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传统观念要改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变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改革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法,把复杂的东西变为简单的,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把时间和空间放大或减小。

1、 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

对于体育来说,一般人认为,体育课就是去操场、到室外活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两者根本联系不上。大家想一想,这些话说得不无道理,但是体育光动身体不动脑行吗?所以体育老师要武装一下自己的大脑,加强一下理论学习,同时研究好本门教材,加强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将体育课上一些抽象的事物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要转变观念。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如:乒乓球、足球、排球、健身操等,可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一些动作要领和整套的动作组合,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寻找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加强训练,增强自身的体质,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首先要把信息化技术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其次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

在水平三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技巧的翻滚等。再如:投掷项目中铅球、铁饼的最后用力顺序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运动动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地示范、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过程,而且过多的讲解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这就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 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把自己很难示范的动作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关键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个瞬间的技术环节,教师就可以演示各部分的动作要领,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好、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教学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进行《模仿组合》教学,当出现青蛙跳动的画面时,学生首先联想到了青蛙抓害虫,进而想到了猫捉老鼠、螳螂捕蝉等,从青蛙“呱呱”的叫声中想到了鸟叫、狗叫等,从青蛙跳想到了兔子跳、袋鼠跳以及很多动物的行走姿势,当出现蝴蝶飞的画面时,想到了很多昆虫和鸟类……进而模仿动作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整合的实施

1.感知过程,突破难点。

利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画面动作化,能使学生更形象、更生动、更易理解地进行学习。如在教蹲踞式跳远时,可利用多媒体优势,将正确的示范动作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让学生们感知;也可将多种错误的动作演示出来,学生们进行正误比对。教师的示范是无法分解和做慢动作的,现在利用多媒体,就可以用慢动作或定格来细致地演示出蹲踞式跳远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很快建立了清晰的表象,教学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2.反馈巩固,激励评价。

多媒体具有双向交流的“反馈”功能,所谓“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以影响信息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利用摄像机与投影大屏幕连接,可以把学生练习时出现的正确与错误动作都录下来,反映在大屏幕上,便于学生自己作正误对比,发现和纠正不足。可利用计算机判定学生提供的答案正确与否。答案正确的在大屏幕上出现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或图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若答案有误,则会出现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学生在这种友好的激励和鞭策的情境中,能愉悦身心,并及时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3.挖掘创新因素,拓展学生思维。

在新课程标准下,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突破以往所规定的竞技运动项目,更加注重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更关注内容的实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运动都应该成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有关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相关内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信息技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整合得当将会大大推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制高点”。我们应该继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体育与健康的整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柱 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

2.孔祥广 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整合。

3.小学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之我见。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本文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八手,探索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研究在当今先进生产要素投入下如何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自创立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石,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深入探索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恩格斯曾经形象的比喻道,”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但是,劳动价值论产生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受当时的社会经济等诸多客观条件限制,肯定存在着不完善或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不相匹配的地方。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主要挑战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一种科学扬弃,是反映劳动者利益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点。但是任何一种理论也不免有其历史局限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它的普遍适用性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和质疑。概括来讲,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新时代条件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劳动概念范畴的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根据不同的角度,劳动有不同分类,比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等。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马克思是把能否生产物质产品作为区分二者的基本标志。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成为脑力劳动者,从事经营管理、科学研究、信息生产等活动,所以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成了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在马克思时代都是缺乏预见性的质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工作不仅成为相对独立的劳动形态,而且在现代社会化生产中已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同时经营管理已成为仅次于科技劳动的重要劳动形态,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限已被打破,劳动的性质已经被重新界定,内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二)价值源泉的变化。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物质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即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第二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是价值的创造源泉,而非物质生产部门只能是转移和占用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第三产业在一国经济产值中比重越来越重要,各种旅游服务业发展迅猛,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产值甚至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即使在物质生产部门,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也大幅度减少。部分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价值已成为现实,对服务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经济特征。

(三)分配制度的变化。劳动价值理论体现到分配领域的基本原则便是按劳分配,即价值只能在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过分强调体力劳动者的作用,而忽略脑力劳动的作用。在现代公司制度下,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管理者创造价值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此时,价值创造非但没有减少,而且创造的更多,这当然不是机器在创造价值,而是由于高水平的技术人员、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所提供的劳动是更高级的复杂劳动,在相同的时问里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所以,在这里,技术人员的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不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而是通过提供复杂劳动成为了新时代的先进生产要素之一。同样的,脑力劳动的提供者获得了财富的分配,甚至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者获得了更高的回报。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扬弃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继承,继续坚持该理论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另一方面要不断发展,根据时代的变化来对该理论进行深化和完善。

(一)坚持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在所有历史时期,劳动都是人类的创造源泉,但是用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无法对今天发达的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做出合理解释,所以应对劳动的范畴正确理解,非物化劳动的服务性劳动也属于生产性劳动,也能创造价值。这一类劳动是由第三产业劳动者创造的,并非是从任何别的领域转移或再分配过来的。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变化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同理,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全球化。科技创新全球化,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形态的全球性表现。它是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突破,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和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国际化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的总和。它从根本上保证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全球共同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且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能力。二是系统性,它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和某一环节,还包括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全球化能力。三是创造性,这既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四是市场性,它是在市场根本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催发和开拓了新的市场需求。五是前沿性,现代科技的创新总是在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端处和最前沿进行研究,率先突破,从而推动全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发展,推动全人类更加走向全球化。六是全球性,比如因特网就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全球性。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因特网.就无法想象今天和未来的全球化。七是本原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决定了全球化的出现和未来。

二、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最根本的冲动性和最强烈的革命性,就是创新化。没有创新,不仅是它自身的生命结束,而且整个人类社会也因此而结束。我们所研究的科技创新,是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创新。20世纪的后半期和21世纪初以信息革命化为代表,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与生物技术社会的到来为标志,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的重大革命推动力量,使全球化进人了加速和升华的全新时代,其表现如下:

(一)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加速度发展和革命性变革以及创造出巨额财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指数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根据估算与分析,科技知识的总量在近30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总和还要多。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仅美国各公司培训费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800亿美元,而到了2000年则翻了一番,达到1600亿美元。科技投入的增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比20世纪初增长了400倍。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通常占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3%。科学技术的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美国每10年翻一番,这说明创新的知识劳动在2l世纪成为人类劳动普遍的形态。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到20世纪末所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则使得这一世纪的后1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19个世纪的总和,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

(二)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多角度化和高度综合化

科技创新的高度分化,宏观、微观更加深化,又高度综合,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技术越来越依靠科学,把一种新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中夫的时间正在非常迅速地缩短,科学正在变成技术,高技术群正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新的突破是线性的、多角度的,新的融合是互补、合炼、集成和系统的。从未来情况看,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伴随着共振现象和共鸣作用,将会产生爆炸性波及的效果。具体地讲,一是不同学科和技术之间的横向联合、交叉渗透明显加强,出现了大批交叉学科;二是形成了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新兴综合学科;三是涌现出了超越学科门类的横断学科;四是“需求型”技术不断地出现,使“科学性”技术日趋减少;五是科学观念、科研方法和科技管理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深刻变化。

(三)科技创新体现在学科领域的全球性集成化和超大集成化,形成科学技术群和高组织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方面遇到的问题日益复杂,涉及范围之广、问题程度之深、解决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绝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合力和总体优势,这就从根本上推动着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提高,形成了人才荟萃、梯队合理、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合力攻关的高度集成化、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四)科技创新表现为以数字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化为基础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数学化。

各门学科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本学科从量和质的方面解释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及表达方式。即使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日益精细和抽象化而更加需要数学,而且因为数学本身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使科学技术走向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创新时代。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递,用离散的数学量表示现实世界的模子的量,使信息数字化,成为信息的崭新载体,推动了信息化的产生,同时虚拟化的全球趋势,又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国家、全球实力的象征。现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网络化社会、生物社会的各种说法遮天蔽日、层出不穷,就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在这方面的全球表现。

(五)科技创新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共同化,导致经济全球共同化

这里所指的共同化,主要是指在四者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中产生出来的组织形式的统一。一是四者的共同化在内在的性质上相互融通,不仅出现了“科学的技术化”,而且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不仅深化了更高科技层面上的“生产管理”,而且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四者之间出现了融为共同化的重大趋势。二是四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使科研成果———技术———管理———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管理作为其中的“中锋”,有效地将规律上的周期缩短,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周期缩短。这样的共同化才真正催生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化。三是四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共同化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多要素集成的新的组织形式,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学习型组织”等等。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彻底改变了历史上的传统形态,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着共同化组织形式的创新。

(六)科技创新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当代全球社会出现的任何重大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这种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要求各门学科多方面合作。二是因为自然科学原则上很难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任何重大的综合问题,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方面,而且有社会心理、人的发展的另一方面。因此,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融合,解决综合问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因为从主体的行为能力而言,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只能作为主体的硬能力和硬竞争力,而如果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发展,主体便会缺乏软能力和软竞争力。历史证明,软能力和软竞争力有时候比硬能力和硬竞争力更为重要。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半功倍”;没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又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要创造人类的现代文明,就必须有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五是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除了自然科学技术推动的方面外,还有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要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只有自然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总的看,科技创新全球化应包括四大基础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四大基础理论即是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理论;五大基本模型即是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机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三、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

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新时代之所以区别于旧时代,就在于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又正好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因此,科技创新催生了先进生产力,从而催生了新的全球化。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以高新技术群作为科技系统,以人力资本的独特作用作为未来发展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新的知识生产力。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说的以机器大生产为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早已经被以知识经济的、智能化的先进生产力所代替,这样,世界性也就让位于全球化了。因此,正是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否则,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一)科技创新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出现了群体突破的态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常态和趋势。二是各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使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的交叉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综合化。三是科技发展与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互为促进,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机合成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大大催化了国际分工,使当代生产、交换、消费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共同化趋势。五是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如前所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近10年,美国有2/3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则连续登上了8万亿元、9万亿元、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三大台阶。六是全球经济结构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工业化社会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七是科技创新领跑了全球范围的新经济,特别是美国的新经济和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这场新经济使全球经济质量的两个指标走向新形态。八是原始性。自主性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各国都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突破原始性创新,建立起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

(二)科技创新对全球化革命性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一整套的传导机制和规律上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知识又难以让创新者隐瞒和保密,因此,投资的积极性内生地由技术溢出所决定。技术溢出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比起前辈能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之实际成本的下降阻止了利润的下降趋势,于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内生地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及效应是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强化了各国互通贸易的动机和促成世界贸易共同化的成果,使各国经济互相日益开放,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全球经济向人性化方面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实现了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这样的运动过程带来了全球人财物、信息资源能力的前所未有的大流动、大分化、大分层,从本质上讲却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文化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在此基础上,全球政治、各种力量也同步发生了大震荡、大分裂、大重合,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在这样的传导规律和趋势下,一方面人们正在创造全球化并享受着其成果,另一方面,飞速变化却带来一系列人类过去从未像现在这样遇到过的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本上构成了人类社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共同利益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重要性、可能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新的全球秩序来解决。这样,科技创新带来的全球的多元化与传统的一元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人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出新的共同性,以适应这些大变化带来的多元化。通过合作进步,克服过去残酷竞争的两败俱伤的局面,找到大家都能赢的游戏规则,以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人共享全球化的成果,让全球化造福于全人类。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就是全球的科技创新。

(三)科技创新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时代意义;期许

引言:一个时代的稳固和发展不只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人是精神文明的载体,也是时代文化的窗口。不论是对于一个新时代而言,还是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人这个主体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处于建立新媒体时代的雏形的阶段,在此阶段,主体媒体人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建设时代文化的蓝图里,媒体人的个人素质、能力范围等等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逐一列举媒体人的工作流程、媒体人的影响等,突出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的时代意义。

1  介绍新媒体时代和媒体人

1.1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

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引起了各界学者的深入分析思考,至今仍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术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其研究对象都大同小异,例如: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等,甚至还有一些期刊提出了新颖的“新媒体”代名词,例如:播客、博客等。那么,新媒体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

   其实,“新媒体”这个词语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第一个提出的。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出现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发展以后,是利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手机、数字电视机、电脑等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渠道,向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其实,严谨的定义,新媒体就是数字化媒体。

 1.2 媒体人的概念

媒体产业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是指从事与新媒体、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有关职业的人,如主持人、记者、电视人、导播、电视编导等。另外,传媒行业里的设计、制作、业务、推广、策划等职位的工作人员也都可以称为媒体人。

1.3 新媒体时代的必要性

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之间和各城市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全球化进行速度也越来越快,愈加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电信网络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交流变得普遍也方便快捷。站在全球范围看,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展的主流,各国都把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现在,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作为这个时代的新宠儿,在它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它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  媒体人的时代意义

   媒体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体,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创造者和发起人,也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人和创新者。

2.1  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当下,我国媒体产业开始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大力弘扬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媒体产业今后的发展不可限量,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赞扬每行每业的先进典型代表和时代性人物,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以人为本,宣传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是每一个媒体人的基本职责。媒体人有着自身的时代使命,除了爱国热情、责任心和正义感以外,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条理清晰的头脑。直播、连线、通讯、微薄等一切能够调动的传播手段都适应于各种紧急的报道服务,媒体人用他们独有的视角和写作手法诠释了一条又一条精彩的新闻事实。

2.2 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媒体人创造新媒体时代,也发展新媒体时代。一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都源于这个时代的主体——人民,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媒体人起到决定性作用。

首先,媒体人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份子,虽然他们影响这个新时代,同样他们也被这个新时代影响。媒体人能够深入基层,站在人民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看问题,他们从人民学习、工作、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和新闻都是人民本身在关注或是需要被关注的方面,并且他们采写新闻时所运用的语言方式深得人民的喜爱和赞赏,让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人民能够理解和受益。

一个适应本国国情和时代需求,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媒体群体对于一个时代的发展有绝对的促进作用。媒体人是新媒体时代构造成功的建筑师,承担着把新媒体时代往正确积极的道路上带领的责任,肩负着让我国的未来蓬勃发展的历史使命,每个媒体人知道,媒体工作不仅是众多行业中的一种,而且是一种精神,让我国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的向往。

随着生产力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人渐渐成为传媒产业影响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而随着媒体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媒体人也以其崇高的爱国热情、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姿态展示着我国独特的魅力,媒体人的形象对于媒体产业甚至整个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在这个传媒产业空前发展的时代,媒体人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心理、国家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关键力量。

3 总结

    新媒体时代,一个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影响。媒体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不仅在建设过程中推波助澜,也在发展过程中添砖加瓦。本文介绍了新媒体时代,对媒体人也下了定义,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和媒体人的文化素养、责任和使命。重点分析了媒体人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呼吁社会关注媒体产业,促进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的,我也看好新媒体时代今后的发展潜力,衷心希望媒体产业能够如火如荼的发展,新媒体时代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抹下绚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陈亮.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J].《网络新媒》,2009年.

[2] 赵敏.浅谈媒体人的压力和自我调整[J].《新华网》,2011.11.11.

[3] 段丽娜、张弘.新时期重塑新闻工作者形象及职业精神的现实意义[J]《新闻窗》.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第5期,60-62页.

[4] 张跃涛,战玉雷,刘树艳.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宣传作用[J].《现代视听》,2009年第S2期.

新时代的科学技术观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产生了会计,同时会计的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发展,这都与国内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有关。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主要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创新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完善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创新产生很大的影响。财务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会计环境,会计理论的创新是由于商业的需要进而产生的,它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二、会计环境的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由于信息技术的产生,才有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会进入新时代。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新的观念的出现,使得在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而且,人类对企业的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生态经济人逐步代替了经济人,企业利益者的共同经营才是最好的企业经营结构。

(一)经济主体的变化

在现阶段,经济的全球化依旧是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经济主体的变化。目前,我国国内的经济结构已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国营、合资、个体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必然会加大经济体的冲突,导致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和科技的信息化,计算机已经有了广泛的运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方式、企业结构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指引着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肯定会使用在更多的企业和部门中,来提高管理效率、运营效率,改善经济的发展方式,同时也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会计环境的改革必然会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为会计理论的创新提供基础、与时俱进。

(三)会计技术的创新

伴随着人类对经济认识的逐渐加深,会计的内涵和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会计员工需要提高自身对于会计理论的认识,加强对时代变化的认识,了解新时代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要,勇于创新,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分析会计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发展,从而把自身的工作更好地完成,适合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要求。

(四)会计结构的变化

会计结构的变化改变内在结构,这就需要更加精确的目标,进而产生了信息技术。这时就需要对打破现有的会计假设,改革会计报告,创新会计计量,从而完善会计信息机制,有助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五)会计理念的完善

时代在变化发展过程中,自然人起着很大的作用。人类在发明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产资料的同时,还能够影响到社会组织的经济形态,从而制造出新的社会财富。因此,人类只有通过不停学习,才能够改善会计环境,使得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人力的资本化

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体现,导致人类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人类既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因此,人才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类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知识,那么在知识上的创新上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三、会计理论的创新

(一)会计报告的变化

传统的会计报告有很强的滞后特征,往往是事后报告,而变化之后的会计报告属于实时报告,它能够及时把企业的发展状况体现出来,使得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可以为领导者的决策做出判断依据,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能够在企业的网络系统中实时体现。使得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要求择优选择会计报告,从而不需要在提供定期的会计报告以后还需要对过往的会计报告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改善报告的传递效率。除此之外,传统的会计报告是以实物的资产为基本的,然而在经济环境的逐渐变化中,会计报告表现出了很强的局限性。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人才是制造财富的核心,知识和人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会计理论的创新需要把人才和知识相互结合,这样就能够改善传统的会计理论,完善对于生产要素的认识。因此,会计要关注企业的资本信息,让企业的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对信息要求得到满足。

(二)会计要素的变化

传统的会计要素有六种,分别为:成本、利润、收入、权益、资产和负债等,这六大要素基本能够满足会计的核算要求,然而在不同的时代,会计核算对会计要素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工业经济时代,六大要素能够满足核算要求,不代表在现阶段也能够满足,这就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扩展。在现阶段的会计核算和传统的会计核算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在现阶段的评估企业的资产过程中,需要把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非物质资产都需要进行评估,使得财务资产比例发生下降。然而,若想创新会计理论,还要对传统的会计要素进行扩展使用,把人力资源作为核心,使用这种方法,把会计理论进行创新。同时,企业要重视人才的扩展,把人力资源纳入企业的产权中去,创新会计理论,让会计理论可以反应现今经济发展的状况,从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三)会计目标的变化

传统的会计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然而,现阶段的经济环境和工业时代的经济环境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对影响决策的信息进行预测并提供,从而使用这种方法来支持企业的领导者进行管理行为。具体表现为把原始成本作为参考,评估企业的资产,对于那些在会计期间产生的利益,要使用收入比例和生产要素比例来获取。但是,在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领导者在重视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同时,还要重视企业的社会目标。会计要提供影响企业领导者产生决策的有效信息,有利于会计的顺利发展,同时要突显出企业会计的发展方向。因此,会计的未来目标就是提供利于管理者做出决策的有效信息,同时还不能忽略企业自身的责任信息,就是要平衡企业的有效信息和责任信息。

(四)会计假设的变化

会计理论的基础就是会计假设,它是会计核算的前提,然而这些条件都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约束,因此,在会计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计的假设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会计发生改革的阶段,需要把定期进行变化,可以变为实期、随期,要能够动态反应出会计信息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计资料是为经济决策服务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经营理念的创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基于持续经营的假设,很大程度上,企业会遇到破产、兼并现象。计量货币假设中,只用货币来进行计量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这就需要除了单一的货币计量之外,还能够有其他的非货币计量信息,比如在对企业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时,除了货币计量之外,还要使用非货币性质的计量。

(五)会计资本范畴的变化

传统意义的会计理论是为了便于企业的管理者做出发展决策而产生的,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然而,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会计理论认识的深化,现今的会计理论已经不只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还需要能够体现出理论自身的社会价值。会计理论要与时俱进,要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会计理论中的财务资本变为现今的广义资本,这就是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现阶段的会计资本表现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和生态资本。会计资本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网络,因此,要把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等融入到会计理论当中,这样就能够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持续发展样式,协调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样方可提高自身竞争力。

(六)会计预算的变化

会计预算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还是最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数,所以,这就对会计预算的准确性和详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伴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预算在方法和范畴上都应该打破传统的会计预算范畴。会计预算者可以依据实际清楚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现状的预算方法和范围。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