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的基本逻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学策略;课件;脚本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52-04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设计阶段,尤以脚本编写最为重要,因为它是课件开发的蓝本。如今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已成为常态,网络具有丰富的资源、交互简便以及时空自由等特点,在教学上拥有独特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络教学,而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的教学课件会依据其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因此设计者在设计课件脚本时需要参照不同教学策略特点,使其能够适用于网络教学环境。
在研究前,笔者以“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为关键字,在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常用文献库中进行搜索统计,总结出实际教学中使用频繁的教学策略:分别为启发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情境陶冶教学策略,在特色期刊文献数目统计分别为825篇、96篇、313篇、30篇,其它教学策略43篇,其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据此确定本文对以上四种教学策略的课件脚本进行研究设计。
一、基于启发式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从古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启发思维,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愤”就是学生的准备状态,对某一问题的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弄明白的心理状态,一种内在动机。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这就是“启”。“悱”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一段时间思考,但尚未成熟,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1]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主要用于启发学生思考操作过程,即过程式启发式教学法。教师依据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方法,设置相应的启发式问题,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过渡到让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2] 然而教师的启发并不仅限于某一个或几个程序化的点,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活动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
启发式教学初期教师通过营造一种环境,导入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陷入思考。通过层层启发,形成一个个矛盾点,此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的学习,才能打破矛盾点,即意味着开始进入了教学内容学习。假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依据层次划分由低到难,分别记为A、B、C,启发式教学策略中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重点在于让学生思考,对问题进行判断,形成矛盾点,教师开始适时地进行指点,逐步启发。
2.启发式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要体现启发式教学策略,不仅仅要展现实现的基本步骤,更要考虑到师生在多媒体环境下,与CAI的交互方式吻合度。
多媒体课件通过操作者扮演教师的角色,计算机引入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并反馈,然后由专家系统检测,是否需要再度启发等过程来实现启发式教学过程。上海顾博士提出了“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的教学策略,具体为启发创设问题情境、探究知识、归纳结论、变式练习、回授尝试效果和调节。
启发式教学策略的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时,一方面以启发式教学流程图为基础,另一方面要从课件本身的特点出发,包括前期情境的引入,点击课件的形式等等。不仅如此,还需要考虑到课件面向的人群,其学习特点及风格,进入启发式情境中采用何种媒体(图、文、音视频等)。具体脚本设计如图3所示。
二、基于随机进入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1.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教学情境中,为了避免内容过于简单,应尽可能保持真实性和复杂性的知识,使知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具体性。不管学习的过程是从哪个方面进行的,其最终的学习结果是一样的,都同样获得了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和理解。
随机进入教学包含以下几个步骤: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机进入学习;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小组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
为利于学生多方位的建构知识,随机进入式教学可以是循环式的结构,也可以是线性分支结构,先是由学习目标来决定的,接着围绕目标设置不同情境进行学习。[3] 认知弹性理论认为,围绕案例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事物复杂的观念需要慢慢灌输给学习者,而不是先从一个不适当的过分简单观点开始。[4]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教学流程如图4所示。
2.随机进入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借鉴随机进入教学流程图。在呈现基本情境时,多媒体课件可以体现其明显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独特的图像、音视频等媒体呈现能力,学习者根据喜好进行选择,进入学习。课件脚本设计图如图5所示。
三、基于先行组织者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1.先行组织者教学
先行组织者实质上就是一种引导性材料,能够定向和引导学习的内容。原有学习知识是与新学习材料适当相关的、稳定的、清晰的和概括性高的材料,在新旧知识学习上搭建一个桥梁,这样有了先前知识的学习,新知识学习更稳固扎实,不易遗忘。[5] 有意义学习需要学习者回忆旧知识内容,并需要主动构建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关键点。该教学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
根据加涅信息加工模型(如图6),人在接受外界刺激后,在对刺激做出相关反应前,人脑会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即信息加工。对信息加工的研究,有助于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各参量的把握,从而达到特定的刺激反应。之前的所学知识是短时记忆,经过教师的指导为长时记忆。[6]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过程如图7所示。
先行组织者在传授知识内容时,需要提前辨别新学习材料和原有学习材料知识之间相关性和紧密性程度。
2.先行组织者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将教学过程流程图转换为脚本设计图,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的良好交互性和展示性。如图8所示,是自上而下的分析,自下而上的表达。
四、基于情境陶冶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1.情境陶冶教学
情境陶冶教学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的,主要是采用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处在思想很集中的情况下学习。学习者能够很好认知,进行知识的重构。[7]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需要,去引入形象的情境,学习者在这一情境中自主活动,达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效果。人的认识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与情感活动的统一,这两种意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把各种无意识活动组合起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主要由创设情境、自主活动、总结转化三部分组成。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下的教学目标需要利用多媒体引入图像、音视频等各种素材,使学生的多方面感官得到刺激。学生能够根据产生的情境和教学内容有一致的情感基调,带着情感去体验和观察教学内容。[8] 其具体教学活动开展可以用图9表示。
2.情境陶冶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
教学过程要很好地反应“因景生情,以情化境”原则。课件设计类型为教师辅助型,脚本设计图如图10所示。
五、对比分析
以上四种不同教学策略的课件脚本设计图不同,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基于启发式教学策略的课件脚本设计时,需在学生的“愤”、“悱”状态进行启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件制作启发阶段,注意启发事件的合理设计,要时刻把握住启发式的关键矛盾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让学生去感受探究知识,逐步引导,变式调节,直至教学结束。
基于随机进入教学的课件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避免在多个上下文中产生混淆,必须在探讨的问题上提供相关背景信息。需要生成纵横交错的概念图。设置多重情境或意义,这种设置为学习者的选择和随机访问创造了条件。学习环境的组织不可能按照单一方向安排学习的发展,而知识也不可能按照纯粹的类别分类,还需根据不同的概念和问题提供相关案例。
基于先行组织者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时,在脚本设计中需要借助某种媒体提及先前知识,便于学生进行归纳上位知识,从而引出新的学习材料,便于新旧知识联系,扩充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另外根据学习者能力提供相应的资源服务。
基于情境教学的课件脚本设计时,需要注意多媒体的使用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建设的场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在脚本设计中,目的要明确,不能太过随意,学习者能树立自信心,提高各方面能力。课件需注意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互性。
六、结论
脚本设计是课件制作的前提,在整个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脚本才能制作出优质的课件。在脚本设计过程要始终坚持突出其可用性,对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合理分析,据此进行脚本的设计,才能使课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整体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现今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已成为主流,该环境下的课件脚本设计与传统的有所不同,脚本设计需要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并结合网络环境学习的特点,合理地进行脚本设计,从而制作完善的网络环境下的课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5.
[2]宋伟娜.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4):88-90.
[3]余敏.基于随机进入学习理论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李康,梁斌.课件设计理论与制作技术[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60.
[5]贾丽霞.高中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林小琴.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100-101.
关键词:网络环境;校本培训;专业行为;绩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2-0011-04
引言
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明确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尽快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广大教师的研修与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工作,英国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升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并于2002年专门颁发了在职教师发展和训练标准,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美国以有效的激励机制,灵活多样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进修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强化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工作上已取得重大进展,已经广泛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脱产研修培训、新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信息技术高级培训、校本培训、学历提高培训等,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学校间差异较大,培训资源匮乏、学习方式单一、交流互动困难等局限性已成为教师研训的瓶颈。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能充分发挥其迅捷、实时、合作、交互、实践、运用、经济、灵活等特点,实现经验的即时交流,问题的交互反馈,资源的广泛共享,将培训学习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减轻了教师和学校脱产培训的差旅费、培训费用等负担,对教育经费紧张的学校和收入不高的教师,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淮安市处于苏北腹地,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24.06万,是经济欠发达、农业占GDP比重较大、劳动力输出较多的人口大市、教育大市,大力发展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标与内容、模式与组织、绩效与评价六个维度,对淮安市五年来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行为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扬长避短,探索更加优化的培训模式、反馈交互方式以及评价手段,以提高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绩效,促进校本培训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研究的依据和研究方法
以建构主义、教师专业发展、终身教育和远程教育理论为指导,从目标与内容、模式与组织、绩效与评价六个维度,对淮安市五年来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绩效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1.问卷设计
本问卷是由淮安市电教馆、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共同设计完成。内容设计参照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以淮安市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化行为影响为调查目标,从教师基本信息、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作用、学习动机提升和激活、自主学习的参与意识、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等方面设计了十六个问题。
2.样本的选取
对淮安市五年来参加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的近五千名中小学教师,按年龄、学历、城乡、学科不同,分层抽取六百名教师参加调查,于2012年4月份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问卷调研。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由淮安市电教馆和各县区电教中心根据样本,采用(问卷星)发放和回收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84份,为后续研究提供充实的数据依据。
(2)访谈法:在问卷调查后,从各县区抽取乡村小学2所,乡镇初中2所,城区小学2所,城区初中、高中各1所,并从每个学校随机抽取20名参加过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的学科教师进行集中访谈,并调阅了这部分教师的业务档案。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对中小学教师专业行为影响现状分析
1.参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教师基本状况
淮安市参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教师来源于市区(含市直)和县城学校的占67%,十五年以下教龄占78%,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3%(图1)。这些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高,教师都有自己的电脑,能够接受新型的培训和研修方式,接受新知识快,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化修养的意识较高。而许多老教师、乡村教师在长期的传统教学实践中,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重新以“小学生”的身份面对网络培训,往往感到茫然,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工作存在盲点,动机不足。
2.网络条件和数字化资源匮乏弱化教师学习动机
有63%的教师认为,网络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和多样化,学校的软硬件更新太慢,自己家庭条件不足,导致参加学校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后,虽然感觉效果不错,但难以后续参与,使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研修的行为,难以持续推动。46%的教师感觉虽然网络上资源丰富,但可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太少,对公司企业提供的教学资源缺乏检索和鉴别能力,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通过访谈,78%的教师建议,网络培训环境应该能够自动生成和积累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优秀的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并共享,应鼓励中小学教师自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后续参与的积极性。
3.管理模式与组织方式影响教师的后续参与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打破了传统的教研模式,但对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直接控制产生严重挑战。[1] 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在教师、管理等方面的习惯定势,使教师大量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之外的事务性工作,严重影响教师的后续参与。如有些学校要求教师的教案必须是手抄版,不允许直接从网上打印相关资料,严重阻碍了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自主研修的积极性(表1);在调查的78所学校中,只有13%的学校制定了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研修的奖励政策,只有18%的学校同意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学时可以作为继续教育学时。学校的常规研训活动,如定期听课、教学研讨会、优质课比赛等活动不能有效融入到网络化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去,网上、网下研训活动重复叠加也影响教师的后续参与。[2]
4.活动主题宽泛和互动不够深入影响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效果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中在线研讨反映出的“关键事件”的“关键问题”,可以激发受训教师深层次的自我反思和深入讨论,体现了培训的“校本”特色。但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应紧密联系教学实践,切合教师的教学体验,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即使是关于教育观点、理念的研讨,也应该从实践出发,以实践问题作为研讨的切入点。[3] 问卷调查发现,虽然有更多的参与讨论的机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灵活的参与时间、更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全新的培训模式期望较高的因素,但活动主题宽泛和互动不够深入也影响了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效果,淮安市五年来历次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为了能及时响应教师提问,也安排了多位学科专家在线交互,但由于是集中培训,在参与人数较多、发帖量较大、更新很快的时候,并不利于线上互动;研讨主题过于宽泛的时候,容易导致讨论话题过于分散,不够深入。
三、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持续改善中小学教师专业行为的对策
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关键目的,是开展教师自主学习,持续改善中小学教师专业行为,提高教师“自主”意识,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主动参与意识。因此,如何在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中持续改善中小学教师专业行为,提高培训绩效,是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构建校本学习群体,实现高效沟通
生态良好的教师学习群体,应该是有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能协同学习和情感交流的教师结合体,有良好价值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体的自我发展,而且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中的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群体文化的共同构建,在教师的学习精神、态度、方法和行为等要素方面的合作,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共同发展,高效沟通。[4] 采取适当的组织策略和研修模式,能实现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有效运作,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更具人文性,如通过校内、区域内优秀教师构成引领团队,发挥线下教研组的团体作用,由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号召力的教师作为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带头人组织线上、线下的教学研讨活动。
2.增强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情感体验
从情感上增强教师对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意义的认知,并在职称评定、年度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采取加分制,能使教师不断地强化专业发展意识,提高其对网络培训的接受力,能使教师调动和激发利用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进行自我研修的积极性,在传统教研活动基础上主动、独立、合作地接受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有意识地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把握专业发展进程,积极主动寻求构建新知识,转变教学思想、教育方式,培养具有超越性、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等教师专业行为的新型教师。
3.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资源实现结构化,网站服务体现主动性
对于参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教师来说,困扰他们的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无序导致的信息迷失,无序、多元、海量的教育资源,使教师变得无所适从。[5]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强化数字资源的关联程度实现资源的聚合,使其为有组织的结构化状态,如个人资源和网站导航资源的结构化,帮助教师实现资源与链接分类管理,建立教师个人电子书包,用来收集、记录、整理所需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便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运用,引入基于泛在资源的服务――网站自主推送与教师主动收集相结合。当然网络平台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只是一个基础,需要网络化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并在培训网络服务器端记录教师个人的访问行为,分析其访问习惯,建立主动服务机制,能提高教师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师的学习效率及效果。[6]
关键词: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引言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其研究方法还处于不断创新、完善之中,我们在进行民族经济学理论研究之前应该对其研究方法有系统的认知,并将这些研究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之中,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学习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运用其做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系统掌握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之后,要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理论研究之中。
一、科学理论思维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效率,同时也体现着本学科理论研究的特质和侧重点。事实上,一门学科的研究过程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方法还处于不断创新、完善之中。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都要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作指导。因此要将科学的理论思其贯通于民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学科研究的全部过程中,以此来指导民族经济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
在对一门新兴学科进行研究方法探讨时,在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的同时,还应该将研究方法加以分类。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即理论思维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传统的民族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突出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分析, 由此而形成了传统民族学的研究特色。然而,传统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与唯物辩证法是基本排斥的。只有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理论思维作为民族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才能使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趋于科学、完善。这是民族经济学对传统民族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发展。
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严谨的思维方法。要想在理论思维中全面的把握事物及其事物的各个方面, 就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要全面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整个历程, 就必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以及从低级到高级的研究方法。将这两种方法辩证统一于理论研究中, 才能达到科学理论思维的层次,从而也才能对民族经济学其他具体的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指导方法,始终将这一研究方法贯穿到我们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全部研究过程中,才能保证民族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进而促进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不断地创新、发展。
二、田野调查方法
民族经济学是真正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紧密联系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的具体探讨。田野调查方法是在科学理论思维指导下的民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任何理论均来自于实践,田野调查方法作为民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要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进而通过实地的田野调查来进行理论研究。进行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民族地区的实地情况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田野调查方法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进行田野调查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详尽的资料。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对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也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民族经济学的发展,借鉴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来探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民族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断得以丰富和创新,从而使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系统化。
首先,明确主体。在做研究时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明确主体,明确主体就是明确研究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的阶级都会根据其主体的需要通过其思想代表将本阶级的阶级利益和意识概括为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而来表达本阶级的利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来概括其阶级利益和意识,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的。民族经济学也要明确以各民族有自主意识的劳动者为主体。其次,重视矛盾。矛盾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在研究矛盾时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是辩证思维的关键,同时,在做研究时要体现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再次,概念运动。概念运动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中,以概念运动为核心,通过概念的规定、展开、改造和完善、转化等概念的运动来构造《资本论》的论述体系。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也要注意概念的运动。概念体系的建立是民族经济学的形成的标志。概念是不断运动的,伴随着概念运动,概念体系也会随之不断进行演化。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不可能只是某一个学说的概念体系,而应该有若干个概念体系相互支撑和补充。研究就是要创新,就要在对既有和新的现象材料进行实证的基础上不断抽象,进而规定新概念, 改造和完善旧概念,充实已有的概念体系,甚至创建新的体系。最后,构造体系。《资本论》的体系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非常严谨的,马克思将概念按照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来构造《资本论》的论述体系。在其论述体系中聚合了概念运动各个环节的研究成果,从而使《资本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也要通过民族经济概念的运动来构造民族经济学的论述体系,使自己的研究有一个逻辑严谨、论述清晰的体系。
四、结语
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在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加深对基本方法的理解,综合运用并借鉴民族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不断丰富、创新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将这些研究方法应用于具体的理论研究中,从而为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摘 要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方法论问题开始受到部分学者的注意。然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仅仅集中在经济理论本身,仍忽视对经济史的关注。有必要澄清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
关键词 经济史 经济学 方法论
目前经济学与经济史研究的现状,很不利于经济学这两个分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任何一门学科,一旦形成比较固定的范式,就会陷入自我维护的误区,力求自己内核的坚硬和保护带的巩固,很难实现进一步的创新,而要实现创新,就只能求助于“边缘的突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要进行经济学研究,有三门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即经济史、经济理论和经济统计,其中经济史最为重要。然而在中国经济学界,不少经济学家对经济史的功用和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甚至贬斥经济史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真正将经济史研究与经济学研究融会贯通的中国学者,至今并不多见,这就使得经济史与经济学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得中国的经济史学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另一方面经济史研究的严重滞后也影响了理论经济学研究的突破,针对目前这种状况,笔者试图通过阐述经济史与经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期引起经济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史是研究过去的、我们还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楚的经济实践。因而它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其他都属方法论,经济学理论是从历史的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但不能从这种抽象中还原出历史的和当时的实践,就象不能从“义利论”中还原出一个“君子国”一样。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而不是流,熊彼特对此有精辟论述,他说“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事实,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二、经济史与经济学的辩证关系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不是相互包含或溶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分支学科。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在科学哲学意义上,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任何科学或理论都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任何理论的假设或命题,都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只有经验事实才能证明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方法的本质,简单说就是用经验和事实说话。而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第二,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第三,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第四,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科学研究离不开假说。一种假说是所谓“解释性假设”:即建立一个假说或理论,用来解释经验和历史,即阐释历史。但经济学假说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公理性”假说,经济学从这个假说出发,对经验和现实进行推理性研究。从根本上讲,经济学的任何假设和命题,都必然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但经济学研究不可能完全从经验和事实的归纳开始,已有的理论成就,具体说就是符合经验事实的假设,同样是经济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然而,本来作为经验科学或实证科学的经济学,一旦以假设作为研究起点,就有可能走进形而上学误区,即经济理论的验证,不是依赖于理论对经验事实的相符性,而是依赖于自身逻辑的严密性。所以,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就取决于假设的正确与否。
三、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经济史学家作为独立的学科,也应有自己的独立范式。但是,经济史学作为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其范式必然介于两者之间,既有经济学范式的特点,又带有史学范式的特点。但经济史属于经济学而不属于史学,它与史学的共同点仅仅在于考察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叙述方法上有一定的时序性,以及用史料说话,但在研究者的信念、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采用的理论模型上,基本上都是经济学的。就西方经济史学来讲,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以及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等等,都成为经济史学有别于历史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
但就中国的经济史学来讲,基本还是以史学范式为主导,目前的经济史家大多还没有习惯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一方面是由于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大多出身于史学界,所接受的经济学训练比较少,在他们的头脑中还较少经济思维;另一方面,也由于经济学家大多不屑于经济史研究,忽视了经济史对于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作用,所以,还没有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经济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没有实现与历史学的良好结合,因而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史学范式。
对于经济史,经济学者和历史学者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对于历史学家来说,经济史是“经济的历史”,仅仅是历史中的经济部分,是用历史学方法研究历史中的经济问题,经济史不过是历史学科“类”中的一个“种”;而对于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只是要“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即从时间上解释经济结构和实绩的演变, 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理解和阐释的历史。所以,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部分,其范式应该与经济学范式更接近。换言之,经济史学研究,一方面要依靠史实说话,但另一方面如何整理史料,如何用史实说话,却要依靠经济学提供的观点和方法。现代史学方法论认为,史料总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史料作不出真正的历史研究,而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史料,对历史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释。这种史学方法论,与经济史学方法论是一致的。所以,经济史学范式革命的任务,就是采用经济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以及经济理论模式,实现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
可见,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取决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但另一方面,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并不完全依赖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相反,经济史的范式革命也有助于经济学的范式革命。目前,许多学者都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就是脱离实际经济生活,走入一个尽善尽美的逻辑世界,甚至走进一个数学模型构成的公式化世界而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说,就是背离了原有的实证传统而走向了反面,西方经济学出现了范式危机。然而,主流经济学范式革命至今仍未使原有范式被新的范式取代。这一方面是由于主流经济学范式仍是开放的,可以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通过不断的证实与证伪来实现理论体系的创新;但另一方面,还在于能够彻底主流经济学基本假设和主要命题的证伪性经验事实的不足。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传统,建立了一个及其严密的逻辑世界,而这个逻辑世界不可能用同样的逻辑武器去击破,而只能用事实证伪。所以,经济史的范式革命可能成为经济学范式革命一个重要环节,并为经济学范式革命作出贡献。
从本质上讲,经济史与经济学都是“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这是两个学科相互结合和相互提供方法论的基础。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史结合,是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优良传统。遗憾的是,这个传统到李嘉图中断了,不少经济学家带着“李嘉图恶习”,逐渐背离了实证主义,陷入从逻辑到逻辑的循环论证;另一方面,经济史也脱离了经济学的分析传统。这就使两个学科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越离越远。这种经济史与经济学分离的状况应该得到改变,这种改变有助于经济学和经济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高德步.世界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教学障碍;创新路径
一、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科斯1937年的著作《企业的性质》,而其兴盛则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致力于考察制度非中性环境下如何实现制度分析与新古典理论的耦合。它在放宽新古典经济学前提假设的同时,采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制度问题,努力把制度分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并引入了以交易费用和产权等概念、研究视角为内核的理论体系,对现实经济世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所以又被称为“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区别于抽象掉制度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学,后者由于脱离现实世界而被称为“黑板经济学”。由此,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逐步渗透到经济学各领域,并悄然成为经济学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常识之一。可以说,在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的学术界,以制度为主题和标签的“思维范式”已然成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991年、1993年和2009年新制度经济学的三位重要代表人物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无疑提升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全球影响力。新制度经济学的独特视角和理论范式契合了转型国家的理论需求。20世纪80年代末,以交易费用、产权、契约、企业、制度变迁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开始传入我国并得到迅猛发展,以其理论方法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热点问题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高校全面传授新制度经济学别具一格的理论观点、研究视角、分析方法势在必行。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一直被列入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之中,成为国内多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有的高校还设置了新制度经济学硕士点或博士点。[1]在教学实践中,新制度经济学的讲授有助于学生运用其理论解释与分析中国经济现实问题,以及深度参与经济学理论研讨和撰写学术论文,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思维能力。
二、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个兴起仅半个世纪的经济学新分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成熟。而且,我国开设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起步较晚,所以各高校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均显露出诸多局限性与缺陷。
1.从教材视角剖析教学内容。
虽然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视角独特、思想已经广为人知并且被广泛应用,但其理论体系尚未成熟,明显区别于其他成熟的经济学分支。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过研究的学者不难发现,该理论体系庞杂、概念和逻辑不统一、新成果层出不穷、争议此起彼伏,且基本共识和学术规范有待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就国外而言,新制度经济学教材并未完全按教材式规范来编写,最初的内容是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的汇编,之后演变为不同学派观点的文献综述,发展到现在的教材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发展时期具有承继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大体勾勒出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与经典内容,为各国学习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入门的基础知识,但仍表现出“思想史杂陈”的特征,在概念、术语、假设前提和逻辑系统上千差万别,尚未形成以教材式规范来呈现的普遍共识和结论,容易使初学者最后陷入无所适从、无处下手的困境。[2]就国内而言,一些新制度经济学教材将关注重心放在了叙述及解释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上,由此形成了理论性较强和内容较抽象的特征,还有一些新制度经济学教材试图“另辟蹊径”,依照作者自己的逻辑框架、学术观点构建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重新创立一套符合国内教学需求的新制度经济学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完善及推广,但由于这些教材在某些观点上属于“一家之言”,同时也省略掉了一些通常被视为学术共识和基本常识的部分内容,导致初学者在理论结构上存在缺漏,以及在学术共识与作者个人观点之间难以甄别,容易被“误导”,最终感觉整个理论体系晦涩难懂与枯燥乏味。
2.从教学实践洞察教学方法。
透视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实践,不难发现,教学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与短板。首先,由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内容抽象与理论性强,且理论体系与学术规范还有待完善,所以各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比较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较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且,案例教学实践也暴露出各种问题,如直接采用学生不甚了解的国外案例而疏忽实用的本土化案例;选用的国内案例素材不具有针对性与典型性;分析不到位与不深入,不能有效促进学生通过分析本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来深入参透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其次,在传统的新制度经济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注入模式较为盛行,学生和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很少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基本成为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其中的“独角戏”,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其对一些概念、观点、理论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以及无法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再次“,填鸭式”教学的推行使得大多数高校忽视将文献阅读法引入教学实践中。“灌输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交易费用、科斯定理、制度变迁等理论的基本内容,但无法使其掌握理论的来龙去脉、演进历程以及实际应用。而经典文献清晰呈现出学术渊源,其逻辑分析和问题解释能力较强。显而易见,阅读经典文献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推动其更系统、更深入地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不断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与综合能力。
三、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创新路径
为有效提升新制度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须确立以教学交往性、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知识建构性为典型特征的现代教学范式。这要求我们以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重点突破口,全面创新教学思路与教学路径,由理论传递向既传授理论也传授方法与培养综合能力转变。
1.完善与变革教学内容。
高校应从教材选用与教师讲授两个层面入手,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教学内容规范化、合理化与多元化。其一,在教材选用上,应重点关注国内外比较权威的教材,同时注重多样化与丰富化,即以一本教材为主,多本教材为辅。值得强调的是,鉴于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需求考虑,主教材应较为规范、系统、全面,且不宜太复杂、太难及带有浓厚的专著色彩。同时,教师在实际讲授过程中,也应依据本科阶段的学习特点,对主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其二,教师需注重吸取各教材之所长,并采用中国思维方式与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国际范围内所公认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内容,同时对国内外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对比与梳理,探索一条介于“思想史杂陈”与“一家之言”之间的“比较—综合”式路线,提炼国际视野下的理论共识以构建符合教学规范的逻辑框架和理论范式。其三,教师必须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及向学生传输学术前沿动态,不断补充与更新讲授内容。在迄今为止存在争议的一些学术观点上,还需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维潜能,激发其从独特视角形成独特观点。其四,除了阐述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学术观点外,教师还应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引入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与融合,使学生能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2.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打破陈规,从教学实际出发,着力营建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及教学互动性。其一,重点结合本国发展实际,完善与深入推进案例教学法。首先,教师应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可获取资源,精心收集既具有针对性也不乏多样性的素材,并注重尽量选用具有现实性与典型性的国内案例,尤其关注当前持续升温达到关注沸点的经济社会现象与问题。其次,克服“只重案例,不重分析”的普遍缺陷,激发学生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原理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及消除障碍的治理对策。其二,依据新制度经济学之特点,大力倡导与推行文献阅读法。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争论接连不断,要客观、正确地做出判断与取舍,除了要理论联系实际外,更重要的是在大量阅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推敲。教师应向学生列出重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包括专著和论文),学生可从中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专著和论文反复阅读、比较式阅读与讨论式阅读,甚至可以撰写读书笔记以深化理解和强化交流,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与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其三,全方位与多层次推行问题教学法,激活学生主体性和教学动态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创设问题情境,构建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思考、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旨在改变教师单一信息传递模式为信息全沟通模式,不断建立健全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与互动机制,这不仅可以推动学生认真学习本学科知识,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自主学习方式,也能促进不同思想观点之碰撞与交锋以实现理论升华。
参考文献:
[1]刘甲朋.新制度经济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财富,2010,(1).