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范文第1篇

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趋势的今天,人类可能遭遇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复杂,就风险的来源而言,既有与人类行为无关的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有因人类行为导致的人为风险,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就是典型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而引发的风险”,在当代,这种风险的影响已经不断地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领域向文化领域渗透。对这种文化风险,20世纪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进行了深人批判与反思。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话语中,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技术规范不仅是技术本身的遵循,也成为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意识形态和行动规则。技术进步与生产进步的融合,在有效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逐渐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控制系统。科学技术带来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断丰富的同时,却又使人类的思想日益受到禁锢,思想的自由本性受到压制。然而,法兰克福的这种文化批判仍然聚焦于哲学话语的抽象叙事和负面效应之中,对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尤其是文化风险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说明。随着上个世纪中期新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核技术、电子技术、基因技术等新技术进人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并产生革命性影响,核技术风险、化学产品风险、转基因食品风险、工程风险等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进人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但这些研究的核心仍然在于经济利益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即集中于物质性损失的关注,对文化风险,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影响则缺少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显然不适应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所谓科学技术文化风险,指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及其成果应用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人为因素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的威胁以及使文化发展偏离正常轨道的可能性。在当代,科学技术文化风险随着风险的扩展也日显突出,表现出与其它风险不一样的特征。

(一)内隐性

就科技风险发生与传播的时空界限而言,传统科技风险往往局限于一定的时空界域,因而很容易被人所感知,但随着全球化大潮的推进,科技风险的感知度则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而逐渐减弱,在文化领域的风险则隐藏在技术的光芒之中,如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文化危机常常被人忽视;就科学技术在不同领域的风险感知而言,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可认知性显然高于文化领域,新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和技术风险很容易被感知甚至被计量,但文化风险,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风险由潜在性向现实性转变的时间较长,并且要通过各种物质形式和人的行动来体现,因而这种风险不容易被人觉知而具有突出的内隐性。

(二)广泛性

在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全球化的发展使风险社会的出现成了可能。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本和技术的跨国流动,国家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在这样的技术与社会背景下,过去局限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风险就很容易跨越政治地理边界扩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而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其风险所波及的范围自然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层面,对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多样性

文化的内容是丰富的和多样化的,加上科技风险本身具有的复杂关联性,因此,科学技术文化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和复杂的,从风险的认知程度看,许多风险已经通过负面效应被人们普遍认知,如核技术风险,但某些技术,尤其是新兴技术本身被公众认知的程度较低,对文化的威胁更加不能被有效认知,如转基因食品技术;从风险所涉及的范围看,科技文化风险已经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在每一个领域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这种多样性必然带来风险认知与风险防范的难度。因此,认识风险的发生机制并规制风险势在必行。

二、当代科学技术文化风险的表征

长期以来对科学技术风险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的权衡,随着科技风险向文化领域的拓展和对科学技术风险认知的推进,人们开始关注科学技术产生的文化威胁,综合各种观点,我们认为,当代科学技术的文化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人对自然的态度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在异化的风险

人与自然的关系理念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元素,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地位和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知,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知前提。马克思在《isa}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这样描述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n[2](P.53)但自近代以来,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提高,从原始状态下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到与自然的“分离”,再到对自然的超越与控制,每一个阶段的变迁,科学技术都扮演着决定性的力量:电力开发使人类获得了新动力,汽车的发明使得世界四通八达,化工技术的进步满足了人类对自然物加工和再造的欲望,核物理的突破性进展展示了人类科技发展最辉煌的一页,网络技术实现了时空的跨越,然而,这一切都埋下了巨大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隐患,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自然关系的错位,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也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盛行提供了支撑,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的继承与弘扬带来负面影响。

(二)文化遗产受到破坏所带来的文化符号消失的风险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见证,特定地域的文化遗产总是同该地域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相对应,是文化的物质符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前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据资料显示,印度泰姬陵由于周围工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导致酸雨过多,原本洁白的泰姬陵出现片片黄斑。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处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象龙门石窟、武陵源、乐山大佛等均处于酸性物的污染之中。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消失的风险,面对历史,我们有可能失去证据,没有证据的一切辩驳,都将显得无力,文化的说服力,也将变得虚弱无比。

(三)文化主体一人的全面发展面临新的风险

科学技术活动就其终极目的而言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与手段,从原始技术到当代高新技术,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科学技术越来越昌盛,作用领域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从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的视角,人的主体性确实得到了增强,人依靠科学技术的手段不断克服生理上的局限性,不断提升人的认知能力,努力地接近真实的自然。然而,当技术手段成为人们的唯一选择的时候,人事实上成了被技术控制和支配的对象,理性成为人类行动的绝对遵循,人的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灵光咋现的灵感,都很可能被一项项技术规则和标准所湮灭。在当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之出现的网络依赖、手机控等问题无疑给人的全面发展敲响了警钟。

(四)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断受到来自新技术的威胁

新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改善有目共睹,但这种改变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思想、新价值交互作用可能引起价值观念混乱的风险日益显现,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成为当下精神领域存在的社会性危机。在新媒体时代,先进通信网络的形成使传统大众传媒走向没落,新媒体话语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电子媒体已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主宰社会舆论和引导话语权的工具。然而,这种文化生态所体现的文化样式对传统价值产生了颠覆性挑战,当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不能主导的时候,价值多元化带来的价值观念混乱出现的概率显著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将受到严重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被技术焕发出来的魅力所消解的危险。

(五)技术突破使伦理道德底线不断受到来自技术的挑战

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新技术领域的发展来看,技术进步的步伐越来越快,技术被突破的时间越来越短,技术突破的空间不断向人类道德底线所能承受的空间视域逼近,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面临了许多道德难题,迫使我们做出道德决定,人类遗传规律受到来自自体繁殖的挑战,人类婚姻家庭伦理准则也由此而受到被颠覆的危险,依托于克隆人技术而滋生的人的生存准则和交往方式也将受到威胁;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技术的不断突破,一方面拓展了人的生存空间,丰富了人的生活内容,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人类传统道德无法跟进不断改进的技术成果,对网络世界的许多事件难以进行有效的道德规制,因而出现了对人类生活带来困扰和精神污染的网络事件,所以吉登斯这样认为,“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探索世界的令人振奋的新机会,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毁坏人类和社区关系的威胁。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人类伦理道德底线的这种逼近对伦理道德的冲击是巨大的,如果不加约束,人类本身会逐渐沦为技术的“奴隶”和“牺牲品”,科学技术也就背离了造福人类的发展方向。

三、当代科学技术文化风险的规制

科学技术文化风险的规制需要通过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来实现,只有依靠内外兼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文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技术发展对文化构成的威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科技文化风险的内部控制

科学技术成为“重要的风险源”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早期,虽然科学技术也存在风险,但由于科学技术应用的范围较小,危害性极其有限,因而风险也不突出。但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决定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决定力量,科学技术的风险就突显出来了。其内在原因在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决定了对自然和社会规律把握的局限性,并由此带来风险由可能J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要防止这种转化,必须提高人类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的水平,加强对科学技术文化风险的预测研究,提升科技风险的辨识能力,完善现有技术体系,提高科学技术运用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因为技术本身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出现,尽可能减少科学技术风险的发生。

加强对科学技术风险的评估是近年来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的目的在于对风险发生进行科学的评判,进而实现有效的预防。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科技风险的不确定性,将不确定性定位于一种潜在的威胁;其次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其中,转变科技专家和公众在风险分析与评估中的不平等地位,允许公众的合理建议和现实诉求反映到技术评估的具体实施中,进而提高针对不确定性科技风险决策的合理程度,维护广大公众的利益。最后,从评估取向上支持和鼓励那些能实现长期社会和生态价值的技术,彻底放弃那些可能招致人类灾祸的技术。

科技活动主体—科技工作者对于科学技术文化风险的规制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专家系统对于风险的预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就科技风险认知而言,专家系统与普通公众间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公众对专家系统产生了建立在“依赖”关系上的信任,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于“知识基础”的模糊不清和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在这种信任关系中,作为被依赖方的专家系统处于主动地位,掌握着科学技术及其风险的主要信息资源,而作为依赖方的公众则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而,专家系统的风险认知与规避,主要是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展开的技术创新与风险回避,对于科学技术文化风险的规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科技文化风险的外在治理

在当代,政府治理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政府治理所具有的资源集中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是其它治理不能比拟的。就风险治理而言,国家、市场和社会对于科技文化风险的规制无疑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风险的政府控制已成为风险理论研究中的共识,政府作为现代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最主要倡导者,对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为了避免技术发展产生危害性后果,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合理规划,遵循真、善、美相结合的价值选择标准,鼓励科学技术向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进步的方向发展,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抓住新媒体技术在信息传输上的便捷性特点,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尽量控制和约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科研方向和技术应用领域,同时设立风险评估机构,将风险评估纳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和技术应用评价之中。

在科技文化风险的外部治理体系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带有根本性的关系,它决定着政府与社会,以及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由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再到生产越来越集成化和短时性,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技活动与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研部门由原来的纯科研机构向多元化方向转化,生产性科研机构和民间科研机构大量涌现,因此,市场往往成为科学技术,特别是新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断催生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出现。市场的这种刺激作用在推进科学技术活动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往往也是科技活动无序化的推手。因此,要发挥市场在科学技术文化风险治理方面的作用,必须实现“两只手”的有效结合,即把政府的正确引导与市场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科技资源向有利于文化安全的行业与技术研发领域转移,鼓励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技术应用,通过市场的有效调节实现科学技术文化风险治理。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不断加深。科学技术的风险也随着这种深度融合而不断扩散与放大,特别是在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科学技术文化风险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影响范围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广,所以风险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将当今世界称之为“全球风险社会”。他认为,随着技术变革的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将面临许多共同的风险,许多新的风险形式也随之产生,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风险已经不受时间、空间和社会的限制,所有国家和所有社会阶层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事实上已经无法避免风险所带来的影响〔}l(P.sa)。当前应该通过增强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科技文化素养,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密切注意科技风险并主动采取防范行动,不断地提高分析预测、评估和抵御科技风险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与科学伦理氛围,形成全社会维护文化安全的自觉意识。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环境;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在不断地进行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当中对自然资源进行不断地采撷,进而出现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劣等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出现,已经开始对人们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威胁。而生物工程技术对于改善环境资源,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物工程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并且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果。而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将生物工程技术有效地应用到生态环境当中能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进而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工业领域在大力发展的过程当中没有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我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这几年我国的相关部门开始对环境保护开始重视起来,对相关的生产企业提出了加强环保的严格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却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效果,我国的环境污染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好转。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当中,其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主要是工业领域以及农业领域,这两个领域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工业领域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的肆意排放废水、废气等情况,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在农业领域当中则是存在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对我国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地下水体的污染,使得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存在着用水缺乏的情况,根据我国的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已经有300多个城市的居民存在着饮用水缺乏的问题,在农村当存在缺水问题的农村人口已经冲破了一亿的大关,从中可以看出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除了饮用水的问题之外,现如今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耕地也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使得我国农村的耕地面积正在大量的减少。

2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性

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它是由多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所形成的,其中包含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等许多的学科和领域。生物工程技术当中的各项学科技术可以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应用到其中。比如说,随着现代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形成了依靠现代基因重组技术以及发酵工程等各项技术的生物工程新技术。通过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生态环境当中,形成了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的环境生物技术。在对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过程当中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有效减缓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比以往传统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有着更多的优势,并且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3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环境当中的应用策略

3.1解决化肥污染问题

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化肥是农作物在进行生长过程当中所必须的材料。通过使用化肥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能够保证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不会被害虫所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在进行栽种农作物的过程当中对化肥的过量使用,使得我国很多的耕地都已经出现了土壤结板现象,对我国的土壤环境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破坏。除此之外,由于在使用化肥的过程当中化肥过量的原因,使得很多没有能够被植物所吸收的化肥都流入到了地下水当中,进而对我国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使得我国出现饮用水不足的问题以及对很多湖泊的鱼类的生长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还有很多没有被吸收的化肥由于挥发性进入到了空气当中,导致我国大气环境当中的氮元素的含量大大增加,不仅对我国大气层当中的空气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害由于氮元素的原因使得很多的地方都会形成酸雨对我国的土壤等生态环境进一步地进行破坏。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解决化肥污染问题是当前主要的任务之一。而通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能够使用固氮技术来让农作物进行吸收空气当中所含有的氮元素,这样就不再需要对农作物使用大量的氮肥,从而有效减少对于化肥的使用量。举个例子来说,可以通过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其应用到小麦作物的根系当中,这样小麦作物的根系就能够自行去吸收空气当中所含有的氮离子元素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求。并且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通过对小麦作物应用这种生物工程技术使得小麦作物的产量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左右。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对农作物过度施肥导致化肥污染严重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生产产量。

3.2解决农药污染问题

在农业生产当中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还有一个就是在对农作物和植物进行病害虫治理。因为在对农作物进行病害虫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农作物使用大量的农药产品,这些大量农药当中都还有对生态环境有害的有机氮和有机磷,会对我国的地下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进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对于解决农药污染的问题,通过使用有益昆虫和微生物防治技术来对农作物的病害虫进行防治,有效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使用微生物防治技术不仅能够在对农作物的病害虫治理当中起到非常好的治理效果,并且不会像使用农药那样对土壤环境和空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在近年来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有了高效杀虫生物技术,能够将以往传统的农药杀虫技术进行完美地替代,进而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农药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3.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在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比如在监测我国的土壤、水质质量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生物传感器技术所主要应用的技术核心是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和电化学工程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能够对土壤等环境进行有效地监测。该生物工程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就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在对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的过程当中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其中的变化,并且所测得的数值也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在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能够提供非常准确的数据和基础,为后续的治理策略提供方向。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得我国对于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其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当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4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环境当中的展望

生物工程技术在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在对于生态环境的监测上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以及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实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对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环境在未来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首先需要从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入手,根据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来缩小与其他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差距。其次是需要加强对于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环境应用的人力物力投资,只有加强对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投资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在生态环境的应用当中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其技术优势。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对生物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任何一项科学技术来说,人才培养都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只有储备足够多的科学技术人才,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人才才是其发展的根本。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实质是人类不断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使它适合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属性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人的能力的表现或延伸。同时,它还是优化人的生命存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一、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一)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解放人类而创造物质条件。

(二)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粮食供应短缺、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三)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

二、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

(一)科学技术落后是自然生态破坏的内在机制

事实表明,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另外,科学技术落后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生产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高,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相对就少;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低,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自然就多。

(二)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第一,科学技术在认识环境污染方面已经作出了重大贡献。没有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产生,就不可能很好地认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影响。没有近代生态学的诞生,就不能深刻认识生态破坏的危害。人们将环境问题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应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科学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梯度磁分离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活性炭技术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运用,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第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改造,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有着巨大的潜力。

(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

第一,大力研究、引进、开发、推广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这包括:加强无废、少废、节能、节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开发符合国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环境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和国际环境保护科技合作。第二,努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是环保行动的必然产物。发展环保产业,是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

三、发展科学技术包涵的内容

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把科技进步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重建科学技术发展的自然观念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手段也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是人类掠夺性开发整个地球后发生的系统性病变。人类在创造了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出了深重的环境灾难。自从科技成为人类心中神圣地位后,科技万能的思想和片面增长的观念忽视了科技、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这样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科学技术文明背后的价值观念日益在促成人之主体化、自然之客体化,直接导致人类形成了攫取和控制自然的权力。人们曾经认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科学的唯一价值尺度,从环境中攫取自然资源越快的技术就是越好的技术,只注重科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科学观的扭曲,把发展引上了歧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因此,在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中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

(二)用绿色科技塑造传统产业

当前,社会进步与生态发展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所能采取的积极对策之一便是积极开发生态科技,主要包括加深对生态环境本质认识的各项科学和技术,为防治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危害的各项科学和技术,以及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及教育等各项专门知识和手段。生态科学技术是跨学科的综合型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科技,有利于促进树立人口、经济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意识,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走上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在绿色经济时代,我们要摆脱落后境况和避免“环境殖民主义”的剥削,就必须自强不息,用绿色科技塑造传统产业,用绿色文化塑造传统市场,从根本上改善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由于各国对环境污染的问题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日益广泛地被采用,一些新兴的生态科学技术将代替传统技术,这些生态科技在开发时就改变了传统技术掠夺自然资源的技术目标,而以人与自然协调为目的。这些技术组成了有益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体系,这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这对矛盾。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知识经济绝不仅仅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技术进步,而且也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交往”的进步;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知识转化为信息化技术,成为经济性资源,更重要的是人文科学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而成为可交易的产品,在这种产品中,自然科学技术可能只是一种“载体”。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的交汇,是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表征。可持续发展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将是知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人文化。人类的行为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人是有理性、重感情的动物,决不会听任人的主观意志和环境的自然规律各行其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实现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是人类现实利益与理性智慧、科学态度与道德精神相结合,是整个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环境科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甚至理论共同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注意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考虑直接现实利益同人类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既要考虑人的物质利益,又要重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追求物质方面的进步,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实现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的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

[2]蔡守秋,万劲波,刘澄.环境法的伦理基础:可持续发展观[J].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延军平等著.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徐冠华.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的新作用[J].载《中国科技论坛》.2001(5)

[5]黄鼎成,汪毅,康晓光.人与自然关系导论[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范文第4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新形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循环利用最早在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得到重视,典型的有1996年德国新编制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和2000年日本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美国作为循环经济理念的先行者,尽管目前还没有制定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规,其循环经济的理念主要通过《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国家能源政策法》、《国家环境政策法》、《污染防治法》和《清洁空气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现[2]。我国在2008年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的实施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齐建国指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技术范式的革命,其技术主体主要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严炜等人[4]认为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手段,它不仅优化循环经济的资源配置,而且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杜世勋等人[5]指出企业必须在新的技术范式下围绕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来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郑季良等人进一步指出,创新能力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小微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绿色技术创新理念,培育绿色创新文化,开展协同创新。综上分析可知,科学技术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循环经济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回收及再利用技术、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预防污染技术等。探求这些科学技术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发现不同技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于了解循环经济中科技的动力机制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结合近十年来我国在能源利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工业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并从中探求科技在其中的动力作用,最终构建出科技对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作用。

2.我国资源的循环利用

2.1能源利用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2004年的159,878.34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568,845.21亿元,增加了3.56倍。在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伴随着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加,我国能源利用率较低,总体能源利用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8]。根据我国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2004-2013年度,我国能源消费量总量逐年增加,如图1所示,由2004年的213,455.99万吨标准煤增加至2013年的375,000.00万吨标准煤,增加了1.76倍。从我国GDP的增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量速度相比可以看出,我国单位GDP的能源利用率在不断提高。尽管如此,我国能源利用仍面临着以下挑战:首先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必须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其次,在相当长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石油的不可替代性;最后,化石能源供应短缺和原油劣质化趋势日趋严重。基于此,可以从两条途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的问题,首先减少能源的开采和运输方面的能源浪费、改进现有能源利用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其次开发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如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和海洋能等的利用技术。

2.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根据我国2010至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10-12]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到近十多年来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的情况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大,大宗固体废弃物所占比例大。2001年度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为88746万吨,2012年度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为329044万吨,工业固废的产生量十年间增长了3.7倍。在每年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各类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所占比例大,以2012年为例,根据2012年的环境统计年报可知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9亿吨,其中尾矿产生量为11.0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3.4%;粉煤灰4.6亿吨,占14.0%;煤矸石3.7亿吨,占11.2%;冶炼废渣3.5亿吨,占10.7%。实施工业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大宗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于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模逐步扩大,排放量逐年减小。依托循环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发了一批低成本、规模化、经济效益好的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如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多联产技术、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技术等1,000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随着循环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从环境统计年报可以看出,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逐年增大,2001年度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为47290万吨、排放量为2894万吨,2012年度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量为202462万吨、排放量为144万吨,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十年间增长了4.28倍,而工业固废的排放量减小为原来的5%,解决该现象就必须着眼于提高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开发先进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2.3我国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我国环境统计年报[10-12]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到近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我国工业废气中烟(粉)尘量2001年至2005年这段期间内排放量变化不大,维持在1745-1870万吨范围内;在2005年至2012年时间段内,烟(粉)尘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排放量逐渐减小,其中2012年度的烟(粉)尘量降低至1029万吨。我国从2006年开始计量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从表1可以看出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在2006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1136万吨,而在2012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增大至1658.1万吨,增加了1.46倍。另外,结合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近些年来加大了脱硫项目的开发和投入,大量的脱硫设备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有效地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2.4我国工业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我国2010至2012年环境统计年报的结果可以得到近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在2001年至2005年度,我国废水排放量由202.7亿吨逐渐增加243.1亿吨,增加了20%,2005年至2012年度,我国废水排放量由243.1亿吨逐渐减小至221.6亿吨,减少了9%。氨氮的排放量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2012年的排放量仅为2001年排放量的6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其2012年的排放量仅为2001年排放量的56%。治理废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对废水及其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根治,还需要加快先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综上所述,从近十年来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情况来看,要从根本上遏制我国污染情况,变废为宝,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发展能源高效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及再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预防污染等技术入手,通过探求循环经济内在的科技动力机制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3.科技动力机制作用

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保护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能源的损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并最终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本文根据近十多年来的我国在能源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治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探讨循环经济中科学技术动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3.1循环科技发展的内在机制

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和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利用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是目前循环科学技术提出的背景。传统科学技术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追求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在生产工艺的运行模式以“原料-产品-废料”为主,这种生产方式最终带来的是以一种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13]。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典型的有杜邦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和德国DSD模式等,其运行模式主要特点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就要求循环经济科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发展方向,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14]。因此,通过了解循环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对进一步提高循环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1为循环科技发展的内在机制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对现有的或者是新建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时,首先需要在传统的科技基础上进行循环科学技术攻关,主要包含了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研究的方向主要包含了提高原料资源的利用率、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处理技术等。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则作为整个科技攻关提供人员和经费保证。通过对循环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循环科学技术中固有的发展规律,获得科学新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当然有时候新的技术发明也可以直接从实践研究中直接获得。总的来说,技术发明和创新是发展循环科学技术的关键,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为技术的发明和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伴随着技术发明的不断完善,更有效率的新技术得到了开发,新技术可以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或者资源化技术中任意一种或是几种技术的综合。新技术在企业主体内部经过小试实验、中试实验和规模化应用,得到充分实践证明,制定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化标准,从而在全行业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具体的推广条件发生变化,开发的技术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时整个循环科技重启反馈机制,在新形势下重新进行循环科学技术的攻关。

3.2循环科技支撑体系

循环科技支撑体系主要包括软件支撑和硬件支撑两方面。通过构建循环科技的软、硬件支撑体系,全面促进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资源化技术的发展。软件支撑方面主要包含了政策导向和研发机构支持两个部分。政策导向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行国家政策支持和奖励等措施来实现;研发机构支持主要通过整合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资源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硬件支撑方面主要是根据行业特点,构建各行业循环体系。在能源利用方面,提高现有工艺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节能技术以及开发新能源技术等。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开发固体废弃物利用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提高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扩大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工业废气排放控制技术方面,进一步开展脱硫技术、脱硝技术、除尘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研发新装置和新装备,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废水治理技术方面,重点突破工业废水、制浆造纸废水、化工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等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开展低成本、高效的废水循环利用技术。

4.结语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范文第5篇

摘要:纳米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纳米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有害气体,污水处理,而且对于磁辐射,废弃物等治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纳米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一味的对技术产生依赖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用自己的判断力,增加自己的基本素养,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合理的运用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纳米技术 污水处理 依赖技术 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1.纳米技术的定义

纳米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技术,它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之内,来进行对原子,分子的研究,并利用其来进行发展和创新的一门技术,纳米机器人,纳米马桶,人类通过电子显微镜看到的微观的人体细胞,病毒等等。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材料又与我们经常使用的材料有很大的区别,它发展了吸附等的一系列功能。那么这种新型材料的出现,也将会利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技术创新。

2.纳米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的改革,纳米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医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医学中产生了光学传感设备,对于骨质修复作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纳米技术在艺术层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纳米画等作品。纳米技术不仅从技术层面关心人类,而且从人的综合状态中予以提升。

2.1 纳米技术带来了科技层面的改革

例如,纳米技术制作的微型器械,按照人类的操作任意运动,将微小的颗粒,划分成原子或者分子,再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拼接,这些器械不仅可以按照人类的想法任意工作,而且具有自我还原的能力。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这也体现了从认识―实践―认识的客观规律。人类之所以能制作出纳米仪器,利用纳米材料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于纳米世界认识的比较深入全面,然后再利用纳米材料制作出纳米设备,这也是令一个再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推动了从不断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体现出了发展是靠不断运动的哲学道理。

2.2 纳米技术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人类推动了纳米材料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类对纳米世界有了非常客观的认识,了解了它的运动发展规律,通过人类对于纳米世界的学习和研究,来创造出纳米材料,而这种材料的创造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起到了发作用。

2.3 纳米技术同时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物质的质变有两种来源,一种形式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质变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内部组织自己行的排列与组合,从而产生质变,纳米技术一方面是利用纳米结构的特点而生产的一种纳米材料,另一种就是利用原子,分子中间的距离变化,重新组合,而产生的质变生产的纳米材料,这就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4 纳米技术加强了人们对于排列结构的认识

原子,或分子之间的距离,位置不同就会形成新的不同的物质,纳米技术也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而形成的技术。纳米技术完成了从生物到非生物的跨越,在医学上生产出新的微型仪器,置放在人体中代替,或者弥补人体某些部分脏器的功能,通过改变人体细胞的组织结构,利用纳米技术孕育出新的生命,

3.纳米技术带来的消极影响

纳米就会造成人类社会的危害,人类的想象和发明没有边界,纳米技术的产生就是对原子分子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在这种非常方便的状况下,纳米技术也会生产出任何东西,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这种没有节制的的状态下,纳米技术就像病毒一样无限蔓延开来,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纳米仪器,有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仪器设备,医药用品,也有限制人类发展的纳米病毒,学生利用纳米仪器来应付考试,小偷利用纳米仪器进行偷窃,人人都有纳米设备防身,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人类如果过度依赖技术,就会将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不是技术为人类服务,而是人类对技术的崇拜,人的思想会随着发生改变,产生混乱和偏执,基本理论的缺失。

技术会导致人缺乏用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对技术产生依赖心理。有些观点认为纳米技术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此观点认为,所有的物质存在方式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存在的,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规则,相互之间也有自己的的特点,遵循着某种法则,依照纳米技术的原理,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也可以任意组合,相互之间可以打乱,再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有的观点认为,人的思维,与任何一种社会存在进行排列组合,所有的存在都可以依照纳米技术的存在方式来进行发展,有机界和无机界,非生物和生物,任何物种都可以排列组合,有些组合还没有实现,得依据纳米技术的发展状况,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更有甚者认为人的思维是由大脑控制的,为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像纳米技术那样,将人的大脑细胞与大脑结构重新进行排列组合,这种思想是非常可怕的。

依照这种推论,我们要想让刚种的树苗,瞬间长大,完全可以改变它内部细胞生长结构,要想让刚出生的婴儿长大,改变他的细胞排列结构,要想让养的家禽快速长大,只要改变体内细胞的排列结构,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况且这种言论还没有成立,纳米技术的无限制发展就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危害,使人的思维发生错乱,

这也是一种拜物的想法,一味的抬高技术的发展,而降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服务于技术,技术是最高的物质,失去了人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虽然这样的想法没有办法去证明它的合理性,但也很难证明它的不合理性,但是能够确定的是,如果按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被阻挠。

4.面对纳米技术的优劣是该如何解决

根据纳米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消极理论,我们必须做一些考虑,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意见,来限制其肆意发展。阻止其危害人类社会。纳米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医学,艺术,技术各个方面提供了积极地影响,而另一方面纳米技术的肆意发展又导致了人的异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这种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事物的发展总是存在这两面的,如果利大于弊,它就是正面的,可继续发展的,如果弊大于利,就要引起人们的反思,那么从纳米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它更多地是造福人类,但是在它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对于这一利大于弊的现状,针对于它的利弊我们一方面要改变人的观念发扬正面的力量;另一方面,应该采取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针对性的阻碍它的负面影响。

4.1 改变人们的观念发扬正面力量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从人的本身开始,从知识文化层面,提高人本身的素养,对科学技术重新认识,树立科学的文化精神。只有这样,当新的的技术出现时,就不会出现违背科学文化而出现的不合于人的伦理道德的事情,人类尊重科学知识,但不盲目崇拜,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要合理保护。只有这种科学知识观念扎根在人的脑海中,任何消极的观念都不会滋生,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最要的目的,是以为人类共同利益而服务的,我们应该分出什么任务是共同的,这就需要对人类自身修养的提高与丰富,当面对共同利益时,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当科学技术不符合人的共同利益时,人的自我修养自我意识,就可以提醒自己,科学技术的发展危害到人的共同利益时,要知道杜绝其发展,人的思想也是一步一步完善起来的,科学技术也在发展的阶段,虽然人类很难预测科技发展的后果,但由于人类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基本的科学文化,人类在面临科学发展的时候,最基本要做到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

科学技术是一种被人类用来创造的东西,是人类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者媒介,是人类可以掌控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就对创造者有要求,创作发明者本着为人类共同利益的原则,选择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纳米技术也一样,当它符合人的共同利益的时候我们大力发展,当它没有边界肆意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总成阻碍,危害人类的共同利益,违反公共道德,反人类的基本素养,创造者就要摒弃它,限制其发展,当然在不同的年代,各个国家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纳米技术的发展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时候,首先纳米技术的发展要符合当时,符合国家的需求,符合人们的共同利益,不能超越人类的道德底线,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国情,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和当时国家的人们素质,国庆的发展相互协调,整体性推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不能违反人类的共同需求,和人性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本质要求。

4.2 纳米技术的发展应从政治、教育、法律等方面来约束和规范

从政治方面国家应该出抬相应的政策引导纳米技术的发展朝向符合国家利益,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发展,明确规定杜绝哪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大化的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杜绝不良技术的发展滋生,不仅仅要依靠政策的导向,严重的情节要依靠法律的武器,彻底消灭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科技发展,有些人为了自己私利,不顾人类发展的根本利益,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一些危害人类的利益,危害社会健康的一些科技,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的法律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这类,危害人类,危害社会发展的行为,予以法律的制裁。目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以上说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科学技术,尤其是纳米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新型的事物,人类对它的了解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状态,所以难免会造成一些违背大众基本文化原则的事情,所以人类要树立这种科技发展的文化观,在每朝每代,社会舆论,难免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催化剂,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人人心里树立正确的和意识,引导科学技术从正确的方向发展,当科学技术,违背大众舆论的时候,人类要积极站出来,对不良的发展想象造成压力,时刻朝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语: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一场革命,它将人类带进了另一个新的先进的世界,它的发展造福了大众,另一个新的光明的世界已经到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双层的利害关系,纳米技术的发展也如此,人类不能被异化,要树立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和基本素养,并通过政治、文化、法律等一列的约束和导向,使科学技术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阵垮泉.纳米科技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孙超.纳米技术带来的哲学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

[3]郝春城等.纳米科技及纳米材料发展的哲学思考[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

[4]吴文新.科学技术应成为上帝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1).

[5]王秀丽,王德胜.纳米技术的哲学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