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范经济学的特点

规范经济学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规范经济学的特点

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坚持;走向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4―0021―05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要求愈来愈高,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四大走向。

一、走向规范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客观性和历史继承性,经济学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经验。为了更好地学习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经济学发展的优秀成果,也为了更好形成和完善中国经济学,宣传中国经济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经济学,必须通过交流、争论、分工,来实现知识的积累、体系的形成、理论的创新、理念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学家不懈努力,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1.全面理解规范的内涵。

中国经济学要走向规范,必须全面理解学科规范的内涵,并判断在哪些方面还不够规范。经济学规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学科发展的一系列的规则。一是学术自由的规则,保证任何一种新的观念和研究角度不受压抑;二是公平竞争的规则,保证在不同观念和理论的具体竞争(如争论,发表等)中,不受学术之外因素的影响。三是连续性的规则,保障学科在连续性基础上的有序发展。在这些规则下,更有优势的观念或理论就会被更多的人接受、继承和传播,而较有劣势的观念和理论就有可能被逐渐淘汰,或者居于非主流地位。第二个层面是指研究范式。一是研究的模式,包括学科的概念、语言与文字。在学科的研究、讨论中应使用本学科规范的概念、语言、文字。二是研究的方法,深入实际,并采取多元化的方法,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规律。三是学科的组织方式,包括怎么样组织学术会议,论文的选用应依据一定的标准或程序,论文体裁应遵循一定的格式。研究范式是在平时的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众多经济学家研究现实问题,慢慢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式、组织方式,大家都遵循它,范式便在此过程中慢慢形成、规范并指导以后的研究。研究范式的形成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科真正成熟的标志。第三个层面是指严谨的逻辑体系并以实证资料对理论进行严密的经验检验。中国经济学在第一层面和第三层面的规范相对而言做得比较好些,重点是第二层面的规范,即研究范式的规范更需要进一步加强。

2.走向规范不是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范式来构建自己的体系。

我们需要有一个研究范式来规范中国经济学,建立严谨的逻辑体系并以实证资料对理论进行严谨的实践检验,但走向规范不是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范式来构建自己的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西方经济学家经过长期观察、思考、体验和深入求证而形成的。这些理论命题的成立是有相当严格的适应条件的,但这些条件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可能并不完全具备。中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不论是在传统高度集权体制下,还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所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论,显然和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西方经济学不可能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同时,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并且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学问题层次复杂多样;经济学并不存在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研究范式。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范式是阶段性的、相对的,是在不断研究问题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西方经济学原有的规范,必然随着世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体育竞赛的规范就是各种竞赛规则。这些规则虽然都是人为制定的,但却是得到体育共同体的一致认同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的规范,必须由世界经济学界的学者共同制定,一致认同,否则就不是共同的规范。如果仅仅把西方经济学的规范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的规范,是不公平的。中国经济学的规范是在研究中国问题中形成的,也是在不断地同西方经济学的交流、争论中形成的。

3.规范的过程是中国经济学创新的过程。

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经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形成的。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学的立学之本。当代中国经济学如果不进行理论创新,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就不可能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问题。在目前条件下,中国经济学家应当加强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上,注意新的理论生长点的发掘,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的理论思路。只有在理论上经过相当的积累,才是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途径,也才能使中国经济学不断发展,并且逐步规范。我们所讲的走向规范,是在创新中规范,规范的过程就是中国经济学创新的过程。

二、走向实际

中国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对现实问题的解说力和影响力。在中国经济学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学界并没有照搬西方模式,而是结合中国的政治特征、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合理吸收和消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应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研究的空前繁荣,中国经济学家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的最主要贡献,是逐步地为中国找到了市场化、比较优势、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方略。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理论研究相对于实践总是处于被动求解的局面,对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难以作出完全令人信服的、系统的经济学解释。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

1.面对中国经济的实践

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制度在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过程,许多制度安排,经过长期的磨合,已经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中国,我们的改革,是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如果设计得不好,那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学家所面临的挑战,比西方经济学家所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

因而中国经济学家更需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不仅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而且要有小心翼翼的谨慎。中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企业组织形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农村家庭经营方式与农业资源、商品市场发展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加以概括和抽象,可以加深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2.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因而中国经济学要扎根于中国现实经济的土壤,吸收、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今一切优秀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运用中国文化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学如果脱离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人文背景、理念习俗、历史路径等,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中国经济学必须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特征,全方位、多视角进行系统研究,创新企业文化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秩序;提供深化改革和观念更新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与发展的指导。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坚持继承中国传统优良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符合现实的经济理论,建立起一套反映中国实际和与时俱进精神的学科体系。中国经济学既要面向我国国情,又要跟踪世界学科发展前沿。

三、走向开放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思维框架――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例证。其次,我们需要一个批判的思维框架: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

1.坚持引进来

搞市场经济并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取得生存空间,不能不学习一直以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并在指导市场经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西方经济理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学?

自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理论界以非常开放的态度引进了东西方各国的不同流派的经济理论。这种引进一方面是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工作,更为重要的还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对理论的需求。因此,对国外经济理论引进的选择大多是受到了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影响。在改革之初,对市场化改革目标的论证和对改革道路和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当时现成的理论资源――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这包括对“生产目的”的讨论,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重新肯定,以及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倡导。更有意义的是,对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初步运用。在这之后,对经济理论界产生影响的,是东欧的改革理论。例如,科内尔的《短缺经济学》曾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改革以后,中国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状态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对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理论和供给学派理论的兴趣。接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也进入了中国经济学家的视野。虽然在引进外来理论中,存在着对一些理论方法的简单生硬的应用,但随着中国经济学理论,尤其是有关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的发展,中国经济学家越来越把外来的理论作为自己的东西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整体中去。毫无疑问,中国要搞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学要研究市场经济,还要进一步引进、学习、吸收有着悠久历史的专门研究市场经济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并融化到中国实际问题中,形成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

2、坚持走出去

中国经济学在引进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就,现在应当关注“走出去”。那么,应当如何“走出去”?

一方面,要加强交流。经济学如果画地为牢,将无以在世界立足。所以,无论如何,中国经济学向世界的开放以及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必须走出去。通过走出去,加强经济学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不同国别的学者之间、特别是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学者相互切磋的良好风气,以便长短互补,共同提高。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教训。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这对中国经济学家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也是难得的深入发展的机会。西方经济学是在研究西方国家自由市场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经济中产生和发展的;对于中国如何从计划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经济,并不理解,更没有深入研究,何况西方国家的国家调控市场与中国的国家调控市场,做法也不相同,吸收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将使西方经济学理论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这个特点相联系,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了应用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原属另一门学科的对象,使得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方法的这种应用是通过研究方法的移植、渗透和融合实现的。跨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少,但面对日益复杂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并不是靠某一种现存的研究方法的简单的单独运用就能解决的。为此,必须通过走出去,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四、走向世界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一个与世界广泛对话的时代,是一个走向全球化的时代。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基本融入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之中。相应地,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是,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并不完全相同。当前,与国际“接轨”的提法相当时髦。的确,市场要“接轨”,市场经济体制要开放,但是,关于如何建立、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却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做法,是很难“接轨”的。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文化积淀,使西方经济学理论难以完全与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直接衔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的现实已经给现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难以回答的问题,因而试图简单地直接利用西方经济学推导出中国经济问题的政策性结论,肯定是行不通的。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要完全与国际接轨,而有其具体路径。

1.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首先必须立足本土。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性发展既有冲突又有一致性,两者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是较好的表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同样明显加快,证实了经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性,全球化为民族性提供了丰富自身的机遇和吸收外来养分的新契机。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科学,它存在着某种普遍的和一般的规律或原理;而作为社会科学,它又具有社会、制度、文化等特殊性,同本土化紧紧相连。中国面临许多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越是中国的,就越有可能是国际的。本土化不是对国际化的否认,恰恰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当然,我们必须有全球意识和时代观念,对问题的回答,争取在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条件下进行,把两者结合起来。从中国经济、文化背景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拿出创新性成果,形成新的定义、新的定理。同时,中国经济学界应该关注“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中所提出的诸多质疑,采取本土化渐进的改革办法,把本土化、传统化的东西放在全人类、国际化的文明系列中加以定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发展之路。

2.立足经济,关注技术

中国经济学必须立足经济,但是,经济与技术是密切联系的。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正在改善人们生活,改变人们习惯,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对于研究经济学发展的人来讲,当然要懂得技术。如果不懂技术,将很难有突破,不利于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在过去的经济学中,对技术没有做更深人地分析,虽然也强调技术很重要,但是没有分析过它,没有分析经济生活的实现条件。未来的经济学家应是经济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应当立足经济,关注技术。

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就本体论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在主流经济学家的推崇之下,在区域经济研究后期,基于杜能模型的研究范式逐渐脱离开来,其中本体论对个体动机予以了强调。首先,它对物品稀缺性假设与理性人假设进行了建立,并基于消费者与厂商的均衡,对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在近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中,经济对象的微观均衡分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就认识论而言,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规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重视。起初,在区域经济学中,理论体系构建并得到重视,观察的重点对象主要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描述。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例,起初是针对企业选址问题,其特点表现为基于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在经验研究的结论应用之下,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中区位论与区域科学得到了有效运用,这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的联系十分紧密。 

就方法论而言,描述性的研究与经验验证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其研究主要涉及到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也基于计量分析与统计学的归纳法为主。经济总量指标与空间区位的关联性是区域经济学的重点,基于此对区域政策进行调整。在特定空间上,产业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学的观察对象,在经验研究之下,对产业聚集与空间变量的关联进行探索,然而这种集聚的个体动机与总体趋势间的内在关联却没有得到解释。而这种联系是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内容,同时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与其有着密切联系。主流经济学对理论演绎有着高度关注,并意图基于精炼模型对经济运行整体现象潜在的个体理性动机进行揭示,计量分析基于理论演绎实施,换言之计量研究就是验证理论假设,然而计量研究并非理论假设的直接来源。 

站在市场经济系统整体认识的角度来看,经济系统在主流经济学之下向不同部分进行了划分,然而这些部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关联并组成一个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的能力。换言之,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的特征表现为自组织性,因此个体选择成为了关注重点。就传统意义而言,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区域经济系统能够对其组织系统加以运筹,因此整体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成为的关注重点,然而其运筹结构并非完全符合个体理性。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 

以杜能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例,杜能对位于均质平原上的孤立国进行了假设,其中制造品有中心城市供应,食品供给则由城市四周土地承担;孤立国内各区域具有相同的自然条件与运输条件。杜能提出生产地与市场距离成为农场利润最大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成本与运费的偿还必须与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对等。基于一定的耕作成本,与城市的距离与追加运费、边际产量偿付量成正比,与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成反比。杜能对农业圈层理论进行创建,并认为差级地租为各区域农业布局的最优类型。杜能通过理论化与体系化形式验证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其他研究领域中,这一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空间成为了经济物品,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杜能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具有双重性,与之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其相关性与普遍性也更强,可见基于杜能的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其思想提出后的一个多世纪,业内并没有对其予以重视。萨缪尔森则基于杜能的理论创建了空间市场均衡模型。在艾萨德的努力之下,主流经济学中逐渐接纳了区域经济学,并实现了杜能理论与均衡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拓展 

1.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学解释力更强 

在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的推进之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换言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范式逐渐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工具则包括比较优势、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几何分析等等,然而基于发散下的理论范式中,这些理论的发散性十分明显。对于一个共同的理论支点中,这些理论工具无法得到整合与归结,这使得区域经济学整体看上去并非精密的仪器,而是一个“工具箱”。当“问题区域”出现在国家经济中时,那么建立在空间分析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学则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人们在探索中不得不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零维”空间中时,那么区域经济学将会停滞不前。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结论中,在主流经济学的整合之下使得其范式转化得以实现,进而基于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 

事实上,经济是社会全体成员个体决策之下诞生的。在传统研究中,区域经济学的规划性特点十分突出,换言之就是通过规范经济学对最优模型加以定义,然后对区域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强调了政府干预的方法。然而,与政府规划相比,个体理性选择的综合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就难以作出合理解释,进而导致上世纪7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区域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供给产生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中,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十分突出,“问题区域”逐渐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由于对问题的解释缺乏根源性,不管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如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区域问题的诊断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并不强。究其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学的政策建议并没有得到认可,这一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尤为突出,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十分明显,一般这是受到规划模型中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缺失造成的,在政府干预之下,市場结构、规模报酬等发挥变化,使区域经济均衡状态迁移的预见性不够准确,政府干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站在政府对经济政策加以干预的角度来看,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为主要对象,这一点在建立在区域经济禀赋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规划十分突出,然而相关的政策手段并不明确,缺乏系统性。主流经济学则站在微观的角度来调整市场参数,以此实现对企业决策的限制,这显然已经属于经济规制。从中不难发现,当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引入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那么就逻辑而言,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经济规制理论等分支学科的一致性就得到体现,就政策供给而言,在理论方面的选择上就变得更加丰富。 

3.与主流经济范式趋同的启示 

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能够提高经济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并不在单纯的针对区域经济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基础之上的制度机制、市场竞争、社会运行以及要素共享机制都能够通过区域经济学得到合理解释,进而使区域经济规划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得到提升。传统单一的运输成本与比较优势分析饿逐渐向区域经济的全方位“扫描”转化。 

就理论体系而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趋于严整,主流经济学理论主干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范式逐渐得到统一,鉴于此,就逻辑而言其一致性得到体现。实践表明,这一理论体系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十分突出,在主流经济学范式与区域经济学趋同的背景下,在区域经济学中,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有效运用,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意义。 

四、结束语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中,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在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向“范式”進行整合与归结,而研究基础与方法的不同则会引发区域经济理论的相关争论。基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补充,为人们对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观察与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颜飞,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8):24-30. 

[2]孙贯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以荷泽为例[D].山东大学,2004.DOI:10.7666/d.y660913. 

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中曾经是一枝独秀,特别是在高校教育中一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改革滞后,加上学生个性不断彰显,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境地。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本文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首先,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分析,解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很容易落入“说教陷阱”,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有利于消除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质疑,这对于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政治经济学是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每位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都知道,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宽揭示的问题越来越深刻,而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前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在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再次,政治经济学理论性很强,相对比较抽象,实际教学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对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边际调整成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而言,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首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多少问题、在哪一章节设计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都由教师掌控,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适合于对传统教师讲授法进行边际调整。其次,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改变传统讲授方法中学生被边缘化的弊端。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推断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最佳选择。因为在原有教学方法不能进行根本调整的情况下,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最佳的边际调整方案,它的改革成本最小,对原有教学方法弊端的弥补作用最强。而且,问题导向式教学也符合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逻辑严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课程特点的内在要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不同的课程特点不同,因此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不能完全一个模式。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

(一)问题创设

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如果问题的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果问题的质量较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针对政治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争论方面的问题创设。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失业、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等复杂的经济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多,各经济学派的解释千差万别,如果在争论中创设问题可以彰显政治经济学的独特魅力;二是政治经济学应用的是规范分析方法,回答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如果不介绍其他的理论解释,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有说教嫌疑,让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产生质疑。如果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他主要经济学派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政治经学的解释,学生不仅会从比较的角度理解政治经济学,而且会减少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抵触。

(二)问题包装

问题包装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如果问题太直白或太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也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如何进行问题包装呢?就政治经济学而言,本文认为应该突出理论背景方面的包装。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讲授的很多内容涉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而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一个学科从无到有显然有很多理论背景可讲,因此问题包装的素材取之不尽。其次,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所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同样从未发生过,改革每前进一步学者们都进行了激烈的理论争论,因此从理论产生背景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包装可以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劳动价值论时,我们就可以借助该理论的产生背景对“为什么1件上衣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进行包装。通过经济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最初学者认为,1件上衣之所以与2把斧头相交换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经过争论学者们发现,供求关系只能解释交换价值的变化,却不能解释最原始的交换价值。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了使用价值决定论。也就是说,1件上衣之所以等于2把斧头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比如亚里士多德从理论抽象的角度指出“:没有等同性就不能相交换,没有可同约性就不能等同”,由于使用价值不具有可通约性,因此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亚当•斯密则从现实角度对使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了,然而它不能购买任何东西,也不能交换任何东西。相反,钻石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它却往往可以交换到许许多多的其他商品。”通过上述包装,1件上衣为什么等于2把斧头的问题就变得特别耐人寻味,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想知道答案,此时讲授劳动价值论往往事半功倍。

(三)模式选择

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分为“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和“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两种模式优缺点各异。“学生主动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缺点是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参与热情并且占用的教学时间较多,优点就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正相反,它对学生的参与热情要求不高,占用的教学时间也不多,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不足。本文认为,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政治经济学的课时不足以支持“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目前各大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学时一般都被压缩了,完成教学任务已经非常紧张,没有更多学时开展“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其次,政治经济学的授课对象是新生,他们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实施“学生自主型”问题导向式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其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因此“学生刺激型”问题导向式教学更适合。

三、结论

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国外管理会计学者在研究中大量引入经济学理论。1986年,Watts和Zimmerman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指出:“本书旨在介绍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经验性会计文献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该书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管制理论及契约理论等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齐默尔曼(2000)以机会成本概念和组织理论作为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框架,写出《决策与控制会计》。

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经济学相关概念的使用比例非常高(50%),经济学成为解释会计现象的一种工具,或是用会计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一种手段。同时,许多经济学家也认识到会计学的重要作用。科斯(1990)认为,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部分,在经济研究中,应很好地利用会计数据,因为会计数据能够让经济理论定量化,所以经济学家应学习会计学,理解会计数字的含义。国内管理会计学者除了对纯会计理论进行探讨外,也做了很多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会计理论研究中所应用的经济学理论几乎都是经济学,尤为著名的是“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这一时期,会计学界也引入了西方的一些会计理论,但侧重于从会计角度进行规范论述,并没有涉及过多的经济理论。此时对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等却引入较多,如“会计管理”的创立以及会计行为学的研究。笔者认为,《会计研究》1992年第6期发表的《科斯定理与会计准则》(刘峰、黄少安,1992),标志着我国会计学者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开始。此后,有会计学者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瓦茨、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有了中文译本。《经济研究》刊载的相当一部分会计论文也是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章,主要是利用国外成熟的模型对中国市场进行检验,其中所用的经济学理论大都来自于国外实证会计文献。会计学者对企业理论、产权理论、理论和管制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成果。

近年来,公司治理理论成为会计学者应用的主要理论,在会计论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国的《会计研究》杂志是一本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刊物,该刊自1981年以来,已刊载一定数量的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我们选取1981~2000年《会计研究》上中与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价等)有关的363篇论文,进行有关涉及基础理论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剔除管理会计与其他理论结合的199个样本,表2表明,经济学在国内管理会计研究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应用频率最高。

二、借鉴经济学的精度、广度与深度

(一)借鉴经济学的精度———以研究方法为例

会计的研究方法根源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会计研究像经济学研究一样,把规范法和实证法引入会计研究中。下面我们将对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规范会计研究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与实证会计研究的逻辑推演进行简单的回顾。最早区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是西尼尔,而对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做出更严格区分的是大卫•休谟,他提出所谓的“休谟判别法”:从事实性、陈述性的说明不能推导出规范性、伦理性的说明,亦即不能从“是”中推导出“应当”。休谟提出了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判别标准,即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是”与“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分析研究“应当”与“不应当”的问题。同样,规范会计研究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因而规范会计研究不满足于现有的会计惯例,而是从逻辑性方面概括说明怎样才是良好的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两种。

(1)演绎推理法

它是从一定的会计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演绎法的推导程序为:大前提—推导结论—验证—具体问题。其主要步骤为:确定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目标;说明会计基本假设或目标对财务会计的指导作用;根据既定会计假设和目标,推导相关的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基本概念;以会计基本原则或会计基本概念来指导会计实务,规定会计的具体处理程序。演绎法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相关会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会计理论的构建具有逻辑严密性。其缺点是,推理的正确性取决于假设前提,如果假设前提错误,则整个推理得出的理论结构将是错误的。

(2)归纳推理法

其特点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察,然后加以分类,从中概括出有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再把它们组织或表述为理论。归纳法的推导程序为:观察—分类—概括—验证。归纳法的优点在于,它不受预定的模式束缚,把理论概念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之上。但是,该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观察对象的代表性。由于选择观察对象的范围和代表性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准确。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以会计假设为前提,推导出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处理程序。7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决策理论及行为科学等新兴学科向会计领域的渗透,会计理论研究主要以会计为前提,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报告的标准。实证会计研究作为一个与传统规范会计研究特点迥异的研究学派,其目的不在于提出会计“应当做什么”,而在于解释会计“是什么”、“为何是这样”,并据以预测未来的会计行为及其影响(罗勇、贾鸿,1998),它是根据实际效用或现实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步骤为:(1)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假设条件;(2)建立理论模型并得出主要结论;(3)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经验验证;(4)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提倡在会计理论中引入实证研究的是美国会计学家M.C.Jensen,他在1976年发表的《关于会计研究和会计管制现状的反映》中指出:“由于规范的理论占优势,会计研究是不科学的。”实证会计研究能解释已存在的会计现实“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为什么会计人员要从事这样的工作。自1968年鲍尔和布朗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表之后,实证研究成为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也使得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可以表述为:实证研究认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而这也是经济学大部分以经验研究为依据的研究的基础;以对假设的实证检验代替研究人员的价值判断,对预先提出的理论性假设不是进行一般性的推演,而是采用可观察、可检验的实际证据来进行检验和说明;实证会计研究以定量分析为主,广泛采用精准的计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实际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这使管理会计研究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借鉴经济学的广度———以理论为例

人是行为人,而委托人是行为影响的一方。人根据契约为委托人做事,委托人依据契约对人给予奖励。企业的股票持有者与企业经理的角色是不同的,后者是经营(run)企业并做出决策,而前者是在契约签订生效后拥有(own)企业,对企业有剩余拥有权(residualclaimant)。剩余拥有权会产生剩余控制权(residualcontrol),这是一种可以后发制人的机动权(Berle&Means,1932)。理论说明,委托人和人有不同偏好,并且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人具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将导致道德风险(Moralhazard)、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的产生。1976年,Jensen和Meckling首次提出成本概念,认为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缘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一事实。标准的委托—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假设之上:一是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即在一个参数化模型中,对产生的分布函数不起作用);二是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到(虽然有一些间接的信号可以利用)。在这两个假设下,有两个基本命题:(1)在任何满足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人都必须承担部分风险;(2)如果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使人承担完全风险(即使他成为惟一的剩余权益者)的办法来达到最优结果。委托问题的产生有四个原因,即授权和控制权分离、不确定性和分散投资风险、科层组织结构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有限理性和个人能力的约束(向荣、贾生化,2001)。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这种控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决策权的分配(谁负责做决策)、业绩计量与评价(向谁报告何种信息)、奖励与惩罚(收集到的信息与人报酬之间的关系)。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以信息为基础,而会计和审计正是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因此,理论可以用于会计和审计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程序的效率特点(ChatfieldM、RVangermerch,1996)。对会计领域问题的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有:Holmstrom(1979,1982)、Jensen和Meckling(1976)、Watts和Zimmerman(1978,1983)等。理论可以深入到会计学研究的各个领域(JensenMC,1986),其对管理会计的贡献在业绩评价方面更为显著。例如,在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中,用理论来解释会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会计基础与市场基础、财务基础与非财务基础、相对基础与绝对基础等矛盾。

需要说明的是,股东虽然可以通过审计者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内部审计、民间审计都对审查会计信息、降低信息风险承担重要责任,但在现实中,由于内部审计组织不够健全,地位尚不独立,民间审计会受到审计委托、审计费用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或不愿审查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出现审计师与企业合谋的问题(陈关亭,2001)。

(三)借鉴经济学的深度———以产权理论为例

我们首先对产权、交易等概念的历史演进及重要性做一个简要回顾,然后阐述管理会计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必要性。完全竞争模型被构建出来,该模型的基本前提假设,如理、公司的规模不经济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其假定还有一个与产权相关的隐含假定是支撑完全竞争模型的基础: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价格的市场条件,对它们的利用反映了私人产权的制度安排;要实现完全竞争,所有的稀缺资源必须是私有的、明确的,并被有保障地拥有。这是从完全竞争模型或者近似完全竞争的模型中推导出的结果,也是由私人分散控制资源而引起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产权制度隐含在完美的假定中,在对与价格具有同样作用的因素的研究中,对产权安排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934年,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提出交易的范畴。他认为,“使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有相互联系的单位必须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项原则”,“这个相互的单位便是交易”,“一次交易,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的物品交易,它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未来所有权的让渡与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1937年,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成本。之后,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后来有学者将其扩展、引申为: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将使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明确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制度对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是必要的。科斯定理说明,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然而,交易、契约、产权的关系如何?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企业合约安排?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市场合约安排?威廉姆森(1985)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区分了交易类型,认为涉及高度专用性资产且经常重复发生的交易,适合于在企业内部进行。显然,资产专用性对于为何通过企业配置资源给予了很好的解释,但它不能解释威廉姆森提到的作为“卖者”的企业为何存在。

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逻辑演进,管理会计的现代应用必须渗透到制度经济学提及的众多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安排等),否则,“如果没有产权的界定、划分、保护、监督等规则,没有产权制度,产权的交易就难以进行,产权制度的供给是人们进行交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

三、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启示

(一)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精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启示

无论管理会计(作业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管理、综合记分卡、KAIZEN成本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行为会计、环境和战略管理会计、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等)的发展趋势如何(余绪缨,2001),无论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由内深化与向外扩展如何并举,无论管理会计的选择指标从滞后性向前导性怎样转变,无论管理会计的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分析怎样结合,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重点及难点研究,都需要计量经济学的背景支持与后台支撑。计量是会计的一种属性,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二)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广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诠释

传统的管理会计都假定信息是无成本的,或者至少不存在因信息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但是,信息经济学理论表明,任何信息都有其特定的成本,信息成本因具体情况而异,信息系统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理论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委托人与人获取信息的角度,结合人的行为因素,在管理会计中得到应用。

1.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选择

在理论体系中,管理会计信息可以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目标服务:(1)用于优化委托人或人将采用的决策的环境进行事前评估,即修正信息;(2)用于评价决策执行的结果,以便在委托人或人之间按照契约的规定来分享上述成果,即业绩评价。决策前信息和决策后信息的作用以及对委托人和人利益的影响,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业绩评价与激励人的最优努力相关,而人的努力不能被直接监督,如果没有建立业绩与报酬相联系的、能够反映绩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不能激励人为委托人而努力工作。

2.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管理会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应用都面临现代企业存在的一系列委托关系: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关系、企业经营者与会计部门之间的委托关系、股东与审计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等。从委托的机制来看,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与原因。

(1)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利益、风险不同

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彼此分离,现代企业存在着一系列关系。委托人和人因各自利益、目标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各异,在某些情况下,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时,会损害另一方的效用最大化。

(2)契约的不完备与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实务的变化难以预料,这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制定存在滞后性。这些法规、准则不可能把会计实务中所有的情况都包括在内,只能对会计的总体目标、总体原则以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做出规定,而对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则相对灵活,这使人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有很大的变通余地。契约的不完备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人可以利用占有会计信息的优势和契约的缺口,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对自身的业绩进行夸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的深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提示

1.从交易费用的定性到定量分析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深度已经渗透到管理会计研究层面能够涉及的深度,如产权理论涉及的交易成本概念就属于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在交易成本理论中,交易成本包括外部交易成本与内部交易成本,涵盖了监督成本、信息取得成本、组织制度成本以及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成本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机会成本,即选择不同制度形式的生产或消费所损失的机会成本。在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机会成本理论,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最优方案而舍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收入,其实质是选择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生产要素配置与管理方式的问题,它贯穿于投资决策、生产组织和产品销售等过程,是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的机会成本。对企业交易费用、机会成本在定性基础之上进行定量研究,已成为管理会计的核算分析内容。制度经济学研究正在更为深入地展开,将会为管理会计的领域开辟新的研究空间。

2.以资产的流动性划分资产到从专用性角度划分资产

资产的分类一般都遵循一个原则:以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和管理。按流动性划分资产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信息使用者既不能获得关于无形资产的准确价值计量信息,也不能获得有价值的评估信息。其原因是:(1)存在不能独立存在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相结合无法分离,而能够分离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往往是在企业经营有形资产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难以清晰地界定其范围;(2)流动性划分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的资产虽有利于描述有形资产的特性,但不能有效地描述无形资产的特征,也就是说,流动性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信息使用者如果仅利用现有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很难评价无形资产价值的。资产专用性并不是为描述无形资产而提出的,但从会计的角度看,专用性对资产进行另一种分类,能够从财务报表中挖掘更多信息。我们可以对资产的专用性进行一下回顾。

1985年,威廉姆森将描述交易的主要维度分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次数。资产专用性,是指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专用性资产一旦被用于某种交易,它就无法在不发生巨大损失的前提下转移到其他交易中。由此可见,资产专用性表明资产有专门用途,其收益依赖于它所支持的专门交易。资产专用性包括地点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完全为特定协议服务的资产专用性以及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可能完全,在交易过程中就可能因为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在双方进行了专用性投资的情况下,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双方的交易关系更加复杂化,进而出了对契约关系进行调整的要求,并因此对组织与交易的匹配关系产生影响。交易发生频率,是指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经常性或重复程度。采用垂直一体化方式,能够提高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调整性能,但垂直一体化会增加组织管理费用。因此,只有对较高频率的交易实行纵向一体化,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需要补充的是,考量交易的另一主要维度应涉及交易效率,交易效率对分工水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随合约自、合约结构的优化、产权保护程度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四、结语

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系统性强。西方经济学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这种体系仍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例如,微观经济学以马歇尔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和市场出清假设为前提,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得出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机制能自主实现经济均衡。宏观经济学则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以解决市场失灵为己任,形成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得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政府干预可以实现均衡。现在,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又融合了许多流派的思想,以不断补充其理论的不足。

2.实用性强。所谓实用性主要指它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病状进行分析,做出诊断,开出处方。西方经济学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为己任,正如上面所讲,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就是为了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问题。近几年,西方经济学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同时,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以及得出的一些研究结论,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3.简明的经济分析框架。一个规范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部分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

4.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分析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几乎涉及了经济学的所有论题。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逻辑关系一步步推演下来,做到严密精确。简洁恰当的数学模型有助于理解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现象。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西方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学生很难消化。西方经济学不同于一些应用性学科,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方面理解问题,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假设条件放宽,理论有可能不成立。加之该学科常常用到数学知识,这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措手不及。再者,高职的学生年龄较低,社会阅历简单,对社会实践了解有限,学生层次参差不齐,这些都增加了讲授和理解的难度。

2.西方经济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常常打架。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学科,现在不仅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要学,而且诸如信息专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教学计划要求一学期54学时讲完微观、宏观两部分内容。教师如果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对象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少;教师如果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学生学的东西多了,但往往似是而非,这样就出现鱼和熊掌不能兼而得之的尴尬局面。

3.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不适应。经济学是借助数学模型解析经济现象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形式化及其逻辑的严密性给其在经济分析中带来很多的方便和好处。但初学西方经济学时,学生大多对复杂的几何图形、数学公式、数学证明不太适应,不理解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涵义,很难把它们与文字描述统一起来。

4.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目前,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是以外国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缺乏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无助于了解并解决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面对经济学教科书深奥理论的大杂烩中充斥着不现实的图像和专业术语,即使教师告诉学生模型的直观意义,由于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学生还是摸不着头脑,每一章都令人困惑,更不清楚下面将要学习什么内容,从而认为经济学是枯燥的、沉闷的。

三、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创新路径

1.把握核心,理清主线

西方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决定”,主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主题是资源利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别理出一条主线,通过这条主线把各部分内容串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特点。

2.训练经济学思维

教学要认真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即一门课程不但要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还要反映求知者的本质和知识的获得过程。教一门课,不是建造有关这一科目的一个小型的现代图书室,而是使学生亲自像一名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一名史学家那样思考史学,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了解经济学家如何研究他们的领域,这需要通过教学创新来完成。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播,而且更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研究、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会经济学方法

掌握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学好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例如,均衡分析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通过均衡模型研究一个经济及其所有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价格与资源配置决定问题,这对于理解市场机制的效率与稳定性,进行宏观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关键的基础理论支撑。

4.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脱离实际生活的经济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学中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可以列举实例对原理进行分析。例如,讲授弹性理论,可以列举我们身边的事说明弹性理论在价格上的应用,像弹性系数较小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人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影响人们的生活;弹性系数较大的奢侈品,价格上涨,对奢侈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但不会影响人们的具体生活。再如,在讲到IS-LM模型时,可结合中国近几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实践来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宏观经济中一些重要的总量和政府政策的意图,将抽象的理论变成鲜活的知识,将呆板的模型变成现实的图画。

5.教学内容注重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保持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

经济学理论总是赶不上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教科书总是赶不上经济理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经常关注本领域最新发展和动态,不断把一些较为前沿的内容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有用的信息。

6.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需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这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形象的方法,将理论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案例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每一章的教学中,寻找结合教学内容的真实事件进行分析解释,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训练学生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经典的“蜜蜂与果园”等案例已深入人心。案例教学能把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事实摆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

(2)多媒体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参考资料、有关的经济事件材料等,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记忆与理解。

(3)实验教学法。课堂实验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的简短的游戏。最经典的例子是供给需求模型实验,该实验源远流长,可以一直追溯到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伯伦于加世纪40年代在哈佛课堂上开始的市场实验。供求实验中,学生自己参与某个商品市场的买卖,了解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如何通过供求作用自发形成的以及背后有怎样的深刻原因。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切身感受到确实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我们每一位参加实验的交易者,最终使价格和成交量收敛于某一稳定的数值。学生利用课堂实验可以检验理论和发现理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4)讨论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促进研讨的深化,最后教师可以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概括性理解。

除此以外,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尝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研究促使学生应用在课堂上较少用到的创造技能。

参考文献

[1]丁学政.西方经济学研究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A].新世纪新思考[C],1999.

[2]杨帆.对于中国地下经济的粗略估计[N].天津工商报,2000.

[3]高鸿业.为什么要研究西方发展经济学[J].世界经济,1981,(7).

[4]陈岱荪.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J].财经科学,1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