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留学生 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11-02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优化中国经济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提是互相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才能真正达到合作目的。

高校中的来华留学生是将来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后备军,在高校中开展汉语教学,不仅能使他们了解中国、接受中国文化,更能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逐渐了解中国的法律、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等,意义深远。

一 跨文化研究与汉语教学

跨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跨文化意识包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客观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学习文化得以完成,大多反映在人的潜意识层面;跨文化知识主要是指在客观认识(或自身感受)基础上对社会文化现象认识的抽象和升华,即对社会文化的理性认识,主要通过社会文化学习完成,大多表现在人有意识的文化行为上;跨文化能力主要体现社会文化意识的能动性,是社会文化意识在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表现,是运用对目的语社会文化的认识和体验来正确指导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能力。

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本身是一个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彼此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汉语的学习更是让留学生通过了解、适应、最终接受、认同中国文化的一个过程。这也就是新形势下,我们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引入跨文化研究成果,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达到汉语教学的目的。

二 跨文化研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尊重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来华学生,生活习俗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习惯不同,甚至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也会与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方式发生激烈碰撞,而解决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尊重。尊重从态度上和行为上被认为是社会交往中避免尴尬、表示礼貌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能表达友好、愿意交往的一种重要社交形式。这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尊重上,并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作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长者,对留学生表达尊重,不仅能让学生认可自己、亲近自己,更能很快地接受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文化内容是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汉语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等等,还能体现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中国的法律、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变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学好汉语将是走遍全世界的“通行证”。从这些教学内容上来说,一方面引导学生重视汉语的学习,建立强大的学习信心,更关键的是让他们了解中国,将中华文化传遍全世界。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综合课,要求教师要结合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词汇内涵和外延的对比,通过各种丰富词汇发展、形成的历史成因,追根溯源,使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在各种特定历史条件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社会观,最终被这种文化所吸引,愿意汲取更多中华文化的营养。

4.注重文化态度的认同

汉文化,历经五千年文化沉淀,可以通过成语故事、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展示给学生。要避免近年来国内某些部门在国外宣传中所谓的“大手笔、大阵容”,引起国外很多媒体的“炫富”质疑,而应采用更加成熟、睿智的方式达到“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的效果。

5.跨文化研究在汉语听、说、读、写教学中的应用

在听力教学中,老师们大多关注学生听懂了没有,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其真正含义。这与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听力教学中,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情境氛围,还应注重背景知识的解析,培养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汉语听力;在口语练习中,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让他们体味汉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差异的同时,避免谈话中触碰禁忌或引起尴尬;在阅读方面,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其在历史文化中形成的丰富内涵,及不同语境中表现出的差异,从而加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产生共鸣;培养写

作能力建立在听、说、读长期应用和积累的基础上,是在对历史文化、宗教意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认同和了解的前提下完成的。因此写作教学,整个过程都贯穿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灌输、文化能力的提高。

6.文化熏陶和感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想要学生愿意学习汉语,首先要让他们对汉语文化感兴趣。不仅在第二课堂开展剪纸、水墨画、书法、传统戏曲等活动,将中国神话故事引入课堂,还可针对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如“我爱中国”汉语演讲比赛、“中华技艺”大赛,还有包含各国舞蹈、歌曲、食品、服装、工艺品等文化交流的“校园文化节”等等,通过互相体验,感知文化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在传播自己文化的同时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化熏陶和感染,与留学生达到有效沟通,使学生理解各国之间、与我国之间各种文化、风俗的互相影响,相互融合,文化均有许多相似点,最终达到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民族多元文化融会贯通的目的。

7.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陪护服务、慈善关怀、社会调查、疾病预防、旅游观光、义务劳动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使留学生在实践和巩固汉语知识的同时,纠正劳动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掌握中华人文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素质,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增强责任感,提高自律性和学习自觉性,建立与中国人民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

8.灵活的考核制度

打破期末试卷考试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这一常规方式,将口语考核、日常考勤、平时课堂练习、作业情况、参加文化活动等情况作为综合测评分一并计入汉语成绩中;并鼓励学生参加HSK考试,以考促学、以评促进,互相竞争,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 总结与展望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第2篇

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的成功,就在於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进取精神: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夥夫,服杂役,後来与山西祁县人张、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後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後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於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同时,晋商不畏艰辛,敢於冒风险方面。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山西商人在清代开辟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大沙漠,到库伦,再至恰克图,进而深入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商路,这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後在清代兴起的又一条陆上国际商路。

敬业精神: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

山西商人势衷经营商业,摒旧俗,褒商扬贾,又能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群体精神: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的商帮群体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夥经营。这是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朋合营利就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力,有无相资,劳逸共济。而合夥经营是一个人出本,众夥而共商,也就是财东与夥计合作经营,它与朋合经营不同之处是,一个财东可有许多夥计,故“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夥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显然,夥计制比朋会制规模大,夥计制是在朋合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就其规模组织而言,在中国商业史上实无前例。

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这一种形式是在朋合营利和夥计制基础上,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组成的群体。山西商人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一地方商帮形成的重要标。这种地域帮以山西商人来说,统为晋帮。但在山西内部又按省内各地区形成不同的商帮,如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

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份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股份制是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劳资组织形式。

晋商精神核心内容

穷则思变,艰苦创业。

逐利四海,开拓进取。

振兴民族,忠义爱国。

组帮结会,同舟共济。

信誉至上,诚实守义。

尊师重教,以人为本。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第3篇

艺术是人类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形象表现,它随着时代和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对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不同时代的艺术既有其差异性,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联系。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人类的历史无法隔断,艺术活动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无法隔断的。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是该时代人们生活及思想情感的形象写照,体现了该时代的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状况,也体现当时人们的审美水平。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代的艺术来说,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之上得以发展,后一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要在前一时代的水准之上逐渐提高。任何试图否定前人、否定传统的做法,都是违背历史规律的。每一个时代都有体现自身时代特点的艺术成果,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哺育着同时代的人们,同时也成为思想文化积淀,继续影响和熏陶着后代。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一个民族有着自身完整的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有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传统风尚,有着共同的思维及审美模式,同时也有着自己的艺术活动方式和特点。由于一个民族天然的历史联系,前世的艺术必然直接影响着后世,后人对艺术的学习,也必然要首先着眼于本民族的艺术精华。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表现在对其它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人类的文明是相通的,随着历史的演进,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逐渐增多,文化艺术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各民族之间在艺术上相互继承和借鉴。人类艺术不应有国界,任何民族的优秀艺术成果都应为世界所共享,通过对外来民族艺术的吸收和借鉴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着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相互吸取的优良传统。比如,汉唐时期形成的“丝绸之路”,就是我国中原与西域进行各种交流的印证,其中也包括艺术方面的相互继承和借鉴。再如,汉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方面的交流在唐代已相当可观,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就是“胡乐”与汉族音乐结合的产物。同样汉族音乐对西域、波斯、日本等民族的音乐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像“燕乐”、“破阵月”这样的在中国早已失传的唐代音乐文献资料,有的甚至现在还在演奏。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突出表现在艺术的形式、内容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

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种类基本形式特点的形成,都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若干年,在历代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和创造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使得艺术形式从粗陋到精致,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美感的贫瘠到美感的丰富。艺术形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的结构、体裁、艺术语言等方面,同艺术的内容相比较,形式因素具有变化相对迟缓的特点。历经发展保存下来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独立的审美价值,会在较长的时间内相对保持不变,会影响若干年代的艺术家。

艺术的内容,是艺术家对人类的特定生活及思想情感的具体选择,人类社会生活及审美情感的连续性,决定了艺术内容在某些方面的继承性。一个民族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所出现的文化现象,往往会成为后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如中国古代的许多神话和传说,像“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都长久地在后世流传,成为诗歌、戏剧、绘画、雕塑、音乐、影视等各种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地域、信仰、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审美观念的历史继承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同的审美观念,直接影响该民族艺术活动中遵循的规律和方法,以及追求和创造的艺术风格。比如,欧洲和中国属于不同的艺术体系,它们有着各自的艺术创造方法,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是和他们各自的审美观念紧密联系的。欧洲艺术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它将求“真”和求“美”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理想,逐渐形成了以写实为主体的审美观念和创作传统。在中国,像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的创造,不强调写实的表现,而是强调神形兼备、虚实结合,追求意境的创造,逐渐形成了以写意为主导倾向的审美观念和创作传统。这种对意境的追求,在诗歌和水墨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东西方艺术的发展,都继承了各自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在几百年的不断变革中,这种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在各自的艺术创作中始终清晰地表现。

艺术发展的创新性

新时代的艺术总是要适应新的现实生活的需要,适应新时代人们思想情感的变化及审美的需求,表达出人们新的观念、情感、趣味和理想。因此,后代的艺术对于前代也不是全盘的接受,而是有所选择、创造和革新。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实际上,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时代对于艺术遗产的继承都是有条件的,都要依照新的时代精神、观念及审美理想,对前代或其他民族的艺术进行筛选,将那些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创作方法好的艺术吸收过来,借鉴过来,使之传承下去。

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继承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也只是一句空话。在这对范畴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研究艺术的继承性,目的是为了推进艺术的创新发展;艺术的创新,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批判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历史文化的发展,如大浪淘沙,每个时代层出不穷的艺术样式和作品,都要在历史的检验中接受筛选,凡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就会经受住历史的筛选,得以广泛传播和世代流传。尽管历史上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在审美观念上存在很大差距,但不同阶级和民族的人同时又存在着审美的共性,这样,使得大多数好的、优秀的艺术得以肯定和流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批判地吸收。所谓批判,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尺度或原则,对以往的所有艺术作品进行审视,鉴别出真善美、假恶丑,鉴别出积极地、有益的、消极的、有害的等。前代大量的艺术作品,呈现出良莠杂陈的状况,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局限下难以避免的。对此,我们应该客观地、辩证的、历史地予以分析和评价,既不能良莠不分,一概视为精华,也不能拿现代的标准苛求前人。应当将前人的艺术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看其对当时的艺术发展做了什么贡献、看其在艺术性方面有什么成就,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保护

Abstract:The Beijing Hangzhou canal is the Chinese Grand Canal most core part,the line is clear, the retention until now history record and the vestige are also most, therefore take the Beijing Hangzhou canal as the main body canal research,is helpful to the deepening to the entire Chinese Grand Canal's understanding.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enormous canal preservation present situation, should closely revolve the can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authenticity” and “the integrity”, multi-disciplinary developing simultaneously,recover its successional variation process in the concrete space and time construction,analyzes its inheritance value,perfect inheritance appraisal,protection as well as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Grand Canal;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line;Inheritance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3-42(4)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历经两千多年,绵延三千余里,跨越六省二市,沟通五大水系。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王朝统治中心有自西而东、自南而北的迁移趋势,政治中心远离东南财赋之区的局面,迫切需要物资的调拨调剂,然而中国的自然河流多东西走向,无法直接利用,开挖人工运河将自然水系连接起来便成为英明之举。隋唐时期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以北京和杭州为终点的大运河;北宋维持以都城开封为中心的漕运格局,与南方经济重心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元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唐宋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东西走向的运河体系,真正成为了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运河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 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营造出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运输功能大部分丧失,今天大运河济宁以北地区早已不再通航,运河沿线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若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随着十九世纪海运兴起和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几乎淤成平地。山东德州运河段目前基本是排污河道,沧州段运河河床中却大多处于无水状态,并受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污染。河堤护坡、植被较差,常年缺水导致部分河道淤积严重。

那么,运河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启示与记忆。千百年来,在运河的开挖、修治、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积淀了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既包括河道、闸坝、堤防、驿站、码头、榷关、桥梁、建筑、城镇等有形文化遗产,又包括文学、戏剧、民俗、信仰、礼仪、节庆等无形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并没有随着运河的废弃而完全消亡和湮灭,其文化得以延续,是大运河变迁的历史见证,体现了运河区域特有的历史信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经济、艺术和科学价值。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的开展,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底,国家文物局将大运河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亟待加强对大运河的研究,进一步发掘其基本内涵,分析其基本特征、评估其文化价值,让古老的大运河再度焕发出新的活力,推动运河沿线城市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复兴。

1“运河”、“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运河是沟通自然河流的人工水道,主要作用在于弥补自然河道之不足,还兼有灌溉、分洪、排涝的功能。中国历史上符合这样条件的运河很多,春秋战国时期有通江、汉的荆汉运河,联结江、淮的巢肥运河,引江水入淮的邗沟,沟通泗、济的菏水,连结河、济等水系的鸿沟系统;秦汉时期有联结湘、漓二水的灵渠,遏淇水入白沟的白沟运河,连结青河、呼沲河和水的平虏渠;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连接漳水与呼沲水的白马渠,引呼沲水北入水的鲁口渠;隋唐两宋时期有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有以开封为中心的漕运四渠;元明清时期则有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就整个运河的历史而言,其初创时期多服务于军事,或者运兵,或者运粮,后来经济的功能逐渐增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上述隋唐以前的古运河、隋唐运河以及京杭运河通称为“中国大运河”。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运河又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运河,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从里程和影响而言,最主要的是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而尤以后者为重。

“京杭大运河”跨越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距离今天的时间最近,从1901年漕运完全废止至今不过百余年,是大运河最核心的部分。其一,京杭大运河的部分河段与前代运河重合,新运河覆盖了老运河,运河以新运河的面目展现;其二,相比历史较久远的运河而言,京杭大运河线路更加清晰,保留至今的历史记载和遗迹也最多。因此,以“京杭大运河”为主体的运河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整个中国大运河的了解。

2“运河文化”、“运河文化遗产”、“运河文化线路”

中国大运河的贯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在运河的开挖、管理、使用过程中,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所谓“运河文化”,乃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跨自然水系的通航、漕运,促进运河流域不同文化区在思想意识、价值形态、社会理念、生产方式、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等领域的广泛性、深层次交流融合,推动沿运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网带状区域文化集合体 。[1]

“运河文化”首先是一种区域文化,其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即具备了形成区域文化的地理空间,然后又经过较长历史时段的同质文化的积累,取得了区域成员的文化归属和文化认同感,区域文化的生成才有可能。运河文化初步形成于隋唐以后,到明清时期进入空前兴盛的阶段[2]。运河文化的形成是多种自然、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结果,体现为人员、物资、技术、信息的沟通、交流、融合与发展。李泉认为中国运河文化是多源一体的文化,其特点可概括为:开放性与凝聚性的统一,流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多样性与一体性的统一[3]。它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推动了运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

“运河文化遗产”则是与运河有关的建筑物、文物、遗址,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文化遗产具有“等级高,类型齐全,包括各种物质、非物质、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等,在全国所占比重大”[4]等特点。以京杭大运河为例,目前已发现文物遗存654处,包括古建筑类遗迹227处,古墓葬类遗迹229处,近现代遗迹15 处,石刻及其他类遗存60处[5]。姚汉源高度评价京杭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称运河遗迹名扬中外,尽管物质用途已成历史,修复几乎不再可能,但其文物价值仍然重大[6]。

“运河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层次鲜明,主要可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层三个层次。核心层次是指与运河河道、漕运直接相关的运河本体,如河道、闸坝、堤防、桥梁、码头、水源、漕仓、衙署、钞关、船只、纤道、档案文献等,均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尤其以水工遗产居多,故谭徐明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研究中曾指出,“京杭大运河遗产的核心是水利工程”[7];中间层次是指与运河河道、漕运密切相关的船厂、会馆、驿站、碑刻、庙宇、城镇聚落、河工号子、水神信仰、交通网络、河湖水系、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职官制度、夫役制度、河工技术、治水方略、传说故事、文学艺术等,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了运河与环境、社会的密切联系;层次是指与运河河道、漕运有一定关系的园林、集市、古迹(古遗址、古墓、古建筑)、小说戏剧、故事传说、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信仰、文献档案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大多为运河环境社会影响下的文化与社会反映。这些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遗产,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而且各个层次之间多有交叉融合,难以截然分开。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是近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新提出的一种遗产保护模式。自1994年马德里会议提出之后,世界遗产委员会2003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中,强调文化线路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内部或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地得到体现。2008年魁北克ICOMOS第16届大会正式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对文化线路类型遗产的产生背景、定义、分类、识别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研究方法、保护与管理原则等方面做了阐释。单霁翔在《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中指出,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体系,一种文化遗产资源的集合,具有自身的接触架构、网络肌理、生态环境和影响范围,而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系列孤立的文化线路单体或地点的总和[8]。

概言之,“文化线路”倡导以线路为纽带,对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更强调线路在文化上的影响、强调交流和对话[9]。它使“文化遗产”的内涵更为丰富、类型更趋多样,可有效扩大遗产的保护范围,使遗产价值得到全面提升[10]。目前,世界上已有西班牙德孔波特拉朝圣通道、阿根廷科布拉达・德・胡迈海卡山谷、日本纪伊朝圣之路、以色列内盖夫沙漠和香料之路等多处文化线路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线路遗产资源,如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就大运河而言,“不仅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航运工程体系,同时又是规模巨大的文化遗产长廊”[11],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从运河遗产保护的角度而言,利用文化线路的理念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可以把运河线路及其构成部分作为整体资源进行保护。通过京杭大运河的整合,其“所呈现的整体价值就不言而喻了”[12]。2010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专门以“文化线路遗产科学保护”为主题,发表了《关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无锡倡议》。倡议明确指出:文化线路遗产包括具有漕运、邮驿、商贸、宗教、迁移等特定功能的线路主体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相关历史环境和景观、可移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运河申遗并不等同于运河遗产保护。文物专家谢辰生指出,运河申遗的对象就是运河的本体,其他的都不是申遗的对象,保护的对象和申遗的对象不是完全统一的。强调“大运河本体包括大运河本身,也包括与大运河直接有关的码头、闸等水利工程技术的构筑物、遗迹。至于在运河周围形成一些非常有名的城市,以及这些在城市里发展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作为大运河本身价值和作用的说明与佐证,其本身不是申报的对象”[13]。因此,单从申遗的角度而言,鉴于运河申遗的时间表已定,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巨量的文化线路课题,“所具有的难度和复杂性都是空前巨大的”[14],“部分文化线路的整体价值尚需得到科学论证”[15]。而且就研究路径而言,“只有深入保护和研究小的‘文化线路’,才可能在不断的贯通中拓展”[16]。所以,必须紧紧围绕运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自然、经济、历史、法律、文化等多学科并举,进行与运河申遗有关的研究与论证。

3运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与突出普遍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有两大原则,一是真实性,二是完整性。真实性是指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有关“真实性”详实信息的获得和利用,需要充分地了解某项具体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层面的价值;完整性即未经触动的原始条件,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如原始森林或野生生物区等。完整性原则既保证了世界遗产的价值,同时也为遗产的保护划定了原则性范围[17]。对世界遗产来说,保护和管理决策必须以其突出普遍价值和对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关注为原则[18]。真实性、完整性是描述运河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基础,“只有对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之后,才能获得正面的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19]。

运河申遗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增加了“隋唐大运河”,从而最终确定了以“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便是出于“运河从古至今历史的完整性和各时代运河发展变迁的真实性”的考虑。这种做法在进一步拓展了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保护对象空间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大运河申遗的复杂性和难度[20]。对于时空跨度大、遗产类型复杂、遗产内涵丰富的中国大运河而言,如何充分发掘出其包涵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如何提炼出反映其突出普遍价值的特色,如何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申报,如何恰当地反映出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合理性,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有许多细节的问题要做。

事实上,许多遗产由于年代久远或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其真实性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因此要梳理和发掘运河遗产真实而完整的历史信息,就必须采用多学科参与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摸清并深化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认识,制定出适合保护运河本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08年魁北克会议指出,对于那些遗迹已消失的文化线路,可以通过史学著作、非物质因素、信息的非物质来源来证明这些地段是文化线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10年召开的第四届无锡论坛,也提出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基础研究,鼓励以建立科学研究机构、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召开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开展更大范围的研究工作。很显然,就保存现状差异极大的运河而言,在具体的时空架构内复原其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遗产的价值,有助于从不同方面充实其真实性与完整性,有助于完善遗产的评估、保护以及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永波.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J].东南文化,2002(3).

[2]李泉.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与演进[J].东岳论丛,2008(3).

[3]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J].聊城大学学报,2008(4).

[4][17][20]王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分层保护与发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2).

[5][10][14]李林.“文化线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4).

[6]姚汉源.京杭运河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7]谭徐明.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J].水利学报,2009(10).

[8][11]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 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J].中国名城,2009(9).

[9]李伟,俞孔坚.世界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市问题,2005(4).

[12]彭锐,杨新海,林林.江苏省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2).

[13]谢辰生.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有真实性和完整性[J].艺术与投资,2006(7).

[15]关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无锡倡议[R].无锡:第四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2009.

[16]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线路” 的多维度内涵[J].文物世界,2006(1).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特色经济

当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存在许多的价值,如: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等等。其中,对于其经济价值的认识和研究,对于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史中,56个民族创立和传承了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有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雕塑、绘画、剪纸、杂技、戏曲、舞蹈等艺术创作,有源远流长、独具一格的中医、厨艺、酿酒、制陶等特殊技艺,有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民俗、民风、节庆、礼仪、游戏等固定仪式等等,这些都是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作为以文化价值为核心而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贮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如何更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进行研究、挖掘、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挑战,中国人家喻户的“花木兰”故事被美国人改编成电影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发行,获取经济利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高度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提升到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高度,对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和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转化机制、转化方式,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范围,为中华民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未来的文化经济竞争取得资本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特点中,其区域性是最重要的一点。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UESCO)第三十二次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做出了“中国式”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两个定义都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传承方式不同,导致了其差异性,显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如中国的民族歌舞,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就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疆的歌舞热烈奔放,内蒙的歌舞辽阔雄浑,的歌舞高远空灵,东北的歌舞轻盈飘逸,西北的歌舞苍凉凝重,江南的歌舞清新典雅,等等。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民族性和区域性,使之在从文化资源转向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下过程中也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

具体讲,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影响过程分为三个区域:原发区、影响区、消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展现也会根据区域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原发区表现得最充分,影响区区次之,消失区更次。我们以一些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说明。如属于技艺的重庆火锅,是源于川江流域(即现重庆市所辖长江流域,因重庆市在成为直辖市以前属四川省管辖,故称川江。)。在当下,重庆火锅已成为重庆名片,是重庆市饮食业最重要的支柱,产生了响誉全国的“小天鹅”、“德庄”、“秦妈”、“骑龙”等大型火锅企业。顺川江而下,在湖南、湖北等辐射区,火锅的制作技艺开始有所改变,其经济价值也开始下降,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火锅产业,再向下,到上海等华东影响区,火锅的影响就更小了,基本上没有规模化的产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区域性特征,使我们在转化其经济价值的时候,不要轻易提什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当然,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但要转化为一个产业,就一定要考虑其区域性,考虑市场,考虑消费者。因此,利用产生于某一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出“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中的经济价值,并通过各种有效的产业途径和产业方式,实现这种经济价值的转换,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就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样式出来。

一、发展特色旅游业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来源于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风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是非常明显的优势。“旅游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业的成功取决于不同文化与社会区域中的差异认识和促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旅游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突现出文化的特点,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促使他们产生消费的冲动,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者通过旅游应该感爱到另一种文化和生活的体验,获得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需求。

各地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开发中,挖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从旅游者的心理来说,区域差异越大、文化差异越大,就越能激发其好奇心和主观想象,从而引发旅游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国内盛行的新疆旅、旅,出了对两个地方自然风光的想往外,对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往也是不可缺的因素,“丝绸之路”的文明、“雪域高原”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绝不能忽视的资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各地及旅游景点或项目中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性文化等等。有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得好,就会一个地区带来独具特色的旅游业。

二、发展特色加工业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样式,通过对与地方特产相联系的特殊技艺的整理、研究、挖掘,我们不难发现老祖宗传下来的特有技术和技能所制作的产品(如工艺品、生活品),仍然具有市场,仍然能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经济杠杆的强大内在动力去发扬光大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活技能,对其产品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形成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面讲,这种经济开发,也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正是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只要我们引导得当,注意不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有利的。对于中国而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利用民间特殊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提业支撑,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以重庆为例,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合桃片制作工艺、纸扎艺术,荣昌夏布、陶瓷、折扇制定工艺、永川豆豉酿造工艺、蝴蝶画制作工艺,铜梁龙制作工艺,梁平年画、竹帘制定工艺,大足石雕工艺、小五金制作工艺,以及遍布重庆的山城火锅等等,都可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目前,大足的小五金制作,已形成规模,成为大足县的重要产业。伴随着大足石刻的开凿而诞生的大足龙水小五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龙水小五金有12个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规格型号,年产值达到亿,产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龙水已建成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五金专业市场。又如:“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经过挖掘和开发,已有13大类3000余个品种,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6000多万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40%,国际市场占有率60%。已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达20余亿元的现代化产业群和产业集团。

三、发展特色演出业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珍珠样散落于中华各民族和各地之中,存在许多具有极高观赏性和娱乐性的表演艺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表演艺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文化娱乐的方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使某种表演艺术得以再生,不断产生出新的文化产品,通过这些文化产品的营销,获得经济收益。以东北“二人转”为基础的“东北小品”已成功地走向了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做出了范例。对于“东北小品”风靡的原因,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任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这些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表演形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面临着被消亡的可能,但是,东北的一批民间艺术家们,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没有退却,以满足大众生活情趣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为动力,在继承和发扬“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的基本上,创作出了东北方言小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满足了大众休闲文化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多元化文化条件下的平民化文化需求,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背景、机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演形式“二人转”的平民化、地域性表现形式,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基础和来台。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市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把它推向市场。现在,许多地方已开始有这种设想。如“中国龙都”―重庆市铜梁县政府提出了:“扎实推进龙灯舞展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创新展演形式和内容,占领重庆市场,做大市外市场,拓展境外市场,打造和提升‘铜梁龙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战略设想。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和整理和挖掘,使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更有其重要意义。

四、发展特色医药业

通过对传统医药学知识的挖掘,可以形式独具特性的医药产业。中国医药学知识是中国境内各地、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医药学知识。作为国宝,中国医药学知识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宝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医药产业,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条路径出发:一是生产销售。生产又分为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传统医药材料的种植(或饲养)。如山东郯城,开展大规模的银杏种植,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也成为郯城的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市石柱县,在600百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中药材黄连,1954年,石柱黄连被定为国药和一类农副产品。2006年,全县在地黄连5.1万亩,产量1800吨,产量占全国的68%,产值1.3亿。因而,石柱被誉为“黄连之乡”。二个层次是传统医药成品生产和销售。如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等。二是治疗。利用传统医疗技术,来为病患者服务。如:针灸及针灸刀、刮痧等。三是保健。这个方面包含着传统医学知识的丰富内容和经验。全国各地一大批利用传统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健身、健体企业应运而生,相应的产品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如工作之余,进入洗脚城、健身房放松,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选择。

发展中药产业,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门联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及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纲要》提出了“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指出了优先发展“中医临床、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路径。从现实的角度看,发展特色中药产业,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以中药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市场份额,同时,发展中医药材料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持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形成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发展特色餐饮业

饮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件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餐馆能遍布世界各地,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菜由宫廷菜、官府菜、各地方菜系组成,每种菜系中都深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文化。因而在今天,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散落于各处的传统厨艺,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餐饮业。从回报角度看,餐饮业是一个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回报高的产业。如:起源于“明未清初”的重庆火锅,是由码头文化衍生出来,由码头而进入高雅之堂,现在已成为重庆的名片,市外人一提重庆饮食,首提必是重庆火锅。如今重庆火锅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精加工+营销网络+物流中心”的完整产业链条,做到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社会化大物流配送。重庆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说:“重庆火锅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说它的生产加工基地,凡是做火锅的,汤料都已经工厂化生产,而工厂化生产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就是农业,我们的海椒基地、花椒基地、农副产品基地、相关的豆瓣,大蒜、老姜之类的,因此重庆火锅近几年的发展带动了重庆的知名度,也成了我们重庆的一张名片。”目前,重庆火锅在全国连锁经营户达11200多家,年创产值150亿元,年上交税收8亿,解决了5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R].2005.

[3]张文建.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的影响――以华东和西南地区为例[J].学术月刊,200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