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法 技巧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历史的学习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节历史课都有一个知识体系,确定教学中心是收获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的原动力在于学,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点拨学生,指引方向。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纠正和指出错误的地方,带领学生自主地从联系和互动中去构建知识。

一、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此介绍几种重要的历史教学方法。

1.讲述法。此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和内容,适于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适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可分为叙述、描述和概述三种具体方法。

运用叙述时史实要确凿。教师所述史实,应来自可靠的史料,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叙述要具体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感受历史真实场面。

描述法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自然的领悟有关的历史结论。如讲《》这节课时,着力描述谭嗣同拒绝出走、慷慨就义的壮烈情景,把谭嗣同这位维新志士的光辉形象深深铭刻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对于教材中较为次要但又必须讲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以便勾勒出历史的全貌和线索。

2.讲解法。讲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法令条约和科技文化等内容。讲解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释义说明、举例论证、分析综合、比较、对比。

3.谈话法。是师生双方以谈话或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4.图示法。可快捷地向学生展示或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感官,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

5.讨论法。讨论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等等。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

6.各种历史教学方法的选用。俗话说:“教无定法。”能够把复杂深奥的历史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来,这类教师用讲述法教学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参观教学。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2.演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

3.知识竞赛。例如,可以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时期历史知识竞赛……

4.课外写作。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

5.办历史手抄报。各班建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评比,各班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育不容忽视,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巧,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都需要不断的通过试验和实践来充实总结,以求教会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尽管历史的事实是唯一的,但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元的。历史教师把有效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具备了能力,就会化解成认知,进而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稚嫩的,他们对教学中心的理解也许与我们预设的那个教学中心不完全一致,但这很好,说明学生“加工”了老师的知识,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对此,我们应该小心呵护,静心倾听,并给予鼓励。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88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探究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只重视教师提问,忽视学生提问、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堂中尤为严重,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受到影响。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事情,不断充实自己,改进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民主、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首先,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意识的激发需要在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紧张、压抑的教学环境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要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敢于表达自己看法的安全感和积极性。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批判意识,不唯书,不唯上,不盲从,敢于向权威质疑问难。在这样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就会敢问、乐问。

三、巧妙设障布疑

首先,巧妙设障布疑,能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面临新的知识,新的知识作为问号装进了学生的大脑里,进而在他们的大脑中产生问题,这样就促使他们产生疑惑和探究的欲望,让他们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其次,要留出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留出时间让学生亲自实践,并在实践中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与教师讨论,锻炼学生思考、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要为学生提供思考、提问、交流、实践、探究、再思考、再提问的空间。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就有可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进而品尝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四、引进竞争机制

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填鸭式”讲课不感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开展有奖抢答、讲历史小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小组竞赛活动,容易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竞争机制能激活他们的脑细胞,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少数懒于思考的学生,也会为了小组集体荣誉感而努力,这就有利于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无形中让这部分学生融入集体中。

五、训练提问技巧

首先,指导学生先模仿教师的提问方法,如模仿教师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上的提问清单,自己列出新内容的预习提纲等。其次,要结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给学生提供提出题的方法,比如观察法、体验法、比较法、列表法、分析归纳法、逻辑推理法、逆向思维法、批判质疑法等等。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提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六、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问题;方法

众所周知,目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中学历史老师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的详细阐述,同时根据教学实践分析了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对策,希望通过全新的历史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提供借鉴。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提高认识,发挥优势,积极构建高效历史教学课堂。

一、正确认识当前优质课堂所存在的问题

不容否认,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作为当下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不清晰。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深入落实,绝大多数历史教师在备课中通常设立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使得其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标准,且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不清晰使得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进行史学方法运用方面的引导,忽视了历史思考、反省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仅局限于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识记,忽略了对学生自身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与体验。因此,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和课程标准等因素,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材编制不合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材多为集中统一印制,使得教材作者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个人的主观色彩,加上每位教材作者的历史体系各有不同,使得教材编制的思路混乱,学生接触到的历史知识较为局限,接受的历史观点较片面,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能力。在编制过程中,历史教材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很难达到统一,学生不能很好地抓住教材的难点和要点,使得学生学习到的历史知识缺乏体系感,多为零散状态,这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缺乏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单一、贫乏的说教模式进行历史课程的讲授,这种传统、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历史的听讲过程中往往容易犯困,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很难得到提高。这与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目标相悖。这种以听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尤其缺少与老师的课堂沟通交流,使得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死气沉沉,极易使学生产生听课的疲惫感等。此外,学生在历史考试的复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二、合理引入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就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历史课程设置而言,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均开设有历史课程,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历史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由此,也就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突出其故事性与趣味性原则。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增加历史学习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伴随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初中历史老师实现课堂教学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搜集并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抓住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开展教学。比如,在导入新课可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学习关于现代史部分中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课程时,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可以在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家里保留的各个不同时段的材料在课堂之上展示,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寓教于乐,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把握课堂

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环节着手,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否做好课堂笔记,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虽然初中阶段历史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从事件的重要程度、考试的要求及学生掌握事件的难度等多个方面来考虑,依然需要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记忆,其中做好课堂笔记就为学生区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重要程度等做好了准备。同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笔记,也为学生课后有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奠定了基础。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对做笔记引起重视,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机械的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并没有及时有效的做笔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历史教材没有任何标注,结果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变得毫无方向,自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鉴于做好历史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做笔记,必要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醒学生做笔记。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故事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36-01

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充分的应用历史故事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学习历史这一门学科,从而对于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在分析历史的现象以及学习基本历史的知识当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1]

1 何为故事教学法

1.1故事化教学理论

故事教学法是老师在授课时,根据所讲授课的内容穿插相关的趣味性、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者用故事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故事化教学符合初中学生需求层次和心理特征,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能够养成历史思维习惯。同时,故事化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也会养成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所学知识,这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的。

1.2故事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形式

小故事能够使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识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插入小故事要切合实际,通过讲故事,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对探知过程的兴奋度。

小故事是以教育目的为核心,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实际需要进行有效地选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包括历史人物故事、著名战争以及特殊历史事件;第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虚构出几个生活在古代的历史人物,以他们的切身经历来讲述相关历史知识;第三,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便于记忆的小故事。[2]

2 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方法的思考

2.1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中勿要失去教学的艺术美

老师在运用历史性故事化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和学都是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与教学高效有着关系,这也就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美。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是课堂的氛围以及教学效果富有艺术美,并且使学生乐于接受这种艺术美。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有趣,还要将历史知识清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将必须学变成了乐于学习。[3]

2.2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初中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一定适当的插入故事,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例如: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我国在这期间遭受的苦难,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战争的憎恨,另外一个方面,老师也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围绕教学目标,用故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再如:讲到四大发明的时候,可以讲解张衡发明地动仪准确预测地震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古代的发明对现在的深远影响,感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豪的民族感。[4]

2.3在故事化教学中,使学生动起来

我们都知道,历史故事是丰富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如果成为“背书课”,将原本丰富的历史内容抽象成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质、意义等若干应试要素,那么学生就会厌倦历史,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对于故事,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和讲述。平时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或者不是很流畅的学生,或许正是因为爱好故事而不敢将手举起来。他们的故事或许讲得不完整,但是能够使这一类学生站起来,使他们开口讲话,这个就是成功。由此可见,一个故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学生活动起来,课堂也就活动起来了。

2.4以“请”触动学生

历史可以给每个学生一面镜子,教会我们怎么样做人,怎么样走人生的道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岳飞、林则徐、邓世昌可以让学生们荡气回肠。历史故事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注意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每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任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在学习“明朝的对外交流与冲突”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运用“故事化”教学的方法来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标。

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学语文,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故事: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两个故事,让学生自己先去熟悉,然后在班内演讲,看谁讲述的最精彩。接下来,老师诚恳地表扬了学生的精彩演讲,同时抛出一个问题:你们的故事中没有提到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都能取得成功,你们从他们身上能够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在学生的热情高涨的时候,会将这个问题讨论的头头是道,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的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及品质。由此可见,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

3 结语

故事化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它特别适合初中历史教学,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考能力,学生与老师这样一直持之以恒的下去,一定会在历史教学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周海洋.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4(1):89-89.

[2]黄本坤.故事教学法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初三政史地,2010(2):86-90.

[3]毛绍举.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2012(8):67-67.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第5篇

一、图表学习法

图表学习法,即通过由文字、线条、箭头等构成的图表,使知识形成结构、体系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图表相较于文字而言更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在学习历史事件时,对于其发生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国际和国内、根本和直接等角度进行分析。如下表:

二、讲故事法

历史课本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很多故事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相关历史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亲切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时,可以让学生扮演首相、国王和议员,理清各自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在学习“雅典民主政治”时,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当时的一名公民,分析自己必须具备的条件、享有的权利等,体会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四、记笔记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可以深化学习内容,理清思路,加深记忆。历史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善于记笔记,他们总是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因此,历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记笔记不能一记了事,课下还应对照课本认真整理笔记内容,直到全部弄懂为止,并经常翻看复习,温故知新。

五、提问法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对新知识认知的过程。学生通过认真听课、认真温习、认真做作业,许多知识点已熟记在心,但还会有一些难点仍未解决。这就要求学生不耻下问、善于提问,在提问中去掉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六、阅读课本法

要学好历史,就要会快速、科学地阅读课本,取得学习历史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学生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因此,历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明白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恩,什么内容可粗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并设计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问题,以疑激学、以疑促学。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阶级分析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在分析某一历史人物的本质、意图,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本质时,要先确定其阶级立场,看清其反映、维护的阶级利益,再给其定性。在利用阶级分析法学习历史时需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能被表象所迷惑;第二,不能教条化。历史是发展的,人是会变化的,因此在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八、跨学科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