源,高素质的专业研究队伍是科技智库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除充分发挥科技智库中院士等学术专家的社会影响力外,还应打造一支在公共关系和社会传播学方面有较高造诣的高端人才队伍。通过后者不仅可以建立科技智库与领导层、媒体、社会大众等有效的沟通渠道,增强科技智库的公共话语权,发挥其咨政启民的作用;还能够通过收集中央决策与社会大众的关注点,捕捉真正值得科技智库研究人员讨论与进一步深化的议题,最终推动研究产品的决策咨询力与社会影响力的转化。

其次,应建立开放竞争,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不断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凝聚一批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专兼职研究队伍。围绕科技智库目标导向,凝聚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人才和政府人员以及海外高层次专家等队伍,既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智库高端人才的功能,又打造一批学术水平精湛、专业功底扎实、具有战略思维的高端决策咨询专家。充分发挥智库团队中专家和学者的人际传播能力,这些专家学者在社会中充当舆论领袖,有着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人际传播可带来极大影响力。

最后,应充分整合我国现有智库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科技人才、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等数据资源,依托中国科技创新云,运用现代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建设高端科技智库专家平台和数据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数据挖掘和共享机制,以大数据集成服务智库决策分析,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汇交平台、资源转化平台和成果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高效、创新、资源共享的科技智库发展格局。

3.2 充分发挥机构组织的传播功能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提出相关意见。为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咨询宏观协调机制,科技智库科学有效地为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参与影响政府决策。主要方式包括参与国家地方政府重要纲领文件的讨论和起草;通过各种内参或研究报告向决策者输送自己的观点;通过讲课等发表观点;通过媒体自己的观点……借助这些传播方式,科技智库影响社会舆论或影响政府或部门决策。

科技智库组织还常常通过建设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组织会议、报告、培训项目、交流活动等阐述观点并提出建议,借此渠道与各国政要、专业权威、媒体以及公众交流互动,或者就某一问题形成舆论氛围。例如,举办“全球智库峰会”等系列有针对性的高端战略论坛,组织跨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专家,聚焦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进行专题协商,开展战略研讨和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提升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意识和能力,建立完善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制定符合中国科技智库传播发展特点的体制,明确功能定位、组织体制和管理机制,健全工作规范,探索灵活多样的人员配置、激励和评价模式,促进科技智库科学传播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专家与组织机构的科学传播职责,维护结论科学严谨,引导和组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科技智库联合协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并健全传播机制。

3.3 开启大数据时代的科技传播云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便利条件,它使得传播的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渠道更多、影响力更大。建设并运营科技智库特色媒体,比如自办的网站、微信和出版的刊物等进行传播,与具有品牌影响力、拥有舆论引导力和话语权的主流媒体合作,成为科技智库社会化传播的重要策略之选。例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华盛顿季刊》和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外交政策》等出版物都颇具影响力,主流刊物的重要文章又经常被其他媒体所引用,进而产生舆论热点,在引导思潮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智库需要重视社会化媒体,通过多渠道社会媒介及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等传统大众媒体传播。例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美国之音、美联社、路透社等;近年来,美国智库纷纷在推特、脸谱等媒体上开设账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运用能力,将直接决定智库传播的成效,直接决定智库的社会影响力。

曾几何时,人手一份的报纸,已经被手机上的APP取代。需要获取信息直接掏出手机拍照或轻轻“扫一扫”即可,语音信息等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悄然发生改变,科技智库正逐步将开拓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其社会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出版物和各项研究报告及成果都会同步更新至微博,研究员的博客也代表机构发表意见和看法,随时随地、快速大范围地起到影响和引导舆情方向的作用。

4 结论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教学实践

人类正被数据淹没,却饥渴于知识。面临浩瀚无际而被污染的数据,人们呼唤从数据中来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技术。而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知识和模式的高级操作过程,所以数据挖掘也可以说是一个模式识别的过程,因此模式识别领域的许多技术经过一定的改进便可以在数据挖掘中起重要的作用。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CI)方法是传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扩展,它是模式识别技术发展的新阶段[1]。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从经典信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时代”。创立了一个世纪的量子力学随着20世纪90年代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诞生的量子信息学,已成为量子信息时代来临的重要标志[2]。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作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程,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设。

由于量子计算智能是一门跨越包括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机械、通讯、生理学、进化理论和心理学等学科在内的深奥科学,因此量子计算智能导论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的安排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尤其作为研究生课程如何使得学生在掌握深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将理论转化为技术与工具,从而提高动手能力,这是每个研究生专业课任课老师的核心探索所在,因此就要求老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关注前沿,以该学科的前沿领域为教学指引,进而更好的培养研究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1教材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为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材的选择即是老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选择教材,期望该教材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可读性好,具有系统性、交叉性、前沿性等特点。由于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为全校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而量子计算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因此我们要考虑到来自学校不同专业背景,以及在物理,数学,工程优化和进化理论基础有限的两难困境,所以首先选择了一本关于量子计算的英文原版书作为教材之一,Michael Nielsen等人所著的《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3],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学领域的主要思想与技术。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高速进展与学科交叉的特性使得初学者感到困惑而不易对其主要技术与结论有综合性的认识,而该书特色在于对量子机制和计算机科学给予了指导性介绍,使得那些没有物理学或计算机科学背景的学生对此也易于接受,为学生提供了详实的关于量子计算的物理原理和基本概念;另外考虑到这门课程面向研究生,无论将来他们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为技术和工具,去解决实际的工程和科研问题,因此我们还选择了另外一门书,由李士勇教授所著的《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4],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该书着重讲解了量子优化算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启发大家在量子计算机没有走出实验室的今天,如何利用现有的数字式计算机构造具有量子特性的快速算法。当然考虑到全校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我们也推荐了中南大学蔡自兴教授等编著,200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第三版)》[5],该书是蔡自兴为主讲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人工智能的配套教材,该本书中系统全面的讲解了高级知识推理、分布式人工智能与艾真体、计算智能、进化计算、群智能优化、自然计算、免疫计算以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等近年的热点智能方法,从而辅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到计算智能,使得学生全面认识学科的发展和传承性,为今后学习量子计算智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从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重点讲解量子计算基础和基本的量子算法;并从量子优化算法拓展开来。该门课程我们安排了4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量子力学基础(2学时);第2章,量子计算基础(4学时);第3章,基本量子算法(4学时);第4章,Grover量子搜索算法的改进(4学时);第5章,量子遗传算法(8学时);第6章,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8学时);第7章,量子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8学时);第8章,量子遗传算法在模糊神经控制中的应用(8学时)。

3教学方法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选课的同学来自全校,各个的专业背景不同,但是大家的共同需求是一样的,就是从课程中掌握一种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但是工程技术的掌握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具体做法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

理论型教学指的是发展完善的量子计算基本原理和方法。其内容包括:量子位、量子线路、量子Fourier 变换、量子搜索算法和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等。而其中量子位、量子线路以及量子算法都是以量子相对论为基础的,这也是量子计算的本质原理,而较之我们熟悉的数字式计算机和计算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在教学中由浅入深,通过PPT授课,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讲授方式。下面给出了一个我们在教学中的实例:将量子计算问题形象化。具体内容如下。

让我们想象一下下面这个问题。我们要找一条穿过复杂迷宫的路。每次我们沿着一条路走,很快就会碰到新的岔路。即使知道出去的路,还是容易迷路。换句话说,有一个著名的走迷宫算法就是右手法则――顺着右手边的墙走,直到出去(包括绕过绝路)。这条路也许并不很短,但是至少您不会反复走相同的过道。以计算机术语表述,这条规则也可以称作递归树下行。现在让我们想象另外一种解决方案。站在迷宫入口,释放足够数量的着色气体,以同时充满迷宫的每条过道。让一位合作者站在出口处。当她看到一缕着色气体出来时,就向那些气体粒子询问它们走过的路径。她询问的第一个粒子走过的路径最有可能是穿过迷宫的所有可能路径中最短的一条。当然,气体颗粒绝不会给我们讲述它们的旅行。但是 量子算法以一种同我们的方案非常类似的方式运作。即,量子算法先把整个问题空间填满,然后只需费心去问问正确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的绝路排除在答案空间以外)。这样以来,一个枯燥晦涩的量子算法就被很形象的解释,因此增强了学生的记忆也加深了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型教学指的是正在发展中的量子计算智能方法的热点问题。其内容包括:量子遗传算法,混沌量子免疫算法,量子蚁群算法,量子粒子群算法,量子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和这些算法在实际工程优化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属于本学科的前沿,但也是热点问题,因此这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忽略理论推导,重点强调实际操作,在PPT课件中增加仿真实例的讲解;并在课下布置相应的上机操作习题,配合上机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前沿,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

为了体现该门课的教学特点,我们在考核方式上,采取考试与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部分我们采取闭卷考试,占总考评分数的40%;实践部分采取上机技术报告考核,内容为上机实践课程布置的大作业,给出详实的算法流程图和仿真结果与分析,占总考评分数的40%;出勤率占总考评分数的20%。

3.2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科研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研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正如温总理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当学生将课本内容遗忘后,遗留下来的东西即是他们所具备的科研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宗旨也是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上机实践和技术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掌握各种量子计算智能方法的原理和流程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学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实现量子智能算法在实际科研任务中的优化问题求解。在上机实践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该智能算法的流程而且重点关注学生对

自己科研任务的建模,学会系统分析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理论分析。上机实践验收中,我们不但考察其结果展示,更增加了上机实践的技术报告,用来分析模型建立的合理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科研问题的分析素养和建模素养。在技术报告中,我们要求学生给出几种可供参考的建模模型,并分析各自的优势,和选择这一解决方案的依据。由于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更佳关注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性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4结语

把教学当做一门艺术,是我们作为高校老师毕生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重点讲透,难点讲通,要点讲清,这也是我们多年教学中一直关注的关键点。我们在教学中反对“灌输式”,强调“启发式”,以实际应用先导教学是非常可取的,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综合型交叉学科,且面向研究生开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通过上机实践和技术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动手,积极思考。希望这些教学中的点滴供同行们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 焦李成,刘芳,缑水平,等. 智能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新华. 跟踪国际学术前沿迎接量子信息时代:《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评介[J]. 科技导报,2010,28(6):122.

[3]Michael A. Nielsen ,Isaac L. Chuang.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士勇,李盼池. 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 蔡自兴,徐光v.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Exploration o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LI Yangyang, SHANG Ronghua, JIAO Licheng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China)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范文第4篇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结合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从教师队伍建设、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设置、发展优势科学研究方向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有关交叉学科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课程体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4年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智能科学与技术”(粤教高函[2014]97号);中山大学2014年校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中大教务[2014]148号)

作者简介:李晓东,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lixd@mail.sysu.edu.cn。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主要研究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它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实现人工智能。它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目前,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已上升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高度,智能科学已被列入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中。

自2003年北京大学自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在教育部备案以来,我国先后有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开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加快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共同愿望。然而实际上,智能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内涵发展还很不成熟,教育部对此专业甚至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2014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给出了征求意见稿,可是各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立时间都很短,缺乏足够的办学经验,基本都处于独立发展、各自探索的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建设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情况,给出以下几点思考。

1 教师队伍建没

国内智能科学系或专业大多是在计算机专业或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发展时间短,这就决定了目前国内智能科学系或专业的教师主体具有很大的专业偏向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质上是以脑科学、心理学等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为实现手段的交叉学科,其所承载的任务不是以上单个学科所能独立完成的。因此,教师队伍一定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封闭发展,应邀请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加入发展,要特别注重引进心理认知学、逻辑学等方面的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注意吸收青年教师,强调教师队伍构成的综合性。我们必须像医院培养“全科”医生一样来培养我们的智能科学教师。

以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由于所在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涵盖了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系、智能科学与自动化系,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5个信息科学的一级学科,现阶段学院鼓励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院内跨专业使用教师。因此,专业的课程教育实际上吸纳了5个信息科学一级学科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此外,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积极开展与校内心理学系、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的合作办学,吸引这些系、所的教师为专业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程,同时为这些科研教学工作提供发展的平台。各专业教师通过参与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交叉学科的专业教学,达到了相互学习交流、“全科”培养、共同提高的效果。

2 本科教育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实际上是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相互交叉特性,立足于信息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立足于国家,特别是高校所在地区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IT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社区、智能化物流、智能电网等。这些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迫切需要既掌握计算机系统工程的基本技能,又掌握复杂信息处理的智能科技知识,具有智能系统的搭建能力,擅长处理网络环境下大规模复杂的环境行为、机器行为和人类行为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因此,为适应智能化应用的创新发展趋势,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智能科技人才,努力做到两个“复合”,即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复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复合。此外,人才培养还应结合本专业师资力量的实际,扬长避短,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2.2 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需要制订出相应的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包括规划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和学生实习。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轨道课程的科目设计;需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合理分配各学期的学分;建设多功能集成的实验室,探索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学生课外实习基地的模式等;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参考2014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征求意见稿,既要参考兄弟院校的做法,也要体现出校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

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正在建设以智能系统为统领、以智能机器人为综合实验平台、兼顾物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的课程体系,并且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人工智能原理、模式识别、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丰富的选修课程。特别地,把它们归类形成了不同的专业轨道选修课程集,具体包括:

(1)模式识别轨道选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数据挖掘、多媒体信息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

(2)智能系统轨道选修课程:机器人导论、自动控制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视觉等。

(3)智能传感网络轨道选修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机器人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导论等。

每年当学生进入选课阶段时,我们都组织学生进行课程体系和轨道课程集的介绍宣讲,让学生了解各轨道方向的内涵,辅导学生的选课决策。借助课程体系的合理配置以及轨道选修课程集的功能发挥,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往不同的智能科学子方向上发展。

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自动化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的课程体系难免与自动化专业过于贴近。几年来,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逐渐改变了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过于重复的现状,强化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迈进。

3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3.1 科学研究

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向来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为科研提供了基础,科研则可以引领教学内容的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如果在科学研究方面过分强调全面性,则会分散研究力量,不能形成明显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培养构建几个特色研究方向,则是科学研究的切实可行之路。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正在组建研究团队,设立学术带头人,制订研究规划,在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等研究方向加强建设,形成研究优势。

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方向围绕医用穿戴智能设备、服务机器人系统和智能车载系统等;重点研究复杂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信息处理、信息利用的新理论及新方法;探讨智能感知处理、人机交互方式、终端系统、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等内容;解决车载高性能可靠的计算机系统、车载软件可靠性分析、车载网络优化以及这些理论在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等特定领域的应用问题。

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方向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人脑、认知和人体行为的关系,智能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和物体识别这3个方面的研究;重点解决智能终端的多媒体信息感知和智能处理问题,特别为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和公共安全解决视觉感知和智能处理的问题。该方向主要研究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智能场景分析与理解、基于生物特征的模式识别等,侧重于智能视觉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探索。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方向致力于为我国,特别是为广东省培养高水平的智能电网和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由于各种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具有波动性和间断性的自然属性,其发电单元不能直接并网,否则会降低电网的电能质量;所以,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必须用到功率电子变换器。因此,该研究方向主攻新型功率变换器优化设计及控制,其应用包括智能电网架构下的一系列领域,比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燃料电池等。一个智能的电网系统将会使电力的传输和供应更加稳定可靠,让每家每户可以优化自己的用电习惯,享受到先进的家居设备。

3.2 学科建设

对于一个学科,没有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和高水平的科研,该学科的发展就很难走在同行的前列。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开办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依托自身信息学科齐全的优势,联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正在筹备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试图以高层次的博士点教育带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壮大科研力量。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不可能停留在电子化、数字化之上,而是要不断走向智能化,因此,智能技术越来越成为信息技术的主流。智能科学处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掌握利用好信息技术发展的这个规律,对于实现高校信息学科的发展重点转移和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信息新技术的不断融入,传统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我们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战略,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来带动传统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结果在招生就业、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建设面比较宽,涉及5个一级学科,而相关教师的体量比较小,因此不可能5个一级学科都均衡建设,而应该重点建设这5个一级学科交叉的部分,即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这对于完善交叉学科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和推动这些一级学科及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成果正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社会需要大量的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知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交叉学科来建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还很短,其专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信息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今后还需在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培养合格人才,迎接智能化社会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S].2006.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本科)(征求意见稿)[S]. 2014.

[3]邓志鸿,谢昆青,刘宏,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11(2): 36-40.

[4]胡军,李伟生,王国赢,等,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1): 57-60.

[5]陈毅东,李绍滋,潘伟.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进展[J].计算机教育,2011(15): 21-24.

[6]张俊,陈飞,冯士刚,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18): 22-27,30.

[7]王万森.适应智能化应用发展趋势,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J]计算机教育,2013(10):1.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教委在2006年设置的新专业,代码;080627S,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现已有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获准招生。

智能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涉及自然科学的深层奥秘,触及哲学的基本命题。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将对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生产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并将为智力革命、知识革命和信息革命建立理论基础,为智能系统的研制提供新概念、新思想、新途径。智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对人类为中心的认知和智能活动的研究已进入新的阶段。目前,国际上对智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高度重视。我国对该领域的发展特别关注。

智能科学与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信息技术的前沿,其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增加智能理论和智能技术教学,对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的思维方式及激发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未来的追求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为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社会对从事智能化产品研发人员的迫切需求,在本科阶段设立相应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因此,我校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的,必将为河北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近5年来,我校自动化系先后从事的包括11项国家级项目在内的7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的近200篇学术论文,均不同程度地与“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基础。由于良好的办学队伍和实验条件,由我校申报的“智能控制技术与装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已经通过省级审查上报,因此,学科已经具备了承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的条件。

2 办学条件

2.1 师资状况

从我校办学发展来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立主要来自于近年来“自动化”专业在“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的逐渐发展,以及“自动化”专业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交叉。受专业发展特色和学时等因素的限制,仅靠在原有“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增设新课已经难以满足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可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由量变积累超出“自动化”专业领域而质变派生出的一个新专业。基于此原因,“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由自动化系中抽调人员组织专业课程阶段的教学任务,专业基础课程阶段的教学任务则由电工电子教学中心等单位系协助完成。

由于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由“自动化”专业发展派生出的新专业,两个专业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得到“自动化”专业的协助,从而避免多数新专业先期出现的师资力量欠缺问题。

2.2 相关支撑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相关支撑专业有“自动化”、“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中与同属电气信息类的“自动化”专业关系最近。考虑到我校的具体情况,在新专业的办学初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在科研、办学经费、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统筹安排上统一划归省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的教学与学科的总体发展相互协调和支持,共同进步。

2.3 实验条件

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和“自动化”两个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因此“自动化”专业的多个本科生实验室可以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共用,包括:微机原理与微机控制技术实验室、控制理论实验室等,可完成“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微机控制技术”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

2.4 生源及就业形势

智能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增长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物流等,所培养的学生正是目前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同时这类人才也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业前景广阔。在招生生源和毕业生就业方面均具备比较好的条件。

3 近期办学规划

3.1 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建设方面,需要采取积极的人才战略,走引进和培养并重的道路,注重引进和培养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或智能控制研究背景的人才。同时,聘请人工智能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对本专业的实验及教学进行指导,积极鼓励教师们的学术交流活动。

3.2 实验室建设

(1)利用自动化专业的微机原理与微机控制技术实验室、控制理论实验室等,完成“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环节中“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微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5门课程的实验。

(2)建设“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以通用实验平台的模式用于“数字信号与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工程”、“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等课程的实验和上机。

(3)利用教师在承担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科研课题中购置的相关实验设备和仪器,满足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中对实验设备的需求。3,3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积极向已经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学习,通过广泛的调研,使新专业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逐步合理化。

(2)紧跟科技发展新趋势,突出“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的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物流等方面培养社会急需的特色人才。

(3)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相关研究方向,加强该专业的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学院整体教学科研的和谐发展。

4 培养方案

4.1 培养目标

我们努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学生能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4.2 基本要求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适应自动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技术等方面的工作需求;掌握电路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系统设计、集成、应用的基本能力;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科前沿、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了解自动化和信息系统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和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和各种智能化工程装备的初步能力。

4.3 主要课程

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规划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与数字图像处理、智能控制、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概论、信息管理系统等。

在课程的设置上,我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工学并举”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有自身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生教学。区别于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智能理论算法为主、南开大学等高校的智能信息处理为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通信工程应用为主的办学主导方向,突出河北工业大学地方工科院校的自身特色,以培养学生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和各种智能化工程装备的基础能力为目标,设置相关的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安排如表1~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