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和统计学

经济学和统计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和统计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和统计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

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两门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充分顺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以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各种统计计量软件对现实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判定经济形势和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本文主要思考如何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相互融合补充,结合漓江学院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以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用各种定性、定量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与预测,进而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能力。

1.教学目标

1.1基本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在充分理解经济学相关原理与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用各种定性、定量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与预测,进而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能力。

1.2具体目标

1.2.1理论目标

掌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2.2能力目标

实践调查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知识转化能力;软件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2.教学依据

时刻围绕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特色,以“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在大一大二从经济理论和数学基础方法的讲授开始抓,将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基础理论时强调与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用数字去研究经济问题的兴趣。在大三大四以“重技能、显特色、强素质”为主。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讲授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如何解析现实经济问题,如何寻找和整理经济数据,同时学会用各种功能丰富的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将整个大学课程教育整合成一个紧密的体系,有目的有计划的灌输实践教学理念和执行实践教学过程。

3.教学思路

4.教学实践方案

4.1课堂教学实践

4.1.1环节一:理论教授,思维渗透

本环节主要在大一、大二实施,重点围绕学生经济学理论的学习、经济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结合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角色扮演、调查与访问等方式进行课堂实践,逐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维。

4.1.2环节二: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将经济现象具现化、简单化

本环节主要在大三上学期实施,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数字化,同时从数字表现出的关系、特点、变化趋势中了解和认识经济发展的现状。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统计年鉴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内在结构特点的分析、数据的测算为主线,针对《统计学原理》课程中包括的内容理论性偏强而实践性薄弱的特点,以《中国统计年鉴》、《经济统计年鉴》、《旅游统计年鉴》、《交通统计年鉴》等各类型统计年鉴作为研究的范本,将年鉴的主要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各模块包括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内容和测算方法以及所反映的经济现实作为研究案例,有针对性地将课程中涉及的公式、原理对照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的不是枯燥的数字、公式和理论,而是一些生动的现实的经济数据和经济事实。在讲解的同时穿插Excel、SPS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统计年鉴的分析,既能让学生将理论进行实际转化,也能解决同学在写毕业论文时关于数据难找难分析的问题。

第二,以实践调查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准备、实施、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环节为基线,结合《统计学原理》的相关章节内容,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成六个学习任务,具体有: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与实地调查、调查数据的统计与汇总、研究对象的历史数据汇总分析、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同时以学习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领悟和学习统计学的有关内容和方法。

4.1.3环节三:实证分析,检验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本环节主要在大三下学期实施,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三个计量分析软件,能够用环节二中掌握的数据结合计量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1)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在讲解理论的同时重点专注于计量软件在实证研究中的使用,结合现实经济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软件进行计量操作分析,并理解计量结果所表示的经济学意义,从而将计量结果用于验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实践。

(2)针对实际运用方面,结合政府、金融机构、公司等所涉及的计量领域,以案例说明、角色扮演、情景设计、专题研讨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相关的知识和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在出校门前对本门课的应用领域有所认识。

4.2课后实践教学

4.2.1课后辅助练习

以学习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领悟和学习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内容和方法。

4.2.2暑期实践调查

组织大二、大三学生在暑期进行实践调查活动,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方法联系调查实施的过程,切实在实践调查中掌握调查工作的准备、实施、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理论、方法,最终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认识某个现实经济问题,学会如何将理论见诸于实践。

5.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

课程评价是保证理论和实践性课程实施质量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介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计划改革传统理论考试模式,设计创新性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用按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并根据学生写的学习实践日记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其成绩纳入总成绩,结课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汇报时,每个学生们走上讲台,通过演讲的形式,把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工作过程展示给大家。考核没有统一答案,通过学习成果的评价表,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参与评定成绩的做法,可以更加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师教学的质量。具体评价指标有:第一,调查问题、对象选择的新颖、时效性;第二,调查实施方案的完整性;第三,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第四,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第五,实践调查参与的主动性及贡献;第六,调查团队协作能力;第七,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第八,Excel、Eviews、SPSS等软件的操作能力;第九,数据的总结分析能力;第十,文字的组织和文章的撰写能力;第十一,成果汇报的现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真.计量经济学——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结缘[J].科技与经济,2006(13):16-18.

[2]郑红玲.对经管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29-230.

经济学和统计学范文第2篇

一、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开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浪费。而循环经济观是要在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对资源进行开采,且在开采中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化开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创造出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的新的生产观要求,在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和处理中,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开采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比如: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用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良性开采和使用,实现可持续生产。

经济学和统计学范文第3篇

1 创设问题情景,突出教学课题

情景:某学校校园的总体规划图(单位:m) 试计算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

引导学生看图、读题,然后求出学校的占地面积

分析:“学校校园总体规划图”(单位:米)是一个长方形,学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能求出校园的占地面积

解答思路:①小丽的解答是:学校的占地面积可以表示为100a+200a+240b+60b ②小明的解答是:学校的占地面积可以表示为(100+200)a +(240+60)b或300a+300b

问题:这两种表达形式,结果相同吗?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新课一开始,从现实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悟“同类项是可以合并”的这个课题

2 经历数学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数学活动一: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象或表像的支撑,因此要充分借助几何图形的作用。带着情景创设中的三个解答思路和两个问题,利用“规划图”是个长方形的特征,学生很容易理解小丽的表达形式是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小明的表达形式是上下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这二个结果是相同的。那如何把形式统一呢?观察式子,根据乘法分配律:

(100+200)a=100a+200a暨可以把100a+200a写成(100+200)a

(240+60)b=240b+60b暨可以把240b+60b写成(240+60)b

通过图形的直观形象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乘法分配律),再加上自己的数学活动,由此可知计算100a+200a,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再乘以a,计算240b+60b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再乘以b,进一步感悟“同类项是可以合并”的这个课题

数学活动二:

通过比一比,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单项式的共同特征,再揭示其本质的方式给出“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还可以这样设计活动:(1)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同类项(2)老师写一个单项式,学生跟着写一个同类项(3)出示几对单项式判断是否是同类项(4)让学生修改,不是同类项的变成同类项。

数学活动三: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通过三个数学活动(做―感受―明晰法则),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使合并同类项法则成为学生有根有据探索活动的结果,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和应用意识。

3 小组全班交流,寻找升华途径

情景一:原来有2只鸡,又来了3只鸡,一共有几只鸡?

解:2只鸡+3只鸡=(2+3)只鸡=5只鸡

情景二:原来有2只鸡,又来了3只鸭,能算总数吗?

解: 2只鸡+3只鸭=?

情景三:原来有7万元,用了3万元,还剩多少元?

解: 7万-3万=(7-3)万=4万

提问:(1)情景一和情景三为什么可以计算,情景二为什么不能计算?(2)是否所有符合“同类项”特征的式子进行加减运算时,都可以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用什么运算律做验证?

然后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这一阶段的教学,老师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举例,阐述自己的猜想,验证,采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大量举例的方式来进行验证,这是七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方式,也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体现,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不同的学生的思想和方法相互碰撞或融合,使学生直接经验会更清晰,更系统,更丰富,从而把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4 深化巩固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学生概括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后,引导学生“常数项是同类项”“怎样找同类项”“整体思想的运用”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清晰更系统化。

经济学和统计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合同 陷阱防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167-03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遭遇一些劳动合同陷阱,致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就业过程中如何签订劳动合同,防止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成为大学毕业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协议陷阱

(一)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有口头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劳动用工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出于对用人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在聘用大学生时并不与大学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仅仅作出一些口头承诺,而大学生为了就业,往往也不在意单位是否与其签订书面合同。在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双方协议的内容没有在合同中用文字加以明确,一旦用人单位不兑现承诺,或者发生违法解雇、工伤等劳动争议,大学生往往由于拿不出有利证据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要预防这一陷阱,大学生应严格遵循先签订劳动合同再工作的原则,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明确要求。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而又与大学生作出了各种口头承诺,那么大学生应当努力保存用人单位作出这些口头承诺的证据。例如,用人单位的书面宣传材料如果作出了某些实质性的承诺,就应当保存好这些宣传资料,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招聘人员作出一些书面的说明,将劳动合同的主要条件记录下来。

为了防止用人单位采取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逃避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因此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时,如果用人单位不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则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双倍工资。不过由于没有签订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大学生在遇到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不承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大学生要支持自己的主张必须要提供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充分证据。这就需要大学生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例如工资领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有关凭证、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身份证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能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的凭据等。只要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用人单位就会因为其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霸王条款”陷阱。“霸王条款”是指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对劳动者的权利作出限制或者剥夺的条款。现实当中订立劳动合同时通常是由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有对候合同文本中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条款。例如,有些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现合同中有这样的条款:“劳动者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工伤一切后果自负”,特别是一些高风险企业容易在劳动合同中设置类似的条款。有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制定限制或禁止女大学生结婚、生育的条款,一旦她们结婚、生育,用人单位就会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有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员工工资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还有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辞职必须要经过单位同意,或者规定单位有权根据情况变更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大学生必须服从用人单位安排等内容。上述种种条款有些排除了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些违反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有些虽不违法但违背了大学生的真实意愿。

面对此类陷阱,大学生应增强自己的识别能力,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看清合同的内容,注意看合同中有没有违背自己意愿的不平等协议存在。如果发现合同文本中存在类似的“霸王条款”,应据理力争,要求用人单位对这样的条款进行修改或者删除。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更改,而某些条款又过于苛刻,大学生应明确拒绝签订该合同,去寻找新的用人单位。但如果某些条款明显违反法律的,大学生也可以签约,因为即使签订了类似的条款,它也不会对大学生产生法律约束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内容无效,因此这些条款均属于无效条款。如果给大学生造成损害的,还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差额部分;还可以要求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

(三)合同必备条款约定不明确。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事项。有些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对这些必备条款约定得并不齐全,有些事项约定得也模糊不清,例如有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对工作的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工资报酬等约定得并不明确,在具体履行合同过程中用人单位会作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解释。

针对这类陷阱,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认真阅读劳动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注意检查合同的必备条款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明确具体,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如果发现内容不齐全、不明确的,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补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大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形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如果造成损失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二、试用期陷阱

经济学和统计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综合素质;意识;精神;体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7101

竞技体育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乐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不管是协调性、机动性、耐力性都会有所提高,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竞技体育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一、合理安排竞技体育,增强学生的体质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小学生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相对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体育课充满兴趣,很喜欢上体育课,也能很快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但是传统的体育课都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模仿,模仿教师的动作和姿态,以此来展现正确的锻炼方式,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因此,教师要利用竞技体育来增强学生的体质,要合理安排竞技体育的运动量,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但是每个学生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提升,在最基本的体能上对学生进行提升,才能把竞技体育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

例如,教授学生打羽毛球的技巧时,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比赛规则。由于这个班的女生较多,身体素质较差,就直接采用“五球三胜”的规则,而没有选取“十球”的规则,保证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能保持一个充沛的体力,也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打球的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巧妙利用竞技体育,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技体育更注重的是过程,比赛结果只是某方面的一种体现,并不能涵盖竞技体育的内涵,所以教师要做的是巧妙利用竞技体育,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使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相互进步。由于小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亲密,心理距离非常近,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竞技体育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w育锻炼中去。同时,教师要把公平竞赛的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的同时也能形成最基本的竞技道德,这样才是竞技体育的作用所在。

例如,举行“跳绳”比赛时,教师就要利用好这次比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竞技意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次比赛是以单人跳绳次数为准,谁跳得多谁就赢。在热身赛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跳了120下,其他同学都觉得他非常厉害,纷纷开始认真做练习,都想超过这个学生,而这个学生也感受到了压力,也开始紧张地做练习。正式比赛的时候,这个学生更加认真,跳出了160下的好成绩,其他学生都为他鼓掌。同时,其他学生都比热身赛的时候跳得多了,不知不觉就开始进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都开始努力做练习,有的学生会故意打扰其他学生比赛。这时,教师说道:“比赛只是一种娱乐,如果你想比别人做得更好,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你自身做起,才能超越他人,超越自己,我们要时刻保持比赛的公平性。”学生听了这些话之后就更加明白竞争的含义了。

三、深度挖掘竞技体育的内涵,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

现在很多人都说学生不懂得体谅他人,不愿意与他人有更多的交流,这其实和现在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很多家长会给学生太多的保护和溺爱,容易使学生养成孤僻的性格。现在的课后作业,教师都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但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很重要的。而且学生的学习环境是一个集体环境,学生必须学会合作,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度挖掘竞技体育的内涵,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结合竞技体育,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训练学生短跑技能时,教师可以举行“50米往返跑”的比赛,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组,每个组的人数都是一样的,身体素质情况大致相同,分为四个组,每个组的第一名学生站在起跑线上,教师喊“开始”后,学生跑向50米的终点,跑到终点后迅速返回,回到起点后和第二名学生击掌,第二名学生再开始50米往返跑,依次进行,看哪个组用的时间最少。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不仅要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而且要考虑怎样击掌最快,要注意自己停下的位置,给接下来的学生留下最合适的起跑位置,才能保证比赛的胜利。这样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